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国家的轿车保有量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1
中国汽车销量分析、汽车销量预测及影响汽车销量的的主要因素分析一、2018年汽车行业景气度下行2018年1-11月汽车行业累计销量2542.0万辆,同比下降1.7%,较2017年同期小幅下降,其中乘用车销售2147.8万辆,同比下降2.8%;商用车销售394.1万辆,同比增长5.0%。
我们预计2018年全行业共销售汽车2,808万辆,同比下滑2.8%,其中乘用车2,377万辆,同比下滑3.8%;商用车431万辆,同比增长3.6%。
汽车行业景气度下行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月度销量同比增幅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中美贸易摩擦、消费者信心下降等因素影响,下半年乘用车市场景气度明显下行,加之去年同期由于购臵税优惠政策退出提前消费形成的较高基数,导致车市9至11月连续3月同比出现双位数下滑。
1-11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减少2.8%,其中SUV 与轿车销量小幅下滑,MPV与交叉型乘用车销量仍呈现较大幅度下滑。
卡车行业增势良好推动商用车销量小幅增长。
蓝天保卫战与重点省市陆续提前实行国六排放标准拉动重卡需求,重卡市场在较高基数下1-11月仍实现1.6%增长。
受益部分微卡需求转化为轻卡、皮卡在部分省市解禁需求释放,轻卡1-11月同比增长11.0%。
分阶段补贴政策导致上半年新能源客车销量有所透支,下半年销量较为低迷,1-11月客车销量同比下降7.0%。
1-11月乘用车景气度下降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1-11月商用车销量增势良好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轿车、SUV车型销量小幅下降,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有所下滑。
1-11月乘用车四类车型中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轿车和SUV销量小幅下滑,同比分别下降1.4%和0.8%,SUV 销量占狭义乘用车总销量比例继续提升至42.8%,MPV与交叉型乘用车销量下滑较大,分别下降16.1%和18.1%。
1-11月乘用车细分车型销量同比均现下滑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SUV销量占狭义乘用车总销量比例持续提升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随着小排量购臵税优惠政策退出与SUV车型逐渐进入低增长区间,加上低价车型滞销,2018年1-11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占率为41.9%,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5个百分点,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有所缩减。
摘要汽车工业可以带动钢铁、冶金、橡胶、石化、塑料、玻璃、机械、电子、纺织等诸多相关产业,可以延伸到维修服务业、商业、保险业、交通运输业及路桥建筑等许多相关行业,可以吸纳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可以形成相当的生产规模和市场规模,可以创造巨大的产值、利润和税收,可以提供众多的就业岗位。
它是国家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国经济和一地经济具有巨大的拉动效应,可以成为一国经济和一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支柱产业指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
战略性支柱产业具有较强的连锁效应:诱导新产业崛起;对为其提供生产资料的各部门、所处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发展变化,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汽车工业由于大规模产出,在国内生产总值即GDP中占较大比重,市场扩张能力强,需求弹性高,发展快于其他行业,生产率持续、迅速增长,生产成本不断下降、扩大就业。
产业关联度高、长期预期效果好等,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进一步加快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对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汽车工业、支柱产业、经济、就业目录1 汽车产业的利润及在GDP中的作用 (3)2 汽车能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原因 (3)2.1、生产技术特点及其在人们需求结构中的地位 (4)2.2、汽车工业具有超强的就业带动能力 (4)2.3、汽车产业具有极高的投入产出比 (4)3 汽车产业发展对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5)3.1减轻消费需求对经济稳定增长的制约 (5)3.2有利于加强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5)3.3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5)4 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发挥战略作用的方式 (5)总结 (6)参考文献 (7)1汽车产业的利润及在GDP中的作用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涉及面广、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
据统计,每增加1万辆汽车,拉动GDP增长88.82亿元,钢产量14.1吨,生铁12.3吨,原油2.03万吨,玻璃产量16.7箱,合成橡胶0.1万吨,轮胎13.4万条,公路里程428.8公里。
我国汽车市场发展及人均汽车保有量和GDP的关系我国汽车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分析从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汽车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改革开放以前(1950—1978年)。
在这一时期,销售产品单一,主要为中型载货车,销售对象也单一,基本上由单位以公款购买。
市场处于封闭状态,市场规模小,增长缓慢。
到1978年即经历了28年,市场销售汽车才达到17万辆,平均每年仅增加约5000辆汽车。
第二时期,缓慢增长期。
(改革开放以后时期1979--1990年)。
在这一时期,与第一时期相比,汽车市场变化不是很大。
由于受经济发展的影响,曾出现了1981、1986、1990三年产销量下降的现象。
第三时期,快速增长期(1990年以来),在这一时期,汽车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
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从1990年到2001年,汽车总产量从---万辆增加到----万辆,十一年内增加了---倍,平均增长率----%。
从1991年到1993年,由于这时控办撤消,政策比较宽松,被压制的公款购车需求释放出来,加之这时私人购车需求增加,汽车呈现超速增长,年增长率分别达---%和--%,年产量由---万辆增到---万辆。
汽车品牌不断增多。
为了适应不同用户各种用途的需求,汽车市场销售的汽车品种愈来愈多,尤其是近两年。
我国汽车市场不仅有中型载货车,也有重型、轻型、微型载货车,有大型、中型、小型、微型客车,有各种排量等级的轿车,有各种改装车、SUV、MPV、RV等等,车型品种达数千种,彻底改变了过去车型品种单一的状况。
私人购车比重迅速增加。
从有关资料表明,私人购车是从80年代初期开始的,发展之快是人们未料想道的。
私人购车数量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由1990年的14.8%上升到2001年的43%。
私人购车正在成为汽车市场的主体。
轿车所占比重逐步提高。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轿车销售量很少,不足汽车总销量的2%,改革开放以来,对轿车的需求不断增加,轿车销量占总销量的比重不断提高。
新阶段经济增添中的支柱家产一、汽车拥有率过低已成为限制扩大内需、经济增添的重要要素现代经济增添陪伴着构造的全面转变。
在增添加快阶段,构造转变力度相应增大,并成为增添的重要动力。
对此,多种增添理论和发展模式进行过描绘,同时获得大批国际经验的支持。
家产构造和花费构造处于一种互动过程之中。
有关于家产构造转变,花费构造转变或升级的趋势要更稳固一些。
因为某些特别原由,一些国家的需求构造会出现偏离,但在一个适合长的时期内,都会回归于基本的改动趋向。
在经济全世界化加快的条件下,各国需求构造变化的一致性将进一步提高。
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跟着中国经济快速增添和人均收入相应提高,居民花费构造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现阶段,城镇居民已经基本解决了吃、穿和部分用的问题,正在向以提高住、行和生活质量水平为要点的阶段过渡。
乡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易花费构造与城镇居民有较大差距,其收入和花费水平的进一步改良主要依靠于非农化和城市化进度。
改良现阶段的“行”的状况,要点是在发展公共交通的同时,促使汽车进入居民家庭。
国际经验表示,人均收入水平与汽车普及率存在明显的有关关系。
这方面已经有了若干研究成果。
本项研究中,为了防止人均收入水平国际比较可能出现的明显偏差,我们采纳国际上广泛认同的以购置力平价(PPP)和不变价钱美元权衡各国人均GDP 变化的方法。
在世界上拥有代表性的 20 个国家长达70 年的观察期内,表现出汽车拥有率跟着人均收入水平上涨而上涨的普遍趋向,这一趋向向来连续到轿车普及率达到每千人500 辆(即均匀每 2 人 1 辆轿车)左右时才有所减慢或回落,而汽车保有率则达到每千人700 辆以后还在上涨。
人均收入水平与汽车拥有率改动关系的有以下重要特色:第一,汽车拥有率与人均收入水平的改动关系不是均速的。
按购置力平价和 1990 年盖——凯美元权衡, 3000~ 6000 美元期间和6000~ 10000 美元期间是汽车拥有率上涨最快的两个期间。
洗车店创业方案书范文2023洗车店创业方案书范文2023〔一〕美国人口总数不过两亿多,可轿车保有量却高达1.3亿辆,平均每1.3人拥有一辆。
而我国拥有13亿人口,轿车保有量却不到一亿辆,平均十几个人才拥有一辆,差距是如此之大!就算与亚洲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也算是落后的。
根据汽车行业专家们的预测,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开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中国将成为世界轿车的最大消费国之一,即我国轿车保有量在将来的一二十年里将会有飞速进步。
在不久的将来,开车将会是人们普遍掌握的生活技能,轿车也不再是特权人士的标志,而将是人们出门的代步工具。
那么当人们拥有一辆自己的爱车时,无疑会翔倍至。
汽车的平时清洁护理和定期美容保养,必然成为人们日常的消费内容。
另一方面,我国各大中城市虽然开展很快,但建立不配套,缺乏停车场所,使大量汽车只能露天栖息,饱受风吹、雨淋、日晒的无奈,致使汽车日渐老化。
这就使汽车美容护理业的存在和开展更具备了条件。
汽车美容护理对大多数车主来说,还是一个比较生疏的概念。
一批摇抹布的擦车族,仍然使用洗衣粉、洗涤灵〔对车漆有酸、碱腐蚀作用〕,一桶桶脏水污染着城市环境。
据统计,每年落入擦车族手中的擦车费就有三个亿。
另外,由于汽车美容护理业具有灵敏、操作简单、利润较高、风险较低等特点,因此国内的大量洗车店、汽车配件店、轮胎店、汽修厂及个人蜂拥进入汽车美容市场,以争得市场上的份额,致使市场竞争日趋剧烈。
但是由于汽车美容专业化要求非常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所以它与一般的洗车擦车、打蜡上光等有着本质的区别。
根据调查,市场上许多汽车美容店是“无专业正规培训”、“无专业名牌产品”、无专业机械设备“、无效劳质量保证”的四无状况。
而且,由于国家对这个新兴行业的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加上消费者对本行业缺乏理解,所以市场上相继出现了一些东拼西凑起来的汽车美容用品。
这些杂牌以巧妙的假装和华美的广告宣传,打着进口专业品牌的旗号,用一些假冒伪劣产品来欺骗广阔用户。
中外交通安全对比分析中外交通安全对比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比我国与发达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状况,结合现阶段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特点,找出我国与国外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差距,并分析了产生差距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字:道路交通安全;交通事故;交通安全措施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comparison in road traffic safety conditions between China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combined with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of road traffic safety in China, find out the gap in traffic safety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gap generated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Key words: road traffic safety, The traffic accident; Traffic safety measures公路交通受人、车、路、环境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可避免地发生交通事故,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世界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研究应对交通事故的政策与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
英国交通研究实验室和国际红十字会的联合研究报告预测,未来的交通事故将与严重疾病一样成为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道路交通事故伴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出现而产生。
要消灭交通事故,做到“零伤亡”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是建立一个相对安全的交通环境,给道路使用者提供一个宽容的交通氛围,使交通真正实现安全、快速和舒适。
1 各国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对比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简称WHO)举办的世界卫生日(World Health Day)首次以道路交通安全为主题,从而将道路交通安全上升到人类社会公共卫生层面的高度上来。
我国汽车行业环境分析院系名称: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1 年 12 月11日目录一、我国汽车行业界定、现状及自有品牌面临的问题 (1)1 (一)我国汽车行业界定………………………………………………………...……………...…(二)我国汽车行业现状 (1)(三)我国汽车行业自有品牌面临的问题..........................................................1 二、我国汽车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2)(一)人口环境分析 (2)(二)经济环境分析 (4)(三)自然环境分析 (5)(四)技术环境分析 (5)(五)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6)(六)文化环境分析..............................................................................................7 三、我国汽车行业微观环境分析. (7)(一)市场环境分析 (7)(二)竞争状况分析 (8)(三)公众对汽车企业的社会责任关注状况分析………………….……………………9 四、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10 附1:参考文献附2:小组分工与评定附3:教师评阅我国汽车行业营销环境分析一、我国汽车行业界定、现状及自有品牌面临的问题(一)我国汽车行业界定从1958年新中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开始到1984年长达近30年的时间里我国一直延续的是“重卡轻轿”的汽车产业政策,导致我国汽车产业长期落后。
1984年以后,随着我国逐渐开放汽车市场,合资生产和进口汽车才开始走进和融入中国汽车行业。
尤其是我国2011入世以后,我国汽车行业逐渐与国际并轨,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因此,这里所提到的我国汽车行业里包含了三大主体:国外进口汽车、合资生产汽车和我国自有品牌汽车。
根据美日欧国家长达60年的人均GDP水平与汽车普及率的统计分析,其一,汽车拥有量随着人均GDP水平的上升而上升是一个普遍趋势。
其二,在人均GDP1000美元时,美日欧汽车拥有量平均5-11人一辆,当达到3000美元时,平均2.5-5人一辆。
也就是说,在人均GDP1000-3000美元期间是汽车普及率上升最快的第一个时期,当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时,汽车普及率进入第二个上升期,平均每3人1辆汽车,一直持续到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平均每2人1辆汽车时,上升速度开始放慢,汽车需求进入饱和状态,但是汽车市场销售量不会明显下降,因为随着人口的增加及汽车不断地更新,对汽车的需求还会有所增长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这是一个各国每千人拥有汽车数列表。
所有数字包括汽车,越野车,面包车,和商用车,不包括摩托车和其它两轮机动车。
各国每千人汽车拥有量示意图2009 601+ 501-600 301-500 151-300 101-15061-100 41-60 21-40 11-20 0-10排名国家/地区每千人汽车拥有量[1]注释1 摩纳哥863 2008[2]2 美国828 2009[3]3 列支敦士登796 2008[4]4 卢森堡749 2008[4]5 新西兰733 2008[2]6 澳大利亚730 January 2011[5]7 冰岛724 2005[4]7 卡塔尔724 2007[2]8 文莱696 2007[2]9 意大利690 2010[6]5 马耳他743 2011[2][7]11 关岛677 [8]12 塞浦路斯659 2008[2]13 加拿大620 2009[9]13 西班牙608 2008[4]14 日本593 2008[2]15 芬兰591 2008[4]16 法国575 2007[4]17 挪威574 2008[4]18 斯洛文尼亚562 2008[4]18 瑞士562 2008[4]19 奥地利561 2008[4]20 比利时558 2008[4]21 丹麦549 2006[4]22 爱尔兰542 2006[10]23 立陶宛541 2008[4]24 德国534 2008[4]25 英国525 2008[4]26 荷兰523 2008[4]27 瑞典522 2008[4]28 巴林509 2008[2]28 葡萄牙509 2008[2]29 科威特507 2007[2]30 波兰493 2008[4]31 捷克485 2008[4]32 爱沙尼亚474 2008[4]33 拉脱维亚468 2008[4]34 希腊451 2008[4]35 黎巴嫩43436 克罗地亚388 2008[2]37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351 2007[2]38 保加利亚349 2008[4]39 韩国346 2008[2]40 沙特阿拉伯33640 斯洛伐克336 2008[4]41 马来西亚334 2008[2]42 阿根廷314 2007[2]43 以色列313 2008[2]43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313 2007[2]44 安提瓜和巴布达30245 匈牙利301 2009[11]46 台湾297 2010[12]47 利比亚291 2007[2]48 白俄罗斯282 2007[2]49 墨西哥264 2008[2]50 俄罗斯263 2011[13]51 巴西249 July 2011[14]52 塞尔维亚227 2008[2]53 阿曼225 2007[2]54 圣基茨和尼维斯22355 罗马尼亚219 2008[2]56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204 2008[2]57 哈萨克197 2008[2]58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9359 巴巴多斯18859 牙买加188 2006[2]60 伯利兹178 2007[2]61 斐济175 2008[2]61 伊朗175 2010[15]62 汤加17462 乌拉圭17463 塞舌尔173 2007[2]64 智利172 2008[2]64 苏里南17265 圣卢西亚16666 泰国165 July 2011[16][17]67 哥斯达黎加163 2008[2]67 多米尼克16368 毛里求斯159 2008[2]68 南非159 2007[2]69 新加坡15870 马其顿共和国15771 瑙鲁15672 阿尔及利亚154 2010 [18]73 委内瑞拉147 2007[2]74 约旦14675 基里巴斯144 2007[2]76 乌克兰140 2007[19]77 摩尔多瓦139 2008[2]78 土耳其138 2008[2]79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135 2008[2]80 多米尼加共和国123 2007[2]81 巴拿马120 2008[2]82 危地马拉117 2007[2]83 格鲁吉亚116 2007[2]84 阿尔巴尼亚114 2008[2]84 突尼斯114 2008[2]85 博茨瓦纳113 2007[2]86 纳米比亚109 2007[2]87 土库曼106 2008[2]87 津巴布韦106 2007[2]88 亚美尼亚105 2007[2]89 洪都拉斯97 2007[2]90 圭亚那95 2008[2]91 佛得角94 2007[2]92 阿塞拜疆89 2007[2]92 斯威士兰89 2007[2]93 萨尔瓦多84 2007[2]94 香港83 [20]95 巴哈马82 2007[2]95 巴拉圭82 2007[2]96 印尼77 2008[2]97 坦桑尼亚73 2007[2]98 蒙古国72 2008[2]98 摩洛哥71 2007[2]99 玻利维亚68 2007[2] 100 厄瓜多尔63 2007[2] 101 叙利亚62 2008[2] 102 斯里兰卡61 2008[2] 103 吉尔吉斯斯坦59 2007[2] 104 哥伦比亚58 2008[2] 105 尼加拉瓜57 2007[2] 106 秘鲁55 2007[2] 107 瓦努阿图54108 伊拉克50109 不丹47 2008[2] 110 埃及43 2008[2] 111 萨摩亚41112 安哥拉40 2007[2]113 巴勒斯坦国39 2008[2] 114 古巴38 2008[2] 114 塔吉克38 2007[2] 115 中国37 2008[2] 116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36 2007[2] 117 也门35 2007[2] 118 科摩罗33 2007[2] 118 加纳33 2007[2] 118 几内亚比绍33 2008[2] 118 菲律宾33 2007[2] 119 尼日利亚31 2007[2] 120 吉布提28120 苏丹28 2007[2] 121 阿富汗27 2008[2] 121 马达加斯加27 2008[2] 122 刚果共和国26 2007[2] 123 马尔代夫23 2008[2] 123 塞内加尔23 2008[2] 124 贝宁21 2007[2] 124 肯尼亚21 2007[2] 124 老挝21 2007[2] 125 科特迪瓦20 2007[2] 126 赞比亚18 2007[2] 127 印度15 2006[2] 128 利比里亚13128 莫桑比克13 2008[2] 128 巴布亚新几内亚13128 越南13 2007[2] 129 海地12130 布基纳法索11 2008[2] 130 厄立特里亚11 2007[2] 130 巴基斯坦11 2008[2] 130 塞拉利昂11131 马拉维9 2007[2] 131 马利9 2007[2] 131 尼泊尔9132 喀麦隆8133 冈比亚7 2007[2]133 缅甸7 2008[2]133 乌干达7 2008[2]134 布隆迪 6 2007[2]134 乍得 6 2006[2]135 刚果民主共和国 5 2007[2]135 几内亚 5135 毛里塔尼亚 5136 中非共和国 4136 尼日尔 4136 卢旺达 4 2008[2]137 埃塞俄比亚 3 2007[2]137 利比里亚 3 2007[2]137 索马里 3138 孟加拉国 2138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2 2007[2]138 多哥 2 2007[2]目前中国已经进入轿车消费高峰期,城市化和消费结构升级促使私人汽车拥有量迅速增加。
各国人均汽车拥有量列表,2011年底世界各国GDP排名,2011年各国人均GDP排名根据Wardsauto的分析,自1970年以来,全球汽车数量几乎每隔15年翻一番。
农民美国是目前最大的汽车拥有国,其汽车注册量达3.43亿辆;每千人汽车保有量排第2。
中国次之,汽车拥有量为7800万辆,每千人汽车保有量排第115。
日本的汽车拥有量为7400万辆;每千人汽车保有量排第14。
德国汽车保有量5100万辆;每千人汽车保有量排第24。
欧洲汽车保有量3.2亿辆,7亿多人的地区比不过3亿多人的国家。
这是一个各国每千人拥有汽车数列表。
所有数字包括汽车,越野车,面包车,和商用车,不包括摩托车和其它两轮机动车。
摩纳哥908美国812列支敦士登796 卢森堡749 马耳他743 澳大利亚730 冰岛724 新西兰718 文莱696 意大利690 关岛677 塞浦路斯659 德国634 加拿大620 西班牙608 波多黎各596芬兰591 日本589 挪威578 法国575 斯洛文尼亚566 瑞士562 奥地利561 比利时558 立陶宛555 丹麦549 爱尔兰共和国542 葡萄牙537 卡塔尔532英国525 荷兰523 瑞典522 巴林509 波兰508 科威特495 捷克485 爱沙尼亚474 拉脱维亚459 希腊451 黎巴嫩434 克罗地亚384 韩国379 保加利亚375特立尼达和多巴哥353 马来西亚350 斯洛伐克348 以色列342 沙特阿拉伯336 阿根廷314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313 黑山309 匈牙利301 台湾297 利比亚290 白俄罗斯282 苏里南282 墨西哥276俄罗斯271 巴西259 塞尔维亚252 罗马尼亚230 安提瓜和巴布达230 圣基茨和尼维斯223 阿曼215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204 乌拉圭200 哈萨克199 巴巴多斯188 伯利兹178 斐济175 伊朗175汤加174 智利174 塞舌尔173 乌克兰167 圣卢西亚166 哥斯达黎加166 毛里求斯166 泰国165 多米尼克163 南非162 瑙鲁159 新加坡156 马其顿共和国155 阿尔及利亚154约旦154 委内瑞拉147 基里巴斯146 摩尔多瓦146 土耳其142 巴拿马141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135 多米尼加共和国128 格林纳达122 阿尔巴尼亚120 牙买加120 危地马拉117 格鲁吉亚116 突尼斯114津巴布韦114 博茨瓦纳113 土库曼106 亚美尼亚105 纳米比亚103 洪都拉斯97 圭亚那95 佛得角94 巴拉圭91 阿塞拜疆89 斯威士兰89 萨尔瓦多84 中国83 香港83巴哈马82 印尼79 萨摩亚77 蒙古国72 哥伦比亚71 摩洛哥70 玻利维亚68 秘鲁68 厄瓜多尔63 叙利亚63 吉尔吉斯斯坦59 尼加拉瓜58 瓦努阿图54 伊拉克50斯里兰卡47 不丹47 埃及43 安哥拉40 巴勒斯坦国39 古巴38 塔吉克38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37 乌兹别克37 也门35 科摩罗33 加纳33 几内亚比绍33 菲律宾33尼日利亚31 阿富汗29 吉布提28 苏丹27 马达加斯加26 刚果共和国26 马尔代夫24 肯尼亚23 塞内加尔22 贝宁21 柬埔寨21 老挝20 科特迪瓦20 赞比亚20印度18 喀麦隆14 加蓬14 马利14 赤道几内亚13 巴布亚新几内亚13 越南13 巴基斯坦13 海地12 莫桑比克12 布基纳法索11 厄立特里亚11 朝鲜11尼泊尔9 马拉维8 尼日尔8 乌干达8 坦桑尼亚7 冈比亚7 缅甸7 布隆迪 6 塞拉利昂 6 乍得 6 刚果民主共和国 5 几内亚 5 毛里塔尼亚 5卢旺达 5 中非共和国 4 莱索托 4 埃塞俄比亚 3 索马里 3 利比里亚 3 孟加拉国 3 所罗门群岛 3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2 多哥 2。
中国国情分析——私家车的发展问题及建议【精选】中国国情分析——私家车的发展问题及建议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国家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私家车消费日渐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亮点也成为政府和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热点。
本文将结合中国国情对我国私家车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及产生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私家车、发展、保有量、建议、公共交通一、私家车的发展历程年,让国人怦然心动的往事之一就是有关私家车的记回首改革开放三十多忆。
30多年前,骑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在街道上穿行,那是件很令人羡慕的事;30多年后的今天,开着私家车上下班,也是一件平常事儿了。
30多年来人们代步工具的变迁,勾勒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
70年代末,刚刚从“文革”走出来的中国老百姓,一万个人中间也许不会有一个人梦想有一天会开上私家车。
当时中国的轿车价格是国际市场的三四倍,大多数工薪族月薪四五十元,不吃不喝攒钱半辈子,也买不起一辆轿车。
百姓拥有轿车,在当时甚至是个禁区。
新中国诞生的头30年里,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私人轿车作为资本主义的象征,从50年代的限制直到1966年的“文革”中彻底消失。
即使公务车,也严格按等级,实行配给。
1984年以前,如县团级干部只能乘用国产吉普车。
当时中国的轿车千人保有量不足0.5辆,在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最后。
到了80年代,公务车的级别限制松动,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使国产轿车不符需求,丰田皇冠等日本轿车通过合法进口与走私,涌进国门,并于1985年达到顶峰。
两三年间,耗用的外汇,相当30年中国汽车工业总投资的两倍多。
这一状况引发了全社会巨大反响,造车,还是买车,已经上升到涉及民族自尊心的政治问题,中央决策层开始高度关注。
中国汽车工业强烈要求发展轿车生产,面对当时资金和技术的严重短缺,1982年,邓小平同志批示“轿车可以合资”。
1985年前后,北京吉普、上海大众、广州标致,三个有尝试性质的合资企业开始建立。
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近半个世纪以来,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汽车像滚雪球般地形成一股能量强大的冲击波,冲击出一片现代化的肥沃土壤,造就了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物质财富。
据统计,世界上50家最大的公司中,汽车公司就占了近20%,其他企业也大都是与汽车工业相关的石化企业和机械企业。
另外,不管是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瑞典等发达国家,还是在多数汽车工业的后起发展国家如韩国、巴西和西班牙,汽车公司往往是这些国家中最大的企业,汽车工业产值一般都占到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0%到15%。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汽车工业是现代经济增长当之无愧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
汽车工业为什么会有如此魔力,能在短短的50年里造就出这么多的大企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基础?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由其生产技术特点及其在人们需求结构中的地位所决定的。
从产业地位看,汽车工业是最终的消费品,位于产业链条的末端,或者说位于产业金字塔的顶端,但同其他消费品相比,汽车具有很多独一无二的特征。
以轿车为例,它最少由两万多个零部件组成,价格即使是中低档轿车,也在1万美元以上。
从社会需求量来看,目前全球汽车保有量已达到1.2亿,全球轿车年需求量在1000万辆以上。
我们很难找到第二个产品,能够在技术密集程度、价格和社会需求方面都达到轿车水平的,这从客观上决定了汽车工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巨大的带动作用。
从人们需求结构看,在满足了“吃”和“穿”的基本需求之后,“行”的需求上升到了提高生活水平的关键位置。
而汽车是所有“行”的方式中最便捷、最个性化,也是最能满足这一需求的产品了。
可以说,需求方面的力量也决定了汽车工业在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无可推卸的支柱作用。
最后,从汽车产品的技术特点看,每辆汽车都是当代高新技术的结晶。
汽车工业是应用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生产线最大的产业,现代轿车也运用了大量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电子技术。
汽车工业不但和钢铁、冶金、橡胶、石化、塑料、玻璃、机械、电子、纺织等产业休戚与共,而且延伸到商业、维修服务业、保险业、运输业和公路建筑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