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吟诵》
- 格式:ppt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36
以下是一些古诗词吟诵的例子:
1.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
来。
4.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些古诗词都有着优美的旋律和韵律,通过吟诵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在吟诵时,要注意掌握每个字的发音和节奏,以便更好地表达出诗词的韵味。
吟诵古诗词
1、《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2、《将进酒》——李白(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古诗词三首》吟诵教案一、引言1.1 古诗词的背景介绍1.1.1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1.1.2 古诗词反映了古代文人的情感、思想和生活,是了解古代社会的重要途径。
1.1.3 古诗词在语言表达上具有独特的韵律和节奏,给人以美的享受。
2.1 诗词的魅力2.1.1 诗词语言精炼,用词讲究,给人以美的享受。
2.1.2 诗词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引发读者的共鸣。
2.1.3 诗词中的意象和比喻,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3.1 诗词的传承3.1.1 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需要传承和发扬。
3.1.2 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培养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3.1.3 诗词中的智慧和思想,对现代社会仍具有启示作用。
二、知识点讲解1.1 诗词的格律1.1.1 诗词的格律是指诗词的音韵、平仄、押韵等规律。
1.1.2 诗词的格律是诗词形式美的基础,是吟诵的重要依据。
1.1.3 学习诗词格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词。
2.1 诗词的意象2.1.1 诗词中的意象是指作者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的画面或场景。
2.1.2 意象是诗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段。
2.1.3 通过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3.1 诗词的修辞手法3.1.1 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
3.1.2 修辞手法使诗词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表达效果。
3.1.3 学习诗词的修辞手法,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1 《静夜思》1.1.1 作者:李白1.1.2 内容:表达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1.1.3 重点:体会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1 《登鹳雀楼》2.1.1 作者:王之涣2.1.2 内容:描绘了作者登上鹳雀楼所见的壮丽景色。
2.1.3 重点: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1 《赋得古原草送别》3.1.1 作者:白居易3.1.2 内容: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伤感和对友谊的珍视。
1.阅读古诗词,大体把握古诗词的意思。
2.想象古诗词描述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件。
一 学习《采薇(节选)》1.了解题目。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采薇(节选)》就选自《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根据内容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板书:风 雅 颂)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采薇(节选)》。
[板书:采薇(节选)]你们知道“薇”是什么吗?(提示学生从偏旁猜)你们见过“薇”吗?(出示课件1)2.初读古诗,了解诗意。
(1)自由读古诗。
(2)指名读。
教师相机指导“雨”的读音。
雨:多音字,解释为“下(雨、雪)”,在这里应该读yù。
(3)齐读,教师提示朗读节奏。
设计意图:学习古诗词要咬文嚼字,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品味出其中的韵味。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好节奏,理解诗词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字背后的深意。
3.创设情境,加深感悟。
(1)怎样的“杨柳”会让人感到“依依”?(出示课件2)“杨柳依依”这四个字会让你们想到什么样的画面?(学生想象、表达)(2)理解“昔我往矣”。
(教师提示: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位戍边返乡的战士)回想“我”离开家乡时,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值得留恋,但即将出征的“我”只看到了“依依”的杨柳,这是为什么呢?补充介绍:“柳”与“留”谐音,既表挽留之意,又表思乡之情。
这哪里是“依依”的杨柳,这分明是双依依挽留的手啊!但是“我”能回家吗?兵役仿佛没有尽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终于盼到了战争结束。
(引读“今我来思”)(3)理解“雨雪霏霏”。
要回家了,大雪纷飞,天寒路滑,又饥又渴,“我”艰难地、缓缓地走在归乡的路上。
同学们从这句诗中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了战士归家情急、近乡情怯等复杂的情感)(4)理解后四句诗的意思。
诗的后四句最能体现诗人的心情,短短16个字就讲述了一位戍边战士,在回乡路上饱受饥寒,痛定思痛的哀伤心情。
《浣溪沙》《采桑子》《相见欢》《如梦令》教学目标1.配乐吟诵宋词,感受宋词的韵律美。
2.品读关键词,体会词人情感;赏读写法,感受宋词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1.配乐吟诵宋词,感受宋词的韵律美。
2.品读关键词,体会词人情感;赏读写法,感受宋词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1.配乐吟诵宋词,感受宋词的韵律美。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翁老师的宋词小课堂。
这节课我们邀请大家一起学习《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这四首词。
大家都知道旗亭画壁故事中,王昌龄因诗作广为歌女传唱而获胜。
诗歌可以合着音乐歌唱,而词的诞生更是和音乐密不可分。
乐工们不满足于合着音乐唱诗歌,决定根据音乐来填词。
也就是说,每一首词照理说都可以配合音乐吟诵出来。
假如给你一首词的时间,你会配上什么音乐为大家吟诵呢?吟诵词作,首先要了解作者,读懂内容;其次要把握意象,读通脉络;这样才能找到与之相配的音乐,最后声韵相协,读出情感。
这堂课,我们就通过两个小活动来完成这一任务。
二、活动一:给我一首词的风景。
请同学们启动头脑摄像机,边读边想象词中画面,评选这四首词中的最美画面。
课前老师做了调查,41位学生中,有18位认为欧阳修在颍州西湖所见最美,13位同学认为李清照在藕花深处行船最美。
两幅画面确实引人入胜,两首词作也别有风情。
现在,我们就从这两首开始。
1.学习《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1)聆听传统吟诵调《采桑子》。
配上民乐协奏是不是颇有春光旖旎之感?由于曲调的悠扬婉转,有些词我们可以拉长声音吟诵,以增加韵味,让景物特点更加突出。
在这乐声中,哪些画面在你的头脑摄像机中更加鲜明了呢?(2)对比同学一“头脑摄像机”里拍下的画面,感受欧阳修强大的观察力。
今日我想复现颍州西湖之美,领略西湖的美好与秀丽。
颍州西湖长堤芳草,水面如镜,流转绵延,实是如梦如幻,令人流连忘返,陶醉其中。
古诗词诵读【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有关常识及古诗词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艺术风格2.品读吟诵诗词,理解诗词内容3.学会作者的诗词写作手法,领悟诗词内涵4.品味诗词重点语句,理解作者抒发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品味诗词的内容、艺术魅力、风格,体会诗词的思想感情对诗词的鉴赏方法的学习及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
在这灿烂的文化里,有一颗璀璨的明珠一一古诗文。
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神。
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
它虽然篇幅短小,却含义深刻。
寥寥几个字,蕴含着丰富的内容,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赏心悦目,令我们回味无穷。
今天我们通过对几首古诗词的诵读学习,来感受一下古代中华文化的魅力。
二、新课教学(一)《静女》1.简单介绍:《静女》是一首爱情诗。
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
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有多解,但他们的说法已经表明此诗写的是男女的爱情活动。
2.按照所标出的节拍,诵读诗歌。
《静女》是一首四言诗。
诵读的节奏一般读成“二/二”节拍。
全诗共分三章,每章四句,共十二句。
诵读时要读出诗歌的语气,语调。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3.在诵读过程中感知诗歌内容。
《静女》是一首表现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写的是主人公喜爱一位温柔娴静又美丽无比的女子。
他早早地赶到了约会地点,却看不到心上人的倩影。
等待中的他急得抓耳挠腮,不住徘徊,抚弄着姑娘送给他的彤管,还有一束荑草,它们在主人公的心里都格外得美丽,表现了男子热烈而纯朴的感情。
4.参考译文。
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
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
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红彤管。
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
诗词吟诵(合集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总结、合同协议、管理制度、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好词好句、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lan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management systems, speeches, insights, evidence letter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诗词吟诵(合集8篇)诗词吟诵(1)男:尊敬的各位的老师、同学们:合:大家下午好!男:三月的风吹绿了长垣大地,唤醒了万紫千红。
校本课程《古诗词诵读》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根据上级有关部门对三级课程的要求,我校自编了校本教材《古诗词诵读》,供五年级使用。
本学年教材共有40课,每课一首古诗词,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
教材中古诗词内容丰富,有写人的有写景的,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感悟古诗词精妙内容和精美意境。
二、班级情况分析五年级共有学生18名。
经过几年的古诗朗诵训练,学生积累了一些古诗词,具备了一定的欣赏水平,积累一定的古诗词学习方法。
本学期将通过加强古诗词朗诵训练,让学生从古诗词歌赋中汲取养料,不断提高学生的古诗词积累量及诵读能力,提高古典文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1、会赏析、吟诵一定数量的经典古诗词。
2、借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能体会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营造吟诵诗文的氛围,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表现自己对古诗词的感受,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读悟结合、听悟结合使学生学会诵读,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难点:通过诵读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体验情趣。
四、教学措施1、个别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词,让他们在自读自悟,初步感受,更要在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深入感受。
2、指导诵读。
每一首古诗词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
只有按其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
3、激发兴趣,指导学生乐于积累古诗词,要求学生每周背诵一首。
4、教学中可借助网络资源,让学生从听中感悟,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
5、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展示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成果搭建平台。
即通过诵读、扩写、续写、绘画、吟唱、表演等形式来拓展成果,表现古诗词的意境美,陶冶情操。
五、教学进度表五年级:第一学期:第1——20课;第二学期:第21——40课。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测试卷姓名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面句子中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往:指出征时。
B.应.怜屐齿印苍苔。
应:理应,应当。
C.最是一年春好处.。
处:时。
D.若.有人知春去处。
若:如果。
2.下面的诗句中不是出自唐代诗歌的一项是()A.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C.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3.下面的诗句中没有运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B.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C.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D.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4.依次填入下面诗句中括号里的地名正确的一项是()①夜发清溪向(),思君不见下渝州。
②()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③塞下秋来风景异,()雁去无留意。
④京口()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A.洛阳巫峡衡阳瓜州B.三峡襄阳衡阳瓜洲C.襄阳衡阳三峡瓜洲D.三峡洛阳巫峡瓜州5.根据下面诗的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可怜九月初三夜③二月春风似剪刀④小荷才露尖尖角⑤遥知兄弟登高处⑥天津桥下冰初结A.①④③⑤②⑥B.③①④⑤②⑥C.①③④②⑤⑥D.③①④②⑤⑥二.填空题(共5小题)6.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学完这些古诗词,我感受到了冬天“雨(yǔyù)雪霏霏”的寒冷;欣赏了喜欢“随风潜(qiǎn qián)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领略了“水是眼波横(hén héng),山是眉峰聚”的美景;感受到了词人“百啭(zhuǎn zhuàn)无人能解”的遗憾,“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 hái)”的思念,以及词人“休将白发(fāfà)唱黄鸡”的豪情。
7.下面句子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按要求分类写下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3.创设情境,加深感悟。
①理解“杨柳依依”。
怎样的“杨柳”会让人感到“依依”?【出示课件4】柳树图片。
这四个字会让你想到什么样的画面?(学生想象,进行口语表达。
)②理解“昔我往矣”。
诗中人是一位即将出征的战士。
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中,“我”却要——(离开家乡)。
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值得留恋,但出征的“我”眼中却只看到了依依的杨柳。
这是为什么? 补充介绍:“柳”与“留”谐音,既表示挽留之意,又表达思乡之情。
这哪里是依依的杨柳啊,这分明是双依依挽留的手啊。
但是“我”能回家吗?为什么?本是两年的兵役却仿佛没有尽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啊。
终于盼到了战争结束。
引读“今我来思”。
③理解“雨雪霏霏”。
【出示课件4】要回去了,大雪纷飞,天寒路滑,又饥又渴,“我”艰难地缓缓走在归乡的路上。
透过苍茫的大地,“我”仿佛看到了(劫后余生、归家情急、近乡情怯等复杂情感)。
生读。
④【出示课件4】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采薇》中后四句,最能体现“我”此时的心情。
短短16字就讲述了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抚今忆昔,描写了两幅画面“杨柳依依”“雨雪霏霏”。
我们从中感悟到了他复杂的心境及沧桑心声。
4.你能试着背一背吗?【出示课件5】指名试背。
全班试背。
2 《送元二使安西》【出示课件6】今天,我们将要一起学习一位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
(板书:送元二使安西)(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好停顿:送/元二/使/安西,生齐读课题。
)能力。
学习古典诗词要咬文爵字、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才能品味出其中的韵味,所以,读准字音,读好节奏理解诗词背景才能理解文字背后的深意。
想象画面,从诗中悟情。
不断诵读,增强理解与记忆,更深地体会诗歌情感。
理解作者生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出示课件7、8】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
古诗词吟诵《黄鹤楼》蓬莱殿前河水东,黄鹤楼上海鸥翔。
千载之间传芳迹,数年往事脉悠长。
黄鹤楼,中华瑰宝,气蔚然,华成宝,楼阁巍峨云霄上,峰巘幽奇,湖光漾。
黄鹤高飞万里行,翱翔在天巅。
雾生云起层楼阁,湖光深处映夕阳。
黄鹤楼,风景如画,美不胜收,娇艳无暇。
云帆舟影古渔歌,山水相依楼外罗。
林泉禽兽颂黄鹤,携珍珠宜万古。
来到黄鹤登高望,绿柚金丛空波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楼,孤舟独还迟,古波荡击思远愁。
楼内楼外自有情,当时怎奈几多愁?日出江南依故乡,一去不返心何忧?黄鹤楼,峰峦翠绿,古韵醉人处。
黄鹤楼,碧波泛四时,静静面朝秋水流。
楼前悠扬秋枫落,楼前叠景情长暮。
鹤影空悬楼外壁,人间已别黄鹤舞。
盘龙泉水涌黄波,一片胜景满神州。
黄鹤楼,繁华古国梦,世间诗画尽天马。
千峡竞流湖映楼,壮士殷勤遥寄语。
黄鹤楼,烟波广胜地,中华文明凤凰巢。
曾经沧海桑田意,烟锁秋山黄鹤楼。
水悠悠,千年一梦游,古城独立于天间。
黄鹤飞翔过草地,古韵来临感万分。
身在黄鹤梦中游,饮尽人间无限繁华。
黄鹤楼,中原名胜地,闻名遐迩尽皆知。
寄望黄鹤楼上空,翩翩百鸟楼前飞。
烟波叠翠峰峦叠,世人何以喜此处?明月清风夜明朝,唯有黄鹤独腾空。
黄鹤楼,古韵旧时情,古风一梦夜未央。
黄鹤楼,楼台叠翠色,沉香梦阑烟锁人。
雪花飞舞冷凌寒,黄鹤楼上唤远郊。
浩渺长江千古恋,水天相映红双鸥。
黄鹤楼,雄伟壮丽;从古至今都称奇。
九秋风起江山画,黄鹤楼现多少玉气黄鹤楼,千古烟花古,如今唯一犹寥历。
不知何时又显赫,唤将黄鹤腾同一指。
黄鹤楼,银妆素裹,山青水绿多韵味。
黄鹤楼,云波流转,波光粼粼游人喜。
万古豪情种黄鹤,踏楼登台放眼久。
黄鹤楼,韵味久长,故人遥在何处寻?黄鹤楼,承载千年史,楼前舞袖天不垂。
楼中高人独鹤舞,屹立宇宙金船飞。
楚王湖水多依晚,满楼窗棂落风云。
凌波欲白愁云散,仙鸟怀抱遥天空。
黄鹤楼,人间瑰宝;五色霞光如画图。
黄鹤楼,百丈画阑,琼楼玉殿飞仙舞。
雄鸟翩翩展翅翼,凌霄倾身翔天宇。
古诗词吟诵的技巧与表达
可以通过以下技巧和表达方式来体现古诗词的情感:
1.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通过声音的高低、快慢、长短和停顿等变化,可以
表达出古诗词中不同的情感。
例如,在表达悲伤情感时,可以降低音调,减缓语速;在表达欢快情感时,可以升高音调,加快语速。
2.运用恰当的节奏:通过把握古诗词的节奏,可以更好地表达情感。
例如,
在表达紧张、激昂的情感时,可以采用紧凑的节奏;在表达平静、柔和的情感时,可以采用舒缓的节奏。
3.发挥声音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声音特点,可以运用不同的音色、音量和音
长来表现古诗词的情感。
例如,可以用柔和的音色表现温婉的情感,用深沉的音色表现哀愁的情感。
4.运用表情和动作: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的辅助,可以更好地表达古诗
词中的情感。
例如,在表达喜悦情感时,可以面带微笑;在表达悲伤情感时,可以做出哀愁的表情。
5.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只有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才能更好地
通过技巧和表达方式来体现情感。
因此,在吟诵前,需要认真阅读古诗词,了解作者的意图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6.注重与观众的互动:通过与观众的眼神交流、互动等,可以更好地引导观
众进入古诗词的意境,增强吟诵的艺术效果。
总之,体现古诗词的情感需要运用多种技巧和表达方式。
通过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运用恰当的节奏、发挥声音的特色、运用表情和动作、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意境以及注重与观众的互动等技巧,可以更好地展现古诗词的情感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