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单病种护理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篇患者篇
- 格式:doc
- 大小:657.00 KB
- 文档页数:62
腹股沟疝临床路径一、腹股沟疝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腹股沟疝。
行择期手术治疗。
(二)诊断依据。
1.症状: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可伴有局部坠胀感、消化不良和便秘症状。
2.体征:病人站立时,可见腹股沟区肿块,可回纳或部分不能回纳。
3.鉴别诊断:阴囊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睾丸下降不全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非手术治疗:1周岁以内的婴儿可暂不手术,可用棉织束带捆绑法堵压腹股沟管内环;年老体弱或其他原因而禁忌手术者,可使用医用疝带。
2.手术治疗:(1)疝囊高位结扎;(2)疝修补术;(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腹股沟疝疾病。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指工作日)。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及正位胸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立位阴囊和腹股沟B超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应用抗生素。
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3天。
1.麻醉方式:联合监测麻醉(MAC),或硬膜外麻醉。
2.手术内固定物:人工合成疝修补网片。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4.输血:通常无需输血。
(九)术后住院恢复5-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
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
3.止血药物及补液。
(十)出院标准。
1.切口对合好,无红肿、渗液、裂开及大面积皮下淤血情况。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手术并发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乳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一、乳腺良性肿瘤(纤维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良性肿瘤(纤维瘤)。
行乳腺肿瘤切除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12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4)乳腺彩超及术前定位。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2-3天。
1.麻醉方式:局麻(必要时区域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乳腺肿物切除术或病变导管切除术。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4.手术内固定物:无。
5.输血:根据术前血红蛋白状况及术中出血情况而定。
6.病理: 术后标本送病理学检查。
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一、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
行开腹胆囊切除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1.症状:胆绞痛或上腹部隐痛、发热、偶尔有黄疸。
2.体征:巩膜可有黄染,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胆囊区压痛,Murphy’s征(+);3.辅助检查:B超、CT或MR怀疑或提示胆囊结石、胆囊炎。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偶见血清总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增高,血清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升高。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2-3天。
1.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血型;(3)腹部超声;(4)心电图、胸腹部X线平片。
单病种的质量控制一直是政府、保险业以及医院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单病种质量控制的内容、项目及当前单病种质量管理的最新模式。
此外,笔者还对单病种质量控制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单病种质量控制今后急需进行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近20年以来,单病种的质量控制一直是政府、保险业以及医院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制度的不断改革,特别是近几年实行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后,单病种的质量控制显得更加重要。
1 单病种质量控制的目的与意义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Donabedian提出应根据基本结构,实施过程以及医疗效果三方面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
医疗效果是最终的可靠依据,其中最重要的是疾病的诊断是否及时、准确,治疗是否迅速、有效和安全,治疗的费用是否合理、经济,其成本是否得到很好的控制。
单病种的质量控制最终目的和意义是通过对单病种从诊断、检查、治疗、治疗效果以及成本费用实行较全面的监控,以达到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成本、减少不合理费用,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增强服务效益的目的。
2 单病种质量控制的内容及项目1992年,在卫生部医政司的领导下,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市卫生局编写了《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试行草案)》,并将它作为全国《综合医院分级管理的标准(试行草案)》附件之八。
该标准选择了102种临床各科常见病与多发病作为全国病种质量的评价范围。
标准中所列每种病种的质量控制评估内容及项目包括:诊断依据、入院指标、疗效标准、出院标准、临床评定指标(包括疗效、平均住院日)。
其中临床评定指标中,设置有平均医疗费用,当时由于全国收费情况比较复杂,且缺乏大量真实而客观的数据,故此项未列出全国统一的参考指标值。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研究者提出了疾病诊断相关分类付费制(DRGs)的病种管理法。
DRGs是根据诊对病人进行分类的一种简便方法,它以ICD-9-CM-3诊断分类为基础,根据组织器官分为23个主要诊断项目(MDCS),进而分为467组,每个组均有临床意义。
乳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一、乳腺良性肿瘤(纤维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良性肿瘤(纤维瘤)。
行乳腺肿瘤切除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本组疾病包括乳房纤维腺瘤、乳管内乳头状瘤等。
1.症状:乳房肿物,乳头溢液或溢血。
2.体征:乳房单发或多发肿物,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有活动度;边界清楚,可呈分叶状;挤压乳晕周围,病变乳管可出现溢液。
3.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
4.病理检查:肿块活检。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手术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
2.麻醉方式:局麻或全麻。
3.预防应用抗生素。
(四)标准住院日为3-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乳腺良性肿瘤疾病。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4)乳腺彩超及术前定位。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2-3天。
1.麻醉方式:局麻(必要时区域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乳腺肿物切除术或病变导管切除术。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4.手术内固定物:无。
5.输血:根据术前血红蛋白状况及术中出血情况而定。
6.病理: 术后标本送病理学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2-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
2.术后用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止血药物等。
3.严密观察有无出血等并发症,并作相应处理。
4.手术切口红外线治疗。
(十)出院标准。
1.伤口愈合好:无积血,无感染征象。
一、病毒性肠炎临床护理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病毒性肠炎(ICD-10:A08.401)
患者姓名:性别:_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
出院日期:年月_日标准住院日:4-7天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过敏性紫瘢(ICD-10:D69.000)标准住院日:3-10天
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护理路径表单
、支气管肺炎临床护理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炎标准住院日:10-14天
五、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护理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标准住院日:3-7天
六、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护理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ICDTO:P24.001):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5天
七、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护理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ICDTO:P22.000)
标准住院日:15天
八、早产儿临床护理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早产儿(ICD-10:P07-300)。
实用标准文档乳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一、乳腺良性肿瘤(纤维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良性肿瘤(纤维瘤)。
行乳腺肿瘤切除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本组疾病包括乳房纤维腺瘤、乳管内乳头状瘤等。
1.症状:乳房肿物,乳头溢液或溢血。
2.体征:乳房单发或多发肿物,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有活动度;边界清楚,可呈分叶状;挤压乳晕周围,病变乳管可出现溢液。
3.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
4.病理检查:肿块活检。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手术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
2.麻醉方式:局麻或全麻。
3.预防应用抗生素。
(四)标准住院日为3-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乳腺良性肿瘤疾病。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4)乳腺彩超及术前定位。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2-3天。
1.麻醉方式:局麻(必要时区域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乳腺肿物切除术或病变导管切除术。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4.手术内固定物:无。
5.输血:根据术前血红蛋白状况及术中出血情况而定。
6.病理: 术后标本送病理学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2-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
2.术后用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止血药物等。
3.严密观察有无出血等并发症,并作相应处理。
4.手术切口红外线治疗。
(十)出院标准。
1.伤口愈合好:无积血,无感染征象。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护理知识考试一、选择题1. 脑血栓形成的最常见病因是[单选题] *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各种动脉炎血压偏低2. 脑血栓形成患者超早期行超溶栓治疗的时间窗规定为[单选题] *6小时内*8小时内12小时内3天内3.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下列哪种情况不适于溶栓治疗[单选题] *发病6小时内CT证实无出血灶出凝血时间正常头部CT出现低密度灶*4. 脑栓塞治疗的正确目标是[单选题] *控制脑水肿和预防脑疝卧床休息控制脑水肿,并治疗原发病*应用抗生素,防止并发症5. 脑梗死临床表现中不应有的症状或体征是[单选题] *意识不清肢体瘫痪头痛脑膜刺激征*6. 何时做头部CT检查,诊断脑梗死阳性率较高[单选题] *发病6小时以后发病12小时以后发病48小时以后*发病1周以后7. 一般脑血栓形成患者,早期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宜在发病后几天进行[单选题] *3天1周*2周3周8. 某下肢瘫痪患者,经查肢体不能自行抬起,可以在床上平移,此肌力应判断为几级[单选题] *0级1级2级*9. 脑栓塞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单选题] * 起病急聚多数病人年龄较轻常见脑膜刺激征*多患有风湿性心脏病10. 脑血栓形成最常发生于下列哪条动脉[单选题] * 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椎基底动脉11. 急性脑梗死溶栓后的观察及护理有哪些*生命体征的检测*病情的变化检测*观察出血征象*防止损伤及出血*过敏反应观察*12. 急性脑梗死溶栓后的并发症有哪些*颅内出血*全身出血*再闭塞*药物过敏*13.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时用药注意事项有哪些*用药前嘱病人解大小便*药品应放冰箱冷藏、避光保存*药液应现配现用*保证药物的剂量、用法正确*保证药物在规定时间内输注*14. 引起慢性肾衰竭最常见的病因是()[单选题] *A.慢性肾盂肾炎B.慢性肾小球肾炎*C.狼疮性肾炎D.糖尿病肾病E.肾小动脉硬化症15. 尿毒症病人各系统将出现一系列紊乱症状,其中症状出现最早的是()[单选题] *A.呼吸系统B.心血管系统C.消化系统*D.血液系统E.神经、神系统16. 尿毒症病人心血管系统最常见的表现是()[单选题] *A.高血压*B.尿毒症性心肌病C.心力衰竭D.尿毒症性心包炎E.心率失常17. 慢性肾衰竭病人饮食原则,不妥的一项是()[单选题] *A.高热量B.优质低蛋白C.高钙D.高鳞*E.高维生素18. 晚期尿毒症病人,降低尿素氮最有效的方法是()[单选题] *A.输液利尿B.中医治疗C.透析疗法*D.低蛋白饮食E.氨基酸疗法19. 慢性肾衰竭病人极易发生感染,最常见的感染是()*A.呼吸道感染*B.消化道感染C.皮肤、软组织感染D.尿路感染*E.腹膜炎20. 尿毒症病人易发生的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包括()*A.脱水或水肿*B.高血钾*C.低血钾*D.代谢性酸中毒*E.低钙血症与高磷血症*21. 慢性肾衰竭高钾血症的治疗措施为()*A.补充钙剂*B.补充胰岛素*C.透析疗法*D.输血E.静脉注射碳酸氢钠*22. 尿毒症期可出现哪些电解质紊乱()*A.高血钙B.高血钾*C.低血钠*D.低血磷E.低血钾*23. 慢性肾衰竭引起的消化系统临床表现有()*A.厌食*B.腹胀、腹泻*C.恶心、呕吐*D.口腔溃疡*E.口腔氨臭味24. 脑卒中急性期专科治疗主要有() *A、静脉溶栓*B、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C、调控血压D、抗血小板聚集*25. 静脉溶栓主要用药为() *A、阿替普酶*B、尿激酶*C、希弗全D、万脉舒26. 溶栓适应症() *A、年龄≥18岁*B、症状出现<4.5h、6h*C、有缺血性脑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D、脑CT排除颅内出血,无早期脑梗死低密度改变及其他明显早期脑梗死改变*E、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7. 据研究表面,溶栓越(),预后越好,出血风险越()。
一、腹股沟疝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第一诊断为腹股沟疝。
行择期手术治疗。
1.症状: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可伴有局部坠胀感、消化不良和便秘症状。
2.体征:病人站立时,可见腹股沟区肿块,可回纳或者部份不能回纳。
3.鉴别诊断:阴囊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睾丸下降不全等。
1.非手术治疗: 1 周岁以内的婴儿可暂不手术,可用棉织束带捆绑法堵压腹股沟管内环;年老体弱或者其他原于是禁忌手术者,可使用医用疝带。
2.手术治疗:(1)疝囊高位结扎;(2)疝修补术;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腹股沟疝疾病。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及正位胸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立位阴囊和腹股沟 B 超等。
1.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应用抗生素。
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 0.5 小时,手术超过 3 小时加用 1 次抗菌药物;总预防性用药时间普通不超过 24 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 48 小时。
1.麻醉方式:联合监测麻醉(MAC),或者硬膜外麻醉。
2.手术内固定物:人工合成疝修补网片。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4.输血:通常无需输血。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
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
3.止血药物及补液。
1.切口对合好,无红肿、渗液、裂开及大面积皮下淤血情况。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手术并发症。
1.腹股沟嵌顿疝和绞窄疝因病情严重且变化快,可能有疝内容物坏死,需要急诊手术治疗,进入其他相应路径。
2.合并有影响腹股沟疝手术治疗实施的疾病,或者发生其他严重疾病,退出本路径。
3.浮现手术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费用增加。
二、腹股沟疝临床路径表单合用对象: 腹股沟疝择期手术治疗患者姓名:性别:住院日期: 年 月 日住院第 1 天□ 病史问询与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 □ 上级医师查房, 指导诊断及制订治疗方案 □ 伴有疾病会诊:□ 今日在硬膜外或者局麻 +监 测麻醉下行左 /右侧腹股 沟疝手术 □ 普通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 一级/二级护理 □ 饮食:根据病情 □ 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 □ 止血、补液、对症治疗 □ 心电监护、吸氧□ 切口处沙袋加压 □ 观察伤口情况 □ 其他特殊医嘱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指导并监督患者手术后活动 □ 夜间巡视□ 上级医师查房,观察病情变化, 行术前病情评估,根据评估结果 确定手术方案 □ 完成术前准备 □ 签署手术知情允许书、自费/贵 重用品协议书 □ 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围手术期 注意事项:□ 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普食□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拟明日在硬膜外或者局麻+监测麻 醉下行左/右侧腹股沟疝手术 □ 术前禁食水 □ 常规皮肤准备□ 青霉素及普鲁卡因皮试 □ 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 其他特殊医嘱□ 宣教、备皮等术前准备 □ 手术前心理护理 □ 手术前物品准备 □ 提醒患者术前禁食、水:□ 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普食□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 血常规、尿常规□ 肝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心电图及正位胸片□ 必要时行立位阴囊/腹股沟 B 超□ 手术□ 完成手术记录和术后病程记录 □ 上级医师查房 □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 □ 确定有无术后并发症□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入院护理评估 □ 护理计划□ 指导患者到相关科室进行心电图、胸片等检查□ 静脉取血(当天或者此日晨)年龄:门诊号:出院日期: 年 月 日住院第 2 天主 要 诊疗工作 重点 医 嘱 住院第 2-3 天 (手术日)住院号:标准住院日: 7-10 天主要 护理工作时间住院第 3-4 天(术后第 1 天)□上级医师查房,观察病人情况,进行手术及伤口评估,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对手术及手术切口进行评估,检查有无手术并发症□完成病程、病历书写□普通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二级护理□普食(流食/半流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红外线治疗□ 止痛□伤口换药□ 复查相关检查□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手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指导并监督患者手术后活动□夜间巡视住院第 4-5 天(术后第 2 天)□手术及伤口评估□对手术及手术切口进行评估,检查有无手术并发症□完成常规病程、病历书写□普通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二级护理□普食(流食/半流食)□ 抗菌药物:如体温正常,伤口情况良好,无明显红肿时可以住手抗菌药物治疗□红外线治疗□伤口换药(酌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手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指导并监督患者手术后活动□夜间巡视住院第 5-10 天(出院日)□上级医师查房,明确是否出院□通知患者及其家属今天出院□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日期及拆线日期□将出院小结及出院证明书交患者或者其家属□普通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二级护理□普食(流食/半流食)□红外线治疗口伤口换药□ 出院带药□指导患者术后康复锻炼□匡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交费等事项主要诊疗工作重点医嘱主要护理工作时间(县医院版)一、急性阑尾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第一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单纯性、化脓性、坏疽性及穿孔性)( ICD-10:K35.902/ K35.101/ K35.003 ) 行阑尾切除术。
普外科主要单病种临床路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2009版)一、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ICD10:K35.1/K35.9)行阑尾切除术(ICD9CM-3:47.09)(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转移性右下腹痛(女性包括月经史、婚育史);2.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心肺查体、腹部查体、直肠指诊、腰大肌试验、结肠充气试验、闭孔内肌试验;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如可疑胰腺炎,查血尿淀粉酶;4.辅助检查:腹部立位X光片除外上消化道穿孔、肠梗阻等;有右下腹包块者行腹部超声检查,有无阑尾周围炎或脓肿形成;5.鉴别诊断:疑似右侧输尿管结石时,请泌尿外科会诊;疑似妇科疾病时,请妇科会诊。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诊断明确者,建议手术治疗;2.对于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等),要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交待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充分告知风险,予加强抗炎保守治疗;对于有明确手术禁忌证者,予抗炎保守治疗。
3.(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K35.1/K35.9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疾病编码;2.有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3.如患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亦可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 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心电图;5.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尿淀粉酶、胸透或胸部X光片、腹部立位X光片、腹部超声检查、妇科检查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0.5至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3.如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加用1次;4.无特殊情况,术后24至48小时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C o n t e n t s
甲状腺腺瘤切除术 (2)
甲状腺癌根治术 (5)
甲亢(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 (8)
乳房纤维腺瘤切除术 (12)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15)
肝破裂修补术 (19)
脾破裂修补术 (22)
无张力疝修补术 (25)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 (29)
胃癌根治术 (33)
肠梗阻(小肠部分切除术) (39)
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 (43)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 (45)
结肠癌根治术 (48)
直肠癌根治术 (52)
肝癌(行半肝或肝叶、肝段切除术) (57)
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 (61)
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 (65)
胰腺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69)
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门腔静脉分流术) (74)
脾脏肿瘤(经腹腔镜行脾切除术) (78)
单纯下肢静脉曲张(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 (8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介入溶栓治疗术) (84)
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行下肢动脉重建术) (87)
ERCP EST检查术 (91)
肿瘤化学治疗 (94)
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护理路径㈣。
腹股沟疝临床路径一、腹股沟疝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腹股沟疝。
行择期手术治疗。
(二)诊断依据。
1.症状: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可伴有局部坠胀感、消化不良和便秘症状。
2.体征:病人站立时,可见腹股沟区肿块,可回纳或部分不能回纳。
3.鉴别诊断:阴囊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睾丸下降不全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非手术治疗:1周岁以内的婴儿可暂不手术,可用棉织束带捆绑法堵压腹股沟管内环;年老体弱或其他原因而禁忌手术者,可使用医用疝带。
2.手术治疗:(1)疝囊高位结扎;(2)疝修补术;(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腹股沟疝疾病。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指工作日)。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及正位胸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立位阴囊和腹股沟B超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应用抗生素。
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3天。
1.麻醉方式:联合监测麻醉(MAC),或硬膜外麻醉。
2.手术内固定物:人工合成疝修补网片。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4.输血:通常无需输血。
(九)术后住院恢复5-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
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
3.止血药物及补液。
(十)出院标准。
1.切口对合好,无红肿、渗液、裂开及大面积皮下淤血情况。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手术并发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下肢静脉曲张(单侧腔内激光)临床路径表单(患者篇)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14天
下肢静脉曲张(单侧腔内激光)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篇)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14天
下肢静脉曲张(结扎剥脱刨吸术)临床路径表单(患者篇)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14天
下肢静脉曲张(结扎剥脱刨吸术)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篇)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14天
下肢静脉曲张(结扎剥脱旋切)临床路径表单(患者篇)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14天
下肢静脉曲张(结扎剥脱旋切)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篇)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14天
先天巨结肠临床路径表单(患者篇)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14天
先天巨结肠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篇)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12天
乳腺癌(改良根治)临床路径表单(患者篇)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14天
乳腺癌(改良根治)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篇)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14天
乳腺癌(根治)临床路径表单(患者篇)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15天
乳腺癌(根治)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篇)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15天
胃癌临床路径表单(患者篇)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14天
胃癌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篇)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14天
贲门癌临床路径表单(患者篇)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14天
贲门癌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篇)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14天
直肠癌(Mailes)临床路径表单(患者篇)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14天
直肠癌(Mailes)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篇)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14天
直肠癌(Dixon)临床路径表单(患者篇)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14天
直肠癌(Dixon)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篇)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14天
脐疝临床路径表单(患者篇)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10天
脐疝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篇)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10天
乳腺纤维囊性肿瘤临床路径表单(患者篇)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7天
乳腺纤维囊性肿瘤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篇)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7天
乳腺纤维瘤(旋切)临床路径表单(患者篇)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