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然动物园》
- 格式:pptx
- 大小:3.94 MB
- 文档页数:26
《游天然动物园》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动物园中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常见的动物,如狮子、老虎、长颈鹿、斑马等。
2. 了解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如狮子的凶猛、老虎的威武、长颈鹿的高大、斑马的条纹等。
3. 学习如何保护动物,如不乱扔垃圾、不捕捉野生动物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提高观察能力。
难点:学会如何保护动物,培养保护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动物园中的各种动物。
2. 教学卡片:动物的图片和名称。
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动物园的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认识动物: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或视频,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称。
3. 了解动物特点: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特点,如外形、颜色、生活习惯等,并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
4. 学习保护动物:讲解如何保护动物,如不乱扔垃圾、不捕捉野生动物等,让幼儿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5. 实践活动: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动物,并简单描述动物的特点。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幼儿对动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7.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所学到的动物知识,并一起讨论如何保护动物。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动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的掌握。
2. 听取幼儿的表述,评估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于动物保护的关注和行为表现。
七、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实地参观动物园的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各种动物的生活环境。
2. 开展动物主题的故事会,通过故事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动物的生活和保护意义。
3. 举办动物保护主题活动,邀请专家进行讲解,提高幼儿对动物保护的认识。
八、教学反思: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引入动物园的概念,认识常见的动物。
游天然动物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概念,知道天然动物园与传统动物园的区别。
2. 掌握游览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技巧,如观察、记录、保护动物等。
3. 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爱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天然动物园的定义与特点2. 天然动物园的生态环境3. 游览天然动物园的注意事项4. 观察与记录动物的方法5. 保护动物的重要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天然动物园的定义、特点、生态环境等基本知识。
2.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动物,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保护动物的实例,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游览天然动物园的技巧,促进学生互动。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天然动物园图片、视频等。
2. 观察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动物特征。
3. 环保宣传材料:提高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天然动物园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天然动物园的生态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讲授(15分钟)1. 讲解天然动物园的定义与特点。
2. 介绍天然动物园的生态环境,如气候、植被、动物种类等。
3. 阐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游览天然动物园的注意事项。
2. 学生填写观察记录表,学习观察与记录动物的方法。
四、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与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二、讲授(10分钟)1. 讲解游览天然动物园的技巧。
2. 分析保护动物的实例,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教师展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保护动物的方法与意义。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学校和社区宣传保护动物的理念。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提出宣传方案。
16课游天然动物园鄂教版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16课教学设计16、游天然动物园汉阳区楚才小学王芬【单元简析】本单元以“人与动物”为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
《游天然动物园》是篇游记向我们展现了非洲这片神奇土地上生存着的可爱的动物。
《隔窗看雀》的作者在感受到麻雀的忙碌、平庸和活泼中,体悟到麻雀精神的可贵——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
麻雀这个小小的生灵对生活的热情,让作者回味不已。
《刺猬》是篇记叙文,记叙了作者在和刺猬的相处中,刺猬由紧张到从容继而到快乐的过程。
学习本单元课文,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积累好词佳句,了解观察的方法,抓住课文的要点,在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教材分析】《游天然动物园》这篇课文是一篇游记,写的是游览坦桑尼亚国立米库米天然动物园的各种有趣的见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野游活动的过程,“晨光熹微”、“约四五个小时”、“中午”、“下午两点多钟”,具体点明了浏览的时间;“出发”、“开始参观”、“返回”、“结束”,具体点明了浏览的过程。
这样文章的结构经纬分明,条理十分清晰。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段(第1、2自然段):写“我们”乘车来到了国立米库米天然动物园。
第二段(第3-6自然段):写一天中在米库米天然动物园的见闻。
第三段(第7自然段):写这次野游活动的愉快感受。
这篇课文在写作特色上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课文重点写了米库米天然动物园的见闻,略写了从出发到米库米动物园的过程以及返回结束的有关情况;写在米库米天然动物园的见闻,详写了长颈鹿、基马猴、河马、大象、狮子这些野生动物,面对犀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本节课采用“批注式”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代讲,以读促理解,充分发挥朗读、想象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体会感悟米库米动物园之行的无穷乐趣。
【课时安排】两课时。
其中第一课时完成单元导读、学习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及课文1-3自然段的教学内容。
语文《游天然动物园》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游天然动物园》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重点信息。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通过对课文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游天然动物园》的主要内容介绍课文讲述了一次游览天然动物园的经历,描述了动物园中的各种动物和自然景观。
通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动物园中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义。
2.2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包括:动物园、天然、动物、狮子、老虎、长颈鹿、斑马等。
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包括:描述动物的外貌特征、动作行为、生活习性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动物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动物园的印象和经历。
引入课文《游天然动物园》,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和兴趣。
3.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信息。
3.3 词汇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复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
学生通过卡片游戏、小组竞赛等形式进行词汇练习,巩固记忆。
3.4 口语表达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游览天然动物园的场景,运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表达。
第四章: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游览天然动物园的作文。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动物,描述其外貌特征、动作行为和生活习性。
第五章: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中的优点不足。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游天然动物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分类和特征2. 生态环境与动物的适应3. 保护动物的重要性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学生观察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
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动物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学生制作动物保护的宣传海报。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各种动物的图片。
2. 视频素材:天然动物园的视频。
3. 宣传海报材料:彩纸、彩笔等。
五、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天然动物园的视频,让学生对各种动物有直观的了解。
2. 讲解:讲解动物的分类和特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3. 观察:学生观察动物图片,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动物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5. 实践活动:学生制作动物保护的宣传海报。
6. 总结:展示学生制作的海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7.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保护动物的短文。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观察记录,了解他们对于动物特点和习性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动物保护的认识。
3. 检查学生制作的海报,评估他们的创造力和对保护动物信息的传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参观动物园,观察动物并了解它们的生态环境。
2. 邀请动物保护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动物保护的专业知识。
3. 开展校园宣传活动,如举办动物保护知识竞赛或摄影比赛,提高学生对动物保护的关注度。
八、教学资源:1. 动物保护相关的书籍和文章,供学生深入阅读和研究。
2. 动物园的官方网站或教育资源,提供更多有关动物的信息。
3. 环保组织的宣传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参与动物保护活动。
九、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观察记录,对他们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游天然动物园》12年前,我有幸在东非最著名的米库米天然动物园里留宿了一夜,并亲眼目睹了一幕:一只大雄猩猩与一群狮子的搏斗。
那一日的黄昏,代理坦博翁先生亲自开着一辆吉普车载我们去游米库米天然动物园。
一切都充满了生息。
大群的河马在达累斯萨拉姆河里大声地打着哈欠;三五头大象沐着黄昏的流霞在悠闲地散步;一只火红色的狐狸嘴里叼着一只幼瞪羚在小步赶路;狮子们懒散地倒卧在草从里,默默地添着血;一群角马从远远的地方拥过来,散着一个扇形,一头鬣狗像是个牧羊人似的就在扇后紧紧地追逐着。
终于,鬣狗坐在了一个蚁山上,孤独沉寂得像一尊雕塑。
夜幕降临时,我们终于赶到了猎人旅馆。
猎人旅馆其实就是一大片高的棕榈林。
近30米高的大树无枝无叶,只有一个塔状的阔大的树冠,结满了沁香的油棕果。
在每棵大树的中部,智慧的坦桑尼亚人建起了一个个无墙无窗的小屋。
小屋十分奇特,绕棕榈树的中部用油棕皮条固定了一个圆形的塔楼,宽大的树冠恰就成了屋顶。
每个这样的棕榈小屋可住3个人,每人每晚宿费100美元。
每间小屋配3架夜视望远镜和3床毛毯。
上下由一条十几米长的绳梯出入。
整个猎人旅馆只有一个管理员,负责收费和发绳梯。
我和坦博翁先生住在一起,住四号棕榈小屋。
领了绳梯,找到那棵棕榈树,坦博翁先生把绳梯展开,抡圆胳膊用力一甩,恰好搭上了小屋梯口。
本来这个甩梯子的任务应由管理员进行,坦博翁先生来的次数多了,熟门熟路,就自己操作了,也别有一番乐趣。
我和坦博翁先生爬上小屋,天便黑了下来。
远处的坦葛尼喀湖的最后一抹夕晖消逝了,一大群汤姆斯瞪羚在湖畔饮完水也在夜色中消逝了。
一大群火烈鸟在空中火红地一闪,也消逝了。
非洲大平原奇诡的夜开始了。
突然,树冠上掉下一个肉头肉脑的家伙,吓了我一跳,捉住一看,竟是一只有着一个奇特的大鼻子的猴子。
坦博翁先生说,这是一只懒猴。
在我们与这只懒猴一起用过了晚餐一种坦桑人爱吃的木薯饭团子之后,野兽的吼声开始此起彼伏,尤其是狮子的吼声十分惨人。
读《游天然动物园》有感
读《游天然动物园》有感南京市高淳县青山小学六(1)陈慕华前几天,我们学习了课文《游天然动物园》,虽然课文学完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特别是老师的一席话,总回荡在我的脑海中。
----天然动物园中的动物为什么如此幸福,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天然”。
和一般的动物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天然动物园是人被关铁笼里,动物们在自在悠闲地张望我们。
自由是它们的幸福的源泉。
动物园,一说到它,大家肯定会想到顽皮的猴子,笨重的大熊,凶猛的老虎......在那里,谁都会流连忘返,因为那里有一只只讨人欢喜的动物,当然有些是为了生存而被迫改变了自己的本性。
但人类又何曾注意过动物们那一双双眼睛,望着铁笼外那一张张好奇的面孔,一个个挑逗,它们的眼中只有恐惧和悲哀。
游客们自在悠闲,但它们呢,每天被囚禁在阴暗的铁笼中,只有孤单、寂寞、无助、痛苦陪伴它们。
虽然它们每天都享受着丰富的物质待遇,没有捕猎的危险,没有温饱的忧虑,但它们真的快乐过幸福过吗?我想它们要的不是这些,而是渴望大自然中那温暖的阳光,和煦的春风,芬芳的鲜花,它们要的是回归大自然----回家。
人类口口声声说保护它们,但人类想过吗?真正伤害它们
简评:文章通过深刻的反省,给人深深的警醒与反思。
第1页共1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游天然动物园》在非洲莽原看动物在非洲,开车在莽莽草原上追寻狮子自有一番乐趣,那不仅因为非洲是狮子的产地,而且因为观赏野生的狮子同观赏关在笼子里的狮子情趣不一样。
因此,凡是从国内来内罗毕的人,总要到内罗毕天然动物园一睹狮子的雄威。
内罗毕天然动物园就在城市边上,因此在靠近城市的三面用铁丝网拦着,只有离城最远的一面与外界相通。
到天然动物园看狮,并不一定如愿。
能不能看到狮子,完全靠运气。
动物园越大,越难看到。
在内罗毕和蒙巴萨之间的查瓦天然动物园,是肯尼亚最大的野生动物园,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内罗毕天然动物园是肯尼亚十几个野生动物园中较小的一个,面积也有117平方公里。
在如此广阔的原野上追寻狮子,可能转上几个小时也见不到影踪,但有时会意想不到,大群狮子突然出现在你眼前,甚至奇遇般地看到它们交配、捕食。
狮子被奉为林中之王或兽中之王。
它们走起路来,昂首阔步,目空一切。
雄狮满面须毛,一直长到颈脖之后,确有几分威风。
狮子群居,祖孙同堂。
群体靠雄狮维系,它们撒尿圈地,划定狮群的势力范围。
狮司法部气味强烈,既警告那些不速之客不得闯入它们的领地,又是群狮联络的手段。
狮群内部联络还靠狮吼。
狮群过大时,它们进行分群。
分群之后,各自独立,互不往来。
捕食是母狮的职责。
但是狮子捕食并非每捕必获,因为它们每小时的最高跑速才55公里,往往追不上那些比它们小的猎物。
因此狮子捕食常常采用藏猎和围堵的办法。
斑马、羚羊、长颈鹿是它们的易捕之物。
狮子抓住猎物之后,先将其摔倒在地,或者咬断它们的气管,或者张开血盆大口堵住它们的呼吸道,将它们窒息致死。
食物由群狮分享,但先雄后雌,儿孙在后。
狮子食量很大,一头狮子一顿可食20多公斤,一顿食饱之后可以几天不食。
食量如此之大而又不是每捕必获,因此它们有时偷食其他动物的捕获物。
林中之王偷食,似乎有失体面和尊严。
为了能使旅游者看到狮子和其他野生动物,内罗毕天然动物园每天早上5点30分就派出巡逻车辆在动物园内追寻动物,并随时用报话机向总部报告。
《游天然动物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让学生熟悉常见的动物种类和它们的生活习性;(3)让学生了解天然动物园的保护意义和人类如何保护动物。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动物的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搜集资料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常见动物的种类和生活习性;(3)天然动物园的保护意义和保护方法。
2. 教学难点:(1)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方法;(2)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搜集资料;(3)如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常见动物的种类和生活习性;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4.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了解天然动物园的保护意义和保护方法;5. 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搜集资料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PPT、案例资料和动物图片等;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和收集动物资料的相关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一段天然动物园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天然动物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多样的动物资源;(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天然动物园相关知识。
2. 探究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天然动物园的定义和特点;3. 学习常见动物的种类和生活习性(1)教师展示不同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动物的特点;(2)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小组讨论,了解常见动物的种类和生活习性;4. 了解天然动物园的保护意义和保护方法(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天然动物园的保护意义和人类如何保护动物;(2)学生通过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天然动物园的保护意义和保护方法;5.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游天然动物园》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 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特点和习性2. 生态环境的观察和描述3. 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的教育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各种动物的外形、颜色、动作等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动物的习性和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讲授法:讲解动物的特点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收集各种动物的图片或视频。
2. 准备相关的生态环境资料。
3. 制定游天然动物园的活动计划。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动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2. 讲解动物的特点和习性:讲解各种动物的外形、颜色、动作等特点,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3. 观察和描述:组织学生观察动物,要求学生用语言描述动物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动物的习性和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 总结和讲解: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讲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游天然动物园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动物特点和生态环境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检查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检查学生的作文作业,评估他们对游天然动物园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附近的动物园或自然保护区,增强他们对动物和生态环境的直观认识。
2. 邀请动物专家或环保工作者进行讲座,让学生更专业地了解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的知识。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程度,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考虑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其更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游天然动物园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天然动物园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天然动物园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动物和自然环境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提供学生与动物互动和观察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天然动物园的概念:天然动物园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基础,让动物在接近自然状态下生活的动物园。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你们是否去过动物园?你们对动物园有什么了解?你们希望在动物园看到什么样的动物?活动一:动物园探索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份天然动物园地图。
2. 学生根据地图,选择一个动物园区域进行探索,观察和记录所看到的动物种类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3. 学生可以使用相机或素描工具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4. 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
活动二:动物观察和描述1. 将学生再次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动物。
2. 学生观察所分配的动物,并记录它们的外貌特征、行为习性和生活环境。
3. 学生使用自己的观察结果,撰写一份关于所观察动物的描述。
4.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描述。
活动三:动物保护意识培养1.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什么我们要保护动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如何保护动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3.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提出的保护措施。
活动四:游天然动物园1. 安排学生参观当地的天然动物园(如果可行)。
2. 学生在参观过程中,观察和记录他们所看到的动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3. 学生可以与动物互动,但需要遵守动物园的规定和保护动物的准则。
4. 学生回到教室后,分享他们的观察和体验,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案评估:1. 学生的地图和观察记录。
2. 学生的动物描述和观察结果展示。
3.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保护措施提出。
4. 学生的参观总结和反思。
教案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报告撰写。
《游天然动物园》教学设计(精选13篇)《游天然动物园》篇1之四作者:张艳萍教材简析:这是一篇游记。
写了游览坦桑尼亚国立米库米天然动物园的各种有趣见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这次野游活动的过程,用了“晨光熹微”、“约四个小时”、“中午”、“下午两点多钟”、以及“出发”、“开始参观”、“返回”、“结束”这些词语具体点明了这次野游活动的行程。
课文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重点写了米库米天然动物园的见闻,略写了出发到米库米天然动物园的过程以及返回结束的有关情况。
写在米库米天然动物园的见闻,又详写了长颈鹿、基马猴、河马、大象、狮子这些野生动物,而对犀牛、鬣狗、黄牛以及导游阿里所介绍的某些动物的趣闻只是一笔带过。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得个字只识不写。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懂得详略得当的好处。
4、通过课文语言文字,感受游天然动物园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瑞博或动物的图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你去过动物园吗,动物园里的动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看了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2、议一议,班上交流一下二、自学课文1、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2)借用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3)找出有关表示时间的词,给课文分段。
2、自读课文,完成第一个要求,同桌互读3、检测自学(1)指名读课文,正音出示词语:亭亭玉立、挑逗、有恃无恐、络绎不绝(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交流有恃无恐:恃,依赖,倚仗;恐,害怕,畏惧。
因有所倚仗而不害怕。
络绎不绝:前后连续,连续不断。
兴许:也许;或许。
兴这里读第一声。
庞然大物:庞,大的意思。
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
葵扇:用蒲扇叶制成的扇子,俗称芭蕉扇。
4、小组讨论,理清思路。
(1)老师指导分段方法(按一定的顺序分)(2)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说说游览的大体过程“晨光熹微”“约四个小时”“中午”“下午两点多钟”以及几个动词“出发”“开始参观”“返回”“结束”(3)按时间顺序分为四段,交流各自的意见第一段(1、2)写“我们”乘车到了国立米库米天然动物园。
《游天然动物园》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概念,掌握天然动物园的特点和分类。
1.2 技能目标学会如何参观天然动物园,培养观察和描述动物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提高环保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游天然动物园》一文描述了作者参观天然动物园的所见所闻,介绍了动物园中各种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2 生词词汇动物园、天然、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观赏、保护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掌握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概念,了解各类动物的特点。
3.2 教学难点学会如何参观天然动物园,提高观察和描述动物的能力。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
4.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天然动物园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天然动物园?天然动物园有哪些特点?5.2 课文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各类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5.3 实践环节安排学生参观附近的天然动物园,学会如何参观动物园,培养观察和描述动物的能力。
学生分享参观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反馈。
5.5 课后作业第六章:教学评价6.1 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通过课后作业、作文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相关知识介绍其他天然动物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天然动物园特色。
7.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动物保护的公益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八章:教学资源8.1 教材《游天然动物园》课文文本。
8.2 多媒体资源天然动物园的图片、视频、动物科普资料等。
8.3 网络资源相关动物保护组织的信息、天然动物园的官方网站等。
第九章:教学时间安排9.1 课堂授课时间每章内容安排2课时,共10课时。
六年级语文教案《游天然动物园》六年级语文教案《游天然动物园》「篇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3、懂得详略得当的好处。
4、通过课文语言文字,感受游天然动物园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课文有详有略,突出重点的好处。
教学准备:投影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回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1、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在米库米动物园的见闻。
2、课文写了许多动物(板书动物名称)。
3、课文先写了乘车去动物园,然后写了在动物园的见闻,最后写了这次活动的愉快感受。
过渡: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出示句子: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的乐趣是无穷的,无怪乎每年从世界各地前去游览的人络绎不绝。
1、读一读这句话。
2、你读懂了什么?络绎不绝:前后相接,连续不断说明人多的成语还有哪些?无怪乎:换成“难怪、怪不得”,表示明白了原因,对下文所说的情况就不觉得奇怪了。
3、读了这句话,大家还有什么想知道的?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有哪些乐趣?二、学习课文3—6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划出你认为充满乐趣的语句,并和你的同桌交流。
2、指名交流⑴它们高仰着细长的脖子,在树阴下亭亭玉立,简直一动不动。
远远望去,恍若一幅巨大而迷人的风景画。
(恍若、亭亭玉立)作者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长颈鹿的静态美,优雅娴静。
⑵更有趣的'是,成群的非洲基马猴正在这些长颈鹿中间蹦来蹦去。
好一阵子。
(蹦来蹦去、挤眉弄眼、挑逗、奔前跑后、周旋)体会到非洲基马猴顽皮好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⑶这些庞然大物,身长丈余,最大的足有三吨重,这大概就是它们有恃无恐的原因吧!理解: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有恃无恐:因有所依仗而害怕。
用“因为所以”句式来连一连这句话⑷只见它们慢腾腾地踱步,一面扇动着那葵扇般的大耳朵,一面用鼻子把一棵棵小树齐根打断。
(体会到大象力大无穷)⑸只见不远处一棵大树下聚集着十几只狮子,一只母狮子在打哈欠伸懒腰,它满不在乎地瞥了我们几眼玩闹。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游天然动物园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美妙的动植物世界》中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游记,了解天然动物园的情况,从而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爱护。
二、教学目标1.听懂、理解游记《游天然动物园》;2.学会使用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3.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爱护。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游天然动物园”,引导学生想一想在动物园里都会遇到哪些动物;2.播放一段天然动物园的宣传视频,并介绍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情况。
2. 阅读游记1.学生先阅读课文《游天然动物园》,然后老师带领学生大声朗读整篇课文,同时注重表达。
2.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问答和交流看望所看的动物,分享游园的感受和收获。
3.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文中一些生动的描写和描述的语言,让学生认识到作家精准、生动的文字表达的重要性。
3. 语言运用1.敦促学生思考自己在动物园中看到的景象和动物,使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词汇表达自己的感受。
2.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讨论看法和感受,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发言。
4. 总结点评1.教师搜集小组讨论中的观点和感受。
2.针对性地总结和点评学生的发言,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表达。
四、教学过程中的注意点1.在阅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理解文章含义,同时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
2.需要着重强调语言运用环节和总结点评环节,这两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更深入。
五、教学后作业1.小组发言总结。
2.自己写一篇动物园游记,描述所看到的一个动物或者景象,加深自己的印象。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多维度的学习机会,通过阅读游记、讨论、语言运用三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和训练,增强了对课文的理解和语言运用的能力。
同时,学生更好地了解了天然动物园的情况,增加了对动物的兴趣和爱护,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