供电系统的功率损耗与电能损耗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电能的转化电功率与电能损耗电能的转化、电功率与电能损耗电能是指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能量状态。
在电能的转化过程中,电功率与电能损耗是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探讨电能的转化过程中涉及到的电功率和电能损耗问题。
一、电能的转化电能的转化是指电能从一种形式或载体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或载体的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电能的转化,比如电能转化为热能的电炉、电能转化为光能的灯泡、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电机等。
这些转化过程都是建立在电路中的,通过电流的流动使得能量转化。
二、电功率电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能转化的速率,通常用符号P表示,单位是瓦特(W)。
电功率与电压(U)和电流(I)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式表示:P = U * I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电功率与电压和电流的乘积有关,可以通过调节电压或电流来控制电功率的大小。
电功率的大小决定了电能的转化速率,功率越大,转化速率越快。
例如,在充电过程中,充电器的功率决定了给电池充电的速度。
三、电能损耗电能损耗是指在电能转化的过程中损失的能量。
由于电路中存在电阻、电感等元件,电流在流动时会产生一定的阻力,从而损耗能量。
电能损耗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导致能量的浪费。
电能损耗可以通过功率损耗公式来计算,公式如下:P_loss = I^2 * R其中,P_loss为损耗功率,I为电流,R为电阻。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电能损耗与电流的平方和电阻成正比。
因此,在设计电路时可以通过降低电阻的大小来减少电能损耗。
电能损耗不仅会导致能源的浪费,还会产生热量,给电路和设备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导致电路过热、影响设备寿命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尽量减少电能损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四、其他影响因素除了电阻造成的电能损耗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对电能的转化过程产生影响。
例如,电路中的电感元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引起电能的转化与损耗。
此外,电容元件也会在电路中储存和释放电能。
此外,负载的变化、电源的稳定性等因素也会对电能转化的效率和损耗产生影响。
供电系统功率损耗与电能需要量的计算研究作者:李文峰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01期[摘要]当电流过线路和变压器时,要引起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损耗。
因此,在确定全矿的计算负荷时,应将这部分功率损耗计入。
[关键词]供电示流功率损耗计算研究中图分类号:TM7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1-0037-01(一)功率损耗的计算1、供电线路的功率损耗计算三想供电线路的最大三相有功功率损耗△Pmax。
和三相无功功率损耗△Qmax为:式中 R——线路每相电阻,Ω;X——线路每相电抗,Ω。
一般进行负荷计算时都是用功率计算。
因此上式中的Ica。
用功率表示为:式中 UN——系统的额定电压,kV;Pca、Qca、Sca——线路的计算负荷,kW、kvar、kV·A。
2.变压器的功率损耗计算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在绕组和铁芯中都会产生一定的功率损耗。
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包括有功功率损耗(简称有功损耗)和无功功率损耗(简称无功损耗)两部分,其中每一部分都分别包括磁(铁)的损耗和电(铜)的损耗。
当变压器的外加电压不变时,磁的损耗为一常数,与变压器负荷大小无关,通常由变压器的空载试验确定。
变压器空载有功损耗和空载无功损耗分别用△Po,和△Qo表示。
变压器电的损耗是变电器负荷电流在其绕组中产生的有功功率损耗和无功功率损耗。
变压器在额定电流下,其损耗分别以△PN、和△QN,表示时,则可推导出变压器总的有功功率损耗和总的无功功率损耗。
变压器的有功功率损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变压器在额定电压时的空载损耗,通常称为铁损;另一部分是变压器带负荷时绕组中的损耗,通常称为铜损。
变压器的铜损与变压器的负荷率的平方成正比。
所以变压器的有功功率损耗为:△PT=△Po+△PNβ2 (2—27)式中△PT—一变压器的有功功率损耗,kW;△Po——变压器在额定电压时的空载损耗,kW;△PN——一变压器在额定负荷时的短路损耗,kW;β——变压器最大负荷率(亦称负荷系数)。
怎样理解电路中的功率损耗电路中的功率损耗是指电能在电路中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而产生的损耗。
在电路中,电能从电源转化为光能、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而功率损耗即为转化过程中电能损失的量。
了解和理解电路中的功率损耗对于电路设计和能效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功率损耗的计算和降低功率损耗的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基本概念在电路中,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即为功率损耗,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电能的损耗来表示,即功率。
功率损耗可以分为导线内的损耗和电子元器件内的损耗两部分。
导线内的功率损耗与导线材料的电阻有关,而电子元器件内的功率损耗则与元器件的参数和工作状态有关。
二、功率损耗的计算通过计算功率损耗可以评估电路的能效和性能。
导线内的功率损耗可以通过欧姆定律来计算,即功率等于电流平方乘以电阻值。
对于电子元器件内的功率损耗,需要考虑元器件的参数以及其工作状态。
例如,对于电阻元件,功率损耗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计算;对于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功率损耗可以通过计算元件内部的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来估算。
三、降低功率损耗的方法降低功率损耗可以提高电路的能效,减少能源消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降低功率损耗的方法:1. 选择低电阻材料:导线内的功率损耗与导线的电阻有关,选择电阻较小的导线材料可以降低功率损耗。
2. 进行散热设计:电子元器件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热,会导致功率损耗增加。
因此,合理设计散热系统,保持元器件的工作温度在允许范围内,可以有效降低功率损耗。
3. 优化电路结构:合理的电路结构设计可以减少功率损耗。
例如,采用串联电路可以降低电流和功率损耗,采用并联电路可以提高电路的能效。
4. 有效利用节能器件:现代电子技术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节能器件,例如功率放大器、开关电源等,可以帮助降低功率损耗。
总结:电路中的功率损耗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时的电能损失量。
了解和理解功率损耗对于电路设计和能效优化非常重要。
通过计算功率损耗和采取适当的降低功率损耗的方法,可以提高电路的能效,减少能源消耗。
电能损耗与功率损耗电能损耗和功率损耗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概念,它们对电力传输和使用的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电能损耗和功率损耗的概念、原因以及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一、电能损耗的概念与原因电能损耗是指电能在输电、配电和用电过程中的损失。
电能损耗主要包括导线电阻损耗、变压器铁损耗、变压器铜损耗以及其他设备的损耗等。
导线电阻损耗是由于导线本身的电阻导致的能量损耗,这是由于导线材料的电阻率和导线长度等因素决定的。
变压器铁损耗是由于变压器磁芯中的铁耗损导致的,这是由于磁通变化引起的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等原因造成的。
变压器铜损耗是由于变压器线圈中的电流通过导线引起的电阻损耗,这是由于导线电阻和电流大小等因素决定的。
其他设备的损耗包括开关、断路器、继电器等设备的损耗,这些损耗与设备的质量和工作状态有关。
电能损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导线电阻是电能损耗的主要原因之一。
导线材料的电阻率决定了导线的电阻大小,而导线长度决定了电阻损耗的大小。
第二,变压器铁损耗是电能损耗的重要原因之一。
变压器磁芯中的铁耗损主要是由于磁通变化引起的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等原因造成的。
第三,变压器铜损耗是电能损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变压器线圈中的电流通过导线引起的电阻损耗,这是由于导线电阻和电流大小等因素决定的。
第四,其他设备的损耗也会导致电能损耗的增加。
二、功率损耗的概念与影响功率损耗是指电力系统中单位时间内的能量损失。
功率损耗是电能损耗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电能损耗与时间的乘积。
功率损耗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功率损耗会导致电力系统的效率下降。
电能损耗会使得电能的传输和使用效率降低,从而导致电力系统的整体效率下降。
这不仅会增加电力系统的能耗,还会增加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
其次,功率损耗会导致电力系统的电压降低。
电能损耗会使得电力系统中的电流增加,从而导致电压降低。
电压降低会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会导致设备损坏。
此外,功率损耗还会导致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下降。
电能的损耗与电功率的计算电能是描述电力系统中的能量传输和消耗的重要物理量。
在电能传输过程中,由于电阻、电感、电容等因素的存在,电能会产生损耗。
计算和分析电能的损耗对于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能的损耗原理以及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一、电能的损耗原理电能损耗是指电能在传输和转换过程中因为电阻导致的能量损失。
电流经过电阻时会产生热量,这部分能量损失就是电能的损耗。
根据欧姆定律,电能损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损耗功率(P)= 电流(I)^2 ×电阻(R)其中,损耗功率单位为瓦特(W),电流单位为安培(A),电阻单位为欧姆(Ω)。
电能的损耗不仅与电阻有关,还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因此,通过控制电流大小可以有效降低电能的损耗。
二、电功率的计算方法电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能的消耗速率。
在电力系统中,电功率的计算非常重要,可以用来评估电力设备的负载和效率。
根据电功率的定义,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电功率(P)= 电压(U) ×电流(I)其中,电功率单位为瓦特(W),电压单位为伏特(V),电流单位为安培(A)。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公式适用于直流电路和恒定电压的交流电路。
对于非恒定电压的交流电路,可以使用更为复杂的功率计算方法,如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
三、电能损耗与效率电能的损耗会导致电力系统的效率降低。
电力系统的效率是指输入电能与输出电能之间的比值。
在实际应用中,电能的损耗越小,系统的效率越高。
电力设备的效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效率(η)= 有用输出功率 / 输入功率其中,有用输出功率为实际利用的电能,输入功率为输入系统的总电能。
通过优化电力系统的设计和选择高效电力设备,可以降低电能的损耗,提高系统的效率。
总结:本文介绍了电能的损耗原理以及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电能的损耗与电阻、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可以通过控制电流大小来降低损耗。
电功率可以通过电压和电流的乘积来计算,是评估电力系统负载和效率的重要指标。
《工厂变配电技术》教案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考试课课时:110 开课学期:一.教案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我系电气技术、电气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包括:工厂的电力负荷和无功补偿,短路电流极其计算,工厂电力线路,工厂变配电所极其一次系统,电力变压器,工厂供电系统的保护,电气安全、防雷与接地,工厂的电气照明,电气绝缘预防性实验,以及实验技能等。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讲述中小型工厂内部的电能供应和分配问题,并讲述电气照明,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小型工厂供电系统和电气照明运行维护及基本计算所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今后从事工厂供电技术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本课程的重点<1)加强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培养学生基础计算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2)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案。
<四)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1)前导课程“电工基础”、“电子技术”、“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等课程来培养学生分析电路的基本能力。
<2)后续课程“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PLC技术”等课程打下专业基础。
二.课时分配<一)理论课时分配<二)实验课时分配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概述教案目标:1.明确工厂供配电的意义、要求及本课程的任务。
2.了解典型的各类工厂供电系统及发电厂、电力系统和工厂自备电源的基础知识。
3.掌握电力系统的电压和电能质量问题。
4.了解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及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
教案重点:电力系统的电压和电能质量问题;对供电系统的认识及各个部分的作用;电压等级的分类和设备额定值得概念;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
教案内容:1.工厂供电的意义及要求2.工厂供电系统的有关知识3.电力系统的电压4.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5. 工厂供电设计的一般知识第二章工厂的电力负荷和无功补偿教案目标:1.熟悉工厂电力负荷的分级及有关概念。
供电损耗的定义与构成
本文阐述了供电损耗定义与构成的基本学问。
通过本文的学习,需要了解供电损耗中的相关定义以及供电损耗的构成。
1.定义
在电能输送和安排过程中,电流经过线路和变压器等设备时,将会产生电能损耗和功率损耗,这些损耗称为供电损耗,简称线损。
其损耗电能(功率损耗)占输入电能(输入功率)的百分比,称为线路损失率,简称线损率。
影响因素:线路长短、导线规格型号、变压器容量、负荷变化等。
2.构成
1)按损耗的特点分类:固定损耗、可变损耗、不明损耗。
固定损耗:降压变压器、配电变压器的铁损,电能表电压线圈的损耗,电力电容器的介质损耗。
不随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可变损耗: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损耗。
由导体截面、长度、材料确定。
随电流的大小而变化,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不明损耗:理论计算损失电量与实际损失电量的差值,包括漏电及窃电损失电量在内。
2)按损耗的性质分为:技术线损、管理线损。
技术损耗:理论线损。
主要包括不变损耗和可变损耗。
管理损耗:计量设备误差、管理不善和失误等缘由造成的线损。
3)按损耗的变化规律分为:空载损耗、负载损耗、其他损耗。
空载损耗:不变损失。
与通过的电流无关,但与元件所承受的电压有关。
负载损耗:可变损失。
与通过的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其他损耗:与管理因素有关。
电力系统中电能损失计算在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电力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家庭的照明、电器使用,到工厂的大规模生产设备运转,无一离得开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然而,在电力从发电厂传输到终端用户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电能的损失。
理解和准确计算这些电能损失,对于优化电力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降低运营成本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电能损失,简单来说,就是在电力传输和分配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电能未能完全被有效利用的部分。
这些损失主要包括电阻损耗、电感损耗以及电容损耗等。
电阻损耗是电能损失中最常见也最容易理解的一种。
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自身存在电阻,这就会导致电能转化为热能而散失。
电阻损耗的大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也就是说,电流越大、导体电阻越大,电阻损耗就越高。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我们假设一个简单的电路,其中有一根电阻为 10 欧姆的导线,通过的电流为 5 安培。
那么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 P = I²R(其中 P 表示功率,I表示电流,R 表示电阻),可以计算出电阻损耗的功率为 5²×10 = 250 瓦特。
这意味着每秒钟就有 250 焦耳的电能被损耗掉。
电感损耗则主要发生在交流电路中。
由于电感对电流的变化具有阻碍作用,会引起磁场的变化,从而导致一部分电能以磁场能的形式存储和释放,最终造成能量损失。
这种损耗通常与电感的大小、电流的频率以及电流的变化率等因素有关。
电容损耗相对来说较为复杂。
在电力系统中,电容元件在充放电过程中也会有电能的损耗,这与电容的绝缘性能、工作电压以及频率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实际的电力系统中,电能损失的计算并非像上述简单例子那样直接。
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包括输电线路、变压器、开关设备等众多元件。
对于输电线路的电能损失计算,通常需要考虑线路的电阻、电抗、电导和电纳等参数。
其中,电阻引起的有功功率损失可以通过线路的电流和电阻值来计算。
电路中的功率和电能损耗电路中的功率和电能损耗是电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电路中,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光能或机械能。
了解功率和电能的概念对于正确设计和操作电路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路中功率和电能损耗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一、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在电路中,功率代表单位时间内能量的转移速率。
功率的单位为瓦特(W),即每秒转移的能量单位。
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 = V × I其中,P表示功率,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和电流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因此可以根据电压和电流的数值来计算功率。
二、功率和电能的关系功率与电能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电能是指在电路中储存的能量,也可以简单理解为电路中的能量总量。
电能的单位为焦耳(J)。
电能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E = P × t其中,E表示电能,P表示功率,t表示时间。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功率越大,能量转化的速率也越快。
三、电能损耗在电路中,电能并不是完全转化为有用的形式,也会存在一定的损耗。
电能损耗是指在电路中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之前被损耗的能量。
这些损耗可以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导致电路元件发热。
这些损耗主要包括电阻、电感和电容等元件的能量损耗。
四、电路中的功率损耗计算电路中的功率损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_loss = I^2 × R其中,P_loss表示功率损耗,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功率损耗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五、减少电能损耗的方法为了降低电能的损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选用低电阻的电线和电缆,减小电线的截面积;2. 控制电流的大小,避免过大的电流流过电路;3. 使用高效率的电子元件,减少额外的能量损耗;4. 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电路元件工作正常。
六、总结电路中的功率和电能损耗是电学领域中需要重视的概念。
了解功率和电能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电路中的功率损耗计算和减少损耗的方法,对于正确操作和设计电路至关重要。
电力电子技术中的功率损耗问题电力电子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能源转换、储能和电力传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电力电子器件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面临功率损耗问题,这不仅会降低能量效率,还可能导致设备热态失控,损坏器件甚至引发火灾。
因此,解决功率损耗问题是电力电子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讨论电力电子技术中的功率损耗问题,并探讨几种常见的解决方案。
一、功率损耗及其分类功率损耗是指在电力电子器件转换能量的过程中,由于电流通过电阻、电容等元件时所消耗的能量。
根据能量的转换方式,功率损耗可以分为三类:电阻损耗、开关损耗和磁耦合损耗。
1. 电阻损耗:电流流过电阻器时会产生热量,造成电能的损失。
在电力电子器件中,电阻损耗主要来自于电路中的电阻元件,如电阻器、电感器等。
2. 开关损耗:在功率变换过程中,开关元件(如晶体管、二极管等)处于导通和截止状态之间会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这个过渡过程中会产生开关损耗。
开关损耗主要包括导通损耗和截止损耗。
3. 磁耦合损耗:当电流在磁场中通过电感器或变压器时,由于磁场的变化会产生涡流和焦耳损耗,导致能量的损失。
二、功率损耗的解决方案为了降低功率损耗,提高电力电子器件的能量效率和可靠性,人们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
1. 优化器件设计:通过改进器件结构和材料的选择,可以减小电阻、电容等元件的功率损耗。
例如,采用低电阻材料和金属层厚度的优化设计,可以降低电阻器的电阻值和电阻损耗。
2. 优化电路拓扑结构:合理设计电路的拓扑结构,选择最佳的元件连接方式,可以降低开关损耗和磁耦合损耗。
例如,采用零电压开关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小开关损耗,提高系统的能量效率。
3. 应用高效的控制策略:通过采用高效的控制策略,可以减小开关元件的功率损耗。
例如,采用频率调制控制方法可以降低开关器件的导通损耗,提高系统的效率。
4. 散热与热管理:对于功率较大的电力电子器件,散热与热管理尤为重要。
通过合理的散热设计和热管理策略,可以将设备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功率损耗过大导致的热态失控。
电力系统中电能损耗的计算与分析在当今社会,电力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能源。
从家庭的照明、电器使用,到工业生产中的大型设备运转,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
然而,在电力从发电厂输送到用户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电能损耗。
了解和计算这些电能损耗,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降低能源浪费以及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电能损耗主要包括电阻损耗、电感损耗和电容损耗等。
电阻损耗是最常见的一种,它是由于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的电阻对电流产生阻碍作用,从而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而造成的能量损失。
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大,电阻损耗也就越大。
在电力系统中,电能损耗的计算方法有多种。
其中,最常用的是基于欧姆定律和功率公式的计算方法。
对于一个简单的直流电路,电阻损耗的功率可以通过公式 P = I²R 计算,其中 P 表示功率,I 表示电流,R 表示电阻。
而在交流电路中,由于电流和电压都是随时间变化的,计算就相对复杂一些。
需要考虑电流和电压的有效值、功率因数等因素。
对于输电线路来说,电能损耗的计算需要考虑线路的电阻、电抗以及输送的功率等参数。
通常可以使用线路的等效电路模型,将线路分为电阻和电抗两部分,然后分别计算电阻损耗和电抗损耗。
电阻损耗的计算与直流电路类似,而电抗损耗则与线路中的电感和电流的频率有关。
变压器也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设备,其电能损耗包括铁芯损耗和绕组损耗。
铁芯损耗又称为铁损,主要是由于铁芯中的磁滞和涡流现象造成的。
绕组损耗则是由于电流通过绕组时的电阻产生的。
变压器的损耗计算通常需要考虑变压器的型号、容量、负载率等因素。
除了输电线路和变压器,电力系统中的其他设备,如电动机、电容器等,也会产生电能损耗。
电动机的损耗主要包括定子和转子的电阻损耗、铁芯损耗以及机械损耗等。
电容器在工作时虽然本身不消耗电能,但由于其存在介质损耗,也会有一定的能量损失。
在实际的电力系统中,电能损耗的分析不仅仅是计算各个设备的损耗,还需要考虑整个系统的运行方式和负载情况。
供电系统的功率损耗与电能损耗【摘要】当电能沿供电系统中的导线输送时,在其中产生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损耗。
各个供电线路的首端和末端,计算负荷的差别就是线路上的功率损耗。
用计算负荷求得的功率损耗,显然不是实际的功率损耗,计算它的意义,在于在同等条件下、对供电系统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以确定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供电系统;功率损耗;电能损耗
功率损耗及电能损耗是电网运行中的重要经济指标。
电网的功率损耗及电能损耗是由发电设备供给、变电设备传输的。
当系统的负荷一定时,功率损耗及电能损耗越大,发、变电设备容量越大,电流系统建设投资费用和年运行费用越大,消耗的能源越多,这对电网的经济运行是不利的。
为了改善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必须降低电网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
一、供电系统的功率损耗
在确定备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后,如果要确定车间或全厂的计算负荷,就需逐级计入线路和变压器的功率损耗。
要确定高压配电线首端(c点)的计算负荷,就应将车间变电站低压侧(d点)的计算负荷,加上车间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和高压配电线上的功率损耗。
下面分别讨论线路和变压器功率损耗的计算方法。
12.减少网络电能损耗措施
减少电能损耗,就是减少线路和变压器中的电能损耗,具体措施如下:
(1)使无功功率合理分布,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传输,会使功率和电能的损耗都增加,导致电压下降,因此应在受电区域装设一定数量的无功功率补偿设备。
目前有借助电子计算机进行无功功率计算来实现无功功率经济调度和随机补偿的,应用比较普遍;(2)合理选用电力变压器和使之经济运行,电力变压器的容量不得过大。
否则,变压器空载或轻载运行,会消耗较大的无功功率。
而这些无功功率是由电力系统供给的,既增加了初次投资,也使功率因数降低,电网损耗增加,因此必须合理选用电力变压器的容量。
选择的原则是:①既要考虑变压器的额定容量足以满足全部用电负荷的需要,又不使变压器长期过载运行,同时在能耗最小的情况下使变压器经济运行。
因此,变压器的容量不宜过大或过小。
装有两台和两台以上变压器的变、配电所,应考虑有一台变压器发生故障时,其余变压器能满足一、二级负荷的需要;②选用的变压器,其容量等级应尽量少,以达到运行灵活、维修方便和减少变压器台数的目的;③变压器的经常负荷以大于其额定容量的60%为宜;(3)减少电压变换次数每进行一次变压,大致要消耗1%~2%的有功功率,所以应尽量减少变压次数;(4)合理布设线路,在输、配电线路的布局方面,应避免对负荷重复或迂回曲折布线,以减少线路中的电能损耗,变压器应尽量放在负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