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人物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5
大卫科波菲尔的主要人物与情节分析大卫·科波菲尔的主要人物与情节分析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以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的成长经历为主线,描绘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及其人物形象。
本文将对该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进行分析。
一、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大卫·科波菲尔是小说的主角,也是狄更斯笔下的一个形象鲜明、多变的角色。
他从小就经历了许多风波和遭遇,但他坚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
大卫聪明机智,有良好的教养和奋斗精神,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一个没有家庭的孤儿变成了一位成功的作家。
大卫·科波菲尔这个角色的塑造,体现了狄更斯对于人性的关注和对于社会不公的批判。
二、其他重要人物1. 克拉拉·皮格特(Clara Peggotty):大卫的乳母,她忠诚正直,是大卫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支持者和导师。
克拉拉对大卫的影响深远,她教给了大卫关于生活的经验和为人处世的原则。
2. 斯图尔特·博伊(Steuart Copperfield):大卫的同父异母的堂兄,是一个诚实善良的人。
斯图尔特对于大卫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依靠和伙伴,他们共同面对了很多困难和挑战。
3. 韦特尔欧道德(Uriah Heep):一个卑鄙阴险的角色,对大卫充满敌意。
韦特尔利用自己的权谋和阴谋不断陷害大卫,试图摧毁他的声誉和幸福。
韦特尔是狄更斯对于社会不公和权力滥用的形象化表达。
4. 阿加尼普·斯特朗(Agnes Wickfield):大卫的朋友和情人,她聪明善良,对大卫始终保持着支持和理解。
阿加尼普的形象展示了女性的独立和坚强,她和大卫一起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最终共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三、主要情节分析1. 童年和少年时期:大卫在母亲去世后,被送到了伦敦和墨西哥湾的袋匠工作室,与乳母克拉拉生活在一起。
大卫科波菲尔人物形象特点及事例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创作的同名小说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富有个性和鲜明特点的人物形象。
以下将从不同方面讨论大卫·科波菲尔的人物形象特点,并给出相应的事例来支持。
首先,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善良和正直的人。
尽管他在童年时期经历了许多不幸和磨难,但他从未失去善良的本性。
他与同行的孤儿汤米·特拉德尔(Tommy Traddles)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无论在何时何地,大卫都会努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此外,在与第一任妻子多拉·斯韦珀(Dora Spenlow)的婚姻中,尽管他们面临着各种困难和矛盾,大卫从未对她有任何恶意,反而一直对她充满爱心和体贴。
其次,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勇敢和坚强的人。
在失去母亲后,他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庭,受到虐待和艰苦的工作。
然而,他从未对自己的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坚持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与他的继父埃德温·鲍尔斯(Edward Murdstone)和他的姐姐简·墨卡伯(Jane Murdstone)的斗争中,大卫坚决保护自己的利益,并最终成功摆脱他们的控制。
他还勇敢地解救了自己的好友艾米丽·丁斯达(Em'ly)免于悲剧的命运,并站在正义的一方。
此外,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富有同情心和善解人意的人。
每当他看到他人处境艰难时,他总是竭尽全力帮助他们。
例如,在与劳拉·斯泰尔(Laura Steerforth)和她的丈夫詹姆斯·斯蒂尔福斯(James Steerforth)的关系中,劳拉受到了丈夫的虐待和伤害。
大卫不仅提供了劳拉需要的精神支持,还在她需要帮助时与她一起逃离了这段痛苦的婚姻。
他还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负起了责任,照顾他们的父母和奶奶,并关心他们的健康和福祉。
对于大卫科波菲尔中人物的形象分析
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是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
更斯的笔下一位典型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半自传性的男主角,在小说中反
映出狄更斯对人生和社会的见解。
作为一位典型的“小人物”,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被故事充分塑造出来,他在剧情发展中逐渐成长,而且深受狄更斯的赞扬。
他具有坚强的自尊心和行为顽强的毅力,以及仔细聆听他人的理解能力和
积极乐观的态度。
首先,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对生活充满坚强的渴望,他要求自己在生活中做出最好的贡献,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从小就
有这样的梦想,他认为人生是可以实现自己梦想的,只要勤奋努力,一切
都是可以完成的。
他经常在消极的情绪中不断地创造着积极的思想,他信
仰只要有勇气,就可以达到任何高度。
他一次又一次地改变自己的人生,
经历了多次考验,终于坚持到了最后,最终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职业,实现
了自己的梦想。
其次,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也是一个非常热心的人。
他不仅关心自己,还会关心其他人。
他勇于面对困难,对同伴的痛苦
也非常关注,甚至乐于帮助他们度过困难。
他乐观且乐于助人,让痛苦的
人们看到希望的象征。
大卫科波菲尔人物形象特点及事例
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位著名的英国小说家,其小说作品以对现代社会的
批判和揭示为特点,描写了人性的各种弱点和矛盾。
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特点也非常鲜明,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事例:
1.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立场。
在大卫科波菲尔的小说中,社会现实往往被描绘为残酷和不公,人们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生活,难免受到伤害和压迫。
例如,他的小说《蓝色
城堡》中,主人公罗兰和罗丝在经历了多次挫折之后,最终发现人生的真
正意义在于对爱的追求和坚持。
2.对人性的矛盾和弱点的刻画。
在大卫科波菲尔的小说中,人物形象往往饱含着对人性各种矛盾和弱
点的深刻洞察。
例如,在小说《英国佬》中,主人公约翰·哈里斯身上的
各种矛盾和弱点袒露无遗:他既是一个有钱的绅士,又是一个社会弱势群
体的拥护者;他既渴望自由,又受到社会规范和家庭观念的束缚;他既痴
迷于自由恋爱,又陷入了婚姻的泥沼。
3.对人性挣扎的描绘。
在大卫科波菲尔的小说中,虽然人物形象往往有各种弱点和矛盾,却
也展现出其对于自我挣扎、自我的思考和反省的姿态。
例如,在小说《绿
色裙子》中,主人公赫特瑞德在遭受了多次失败之后,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最终获得了自由和幸福的归宿。
大卫科波菲尔中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法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狄更斯创作的成熟之作,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这部小说中,狄更斯通过巧妙的手法塑造了一系列丰满而真实的人物形象,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析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中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法。
狄更斯通过精心构建人物的外貌形象来突出他们的特点。
在小说中,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金黄头发、蓝眼睛的少年,给人一种清秀、纯真的感觉。
相比之下,小说中的反派角色乌里亚·希普(Uriah Heep)则是一个精明而丑陋的人,他的形象为读者展现了他内心的丑恶和不可信任。
通过对人物外貌的描写,狄更斯成功地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立体。
狄更斯运用了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塑造他们的性格特点。
比如,在小说中,大卫·科波菲尔坚强而乐观,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积极应对。
而乌里亚·希普则表现出一种虚伪和阴险的性格,他总是设法欺骗他人以谋取私利。
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狄更斯成功地刻画出了他们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有趣。
狄更斯通过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来展现他们的性格和情感。
在小说中,大卫·科波菲尔与他的第一任妻子多拉·斯佩尼洛(Dora Spenlow)的婚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多拉是一个漂亮而天真的女孩,但她对婚姻和家庭缺乏责任感,这导致了他们的婚姻破裂。
通过大卫和多拉之间的互动,狄更斯成功地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
狄更斯善于通过人物的心理描写来展示他们的内心世界。
在小说中,大卫·科波菲尔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磨难,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
通过对大卫内心的描写,狄更斯成功地展示了他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
高中语文大卫科波菲尔人物形象说起《大卫·科波菲尔》这本经典小说,里头的大卫可真是个让人又心疼又佩服的家伙。
他这一生的经历,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励志大片,让人看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感慨万千。
大卫这小子,从小就没摊上个好命。
一出生,亲妈就没了,剩下他孤零零的,跟个没娘的孩子似的。
后来呢,他被送到他姨妈家,那姨妈啊,对他那叫一个苛刻,整天板着个脸,好像谁欠她几百万似的。
大卫在她家过得那叫一个憋屈,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哪里做得不对,就挨上一顿臭骂。
不过呢,大卫这孩子有个好处,那就是心眼儿好,还特别有毅力。
就算姨妈再怎么对他不好,他也没怨恨过她,反而总是想着怎么讨好她,让她能对自己好点儿。
这心态,可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后来啊,大卫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贵人——他的继父,摩德斯通。
一开始,摩德斯通对大卫那叫一个好呀,简直就像亲爹一样。
大卫那会儿啊,心里头那叫一个美,觉得自己总算是遇到个好人了。
可谁知道,这摩德斯通啊,是个笑面虎,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没多久,他就露出了真面目,对大卫那叫一个狠啊,又是打又是骂,简直就不把大卫当人看。
大卫呢,虽然心里头苦啊,但他可没被打倒。
他想着,我得活下去,我得活出个样儿来给这些人瞧瞧。
于是,他就开始了自己艰难的奋斗之路。
他先是离开了那个家,一个人跑到外面去闯荡。
那时候啊,他啥也没有,就靠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愣是在外面闯出了一片天。
他当过学徒,干过苦力,啥活儿都干过。
虽然累得跟条狗似的,但他心里头那个乐啊,因为他知道,自己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后来啊,大卫遇到了好多好心人,他们给了他帮助,给了他温暖。
这让大卫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那就是要做个好人,要回报社会。
他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终于啊,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成为了一个有学问、有见识的人。
再回首看看大卫这一路走来,那叫一个不容易啊。
他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才换来了今天的成就。
但你看他,脸上始终挂着笑,那是一种经历过沧桑后的淡然,也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大卫科波菲尔人物形象特点及事例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于1850年创作的一部小说的主人公。
这是一部描写主人公从孩提时代到成年的成长故事,也是狄更斯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大卫科波菲尔这个形象富有鲜明的特点,具有强烈的个性和内心的复杂性,通过他的经历和成长过程,狄更斯发表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探讨了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大卫科波菲尔的第一大特点是他的善良与仁慈。
从小被母亲抛弃,大卫一直生活在自由的环境中。
他在亚特金斯舅舅家生活期间,对待鲜卑舅妈和她的两个女儿非常友善,关怀备至。
他经常会帮助家里的售货员乔尔·波丁,甚至为了救助乔尔而与鲜卑起了冲突。
大卫的善良和仁慈在他的朋友圈中也得到了充分展示,如他与汤米·汤纳和斯特朗格课堂上建立的友谊,以及对他人的慷慨和帮助。
第二个特点是大卫科波菲尔的坚韧和勇气。
大卫在少年时期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磨难,但他始终保持了对未来的乐观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当他被送到福伍德家,受到了邪恶的尤利亚·刷金顿的虐待和歧视时,大卫坚持自己的原则,决不屈服。
他在前进学院受到了严厉的体罚,但他依然毫不气馁,坚定地与不公正进行斗争。
通过这些挫折和考验,大卫变得更加坚强、勇敢,克服了困难,为自己的欲望和自由而战。
另一个特点是大卫科波菲尔的聪明和智慧。
尽管他没有正式的教育,但大卫天生聪明才智。
他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各种各样的自学。
大卫很早就展示了他写作天赋,通过写作来表达他的思想和感受。
他通过自学和实践,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律师,并且在工作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他的智慧和才能使他能够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为他打开了更多的机会。
最后一个特点是大卫科波菲尔的善解人意和宽容。
尽管大卫年轻时遭受了伤害和背叛,但他能够理解他人的处境,并对罪人心存怜悯和宽容。
面对自己的童年挚友汤米的背叛,大卫并没有埋怨,反而感到同情和理解,因为他明白汤米的沮丧和失望导致了他的行为。
《大卫科波菲尔》讲解《大卫科波菲尔》是查尔斯·狄更斯创作的一部小说,是十九世纪英国最具代表性的长篇小说之一。
本文将对该小说进行讲解,涵盖作品背景、主要人物和情节梗概等方面。
一、作品背景《大卫科波菲尔》创作于十九世纪中叶,正值英国工业革命的高潮期。
小说以讽刺社会的方式,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固化、教育制度的缺陷以及劳动阶层的贫困和苦难。
二、主要人物1. 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本作的主角,是一个普通的英国孩子。
他的成长经历被描绘得十分感人,经历了贫困、劳动苦役、友情和爱情等各种挣扎和困境。
2. 克拉拉·庄恩勒(Clara Copperfield):大卫的母亲,是一个柔弱而善良的女性。
她在小说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仅是大卫成长过程中的支持者和遵循者,也是他的启蒙者和知己。
3. 约翰·克罗琴斯泰尔(John Crockston):大卫的好朋友,一个性格开朗、豪爽的人。
他与大卫共同经历了许多际遇和冒险,是大卫生命中的一束阳光。
4. 斯蒂尔福斯小姐(Miss Betsey Trotwood):一个独特的人物,她是大卫的舅舅之妻,起初对大卫心存偏见,但随着故事的发展,她逐渐成为大卫的支持者和保护者。
三、情节梗概《大卫科波菲尔》以大卫的成长历程为主线,描绘了他从一个孩子成长为一个成年人的过程。
以下是小说中一些重要情节的梗概:1. 童年时期:大卫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母亲去世后,他被送到了黑伯恩先生的寄宿学校。
在那里,他经历了虐待和苦难,但也结识了重要的朋友约翰。
2. 劳动苦役:大卫逃离了寄宿学校后,到伦敦找寻亲戚,开始了辛勤的劳动生活。
他在一个鞋店工作,认识了厄默齐丝和她的父亲。
3. 第一次恋爱:大卫与厄默齐丝相爱并结婚,但不幸的是,厄默齐丝在生下他们的孩子后去世了。
这次经历让大卫深受打击,他离开伦敦去寻找新的生活。
4. 再婚与幸福:在旅途中,大卫遇见了克拉拉并爱上了她。
对于大卫科波菲尔中人物形象分析
首先,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具有坚定决心的人。
在小说中,他被船
长艾哈布招募成为一名船员,参加了追逐白鲸莫比·迪克的航行。
尽管他
不是一个有经验的船员,但他英勇无畏地投身于这次冒险之中,并且决心
追寻和征服这条白鲸。
他身上展现出了面对困难时不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这使得他在船员中倍受尊敬和赞赏。
其次,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坚守原则的人。
在小说中,当他看到船
长艾哈布变得疯狂并迷失在追逐白鲸的狂热中时,他始终保持自己的理智
和判断力。
与艾哈布不同,大卫·科波菲尔明白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尊
重大自然的力量。
他不仅不愿去破坏自然界的平衡,还试图理解和遵循自
然的法则。
他的坚守原则使他成为一个忠诚的船员,而不是服从疯狂指挥
的奴仆。
此外,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追求自由的人。
在小说中,他对于航海
和冒险的热爱使他能够在海洋上找到自己的自由。
“海洋是我真正的家园,船只是我的避风港。
”他曾说。
他逍遥自在地在海上航行,没有束缚和拘束。
他渴望探索和发现新的事物,并且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
他的自由意
志成为他生活的动力,也使他超越了人们对他所属社会身份和角色的认知
和限制。
人物形象赏析(1)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大卫·科波菲尔是《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主人公,曾经是个孤儿。
作家描写了他从孤儿成长为一个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作家的过程。
他善良,诚挚,聪明,勤奋好学,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逆境中满怀信心,在顺境中加倍努力,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
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着狄更斯的道德理想。
(2)《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女性形象:在狄更斯笔下,《大卫·科波菲尔》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每个任务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成功塑造了不同性格、不同品德的女性形象:贝西姨婆、艾妮斯、佩葛蒂、克拉拉、朵拉、摩德斯通小姐、密考伯太太、艾米丽……贝西姨婆与摩德斯通小姐的对比,克拉拉、朵拉与艾妮斯的对比更使她们栩栩如生,对贝西姨婆、艾妮斯、佩葛蒂的爱就更深一层,对摩德斯通小姐更是恨之入骨,对朵拉、克拉拉既同情又气愤。
大卫童年的灾星、继父的姐姐摩德斯通小姐的性格特点是极端冷酷和残忍。
从一出场就奠定了她这种性格:面色阴郁,皮肤黝黑,声音男性化,两道浓眉连在一起,她的钢制钱包合上的时候,咔哒一声,像是狠狠地咬谁一口,在狄更斯笔下,没有生命的东西也成了活的,她打扮时用钢制手铐和铆钉,这都是这位冷血的钢铁女人的性格写照。
摩德斯通小姐是一个十足的男人婆,她讨厌男人,却长着男人的脸孔,没有女性的温柔,没有爱心和同情心,她和她弟弟一直折磨可怜的克拉拉,并把大卫看成眼中钉,用各种手段折磨大卫,造成大卫童年的苦难。
以后,在朵拉的家中又出现了她阴郁的影子。
贝西姨婆在某些方面与摩德斯通小姐有相似之处,但她们有本质的不同:贝西姨婆脾气古怪,她对驴子非常敏感,驴子从门前草地经过是她一生最为气愤的。
她特立独行,敢说敢干,不顾世俗的眼光,略带男性气质,偏重理性,但是贝西姨婆博爱、善良、仁慈、心软、重感情,虽然她讨厌男孩,但是大卫投奔她后,她又收留了大卫,并把摩德斯通姐弟骂得痛快淋漓。
《大卫科波菲尔》中米考伯人物形象分析米考伯先生:是英国作家狄更斯长篇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人物。
米考伯先生是一个热心善良、乐观积极但爱慕虚荣、讲究排场、不切实际、挥霍无度的底层负债者形象。
在米考伯身上,我看到了经济拮据时他仍爱慕虚荣,喜欢享受;我看到了债主上门时他能屈能伸,乐观自在;我看到了面对弱者时他善良正直,仁爱宽容。
1.名著内容考查:《大卫·科波菲尔》临行前,A要大卫记住他的教训,“如果收入二十镑,花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他就快活;如果花二十镑一先令,他就苦恼。
” 刚说完这番至理名言,A又向大卫借了一克令先买酒喝,立刻就高兴起来。
(1)A是谁?___________(2)他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米考伯先生被生活所迫而不得不流离失所,但他们乐观开朗,笑对困难【解析】试题分析:1850年发表的《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
在这部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的小说里,狄更斯借用“小大卫自身的历史和经验”,从不少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
文章通过主人公大卫一生的悲欢离合,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
小说中一系列悲剧的形成都是金钱导致的。
摩德斯通骗娶大卫的母亲是觊觎她的财产;爱弥丽的私奔是经受不起金钱的诱惑;威克菲尔一家的痛苦,海穆的绝望,无一不是金钱造成的恶果。
而卑鄙小人希普也是在金钱诱惑下一步步堕落的,最后落得个终身监禁的可耻下场。
狄更斯正是从人道主义的思想出发,暴露了金钱的罪恶,从而揭开“维多利亚盛世”的美丽帷幕,显现出隐藏其后的社会真相。
在人物的塑造上,大卫·科波菲尔无疑倾注了作者的全部心血。
不论是他孤儿时代所遭遇的种种磨难和辛酸,还是他成年后不屈不挠的奋斗,都表现了一个小人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寻求出路的痛苦历程。
读书心得——《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女性形象比较与分析一、前言“在我的心底深处有一个孩子最为我宠爱,他的名字就叫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这部以主人公命名的小说在很大程度上是查尔斯·狄更斯的一部自传。
借助大卫的成长经历,作者从多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生活道路,无论是大卫成长时的经历还是其成年后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无不体现出作者所经历的心酸和一个小人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寻求出路的痛苦历程。
通过大卫悲苦曲折的生活经历,作者多角度、多层次地刻画出一个善良纯洁、奋发向上的人物形象。
在大卫成长和成功的道路上,忠诚善良的保姆皮果提和怪癖善良的姨婆贝西、天真善良的初恋娃娃妻朵拉和最终成为他终身伴侣的爱妮丝这两类突出女性形象的强大人格精神力量始终伴随和影响着他。
这四位女性在帮助大卫·科波菲尔取得了人生的成功的同时,她们各具特色的善良的人物性格也深深地烙在了读者的心目中。
以下就这两类女性形象进行简要分析。
二、完美圣母的结合(一)忠诚善良的保姆皮果提“皮果提的眼睛真黑,在她脸上邻近眼睛的部分都发暗,她的面颊和胳膊又硬又红,我对鸟儿不来啄她,而要去啄苹果感到奇怪。
”在狄更斯笔下,这是大卫出身后对保姆的印象,可以看出皮果提是一位憨厚老实而又忠诚的女仆。
他曾问皮果提:“你是个非常漂亮的女人,是吗?”可知,当时的大卫虽小,却也知道虽然皮果提长相平凡,不及母亲出众的美貌,但她却是另一种美的典型,她给予了大卫无限的爱和仁慈。
童年的大卫在皮果提的照顾和陪伴中幸福快乐地成长,成年后的大卫仍得到她无微不至的关怀。
纵然在大卫母亲去世以后,她嫁给了马车夫巴基斯,但她仍然没有把大卫母子忘记,时常写信给小大卫,还偷偷攒钱在大卫母亲的墓地附近买了块地以便将来可以继续陪伴她心中的女孩。
皮果提对大卫母子忠心耿耿,既是仆人又是亲人。
皮果提没有美丽的外表,但我们可以看出她对大卫充满了同情和爱护,她虽然身份低微,却经历了生活的艰辛,能够洞察摩德斯通的野心,在任何时候都极力庇护大卫。
大卫科波菲尔的人物形象分析这是大卫科波菲尔的人物形象分析,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大卫科波菲尔的人物形象分析第1篇这本书围绕着主人公大卫。
科波菲尔,描述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有善良质朴的老保姆辟果提;有貌似严肃却有菩萨般心肠的姨婆;有生活不甚如意的密考伯夫妇;有恬静聪明的艾妮斯;有天真浪漫的朵拉;还有凶狠残暴的摩德斯通姐弟俩;还有卑躬屈膝,阴险狡诈的希普……主人公大卫。
科波菲尔出生之前,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在他7岁时就改嫁。
大卫的继父是一个凶狠贪婪的家伙,并且继父的姐姐竟也是个铁石心肠,不近情理的人。
他们姐弟俩不仅仅百般虐待大卫,并且把大卫的母亲折磨致死。
母亲死后,大卫的继父逼大卫去当童工。
在此期间,大卫有幸逃了出来,去投奔了他好心的姨婆,并被姨婆送进一所很好的学校,理解良好的教育。
大卫在成长过程中历经磨难,可是他善良,正直,乐于助人的天性始终没有改变。
他在困境中奋发向上,刻苦努力,最终不仅仅在事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同时获得了美满的幸福生活。
读完整本书,我觉得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主人公大卫。
科波菲尔他是个助人为乐的人,这个人的人生遇到了重重困难,可是他应对困难毫不逃避,因为他深刻的明白逃避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于是他在自我遇到种种困难时,都努力的想办法去解决。
在解决过程中,他没忘记自我助人为乐的本分。
他一边帮忙人,一边解决自我的困难。
最终他获得了成功的事业和幸福美满的生活。
他的那种坚强和勇敢深深的打动了我,同时也启发了我不管自我遇到多少困难,只要不逃避,只要勇敢坚强的去应对,想法设法去解决,才能战胜自我,才能成功。
这才是对我们人生的考验。
就拿我们小学生而言,也许幼小的我们还不需要挑起生活的重担,不要经历种种磨难,但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学习,大卫这种不怕遇到困难,勇敢应对困难的精神正是我们最需要学的。
有些同学在学习生活中一遇到“拦路虎”,便立刻唉声叹气,第一个想法就是请教教师或者同学,再者就是放弃。
《大卫科波菲尔》主要人物形象、内容概括《大卫·科波菲尔》主要人物形象1、贝西姨婆:是个性格古怪却又心地善良的老太婆。
她们打扮得体,举止高雅,也是个道地的食利者,她买卖公债,以地产作抵押放债,向国外市场投资,而且脾气怪僻,怀有各种偏见。
加上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气,令人望而生畏,其实她却是个“永不卑劣,永不欺骗,永不残酷”的道德家,是个善心菩萨。
她同情并且善待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孤苦无告的科波菲尔,受人欺侮的狄克先生,以至她分居多年不走正路,穷愁潦倒的丈夫。
家财丰盈时,她不以富贵骄人;一旦丢了财产,也能自甘淡泊。
当大卫在孤苦伶仃的时候,毅然决定收留大卫并亲自教育他,“永远不要在任何事情上卑劣,永远不要作假,永远不要残忍”让他上学深造。
后来,希普陷害威克菲尔并导致贝西小姐破产。
密考伯是希普的秘书。
揭露了希普陷害威克菲尔并导致贝西小姐破产的种种阴谋。
贝西小姐为了感谢密考伯,送他一笔资金,使他在澳大利亚发财致富,事业上取得成功。
2、米考伯先生:是世界文学中的一个典型形象,密考伯先生替各式各样的商家招揽生意,“收入很少或一无所得”,为了维持人口不断增加的家庭,卖尽当空,颠沛流离,债主经常上门叫骂,随时有被债主控告,和被法警逮捕入狱的危险。
密考伯先生一生都在等待“机会”,机会却从来不曾在他面前出现。
除了他肖像滑稽可笑之外,更在于他的言行和举止。
在语言上,他处处都试图显得文雅,说话中带着上等人屈尊就教以及喜欢卖弄学问的那种迂腐的味道。
在行为上,最显著的特点是得乐且乐、梦想有一天会时来运转,一副盲目乐观的样子。
他收入不多却又爱慕虚荣、喜欢讲排场,所以常常是吃了上顿愁下顿,不得不变卖家当或四处举债。
当陷入困境,债主上门逼债时,他会愁眉苦脸,甚至声泪俱下,拿着刮胡刀要往脖子上抹,想一死了之。
而债主一走,顷刻之间又把皮鞋擦得锃亮,手舞足蹈,有说有笑。
他多次向大卫传授支出不能大于收入的道理,可自己总是陷于债务之中不能自拔。
对于大卫科波菲尔中人物的形象分析大卫·科波菲尔是美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创作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的主人公。
这部小说以主人公大卫的成长为线索,生动地描绘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种种黑暗和人物的形象。
以下将从大卫和其他几个主要人物的角度进行形象分析。
首先,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年轻人。
大卫的童年经历非常不幸,他的母亲去世后,父亲再婚的妻子对他的虐待让他备受折磨。
大卫受到了早年的阴影影响,导致他对人们的情感和世界的看法非常敏感。
他对亲情、友情和爱情都非常执着,经常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
他的感性和善良使得读者对他产生共鸣,并关心他的成长。
其次,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不屈不挠的奋斗者。
尽管大卫经历了种种磨难和挫折,但他从不向命运低头。
在面对逆境时,他更加努力学习和奋斗,不断提升自己。
他担任法律文书、记账员和演说家等职位,展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他的奋斗精神和勇气激励着读者,让我们相信只要坚持努力,就能够战胜困难。
第三,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善良宽容的人物。
他对待他人始终保持着诚实和善意。
尽管他遭遇了许多不公正待遇和背叛,但他从不愤怒或复仇。
相反,他对待别人充满了宽容和原谅。
他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以善良的态度对待世界。
他的宽容和善良反映了狄更斯对人性的理解和追求,也展现了人类对爱和和平的渴望。
除了大卫·科波菲尔之外,小说中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人物形象。
例如,大卫的朋友邓肯和亚格尼丝塔·威克菲尔德。
邓肯是大卫的好友,他有着善良和正直的品格,为了帮助大卫而舍弃了自己的利益。
他的骨子里有一种坚守原则和正义的精神,成为大卫生命中的一盏明灯。
而亚格尼丝塔则是大卫心中的梦中情人,她纯洁善良,对大卫充满了爱和关怀。
她的形象象征着美好与纯真的一面。
另外,还有一些负面人物形象在小说中,如大卫的继母黛西·卓文都夫人和大卫的第一任妻子多洛尔斯·斯魏特。
大卫科波菲尔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大卫科波菲尔》是查尔斯·狄更斯的一部经典小说,其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丰富多样,使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首先,狄更斯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在小说中,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复杂的人物。
他既有着坚强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又有着内心的脆弱和不安。
这种矛盾性不仅体现在他的行为和言语上,也表现在他的内心独白和思考中。
例如,当他在面对困难时,他会反思自己的过去,思考自己的未来,这种思考和内心的挣扎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他的内心世界,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真实。
其次,狄更斯运用了大量的对话和行动来塑造人物形象。
在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对话和互动非常丰富,这些对话和行动不仅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也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关系。
例如,大卫和他的姨婆之间的互动,以及他和朵拉之间的甜蜜对话,都表现了他们的个性和关系。
这些对话和行动不仅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人物之间的关系,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三,狄更斯运用了象征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在小说中,朵拉是大卫的“娃娃妻子”,也是他内心深处的理想伴侣。
朵拉的纯洁、善良和美丽象征着大卫内心深处的善良和纯真。
而大卫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挫折和困难,也象征着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磨难和痛苦。
这些象征手法不仅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关系,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小说的主题和意义。
第四,狄更斯通过对比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在小说中,大卫的两个朋友米考伯先生和尤利亚·希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米考伯先生是一个善良、乐观、充满正义感的人,他给予大卫许多帮助和支持;而尤利亚·希普则是一个自私、阴险、虚伪的人,他不断地试图伤害大卫并谋求自己的私利。
这两个角色的对比不仅表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使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和生动。
最后,狄更斯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在小说中,他细腻地描写了大卫的成长过程、他的工作经历以及他与朵拉之间的爱情故事。
大卫科波菲尔人物赏析带原文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是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一部小说,被誉为是狄更斯作品中的代表之一。
全篇小说分为三十条,通过主人公大卫的内心独白,深入剖析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生活。
小说中,大卫这个角色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困苦和磨难,揭示了当时社会阶层的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
在此篇文章中,笔者将从多角度对大卫这一角色进行赏析,并共享自己的见解。
1. 大卫是一个从迷茫走向成熟的过程大卫这一角色从小就经历了家庭的变故,被迫离开亲人去外面打拼。
他的成长过程充满了挫折和磨难,但他始终坚持不懈,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
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从一个孩子成长为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成年人。
他所经历的一切,塑造了他坚毅不拔的性格,也使他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2. 大卫是伟大作家狄更斯的自传之作狄更斯写大卫这一角色,不仅是为了塑造一个深受读者喜爱的主人公,更是为了借助大卫的经历来反映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
他从内心深处揭示了人的软弱和坚韧,以及社会的黑暗和温暖。
对于狄更斯而言,大卫是他的自传之作,也是他借以宣泄内心情感的工具。
3. 大卫是对理想和现实的探索在小说中,大卫经历了许多挫折和重大决定,他曾迷失方向,也曾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不止。
大卫从不停地在追寻自己的内心深处的理想和价值观。
他的成长过程,也是对理想和现实的一次次深入探索。
他的故事启示了读者,知道了自己要什么,才能更坚定地走向自己的生活之路。
4. 大卫是对家庭和友情的珍视大卫在这个世界上遇到了很多人,有好心的朋友,也有令人发指的敌人。
他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受益于他人的帮助,也懂得了如何待人和维系友情。
他对家庭的珍视和友情的坚守,也给了读者许多感动和启示。
5. 我的观点和理解对于我而言,大卫这一角色是一个真实而坚韧的人。
他的成长经历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更加理解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现实。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英语幽默语言的会话含义分析—以《老友记》为例2 新兴资产阶级代表—鲁滨逊克鲁索3 论奥斯卡王尔德唯美主义童话中的批判精神4 《晚安,妈妈》中公共汽车和洗衣机的象征寓意5 口语语篇中责任情态的人际意义研究6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考尔菲德的成长7 《弗兰肯斯坦》的悲剧性8 用批评性语篇分析解读人际功能与话语权力的结合9 目的论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爱丽丝梦游仙境》译本对比10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805 990 74 911 王熙凤与斯嘉丽的对比研究12 从语用学的角度谈美剧中的言语幽默——以《老爸老妈浪漫史》为例13 中英动物习语使用和翻译的差异研究14 母语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15 新兴资产阶级代表—鲁滨逊•克鲁索16 论贫困对简爱性格发展的影响17 论莎士比亚的宗教思想18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的分析19 环境与命运——从自然主义的角度分析《美国悲剧》中的克莱德20 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解读21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构建22 《芭芭拉少校》中的现实主义23 从关联理论看商务信函的礼貌策略24 希拉里退选演讲积极话语分析25 从跨文化的角度看翻译的归化与异化26 英语新词特点研究——词汇学习和了解文化的有效途径27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美国梦28 从弗洛伊德解读《好人难寻》29 Judy’s Double Character in Daddy-Long-Legs30 从任务型教学模式谈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预防策略31 基于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分析“垮掉的一代”的思想渊源32 交际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研究33 从《傲慢与偏见》看现代爱情观34 试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手法35 大学英语课堂互动的实证研究36 奥巴马演讲词的人际意义研究37 试论《出狱》中“房子”的意象38 从《道连•格雷的画像》透析王尔德的艺术人生观39 英文祝酒辞的功能文体分析40 身势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41 加工层次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词汇学习42 国际贸易中的支付方式及其风险回避43 埃德加•爱伦•坡小说《黑猫》的写作技巧应用分析44 [毕业论文](经贸英语系毕业论文)微信营销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45 从文化差异角度看谚语的英汉互译:动态对等46 论《莫瑞斯》中E. M. 福斯特的自由人文主义思想47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英语广告中隐喻的翻译48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Chapter Title Translat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49 试论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50 论《简爱》中的疯女人51 《高级英语》中某些修辞手法赏析52 从爱伦·坡《黑猫》探讨人性的善良与邪恶53 An Analysis of Hemingway’s Attitude towards War in For Whom the Bell Tolls54 中国纺织业出口现状和对策55 The Pragmatic Analysis of English Euphemism56 等值理论视阈下的英汉广告翻译57 《暮色》两中译本中文化缺省重构的对比研究58 老纽约下的女性悲剧——对《纯真年代》中两位女性的分析59 《宠儿》中塞斯的性格分析60 开放式教学理念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模式探索61 评析艾米莉狄更生及其诗歌62 探讨美容化妆品翻译技巧--以安利雅姿产品为例63 英汉恐惧隐喻对比研究6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65 英汉问候语语用分析66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Food Cultures67 从女性主义视角对比研究弗吉尼亚·伍尔芙和张爱玲的作品68 浅论中文商标的翻译(开题报告+论)69 汉语请求策略的分析70 从《纯真年代》的人物塑造看伊迪丝华顿的女性主义意识71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象征色72 从目的论的角度浅析美国电影字幕翻译73 超验主义在《瓦尔登湖》中的应用及其对现代中国的现实意义74 从合作原则角度解读《成长的烦恼》中的言语幽默75 浅析《雾都孤儿》中象征手法的运用76 广告中的熟语模因探析77 Maintaining and Revitalizing the Native American Languages78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分析79 中英婚礼习俗中的红和白颜色文化的研究80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小说中的英雄式人物的刻画81 浅析英语粘着词素及其在词汇教学中的实用价值82 从语境视角分析电影字幕英译中翻译83 模糊数词在英语习语中的构成形式及其修辞功能84 《洛丽塔》悲剧结局因素探析85 论《傲慢与偏见》中反讽的艺术效果86 中美婚礼文化的差异87 二语习得理论及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影响88 简•爱和林黛玉不同命运的跨文化解读89 论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中玛丽的悲剧成因90 Analysis on the Chapter Titles Translation of The Story of the Stone91 从叙事结构分析电影《撞车》中对种族歧视问题的诠释92 礼貌策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93 从跨文化交际视角谈品牌翻译策略94 相同的追求,不同的命运——《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比较95 中美企业招聘广告文化对比分析96 论《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意蕴97 影响中国高中英语课堂中任务型教学实践的因素98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政治文献中中国特色词汇翻译99 《圣经<箴言>》的修辞分析100 文学课程中的文化导入101 人性的苏醒—《香蕉鱼的好日子》主题研究102 《长日入夜行》中玛丽的悲剧和反抗103 合作学习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104 朗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105 骑士精神对现代社会的影响106 美国律师辩护中的预设107 A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English Euphemism108 中国菜名翻译的技巧与准则109 英文歌词翻译的原则和技巧110 英语与汉语中的称谓研究111 BBC对华态度变化趋势:扫视年BBC有关中国的若干重要报道112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卡斯特桥市长》113 从交际方式的角度比较中美课堂差异114 英语委婉语的表达模式和应用115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看《老友记》字幕中的幽默翻译116 论关联理论在商业广告翻译中的运用117 《双城记》中的象征手法分析118 外贸英语函电的文体特征及翻译对策119 论中美日常交际的文化差异120 从《在路上》看“垮掉的一代”121 论《法国中尉的女人》中萨拉的女性主义的显现122 不同的阅读任务对高中生英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123 中餐菜单英译的归化与异化124 从心理分析角度分析《屋顶丽人》中汤姆的升华125 《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性格分析126 论伊恩•麦克尤恩《赎罪》中的原罪和救赎127 A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Pride and Prejudice and The Portrait of a La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128 中法身势语的文化差异研究129 目的论视角下英语外贸函电汉译的研究130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131 福克纳短篇小说《献给爱米莉的玫瑰》叙事技巧分析132 斯佳丽:“旧”时代的“新”女性133 中英文颜色词的非对应翻译134 An Analysis of Fagin in Oliver Twist135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Spatial Language in Business Negotiation 136 A Cultural Analysis of Love in The Joy Luck Club137 浅析“苹果”广告中的文化因素138 《呼啸山庄》中窗的意象139 王尔德戏剧作品中的道德观140 从自然主义角度解读《苔丝》的悲观主义141 Diversification in Translation142 论安东尼•特罗洛普的现实主义思想——以《巴赛特的最后纪事》为例143 从《绝望主妇》析字幕翻译的目的和归化策略144 中美大学生请求语策略对比研究145 译者的身份146 从《河东狮吼》与《套礼服》的对比中分析中美婚礼的差异147 《到灯塔去》的象征性隐喻分析148 在关联理论观照下电影名称翻译探析149 师生关系与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之关联性探析150 浅析合作原则在外贸英文电函中的应用151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英语人名的翻译152 图式理论分析中国网络流行词翻译153 背景知识在翻译中的重要性154 浅析中美幽默之差异155 解析《德伯家的苔丝》中女主人公的反叛精神和懦弱性格156 论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小人物生存模式157 Analysis of Tony’s Tragedy in A Handful of Dust158 从《简爱》分析夏洛蒂勃朗特的独立意识159 天使还是悲剧制造者——浅析安吉克莱尔对苔丝悲剧的影响160 浅析《飘》中女性主义的萌发161 《永别了,武器》主题的分析162 A Diachronic Study on Sexism in English Lexicon163 女性主义视角下《白象似的群山》与《莳萝泡菜》中男性形象的对比研究164 从奥巴马访华报道看中美媒体报道差异165 希腊罗马神话典故成语英汉翻译评析166 《道连葛雷的画像》之艺术的道德性167 从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看印度的社会问题168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Religious Constituent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hristians 169 功能对等理论透视下的影视片名翻译170 A Brief Comparison of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 Day171 On the 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Term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172 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173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174 浅析《飘》中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175 《蝴蝶梦》中的哥特式元素176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177 浅析《两个新嫁娘》中的不同婚姻观178 从谷歌和百度两大企业的管理方式看中美企业文化的差异179 空间介词在英汉时间表达中的隐喻性用法对比研究180 英语姓名的文化内涵181 如何降低英语专业学生课堂焦虑182 英语广告中仿拟的关联分析183 目的论视角下的化妆品翻译184 An Analysis on Characterization in Sense and Sensibility185 问题类型对TEM阅读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186 汽车广告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187 苔丝悲剧的原因与托马斯哈代悲剧意识的分析18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89 观音与圣母之比较190 悲剧英雄—赫尔曼梅尔维尔笔下的比利巴德形象分析191 《夜莺颂》的翻译技巧探究192 解析《拉帕西尼之女》中贝雅特丽丝193 走出迷茫,寻回丢失的信念——富兰克林给毕业者的条忠告194 马克•吐温悲观主义及其产生原因初探195 用陌生化理论阐述《红色手推车》的悲剧色彩196 外贸英文函电中委婉语的特点及应用研究197 Conversational Humor in American Sitcoms——A Case Study of The Big Bang Theory 198 The Comparison of Table Manner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199 广告英语标题翻译的修辞特点200 臻于完美的人物魅力——对简•奥斯丁《劝导》中的女主人公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