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英时态对比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3
汉英语言中时态比较汉英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自然有许多不同之处。
而我们在学习外语(如英语)时,首先注意到的是词汇,却不够重视时态的重要性,因为在汉语中时态并没有一个像英语中那样明显的概念,很多话在没有语境或上下文的情况下无法判断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时间上的范畴很难判断。
那么汉语是怎样表示时间关系的呢?与英语又有哪些异同之处?一、时态的表示方法王力先生[1]曾指出,时间的表现,大多数族语是有的,然而各族语对于时间的看法却不相同。
大致说来,人们对于事情和时间的关系,第一,着重在事情是何时发生的,不深究其所经过时间的远近,或长短;第二,着重在事情所经过时间的长短,及是否开始或完成,而不甚追究其在何时发生。
这一观点较为全面地概括了语言在时间表达上的特点,即使是一些稍有例外的语言,也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时间概念。
那么,英语和汉语这两种系统性较强的语言在时态上具体又是怎样表示的呢?Clifford[2]45指出,英语有着相当完善的时态标志系统,并且提出一个时态标志的公式:({-d})({will})({have+-N})({be+-ing})V,按先后顺序分别表示{过去时}{将来时}{完成体}{进行体}和动词,其中只有动词成份是必不可少的,其他在括号中的选项均为可选择选项,但只能按照所给出的顺序选择一次。
我们由此可以看出,英语是一种形态结构(Morphologicalstructure)突出的语言,每一句话几乎都可以看出它所表示的时间关系,而形态结构的变化又恰好与时间表达形成一种一致关系。
传统语法中通常认为有16种时态关系,由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和完成体、进行体等交叉形成,通过时态标志表示出来,但凡学过英语的人都能从中看出句子的时间关系,如“Shewasgoingtomyroomstoseemyaun.t”;即使是较复杂的句子结构也是一样,比如“Ihadthoughtmuchandoften;ofmyDora′sshadowingouttomewhatmighthavehappene dintheseyearsthatweredestinednottotryus…”。
汉语与英语时态之⽐较时态是语法中⼀种重要性的概念。
语⾔要表述过去、现在、将来发⽣的事,必然涉及到时态问题。
英语有时态之说。
⽽且时态还是英语语法的要构成部分。
汉语没有时态之说,但实际上汉语还是能够表⽰⼀定时态的,在这⽅⾯,英语同汉语相⽐有不少相同点,亦有⼀些不同之处。
英语总体上可以表⽰三种时态,即过去式、现在时、将来时。
过去式⼜分为⼀般过去式、过去进⾏式、过去完成式。
现在式可分为⼀般现在式现在进⾏式、现在完成式。
将来式⼜分为⼀般将来式、过去将来式。
其实这些时态,汉语也都能圆满地表⽰。
这是英语、汉语时态上的相通处。
但是,英语、汉语时态的实现形式却有很⼤的不同。
英语表⽰时态是通过改变系动词“be”的形态和改变动词的形态来实现的,⽽且主语的⼈称不同,单复数不同都会影响系动词“be”的形态。
通过改变动词的状态来表⽰动作⾏为是完成还是进⾏。
如现在进⾏时通过“is(am,are)”+现在分词(动词+ing)来表现。
⼀般现在时则⽤动词原形表⽰,只是在主语为第三⼈称时,在动词原形后加-s或-es来完成,将来进⾏式通过“ shall/will +现在分词(动词+ing)”来表⽰将业完成。
由此可见,英语时态主要是靠词法来实现的。
汉语则不同,⾸先它没有系动词,也就⽆所谓系动词的变化了,⽽且汉语的动词本⾝也⽆从改变其形态,如“写”这个动词我们⽆法改变它本⾝,⽆法让它通过⾃⾝的变化表⽰是过去写、现在写、还是将来写,也⽆法通过“写”本⾝表⽰正在写将来写,是现在写还是已经写完了,所以⽆法通过词法来实现汉语的时态,只好借助其他词的帮助,即⽤句法来加以实现了。
如“写”可在其前加副词“正”、“正在”等以、副词表⽰现在式,加“将”、“将要”等副词以表⽰将来式,加“已”“已经”等副词以表⽰过去式;也可在动词之后加“着”表⽰现在进⾏式,加 “了”表⽰完成时,加“过”表⽰过去式。
汉语的时态是靠动词外加副词、助词来实现的,是靠词际的联系,句法的运⽤来实现的,这与英语靠动词形态的应变来实现时态有着很⼤的不同。
外研社中学教材全解八大时态句子翻译(中英文对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外研社中学教材全解八大时态句子翻译(中英文对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外研社中学教材全解八大时态句子翻译(中英文对译版)的全部内容。
外研社中学教材全解八大时态句子翻译(中英文版)(一)外研社七年级上册Module7-10一般现在时句子翻译Module7 My school day1.我喜欢数学。
I like maths!2.我们在九点上英语课。
We have an English lesson at nine o’clock。
3.他今天不上语文课。
He doesn’t have Chinese today。
4.我们不喜欢这首歌。
We don’t like the song.5.你们起床很早吗?Do you get up early?Module8 Different habits1.托尼一直喜欢生日聚会。
Tony always likes birthday parties。
2.门总是开着的。
The door is always open。
3.他经常收到一些有趣的信件.He often gets some interesting letters。
4.他的生日礼物是一张电影票。
His birthday present is a cinema ticket。
5.她经常穿一双红色的袜子。
She often wears a pair of red socks.6.她没有记住他的名字。
She doesn't remember his name.Module9 A trip to the zoo1.老虎吃肉吗?Does the tiger eat meat?2.袋鼠来自澳大利亚。
浅谈汉英法三种语言时态表达手段的对比[摘要]汉语、英语和法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因此在语法上,特别是动词时态上有较大的区别。
本文对汉英法三种语言进行对比,探讨它们在动词时态上表达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进而为我们学习语言,尤其是学习法语提供帮助。
[关键词]汉语英语法语时态表达汉、英、法语三种语言对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三种客观现象有不同的表达形式。
在汉语中,动词本身没有变化,而是依靠时间名词或副词和一些兼语来体现动作发生的不同时间。
在英语中,动词时态要表示不同的时间(过去、现在、将来),都是通过动词本身的变化来体现。
而法语主要也是依靠动词本身的变化来体现不同的时间和人称,但这比英语要复杂许多。
因为法语动词在各种词类中是比较复杂的词类,在语式和时态中还蕴含着无形的“体”的概念。
一、汉语动词时间的表达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它在词性上是属于孤立语,词的形态曲折变化较少。
动作发生的时间先后或完成与否不是靠动词的变化来表现,而是主要依靠其他词汇手段。
汉语的动词没有现在时和过去时之分,但我们可以表达任何时间发生的事态。
汉语没有“时”这一语法范围。
例如“我每天都去图书馆”和“她现在去图书馆”这两个句子中的“去”没有任何形式上的变化,都无所谓“过去”或者“现在”。
但汉语动词有“态”的范畴。
一般来说有三个“态”:进行、完成和过去,分别以“着”、“了”、“过”三个动态助词放在动词后表示。
要注意的是“了”分属语气助词和动态助词。
作为表示完成的动态助词,“了”必须紧跟动词之后,而作为语气助词,“了”必须处于句尾。
其中的“着”,一般认为相当于英语和法语的进行态,如“他走累了,在凳子上坐着。
”能和“着”这样结合的动词多半是动作动词,而其动作的目的就是要达到“……着”这种静止状态。
但“着”有时确实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例如:“那群孩子唱着,笑着,兴高采烈的从我身边走过。
”汉语的动词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只能用分析性手段来表示行为或状态在某一时间内存在或延续。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19, 7(3), 293-299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9 in Hans. /journal/mlhttps:///10.12677/ml.2019.73039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Tenses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Feifei Jiang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 Literature,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Received: May 17th, 2019; accepted: May 31st, 2019; published: Jun. 11th, 2019AbstractThrough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of the tens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new concept emerging in cross culture communication. Different tenses in the two languages are the result of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and social functions differences. Culture dif-ference is not only a phenomenon, but also a linguistic issue. Through detailed examples and questionnaires analysis, this paper mainly explained how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affect the two tenses of the two languages, and aimed to help students in interpretation major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improve their interpretation skills in cross 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establish suitable interpretation model.KeywordsTenses Difference, Cross Culture, Social Function, Interpretation, Translation Model中英关于时态差异的翻译及解读姜菲菲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昆明收稿日期:2019年5月17日;录用日期:2019年5月31日;发布日期:2019年6月11日摘要本文通过对中英关于时态差异的翻译解析,以阐述在口译教学中关于跨文化交际的新思维。
浅论英汉语法结构差异及其翻译作者:白晓红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09期摘 ; 要: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发展,在国外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汉语热”,而英语早就成为了当代人必备的技能,但中国人学习汉语很容易学习英语就困难许多,外国人在学习汉语时也很坎坷。
就中国学生来说,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会经常犯一些错误,比如总是用说汉语的说法去说英语。
而汉语的思想和英语的完全不一样。
汉语和英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无论是词汇还是语法结构都有许多差异之处,针对此差异,笔者提出了在英汉互译实践中应注意的语法结构问题及相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英汉;语法结构;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9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7-0089-01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认为“翻译就是接受语言复制出与原语信最接近的自然等值体——首先是就意义而言了,其次是就风格而言。
”这就暗示了由于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原文和译文只能做到相对对等。
因而,我们在英汉、汉英翻译中,要透彻理解英汉语言文化上的差异。
英语和汉语无论是在语言类型上还是在民族文化背景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因此,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不仅有利于学习,也有助于翻译。
人们可以进一步认识英语和母语的特性,在进行翻译时能够有意识地注意不同语言各自的表现方法,以顺应这些差异,防止表达错误,避免运用失当,从而达到提高翻译水平的目的。
一、英汉语法结构的差异(一)英汉语态的差异语言的语态通常分为两种,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被动语态,这是汉英语法结构不同之一。
英语比较喜欢用被动语态,汉语虽然也有"被"、"由"之类的词表示动作是被动的,但这种表达远没有英语的被动语态那么常见,因此,英语中的被动在汉译中往往成了主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汉语中的被动语态通常情况下都会有一个“被”字,或者有这种意思的词。
古诗英译文里的时态分析在翻译古代诗歌到英语的过程中,时态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
这是因为古代汉语中的时态系统和现代英语有着显著的差异。
在古诗英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理解古诗中的时态,并尽可能在英语中准确地表达出来。
古代汉语中没有明确的现在、过去和未来的时间划分。
这需要译者根据诗歌的内容和语境去判断时间顺序。
例如,古代汉语诗歌中经常使用“着”或“矣”等词语来表示完成时态,而在英语中则需要通过使用现在完成时或过去完成时来表达。
古代汉语中还存在一种“体”的范畴,用来表示动作的进行方式。
在古诗英译过程中,也需要特别注意这一方面。
例如,“进行体”在古代汉语中常用于描述正在进行的动作或持续的状态,而在英语中则需要通过使用现在进行时或现在完成进行时等时态来表达。
另外,古代汉语中的虚拟语气也是一个需要特别的方面。
古诗中常使用虚拟语气来表达对过去、现在或未来的假设或愿望。
在英语中,虚拟语气的表达方式较为复杂,包括与现在、过去或未来相关的虚拟语气形式。
因此,在古诗英译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虚拟语气的正确使用。
古诗英译中的时态分析是一个需要特别的方面。
这需要译者充分理解古诗中的时态和语境,并在英语中找到准确的表达方式。
通过深入分析和精心翻译,可以使得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得到更好的传递和表达。
首先是许渊冲的译本,他的译文保留了原诗的韵脚和形式,用词优美且极富诗意。
例如,原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被译为“Rn drips down in springtime, travelers feel hearts breaking.”这种译法尽可能地保留了原诗的情感和意境,尤其是“travelers feel hearts breaking”很生动地表达了行人的悲伤心情。
接下来是翁显良的译本,他的译文更注重表达诗歌的意思,因此在形式上进行了较大的改动。
例如,原诗被译为“Clear and sunny is the Qingming Festival; shallow graves are visible on the misty mountain.”这种译法更注重描绘清明节的明朗景象,对于坟墓的描述也更加写实。
汉英语言对比中的语法差异与翻译技巧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它具有不同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和背景。
汉英语是世界上最常用的两种语言,而这两种语言的语法差异也是翻译难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汉英语言对比中的语法差异和翻译技巧。
一、语法差异汉英语的语法结构有很大的差异,这影响到汉英翻译的难度和准确性。
以下是一些汉英语言对比中的典型语法差异:1.主谓宾语结构中文主谓宾语结构简单明了,尤其是动宾结构,常用在汉语中,通常不需要加语法助词。
而英文句子的主语和谓语顺序通常是固定的,而且英文中动词短语中的助动词、时间状语、动态状语等要素需要逐个译出,以保证语言的准确性。
例如:“李先生喜欢喝茶。
”在英语中应该翻译为“Mr. Li likes drinking tea.”。
需要注意的是,英文中的like后要加ing形式的动词,表示喜欢做某事。
2.语序汉英语的语序也不同,汉语是主语+谓语+宾语,而英语是主语+宾语+谓语。
在翻译中,语序的问题经常导致误译和难以理解。
另外,英文中形容词和副词都放在名词和动词之前,而中文中则相反,所以容易产生疑惑。
例如:“他吃了三个苹果,很快乐。
”就需要翻译成“He ate three apples, and he was happy.”,这样就能正确表达原意。
3.动词时态中文语言中没有时态的概念,而英语语言中,时态是非常重要的。
汉语的时间和状态主要是通过时间状语和状态状语来表达。
但英语中时态有多种形式,例如现在式、过去式、完成时和将来时,每一种时态都有对应的翻译规则。
例如:“我明天去上海。
”应该翻译为“ I will go to Shanghai tomorrow.”,将 v + 了的结构译为将来时。
二、翻译技巧1.理解原意无论是汉英还是英汉翻译,首先要理解源文的原意,根据文本的语境、内容、结构和目的,选取适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2.根据语境选择适当的翻译方式在翻译过程中,根据语境选择适当的翻译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19, 7(3), 293-299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9 in Hans. /journal/mlhttps:///10.12677/ml.2019.73039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Tenses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Feifei Jiang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 Literature,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Received: May 17th, 2019; accepted: May 31st, 2019; published: Jun. 11th, 2019AbstractThrough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of the tens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new concept emerging in cross culture communication. Different tenses in the two languages are the result of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and social functions differences. Culture dif-ference is not only a phenomenon, but also a linguistic issue. Through detailed examples and questionnaires analysis, this paper mainly explained how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affect the two tenses of the two languages, and aimed to help students in interpretation major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improve their interpretation skills in cross 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establish suitable interpretation model.KeywordsTenses Difference, Cross Culture, Social Function, Interpretation, Translation Model中英关于时态差异的翻译及解读姜菲菲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昆明收稿日期:2019年5月17日;录用日期:2019年5月31日;发布日期:2019年6月11日摘要本文通过对中英关于时态差异的翻译解析,以阐述在口译教学中关于跨文化交际的新思维。
主语+谓语+宾语汉译英一. 一般现在时态1. 我们应该教育孩子尊敬老人。
2. 她竟不想旅游我觉得很惊奇。
3. 她总是拖延着不去看医生,这让我们很担心。
4. 这本书包含你所需要的一切资料。
5. 警察说他与这起抢劫案没关系。
6. 我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但我好像没增加体重。
7. 每天早晨他们都要把新鲜的蔬菜装上卡车,然后运到最近的市场。
8. 他们要求所有的清洁工作要在今天上午完成。
9. 能与一个有创造力的团队共事,她很幸运。
10. 我对你们登在报上的那份工作很感兴趣。
11. 一个好的老师懂得如何利用学生的长处。
12. 我们不喜欢你跟你的父母说话的方式。
13. 妈妈总是把房间里的一切保持得井井有条。
14. 英语老师总是强调朗读的重要性。
15. 有些人常常对谣言信以为真。
1. We should teach children to show respect for the old.2. I find it strange that she doesn’t want to travel.3. She keeps putting off going to see the doctor, which makes us worried4. This book contains all the information you need.5. The police say he was not connected with the robbery.6. I eat whatever I want but I still don’t seem to put on weight.7. Every morning they load the truck with fresh vegetables and deliver them to the nearest market.8. They request that all the cleaning work should be finished this morning.9. She has the fortune to work with a creative team.10. I have great interest in the job you advertised in the newspaper.11. A good teacher knows how to make the best use of the strength of his students.12. We don’t like the way that you talk with your parents.13. Mum always keeps everything in the house in order.14. The English teacher always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reading aloud.15. Some people often take rumors for granted.二. 一般过去时态1. 出席会议的一位专家送给我一本关于金融危机的书作为礼物。
现在进行时中英文对照互译练习现在进行时是英语中用来表示正在进行或发生的动作的一种时态。
它利用动词的现在分词形式(-ing)来构建句子。
本文将为您提供现在进行时的中英文对照练习,以帮助您更好地掌握这一时态。
1. 用现在进行时翻译下列句子:(1) 我正在看电视。
I am watching TV.(2) 他们正在聊天。
They are chatting.(3) 她正在写一封电子邮件。
She is writing an email.(4) 我们正在做晚饭。
We are cooking dinner.(5) 孩子们正在玩游戏。
The children are playing games.(6) 他正在读一本有趣的书。
He is reading an interesting book.(7) 他们正在准备明天的会议。
They are preparing for tomorrow's meeting. (8) 她正在学习法语。
She is studying French.(9) 我正在洗衣服。
I am doing the laundry.(10) 他们正在修理汽车。
They are repairing the car.2. 改写下列句子,将其转换为现在进行时:(1) Peter plays soccer every Saturday.Peter is playing soccer every Saturday.(2) They visit their grandparents every summer. They are visiting their grandparents every summer.(3) I eat breakfast at 7 o'clock every morning.I am eating breakfast at 7 o'clock every morning.(4) She goes to the gym twice a week.She is going to the gym twice a week.(5) We listen to music in the evening.We are listening to music in the evening.3. 将下列现在进行时的句子翻译成中文:他们正在为考试而学习。
日语的特点——中日英语法中动词时态的对比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种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特点也不相同。
通常,在谈到日语与中文和英语的区别时,我们会很快想到三者的时态。
“时态”,在现代日语中称之为“時制”或“テンス”,“テンス”是外来于英语中的“tense”, 都是指表示时间的语法形式。
1.英语与日语时态的差异:在划分英语时态时,我们通常分为“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并将过去时的概念扩充为“过去完成时、过去进行时”等。
在语法中,过去完成时这一是说法正是时态“过去时”和体“完成体”的结合。
在现在时的表达中,日语动词形态为“ます形”(敬体)或“る形”(常体)。
这里有持续性动词/短暂性动词和状态动词之分。
状态动词用“ます形”或“た形”表示现在。
如:そこにいすがあります/ある。
(那里有椅子。
)
而持续性动词的“ます形”或“る形”表示习惯性动作和超越时间空间的真理等。
如:田中さんは每日新聞を読みます。
(田中先生每天读报纸。
)人間はいずれ死ぬ。
(人总是要死的。
)
英语在这点上和日语十分相近。
It is a desk. (这是一张桌子。
)He eats three meals a day. (他一天吃三次饭。
)The earth runs around the sun. (地球绕着太阳转。
)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英语和日语中的动作性动词与时间名词连用时,都表示一种习惯,也可以用来表示真理,状态性动词只给出对象自然的状态。
只有一个显著的差异,那就是日语中不存在主谓一致的问题,而英语中的屈折变化在这里体现出来了。
“He eats……”这种第三人称单数在英语中只体现现在时。
在将来时的表达上,日语动词一般用动词的基本形来表达。
通常,在句子中加上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会让这一点更为明确。
例如:これから友逹と食事をする。
(一会和朋友吃饭。
)或者,意志动词也常表示将来时。
如:わたしはこの本を読むつもりです。
(我打算读这本书。
)在英语中,动词原形通常表现现在时,在表示将来时通常与情态动词连用,或使用进行时。
例如:I will read this book. I am going to read this book. 而日语中的进行时态没有这种用法。
另外,ある这个动词的原形不能用于将来时。
同样是表达存在的动词中,英语中的“be”却可以用在将来时中。
例如:There will be a new building. (这里将会有一栋很建筑。
)在过去时中,英语和日语并没有多少差异。
其次,英语语法也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其“一般现在时态”中的动词根据人称的不同要有相应的变化。
第一和第二人称适用“do”而第三人称则适用“does”。
具体来讲就是:
I go to the library everyday.
He goes to the library everyday.
而中文和日语语法中都不存在这类问题。
2.日语和中文的差异:日语和中文的一个非常明显的不同点就是日语时态的表达通过动词的变形来完成,而中文中的动词不随时态的变化而变化。
换句话讲,两者中,中文的动词没有任何变形。
日语的时态大致可以分为[タ]型和[ル]型两种,分别表示“过去/完了”和非过去的“现在、未来不限时式/未完”,通过动词形态的改变来区分。
①図書館へ行く (每日)
②図書館へ行った (昨日)
③図書館へ行く (明日)
以上是三组基本的在绝对时下的分别表示现在、过去和将来的例句。
①句中“行く”是其[ル]型,表示现在;②句中的“行った”是其[タ]型,表示过去的概念;而③句中的“行く”也是其[ル]型,它则表示一个将来的概念。
接下来我们来看中文是怎样表达时态的:
①每天都去图书馆
②昨天去了图书馆
③今天去过图书馆了
④明天要去图书馆
⑤正在去图书馆
很明显我们可以看出,上述例句中的动词“去”没有发生任何形式上的变化,中文中的时态则是通过其他的助词、时间性名词和副词来表示。
例如:①句中的现在时中,用“每天”这个时间性名词乱来表示一般进行这个时态概念,而②句中的过去时态则是用“昨天”这个时间性名词加上助词“了”来表示;而中文中的将来时则往往要通过“将要”、“要”、“即将”等词表达,例如④句。
同样的,进行时态和完成时态也是由“正在”和“过”表示,例如例句③和⑤。
若是没有了这些时间性的词,就很难区分一句话所要表达的时态了。
比如,这样的一个句子:“去图书馆”。
它既可以表达一个将来的时态,又可以表达一个进行时态。
例如:“——明天去哪里?”“——图书馆。
”在这个语境中,“去图书馆”就表达了一个将来的概念;而在“——现在去哪里?”“——图书馆。
”这样的语境中,“去图书馆”表达的则是一种进行的概念。
因此,中文里的时态很多情况下要根据其上下语境来分析,它的动词并不随时态的变化而变化。
这是中文语法中很重要也很突出的一个特点。
第二,也许大家可以发现,我们上面说的日语和中文的不同只是从动词的角度出发的,那么当谓语不是动词时,他们的时态又是如何表达的呢?这种情况下,日语有一种独特的特点,就是它的名词、形容词和其特有的形容动词也有表达“过去/完了”的[タ]型。
“食べたりんごがおいしかった。
”中的“おいしかった”就是形容动词“おいしい”的[タ]型,表示过去的概念。
同样,它的名词和形容词也有相应的「ダッタ」型表示“过去/完了”。
而中文语法中仍然是用表示时间的时间性词语来表达,其名词、形容词依旧没有任何的变形。
例如:昨天的苹果很好吃。
通过上述的简单比较,我们发现每一门语言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而在时态方面,中文是最简单的,动词形式无需任何变化,只需要加入时间状语就可以表达不同的时态。
而英文则规律性很强,动词随时态的变化做相应的变化。
较之前两者来讲,日语具有更大的相对随意性。
总之,不管是对中文、英语还是日语的理解,都需要我们点滴积累,不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