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电子政务云技术方案
- 格式:pptx
- 大小:2.53 MB
- 文档页数:37
文档省级电子政务云平台总体架构设计目录第1章建设目标、范围、任务 (1)1.1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1.1.1 信息化建设条块分割 (1)1.1.2 电子政务建设机制有待完善 (1)1.1.3 投融资模式创新不足 (2)1.1.4 部分云平台建设完成后应用效果不理想 (2)1.2 建设目标 (2)1.3 建设范围 (3)1.4 建设任务 (4)第2章总体架构 (5)2.1 设计依据及原则 (5)2.1.1 设计依据 (5)2.1.2 设计原则 (6)2.2 总体架构设计 (7)2.2.1 云平台总体架构 (7)2.2.2 本期建设总体部署架构 (9)2.2.3 网络整体架构设计 (10)2.2.4 广域网架构设计 (11)2.2.5 城域网架构设计 (12)2.2.6 数据中心架构设计 (13)2.2.7 两地三中心架构设计 (14)第1章建设目标、范围、任务1.1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云计算给电子政务破局带来希望,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刚刚兴起的云计算在发现道路上还存在着一些挑战,包括云服务模式、安全问题、标准问题以及在云应用方面的深入探索等。
1.1.1 信息化建设条块分割电子政务方面,项目建设经费来源多样,有发改委的工程项目、财政部的行政经费、科技部的专项资金等等,各条线有各条线的管理要求电子政务建设在国家层面尚未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
从各部委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布局来看,由于各部委信息化建设是在一种分散体制下展开的,一个部委一个“金”字工程,一个办、厅、局一批信息系统,最终造成了国家电子政务信息孤岛、重复建设、纵强横弱等问题。
各部委的信息化投入越多,形成的信息化壁垒就越高,严重影响了电子政务的投资效率和产出成果。
未来政务云平台设计和建设,需要从技术上,基于平台实现各委办局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建设和应用上的统筹及协同,避免重复建设,减少投资。
同时,逐步整合政府大数据资源,加大资源利用效率。
XX省电子政务政务云平台建设方案(业务迁移方案)1目录1.政务云迁移总体要求 (4)2.政务云迁移技术方案 (5)2.1云迁移系统调研 (6)2.2云迁移评估 (8)2.2.1基础设施评估 (8)2.2.2业务系统评估 (8)2.2.3迁移风险评估 (10)2.2.4迁移评估流程 (12)2.3云迁移设计 (13)2.3.1云迁移规划思路 (13)2.3.2系统迁移策略设计 (13)2.3.3迁移技术设计 (18)2.3.4系统云化迁移设计 (18)2.4云迁移实施 (28)2.4.1迁移确认 (28)2.4.2系统环境准备 (28)2.4.3迁移执行 (30)2.4.4迁移后虚拟化优化 (30)2.5云迁移测试 (31)2.5.1迁移测试验证内容 (31)2.5.3压力测试 (31)2.5.4兼容性测试 (32)2.5.5安全性测试 (32)2.5.6迁移的补救措施 (33)2.6系统割接 (34)2.6.1割接评估 (34)2.6.2割接准备 (34)2.6.3割接实施 (35)2.6.4割接观察 (35)2.6.5原系统删除 (36)2.7云迁移风险控制策略 (36)2.7.1技术风险控制策略 (36)2.7.2业务风险控制策略 (37)3.政务云迁移工作部署 (39)3.1工作目标 (39)3.2总体原则 (39)3.3工作任务及时间进度安排 (40)3.3.1准备阶段 (40)3.3.2试点阶段 (43)3.3.3全面阶段 (47)3.4责任分工 (49)3.5保障措施 (49)3.5.2安全保障 (50)3.5.3人员保障 (50)1.政务云迁移总体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发展电子政务、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决策部署,我省逐步建成由网上办事大厅和部门信息系统共同支撑的政务服务体系,但系统重复分散建设、信息孤岛大量存在、信息资源条块分割、集约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为此,结合《XX“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方案》相关要求,为加快推动省直部门的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为平稳有序完成业务系统迁移上云做准备,制定本方案。
浙江省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解决电子政务基础设施重复建设、资源分散等问题,降低行政成本,实现集约化管理和应用,充分发挥省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以下简称政务云平台)的作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省行政机关管理和使用政务云平台的活动。
第三条各级行政机关应当充分利用全省统一的政务云平台开展电子政务应用,不再新建独立的机房或数据中心,不另行采购硬件、数据库、支撑软件、云计算和信息安全等基础设施,法律法规、政府规章以及国家有关文件明确规定的除外。
新的应用系统依托政务云平台建设,现有应用系统逐步迁移到政务云平台。
第四条省政府办公厅负责全省政务云平台的规划、应用、管理和监督,审核省级部门的政务云平台使用需求,受理设区市政务云平台建设方案备案。
信息安全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政务云平台及应用系统安全监控工作。
使用政务云平台的单位(以下简称使用单位)负责应用系统的开发、部署、维护、管理和安全。
政务云供应商负责政务云平台的建设、咨询、服务开通、日常运行维护和平台安全。
第五条设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辖区政务云平台行政主管部门,优先利用省级政务云平台或采取租用方式建设本辖区统一的政务云平台,县(市、区)原则上不建设政务云平台。
第二章使用管理第六条政务云平台使用包含申请、受理、审批、测试、开通、变更和终止环节,并通过政务云平台业务管理系统实现。
第七条使用单位根据需求向政务云平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使用申请,并提供应用系统建设方案、应用系统性能和安全自测报告、政务云平台资源(以下简称云资源,含云主机、云数据库、云存储、云安全等)需求及其他申请材料。
第八条政务云平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核实使用单位申请材料的完整性和云资源需求的合理性,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决定。
不予受理的,应当提出不予受理意见,使用单位应当根据不予受理意见重新提交申请;受理的,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批意见。
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方案设计分析1XXX省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需求分析1.1功能需求(1)IT资源池化需求数据中心计算、网络、存储等资源均进行虚拟化,形成计算资源池、网络资源池、存储资源池,达到可被云平台统一调度、自动化部署的效果。
(2)安全可靠的云服务需求参照中Y网信办、国家信息中心等部门对政务云安全架构以及公安部等级保护三级的要求,对政务云的安全进行顶层架构设计,部署硬件安全、云安全软件和安全管理平台等设备,满足云平台自身架构、租户内部以及不同租户间的安全防护需要。
同时,政务云平台可提供虚拟防火墙、虚拟堡垒机、虚拟负载均衡等安全云服务。
(3)虚拟数据中心需求政务云平台可为各省直部门提供虚拟数据中心(vDC)服务,不同vDC达到逻辑隔离和安全可控,vDC的管控和运维可由各vDC管理员负责。
vDC 支持对云资源的自动化部署、可视化监控等操作。
(4)高效的运维管理需求建设云运维中心,实现可视化、自动化运维,提升运维效率,对云环境下的运维框架、流程完善、职责划分进行系统性优化;根据各单位管理需要,个性化制定政务云运维、管理组织架构,并制定在线云资源开通流程及现有业务迁移规划。
(5)大数据服务功能需求云平台提供大数据平台服务。
云平台部署大数据平台,各租户可通过申请获取大数据平台,大数据平台可提供数据抽取、数据整合、数据分析等工作,租户可部署相关软件抽取大数据平台数据进行二次分析及展示,完成大数据软件搭建,减少各单位重复建设。
1.2性能需求(1)计算性能需求通过对计算性能评估,需采用E7系类高性能处理器组建计算资源池,提供相同计算能力的情况下,减少对机房空间的占用。
计算设备需要满足电信级可靠性,保障计算节点稳定运行。
随着各局委办业务不断迁移上线,虚拟机数量不断增加,所有虚拟机均通过云平台统一纳管,根据初步估算,要求云平台管理虚拟机数量大于4000个。
(2)存储性能需求随着业务访问量不断提升,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量不断增加,系统对存储的存储容量、读取能力要求不断提高。
政务云建设方案范文
一、政务云概述
政务云是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一种新兴的信息化应用模式,其本质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加快政务服务信息化的发展,为政府部门提供统一的IT技术平台,实现数据和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共享。
政务云的建设不仅可以增强政府管理的实效性,提高服务公民的水平,还可以有效地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强劲的支撑。
通过政务云,政府部门可以实现数据的安全共享、政务应用服务的全面覆盖、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以及政府信息化服务的质量提升。
二、政务云建设方案
1.制定政务云建设方案
建立政务云需要综合考虑系统设计、组织管理、技术实现、运营维护等多方面因素,尤其要注意技术安全与信息安全问题。
因此,建设政务云前,必须先制定一套明晰、可行的政务云建设方案,以明确发展目标和扩展方向,分析技术架构与运营模式,根据技术规划拟定实施方案,确定完整的实施步骤,指定具体的责任主体,形成一个完善的政务云建设方案。
2.培训配备技术人员
一个完善的政务云系统除了需要先进的技术平台外,还需要有熟练的技术人员来操作维护系统。
政务信息系统向省级政务云迁移上云实施方案一、背景阐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政务信息系统已成为政府部门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然而,当前各级政务部门普遍面临信息系统硬件资源不足、维护成本高昂、数据安全隐患等问题。
为此,向云端迁移已成为政务信息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将政务信息系统迁移至云端,可有效降低IT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数据安全,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二、政策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和效率。
而政务信息系统向省级政务云迁移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通过迁移至省级政务云平台,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
三、省级案例分析广东省政务云平台作为国内首个省级政务云平台,已经成功运行为数百万用户提供服务。
该平台采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和安全可靠的软硬件环境,为各级政务部门提供全方位的云计算服务。
以下是该省级政务云平台迁移上云的案例分析:迁移前的问题:该平台在迁移之前,面临着硬件资源不足、维护成本高昂、数据安全隐患等问题。
同时,由于缺乏统一的云平台,各级政务部门的信息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信息化发展不平衡。
迁移后的效果:通过迁移至该省级政务云平台,各级政务部门可以共享丰富的硬件资源,降低IT成本。
同时,云平台提供的安全可靠的软硬件环境,有效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此外,该平台还实现了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
四、现状调研在实施政务信息系统向省级政务云迁移之前,我们必须对现有系统进行全面调研,了解现有系统的架构、业务特点、数据量等情况,以便制定合理的迁移方案。
系统架构:现有政务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业务处理系统、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等,其中业务处理系统负责政务业务处理,主要包括业务流程的发起、审批、办理等;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负责数据的存储、管理和维护。
业务特点:政务信息系统的业务特点主要包括政策性、时效性、安全性等,其中政策性指系统需按照政策法规进行业务处理;时效性指系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业务处理;安全性指系统需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省级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及省级政务服务门户建设项目技术方案一、项目概况1.1建设背景根据《XX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鲁政办发〔2017〕75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按照“统一机构、统一规划、统一网络、统一软件”的要求,全面整合各级政务信息系统,实现全省政务信息资源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共享,促进政务大数据、商用大数据、民用大数据协同发展。
实施方案要求按照“先联通,后提高”的原则,在2017年年底初步实现部门主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开放基础上,到2018年年底,通过“统筹一片云(电子政务云),规范两张网(电子政务内网、电子政务外网),建成三大体系(数据资源体系、政务服务体系、业务协同体系),强化四个支撑(政策支撑、产业支撑、标准支撑、安全支撑),落实五项保障(体制保障、财力保障、智力保障、监督保障、审计保障)”,形成设施集约统一、资源有效共享、业务有机协同、工作有力推进的“12345”发展格局。
1.2建设目标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继续完善全省政务服务平台功能,不断深化平台应用,提升服务水平。
推行统一身份认证,建成并启用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用户认证中心。
依托省政府门户网站,初步建成省级一体化政务服务门户。
基本实现省政府各部门面向公众服务系统与一体化门户的前端整合。
以政务服务平台和政府网站统一技术平台为基础,整合部门面向社会服务的政务信息系统,完善形成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体系。
1.3建设原则经济性和实用性、适用性及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及可管理性、高稳定、高性能、安全性1.4建设周期合同生效之日起90日内交付。
二、建设内容2.1建设内容清单本项目建设将基于“中国XX”门户网站平台、XX省级网上政务大厅、XX政务服务网用户中心系统等现有软件平台进行系统功能提升,建设内容清单为:2.2省级统一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建设建设内容(1)“中国XX”门户网站完善提升(2)“中国XX”客户端完善(3)网站完善开发(4)信息报送系统开发2.3省级网上政务大厅功能延伸开发2.4全省统一用户管理及身份认证平台建设内容平台用于用户、企业登录、认证及管理,服务于全省所有面向公众提供服务的业务系统,可通过标准接口与业务系统(包括网站、平台、移动端等)对接,实现登录、注册界面的统一化、标准化,并在业务系统上开通用户登录入口,公众可在业务系统上注册登录及申办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