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传递机制探究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3
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研究内容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金融危机的传导更加复杂、多变。
研究其传导渠道,能够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产生并减弱危机的影响。
本文首先回顾了金融危机传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008年金融危机在美国国内的传导过程,以及从美国传导至全世界的机制过程,以期为各国有效防范金融危机以及危机发生时减轻经济影响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研究由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自从爆发以来迅速蔓延到全世界,至今经济复苏缓慢。
此次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巨大,理论界与实务界基本上都认同这次危机是1929年世界性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
然而:为何在美国发生的“次债危机”会逐渐衍变成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为何在美国本土发生的危机会如此迅速的蔓延至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无法避免?为何危机从影响虚拟经济到后来发展到对实体经济也造成巨大伤害?这当然不能简单的以经济全球化来一言以蔽之。
其中,复杂与连续的传导机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试图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作简单分析,以能更加清晰地理解整个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
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理论从金融系统出现紊乱到实体经济全面衰退有一系列的过程与环节,所有这些过程和环节的集合即为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
由于全球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24小时不间断交易,金融市场全球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地区其接受和释放金融危机信号越快。
因此金融危机一旦爆发,很快就从一国金融市场传导到另一国金融市场,进而再向实体经济蔓延。
一般认为,金融危机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传导的。
(一)季风效应(Monsoonal Effect)季风效应最早是由Masson(1998)提出的,是指由于共同的冲击引起的危机传导。
比如主要工业国家实施的经济政策会对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相似的作用和影响。
此次金融危机是在次债危机的共同冲击下而引发的全面的流动性危机,这也印证了季风效应是危机传导的途径之一。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探讨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与改革毕业论文范文: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与改革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金融危机成为国际金融体系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并分析相应的改革举措,以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思考。
一、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1.1 经济衰退和金融市场动荡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着经济衰退和金融市场的动荡。
例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多个国家的金融市场遭受重创,股市暴跌、货币贬值、失业率上升等问题接连出现。
1.2 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金融危机不仅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冲击,还导致了许多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
这些公司和机构的破产倒闭不仅给全球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3 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受限金融危机往往导致资本流动的急剧减少,国际贸易受到限制。
由于金融市场的动荡和风险增加,投资者更加谨慎,资本更加倾向于回流本国市场,国际贸易也受到了影响。
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必要性2.1 完善监管机制和制度建设金融危机暴露出许多金融监管的缺陷,因此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首要任务是完善监管机制和制度建设。
通过加强金融监管,建立更为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可以有效提升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2.2 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金融危机是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与协调,形成合力应对。
通过加强信息共享、政策协调和合作机制的建立,可以更好地应对跨国金融风险,促进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2.3 推动金融创新与技术发展金融创新和技术发展能够提升国际金融体系的效率和韧性,降低金融风险。
因此,改革应重点推动金融创新与技术发展,引导金融机构采用更加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现状与未来3.1 改革进展和成果自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社会对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寄予了厚望,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
黑龙江大学本科生学年论文论文题目:国际金融危机传递机制初探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年级:2012级专业:金融学姓名:xx林学号:20121245指导教师:xxxx2015年 6月1日摘要金融自由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潮流。
从全球眼光来看,金融自由化显然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过程,看起来,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每一个国家都难免被卷入这一世界潮流。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不仅增加了金融结构的内在脆弱性,加剧了金融市场的波动性,而且大大增强了国际金融的传递机制。
金融危机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要抑制金融危机、化解金融风险、保障经济安全,就不能不对金融危机在国际间的传递渠道和机制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对金融危机在国际间传递给一个国家经济安全带来的危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这一点正是传统的维护国家安全理论所缺乏的,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这也引发了我们对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探索。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危机;传递机制Abstract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has been the trend of the world since the 90s 20th century,. From a global point of view,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is clearly an irreversible process, it seems, in the context of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every country will inevitably be drawn into the world trend. Acceleration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not only increases the inherent vulnerability of the financial structure, increase volatility in financial markets, but also greatly enhance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inancial crisis is a war of no smoke, to suppress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defuse financial risks, protect the economic security, It will have on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nsmission channels and mechanisms for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passed to a country harms economic security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This is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the lack of protection of national security, is a new problem we face. This also led to our exploration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transmission mechanism.KeywordsInternational finance;Financial crisis;Transmission mechanism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前言 (1)一、国际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形成 (2)二、经济全球化对国际金融传递机制的影响 (2)三、金融危机的国际传递机制 (2)(一)国际贸易方面的传递 ............................................................................... .. (2)(二)金融渠道的传递 (2)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对策分析 (3)(一)建立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的预警系统 (3)五、我国防范金融危机的策略建议 (3)(一)保持国内经济健康运行,积极推进经济改革 (3)结论 (4)参考文献 (4)致谢 (5)(可以列三级标题,也可以不用列)前言金融自由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潮流。
关于国际金融危机论文精选范文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金融危机的爆发会影响到世界的经济。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金融危机论文,供大家参考。
金融危机论文范文篇一:《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一、危机成因的多元性和危机本质的系统性首先,从经济角度看,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后美、英等西方国家推崇的新自由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弊端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总爆发,集中暴露出它们所推崇的金融领域“去规制化”进程严重忽视金融全球化发展本身的规律和特点,缺乏对金融体系运行的有效监管,丧失了应有的预警功能。
其次,当前的金融/经济危机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首次出现的全球经济的严重失衡。
此次金融危机的政治原因本质上是全球化的经济运行体制与国别化的经济决策体制之间长期的结构性矛盾凸现的结果。
一方面,世界经济体系的全球性市场运行对资源的全球配置需求以及相应的全球经济治理体制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而现有全球经济治理体制的充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却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另一方面,作为国际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的经济政策制定的国别化,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化的经济运行体制与国别化的经济决策体制之间矛盾的累积和激化。
二、世界经济格局新的结构性调整和重组拉开序幕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势有五方面的影响:其一,从危机发生至今全球工业产值和贸易规模的萎缩比例来看,此次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程度已经超过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大萧条时期。
其二,贸易保护主义势头在各国经济衰退的阴影下有所抬头。
第三,美、欧、日等国经济实力都因受到危机的直接严重影响而削弱,但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的势头也受到不同程度抑制,未来新兴大国的增长态势将更大程度取决于各自完成经济刺激和结构优化调整的政策效应和时间长短。
第四,本次金融危机无法改变全球化经济深入发展的大趋势,包括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大国等所谓“全球化中心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或衰退)相互密切关联和影响将持续加深。
现代金融危机生成的机理与国际传导机制研究现代金融危机的生成机理与国际传导机制研究引言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与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危机已经成为威胁全球经济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经历过多次金融危机的教训,我们越来越意识到了金融危机的生成机理与国际传导机制的重要性。
本文旨在探讨现代金融危机的生成机理以及国际传导机制,并分析其中的关键因素。
一、现代金融危机的生成机理1. 泡沫破裂与信贷周期现代金融危机的生成通常与泡沫破裂有关。
在繁荣期,随着经济增长和市场繁荣,投资者对未来收益的预期不断上升,导致金融市场出现过热现象。
投资者的热情推高了资产价格,形成了泡沫。
一旦投资者开始怀疑泡沫的持续性,他们会纷纷减少投资,这可能导致泡沫的破裂。
破裂的泡沫会引发资产价格迅速下跌和信贷紧缩,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2. 不良贷款与金融风险金融危机的生成与不良贷款问题密切相关。
在繁荣期,金融机构往往会出于扩大业务规模的目的,放松对借款人的信贷审查,提供过多的贷款,尤其是高风险的贷款。
当经济进入衰退期时,借款人可能无法按时偿还贷款,这些不良贷款就会大量涌现。
不良贷款对金融机构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引发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3. 金融创新与复杂性现代金融危机的生成还与金融创新与复杂性有关。
金融创新在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金融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例如,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大大增加了金融机构的风险敞口,复杂的金融工具使得监管机构的监管难度增大。
当金融机构无法有效管理和控制其风险时,金融危机就有可能发生。
二、现代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1.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脆弱性传染国际资本流动被认为是金融危机传导的重要渠道。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可以很容易地流动到其他国家,而且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当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时,投资者通常会撤回资金,并寻找相对安全的避风港。
这种行为导致了金融脆弱性的传染现象,将原本局部的金融危机扩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而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的议论文(精选4篇)关于金融危机的议论文篇一好像全世界都在议论FinancialCrisis.....其实很多信息都是网上的,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想我也不会写下一下的感受。
很多人说,西方收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其实说到底还是美国很严重吧,人均saving居然是-1%,这个对中国人来说的确是没办法接受的,又好像说英国好多人还不起贷款,露宿街头,接着说冰岛国家破产了.....消息是很多,但是呢,我所在的欧洲大陆还是比较stable的吧,至少荷兰是比较稳定,也许是因为金融业并不是主要支柱产业吧,看报纸说鹿特丹港口及其周边地区仅仅物流业就有超过6000个岗位空缺,对于一个小国家来说,貌似港口还是一片繁荣!也许中国真的不是偷着乐,港口为何如此繁荣居然跟中国有关!现在全世界都在缩减成本,中国也不例外,那么多的消费品产自中国,各大船运公司力图把运输成本降到最低,都用大船,外加超载,小的港口都不敢去了,再加上精明的荷兰人采用了电子清关制度,船在到港2个星期前就可以提前清关,大部分往欧洲大陆的船都冲到鹿特丹来了,而港口的生意早已经形成了cluster,自然带动经济的繁荣,所以没感受到金融危机过多的冲击,真的!暑假时候在国内,只有一个感觉,国内的东西越来越贵了,而最近发现鹿特丹超市的东西还真是偏便宜了。
今天的感受特别深,应该说坏小孩是个特别不会过日子的人,平时因为懒,舍不得多走10步路到隔壁便宜点的超市买东西,今天发现平时去的超市东西都没空了,跑到隔壁那家便宜点的德国超市,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真的买东西很很很不看价格!啊哈!突然想起为什么leo在法国留学的同学ge大姐说,坏小孩是不是特别娇气啊,你看她点菜都不看菜单和价格的!呵呵,估计是说坏小孩很不会过日子,不过貌似被很多很多人说过,无所谓了。
只是今天去那个超市买东西,突然想到了以前在莱顿的日子,04年老去那个超市买东西,因为那个很近,也有很多我喜欢吃的巧克力,只是,今天有感触是发现好多东西超便宜,几年都没涨价的样子了,买了自己很喜欢的一种巧克力,400克,才1。
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及对中国经济影响和对策分析摘要: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放缓脚步,我们回过头来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及对我国的影响。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世界金融危机,是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传导的,进而引发了全球经济的衰退,我国也不例外的受到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牵连:一方面中国实体经济受到打击,广东东莞等地私营经济体破产数量庞大,另外一方面,除了实体经济以外,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被激发出来。
因此,本文分析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同时,更着重强调突出我国经济政策重点取向,寻找拉倒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中国经济一、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全球经济进入低迷阶段,其传导机制是:美国金融自由化过度,政府对金融风险监管不利,金融衍生产品出现损失,导致其他与之相连的金融产品出现损失,进而导致金融体系混乱,由于各个国家的经济相互依靠相互影响,顾金融危机很快从一国传导到另外一个国家,形成国与国之间的连锁反应,最终以加速效应或者乘数效应的方式从虚拟经济导向实体经济,最终形成多国多产业损失惨重。
所以这次的金融危机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一个危机,而非某一个因素能推动其传导的危机,爆发似乎不可避免。
(一)国际金融危机形成条件和传导机制美国经济实力雄厚,美联储连续降息,刺激外来资金流入,外表一片繁荣,房地产经济泡沫越来越严重,再加上美国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疏于监管的行为,成了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一只推手。
使得次贷危机发生后世界金融体系处在严重失衡的状态。
危机形成的传导机制研究,美国民众的超前消费,贷款消费的方式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关键因素。
而金融自由化和衍生品的泛滥,把资产证券化推到了极端,为这次危机的发生创造了生存条件,并将风险逐步转向全世界。
(二)金融传导机制的深层次原因美国是世界金融中心,美国财政账户赤字庞大,日本中国欧洲等国家对美国有大量的贸易盈余,美国通过向这些国家出售资产或借款,使这些国家成为美国的债权人,所以这些国家的投资收益非常容易受到美元汇率和经济波动的影响。
金融危机研究论文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全球化、一体化发展,各国都陆续在不同程度上打开国门,走向世界,打破了原来那种国际金融市场相互隔离的局面,经济、金融方面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金融危机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金融危机研究论文篇一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国家放松了对金融市场的管制,抛开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让外国银行在本国境内发展,同时本国居民可以到国外的金融市场进行筹融资活动,国家往往就在经济繁荣的时候放松了对金融的监管,这样就容易引发金融危机。
面对全球的金融危机,我国乃至全球各国都需要完善金融监管,增强对评级机构的管制,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体系。
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危机;市场准入一、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的关系我们知道金融的发展伴随着金融危机的出现,在面对金融危机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想到金融监管,如果监管体制变得很严,金融危机就有可能不会出现,那么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这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金融监管不力是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之一,在1933年发生的巨大金融危机主要是跟美国的监管不力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在那个时候美国主要实行的是伞形监管模式,它的这种监管模式表现出最大的特点就是双重多头,这种监管模式没有很好地将分业监管与统一监管分开,所以无法使监管制度充分发挥其作用,达到有效监管的目的。
其次,这种监管模式在内部协调和分工方面的缺点可能会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另外在那时候经常鼓吹市场监管比政府监管更有效,这种新自由主义的监管理念实际上鼓舞了那些冒险行为的发生,这有可能是影响本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
二、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在国际市场中基本上没有竞争地位。
虽然我国在金融监管这方面一直以来也是相当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全球金融化不断加快,中国金融监管不能很快的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那么我国在金融监管上将会凸显出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1.限制市场的进入一个进入金融业的市场是否合格,是金融监管所需要关心的首要问题,只有保证了进入市场的质量,金融业的安全才能得以保证。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生成和传导机制研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逐步开放,国际带来的危机与影响日益加剧。
国际危机的生成与传导机制的研究对于我国目前发展与政策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生成国际金融危机的生成都无一例外地有其背后驱动因素,这些潜在的因素包括不当的货币政策和政策、金融衍生品泛滥、顺周期操作、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国际货币体系的僵化以及金融监管缺位等。
本文主要内容是分析并归纳国际金融危机的形成条件。
(一)长期宽松型政策长期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会给带来隐患:低利率政策吸引大量,增加了和投机需求,引导资金流向股票和房地产市场,最终导致生产过剩、资产泡沫破灭,由虚拟经济危机到实体经济。
低利率政策被公认为导致美国此次次贷危机的主要因素。
(二)汇率风险当一国货币对外升值时,会严重影响该国对外出口总量,进而影响该国经济总量,造成出口商品和劳务滞销,大范围破产和失业,国内投资严重不足,经济陷入萎靡;反之如果出现严重贬值,则国内居民纷纷抛售本国货币,资本外逃,造成本国货币汇率进一步下跌。
因此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都是各国央行最终目标之一。
(三)信息不对称风险从国家与的关系来看,随着银行体制改革的深化,银行自主权加大,“逐利”的市场经济行为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加之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工具日益繁多,银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作为所有者的国家对银行的监督成本和监督难度大大增加,银行有各种便利条件从事违规行为而不被观察到,从而造成道德风险。
(四)金融创新产品泛滥、高杠杆操作和监管缺失金融衍生产品设计之初是为了回避和转嫁标的资产风险,但是由于监管不到位等原因导致衍生产品泛滥,不仅不能规避原有风险,反而会将风险成倍地转移和扩散。
除此之外,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超出原有杠杆率十倍甚至二十倍的规模进行交易。
一旦发生了违约损失,因为杠杆的放大作用会导致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巨额亏损资不抵债而破产倒闭。
二、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目前国内外关于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研究浩如烟海,但是从传导途径上可以分为三大类:传导、国际资本流通传导和传染效应。
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研究[摘要]金融危机从经济活动开始的那一天就存在于人们身边,没有人希望金融危机的到来,一旦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人们的生活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将有数以万计工人面临失业,无数企业倒闭,但它在来临以前几乎毫无征兆。
美国属于国际中经济最为发达国家,世界上的很多企业都与美国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在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致使全球范围很多国家受影响,随后金融危机爆发,严重制约了全球经济发展。
因此,研究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就成为现代社会关键问题。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近年来,很多国家都与我国建立起良性关系。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于我国影响总的来说并不大,经济发展依然保持良好势头,正是如此使得我国备受世界各国瞩目。
但我国不能将金融危机的破坏力忽视。
我国作为国际重要组成部分,其金融体系难免会存在危机性。
因此,需要研究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以便防范金融危机爆发,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1国际金融危机与金融危机传导的概述所谓的金融危机实际上主要是指在社会金融系统中所出现的危机,这种金融危机主要表现在金融系统运行中,金融指标将在短时间内出现重大变故的现象,而其中所指的金融指标不仅有货币汇率和证券价格,还包括倒闭的金融机构数量以及房地产价格等。
一旦爆发金融危机就会使整个金融系统进入重度混乱状态,甚至出现严重的资产配置问题,这样也会致使国际经济出现不良震动,形成经济危机[1]。
对于金融危机传导,由于研究学者的研究角度不同也就对其设定了不同的定义,一般情况下,都将金融危机传导认定为是在平稳期或危机期使传导方式受到冲击,进而发生了改变。
随后有学者从狭义方面对传导进行概括,认为所谓金融危机传导就是在一定路径中传输危机,也有学者从广义方面对其进行概括,认为传导就是将各个国家及市场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运动路径[2]。
但本文认为金融危机传导应从广义与狭义两方面进行分析,从广义角度讲,金融危机传导就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的所发生的危机传输给另一国家或地区,从狭义角度讲,则是将金融危机从一国扩散到另一国,使被传导国家在毫无防备中受到金融危机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机制探究论文
摘要:研究国际金融危机传递机制,对于防范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风险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与传递源、被传递对象、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传递过程、各国的经济实力和经济结构等相互关联。
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力度一般与传递源的距离、各国的经济实力、金融体系的健全程度等成反比。
拯救国际金融危机的方法对迅速中止危机的传递起着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危机;传递机制
研究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对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金融传递可分为正常传递与非正常传递两种类型。
正常传递指在维持各国汇率稳定和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影响,非正常传递指引起各国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的国际资本流动,它不仅由一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另一国,而且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危机“传染”。
本文所讨论的国际金融机制,主要指后一种类型。
一、传递源与被传递对象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国际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首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称为“传递源”。
受传递源影响,同样的危机很快出现在其临近或周围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称为“被传递对象”。
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源”多发生在区域经济链条较为薄弱的环节上。
那些被传递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与传递源国家在经济类型、金融体制、发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高度相关的投资贸易关系。
以这次东南亚货币危机为例,东盟五国较为全面地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阶段是在1976年2月五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区内实行特惠关税区时算起。
当时东盟各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纷纷实行50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由于当时美、日、欧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60%,使得东盟各国经济极易受到西方经济波动的影响。
为此,东盟决定采取扩大区内贸易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使得东盟五国的内部贸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各国经济命运由此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同时对东盟的这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对外部波动极为敏感,加上各国在产业和进出
口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竞争性,那么一旦某国货币受到投机者冲击而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和下跌时,自然也会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的外汇市场,从而造成货币危机的传递。
(二)国家之间存在某种货币一体化安排。
1992年欧洲外汇市场波动的背景正是国际投机势力看准了欧盟货币体系中,成员国虽然安排了相互间汇率浮动上下不超过2.25%的界限,这种货币一体化安排客观上要求各国一致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
但由于当时东西德统一不久,德国政府对赤字融资的需要要执意维持马克较高的利率,最终以英镑为首的其它低利率货币遭受投机者抛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整个西欧经济也陷入衰退。
在这种一体化的货币安排下,任何一种薄弱的货币受到攻击都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市场动荡二、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与传递过程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中,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即汇率和利率等竞争性变量。
区域金融危机发生,汇率和利率成为国际金融传递的主要媒介。
特别是汇率变动直接对国际和一国经济发生作用。
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作为传递源的国家都因过去的刻板的盯住汇率政策不能应付国家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并都改变了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引起货币大幅贬值而发生金融危机。
既然国际金融的传递媒介是利率和汇率,那么样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就自然成为主要的传递途径。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过程可概括如下(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泰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泰铢贬值后,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便得到加强。
与泰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周边国家为了维持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会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
正是基于这种预期,国际投机者必然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做空头,而投机性的抛售就会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产生巨大的贬值压力。
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递。
由于经济类型的接近,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泰国类似的经济问题,如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良债权、经常项目逆差等,投资者也害怕当地会发生金融危机,于是干脆把资本从新兴市场撤走,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金融危机实际发生。
三、现代国际投资组合理论———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一种理论解释
投资组合理论是现代投资组合行为的基础理论。
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当前分散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证券的种类构成转向证券的地区构成上来了。
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每一种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来度量,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组合中各资产的风险大小、各类资产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
那么在分散投资时,在既定收益下必须尽量减少资产之间的相关度,从而降低总体风险。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经济往来和一体化发展,其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已经变得很大,仅限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组合已经无法很好地削减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投资组合必然会把部分投资换成回报。
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资板块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国的货币风险上升,国际投资组合即对自身做出修正,这种修正行为就是把属于该地区板块的证券和货币抛出,从而引起该板块对应的整个地区的货币动荡。
四、传递力度与传递中止
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力度一般与传递源的距离成反比,距离越近被传染的程度越大。
同时,传递力度与各国的经济实力、金融体系的健全程度、金融市场的开放和管理程度以及汇率制度的灵活性、有效性成反比,被金融危机传染的国家,这些指标往往不佳,相反,则传染的程度相对要轻一些。
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中止,与区域内有无中流砥柱,即经济强国的实力及其解救他国金融危机的态度,并与国际社会援助的方法和及时性有着很大关系。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初,如果区内强国对泰国的问题能给予重视并及时资助,危机不至于会扩散到后来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