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4.1化肥和农药 新人教版选修2
- 格式:ppt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36
课题1化肥和农药-人教版选修2 化学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肥和农药的定义及其作用;2.了解化肥和农药的种类及其配制方法;3.了解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方法及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4.掌握如何正确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二、教学重点1.化肥和农药的定义及其作用;2.化肥和农药的种类及其配制方法;3.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方法及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三、教学难点化肥和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及避免危害的方法。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A. 化肥的定义及其作用1.化肥定义:化肥是以化学方式制成的,在农田施用后,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产量的营养物质。
2.化肥作用:–为植物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
–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产量。
教学方法:理论讲解结合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化肥的作用和重要性。
B. 化肥的种类及其配制方法1.化肥的种类:主要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
2.化肥的配制方法:根据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农作物、不同土壤的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化肥进行配制。
教学方法:理论讲解结合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化肥的种类和配制过程。
C. 化肥的使用方法及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1.化肥的使用方法:了解化肥使用的正确方法,包括:选择适量的肥料,按照植物生长周期和土壤条件进行肥料的施用,避免过度施肥。
2.化肥的危害:过度施肥会导致污染土壤、水源和空气,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
教学方法:理论讲解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化肥的使用方法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D. 农药的定义及其作用1.农药定义:农药是一种专门用于防治农业害虫、病害、杂草等的化学物质。
2.农药作用:–防治农业害虫、病害、杂草等;–保障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教学方法:理论讲解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农药的作用和重要性。
E. 农药的种类及其配制方法1.农药的种类:主要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
2.农药的配制方法:为保证安全和有效性,农药的配制需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
教学方法:理论讲解结合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农药的种类和配制方法。
《化肥和农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属于高二化学选修2模块《化学与技术》中第四单元《化学与技术的发展》课题1的内容,化肥为促进作物增收,农药为防止作物遭受病虫害而减产,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化肥与农药的使用也不可避免的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本节课既要使同学了解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对农业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注意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化肥的组成.制备.作用2.了解常见农药的成分及其作用3. 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1)学习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2)学会自学,提高自己组织语言的能力。
(3)善于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
(4)学习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化肥、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认识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莠剂的意义,增强环保意识通过错误使用化肥等的实例,了解到科学种田的重要性和知识就是力量,进一步激起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
通过了解我国目前农药使用状况以及给环境带来的危害,树立辩证看待事物的观点,提高环保意识。
3、教学重、难点重点:化肥为农作物补充必要的营养元素,主要化肥的生产原理;了解农药的组成。
难点:化肥、农药的使用极其对环境的影响。
二、教法、学法分析1.学情分析所教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城镇,极少数来自农村,对农药和化肥知识知之甚少,很多学生只知道提高农作物产量要施用化肥,对化肥名称、施用方法、施用方法、注意事项等都不了解,对农药了解就更少了。
刚学完酸碱盐的知识,来不及消化,又要学习生活中接触较少的农药和化肥,学生有一定的学习难度。
2.教法、学法分析关于化肥的教学,由于学生对这些内容在初中化学中大多有所了解,主要通过复习.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其中的化学原理。
另外,还要注意通过一些思考与交流栏目,引导学生思考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多种反应方案的选择应该考虑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化肥的生产等问题,以培养他们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和决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