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绘画艺术欣赏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20
四年级人自然社会第10课唐伯虎与西子湖优秀教学课件课程目标- 了解唐伯虎与西子湖的故事情节- 研究唐伯虎的艺术造诣和人生态度- 掌握绘画艺术的基本技巧课程大纲1. 故事导入- 给学生展示唐伯虎与西子湖的插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引起学生的思考和猜测2. 故事展开- 分段呈现唐伯虎与西子湖的故事情节- 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回忆故事细节- 在关键情节处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促进思维发展和表达能力3. 唐伯虎的艺术造诣- 介绍唐伯虎的画艺、书法和诗词才华,并展示相关作品- 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唐伯虎作品的特点和艺术风格- 鼓励学生尝试模仿唐伯虎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4. 唐伯虎的人生态度- 探讨唐伯虎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艺术的热爱- 通过与学生分享唐伯虎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5. 绘画实践- 提供简单而有趣的绘画任务,让学生动手实践-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绘画技巧,创作自己的唐伯虎风格作品- 组织分享环节,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教学方法- 图文呈现:通过插图、图片和文字的配合,提升学生对故事和艺术的理解力- 讨论引导:在关键情节和艺术展示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思维和表达能力- 实践操作:通过绘画实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教学评估- 课堂问题解答:观察学生对故事和唐伯虎的理解程度,及时解答疑问- 绘画作品展示:评估学生对绘画技巧和创作风格的掌握情况- 口头回答:要求学生对故事情节、唐伯虎的艺术和人生态度进行口头回答教学资源- 唐伯虎与西子湖插图和故事材料- 唐伯虎的绘画、书法和诗词作品资料- 绘画工具和纸张- PPT演示文档课程扩展- 邀请艺术专家或画家来校进行讲座或示范- 安排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美术馆,增加艺术欣赏和研究的机会。
四年级人自然社会第10课唐伯虎与西子
湖优秀教学课件
课件内容
本节课研究内容为唐伯虎与西子湖,主要内容有:
1. 了解唐伯虎的人生经历;
2. 了解西子湖的历史;
3. 了解唐伯虎与西子湖的故事;
4. 善于用图画、小故事、诗歌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唐伯虎与西子湖故事的内涵;
5. 研究赏析相关文学作品。
课件设计
为了切合课程内容,本课件设计了以下几个板块:
1. 导入环节,首先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入唐伯虎的人生经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知识讲解板块,通过PPT展示、故事讲述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西子湖的历史、唐伯虎与西子湖的故事;
3. 情感体验环节,采用小组讨论、绘画、演讲等互动方式,让
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唐伯虎与西子湖故事背后所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4. 总结回顾环节,通过回顾研究的知识点,让学生对唐伯虎与
西子湖的故事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教学建议
1.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唐伯虎与
西子湖的故事,例如绘画、小组互动、情景表演等方式;
2. 对于不熟悉相关历史和文化的学生,可以在课前布置预任务,提高学生研究效果;
3. 在故事讲述板块中,可以采用拓展阅读、有趣的小故事等方
式来扩宽学生知识面,增强研究兴趣;
4. 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
体能动性,不断探究和发现知识的奥秘,提高学习的效果。
唐伯虎春宫画《鸳鸯秘谱》真迹欣赏导读: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唐伯虎春宫画《鸳鸯秘谱》真迹欣赏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唐伯虎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图为唐伯虎的书法。
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唐伯虎,画春宫画十分了得。
唐伯虎画得棒,据说是因为常跟妓女混,并且用妓女和情妇为裸体模特,故能在当时裸模极为缺乏的艺术环境中脱颖而出。
唐伯虎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唐伯虎的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唐伯虎的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
除绘画外,唐伯虎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
唐伯虎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而且是一位诗人。
他创作的诗,据不完全的统计,约有600余首。
唐伯虎诗风婉华丽,通俗流畅,即兴抒怀,以才情取胜。
诗文的内容多为揭露社会矛盾,抒发不平之气.具有较强的思想性。
唐伯虎书画的贡献,还表现在其他方面,比如深化了文人画的题材内容,促进了山水、人物、仕女、花鸟各科的全面发展,加强文人画自我表现意识等,都给后世造成深远影响。
唐伯虎书画艺术摘要:唐伯虎,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书画双绝。
本文将以唐伯虎的生平为线索,对他在山水、花鸟、人物和书法等方面的造诣,以及其优秀作品对后世的影响做简要评价。
关键字:唐寅、生平、书法绘画、艺术影响力正文:1 唐解元生平唐伯虎姓唐单字名寅,字子畏,一字伯虎,号六如,浙江省苏州人。
生于公元1470年,卒于公元1523年享年53岁。
他不但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还是享誉当时的书法和绘画大家。
少年时代,唐伯虎既从师于明代院派(一指祖述南宋画院的画风;另一种说法指祖述宋代著名画家赵伯驹,赵伯编的画法。
)著名画家周臣。
但到后来,唐寅的艺术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己经远远大于他的老师周臣。
唐寅青年时代就己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这在绘画艺术领域是属于早熟的画家了。
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全面的画家,不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都有卓越的成就,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唐寅晚年的生活并不富裕,由于长期的酗酒无度和放荡生活,加之心情郁闷,使他较早地离开了人世,这总让人感到有一此惋惜,但他却在中国绘画艺术史上画上了亮丽的一笔,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和永久的怀念。
2 唐寅的绘画艺术唐寅尊重两宋名家的画法,对元代的诸家技法也进行了苦心的研究,但更多使用的是宋代李唐的笔墨技法,又加入自己的独到新意,在作品中常常表现民间生活的片段,与社会生活有明显联系。
例如,他所画作品《红南农事图》,描绘的就是江南水乡耕织捕鱼的生活场面,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难能可贵的。
他的画面构图变化多端,或雄伟险峻,或平远清幽,善用细长挺秀的线条画山石,使画面具有别致的细劲流畅的感觉,趣味横生。
总体艺术风格属吴门画派。
明代山水画的派系繁多,错综复杂。
派系名称有按地名定义的,也有按其画风与传统及师承关系命名的。
如“吴门画派”就是以地域名称命名的。
2.1 唐解元的山水画风格唐寅的山水画代表作品有:《骑驴归思图》、《山路松声图》、《青山伴侣图》、《江南农事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