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原理04735课件第四章 PPT
- 格式:ppt
- 大小:864.00 KB
- 文档页数:70
《数据库系统原理教学》课件4目录•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模型与概念设计•关系数据库理论基础•SQL语言基础与应用•数据库安全性与完整性保护•数据库性能优化技术•数据库恢复技术与事务管理•新型数据库系统介绍01数据库系统概述Part数据库系统定义与组成定义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是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等组成的存储、管理、处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
组成数据库系统主要由数据、硬件、软件和人员等部分组成,其中数据是核心,硬件和软件是支撑,人员是关键。
数据库技术发展历史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数据主要依赖于人工进行管理,数据不保存、应用程序管理数据、数据不共享、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数据以文件的形式进行存储和管理,数据可以长期保存、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数据独立性差。
数据库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今,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面向整个系统、数据的结构化、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
数据库系统应用领域电子商务数据库系统在电子商务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商品信息展示、交易数据处理、用户信息管理等。
医疗卫生数据库系统在医疗卫生领域中被用于病人信息管理、药品库存管理、医疗设备管理等方面。
金融在金融领域,数据库系统被广泛应用于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的业务处理和数据管理中。
制造业制造业中的ERP、MES等系统都离不开数据库系统的支持,以实现生产流程的优化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数据共享性高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程序共享使用,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
数据结构化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是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进行组织的,具有高度的结构化特点,便于数据的查询和管理。
数据独立性高数据库系统实现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使得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更加便捷。
04735数据系统原理pdf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系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数据系统是一种集成了硬件、软件、数据管理技术和数据的系统,用于存储、处理和管理数据。
数据系统的原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和展示等。
一、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数据系统的第一步,涉及到如何从各种来源获取数据。
数据来源可以是各种传感器、数据库、文件、网络等。
数据采集的关键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实时性。
在采集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清洗和预处理,以消除错误和重复的数据。
二、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是数据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如何有效地存储和管理大量的数据。
数据存储的关键是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同时还需要考虑数据的查询性能和安全性。
常见的存储技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分布式存储等。
三、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数据系统的核心,涉及到如何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分析,以提取有用的信息。
数据处理涉及到的技术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统计分析等。
数据处理的关键是算法的选择和优化,以提高处理效率和精度。
四、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是数据系统的重要环节,涉及到如何将数据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
在传输过程中,需要考虑数据的传输效率和安全性。
常见的传输协议包括TCP/IP、HTTP等。
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需要进行加密和认证等操作。
五、数据展示数据展示是数据系统的最终环节,涉及到如何将处理后的数据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给用户。
数据展示的方式包括表格、图表、仪表板等。
在展示过程中,需要考虑用户的体验和需求,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同时,还需要考虑数据的可视化和交互性,以提供更加智能和个性化的服务。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考点归纳)一、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库的定义和特点、数据模型(层次、网状和关系模型)、数据库系统的架构、数据库语言分类及特点等。
二、关系模型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关系、属性、码等)、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关系数据的完整性、关系数据库设计原则和规范化等。
三、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关系数据库的查询优化和执行、ACID特性和并发控制、事务管理、数据恢复和故障处理等。
四、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概念、实体关系模型(E-R模型)和E-R图、数据库设计过程和规范、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等。
五、数据库查询与操作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语义、SQL中的查询操作、连接操作、分组与聚集操作、嵌套查询、事务管理等。
六、数据库完整性与安全性数据完整性的概念和类型(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安全性和权限控制、访问控制、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等。
七、数据库性能调优数据库的性能指标(响应时间、吞吐量、可靠性、可扩展性等)、数据库性能优化的策略和方法、索引技术、查询优化等。
八、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分布式数据库的设计和优化、事务管理和并发控制等。
九、面向对象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面向对象数据库的数据模型、面向对象数据库的查询操作、面向对象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等。
十、XML数据库XML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XML数据模型、XML数据库查询和操作、XML数据库的设计和应用等。
综上所述,数据库系统原理是涵盖较为广泛的知识领域,它不仅包括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关系模型,还包括了数据库的设计、管理、优化等方面的内容。
掌握数据库系统原理的相关知识,对于学生深入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原理和技术,提高数据库设计和开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重点难点本章重难点分析(重点)知识点1 数据库基本概念1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2数据库是指长期储存在计算机中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永久存储、有组织、可共享。
知识点1 数据库基本概念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4、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知识点1 数据库基本概念用户(程序员)用户(数据库终端用户)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数据库管理员(DBA)知识点1 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库管理员不同于普通数据库用户,他们是专门负责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并保证数据库正常、高效运行的人员;讲解归纳与举例【正确答案:C】讲解归纳与举例【正确答案:A】讲解归纳与举例【正确答案:数据】知识点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知识点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知识点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根源消除或控制数据冗余不一致性知识点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数据独立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对数据的统一管理和控制功能,主要包括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与故障恢复等,即数据库保护。
安全性知识点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知识点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故障恢复(Recovery)讲解归纳与举例【正确答案:D】讲解归纳与举例【正确答案:A】讲解归纳与举例【正确答案:故障恢复】讲解归纳与举例【正确答案:数据冗余】知识点1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三级模式模式内模式外模式客户/服务器结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知识点1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外模式也成为子模式用户模式模式也称为概念模式或逻辑模式也称为存储模式姓名 年龄孙小涵 18赵珂卉 17知识点1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概念模式,逻辑模式概念视图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数据视图,即用户视图存储模式内部视图,或存储视图知识点1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知识点1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客户/服务器结构(Client/Server,C/S)知识点1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Browser/Server,B/S),三层三层:表示层、处理层(中间层)、数据层。
数据库系统原理复习资料(全)1.第一章1.1.数据库基本概念1.1.1.数据(Data)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信息。
数字、字母、文字、特殊字符组成的文本数据,也可以是图像、图形、动画等。
1.1.2.数据库(DataBase, DB)俗称存储数据的仓库,按一定的格式进行存储。
1.1.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专门用于建立和管理数据库的一套软件,介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之间。
是一类系统软件1.1.4.数据库系统(DBS)是指在计算机中引入数据库技术之后的系统。
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实用工具、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
1.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1.2.1.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没有磁盘,没有操作系统特点:(1)数据不保存(2)应用程序管理数据(3)数据面向应用1.2.2.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特点:(1)具有数据可长期保存和管理的特点(2)提供了物理数据独立性,使应用程序与数据的具体物理存储结构分离,使数据共享成为可能。
(3)不能实现数据的普通共享,只能实现文件级的共享,而不能在记录或数据项级实现数据的共享(4)文件的逻辑结构是根据它的应用而设计的,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应用程序之间相互依赖;(5)存在大量的数据冗余;1.2.3.数据库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特点:(1)数据集成(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2)数据共享性高(含并发控共享)(3)数据冗余小(4)数据一致性(5)数据独立性高(6)实施统一管理与控制(数据的安全性;数据的完整性;并发控制、故障恢复)(7)减少应用程序开发与维护的工作量1.3.数据库系统的结构1.3.1.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1)模式也称为概念模式或逻辑模式,它是全体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相对稳定。
由DBMS提供DDL来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