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启动系故障排出检修教案讲课稿
- 格式:docx
- 大小:39.60 KB
- 文档页数:11
西安工程技术(技师)学院陕西省明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实习课教案2017至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4周授课班级:15汽修一班1组织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一课题名称:启动系故障检修二目的:1、掌握起动系的线路连接及电流走向分析。
2、掌握起动系常见故障的检测方法和步骤。
三、工时:练习24小时四、需用设备:1、桑塔纳发动机;2、常用拆装工具、试灯及连线、绝缘电胶布、起动系部件等五、材料:无六、功能介绍:21、掌握起动系的线路连接及电流走向分析。
2、掌握起动系常见故障的检测方法和步骤。
七、安全及注意事项:(1)实训学生必须认真学习学院有关实训安全管理规定和安全要求的文件。
执行文件中的规定。
(2)注意安全防火,正确使用灭火器材,不允许带火种进入实训室。
如果学生无意将火种带入实训室,必须交给实训老师保管处理。
(3)爱护设备、仪器、仪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正确合理是使用设备、仪器和仪表,确保完好无损。
(4) 爱护实训车辆,学生在作业前必须穿上工作服,并在车辆的两侧叶子板和前脸上面摊上防护垫,保护车身漆膜不损伤。
(5)在没有实训老师同意的情况下,不准触摸动用交流电源和交流电设备八、课题练习:(一)起动机不转的故障诊断1、起动机不转的故障诊断思路32、起动机不转的故障诊断步骤(1)启动发动机的同时,接通前大灯或喇叭,观察灯光亮度和喇叭声响是否正常,如变弱,则检查蓄电池是否亏电和线路连接是否松动;(2)短接起动机电磁开关与蓄电池正极接柱,观察起动机运转情况,如运转正常,则检查点火开关;4(3)短接起动机开关接柱,观察起动机运转情况,如运转正常,则检查起动机电磁开关;(4)从车上拆下起动机,然后拆下起动机电刷,检查起动机电刷和换向器表面状况,换向器表面应无烧蚀现象,电刷在电刷架内应活动自如,无卡滞现象,电刷与换向器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4/5,电刷长度不应小于新电刷的2/3;(5)以上检测都正常,若起动机不转,则故障为励磁线圈断路;(6)若外部电路接触火花很大,则故障为励磁线圈或电刷架搭铁;(7)确认并排除故障后,将起动机装回发动机;(8)再次启动发动机,发动机能正常启动,确认系统正常无故障。
教案首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一、起动机不转的故障诊断与排除(一)现象:将点火开关旋到起动位置,起动机不运转。
(二)故障原因:该故障可以归纳为三类,即电源及线路部分、起动继电器、起动机三类故障。
1.电源及线路部分的故障有:①蓄电池严重亏电;②蓄电池正、负极柱上的电缆接头松动或接触不良;③控制线路断路。
2.起动继电器的故障有:①继电器线圈绕组烧毁可断路;②继电器触点严重烧蚀或触点不能闭合。
3.起动机的故障有:①起动机电磁开关触点严重烧蚀或两触点高度调整不当而导致触点表面不在同一平面内,使触盘不能将两个触点接通;②换向器严重烧蚀而导致电刷与换向器接触不良;③电刷弹簧压力过小或电刷卡死在电刷架中;④电刷与励磁绕组断路或正电刷搭铁;⑤磁场绕组或电枢绕组有断路、短路或搭铁故障;⑥电枢轴的铜衬套磨损过多,使电枢轴偏心或电枢轴弯曲,导致电枢铁心“扫膛”(即电枢铁心与磁极发生摩擦或碰撞)。
(三)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根据故障排除从易到难的一般原则,首先应检查蓄电池储电情况和蓄电池搭铁线、火线的连接是否有松动,然后再做进一步的检查。
故障诊断与排除程序如下:1.打开前照灯开关或按下喇叭按钮,若灯光较亮或喇叭声音宏亮,说明蓄电池存电较足,故障不在蓄电池;若灯光很暗或喇叭声音很小,说明蓄电池容量严重不足;若灯不亮或喇叭不响,说明蓄电池或电源线路有故障,应检查蓄电池火线及搭铁电缆的连接有无松动以及蓄电池储电是否充足。
2.若灯亮或喇叭响,说明故障发生在起动机、电磁开关或控制电路。
可用螺丝刀将电磁开关的30接柱与C接柱接通。
若起动机不转,则起动机有故障;若起动机空转正常,说明电磁开关或控制电路有故障。
3.诊断起动机故障时,可用螺丝刀短接30接柱与C接柱时产生火花的强弱来辨别。
若短接时无火花,说明磁场绕组、电枢绕组或电刷引线等有断路故障;若短接时有强烈火花而起动机不转,说明起动机内部有短路或搭铁故障,须拆下起动机进一步检修。
4.诊断电磁开关或控制电路故障时,可用导线将蓄电池正极与电磁开关50接柱接通(时间不超过3~5s),如接通时起动机不转,说明电磁开关故障,应拆下检修或更换电磁开关;如接通时起动机转动,说明开关回路或控制回路有断路故障。
项目教学教案-汽车启动系统故障-项目教学教案汽车启动系统项目汽车启动系统汽车电气万能试验台、汽车常用维修工具、撞批、数字式万用表、游标卡尺、维修防护垫、汽车检试灯8节教学资料教材、课件,汽车万能试验台使用手册,汽车万用表使用手册教学设备教学方法老师讲解、示范。
学生讨论,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展示。
老师总结。
1.2.3.4.5.1.2.授课节数教学目标掌握启动机的结构。
熟悉起动机的工作原理。
掌握起动机的测试方法,学会检测起动机的所有部件。
学会阅读汽车启动系统电路原理图。
学会汽车起动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
掌握起动机的结构。
掌握启动机的试验方法,学会检测启动机的各元件。
研究重点研究难点1、熟悉启动机的工作原理。
2、学会诊断与排除汽车启动系统常见的故障。
1、从实际出发,借助实物、图片、课件、视频等直观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第一印象。
2、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如何保养启动机,检测启动机零件。
3、鼓励学生检查启动电路,熟悉各种启动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1、学生能够讲解起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熟悉汽车启动系统各主要部件功能、结构和工作原理。
3.学生应制定正确的汽车起动系统维修计划,并执行实施计划,查找故障。
所在,并且分析整个研究过程的得失。
实施建议课后评价(或后面的课后总结)【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并做好学生出勤记录。
分成研究小组并选择组长。
强调学生在研究中的主体性,小组讨论与合作,正确规划与实施,小组长扮演研究组织者的角色。
强调实习纪律,强调生产的规范性,做好安全文明生产。
【课题导入】汽车起动系统的结构是什么?起动机是如何完成发动机起动过程的?启动器.z.-有哪些类型.如何诊断与排除汽车启动系统常见的故障.【讲授新课】(2课时)一、汽车起动机的结构、原理及检测1.启动器的类型电磁控制启动机分类:直流串励式启动机、永磁式启动机、减速启动机2.直流串励式启动机dc系列起动机一般由三部分组成:dc系列电机、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
汽车启动系故障排出检修教案第一章:汽车启动系统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启动系统的组成及作用掌握启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1.2 教学内容:汽车启动系统的组成部件:启动机、启动电池、启动开关、启动电缆等启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功能启动电池的类型、性能及维护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汽车启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启动系统的作用及重要性1.4 教学活动:观看汽车启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视频讨论启动系统在汽车中的作用及重要性分析实际案例,了解启动系统故障的常见原因第二章:启动机检修2.1 教学目标:掌握启动机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学会使用相关工具检测启动机性能2.2 教学内容:启动机的检修步骤:检查启动机固定螺栓、启动机传动带、启动机电磁开关等启动机性能的检测方法:启动机转速、启动电流、启动扭矩等参数的检测启动机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启动机无法启动、启动机异响、启动机过热等故障的处理方法2.3 教学方法:采用实物教学,讲解启动机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示范启动机性能的检测方法及故障排除技巧2.4 教学活动:观察实车启动机,了解其结构及检修方法学习使用启动机检测仪器,掌握启动机性能的检测方法练习启动机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技巧第三章:启动电池检修3.1 教学目标:掌握启动电池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学会使用启动电池检测仪器3.2 教学内容:启动电池的检修步骤:检查电池外观、电池接线、电池电压等启动电池性能的检测方法:启动电池电压、启动电池内阻、启动电池容量等参数的检测启动电池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电池鼓包、电池漏液、电池亏电等故障的处理方法3.3 教学方法:采用实物教学,讲解启动电池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示范启动电池性能的检测方法及故障排除技巧3.4 教学活动:观察实车启动电池,了解其结构及检修方法学习使用启动电池检测仪器,掌握启动电池性能的检测方法练习启动电池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技巧第四章:启动开关及启动电缆检修4.1 教学目标:掌握启动开关及启动电缆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学会使用相关工具检测启动开关及启动电缆性能4.2 教学内容:启动开关的检修步骤:检查启动开关固定螺栓、启动开关触点、启动开关线束等启动电缆的检修步骤:检查启动电缆接头、启动电缆线束、启动电缆插头等启动开关及启动电缆性能的检测方法:启动开关信号、启动电缆电阻等参数的检测启动开关及启动电缆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启动开关无法启动、启动电缆短路、启动电缆断路等故障的处理方法4.3 教学方法:采用实物教学,讲解启动开关及启动电缆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示范启动开关及启动电缆性能的检测方法及故障排除技巧4.4 教学活动:观察实车启动开关及启动电缆,了解其结构及检修方法学习使用相关工具,掌握启动开关及启动电缆性能的检测方法练习启动开关及启动电缆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技巧第五章:启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5.1 教学目标:掌握启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学会运用故障诊断工具及技巧5.2 教学内容:启动系统故障诊断步骤: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排查、故障部件检测等启动系统故障诊断工具及使用方法:万用表、示波器、故障诊断仪等启动系统故障排除技巧:故障部件更换、故障部件维修、系统部件调整等5.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讲解启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实际操作步骤示范使用故障诊断工具及技巧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第六章:启动系统故障案例分析6.1 教学目标:学会分析启动系统故障案例掌握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思路和方法6.2 教学内容:分析常见启动系统故障案例:启动机无法启动、启动电池亏电、启动开关故障等探讨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思路:从现象到原因,从部件到系统总结故障排除的经验和方法6.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分析实际启动系统故障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思路和方法6.4 教学活动:分析实车启动系统故障案例,了解故障现象和原因运用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故障分析和排除第七章:启动系统的维修与保养7.1 教学目标:掌握启动系统的维修与保养方法学会制定启动系统维修保养计划7.2 教学内容:启动系统的维修方法:故障部件更换、故障部件维修、系统部件调整等启动系统的保养内容:启动机保养、启动电池保养、启动开关保养等启动系统维修保养计划的制定:根据车辆使用情况和故障情况制定保养计划7.3 教学方法:采用实物教学,讲解启动系统的维修与保养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制定启动系统维修保养计划7.4 教学活动:观察实车启动系统,了解维修与保养内容和方法制定启动系统的维修保养计划,并进行实际操作第八章:启动系统的性能检测与优化8.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启动系统性能检测工具掌握启动系统性能优化方法8.2 教学内容:启动系统性能检测工具的使用:万用表、示波器、故障诊断仪等启动系统性能优化方法:调整系统参数、更换高性能部件、优化系统结构等8.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操作启动系统性能检测工具讲解启动系统性能优化方法及其应用8.4 教学活动:使用启动系统性能检测工具,进行实车性能检测应用启动系统性能优化方法,提高启动系统性能第九章:启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实践9.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独立诊断和排除启动系统故障的能力学会运用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方法和技巧9.2 教学内容:启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实践操作:根据故障现象,运用诊断工具和技巧,找到故障原因并进行排除总结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实践经验和技巧9.3 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教学,让学生独立进行启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引导学生总结实践经验和技巧9.4 教学活动:学生独立进行实车启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分享实践经验和技巧,进行讨论和交流第十章:教学总结与评价10.1 教学目标:总结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10.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启动系统的组成、检修、故障诊断与排除等总结学习方法和技巧: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结合、案例分析和故障排除等10.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教学,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10.4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学习总结和分享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重点解析第一章至第五章为基础知识部分,重点介绍了汽车启动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检修方法。
汽车启动系故障排出检修教案第一章:汽车启动系统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启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让学生掌握汽车启动系统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1.2 教学内容汽车启动系统的组成:启动机、启动继电器、启动控制电路等。
汽车启动系统的工作原理:电池供电、启动机启动、启动继电器控制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启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汽车启动系统的工作过程。
第二章:汽车启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汽车启动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
让学生学会排除汽车启动系统故障。
2.2 教学内容汽车启动系统故障诊断方法:visual inspection(目视检查)、listen(听声判断)、measure(测量参数)等。
汽车启动系统故障排除步骤:故障诊断、故障部件确定、更换或修复故障部件。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启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方法和步骤。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诊断和排除汽车启动系统故障。
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启动系统检修所需的工具与设备。
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检修工具与设备。
3.2 教学内容汽车启动系统检修工具:扳手、螺丝刀、电缆夹等。
汽车启动系统检修设备:启动机测试台、电池测试仪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启动系统检修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方法。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使用检修工具与设备。
第四章:汽车启动系统零部件检修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汽车启动系统中各零部件的检修方法。
让学生学会更换或修复汽车启动系统中损坏的零部件。
4.2 教学内容启动机的检修:启动机故障诊断、启动机磨损程度的检测、启动机更换。
启动继电器的检修:启动继电器故障诊断、启动继电器更换。
启动控制电路的检修:启动控制电路故障诊断、启动控制电路修复。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启动系统中各零部件的检修方法。
望闻问切查问题,手到病除排故障!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塑造一双会思考的手---启动机不转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接下来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4各方面展开说课。
首先进行教学分析。
本课选自高教社《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第二章第八节《起动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该章节内容问题较为大众,没有指定具体车型。
而“起动机不转”这一现象又是汽修厂遇到较为普遍的问题,为了让教学与现实工作相对接,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确定本节内容为《启动机不转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本课授课对象为汽修专业一年级学生,他们喜欢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乐于动手,不喜欢纯粹的理论知识,已经熟悉启动系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够规范的使用常用测量用具,但是对于在实车上出现的故障,他们还不能掌握具体的测量思路。
根据教学要求及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理论是基础,操作是保证,思路是关键。
能够规范的使用工具进行启动系中各元器件的测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实车测量的基础,因此我将其设为本课的重点,而实车上各元器件的测量也是有先后顺序和测量方法的,因为涉及到电学,较难理解,因此我将其设为本课的难点。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重点,有效突破难点,扎实的学到知识。
我进行如下教学设计。
根据本课的重难点,用情景模拟的方法引入课程,用任务驱动法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共同制定计划并实施,之后学生角色扮演进行操作,牢记检测流程。
首先在蓝墨云班课平台上上传相关视频资料以及维修手册,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发起讨论,学生在讨论中不断提升自己,并力所能及的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也便于教师掌握学生课前预习成果。
其次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共同制定检测计划,然后在云班课上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最后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尝试测量。
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及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进入教学过程。
以下是我本次课程的教学安排和时间分配,共2课时。
西安工程技术(技师)学院
陕西省明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实习课教案
2017至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4周授课班级:15汽修一班
组织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课题名称:启动系故障检修
二目的:
1、掌握起动系的线路连接及电流走向分析。
2、掌握起动系常见故障的检测方法和步骤。
三、工时:练习24小时
四、需用设备:
1、桑塔纳发动机;
2、常用拆装工具、试灯及连线、绝缘电胶布、起动系部件等
五、材料:无
六、功能介绍:
1、掌握起动系的线路连接及电流走向分析。
2、掌握起动系常见故障的检测方法和步骤。
七、安全及注意事项:
(1)实训学生必须认真学习学院有关实训安全管理规定和安全要求的文件。
执行文件中的规定。
(2)注意安全防火,正确使用灭火器材,不允许带火种进入实训室。
如果学生无意将火种带入实训室,必须交给实训老师保管处理。
(3)爱护设备、仪器、仪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正确合理是使用设备、仪器和仪表,确保完好无损。
(4) 爱护实训车辆,学生在作业前必须穿上工作服,并在车辆的两侧叶子板和前脸上面摊上防护垫,保护车身漆膜不损伤。
(5)在没有实训老师同意的情况下,不准触摸动用交流电源和交流电设备八、课题练习:
(一)起动机不转的故障诊断
1、起动机不转的故障诊断思路
2、起动机不转的故障诊断步骤
(1)启动发动机的同时,接通前大灯或喇叭,观察灯光亮度和喇叭声响是否正常,如变弱,则检查蓄电池是否亏电和线路连接是否松动;
(2)短接起动机电磁开关与蓄电池正极接柱,观察起动机运转情况,如运转正常,则检查点火开关;
(3)短接起动机开关接柱,观察起动机运转情况,如运转正常,则检查起动机电磁开关;
(4)从车上拆下起动机,然后拆下起动机电刷,检查起动机电刷和换向器表面状况,换向器表面应无烧蚀现象,电刷在电刷架内应活动自如,无卡滞现象,电刷与换向器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4/5,电刷长度不应小于新电刷的2/3;
(5)以上检测都正常,若起动机不转,则故障为励磁线圈断路;
(6)若外部电路接触火花很大,则故障为励磁线圈或电刷架搭铁;
(7)确认并排除故障后,将起动机装回发动机;
(8)再次启动发动机,发动机能正常启动,确认系统正常无故障。
(二)起动机运转无力的故障诊断
1、起动机运转无力的故障诊断思路
2、起动机运转无力的故障诊断过程
若将点火开关转到起动位置时,起动机能转动,但转速很低(转矩小的缘故),不能正常起动,故障多发生在蓄电池、起动机及其之间的电路上,其检查过程如下:
(1)检查蓄电池是否亏电
可按喇叭和开前照灯试验,若喇叭音量小,前照灯灯光暗淡,则可能是蓄电池存电不足、或连接线松动而接触不良;此时可用手触摸蓄电池各接线端子,若
发热,为其接线连接不良,应拆下导线,用砂纸打磨后重新装回,并用螺栓紧固。
若手摸蓄电池各接线端子的温度正常,为蓄电池故障,应予以维修或更换。
(2)如果蓄电池正常时,再用螺丝刀短接起动机的电源主接柱和电机主接柱,观察短接处的火花强弱和起动机的运转情况:
1)火花强(表示电流很大),起动机运转正常,证明蓄电池到起动机之间的线路和起动机良好,故障出在电磁开关上,例如:接触盘和触头烧蚀严重或脏污而造成接触不良等;
2)火花强,起动无力,则可能是起动机内部绕组局部短路或有搭铁处,也可能是转轴与轴承配合过紧(摩擦阻力大)或过松而使电枢与磁极碰擦(有摩擦声);
3)火花弱(表示电流小),起动无力.则可能是接线柱与接线头之间氧化、脏污或松脱,引起接触不良;也可能是电刷与换向器之间接触不良。
(三)起动机空转的故障诊断
1、起动机空转的故障诊断步骤
接通点火开关起动档,起动机只是空转,不能带动发动机飞轮运转,原因可能是单向离合器打滑;拨叉脱落或变形;飞轮齿环有几个齿损坏;电磁开关行程调整不当,以致开关闭合时间过早或起动机固定螺钉松动等。
检查步骤如下:(1)起动机空转时转速很高,可听到高速转动的“嗡嗡”声,但发动机不转,一般为单向离合器打滑,可检查单向离合器锁止力矩,并予以修理调整;
(2)起动机空转且拌有齿轮撞击声,可检查起动机电磁开关行程调整是否得当,起动机固定螺钉是否松动等,并根据情况予以修理;
(3)起动机空转,此时切断电源,摇转曲轴,使飞轮齿环转过一个角度,再起动,可以正常带动发动机运转,说明飞轮齿环有连续几个齿损坏。
(四)起动机异响的故障诊断
1、起动机异响的故障诊断思路
起动机工作时有异响一般故障原因为:电磁开关工作不良,蓄电池亏电,机械故障等,检查步骤如下:
(1)起动机驱动小齿轮周期性地撞击飞轮齿环,发出“哒、哒…”声,一
般是电磁开关的保持线圈或吸拉线圈断路、短路或接触不良,蓄电池亏电。
诊断方法:
1)首先检查蓄电池是否亏电(按喇叭,开大灯观察喇叭音响和灯光明亮程度是否正常),若蓄电池存电良好,则为电磁开关工作不良;
2)用万用表检查电磁开关的保持线圈和吸拉线圈是否短路、断路或接触不良。
(2)起动时起动机有“扫膛”现象,故障为转子轴向间隙过大,一般为铜套磨损或损坏(解体起动机更换铜套)。
(3)起动时有较大的响声并且转子转动无力,一般是装配过紧或转子轴弯曲等机械故障导致,此时必须解体起动机进行检查并按规定装配。
评分标准
教学过程
导入:启动机用三个部件来实现整个起动过程。
直流电动机引入来自蓄电池的电流并且使起动机的驱动齿轮产生机械运动;传动机构将驱动齿轮啮合入飞轮齿圈,同时能够在发动机起动后自动脱开;起动机电路的通断则由一个电磁开关来控制,当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通电产生的磁通方向相同时,其电磁吸力相互叠加,可以吸引活动铁心向前移动,直到推杆前端的触盘将电动开关触点接通势电动机主电路接通为止。
当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通电产生的磁痛方向相反时,其电磁吸力相互抵消,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活动铁心等可移动部件自动复位,触盘与触点断开,电动机主电路断开。
其中,电动机是起动机内部的主要部件,它的工作原理就是我们在初中物理中所接触到的以安培定律为基础的能量的转化过程,即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
电动机包括必要的电枢、换向器、磁极、电刷、轴承和外壳等部件。
内容:汽车启动机的分类、组成及工作原理
㈠启动机的分类:
1)按电动机磁场产生方式分类:
①励磁式起动机:
励磁式起动机一般采用串励式直流电动机,各型号的结构相差不大。
永磁式起动机:
②永磁式起动机以永磁材料为磁极,由于电动机中无次级绕组,故可使起动机结构简化,体积和质量都可相应减小。
2)按操纵机构分类:
①直接操纵式起动机:
直接操纵式起动机是有脚踏或手拉杠杆联动机构直接控制其动机的主电路开挂俺来接通或切断主电路,也称机械式起动机。
这种方式虽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但由于要求启动机、蓄电池靠近驾驶室,而受安置布局的限制,并且操作不便,已很少采用。
②电磁操纵式起动机:
电磁操纵式起动机是由按钮或点火开关控制继电器,再有继电器控制其动机的主开关来接通切断主电路,也称电磁控制式启动机。
按传动机构的啮合方式分类
③惯性啮合式起动机:
启动机旋转时,其啮合小齿轮靠惯性力自动啮入飞轮齿圈;启动后,小齿轮又借惯性力自动与飞轮齿圈脱离。
④强制啮合式启动机:
强制啮合式启动机是靠人力或电磁力拉动杠杆强制小齿轮啮入飞轮齿圈的,这种啮合机构简单、动作可靠、操作方便,仍被现代汽车所采用。
⑤电枢移动式启动机:
电枢移动式启动机是靠启动机磁极磁通的吸力,是电枢沿轴向移动而使小齿轮啮入汽轮齿圈的,启动后再由回位弹簧使电枢回位,让驱动齿轮退出飞轮齿圈。
⑥齿轮移动式启动机:
它是由磁开关推动安装在电枢轴孔内的啮合杆,而使小齿轮啮入飞轮齿圈的。
⑦减速式启动机:
减速式启动机是靠电磁吸力推动单向离合器,使小齿轮啮入飞轮齿圈的。
减速起动机的结构特点是在电枢和驱动齿轮之间装有一级减速齿轮(一般转速比为3-4),它的优点是:可采用小型高速低转矩的电动机,是启动机的体积减小、质量约减少35%,并便于安装;提高了启动机的启动转矩,有利于发动机的启动;电枢轴较短,不易弯曲;减速齿轮的结构简单、效率高,保证了良好的机械性能。
㈡启动机的组成:
启动机是由直流串励电动机、传动机构和操作机构(控制装置)三部分组成。
1)直流电动机:
作用是将蓄电池输入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产生电磁转矩。
2)传动机构:
又称启动机离合器、啮合器。
传动机构的作用是在发动机起动时使起动机上的小齿轮啮入飞轮齿圈,将起动机的转矩传递给发动机曲轴;在发动机起动后又能使启动机小齿轮与飞轮齿全自动脱开。
3)操作机构(控制装置):
操作机构的作用是用来接通和断开电动机与蓄电池之间的电路。
对于传统点火系统,启动机工作时操纵机构还能短接点火线圈的附加电阻,以增加启动时的点火能量。
总结:主要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1、每次启动不超过5秒;
2、两次启动之间间隔应大于15秒;
3、发动机启动后应及时断开启动开关;
4、做短接检查时,先明确所要短接的接线柱后,方可进行短接;
五、作业:
1、如何检查起动机电磁开关?
2、起动继电器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