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茎泽兰的防治对策和综合防治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紫茎泽兰紫茎泽兰 - 简介紫茎泽兰是农田、荒坡、山地、草场上一种有毒的、侵占性很强的恶性杂草,原产于墨西哥。
因其茎和叶柄呈紫色,故名紫茎泽兰,别名腺泽兰。
其学名为Eupatorium coelestinum L.,系菊科泽兰属多年丛生型半灌木草本植物,株高50—120厘米,最高达2—3米,根呈绳索状,十分发达;喜温、喜湿、耐干旱、耐瘠薄,且能耐-5℃低温,生态适应性很广,能蔓延到广大的湿润、半湿润亚热带地区,且能迅速形成单生优势,严重破坏入侵地的植被生态平衡。
紫茎泽兰的繁殖主要靠种子,其根、茎也能进行无性繁殖紫茎泽兰 - 形态紫茎泽兰,茎直立,高30~90cm,分枝对生,斜上,全部茎枝被白色或锈色短柔毛。
叶对生,叶片质薄,卵形、略三角状或菱形,基部平截或稍心形,顶端急尖;边缘有粗大圆锯齿,花序下方的叶为波状浅齿缘或近全缘;叶面绿色,叶背色浅,两面均被稀疏短柔毛,叶背及沿叶脉处毛稍密,基出三脉,叶柄长约4~5 cm。
总苞钟形,长3mm,宽4mm,含40~50朵小花;总苞片1层或2层,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mm,先端渐尖。
花序托凸起,呈圆锥状。
管状花,两性,淡紫色;花冠长3.5mm;花药基部钝。
子叶宽卵圆形,长约2.2mm,宽1.7mm,先端钝圆宽出,下胚轴发达,被稀疏柔伏毛,上胚轴亦发育,密被短柔伏毛,均呈紫红色。
第一对真叶对生,呈倒卵圆形,长约3.5mm,宽2.5mm,表面光滑或生疏柔毛,全缘,基出三脉,中脉突显。
从第二对真叶起,叶缘具微缺刻,余同第一对真叶。
瘦果,黑褐色,长椭圆形,具5棱,长1.5mm;冠毛白色,纤细,长约3.5mm。
紫茎泽兰 - 特性紫茎泽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基部常木质化,茎枝基部特别是靠近地面的茎部能生出须根,萌发出根芽,入土便可产生新植株,使其在竞争并拓展生存空间中处于有利地位。
结实能力强,每株可结种子3万~4.5万粒,多的可达10万粒。
瘦果细小,顶端具冠毛,随风飘移散落,极易在裸地和稀疏植被的生境中定植生长。
不同生境条件下紫茎泽兰的化学防除效果陈才俊;秦立新;杨林;李汶锟;段婷婷;陈湘燕【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0(038)011【摘要】为筛选出紫茎泽兰防除效果好的药剂,在不同生境条件下,采用2种药剂对不同生境条件下紫茎泽兰进行了药剂防除试验.结果表明:74.7%草甘膦铵盐和200 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对紫茎泽兰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74.7%草甘膦铵盐和200 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有效成分剂量为2 241 g/hm2、240 g/hm2时,药后35 d对林地紫茎泽兰的株防效分别为94.1%和85.1%,鲜重防效分别为69.1%和66.9%;对荒地紫茎泽兰的株防效分别为98.4%和92.1%,鲜重防效分别为77.5%和74.6%.2种药剂均可在生产上用于紫茎泽兰的化学防除.【总页数】3页(P130-132)【作者】陈才俊;秦立新;杨林;李汶锟;段婷婷;陈湘燕【作者单位】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贵州省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65【相关文献】1.不同生境紫茎泽兰构件生长及其对环境的行为响应 [J], 刘钊;李伟;周伟2.紫茎泽兰化学防除效果的药剂筛选试验 [J], 陈才俊;廖国会;秦立新;段婷婷;陈湘燕3.紫茎泽兰化学防除效果研究 [J], 韩利红;何有瑜;赵迪4.不同生境中紫茎泽兰幼苗的动态特征 [J], 王文琪5.紫茎泽兰的化学防除及生态修复效果 [J], 曹坳程;芮昌辉;郭美霞;袁会珠;杨代斌;陈福良;陈耕;曾溢曦;张育森;林代全;吴学昌;魏英;王华强;张文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县紫茎泽兰防治实施方案在农业生产中,紫茎泽兰是一种常见的杂草,它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防治实施方案对于控制紫茎泽兰的蔓延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紫茎泽兰的特点、防治措施和实施方案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紫茎泽兰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生长期通常为5-6个月。
紫茎泽兰的种子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能够在土壤中长期存活。
一旦紫茎泽兰大量繁殖,就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阻碍,严重影响产量。
因此,对紫茎泽兰的防治势在必行。
其次,在实施防治措施时,我们可以采取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
首先,物理防治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深翻土壤、覆盖地膜等方式,将紫茎泽兰的种子埋入土壤深层,阻断其发芽生长。
其次,化学防治方面,可以选用对紫茎泽兰有较好防治效果的除草剂,喷洒于田间,达到控制紫茎泽兰生长的目的。
最后,生物防治方面,可以引入对紫茎泽兰有天敌作用的昆虫,如某些捕食性昆虫,来控制紫茎泽兰的数量。
最后,我们需要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紫茎泽兰防治实施方案。
首先,在农作物生长的早期,要加强对土壤的处理,深翻土壤,清除紫茎泽兰的种子。
其次,在农作物生长的中后期,要及时喷洒化学除草剂,控制紫茎泽兰的生长。
最后,在农田周边引入天敌昆虫,建立生物防治体系,长期控制紫茎泽兰的数量。
综上所述,县紫茎泽兰防治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紫茎泽兰的蔓延,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希望各位农业生产者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紫茎泽兰防治实施方案,共同维护农业生产的良好秩序。
紫茎泽兰的危害、防治与利用郭龙飞1 李丽2(保山学院资源环境学院云南保山678000)摘要:紫茎泽兰是一种世界性的恶性杂草,属于菊科植物,有学者称之为霸王草。
紫茎泽兰于解放战争初期由缅甸传入云南,经过60多年的时间已侵入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云南。
对我国的农业、牧业和林业造成巨大损失。
所以,解决紫茎泽兰的侵入成为农业、牧业和林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本文根据前人对紫茎泽兰的研究成果,主要从紫茎泽兰的危害、防治和利用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紫茎泽兰危害防治利用1、紫茎泽兰1.1 生物学性状紫茎泽兰(Eupatorium c~ stinum L.) 属双子叶植物(Dicotyledoneae),菊目(Asterales),菊科(Compositae),泽兰属,为多年生粗状草本植物,高1-1.5m。
茎被灰白色柔毛,中上部的毛较密,分枝与主茎成直角射出,节间长6-14cm。
叶对生、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长4-10cm,宽3-3.5cm,两面被绒毛,下面的毛较密而呈灰白色,基出三脉,边缘有粗大钝锯齿,有长叶柄,柄长2cm,被灰白色绒毛。
头状花序生于分枝顶端和茎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总苞圆柱状,长不足lcm,紧抱小花;总苞片有褐色纵条纹;冠毛较花冠稍长。
瘦果无毛无腺点[1]。
是一种世界性的恶性杂草。
1.2 分布紫茎泽兰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生长于山坡道旁,林缘及灌丛中,以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凉山等地较多,四川种群系80年代由云南传人.华泽兰与飞机草均以广东、广西、云南最为集中。
白鼓钉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华南及中南,四川有零星分布。
朝鲜、日本也有.异叶泽兰主要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山坡草丛、灌木林缘或林下。
佩兰多分布于山西、山东、河南、陕西、江苏、浙江、福建、四川、贵州、云南,常在野外荒地、林旁。
旧泽兰主要分布于新疆、西藏,在全国各地(含四川)也广泛分布[2]。
紫茎泽兰给我国的农业、林业和牧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目前还没有找到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紫茎泽兰---植物界的杀手紫茎泽兰开放分类:入侵物种植物生物名称自然菊目紫茎泽兰(Crofton Weed),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
植物界里的“杀手”,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牛羊中毒。
可进行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无论在干旱贫瘠的荒坡隙地、墙头、岩坎,在石缝里也能生长。
在2010年中国西南大旱后疯长蔓延,威胁到农作物的生长。
编辑摘要目录1 简介2 基本资料3 起源和分布4 传播途径5 识别特征1 简介2 基本资料3 起源和分布4 传播途径5 识别特征6 生物学及生态学特征7 交换特性8 防除方法9 综合利用10 药用价值11 主要危害12 农业部将展开绞杀行动13 目前现状紫茎泽兰- 简介可怕的绿,紫茎泽兰(Eupatorium coelestinum L.)属菊科,泽兰属紫茎泽兰,长有厚厚绒绒的绿叶,紫色的茎,像蒲公英一样的白色小花,诗一般的名字,不熟悉的人可能会被它的外表所迷惑。
可它却是植物界里臭名昭著的“杀手”,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牛羊中毒。
国家环保局最近公布的16种外来有害生物中,紫茎泽兰凭着斑斑劣迹位居榜首。
目前,紫茎泽兰正借助风的力量由云南、贵州边境向广西蔓延,仅隆林、西林、田林三县发生面积达160多万亩,目前还在以每年30公里到50公里的速度向内陆扩展。
紫茎泽兰,是种有毒的、侵占性很强的恶性杂草,它从何时开始用何种方式进入云南的浪漫征程已无从考证,但上个世纪70年代,在不知不觉间,紫茎泽兰从云南吹到广西的百色安了家,并迅速地在百色各县找到了自己的家园,并沿着右江和红水河,悄悄地向河池及南宁地区蔓延。
它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无论在干旱贫瘠的荒坡隙地、墙头、岩坎,在石缝里也能生长。
广西部分地区的百姓称它为“飞机草”(飞机草其实是另一恶性杂草的名称)、“霸王草”。
[1]紫茎泽兰- 基本资料紫茎泽兰-基本资料紫茎泽兰名称考证:马鹿草、破坏草( 《云南种子植物名录》)。
药用部位:紫茎泽兰的全草。
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紫茎泽兰入侵现状与对策调查研究发布时间:2022-06-15T01:42:10.657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2月4期作者:李春兰[导读] 云南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83年,2012年1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李春兰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摘要:云南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83年,2012年1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建立以来,未对保护区内、外紫茎泽兰做过详细的调查;紫茎泽兰自20世纪入侵我国以来,给当地的农、林、畜牧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对我国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威胁。
在此背景下,对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紫茎泽兰调查的目的是及时了解和掌握保护区内、外紫茎泽兰分布的差异,并对影响紫荆泽兰扩散的因素进行分析,依据保护区内、外的分布状况提出合理的保护建议。
关键词:云龙天池;紫茎泽兰;农林业2017年10月,天池保护区管理局联合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在天池保护区开展以样线调查法为主的保护区内、外紫茎泽兰密度调查,布设了2条样线,样线的总长2 km。
保护区处于夹在澜沧江和金沙江之间的云岭山脉的中南段,是植物分布的重要地理区域。
本次专项监测对比保护区内外紫茎泽兰的密度。
发现保护区内紫茎泽兰的平均密度稍远低于保护区外,但保护区内和保护区外紫茎泽兰的密度没有统计差异,这可能与样方数量,及其布设位置不具代表性,高估了保护区内紫茎泽兰的密度和潜在危害。
未来需增加样方数量和布设的规则,以获取天池保护区内紫茎泽兰的入侵情况,开展系统和长期的监测。
从本次监测结果来看,说明保护区内紫茎泽兰入侵已较为严重,需要对保护区周边采取种植树木等方式,从而抑制紫茎泽兰的扩散。
关键词:天池保护区、紫茎泽兰、调查研究、保护建议一、调查背景紫茎泽兰 (Eupatorium adenophorum)是我国外来入侵物种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植物之一,属于菊科泽兰属,原产于中美洲的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
紫茎泽兰的危害、控制及综合利用进展[摘要]紫茎泽兰(Crofton Weed),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
国家环保局最近公布的16种外来有害生物中,紫茎泽兰凭着斑斑劣迹位居榜首。
研究发现紫茎泽兰有多种功效和作用,本文就紫茎泽兰的危害、控制及综合利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紫茎泽兰;生物入侵;生物危害;综和利用1、紫茎泽兰1.1 紫茎泽兰简介紫茎泽兰是双子叶植物纲菊目菊科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或成半灌木状植物。
根茎粗壮,直立,高30cm~200cm,分枝对生、斜上,被白色或锈色短柔毛。
叶对生,叶片质薄,卵形、三角形或菱状卵形,腹面绿色,背面色浅,两面被稀疏的短柔毛,在背面及沿叶脉处毛稍密,基部平截或稍心形,顶端急尖,基出三脉,边缘有稀疏粗大而不规则的锯齿,在花序下方则为波状浅锯齿或近全缘。
头状花序小,在枝端排列成伞房或复伞房花序,约含40朵~50朵小花,管状花两性,白色,花药基部钝。
子实瘦果,黑褐色。
花期11月~翌年4月,结果期3月~4月,主要以种子繁殖。
在茎杆下部也能产生气生根,当地上部分被割弃于地面时,气生根伸入土内而形成新植株;地上部分被拔除后,在根上也能产生不定芽,形成新的地上枝。
新枝萌发从5月开始,5月~9月为生长旺期,其中以高温高湿的7、8两月份最快,植株平均月增高量10cm以上。
1.2 紫茎泽兰的播散原产于美洲的墨西哥至哥斯达黎加一带,后作为观赏植物被引种到欧洲,后再引到澳洲和亚洲。
短距离传播扩散是由其自身的瘦果扩散能力,经风力完成的。
其次沿河谷及公路沿线传播,流水、车辆、人畜及苗木调运都可作为其传播的媒介。
现已广泛分布在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除中美洲原产地外,其中还包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西班牙、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泰国、缅甸、越南、中国、尼泊尔、巴基斯坦以及太平洋群岛。
1.3 紫茎泽兰的危害1.31 破坏畜牧业生产紫茎泽兰对畜牧生产的危害,表现为侵占草地,造成牧草严重减产。
紫茎泽兰的化学防除及生态修复效果曹坳程;芮昌辉;郭美霞;袁会珠;杨代斌;陈福良;陈耕;曾溢曦;张育森;林代全;吴学昌;魏英;王华强;张文吉【期刊名称】《安全与环境学报》【年(卷),期】2006(6)3【摘要】紫茎泽兰是我国重要的外来入侵生物,一旦入侵,就排挤当地物种,很快成为优势种群,在西南地区已对当地的农业、畜牧业,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2年的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磺酰脲类除草剂嘧磺隆187.5~375g/hm2(有效成分,下同)、噻吩磺隆375g/hm2、氯嘧磺隆375g/hm2和吡啶类除草剂氨氯吡啶酸1080g/hm2对紫茎泽兰均有优异的防除效果。
而2,4滴1500g/hm2、乙羧氟草醚150g/hm2、氟磺胺草醚500g/hm2、咪唑乙烟酸1500g/hm2、嗪草酸甲酯50g/hm2、环嗪酮2500g/hm2、氯草定750~1500g/hm2不能完全杀死紫茎泽兰。
针对山区水源短缺,运水不便的的问题,通过在除草剂中加入2L/hm2机油乳油,采用很低容量喷雾法,用水量可由常量喷雾的900~1200L/hm2减少到30~40L/hm2,施药效率较常量喷雾提高8~10倍。
此外,还可将除草剂制成颗粒剂或采用毒土法撒施,不需施药器械,且可以节省大量水运输费用。
紫茎泽兰用上述除草剂防除后,能选择性地促进非靶标植物的生长。
大面积防除2年后,生态恢复率为40%~90%。
【总页数】6页(P80-85)【关键词】杂草学;紫茎泽兰;外来入侵生物;除草剂;应用技术【作者】曹坳程;芮昌辉;郭美霞;袁会珠;杨代斌;陈福良;陈耕;曾溢曦;张育森;林代全;吴学昌;魏英;王华强;张文吉【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室,北京100094;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北京100094;农业部农药化学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94;四川省西昌市农业局,西昌6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51【相关文献】1.不同生境条件下紫茎泽兰的化学防除效果 [J], 陈才俊;秦立新;杨林;李汶锟;段婷婷;陈湘燕2.紫茎泽兰化学防除效果的药剂筛选试验 [J], 陈才俊;廖国会;秦立新;段婷婷;陈湘燕3.烂泥沟金矿区紫茎泽兰对重金属的富集特性及生态修复分析 [J], 李冰;张朝晖4.紫茎泽兰化学防除效果研究 [J], 韩利红;何有瑜;赵迪5.紫茎泽兰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和防除 [J], 贾桂康;梁云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紫茎泽兰的利用途径研究进展1. 引言1.1 紫茎泽兰的概述紫茎泽兰,又名山茅草、紫泽兰、泽兰,为紫茎泽兰科紫茎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茎匍匐地面,叶对生,叶片椭圆形,具有紫色的叶柄和叶脉,花序为圆锥花序,花小而白色。
紫茎泽兰生长于海拔500-3000米的山地,分布广泛,包括中国、日本、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
紫茎泽兰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
据传统中医药理论,紫茎泽兰性味辛、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等功效。
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水消肿等症。
紫茎泽兰可作为药材入药,亦可用于加工中药制剂、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等领域。
随着人们对中药药材的重视和研究深入,紫茎泽兰的药用价值和利用途径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通过对紫茎泽兰的系统研究和应用探索,有望为中药材的开发利用和现代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1.2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部分主要介绍了关于紫茎泽兰的现有研究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虽然紫茎泽兰具有多种药用价值,但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仍相对较少。
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紫茎泽兰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上,对其药理作用、药效成分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深入挖掘紫茎泽兰的药用价值,揭示其药理作用机制,将有助于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这一天然植物资源。
1.3 研究意义紫茎泽兰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药用植物,其所含有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学作用,具有明显的药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对中草药的研究逐渐深入,紫茎泽兰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研究紫茎泽兰的药用价值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其药理作用,还可以挖掘出更多的潜在药用成分,为中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紫茎泽兰在中草药中的应用历史悠久,其具有调和气血、清热解毒、止血散瘀等功效,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
研究紫茎泽兰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其药用功效,开发出更多具有疗效的中药产品,为临床医学提供更多选择。
紫茎泽兰还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其天然的活性成分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功效。
治理紫茎泽兰入侵及控制其蔓延的方法(1)生物防治[生物防治(biological control),就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
]:泽兰实蝇对植株高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野外寄生率可达50%以上;
(2)替代控制:用臂形草、红三叶草、狗牙根等植物进行替代控制有一定成效。
(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使用化学药剂(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鼠剂等)来防治病虫、杂草和鼠类的危害。
]:2,4-D、草甘膦[草甘膦是广泛使用的许多除草剂中的有效活性化学成分,它在欧盟的使用受到了严格的监管。
]、敌草快[敌草快一般用于传导性触杀灭生性除草剂,可迅速被绿色植物组织吸收,与土壤接触后很快失去活性·用于大田、果园、非耕地、收割前等除草,也可以用作马铃薯和地瓜的茎叶催枯。
]、麦草畏等10多种除草剂对紫茎泽兰地上部分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对于根部效果较差。
农技服务2022,39(6):102~105投稿网址http://紫茎泽兰在罗甸县的分布及其防治与利用罗娜(贵州省罗甸县林业局,贵州罗甸550100)[摘要]紫茎泽兰是对本土植物具有较大危害的入侵物种,在罗甸县已有一定分布,威胁当地农林牧业生产和生态系统安全。
为罗甸县紫茎泽兰的治理提供参考,利用罗甸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数据,并结合危害度调查与系统点调查,分析紫茎泽兰在罗甸县的分布及危害情况,并介绍相应的防治与利用措施。
[关键词]紫茎泽兰;分布;危害;防治;利用;罗甸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属菊科泽兰属,为多年生丛生草本植物,原产中美洲,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地区[1],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恶性杂草,亦称为破坏草、解放草等[2],适宜生长于海拔330~3000m、湿度大于30%以上、pH4.0~7.0的土壤,且土壤肥力是其生长好坏的关键因素,15~20℃是其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
其繁殖和传播速度极快,一株紫茎泽兰可产3万~5万粒种子,种子细小,风媒传播为主,也可随移动物体附着传播,寿命一般为13~14a。
紫茎泽兰是我国入侵植物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物种之一[3],在国家环保局2003年公布的首批入侵国内的16种外来物种名单中名列第一,《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治和国际生防公约》也将其列为四大恶性杂草之一[4]。
我国于1935年在云南省南部首次发现,现已广泛分布于云南、四川、重庆、贵州、广西、湖北以及台湾等7省(市)。
1970年,贵州首次在黔西南州发现[5],随后迅速传播蔓延,已知已分布于贵州省黔西南州、黔南州、六盘水市、安顺市、毕节市和贵阳市的37个县(市、区),分布面积达28.39万hm2,其中轻度危害8.56万hm2、中度危害8.5万hm2、重度危害11.33万hm2[5]。
位于黔南州的罗甸县也有紫茎泽兰分布,对当地农林业生产及生态系统安全具有较大威胁。
因此,调查分析紫茎泽兰在罗甸县的分布及危害情况并介绍相应的防治措施,为罗甸县紫茎泽兰的治理提供参考。
紫茎泽兰防治概述
孙劲;王海龙;王甸洪;徐彪
【期刊名称】《云南畜牧兽医》
【年(卷),期】2003(000)004
【摘要】介绍紫茎泽兰的危害及对国内外防治方法进行分析总结,认为目前由于防治方法在我国有一定的作用,但尚未形成一套真正有效的防治方法.
【总页数】3页(P11-13)
【作者】孙劲;王海龙;王甸洪;徐彪
【作者单位】西昌学院动物科学系,四川,西昌,615013;西昌学院动物科学系,四川,西昌,615013;西昌学院动物科学系,四川,西昌,615013;西昌学院动物科学系,四川,西昌,615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8
【相关文献】
1.利用泽兰实蝇防治紫茎泽兰的初步研究 [J], 杨光礼;孙元体
2.紫茎泽兰防治技术概述及对策研究 [J], 赵宇翔;董燕;叶美琼;李涛;阎合;孙忠友;刘国凤
3.紫茎泽兰的替代控制概述 [J], 孟可爱;聂荣邦;刘小飞
4.外来入侵物种紫茎泽兰的入侵及防治 [J], 肖宝如;
5.紫茎泽兰的防治对策和综合防治措施 [J], 周俗;谢永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紫茎泽兰的防治研究现状
何永福;聂莉;陆德清;叶照春
【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5(033)B09
【摘要】以文献综述的方式,报道了紫茎泽兰在我国的分布、危害、防治和利用状况,对紫茎泽兰的防治和利用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提出了防治紫茎泽兰的一些方法和建议。
【总页数】3页(P50-52)
【作者】何永福;聂莉;陆德清;叶照春
【作者单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贵阳550006;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处,贵阳55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51
【相关文献】
1.我国紫茎泽兰的危害及其利用研究现状 [J], 叶喜
2.利用泽兰实蝇防治紫茎泽兰的初步研究 [J], 杨光礼;孙元体
3.中国重要外来物种紫茎泽兰的研究现状 [J], 陆辰晨
4.外来入侵物种紫茎泽兰的入侵及防治 [J], 肖宝如;
5.紫茎泽兰的防治对策和综合防治措施 [J], 周俗;谢永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紫茎泽兰的防治对策和综合防治措施
摘要针对恶性毒害植物紫茎泽兰的危害特点,提出“前堵后截,一齐行动,集中连片,综合防治,开发利用,注重效益”的防治对策,采取发动群众,动手挖除,把防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开展综合防治。
关键词毒害植物紫茎泽兰防治对策
1 引言
紫茎泽兰是一种恶性的有毒有害植物。
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从云南传入四川,截至1997年底已蔓延至攀枝花市和凉山州两地14县3区1市,成片分布面积达562.74万亩。
经测算,年损失牧草7.33亿千克,每年给两地畜牧业造成经济损失7330多万元。
本文针对我省情况,提出了紫茎泽兰的防治对策和综合防治措施,仅供商榷。
2 紫茎泽兰的危害特点与传播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系菊科泽兰属多年生丛生型半灌木植物。
以种子繁殖为主,根与茎都能生长不定根,行无性繁殖。
种子3~4月成熟,极轻,千粒重0.04~0.045g,有冠毛,可随风四处飘散,紫茎泽兰的繁殖能力极强,每丛平均以15个生殖枝计年可生产成熟种子69.53万粒,一亩成建群的紫茎泽兰年可生产4.63亿粒种子,为其迅速入侵提供了庞大的种子源。
紫茎泽兰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侵占性与抗逆性极强,林间、草地、沟边、路边能生长,在干旱瘠薄的荒坡隙地、墙头、石缝里也能生长。
紫茎泽兰主要沿着河谷及公路沿线传播,风、流水、车辆、人畜及苗木调运是其传播的媒介。
紫茎泽兰对畜牧生产的危害影响极大,侵占草地,造成牧草严重减产,和家畜误食中毒死亡。
据凉山测定,天然草地被紫茎泽兰入侵三年后就失去了放牧利用价值。
同时,它侵占农田、林地,与庄稼、苗木争肥、争水、争阳光、争空间,造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减产减收,是农、林、牧生产及牲畜健康的大敌。
紫茎泽兰在我省的扩展速度相当惊人,每年以20~30公里速度向北向东传播,每年平均以扩展133.83%的速度蔓延,大有越过泥巴山向乐山、雅安等地侵袭、威胁成都平原的趋势,后果极为严重。
3 紫茎泽兰的防治对策
开展紫茎泽兰防治工作必须坚持“前堵后截,一齐行动,集中连片,综合防治,开发利用,注重效益”的原则。
即:在传播的前方乘其面积不大,发现一株
挖除一株,阻止其向前推进;同时后分布区组织动员力量,一齐行动,开展群众性防除,集中连片即要求从传播的最前缘开始,向分布地区整体推进,连片防治;把开发利用与防除结合起来,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提高综合防治效益。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建立专项资金投资渠道。
紫茎泽兰防除不仅仅是某一部门的事情,各级政府应把防治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增加相应的防治经费,成立由党政领导挂帅,由农、林、牧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组成防治领导机构,统一指挥,协调行动,协同作战,常抓不懈。
各地应坚持自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方针积极筹措防治资金。
中央和省财政应拨出专款,坚持5年以上的连续投入,同时要求地方必须配套,引导群众积极筹资,从而保证整个防除工作的进行。
4.2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广泛动员群众。
利用各种新闻途径,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提高群众和领导对紫茎泽兰危害性和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投身于防治紫茎泽兰的行动中去。
4.3 大力开展技术培训,为基层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防治紫茎泽兰队伍。
4.4 加强监测调查,密切掌握紫茎泽兰最新发展情况,分重、轻、缓的顺序安排防除任务,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原则上按照重点县每年不少于20~30万亩,全省每年不少于150万亩的防除面积,制订切实可行的防除计划。
4.5 坚持人工挖除为主,结合植被替代、化学药剂防除、培育并释放泽兰实蝇等技术措施,开展综合防治。
4.5.1 人工挖除,是目前最有效也能办到的方法。
当地政府应利用每年1~2月的农闲期,发动群众,人人动手,要求在规定的时间里把自己承包经营、管理、使用的土地(耕地、林地、草场、房屋、果园、花园等)内的紫茎泽兰拔除,晒干烧毁。
业务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技术指导。
4.5.2 植被替代法。
紫茎泽兰一经挖除立即种上人工牧草或密植速生树种,以生活力强的植被来加以抑制。
4.5.3 培育并释放泽兰实蝇,利用其幼虫在紫茎泽兰完成生活史,产生虫瘿,控制开花结籽的习性开展生物防治,达到控制蔓延的目的。
4.5.4 化学防除。
制定方案,通过选点试验,筛选出对紫茎泽兰既敏感,成本又低的化学除莠剂,然后开展大规模灭治。
可选用“草甘磷”等除灌药剂。
4.6 加强紫茎泽兰的综合开发利用。
紫茎泽兰是一种需要防除的毒害植物,但却具有非常广阔的开发前景,其植株含纤维素高,可加工成纸板、压模板,脱毒后可作饲料、沼气等用;紫茎泽兰含有十余种活性物质(包括异种克生物),对农业害虫尤其是蚜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具极高的开发价值。
紫茎泽兰生长繁茂,资源丰富,把防除与开发利用结合起来,以害治害,变废为宝,走综合防治的路子,不仅有必要,而且非常可行,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
因此,应增加专项投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切实加强紫茎泽兰的综合开发利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