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级绿泥石玉的矿物学特征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4
绿泥石矿物成分和光谱特征关系解析绿泥石矿物在形成和发育中其化学成分的改变是较为明显的,可以利用化学成分的特征对其性质进行分析。
要分矿物的光谱特征与其形成环境和性质之间的关系就需要利用光谱分析以及探测技术进行对比,可以得到矿物质化学性质与光谱特征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其离子特征以及化学特征。
下面就对绿泥石矿物的试验特征以及光谱特征进行分析,说明其内部离子置换的情况,说明在不同形态下绿泥石的形态与离子特征。
标签:绿泥石试验检测化学性质光谱检测0引言绿泥石是一种在形成过程中处在中低温的环境中,成岩过程体现为蚀变性能。
不同的环境中因为绿泥石矿物的微量元素的交替不同,形成的化学性能也就不同。
所以在实际的应用中都需对绿泥石的基本化学特征进行分析,才能在实际的应用中保证准确分析与应用。
因此在研究中选择光谱分析的方式对绿泥石样本进行分析,寻找各种微量元素在绿泥石形成中的替代规律,以此获得对绿泥石的准确分析,成为一种较为有效的技术措施。
1试验分析1.1样本的采集在试验前应对样本的采集进行计划,在绿泥石矿物富集区进行代表性样本的采集,在样本选择上必须突出代表性,采集多组样本进行系统分析。
试验中在薄片分析和光谱鉴定的基础上选择光谱特征明显的样本进入到检测对比中。
从实际的样本选择的情况看,突出以下特征:绿泥石特征为斜长石蚀变形成,一般的颗粒小且碎,在岩石中分布较广;黑云母蚀变形成片状,鳞片状等,替代黑云母并保留的假象;鳞片状、束状集合替代岩屑和杂土等,呈现填隙状态;脉状分布,沿着矿物层的裂隙分布。
1.2化学成分分析绿泥石的化学成本检测在电子实验室进行,通过电子探针设备进行检测,试样的化学成本确定为绿泥石颗粒,因为绿泥石颗粒粒径小,结构复杂,所以贪占检测容易造成误差。
研究分析的结果证明,绿泥石中的Na2O与K2O、CaO作为杂质指标进行分析。
按照上述标准,样本中的绿泥石纯度进行分类,提出成分中超标的部分。
通过分析,每件样本平均成分和氧原子分析,虽然探针检测不能确定三价铁和二价铁,但是总量看,绿泥石中三价铁仅为铁原子重量的5%,所以铁离子在绿泥矿样本中多数为FeO的形式。
中国宝玉石181期页2023年12月Dec. 2023CHINA GEMS & JADES27-35绿色系列危地马拉翡翠的宝石矿物学特征研究陈雨晴1,毕亚楠1,余晓艳2,吴金林3,刘金海1,李听4,张存1*1.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济南 250353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北京 1000833.国检中心深圳珠宝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深圳 5180204.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院,绵阳 622150摘要:翡翠以其优质的品质,悠久的历史为大众喜爱。
目前对危地马拉所产翡翠的认识存在争议与不足。
本文通过手标本观察、常规宝石学实验、显微岩相学观察、电子探针显微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仪等测试手段,对危地马拉翡翠宝石学基本属性、结构及构造、化学成分和谱学特征等进行了详细表征,并与现阶段缅甸翡翠研究成果作对比。
结果显示,危地马拉翡翠折射率偏高,平均为1.669,相对密度平均值为3.31。
其主要组成矿物为硬玉和绿辉石。
以硬玉为主要组成矿物的翡翠元素含量与缅甸翡翠存在差异,缅甸翡翠中FeO 含量为0~0.19 wt.%,Na 2O 含量处于14.33~15.00 wt.%范围内,而危地马拉翡翠FeO 含量处于0.110~1.294 wt.%范围内,Na 2O 含量变化范围为13.063~14.470 wt.%,表明危地马拉翡翠相较于缅甸翡翠表现为富Fe 贫Na ,指示危地马拉翡翠中所含硬玉向绿辉石转变趋势更为显著,且绿辉石化进程将影响翡翠结构。
关键词:翡翠;矿物组成;谱学特征;危地马拉中图分类号:P578.9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1442(2023)12-0027-09Study on Gemological and Minera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Guatemala Green Jadeite JadeCHEN Yuqing 1, BI Yanan 1, YU Xiaoyan 2, WU JinLin 3, LIU Jinhai 1, LI Ting 4, ZHANG Cun 1*1.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Qil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han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Jinan 2503532. School of Gemolog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Beijing 1000833. National Gemstone Testing Center Shenzhen Lab. Company Ltd., Shenzhen 5180204. Cultural Relics and Museum College, Sichuan College of Culture and Arts, Mianyang 621000收稿日期: 2023-08-31,接受日期: 2023-10-16基金项目: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科教产融合试点工程基础研究类项目(11240455)资助。
祖母绿论文:祖母绿的鉴别摘要:祖母绿以青翠悦目,柔和浓艳而著称,被誉为“绿色宝石之秀”。
如何将它和普通的绿宝石区分开,这是我们在选择这种珍贵宝石时需要学习和注意的。
关键词:祖母绿鉴别1 基本特征物理化学特征1.1化学成分祖母绿为铍铝硅酸盐矿物,成分为be3a12[sio3]6,并含致色元素铬等。
1.2 晶体特征祖母绿晶体主要呈六方柱状,而且柱面上发育有平行于晶体长轴的纵纹,并经常见垂直于柱体的纹理。
1.3 光学特征①颜色:绿色。
②光泽:玻璃光泽。
③透明度:透明至半透明。
④折射率:1.56~1.59。
⑤双折射率:0.004~0.009。
⑥光性:一轴晶,负光性。
⑦色散:色散低(0.014)。
⑧多色性:明显。
⑨发光性:在长波紫外线下呈无或弱色荧光和弱橙红至带紫的红色荧光;短波紫外线下无荧光,少数呈红色荧光。
x射线下呈很弱的红色荧光,可见到短时间的与体色相近的磷光。
部分祖母绿在查尔斯滤色镜下呈红色或粉红色,这种发光效应常被作为鉴定哥伦比亚祖母绿的主要依据之一。
2 分类及品种祖母绿的产地很多,各个产地的祖母绿其特征各异,价格相差悬殊。
由于不同产地祖母绿形成的地质条件不同,因而它们具有各自的特征,并形成不同的品种。
①哥伦比亚祖母绿。
即为产在哥伦比亚的祖母绿。
这个产地的祖母绿质量最好,因此价格最贵。
其颜色一般为清澈纯绿色或稍带黄的绿色。
具有典型的三相包裹体,在穆佐矿黄棕色调的祖母绿中见有氟碳钙铈矿包裹体等。
达碧兹祖母绿也是哥伦比亚祖母绿的一种特殊品种。
②俄罗斯祖母绿。
即为产于俄罗斯乌拉尔山脉的祖母绿。
其颜色与哥伦比亚祖母绿相比,由于含铁量较高,带有更多的黄色调,并具有十分典型的单个或晶簇状的阳起石、愈合裂隙、管状包裹体。
③印度祖母绿。
即为产于印度的祖母绿。
其特点是含有十分典型的逗号状包裹体。
④巴西祖母绿。
即为产于巴西的祖母绿,呈浅绿色,常无瑕疵。
其伊塔贝拉的祖母绿质量较好。
⑤坦桑尼亚祖母绿。
即为产于坦桑尼亚的祖母绿。
第3章绿柱石类宝石3.1 概述绿柱石类宝石是指以矿物绿柱石为原料的一类宝石的总称,由于绿柱石的形成条件不同,致使其中所含的致色离子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因而形成不同的宝石种。
常见有以下几个亚类:(1)绿柱石含致色离子Cr者,其颜色呈翠绿色,称祖母绿(Emerald);(2)绿柱石含致色离子Fe者,其颜色呈天蓝色或海蓝色,称海蓝宝石(Aquamarine);(3)绿柱石含致色离子Cs、Li和Mn者,其颜色呈玫瑰红色,称铯绿柱石(Morganite),其英文名称来源于美国宝石爱好者(J.P.Morgan)的名字;(4)绿柱石含Fe并呈金黄色、淡柠檬黄色者,称金色绿柱石(Heliiedor),其英文名称来源于希腊语的“太阳”。
(5)绿柱石含Ti和Fe者,呈暗褐色,称暗褐色绿柱石(Dark Brown Beryl)。
3.2 基本性质3.2.1 结晶学性质(1)晶系:六方晶系;(2)结晶习性:晶体呈六方柱状(图2-3-1),主要由六方柱、六方双锥和平行双面等单形组成。
图2-3-1 绿柱石的晶体(3)表面特征:表面常见横纹,轴面上可见六方形蚀痕,柱面上可见长方形蚀痕。
3.2.2 化学成分绿柱石为铍铝硅酸盐,化学分子式为Be3Al2(Si3)6。
不同种类宝石可含有铬、铁、锂、锰、•钒、铁等微量元素,并因此形成不同的宝石种。
3.2.3 物理性质1、光学特征(1)颜色:颜色变化大,常为绿色、蓝色、黄色、黑色、红色和无色等。
并由此决定品种;(2)光泽:一般为玻璃光泽;(3)透明度:透度-不透明。
(4)折射率:1.56-1.59,取决于品种。
(5)双折射率:0.004-0.009,取决于宝石种。
(6)光性:一轴晶,负光性。
(7)色散:色散低(0.014)。
(8)多色性:明显,取决于品种,见下表(表1-3-1)。
表1-3-1 绿柱色类宝石的颜色及多色性特征表(9)吸收光谱:祖母绿具有典型的吸收光谱,在红区683nm、680nm和637nm处显清晰的谱线,从630nm-680nm有一微弱的普遍吸收,在蓝区477nm处有一弱线。
题目绿柱石族宝石的宝石学特征及颜色成因摘要在人民生活质量水平提高以来,珠宝行业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绿柱石族宝石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论文的选题意义 (7)1.2论文的主题、范围、结构 (7)1.3实验研究方法及目标 (9)第2章样品准备及实验安排 (9)2.1 样品的收集 (10)2.2研究方法及实验方案 (10)第3章绿柱石样品的基本宝石学特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绿柱石样品的宝石学特征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绿柱石样品的折射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 绿柱石样品的多色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 绿柱石样品的密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乐山绿泥石
乐山绿泥石
龙头
济公活佛
佛在心中
丘吉尔
小丑
鹰
梅花
万两银
江山多娇
精灵
绿泥石chlorite是一种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
通常所称的绿泥石,主要指含有mg和fe的那种,呈不同深浅的绿色。
主产于岷江主支流大度河上游的玄武岩中,其岩块被河水与沙石冲刷而成玉润的油绿色卵石。
大度河绿泥石主要是火成岩中的辉石、角闪石等浸熔而成,比山东劳山绿泥石(海相沉积,其硬度在莫氏2到2.5度左右)的硬度高得多,一般在4.5度左右。
绿泥石质地细润光滑,由浅绿到深绿,有的呈玉润翠绿,十分亮丽。
由于硬度不是很高,易被比之艰硬的沙石"加工"成千奇百怪的形状,极富艺术表现力。
从"不似"到"似与不似",再到"似"直致逼真,成为可迂不可求的天成大美"类艺术品" 。
(只有人类的作品才称艺术品)绿
泥石形成的形状石随抽象的特征程度论高下,越象越好,逼真最好;越怪越好,发现其最美,往往就成为瑰宝。
(如前边的"小龟十二变)。
怪不得苏东坡爱鉴赏怪石!绿泥石中也有杂夹着黑色、白色石英或方解石而形成图案石的,也别具景意。
绿泥石在民国奇石届已被公誉为"四川代表石"。
近十年,随着奇石文化异军突起,绿泥石已成为乐山主要石种之首。
沙湾中学一位老师采集的一块画龙点晴的绿泥石,被犍为一石友卖了6.8万元的高价,成为石届美谈。
都龙锡锌矿床绿泥石特征及其成矿意义都龙锡锌矿床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都龙乡,是中国重要的锡锌多金属矿床之一。
绿泥石是该矿床中常见的一种矿物,其特征及成矿意义备受关注。
绿泥石是一种硅酸盐矿物,化学式为Ca5(Al,Fe,Mg)4(SiO4)2(OH)4·4H2O。
在都龙锡锌矿床中,绿泥石主要以集斑状、脉状、满连状和鸟巢状的形式出现。
其中,集斑状绿泥石通常与硬质绿泥石共存,呈类似网状的分布。
而脉状、满连状和鸟巢状绿泥石则通常以脉和孔隙中的填充物形式出现。
都龙锡锌矿床中的绿泥石具有一系列特征,这些特征与绿泥石的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成矿学等方面有关。
首先,绿泥石呈现出明显的现代淋积作用特征,表明其在成矿过程中受到了淋滤作用的影响。
其次,绿泥石中富集了一些重稀土元素和铈,表明成矿在地球化学环境下具有一定的稀土元素富集效应。
此外,绿泥石通常与锡矿、铜矿和锌矿等成矿矿物共生,表明其与成矿有密切的关联。
绿泥石在都龙锡锌矿床中发育良好,具有重要的成矿意义。
首先,绿泥石可以作为矿物指示剂,帮助勘探人员定位有利于锡锌矿床形成的构造地带。
其次,绿泥石的矿物学、地球化学和成矿学特征对深化对矿床成矿过程的认识极为重要。
最后,绿泥石的出现表明了区域地球化学环境下的特殊变化,为后续矿床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资料。
总之,都龙锡锌矿床中绿泥石的特征及其成矿意义十分重要。
在矿床勘探和开发过程中,研究绿泥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规律将有助于提高锡锌矿床的发现率和勘探效果,为矿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由于题目没有明确指定研究的数据来源和具体数据内容,因此本文将以都龙锡锌矿床为例,列举一些可能用于分析的数据,并进行简要分析。
都龙锡锌矿床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是中国重要的锡锌多金属矿床之一。
该矿床的资源量和品位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可能涉及的数据及其分析:1. 矿床储量据云南省自然资源厅统计数据,都龙锡锌矿床的储量达到3077.9万吨,其中锌储量为401.7万吨,锡储量为2.2万吨。
常见的偏光镜下的矿物鉴定特征铁橄榄石单斜晶系正高突起单偏光镜下无色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Ⅰ级橙~Ⅲ级蓝消光类型平行消光延性可正可负形态多为等轴粒状特点:常见不规则裂纹,扭折带状结构镁橄榄石单斜晶系正极高突起单偏光镜下单色色调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Ⅲ级绿~Ⅲ级橙红消光类型平行消光延性可正可负形态多为短柱状特点:有多色性紫苏辉石单斜晶系正高突起单偏光镜下浅绿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低于Ⅰ级紫红消光类型斜消光正延性形态横切面{101}完全解理纵切面有平行C轴的柱状解理特点:有多色性(与铁含量成正比)柱状面常见平行消光有正交解理普通辉石单斜晶系正高突起单偏光镜下淡褐色、淡绿色色调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Ⅱ级蓝~Ⅱ级绿消光类型斜消光正延性形态多为短柱状特点:横断面接近正八边形有环带结构、简单双晶霓石单斜晶系正高~正极高突起单偏光镜下褐色、深绿色调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Ⅲ级蓝~Ⅳ级绿消光类型接近平行消光负延性形态多为柱状、针状特点:有多色性、常见简单双晶普通角闪石单斜晶系正高~正中突起单偏光镜下褐色、绿色调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Ⅰ级橙红~Ⅱ级蓝消光类型斜消光负延性形态多为长柱状、杆状、针状特点:常见简单双晶、聚片双晶、横截面为菱形、六边形蓝闪石单斜晶系正中突起单偏光镜下蓝色、紫色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Ⅰ级黄~Ⅱ级蓝消光类型斜消光延性可正可负形态多为柱状、粒状、纤维状特点:多色性显著白云母单斜晶系正低~正中突起单偏光镜下浅褐色、浅绿色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Ⅱ级顶部~Ⅱ级顶部消光类型接近平行消光延性可正可负形态多为菱形板状、柱状特点:垂直{001}切面呈正方形黑云母单斜晶系正高~正中突起单偏光镜下褐色、绿色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Ⅲ级以上消光类型接近平行消光延性可正可负形态多为假六方板状、短柱状特点:多色性、吸收性都很明显斜长石三斜晶系低正突起单偏光镜下无色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Ⅰ级灰白消光类型平行消光正延性形态柱状、板状特点:常见卡纳复合双晶、聚片双晶透长石单斜晶系负低突起单偏光镜下无色透明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Ⅰ级灰~Ⅰ级灰白消光类型垂直{010}为平行消光、其余为平行消光正延性形态短柱状、厚板状、纤维状特点:双晶不发育、少见简单双晶、卡氏双晶正长石单斜晶系负低突起单偏光镜下无色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Ⅰ级灰~Ⅰ级灰白消光类型垂直{010}为平行消光、其余为平行消光负延性形态多为自形、半自形、厚板状特点:两组正交解理的解理纹清晰可见,发育简单双晶微斜长石三斜晶系负低突起单偏光镜下浅色调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Ⅰ级灰消光类型斜消光负延性形态多为厚板状特点:常见格子双晶条纹长石三斜晶系正中突起单偏光镜下浅色调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Ⅱ级绿消光类型斜消光负延性形态不规则团块状、斑杂状、波浪状石英三/六方晶系正低突起单偏光镜下无色透明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Ⅰ级黄白消光类型波状消光负延性形态板状特点:无解理常见不规则裂纹。
第49卷 第3期2010年 5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ACT A SC I E NTI A RUM NAT URAL I U M UN I V ERSI T ATI S S UNY ATSE N I Vol 149 No 13M ay 2010广绿玉玉石的矿物学研究3郭清宏1,2,3,周永章1,3,曹姝旻2,丘志力1,徐 志2,张 余2(1.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2.广东省物料实验检测中心,广东广州510080;3.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75)摘 要:广绿玉产于广东省广宁县,是一种富有特色的珍贵玉石材料。
对绿、白、黄、黑等4类典型广绿玉原料,采用X 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差热分析、电子探针等多种方法,对玉石的全岩物相、主矿物显微形貌、矿物化学及晶体结构等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广绿玉主要由2M 1型绢云母组成,部分品种含有绿泥石和石英等。
乙二醇饱和处理X 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显示绢云母结构中不含蒙脱石间层;差热分析显示玉石在中温区吸热谷的脱羟极值温度大于600℃,与水云母明显不同;扫描电镜显示绢云母类单矿物的微形貌多呈鳞片状,矿物排列组合沿长轴顺层穿插和定向交织,表现为叠层状或鳞片交织状微结构;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表明绢云母矿物化学成分中Si 、K 、A l 、Cr 等含量较高,部分属含铬绢云母亚类,Cr 可能是绿色和白色广绿玉的主要致色元素。
关键词:广绿玉玉石;绢云母;矿物学中图分类号:P5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529-6579(2010)03-0146-06Study on M i n era logy of Guangn i n g JadeGUO Q inghong,ZHOU Yongzhang,CAO Shum in,Q I U Zhili,XU Zhi,ZHAN G Yu(1.I nstitute of Earth Envir onment &Res ources,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China;2.Guangdong Pr ovincial Ge m Preci ousMetal Testing Centre,Guangzhou 510085,China;3.Guangdong Pr ovincial Key Lab of M ineral Res ources and Geol ogical Pr ocesses,Guangzhou 510275,China )Abstract:The Guangning jade is a p reci ous type of Chinese jades,which is f ound in Guangning county,Guangdong p r ovince .Four ty pes of different col ored jade st ones were sa mp led fr om a jade deposit .Their m ineral 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using XP D,SE M ,DT A,I R and E MP A techniques .The Guangning jade ismainly composed of 2M 1sericite,and secondly chl orite .Both XP D and I R results indi 2cate daunialite does not exist in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sericite .The analysis of DTG shows that the de 2hydr oxylati on te mp reture of sa mp les is beyond 600℃,which is different fr om hydr om ica .The m icr o 2tex 2ture of sericite sho ws flake 2shaped,and the m inerals arrange al ong the l ong 2axis of crystal,interleaved by each other,showing overlapped and flake interleaved m icr ostructure .The E MP A suggests that sericite is rich in Si 、K 、A l and Cr .Those rich in Cr can be gr ouped int o Cr 2bearing sericite .Key words:Guangning jade,sericite,m ineral ol ogy 广绿玉产于广东省广宁县城南西部五指山顶,又称广绿石、广宁石和广东冻。
绿泥石【摘要】绿泥石[1]chlorite一族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
通常所称的绿泥石,指主要为Mg和Fe的矿物种,即斜绿泥石、鲕绿泥石等。
绿泥石是一些变质岩的造岩矿物。
火成岩中的镁铁矿物如黑云母、角闪石、辉石等在低温热水作用下易形成绿泥石。
绿泥石颜色随含铁量的多少呈深浅不同的绿色。
玻璃光泽至无光泽,解理面可呈珍珠光泽。
主要是中、低温热液作用,浅变质作用和沉积作用的产物。
在火成岩中,绿泥石多是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蚀变的产物。
富铁绿泥石主要产于沉积铁矿中。
由海相沉积而成的鲕绿泥石,达到工业利用指标的,可作铁矿石开采。
绿泥石有十种之多,含有铬离子的绿泥石称为铬绿泥石,颜色发紫,可作工艺品和装饰物。
绿泥石与云母极相似,但前者具有特征的绿色,有挠性而无弹性。
绿泥石-奇石-硕果累累绿泥石原岩产于大渡河上游的大山中,是绿色玄武岩形成的卵石,它的硬度为6,嫩绿色至深绿色,呈粒状、板状、块状,由于岩石包裹发育,最易形成各种形态。
绿泥石质地细润光滑,颜色油绿,极富雅气,可分为造型石、画面石(墨画石)、葡萄石、梅花石、绿釉石(类彩陶石)等几种。
造型石较易形成罗汉、人物、头像、各种动物等型,总体圆润秀美,有浅绿、黄绿、深绿等色,型纹结合,似天雕神塑,石表又有天然包浆,独具长江石之特色,形状各具风姿;葡萄石石面颗粒分布如葡萄,石型多呈瓜果状,石体上布满了白色、黄色、浅绿的凸起图纹,似葡萄熟了,供人玩赏品味,还有一种少见的梅花石,由小颗粒圆状纹路凸起形成,间或有条状枝杆,酷似绿萼梅花,华贵典雅,美不胜收;绿泥墨画石石面的纹理或图案颇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韵味,墨画石格调高雅,黑色线条极似素描钢笔画。
[编辑本段]矿石介绍化学组成可表示为Y3【Z4O10】(OH)2·Y3(OH)6,晶体属单斜、三斜或正交(斜方)晶系的一族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的总称。
化学式中Y主要代表Mg、Fe2+、Al和Fe3+,在某些矿物种(如镍绿泥石、锰绿泥石、锂硼绿泥石等)中还可以是Cr、Ni、Mn、V、Cu或Li;Z主要是Si和Al,偶尔可以是Fe3+或B3+。
绿泥石成分
绿泥石(Montmorillonite)是一种属于伊利石矿物群的软粘土
矿物,其成分主要包括硅酸铝镁混合物。
具体来说,绿泥石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Na,Ca)
0.3(Al,Mg)2(Si4O10)(OH)2·nH2O,其中Na和Ca是钠和钙的
离子替代物,Al和Mg是铝和镁的离子替代物,Si4O10表示
硅酸四面体,OH表示氢氧根离子,nH2O表示结晶水。
绿泥石常见于含水成分丰富的沉积物中,如河流、湖泊和海洋底部的沉积物中,其形成主要受到水文地质条件和相关的化学环境的影响。
在各种工业和冶金过程中,绿泥石也被广泛应用,如石油工业中的钻井泥浆、土工合成材料和土壤改良剂等领域。
宝石级绿泥石玉的矿物学特征
摘要:采用偏光显微镜,测试了绿泥石玉偏光镜下的矿物学特征;应用现代测试技术手段对绿泥石玉进行了系统的测试,通过使用电子探针、红外光谱的观察,对绿泥石玉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结构和构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绿泥石玉矿物学特征
绿泥石玉,是以绿泥石为主要成分的一种玉石,产出较少,主要产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贝加尔湖附近。
绿泥石玉常呈动感的深绿色,肉眼观察可见到闪烁变化的亮光。
由于产地产量限制,属于少见的宝石品种。
加之人们对其认识不够,对其宝石学研究也就达不到其他常见宝石的研究程度。
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首先采用偏光显微镜,测试了绿泥石玉偏光镜下的矿物学特征,为大型仪器测试提供基础资料;其次应用现代测试技术手段对绿泥石玉进行了系统的测试,通过使用电子探针、红外光谱的观察,对绿泥石玉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结构和构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1 偏光显微镜下观察矿物特征
无色—浅绿色,多色性弱。
具一组完全解理。
可见晶体呈规则的定向排列,整体呈纤维状排列。
无色—浅绿色,多色性弱,两组纤维状晶体集合体成束状交叉和放射状排列。
大片纤维状晶体见“柏林蓝”异常干涉色。
两组交叉的绿泥石晶体集合体显示波状消光(a)。
两组交叉的绿泥石晶体集合体显示波状消光(b)。
两组交叉的绿泥石晶体集合体显示波状消光(c)。
2 大型仪器测试
2.1 电子探针分析
电子探针(epma)又称x射线显微分析仪,利用集束后的高能电子束轰击宝石样品表面,并在一个微米级的有限深度和侧向扩展的微区体积内激发,并产生特征x射线、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阴极荧光等。
现代的电子探针多配有x射线能谱仪,根据不同x射线的分析方法(波谱仪或能谱仪),可定量或定性地分析物质的组成元素的化学成分、表面形貌及结构特征,为一种有效、无损的宝石化学分析方法。
2.1.1 制样方法及实验仪器条件
制样方法:制为电子探针片
主要测试仪器及编号:电子探针仪jcxa—733 rp120089384
实验条件:加速电压:15kv;电流:19.6ma
测试环境:温度:22℃;湿度:55%
2.1.2 测试结果
绿泥石类矿物是一种含(oh)的mg,fe,al的层状硅酸盐。
化学成分复杂,种属较多,各亚类矿物的准确鉴别,往往需要借助其它手段,如x射线粉晶衍射等。
对于绿泥石族的分类方案很多,奥比
(1966)根据绿泥石的光性特征及与fe/( fe+ mg)的关系将绿泥石划分为富mg、mg— fe、fe—mg、富fe的四个亚类。
本样品测试的结果见表1,属于富镁亚类的斜绿泥石。
样品测试点的位置说明:点一位于单偏光图1中纤维状集合体上;点二位于单偏光图2中除束状结构以外的地方。
测试结果显示,两个点上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应属于同一绿泥石亚种——斜绿泥石。
2.2 红外光谱分析
物质的红外光谱是其分子结构的客观反映,图谱中的吸收峰与分子中某个特定基团的振动形式相对对应。
红外光谱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具有高度的特征性。
因为除光学异构外,凡具有结构不同的两个化合物,一定不会有相同的红外光谱,它作为“分子指纹”被广泛地用于分子结构的基础研究和化学组成分析上。
通常,红外吸收带的波长位置与吸收谱带的强度和形状,反映了分子结构上的特点,可以用来鉴定未知物的结构或确定化学基团;而吸收谱带的吸收强度与分子组成或化学基团的含量有关,可用于进行定量分析和纯度鉴定。
2.2.1 样品及实验仪器条件
样品为用绿泥石玉粉末压成的片,采用透射技术获得红外光谱。
测试仪器:nieolet公司的magna—ir55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次数为32次,分辨率为8.0。
2.2.2 测试结果
将样品研磨成粉末,取极少量与0.1gkbr混合,在干燥的环境中研磨均匀,样品量与kbr的比例以1:100—1:200为宜。
将研磨好的混合物灌入压模内,然后放入压杆并轻轻转动几下,使样品铺平,移到压片机上压片,便可得到透明的薄片。
将制得的薄片放入红外光谱仪中,按步骤操作,即得到图7所示的红外光谱。
如图7中所示,绿泥石矿物结构中的oh同阳离子相连形成氢键,伸缩振动频率范围是3750-1900cm-1;摆动及摇摆振动频率在
200-1500cm-1。
1134 cm-1、1005 cm-1、960 cm-1为si—o—si的伸缩振动,659 cm-1、525 cm-1、445 cm-1为si—o—si的弯曲振动,与斜绿泥石的标准图谱对比,测试结果与标准图谱基本相符。
3 结论
该绿泥石玉属于斜绿泥石,具有独特的绿色及独特的旋涡状花,其晶体发育良好,晶体表现出定向排列的特征,不同方向的绿泥石
晶体集合体交叉排列;颗粒较大的片状绿泥石晶体产生波状弯曲现象。
可见,发育良好的波状弯曲的片状绿泥石晶体及其交织结构是该绿泥石玉样品具有丝绢光泽的可能原因。
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该绿泥石玉为富镁的斜绿泥石。
红外光谱显示,该绿泥石玉与斜绿泥石的标准图谱对比基本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