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频道收视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3.10 MB
- 文档页数:66
C C TV-1综合频道囊括最广泛的受众,忠诚度最高。
整体采用高频次、跨频道、多栏目组合的高覆盖率的投放策略。
C C TV-1综合频道投放,基本属于广域受众受众广泛,追求高品质生活,引领社会舆论、具有极强的忠诚度,对品牌树立有很好的作用。
C C TV-1综合频道高投放,特点是高等学历、中高收入的管理者及白领比较集中,以高知群体为核心,追求高生活品质,具备高话语权,引领社会舆论、影响价值标准,增强品牌的信誉度。
同时也给经销商很大的信心。
C C TV-2财经频道,特点是高等学历、中高收入的管理者及白领比较集中,以高知群体为核心,追求高生活品质,具备高话语权,引领社会舆论、影响价值标准。
C C TV-3综艺频道的配合投放,拥有广域的受众群体,对于品牌长线投放或是短时间内迅速提升知名度都较为有利;而且拥有稳定观众以及极高的观众喜爱率。
CCTV-3综艺频道投放,良好职业者是家庭主要收入者,高学历良好职业又为高收入、高消费奠定必要基础,聚揽多层次受众带来强有力的消费群,核心广众为家庭消费决策者。
在CCTV-3综艺频道高投放,特点是网罗更加广泛的收视人群,年轻时尚的消费群体和家庭观众也很多,追求高生活品质,引领产品消费方向、直接带动了销售,增强了品牌的信誉度。
C C TV-4国际频道的投放,观众对象主要是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华侨,我国驻外外交、经贸、文教等机构的常驻人员,在海外的留学生及其家属。
意在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增加现有消费者使用量。
C C TV-5体育频道的收视人群广泛,侧重影响黄金消费者特别针对男士消费群,在行业领域引领产品消费方向、直接带动了销售以及对品牌的信赖。
C C TV-6电影频道较高投放,囊括年轻时尚的消费群体和家庭观众,追求高生活品质,对于品牌长线投放或是短时间内迅速提升知名度都较为有利;而且拥有稳定观众以及极高的频道忠诚度。
C C TV-7军事频道较高投放,是培养民族品牌、扩大本土企业知名度开辟的一条良好途径。
2012年6月央视收视盘点2012年6月,央视整体收视稳中有升,除八套收视略有下滑外,其余各频道收视均有所提升。
其中,综合频道收视提升明显,少儿频道则继续保持高位提升,六一儿童节晚会、神九发射、香港回归文艺演出等节目都取得了很好的收视成绩。
随着暑期的来临,央视对节目进行了新的编排和整合,其播出效果将值得期待。
《传播力》本期聚焦2012年6月央视收视盘点。
一、观众构成1、从性别构成看,结构仍基本固定综合频道和十一套戏曲频道受众广泛,男女比例相当;而其余频道中,CCTV-4/5/7/纪录/新闻频道呈现出明显的男性频道属性;CCTV-8呈现明显的女性频道属性;而音乐频道、英语新闻频道、三套综艺频道、十二套法制频道的观众构成无明显偏向。
2、从观众年龄构成看年龄特征最明显的两个频道分别是少儿频道(4-14岁)和中央台戏曲(65岁以上),二者所占比例均超过了40%. 随着暑期的到来,4-14岁人群在少儿频道所占比例大幅提升,已接近60%. 35-64岁人群在各频道分布最为平均,是收视的主要人群,并且在CCTV-3/6/10/12的集中度较高;15-34岁人群所占比例最小。
3、从观众收入构成看除少儿频道外,央视各频道收视人群中,2000元以下收入观众所占比例最高,除五套和十套外,其余频道均超过50%. 此外,高收入人群(3500以上)在CCTV-2/新闻/纪录/英语新闻频道的观众构成中所占比例较高,但均不超过10%。
二、从各频道收视情况看1、平均收视排名综合频道的收视依旧领先,可见晚间次黄金档新栏目以及几档热播剧的推动作用明显。
其他频道部分,少儿频道表现依旧抢眼,收视排名仅次于综合频道且收视提升幅度最大。
此外,同5月多个频道收视出现下滑的情况不同,6月,除八套和英语新闻频道外的其余频道,收视均有小幅提升。
2、全天收视走势从央视各频道全天收视走势看,CCTV-1综合频道依旧在午间和晚间黄金档收视高峰中保持领先优势,其午间收视高峰依旧没有出现在《新闻30分》,而是之后的12:30-13:00这一时段。
中国中央电视台及一套综合频道分析小组成员:杨宁新闻101 1013010239 (组长)卞乃鲲新闻101 1013010201杨梦珏新闻102 1013010238张京玉广电10 1013010241我们小组分析的是中央电视及一套综合频道,我们小组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分析:一.媒介组织类型按媒介性质来分,中央电视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电视媒体之一,资金大部分源于广告收入,按照国家财政部给予的包干优惠政策,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
2003年,央视改革,除了保留新闻频道,其他频道将逐步全部成为商业经营的专业频道,全部采取市场核算,以广告收入决定节目生存,也就是实现电视频道的商业化管理。
按传播方式来分,央视现时共设有22个公共频道,通过有线网络和卫星网络覆盖,部分节目还通过无线信号传输。
CCTV-1通过中星6B、中星9号、鑫诺3号卫星覆盖全国,卫星信号开锁免费播出。
按产业环节来分,央视属于电台电视台,节目的制作和播出节目,现在正逐渐转向制播分离。
二、产业经营内容节目经营:广播电视节目经营是最基本的经营内容。
处于主体地位并起着支配作用。
新版央视一套将自己的节目定位为“坚持新闻主线,形成与CCTV-新闻差异化,同时汇聚央视全台的精品栏目,在节目编排上形成形态各异的品牌形象”。
央视一套还汇聚和精选优秀电视剧作品,打造CCTV-1的精品电视剧播出平台;同时针对不同观众需求,更加突出服务性,实施周末差异化、长假特殊化编排。
为进一步满足广大观众的收看需求,促进电视事业的发展,充分体现和确保“综合·精品”频道的定位,节目安排为早间时段:7:00-8:30 安排《朝闻天下》直播节目,与新闻频道并机播出;06:33 《法治在线》。
午间时段:上午的《精选剧场》由每天两集改为三集(周日两集,原周一至周六中午11:10播出的节目取消)。
午后时段:原每周七天上午播出的《走近科学》改为周一至周五下午播出。
周一至周六下午继续安排《中华民族》、《当代工人》、《健康之路周刊》、《人与自然》、《军事天地》、《中国人口》、等栏目。
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广告部,频道定位,受众分析中央电视台各频道定位及受众分析中央电视台各频道定位概述:CCTV-1综合频道受众广泛,25岁以上居多集中了央视最优秀栏目,将新闻、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优化整合播出 CCTV-2财经频道偏男性中年群体集中度高以财经、资讯、生活服务节目为主CCTV-3综艺频道中青年女性偏多以音乐及歌舞综艺节目为主CCTV-4国际频道偏男性,年龄在40岁上以居多以新闻类节目为主导,以文化类为支撑,以对台湾报道为重点 CCTV-5体育频道偏男性,中青年居多唯一国际级体育频道,拥有多项国际顶级赛事独家转播权 CCTV-6电影频道男性偏多,中青年居多每天播出8部不同风格电影纪录片等CCTV-7军事农业频道中高年龄群居多、中等文化程度唯一专业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频道 CCTV-8 电视剧频道偏女性,中年居多以优秀电视剧为主要播出内容 CCTV-10科教频道偏男性,年龄偏大开办有二十余个科教栏目CCTV-11戏曲频道中老年居多汇集各地戏曲种类200多个,播出新戏和传统戏 CCTV-12社会与法频道受众广泛、偏男性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法制专业频道,以普法、讲法为主要宗旨 CCTV-新闻频道偏男性以时效性为核心宗旨第一时间报道重大新闻事件各频道受众特征综述一套(综合频道):央视主频道,影响力强,覆盖人群广泛;二套(财经频道):频道定位经济,受众收入高,农村收看少;三套(综艺频道):大众化综艺,受女性偏爱,收视人口广泛;四套(国际频道):主要覆盖海外,高龄男性观众居多,收入一般;五套(体育频道):体育直播赛事,偏向男性观众;六套(电影频道):主要播放电影,观众细分不明显,男性偏多,收入水平中下;七套(军事·农业频道):面向农村,整体观众学历、职位、收入等较低;八套(电视剧频道):热播电视剧,以中年以上家庭女性收看为主;十套(科教频道):面向文化传播领域,男性偏多,其他观众群分布相对平均;十一套(戏曲频道):以老年观众为主,主要播出各类戏曲节目;十二套(社会与法频道):各类法制节目、影视剧,受众学历、收入偏低;十三新闻频道:专业化新闻定位,高端男性偏好强;十四少儿频道:观众以青少年为主,播放各类卡通,少儿节目;。
2023年,中国中央电视台(以下简称“央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积极履行媒体职责,传播主流价值,服务人民需求,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以下是2023年央视数据年度总结。
一、传播力持续增强1. 观众规模稳定增长。
据央视市场研究(CMMS)数据显示,2023年,央视总观众规模达到12.3亿,较上年增长1.2%。
其中,城市观众规模为9.6亿,农村观众规模为2.7亿。
2. 收视率稳步提升。
2023年,央视各频道收视率普遍上升。
例如,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全国网平均收视率2.18%,较上年增长0.3个百分点;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13)全国网平均收视率1.43%,较上年增长0.2个百分点。
3. 网络传播力显著提升。
2023年,央视新媒体平台用户规模突破10亿,同比增长20%。
其中,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影音APP等主要新媒体平台用户活跃度持续提升。
二、内容创新成果丰硕1. 新闻报道方面。
2023年,央视新闻节目紧密围绕国家大事、民生热点,推出了大量深度报道、专题节目,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
其中,《新闻联播》全年累计报道新闻60万条,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文艺节目方面。
2023年,央视推出了多部优秀文艺作品,如《大江大河》、《人世间》、《山河令》等。
这些作品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时代风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 科教节目方面。
2023年,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大国重器》、《探索·发现》、《走近科学》等系列节目,传播科学知识,激发观众对科学的热爱。
三、媒体融合发展迈出坚实步伐1. 技术创新方面。
2023年,央视在5G、4K/8K、AI等新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例如,央视新闻客户端实现了5G+4K/8K直播,让观众享受更加优质的视听体验。
2. 融合传播方面。
2023年,央视加强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央视春晚收视率创新低原因分析随着春节长假的结束,传统意义上的“荧屏春节档”也步入尾声。
今年,小荧屏春节档也如同大屏幕春节档一样,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尤其是结合近日披露的各种收视率数据可以发现:冯氏春晚在遭到密集吐槽的同时收视率滑坡;古装雷剧、家庭剧再度占领荧屏;而综艺节目中歌唱类则被亲子类、搞笑类节目取代。
【晚会】卫视春晚赢得观众口碑按照CSM48城收视数据看,除夕当晚央视直播春晚收视率为9.032%,低于去年的11.362%。
这也是央视春晚首次收视率低于10%。
不过据央视方面透露,因为当晚全国有202家电视台对春晚进行了同步播出,综合计算出的并机收视率为30.98%。
同时,尽管受“限娱令”影响,卫视春晚的数量和往年相比有所减少,但一些地方卫视操办的春晚却出人意料地让人眼前一亮。
而北京、深圳、天津、辽宁等卫视的晚会被网友称赞“创意满满”“大气有诚意”“接地气”“温馨怀旧”,更有不少节目在网上广为流传。
值得一提的是,大年初一播出的BTV春晚不但以1.629%的收视领跑卫视春晚,其中小沈阳微博领衔赵家班的小品《真的想回家》等节目更在视频网站上获得不少点播量,相声《满腹经纶》更被网友称为“如果上了央视春晚,肯定能拯救冯小刚微博”,北京卫视也在春节长假最后连续两天重播该台晚会。
【剧集】雷剧、家庭剧占据主导作为寒假档的传统剧种,古装雷剧今年再度大放光彩。
其中湖南卫视微博播出的《隋唐英雄3》连获第一,其收视率一直稳定在1.0%以上。
同时,另外一部神话雷剧《封神英雄榜》连续在贵州等四家卫视播出,收视率总和也接近2.0%左右。
据导演简远信透露,为了区别以往“封神演义”庄重严肃的基调,这版加入很多学生爱看的搞笑桥段,并在服装造型、道具、特技等各环节加入了不少网游动漫元素,以求满足新一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从大年初二起,有北京、东方等四卫视的《美丽的契约》和安徽等卫视的《老妈的三国时代》两大家庭剧同时登陆晚黄金档,再加上《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等老剧重播,这么算来有近十家卫视播出家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