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相机及成像原理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4
相机成像的基本原理相机作为一种常见的光学设备,用于将物体的光线信息转换为图像的形式,成为人们记录和留存美好瞬间的重要工具。
那么,相机的成像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呢?下面将从光学原理和电子技术两个方面来介绍相机成像的基本原理。
一、光学原理1. 光的传播和折射:光是一种电磁波,当光遇到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即光线改变传播方向。
这种折射现象是相机成像的基础。
2. 透镜的作用:透镜是相机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它能够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和焦距,使光线能够聚焦到成像平面上。
透镜的形状和曲率决定了光线经过透镜后的聚焦效果。
3. 焦距和景深:焦距是透镜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决定了光线经过透镜后的聚焦程度。
短焦距的透镜能够使光线快速聚焦,形成大景深的图像;长焦距的透镜则能够产生浅景深的效果。
4. 光圈的调节:光圈是相机镜头中的一个可调节的孔径,用于控制光线进入相机的数量。
光圈的大小决定了进入相机的光线的亮度和景深。
二、电子技术1. 光敏元件:相机的光敏元件是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的关键部分,常见的光敏元件有CCD和CMOS。
当光线通过透镜聚焦到光敏元件上时,光敏元件会产生电荷,并将电荷转化为电信号。
2. 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是光敏元件的核心部分,它由许多微小的光敏元件组成,每个光敏元件对应图像中的一个像素。
当光线照射到图像传感器上时,每个像素会产生一个电信号。
3. 信号处理:相机将图像传感器上的电信号进行采样和处理,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数码转换器转换为数字图像。
信号处理的目的是对原始信号进行去噪和增强,提高图像的质量和细节。
4. 彩色滤镜阵列:为了获取彩色图像,相机在图像传感器上加上了彩色滤镜阵列。
彩色滤镜阵列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滤镜交替排列,使得每个像素只能接收到一种颜色的光线,通过对不同颜色的光线进行分析和合成,最终得到彩色图像。
5. 存储和显示:经过信号处理后的数字图像可以存储到存储介质中,如内存卡或硬盘。
相机成像知识点归纳总结相机成像是指相机通过光学系统和成像传感器将物体上的光信息转换成电信号,然后再转换成可视的图像的过程。
相机成像涉及到光学、传感器、图像处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在本文中,我将对相机成像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光学系统1.1 光学系统组成光学系统是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由镜头、光圈、快门和滤镜等组成。
1.2 镜头镜头是相机光学系统的核心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光线聚焦到成像传感器上。
镜头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图像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
镜头的焦距、光圈、变焦方式、防抖等都是镜头的重要参数。
1.3 光圈光圈是控制镜头入射光线的大小和量的装置。
光圈大小的调节可以控制光线的透过量,从而控制图像的曝光量和景深。
1.4 快门快门是控制光线进入成像传感器的时间和速度的装置。
快门的快慢决定了影像的曝光时间,影响照片的动态效果。
1.5 滤镜滤镜是用来过滤入射光线中特定波长成分的装置,如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等。
在特殊的光线条件下,使用适当的滤镜可以对图像进行修饰。
二、成像传感器2.1 成像传感器的种类成像传感器主要有CCD和CMOS两种类型。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传感器在感光元件之间传递电荷,其优点是信噪比高、低噪声,但功耗较大。
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传感器直接将感光元件产生的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其优点是功耗低、易于集成,但信噪比相对较低。
2.2 成像传感器参数成像传感器的参数包括像素数、感光元件大小、感光元件类型等。
像素数决定了图像的分辨率,感光元件大小和类型决定了图像的噪声和动态范围。
2.3 成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成像传感器通过感光元件的感光和电荷转换来实现对光信号的采集和转换。
传感器在接受到光线后,感光元件产生的电荷被转换为数字信号,再经过处理成为可见的图像。
三、图像处理3.1 图像处理的主要功能图像处理包括白平衡、曝光补偿、锐化、降噪等多种功能。
照相机成像知识点总结照相机是人们用来记录生活和瞬间的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也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
照相机成像是通过光学、电子、机械等多种原理相互配合完成的,了解照相机成像知识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照相机成像的原理做一些总结和介绍。
1. 光学成像原理光学成像原理是照相机成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照相机通过镜头将外界景物的光线聚焦到感光材料上,形成像差。
在照相机中,主要使用的是透镜组来实现光学成像。
透镜组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当光线垂直射入凸透镜时,凸透镜将光线聚焦到焦点上,形成一个倒立和缩小的实像。
而当光线垂直射入凹透镜时,凹透镜将光线发散,无法形成实像。
而在照相机镜头中,通常由多个透镜组合而成,通过这种方式使光线聚焦于感光材料上,形成清晰的像差。
2. 曝光原理曝光是指相机感光材料所接受的光线的量。
在照相机成像的过程中,曝光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曝光过度会导致图像过曝,而曝光不足会导致图像暗淡。
曝光的控制需要通过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来完成。
快门速度指的是相机感光材料感光的时间长短,快门速度越快,感光时间越短,适合拍摄运动或者快速动作。
光圈大小指的是透镜孔径的大小,光圈越大,进入镜头的光线越多,适合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拍摄。
通过调整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可以控制曝光的量,保证图像的亮度适中。
3. 感光原理感光原理是照相机成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感光材料通常是以银盐晶体为基础的胶片或者数字传感器。
银盐晶体感光材料在受到光线的照射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暗影和明影,通过显影和定影的方式将暗影和明影固定在感光材料上。
而数字传感器则是通过像素单元对光信号进行捕捉和转化,形成数字图像。
不同的感光材料对于光线的反应速度和敏感度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拍摄的时候需要根据环境光线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感光材料。
4. 色彩成像原理色彩成像是照相机成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色彩成像原理是通过透镜组和感光材料的组合来实现的。
单反相机工作原理:当我们按下快门后,相机内部究竟发生了什么?•大明渔夫 2019-11-01 17:17:00相机的历史始于1604年,当时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首次进行了利用光学介质中的光折射定律在平面上投影图像的实验。
他注意到图像通过一个小孔进入到黑暗的房间会形成一个倒影,之后便出现了第一台针孔照相机。
1861年,英国摄影师Thomas Setton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带有单反镜头的相机,这在相机发展史上是质的飞跃。
他在三脚架上安装一个带盖的大盒子,盖子可以防止光线进入,但有助于进行观察。
使用透镜在镜片上捕获焦点,并使用反射镜在其上形成图像。
随着时间慢慢的推移,相机技术也逐步发展,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单反相机,它最基本的原理还是没有变,只是结构和材料有了很大的进步。
当今单反相机是如何工作的呢?单反相机通过操纵光来工作。
在被摄体反射光线到达摄影师眼前这一过程中,如果光线穿过足够小的开口,则可以在开口的另一侧生成图像。
这时最基本的原理,我们先来看一下相机的基本结构,之后详细描述这一过程。
1、镜头:镜头内包含镜片和光圈,主要控制相机的焦距和光圈大小,收集被摄物体的反射光,将它聚焦于传感器上。
光圈会影响曝光。
光圈打开得越大,照片将越亮。
另外,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光圈达到虚化的效果。
2、反光镜:主要作用是将镜头捕捉到的画面反射到上方的五棱镜上,摄影师通过目镜观察当前场景。
当摄影师按下快门后,反光镜会抬起,同时快门帘也会打开,将光线聚集在传感器上。
3、快门组件:快门,控制相机曝光时间的组件。
4、液晶显示屏:反光镜抬起后,摄影师便会通过液晶显示屏观察到当前景物。
5、对焦屏:人眼从取景器里看到的是对焦屏上的成像。
6、聚光镜7、五棱镜:将光线反射给目镜,同时相机顶部的测光系统会接收到五棱镜的光线,从而完成测光。
8、目镜:摄影师的观察窗。
9、对焦系统:用于自动对焦10、传感器:接收光线,并将光线记录下来。
数码相机原理数码相机原理是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和图像传感器技术来将被拍摄的场景转化为数字图像的过程。
下面将详细解释数码相机原理的主要步骤。
1. 光学成像原理:数码相机首先通过镜头将被拍摄的场景引入相机内部。
镜头通过透镜的折射和聚焦作用,将光线汇聚到感光元件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镜头的参数如焦距、光圈大小等会影响到成像效果。
2. 感光元件:感光元件是数码相机的核心部件,通常使用CMOS或CCD芯片。
当光线通过镜头进入相机,会落在感光元件的单元像素上,激发其中的光敏元件产生电荷。
感光元件按照光线的强弱和颜色分布,将场景信息转化为电荷信号。
3. 信号处理:感光元件产生的电荷信号被传送到相机内部的信号处理电路中。
信号处理电路对不同的像素点进行采样、增益控制、去噪等处理,以提高图像质量和还原度。
通过信号处理,原始图像被转换为数字化的图像数据。
4. 数码图像编码:经过信号处理后得到的数字化图像数据需要进行编码压缩,以减小体积和方便存储和传输。
最常用的编码格式是JPEG,它使用有损压缩算法来减小文件大小,但会导致图像失真。
还有无损压缩的格式如RAW,可保持图像的原始质量。
5. 存储和输出:将编码压缩后的图像数据存储在数码相机的存储介质中,如内置存储器、存储卡等。
用户可以通过相机的显示屏查看图像,并通过USB接口将图像传输到电脑或其他设备上进行后续处理或打印。
综上所述,数码相机原理包括光学成像、感光元件、信号处理、图像编码以及存储和输出等主要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数码相机能够将被拍摄的场景转化为数字图像,并提供给用户进行处理和分享。
单反相机的成像原理与应用1. 概述单反相机是一种采用镜头、镜头盖、光圈、快门、对焦装置等器材进行拍摄的现代摄影设备。
单反相机通过光学原理和感光元件捕捉光线,将其转化为图像。
本文将介绍单反相机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特点和优势。
2. 成像原理单反相机的成像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光学系统光学系统是单反相机成像的核心。
它由镜头、光圈和取景系统组成。
镜头通过透镜组将光线聚焦在感光元件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光圈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量,可以调节景深和曝光时间。
取景系统包括取景窗和取景镜,用于观察场景并进行对焦。
2.2 快门控制快门是控制光线进入感光元件的装置。
它可以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控制光线的进入,从而获得不同曝光时间下的照片。
快门速度越快,照片的动态效果越好,但需要更多的光线。
根据快门控制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机械式快门和电子式快门。
2.3 感光元件感光元件是单反相机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
它负责将光线转换成电信号,然后通过处理电路转化为数字图像。
常用的感光元件包括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和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3. 应用场景由于单反相机具有高画质、高像素、高感光度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3.1 专业摄影单反相机在专业摄影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高像素和高画质的特点使其能够捕捉细节丰富、色彩鲜艳的照片,满足专业摄影师对影像质量的要求。
同时,可更换镜头和灵活的操作方式也增加了摄影师的创作空间。
3.2 广告摄影在广告摄影中,单反相机能够通过精确的对焦和高分辨率的图像捕捉,呈现出广告主要传达的信息。
通过灵活的曝光设置和多样化的光影表现,单反相机可以捕捉到广告中的细节,从而更好地吸引消费者。
3.3 高清视频拍摄单反相机在高清视频拍摄中具有很高的性能。
其高像素和高画质保证了视频的清晰度和细节还原度。
单反相机的工作原理
单反相机(单镜头反光相机)是一种常见的专业摄影设备,它通过镜头和反光镜的组合来实现成像。
以下是单反相机的工作原理:
1.光学系统:
-单反相机的镜头系统由透镜组成,用于将光线引导到相机内部。
-光线穿过镜头进入相机,经过凸透镜组折射和聚焦,最终形成倒立的实物像在相机的底部。
2.反光镜和取景器:
-在单反相机内部,有一块45度倾斜的半透明镜(称为反光镜),其作用是将光线反射到取景器上,同时让光线通过到底片或数字感光器。
-当按下快门释放按钮时,反光镜会翻起,让光线直接照射到底片或数字感光器上,完成曝光。
3.取景器:
-取景器是用来观察被摄物体的成像状态的窗口,通过它可以实时地观察到镜头中的画面。
-在单反相机中,取景器通常是光学取景器或电子取景器,其中光学取景器使用反光镜和棱镜系统来将镜头中的画面反射到取景器中。
4.快门:
-快门是单反相机中控制光线进入感光器件的装置,它决定了光线照射时间的长短。
-当按下快门释放按钮时,快门会打开一段时间,让光线进入感光器件,完成曝光。
5.感光器件:
-单反相机中的感光器件通常是胶片或数字感光器(CMOS或CCD),用于接收光线并记录成像。
-光线通过镜头和反光镜系统后,最终到达感光器件上,形成图像。
总的来说,单反相机通过镜头引导光线,通过反光镜和取景器观察画面,然后通过快门控制光线进入感光器件,最终形成图像。
这种设计保留了摄影师对画面的实时观察和控制,是专业摄影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种摄影设备。
单反相机摄影基础教程一、基础篇---------认识传统摄影1、成像原理2、照相机的结构3、曝光、光圈和快门4、对焦和测光5、感光度和颗粒6、传统相机分类7、传统摄影过程(另注)二、认识数码摄影1、数码摄影的过程2、数码相机类型3、画幅和像素三、认识数码单反相机1、什么是数码单反相机2、数码单反相机的特点3、数码单反相机的选购四、认识镜头1、焦距和视角2、景深和虚化3、镜头种类和用途4、镜头参数解释一、认识传统摄影大家可以看到,这三个图很清晰的表明了成像的过程,如果各位还没有忘记中学物理知识,就更容易理解了。
2、照相机的结构照相机基本结构照相机由镜头和机身组成,有的镜头和机身可以拆开,有的不能。
3、曝光、光圈和快门3.1曝光曝光就是照相机的感光材料接受影像记录的过程。
所谓曝光准确,则是让一张照片看上去不是太亮或太暗,要达到曝光准确,前期拍摄后后期冲洗,同样重要。
3.2光圈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
对于已经制造好的镜头,我们不可能随意改变镜头的直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在镜头内部加入多边形或者圆型,并且面积可变的孔状光栅来达到控制镜头通光量,这个装置就叫做光圈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
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这里值得一题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两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
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于f2.8 - f16。
,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级的调整。
3.3快门快门是镜头前阻挡光线进来的装置,就像一块挡板,用来控制曝光时间。
一般做在机身上,做在镜头上的叫做镜间快门。
单反相机成像原理数码单镜头反光DSLR(Digital Single L ens R eflex)照相机,简称数码单反相机。
在这种系统中,反光镜和棱镜的独到设计使得摄影者可以从取景器中直接观察到通过镜头的影像。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构造图中可以看到,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折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我们可以在观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
光通过透镜(1),被反光镜(2)反射到磨砂取景屏(5)中。
通过一块凸透镜(6) 并在五棱镜(7)中反射,最终图像出现在取景框(8)中。
当按下快门,反光镜沿箭头所示方向移动,反光镜(2) 被拾起,图像被被摄在CCD(4)上,与取景屏上所看到的一致。
数码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优势:·不存在视差·精确的取景和对焦。
这一点对于微距和远距摄影很重要·广泛的可更换镜头·常见的单反镜头比固定镜头相机提供了更广泛的光圈范围,尤其是增加了最大光圈数码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劣势:·体积大·在小光圈的情况下,取景器很暗单反数码相机和普通数码相机的区别1、结构不同单反数码相机与我们接触较多的普通消费数码相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系统,这里说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两者的内部结构上,和传统单反相机一样采用了特殊的构造,数码单反相机根本上解决了象差的问题,就是说从取景器内部看到的就是将要暴光在胶片上的图像,普通数码相机由于采用了CCD感光模式,大家在LCD上看到的就是CCD感受到的图像,也就是说拍摄者在液晶屏上看到的也是大家将要拍摄的图像,也不存在像差问题,所以普通数码相机也能拍摄好微距!所以从这点来说,单反相机不占优势。
2、快门问题普通数码相机对于普通用户拍摄到此一游的照片已经足够,但是它的快门速度对有较高要求的要适应恶劣拍摄环境的摄影者来说却是极为重要的,在普通数码相机中最快快门速度极为重要维持在1/1000秒左右,而单反数码相机的最快快门速度轻松就能达到1/10000秒左右,这么快的快门速度让普通数码相机望尘莫及,非常适合拍摄生态环境。
什么是单反相机单反相机的优缺点单反相机是指用单镜头并通过此镜头反光取景的相机。
那么你对单反相机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单反相机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单反相机的成像原理在这种系统中,反光镜和棱镜的独到设计使得摄影者可以从取景器中直接观察到通过镜头的影像。
单镜头反光相机的构造图中可以看到,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反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我们可以在观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
光通过透镜,被反光镜反射到磨砂取景屏中。
通过一块凸透镜并在五棱镜中反射,最终图像出现在取景框中。
当按下快门,反光镜沿箭头所示方向移动,反光镜被抬起,图像被被摄在CCD上,与取景屏上所看到的一致。
单反相机与旁轴相机相比的优点在于所见即所得,取景器中的成像角度与最终出片的角度是一样的。
但与旁轴相机相比,单反相机镜头的后焦点要能同时在反光板的位置和感光元件的焦平面位置同时成像,必须要在成像焦平面之前还产生一个假焦点,这造成了单反相机光学镜头的结构更加复杂,体积更大,同时成像效果不及旁轴相机直接、通透。
同时“反光板“的体积要做的粗大笨重。
单反相机的优点它只有一个镜头,既用它摄影也用它取景,因此视差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取景时来自被摄物的光线经镜头聚焦,被斜置的反光镜反射到聚焦上成像,再经过顶部起脊的"屋脊棱镜"反射,摄影者通过取景目镜就能观察景物、而且是上下左右都与景物相同的影像,因此取景、调焦都十分方便。
摄影时,反光镜会立刻弹起来,镜头光圈自动收缩到预定的数值,快门开启使胶片感光;曝光结束后快门关闭,反光镜和镜头光圈同时复位。
单镜头反光相机可以随意换用与其配套的各种广角、中焦距、远摄或变焦距镜头,也能根据需要在镜头安装近摄镜、加接延伸接环或伸缩皮腔。
总之凡是能从取景器里看清楚的景物,照相机都能拍摄下来。
使用120胶卷的简易型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一般不用五棱镜(如长城DF-4型),可直接在毛玻璃上取景、调焦;中、高档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还可以换上俯视取景器取景(如珠江S-201、尼康F3),因此同样可以像双镜头反光相机一样进行低位仰摄或倒置取景。
单反相机内部结构(实物解剖)单以结构性上来看,数码单反相机(DSLR)和一般数码相机(DC)最大区别,在于数码单反相机的感光组件前方有设置一个反光镜,而一般数码相机则是直接透过液晶屏幕(LCD)取景。
除此之外,DSLR还有哪些特殊设计?以下我们就来介绍数码单反相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吧!按下数码单反相机的快门前,光线从镜头进入相机内部,透过斜斜的反光板,将那道光向上反射给五棱镜,其作用最终射入观景窗内,而我们便是经由观景窗来观察拍摄物体以及决定构图。
相较于一般数码相机的电子观景窗,数码单反相机的光学观景窗更为精确,即便在昏暗的光线条件下也能拍摄出清晰影像,而且色彩也更加真实。
当按下快门时,数码单反相机的反光板向上翻转,位于感光组件前方的快门帘开启,感光组件在感光后透过对信号的分析和处理,将影像信息储存于记忆卡内,一张数字照片就此产生。
反光板是个很特殊的配备,却也阻碍了数码单反相机小型化的发展,这也是数码单反相机无法拥有如同消费机般轻巧便利外型的最重要原因。
反光板升起前/后,数码单反相机工作示意图。
左边为DSLR金属机壳架构图,右边的则是机身透视图。
透过结构透视图和数码单反相机的金属机壳架构图可以看出,数码单反相机是由各式各样的电子和光学零件所组成,为了能更有效地保护这些零件,数码单反相机大多拥有一个轻质金属材质的机身骨架,因此数码单反相机相较一般数码相机更加坚固耐用。
五棱镜五棱镜和反光板一样,都是数码单反相机特有的零件。
五棱镜位于相机的前端,而也正是数位单眼相机前端突起的原因,即便目前市面上的数码单反相机所使用的五棱镜,有着体积上或大或小的差异,但工作方式和原理却仍是相通的。
数码单反相机内部的五棱镜。
图像处理芯片图像处理芯片在数字影像的生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原始数字信号被感光组件收集后,它们被送入图像处理芯片,图像处理芯片再为数字影像进行色彩校正,如白平衡处理以及图像处理后,数字照片最终才能被存入存储卡中。
单反相机成像原理
数码单镜头反光DSLR(Digital Single L ens R eflex)照相机,简称数码单反相机。
在这种系统中,反光镜和棱镜的独到设计使得摄影者可以从取景器中直接观察到通过镜头的影像。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构造图中可以看到,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折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我们可以在观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
光通过透镜(1),被反光镜(2)反射到磨砂取景屏(5)中。
通过一块凸透镜(6) 并在五棱镜(7)中反射,最终图像出现在取景框(8)中。
当按下快门,反光镜沿箭头所示方向移动,反光镜(2) 被拾起,图像被被摄在CCD(4)上,与取景屏上所看到的一致。
数码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优势:
·不存在视差
·精确的取景和对焦。
这一点对于微距和远距摄影很重要
·广泛的可更换镜头
·常见的单反镜头比固定镜头相机提供了更广泛的光圈范围,尤其是增加了最大光圈
数码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劣势:
·体积大
·在小光圈的情况下,取景器很暗
单反数码相机和普通数码相机的区别
1、结构不同
单反数码相机与我们接触较多的普通消费数码相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系统,这里说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两者的内部结构上,和传统单反相机一样采用了特殊的构造,数码单反相机根本上解决了象差的问题,就是说从取景器内部看到的就是将要暴光在胶片上的图像,普通数码相机由于采用了CCD感光模式,大家在LCD上看到的就是CCD感受到的图像,也就是说拍摄者在液晶屏上看到的也是大家将要拍摄的图像,也不存在像差问题,所以普通数码相机也能拍摄好微距!所以从这点来说,单反相机不占优势。
2、快门问题
普通数码相机对于普通用户拍摄到此一游的照片已经足够,但是它的快门速度对有较高要求的要适应恶劣拍摄环境的摄影者来说却是极为重要的,在普通数码相机中最快快门速度极为重要维持在1/1000秒左右,而单反数码相机的最快快门速度轻松就能达到1/10000秒左右,这么快的快门速度让普通数码相机望尘莫及,非常适合拍摄生态环境。
3、镜头不同
提到单反数码相机很多人都会津津乐道它拥有多种可支持的镜头,也有人认为单反数码相机与普通数码相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一个可更换镜头另一个则不可以,乍一听好像很有道理,仔细想想其实不然。
比如Olympus的E20P就是一部不可换镜头的单反数码相机,当然市场上绝大多数单反数码相机背后都有配套的镜头群的支持。
在拍摄活动中我们可以更换不同的特效镜头,通过取景器便可以查看不同的特殊效果,最终选择合适的镜头尝试拍摄。
单反数码相机不单支持的配套镜头多,更重要的是在镜头指标上也有普通数码相机达不到的高度。
首先如广角端的拍摄效果,普通数码相机大都坚守35mm~38mm的阵地,少数高端机型的镜头支持到28mm广角,但是单反数码相机通常情况下使用原配镜头就可以拍摄出令人欣慰的广
角风景照片,配合特殊的广角镜头甚至可以继续扩大可视范围。
其次数码相机对抖动是很敏感的,在曝光过程中即便轻微晃动都会产生模糊的照片,如果普通数码相机不是高倍变焦镜头机型的话,很多都不带防抖动这一实用功能,而单反数码相机则可以外加镜头来防止拍摄中持机不稳抖动情况的发生。
另外镜头部分与成像质量也是密切相关,比较大多数普通数码相机与单反数码相机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出,普通数码相机镜头的镜片很小,与镜筒口径不成比例,有些机型的镜片只有镜筒口径的1/3左右,而单反数码相机镜头的镜片基本与镜筒口径相当,这也造成了两个系统光学性能表现力的巨大差异。
总之多一个镜头选择就多了一分拍摄时的保障,好的镜头能够使拍摄工作从容自在地完成。
4、感光材料的面积差别
数码单反相机大多数采用全片幅的2/3为感光材料,少数高端产品做到了全片幅(就是和35毫米胶片的大小一样),往往比普通的数码相机采用的ccd的面积大几倍,所以数码单反一般躁点非常小,而普通的数码相机躁点控制要差很多,例如800w 的canon 20D 和800w的sony f828比躁点控制相差太大了,简直无法比!
重点说明
1、数码单反相机和传统单反相机的快门是故障率很高的部件,因为在拍摄的时候首先是反光镜要翻上去,然后再暴光,这一系列动作都是非常快的,而且都是机械装置。
有些朋友在使用单反时可能也注意到了,当按下快门一瞬间,从取景器看出去,只看到一片黑,通过以上讲解大家应该知道了为什么,在按下按门后反光镜会向上翻,这样光线才能通过镜头到达CCD或CMOS进行曝光(反光镜相当于一个光路的切换开关)。
2、单反相机在更换镜头的时候内部很容易进灰,特别是数码单反,如果CCD上面脏了一般就要
拿到专业维修部去清洗(保修期内免费,过保修期,一次好像就是几百大羊了,贵)!所以在更换镜头的时候尽量找干净无尘的地方进行。
3、许多刚刚使用单反数码相机的用户抱怨单反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色彩灰暗,锐度不够,甚至不如袖珍数码相机那样透亮。
其实这并不是相机的问题。
这是因为单反数码相机的图片处理概念和袖珍数码相机完全不同,单反记录的图像信息更加丰富真实(保留的原始数据较多)以便用户拥有更大的调整范围,获得更满意的图片,同时也需要用户有一定的计算机照片处理水平。
袖珍数码机多会在图片处理方面自动进行处理,如色彩夸张及影像边缘锐化等,留给用户后期处理的条件就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