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鄂博矿区基本情况
- 格式:doc
- 大小:84.50 KB
- 文档页数:2
白云鄂博矿床稀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及综合利用Ξ程建忠1,侯运炳1,车丽萍2(1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00083;21包头钢铁(集团)公司矿山研究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摘 要:概述了白云鄂博资源储量大、伴生矿物杂、粒度细、混合轻稀土的情况,评述了白云鄂博现有的稀土矿物的选矿和冶炼的生产工艺技术及存在的稀土选矿回收率和资源利用率不高、稀土湿法冶炼的环保(即难以处理的放射性水浸渣的存放)等问题,分析了包头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的有效保护的必要性,讨论了稀土资源今后的合理开发及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即降低成本、提高品位、提高回收率、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保护好稀土二次资源(尾矿坝)就是稀土矿选矿的发展方向,实现的途径主要有新工艺、新药剂、新设备的研制,有效回收伴生元素(如钍的综合回收利用)。
关键词:白云鄂博矿;稀土;资源;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综述中图分类号:TD952;F4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0277(2007)0120070205 稀土元素因其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相近而共生,又因4f电子层电子数的不同,每个稀土元素又具有特殊的个性,同一结构或体系的稀土材料可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因而稀土被人们誉为新世纪高科技及功能材料的宝库,它是发展高新技术的战略性元素。
我国稀土产业现已在世界上占有四个第一,资源储量第一;产量第一;销售量第一;用量第一。
自1927年我国地质学家丁道衡先生发现了白云鄂博矿山,1935年我国地质学家何作霖教授从白云鄂博矿石中发现了氟碳铈矿和独居石2种稀土矿物,到1956年华北地质局241地质队确定了铁矿及稀土氧化物储量,表明白云鄂博矿是世界上最大的多金属共生的大型综合矿床,具有元素多、矿产储量大、矿物组分复杂、共生关系紧密等特点。
白云鄂博矿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初期包钢选矿厂开始生产高品位稀土精矿,到2004年白云鄂博稀土精矿的年产量已达4166万吨,占国内稀土精矿年产量47%,占世界产量的45%。
白云鄂博矿区导游词各位游客,今天,我将带大家游览的是我们美丽而富饶的稀土之都和铁矿大型产地——白云鄂博矿区。
白云鄂博是蒙古语“白音宝格达”的谐音,它的蒙古语意思是“富饶的神山”,历史上是蒙古族牧民世代繁衍生息的神山圣地。
现在的白云鄂博矿区是随着白云鄂博铁矿的勘探开发而建设起来的,是以矿石生产为主导工业的新型工业矿区。
那么,下面我就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白云鄂博矿区。
历史上,白云鄂博一带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地,先后为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契丹、女真和蒙古等少数民族部落驻地。
矿山未开发前,主峰上堆垒着蒙古族牧民的“敖包”,主峰海拔1783.9米,为境内最高峰。
方圆八十里内均可望见其青黑色的主峰,来到其前方,仰视山巅,巍然屹立,矿石黑亮,登高俯瞰,茫茫草原尽收眼底。
直到1927年7月,丁道衡随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考察,途经白云鄂博,首次发现主峰铁矿体。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十分重视对白云鄂博矿藏资源的开发利用,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派出白云鄂博地质调查队,对白云鄂博展开大规模地质普查。
为了配合地质队的勘察工作,1953年3月,先后有商业、邮电、金融等服务小组和流动人员进入白云鄂博为地质队服务;1955年5月15日,乌兰察布盟人民政府在境内设立驻白云鄂博办事处。
1957年11月5日,中共白云市委正式组成。
1958年3月6日,建立乌盟白云鄂博镇人民委员会(县级),5月15日,白云鄂博镇划归包头市,8月28日,改称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中共白云市委也随之改称中共白云鄂博矿区委员会。
白云鄂博矿区地处祖国北部边疆,蒙古高原南部、阴山之北,南距包头市区149公里,矿区南北最长33公里,东西最宽188公里,区域面积303.14平方公里,其中常住人口近2.42万人,有蒙、汉、回、朝鲜、满、达斡尔等11个民族。
境内地势东部、北部由都拉哈拉矿、东介勒格矿、东矿、主矿、北矿、西矿等山峰构成山地,最高海拔1783.9米;西部、南部属高平原台地;中部地区地带呈现盆地,平均海拔1605米。
白云鄂博铁矿西矿矿石分类及矿物学特征作者:郭聪祥刘云来源:《西部资源》2017年第02期摘要:白云鄂博铁矿西矿作为包钢集团公司的主要原料基地,每年开采量千万吨,以其巨大的储量和良好的开采条件,逐渐成为公司现在和未来发展的主要原料基地。
西矿矿石有与主东矿矿石许多不同的地方,本文就白云鄂博铁矿西矿矿石分类及矿物学特征意义进行总结,为西矿进一步开发利用打下基础。
关键词:白云鄂博西矿;矿石分类;矿物学特征1. 白云鄂博西矿地质概况白云鄂博西矿位于包头市达茂旗境内,南距包头市150公里,至呼和浩特市225公里,北距中蒙边境105公里,有铁公路相通,交通十分方便。
白云西矿位于主矿以西直到阿布达,是一个被挤压而形成的狭长的,近东西向的向斜构造,以黑云化板岩组成向斜的核心,白云岩组成向斜的两翼的矿床。
矿体分布范围是:西起2线,向东至96线,全长约10公里,南北宽2公里左右。
矿体分南北两个矿带(向斜两翼),相距200m~500m,西部两矿带相距较近,向东变宽。
西矿矿体主要产于中元古界白云鄂博群哈拉霍疙特岩组第三岩段(H8)中和第三岩段(H8)与比鲁特岩组第九岩段(H9)的过渡带中,由多层矿组成,地质勘探中铁矿体共划分出16个主矿体,102个附属矿体(内蒙古有色地质总公司资料)。
其中,主矿体分布集中地区为16线~48线,矿体形态主要为似层状,次为大的透镜状,一般分布稳定而连续,局部出现分枝复合与尖灭再现现象,局部受次一级构造的影响,常使矿体形态复杂化,占总储量95.6%,矿体最大延深855米(40线),西区(16线以西)延深小,东区(48线以东),不仅延伸小,而且厚度薄,矿体规模不大。
本区最大铁矿体为Ⅲ、Ⅴ号矿体,占总储量58.6%。
其他附属铁矿体多为小的透镜体。
储量甚为可观(图1)。
铌矿划分了362个独立矿体,分布集中地区为中区(16线~48线),基本为单工程控矿的透镜体,最大矿体254号矿体,延长超过1公里,占总储量23.4%(图1)。
白云鄂博简介说起白云鄂博,嘿,那可是咱们中国北疆一颗璀璨的明珠,闪亮得让人挪不开眼。
这地儿,不光名字听着就仙气飘飘,像是云朵里的宝藏,实际上更是藏龙卧虎,资源丰富得让人咋舌。
想象一下,你站在那广袤无垠的大地上,抬头是蓝天白云,低头是绿草如茵,远处山峦起伏,近处牛羊成群。
但别急,这还不是白云鄂博的全部魅力。
再往深处走,嘿,你会发现一个惊天大秘密——地下埋着的,可都是宝贝疙瘩!铁矿、稀土矿,这些听起来就高大上的词汇,在白云鄂博那可是家常便饭。
据说啊,这里的铁矿储量,简直就是一座天然的铁山,挖都挖不完。
而稀土矿,更是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是现代科技不可或缺的宝贝。
你说说,这样的地方,能不让人心动吗?不过啊,白云鄂博的美,可不仅仅在于它的矿产资源。
这里的风土人情,那也是一绝。
蒙古族的朋友们,热情好客得就像这草原上的阳光,温暖又明媚。
你要是来了,他们定会拉你进蒙古包,喝上一碗热腾腾的马奶酒,再尝一尝那香喷喷的手抓肉,保证你吃得满嘴流油,还舍不得放下筷子。
而且啊,白云鄂博的四季,也是各有各的韵味。
春天,万物复苏,草原上一片生机勃勃,花儿们争奇斗艳,像是在举办一场盛大的选美大赛。
夏天,绿草如茵,牛羊悠闲地吃着草,偶尔抬头望望远方,仿佛也在享受这宁静的美好。
秋天,草原换上了金黄色的外衣,阳光洒在上面,金灿灿的,美得让人心醉。
冬天嘛,虽然寒冷,但雪花飘落,银装素裹的草原又别有一番风味,仿佛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只听得见雪花轻轻飘落的声音。
对了,还有这里的蓝天白云,简直就是一幅流动的画。
每当你抬头望向天空,那洁白的云朵就像是棉花糖一样,软绵绵的,让人忍不住想要伸手去摘一朵下来尝尝。
而蓝天呢,又像是被水洗过一样,干净得没有一丝杂质,让人看了就心情舒畅。
所以啊,白云鄂博这个地方,真的是让人来了就不想走。
它不仅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风民俗。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这里,一定要好好感受一下它的魅力,相信你一定会爱上这个地方的。
白云鄂博矿区综合开发利用潜力及当前应做好的几项工作陈林,马文亮,李义平(包钢(集团)白云鄂博铁矿生产部.内蒙古,包头014080)摘要:本文概述了白云鄂博矿区开发利用现状,资源综合利用的潜力,提出当前了当前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关键词:矿产资源;资源潜力;综合利用白云鄂博矿区至今已发现71种元素,可供利用的20余种,属大型共伴生矿产资源矿山,其中稀土储量约占世界储量的80%以上,铌储量也十分可观,除铁、钾、稀土、铌之外,还有氟、钛、钍、钪、磷等也具有综合利用的价值。
白云鄂博矿区资源潜力巨大,因此在做好铁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必须做好其它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以增加矿山效益,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对暂时不能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要切实做好保护工作。
1.白云鄂博矿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1主、东矿的开发利用1.1.1主、东矿体1959年正式开采,现已形成现代化大型露天开采矿山,设计开采规模为1200万吨/年铁矿石,目前已达到设计水平。
白云鄂博铁矿投产至今已累计采出铁矿石大约2.8亿吨。
1.1.2主、东矿体伴生的稀土氧化物,主要通过包钢选矿厂进行回收利用,但其利用率很低,其余均进入尾矿。
1.1.3主、东矿伴生的铌氧化物,包钢开展了回收铌的研究工作,目的是使铁矿石中的铌矿物富集于铁精矿中,经冶炼后进入平炉渣中,构成铌富集,以备利用。
1.2西矿的开发利用西矿累计探明铁储量9.1亿t,目前,白云鄂博铁矿西矿现已达到年产铁矿石1500万t的规模,它已是包钢的又一原料基地。
2.综合利用潜力2.1富钾板岩白云鄂博矿区富钾板岩分布于主、东矿体上盘的H9板岩中,规模巨大、形态单一、矿层稳定、呈大透镜体状,储量巨大,K2O平均含量在10%以上。
几十年来,各种研究部门断断续续对白云鄂博矿区富钾板岩进行研究,得出利用富钾板岩可制取多元钾肥、碳酸钾、白炭黑等产品的结论。
我国钾资源十分匮缺。
如果该项目一旦研究成功,富钾板岩将发挥其具大的资源潜力。
白云鄂博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论证白云鄂博矿床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西南约90公里处,是一个世界著名的硫铜矿床,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资源矿床。
白云鄂博矿床发达,主要开采硫铜矿,以及其他金属矿物,如铜、钴、铅、锌、金等,充分反映出它的资源优势,也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白云鄂博矿床主要分布在白云鄂博构造带的中段,其构造架中发育大量的火山岩,并伴随有强烈的侵蚀作用,形成了许多交代形象良好的火山岩及高温热液活动离散构造,同时有大量穿山侵渗形式的热液活动流体,形成了白云鄂博矿床。
热液作用主要促成了等温物质的落合反应,在岩浆的作用下,捕获和运载的金属离子,并将其带入岩浆坑中,在一定条件下,达到d型或二维型聚集的效果,形成了富硫弥散铜金的热液矿床。
同时,热液反应向外侵淫,充分吸取背景岩和火山岩内部的重金属组分,形成富集型热液矿床,为其他扩展分布打开了大门。
白云鄂博矿床具有鲜明的构造特征,大量发育火山岩及其夹层中的高温热液活动离散构造,同时具有穿山侵渗的热液环境的促进作用,这使得白云鄂博矿床能够形成地质结构。
震源、活动热岩浆腔和高温热液的侵入,以及经过极其复杂的反应路径,是白云鄂博矿床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这个过程受多种条件的影响,包括气压、温度、pH值、组分率、原质性、地球动力学以及同位素漂移等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是白云鄂博矿床形成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白云鄂博矿床的地质特征主要表现为构造特性丰富、高温热液的侵入形成、强烈的热液作用促进等特征,这些特征表明白云鄂博矿床的形成与震源、活动热岩浆腔和高温热液的侵入以及经过复杂的反应路径有关,地壳运动加热、变质、动力学扭曲、穿山腐蚀、原质物质变性和包柱等缝合作用是该矿床形成的直接原因。
讲座提纲1 白云鄂博矿的地质数据主、东、西等采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地质品位概况、资源储量、生产能力,服务年限等。
各个采区与白云选矿厂,以及包钢厂区内选矿厂之间的运输。
我们想知道资源量,地质储量,基础储量,可采储量,保有储量,储量系数、地质平均品位、边界品位、工业品位、围岩品位等。
1)截止2011年12月31日,白云鄂博铁矿主、东矿范围内铁矿体资源储量:主矿资源量19303万吨,东矿6602.2万吨。
2)依据《包钢白云鄂博铁矿1200万吨扩建初步设计说明书》,该矿设计生产规模为1200万t/a,其中:主矿区700万t/a,东矿区500万t/a。
目前服务年限:主矿区23a,东矿区8a。
3)主、东、西矿共计查明铁矿资源储量14.68亿吨,其中主、东矿5.80亿吨,西矿8.88亿吨,截止2011年12月31日,主、东矿累计消耗3.48亿吨,西矿累计消耗0.38亿吨。
目前,主、东矿保有资源量2.32亿吨,地质品位:33.98%,西矿保有储量8.5亿吨,地质品位:32.38%。
白云鄂博铁矿主要技术参数指标一览表采区特征参数表2 主要设备及参数各采区采矿各个过程中所使用到的主要设备及参数,采矿、掘进、剥离的物料消耗等。
设备有电铲、钻机、电动轮、破碎机等主体设备,其中16.8立电铲效率718万吨/台年,10立电铲效率310万吨/台年,172吨电动轮240万吨/台年,电力、柴油、炸药、煤炭等主要能耗均有所降低。
根据矿山生产能力、开采技术条件、矿山装备水平,主、东矿均采用250~310mm 孔径牙轮钻机穿孔,8~10m3电铲装车、100t电动轮汽车运输。
3 各采区如何组织开采各采区的开采方法、开采程序及人员配置等。
想了解这些指标:采出矿量,采出品位,损失率,贫化率,剥采比,采矿强度,采矿全员、采矿工人、采矿车间全员劳动生产率。
白云铁矿2011完成采剥总量4158万吨,输出矿石1247万吨,综合品位32%。
白云铁矿2012年计划采剥总量4300万吨,矿石1200万吨,其中:磁铁矿660万吨,氧化矿540万吨,岩石3000万吨,剥采比2.58吨/吨。
国内五大露天开采铁矿山基本情况一、辽宁本钢南芬露天矿本钢南芬露天矿是全国大型黑色冶金矿山之一,是本钢铁矿石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该矿位于本溪市南芬区境内,矿区南北长5.5公里,东西宽0.4-1公里,面积为4.6平方公里,总占地面积为13.15平方公里。
南芬露天铁矿属前震旦纪鞍山式沉积变质铁矿床,由黑背沟区、铁山区和黄柏峪区构成,其中以铁山区为最大。
矿体由太古界安山群含铁石英岩中的3个铁层组成,属于单斜构造。
铁矿层走向西北,倾向南西,倾角40度-55度。
地表露出全长3400米,工业矿段总长2900米。
3个铁矿层的平衡厚度为40.18米,其中以第三层为最大,储量占全区的82.6%。
矿石品位:磁铁贫矿石铁量31.82%,磁铁富矿石铁量50%。
该矿生产的铁矿石低磷、低硫,无益元素极低,是冶炼铸造生铁、球墨铸铁的最佳原料。
南芬露天铁矿累计探明储量为12。
91亿吨,到1985年末,保有储量为11.1亿吨,其中工业矿量8.4亿吨,远景矿量2.74亿吨。
矿床距地表较浅,构造简单,适合于露天开采。
该矿装备有120吨、170吨电动轮汽车,7.6立方米、11.5立方米电铲和45R、60R牙轮钻等优秀设备。
年剥离量为2823万吨,采矿石797.8万吨,是目前我国单体矿山年产量最高的矿山。
二、辽宁鞍钢齐大山铁矿该矿床位于鞍山市旧堡区。
矿床为一受变质铁硅质建造型矿床,俗称“鞍山式”。
铁矿产于太古宇鞍山群一套以粘土质-半粘土质岩和硅铁质沉积岩为主,并含有少量中基性变质火山岩的原岩组合,总厚度大于600m。
自下而上依次为:①下部片岩夹薄层含铁石英岩层,主要为绿泥石石英片岩、绿泥石滑石片岩和绢云母石英片岩,共有6层含铁石英岩;②条带状含铁石英岩层,为主要含铁层位,长4650m,厚度200~250m,矿层中有混合岩、片岩及脉岩类夹层;③上部为千枚岩夹薄层含铁石英岩层,主要为绿泥千枚岩、绿泥石化绢云母千枚岩和砂质千枚岩。
矿床分为北采区(樱桃园)和南采区(王家堡子三矿区)。
白云鄂博矿区交代及成矿作用的成因矿物学研究的报告,800
字
白云鄂博矿区成矿作用研究
报告概要
本报告的目的是根据当地的地质调查结果,分析白云鄂博矿区的成矿作用及其成因矿物学。
白云鄂博矿区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以磷铁矿为主要经济矿种。
本报告将重点介绍矿区的构造特征、成矿作用及矿物学成因,并分析其对矿种产出的影响。
一、构造特征
白云鄂博矿区的构造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构造布局:矿区内瓦斯塔布尔古剑头-西安境南部-东部-北部的大陆构造带的发育;2.构造运动:大陆弧形构造带构造活动的三组运动;
3.构造部分:矿区内构造构造构件、矿床组合、承受体及矿床类型。
二、成矿作用
从矿区成矿作用上看:火山熔岩和热液成矿作用发挥了重要作用;蚀变改造作用对此处有显著影响;辉石孤带与热液成矿类似。
此外,岩浆热液在本区产生碱性温和-氢酸性热液流体,该流体结合构造活动和蚀变反应,在矿区形成深部的碱性温-氢酸性+碱性-氢元素-重稀有气场,该场可能是本地磷铁矿的形成和发育的条件之一。
三、矿物学成因
从矿物学成因上看,本地的磷铁矿的成因可能与含碳成因有关。
通过调查,证实矿区内有碳酸盐岩及其他残留植物类型,可能本身就是本地磷铁矿的*介质。
此外,矿区内有悬浮沉淀物,
成矿作用过程中可能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结论
本报告分析了白云鄂博矿区的构造特征、成矿作用及矿物学成因。
结果表明,火山熔岩、热液成矿作用及蚀变改造作用是磷铁矿的形成条件;矿物学成因主要与含碳成因及悬浮沉淀物有关。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明确白云鄂博矿区磷铁矿成矿作用的成因,为矿区的开采及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白云鄂博矿的元素
白云鄂博矿是中国的一处大型铜铁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内。
该矿床的元素组成非常丰富,包括铜、铁、锰、锌、铅、金、银、钼、钴等多种金属元素。
铜是白云鄂博矿的主要资源之一。
该矿床的铜矿主要分布在矿体的中心部分,是一种石英脉型铜矿床。
铜的含量在矿石中占比较高,通常在2-6%之间。
除了石英脉型铜矿外,白云鄂博矿还有斑岩型铜矿、潜山型铜矿等多种类型的铜矿。
铁是白云鄂博矿的另一重要资源。
该矿床中的铁矿主要为磁铁矿和赤铁矿,其中磁铁矿的含量较高,可以达到30%以上。
此外,白云鄂博矿中还有较多的铁硫化物矿物,如黄铁矿、黄铜矿等。
锰是白云鄂博矿中的一种重要金属元素。
该矿床的锰矿主要为辉锰矿和菱锰矿,含锰量较高,可达到30%以上。
锰的主要用途是生产钢铁和合金等,因此白云鄂博矿中的锰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锌、铅、金、银等金属元素也是白云鄂博矿中的重要资源。
锌、铅主要分布在铜矿的周围,是一种伴生矿物;而金、银则主要分布在矿体的上部和边缘,是一种典型的铜金矿。
除了以上所述的金属元素外,白云鄂博矿中还含有大量的钼、钴、铝、镍等金属元素。
其中,钼主要分布在铜矿周围和矿体的上部,
是一种伴生矿物;钴、铝、镍则主要分布在矿床的外围和边缘,是一种矿物的氧化产物。
总的来说,白云鄂博矿的元素组成非常丰富,包括铜、铁、锰、锌、铅、金、银、钼、钴等多种金属元素。
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提升国家的资源能源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的稀土之都——白云鄂博,正遭受乱采滥挖的严重侵袭,地下水严重污染,耕地荒芜、牲畜大量死,,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民的生计。
在包头,包钢选矿厂尾矿坝对于周边地区的放射性污染日益严重,且尾矿坝离黄河最近处仅为10公里,尾矿坝的水正以300米/年的速度朝黄河渗透。
专家指出,一旦出现地震或者大规模降雨致使尾矿坝决堤,尾矿流入黄河后,比2005年发生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要严重许多!民主与法制时报如是报导。
一边是经济要发展;一边是生态被严重破坏。
当地政府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两难问题。
白云鄂博,蒙语的意思是:富饶的神山。
但这座“神山”却正在逐渐失去其富饶。
白云鄂博位于内蒙古包头市北150公里,是由铁、铌和稀土组成的超大型矿床。
其中尤其稀土的储量闻名于世。
业界有“世界稀土在中国、中国稀土在包头”之说,而包头的稀土就在白云鄂博。
据1989年美国矿务局出版的《矿产品概览》,世界稀土工业储量为4500万吨,其中,中国稀土资源储量为3600万吨,占世界储量的80%,居世界第一位。
而其中白云鄂博的稀土储量则又占国内稀土资源储量的80%以上。
然而,拥有如此丰饶资源的白云鄂博近年却正在遭受乱采滥挖的侵袭,生态环境也因此一步步恶化。
2006年6月9日,在白云鄂博27公里外的达茂镇西河乡哈教村,记者看到村里大多数农户家里都存放着炼金用的器具。
一位元农民告诉记者,如今村里的水因为氰化钠(炼金的原料)超标,已经不能饮用。
由于在2003年稀土价格一度高企,大量中小稀土厂便在白云鄂博滋生蔓延,大量排放氟气和粉尘,导致包头市达茂旗白音敖包苏木牧民们牲畜的死亡数高达6万头。
2005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稀土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徐光宪联合包括王乃彦、何祚庥等人在内的15位中科院院士,联名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保护白云鄂博钍和稀土资源,避免黄河和包头受放射性污染的紧急呼吁》的紧急提案,随后温家宝总理批示国家发改委调查处理。
今年6月中旬,记者前往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就稀土开发及当地受污染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
关于白云鄂博矿区的调查资料一、白云鄂博矿区资料白云鄂博矿,是世界罕见的铁、稀土、铌、钍、钪、氟、磷、钾等71种元素的共生矿,尤其以铁-稀土-铌-钍等多金属共生矿举世闻名。
矿区内已探明铁矿石资源储量为14.6亿吨;稀土资源(REO)储量5738万吨,居世界第一位;铌资源(Nb2O5)和钍资源(ThO2)储量分别居世界第二位;该矿还蕴藏着丰富的钪、萤石、富钾板岩等资源。
白云鄂博矿区由主矿、东矿、西矿、东介勒格勒矿和都拉哈拉铌-稀土矿组成:1、主矿段:位于白云鄂博向斜的北翼。
矿体赋存于白云岩与板岩之间。
矿体产状与围岩一致。
矿体上盘围岩为黑色板岩蚀变而成为黑云母岩,下盘为萤石化、钠闪石化白云岩。
铁矿体长1250m,最宽415m,控制斜深970m。
稀土储量占全矿区总量的32.1%,铌储量占全矿区总量的21%。
矿体平均品位铁(Fe):35.97%、铼(RE):6.19%、铌(Nb):0.141%。
2、东矿段:位于主矿段之东,二者相近。
矿体产状与围岩一致。
矿体上盘围岩为白云岩和板岩,下盘为白云岩。
铁矿体长1200m,最宽350m,呈帚状,西窄东宽,最大延深800m。
稀土储量占全矿区总量的21.5%,铌储量占全矿区总量的10.8%。
东矿段平均品位:Fe:33.85%、RE:5.71%、Nb:0.126%。
在上盘蚀变板岩、白云岩和下盘蚀变白云岩中还有铌、稀土矿体产出,含Nb:0.051%~0.153%。
RE:0.8%~8.18%。
主、东矿段的主要稀土、稀有元素工业矿物为独居石、氟碳铈矿、氟碳钙铈矿、黄河矿、铌铁矿、易解石、烧绿石等。
此外,在主、东矿段境界外的底盘稀土品位RE 3.55%,其储量占全矿区总量的16%。
3、西矿段位于主矿以西,由16个大小不等的铁矿体组成,分布在白云鄂博向斜的两翼,是低磷(0.446%)、低氟(1.46%)、低稀土、含Fe(33.27%,)的矿床。
加速开发西矿,对保护主东矿稀土等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评述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白云鄂博矿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共生矿床。
矿体埋藏于北东向破碎带中,长600~800米,厚5~20米。
经过多年勘探及稀土综合利用研究,证实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具有工业开采价值。
本文就其找矿、评价及其利用进行论述。
矿区南部为低山丘陵区,北部为黄土沟壑区,西部为广阔平坦的草原区。
矿区内最高海拔为1038米,最低点为500米,绝对高差约为535米,地势北高南低。
矿区北部为浅山丘陵区,南部为平原区,地形条件良好,便于选矿厂及铁路建设。
矿区内主要有一个隆起区和三个沉降区,相互间隔20km左右。
此外,还有多条次一级构造裂隙带通过矿区,矿体主要产于该构造裂隙带及其附近。
(1)氧离子交换量高、组成简单,这是该矿最大的优点。
通过大量化学分析表明: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氧离子交换量比原生矿高出6倍,与火山岩相当;稀土氧化物主要以碱土金属盐类的形式存在;稀土氧化物有用组分的含量很高,大多数组分的品位均可达到或超过工业品位。
这些数据显示出它是一种较好的基本离子型稀土矿,在我国稀土工业上具有重要意义。
(2)有益元素的综合回收利用程度较高。
稀土矿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稀土氧化物中除磷外,其余14种有益元素的富集系数均在100倍以上。
矿石中稀土氧化物的相对含量比原生矿提高了许多倍,为开展深加工提供了保障。
(3)难选矿物品位高。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有害杂质较少,难选矿物仅为0.11%,且有两种致密块状矿物与有益组分结合在一起,易于分选,有利于稀土的富集和分离。
因此,它是一种较理想的尾矿处理材料。
3)难选矿物品位高,还有以下优点。
难选矿物的品位越高,精矿中的稀土品位也会随之升高。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回收率达到90%以上,其原因就在于难选矿物的品位高,这些难选矿物又都属于独立的原生矿床,便于处理。
4)稀土的工业开采价值。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已被评为国家二级储量,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共生矿床。
第一章白云鄂博区域及矿床地质景白云鄂博矿床位于东经109°57´,北纬41°46´,包头市以北150km 处。
区域大地构造位于中朝克拉通华北陆块与蒙古-大兴安岭褶皱系的过渡带,总体上属于华北陆块北缘范围内。
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赋存于区域南部白云鄂博群尖山组的上部,具有独特的岩性和构造特征。
矿区主要分出主矿、西矿、东矿、东部接触带和苏猛图矿等矿体和矿段。
主矿和东矿、西矿均为铁-铌-稀土矿体,其中主矿和东矿为单一矿体,西矿是由16个小矿组成的矿体群。
第二章白云鄂博稀土矿石类型根据矿物共生组合,白云鄂博稀土矿床可划分为以下两种矿石类型:1 铌-稀土-铁矿石(1)块状铌-稀土-铁矿石(2)萤石型铌-稀土-铁矿石(3)霓石型铌-稀土-铁矿石(4)纳闪石型铌-稀土-铁矿石(5)白云石型铌-稀土-铁矿石2 铌-稀土矿石(1)黑云母岩型铌-稀土矿石(2)霓石岩型铌-稀土矿石(3)长石岩型铌-稀土矿石(4)白云大理岩型铌-稀土矿石(5)矽卡岩型铌-稀土矿石铌-稀土-铁矿石主要产于主矿东矿及西矿,主要分布在白云大理岩及上覆板岩的接触带上。
铌-稀土矿床散见于白云大理岩及板岩内。
第三章白云鄂博稀土矿床地球化学白云鄂博整个矿床均具有类似稀土分布模式,即轻稀土相对重稀土富集。
但是不同矿床的位置、不同的富矿岩石以及矿床的侵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不同,以下将就白云鄂博矿床主要矿区、赋矿岩石以及侵入岩三个方面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述。
第一节白云鄂博矿床铌-稀土-铁矿石、铌-稀土矿石地球化学1 主矿、东矿地球化学特征主矿、东矿是白云鄂博矿床铁、铌、稀土矿石主要产地,主矿、东矿矿体相邻,产于白云鄂博矿床中部,宽沟背斜南翼白云向斜北翼。
矿体呈透镜状产于白云岩中。
矿床和矿石组成复杂,主要有铌-稀土-铁矿石和铌-稀土矿石组成。
在这两个矿区中稀土分布模式十分类似,均具有轻稀土相对重稀土强烈富集的特点,其稀土的分馏程度也基本相同,(La/Yb)N值为具弱Eu负异常或无Eu异常。
白云鄂博矿区白云鄂博蒙语又名“白音包格达”,意为“富饶的神山”。
白云鄂博矿区位于阴山之北的乌兰察布草原西北部,属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所辖。
东南距呼和浩特市区212公里,南距包头市区149公里,北距中蒙边境最近点75公里。
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7′~110°04′,北纬41°39′~41°53′。
白云鄂博矿区与包头市所辖的达茂旗相邻,东邻巴音敖包苏木,西南与新宝力格苏木环接,北连红旗牧场。
南北最长32公里,东西最宽18公里。
域面积303平方公里。
2005年境内常住人口24400人。
白云鄂博铁矿是一座大型的铁、铌、稀土等多种金属共生矿床,是包头钢铁公司的主要原料基地。
依靠资源优势,白云鄂博矿区逐步形成以矿产资源开采、选炼为主的工业体系,是一个现代化的新型工矿城区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014080。
代码:150206。
区号:0472。
拼音:Baiyun Kuangqu。
【行政区划】白云矿区辖2个街道10个居委会:矿山路街道、通阳道街道。
【历史沿革】白云鄂博,蒙古语意为“富饶的神山”,历史上是当地蒙古族牧民的神山圣地。
2000年,白云矿区辖2个街道。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5286人,其中各街道人口(人):通阳道街道13637 矿山路街道11649【地形地貌】白云鄂博矿区地处阴山山脉以北的乌兰察布草原西北部。
境内东部、北部是由石英矿、东介勒格勒矿、东矿、主矿和西矿构成的高原丘陵,最高海拔1 783米,南部、西部为延绵起伏的草原,中部城区地段为凹地,平均海拔l605米。
【气候】白云鄂博矿区位于蒙古高原南部,属内陆干燥气候区。
由于受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和温都尔汗等强冷空气的影响,低温少雨,干旱多风,温差变化大。
春旱风沙大,夏短雨集中,秋爽多日照,冬长天寒冷。
冬季长达7个月之久,一月平均气温-16.2℃,极端最低气温-35.1℃。
气温在20℃以上的夏季为29.4天,七月平均气温为19.4℃,极端最高气温34.3℃。
1、矿区概述1927 年,中瑞科学考查团丁道衡教授发现了白云鄂博主矿,1940 年,黄春江发现了东矿和西矿。
白云鄂博铁矿自1957 年建矿伊始,开采设计方案就采用露天开采,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几十年来,各地质勘探、科研单位及矿山生产部门对主矿、东矿及西矿的勘探和研究,投入了很多工作。
因此,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空间分布、质量及其变化得到了基本控制。
特别是自1966 年以来,不断开展了规模不等的生产地质勘探工作,为矿山生产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基本地质资料。
矿区行政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
矿区外围属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所辖矿区,南至包头钢铁(集团)公司所在地——包头市,有公路(包—白线),里程为150 km,铁路(包—白线),里程为137 km 相通。
矿区中部西距白云鄂博火车站仅5 km,区内地形平坦,汽车畅通,交通甚为方便,白云鄂博地区处于阴山山系大青山山脉北部乌兰察布盟草原,海拔高度1 400~1 800 m,多为丘陵地形,地势走向大致东西。
白云鄂博附近白云鄂博山(主矿)最高海拔1 800 m,西矿是地势较低地方,海拔1 700 m 以下,相对高差10~30 m,起伏不大。
矿区内无大的流。
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短、冬季长,夏季干旱少雨,冬季严寒。
夏季最高气温34 ℃,冬季最低为-33 ℃。
常年风向为西北风和西南风,最大风速为23.3 m /s,一般4~7 m /s。
年降雨量为238.3 mm,集中于7、8 两个月。
冻结深度为2.3~2.66 m,解冻期为翌年的5 月下旬。
近年来,工作区附近经济发展较快,由于白云鄂博铁矿(主、东矿)的生产和发展,工业比较发达。
2 矿区地质特征2.1 与矿化有关的构造、岩浆岩白云鄂博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内部白云鄂博海槽一部份,矿床赋存于白云鄂博宽沟背斜南翼、白云向斜两翼的H8 白云岩中与H9 板岩的过渡带,向斜轴部由H9 板岩组成,矿区地(岩)层强烈褶皱变质,断裂发育,主要有毛忽洞背斜、宽沟背斜、白云鄂博复背向斜褶皱、合教—石崩断裂、白云鄂博—白银角拉克逆断层,白云鄂博宽沟矿区分布地质体为下元古界色尔腾山群和中元古界白云鄂博群浅变质岩系及少量古生代、中生代岩浆岩。
讲座提纲
1 白云鄂博矿的地质数据
主、东、西等采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地质品位概况、资源储量、生产能力,服务年限等。
各个采区与白云选矿厂,以及包钢厂区内选矿厂之间的运输。
我们想知道资源量,地质储量,基础储量,可采储量,保有储量,储量系数、地质平均品位、边界品位、工业品位、围岩品位等。
1)截止2011年12月31日,白云鄂博铁矿主、东矿范围内铁矿体资源储量:主矿资源量19303万吨,东矿6602.2万吨。
2)依据《包钢白云鄂博铁矿1200万吨扩建初步设计说明书》,该矿设计生产规模为1200万t/a,其中:主矿区700万t/a,东矿区500万t/a。
目前服务年限:
主矿区23a,东矿区8a。
3)主、东、西矿共计查明铁矿资源储量14.68亿吨,其中主、东矿5.80亿吨,西矿8.88亿吨,截止2011年12月31日,主、东矿累计消耗3.48亿吨,西矿累
计消耗0.38亿吨。
目前,主、东矿保有资源量2.32亿吨,地质品位:33.98%,西
矿保有储量8.5亿吨,地质品位:32.38%。
白云鄂博铁矿主要技术参数指标一览表
采区特征参数表
2 主要设备及参数
各采区采矿各个过程中所使用到的主要设备及参数,采矿、掘进、剥离的物料消耗等。
设备有电铲、钻机、电动轮、破碎机等主体设备,其中16.8立电铲效率718万吨/台年,10立电铲效率310万吨/台年,172吨电动轮240万吨/台年,电力、
柴油、炸药、煤炭等主要能耗均有所降低。
根据矿山生产能力、开采技术条件、矿山装备水平,主、东矿均采用250~310mm 孔径牙轮钻机穿孔,8~10m3电铲装车、100t电动轮汽车运输。
3 各采区如何组织开采
各采区的开采方法、开采程序及人员配置等。
想了解这些指标:采出矿量,采出品位,损失率,贫化率,剥采比,采矿强度,采矿全员、采矿工人、采矿车间全员劳动生产率。
白云铁矿2011完成采剥总量4158万吨,输出矿石1247万吨,综合品位32%。
白云铁矿2012年计划采剥总量4300万吨,矿石1200万吨,其中:磁铁矿660万吨,
氧化矿540万吨,岩石3000万吨,剥采比2.58吨/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