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外形发展史
- 格式:docx
- 大小:266.73 KB
- 文档页数:3
从汽车外形变迁看汽车发展史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外形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从最初的简单的车辆到现在多种类型的汽车,每一款车型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和特点。
在汽车外形变迁的过程中,不仅体现了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设计师和消费者对于汽车的不断追求和创新。
汽车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汽车仅仅是简单的机械车辆,外形简单朴素。
最早的汽车只有一个座位,没有车顶和车窗,需要由人力来操作。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改进,汽车的外形逐渐变得更加美观和实用。
20世纪初,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的外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汽车开始具备了更多的功能和设计元素,如更加舒适的座椅、车窗、车灯等。
同时,汽车的外形也逐渐变得更加流畅和动感,采用了更多的曲线和流线型设计,使汽车看起来更加时尚和美观。
到了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汽车设计开始追求更具个性化和独特性的方向。
在这一时期,一些汽车制造商开始推出了一些标志性的车型,如福特蒙迪欧、大众甲壳虫等。
这些车型在外形设计上非常奇特和独特,让人们印象深刻。
同时,汽车设计也开始融入更多的科技元素,如全封闭式车身、全新的车灯设计等,让汽车看起来更加现代化。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汽车设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汽车设计开始注重更加舒适和安全的考虑。
汽车的外形设计更加注重人体工程学,车身更加宽大和稳定,提供了更好的行车体验。
同时,汽车的外形设计也开始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采用更多的轻量化材料和绿色技术,使汽车更加环保和节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汽车外形的不断追求,近年来汽车设计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现代汽车设计更加注重科技感和未来感,采用了更多的高科技元素和智能化设计,如LED大灯、全景天窗等。
同时,汽车设计也更加多样化和多元化,提供了更多种类的车型供消费者选择,如SUV、跑车、旅行车等。
总的来说,汽车的发展史是一个不断变迁和创新的过程。
汽车车身造型发展史交通学院交本0903汽车自诞生至今已有112年的历史,经历了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船型汽车,鱼型汽车以及楔型汽车等六个阶段的演变。
总结历史,是为了展望未来。
下面就借本人收藏的汽车模型向各位介绍一下各历史时期的风格特点。
最早的汽车汽车诞生之前,马车就是人类最好的陆上交通工具。
1770年法国人尼古拉斯古诺(1725-1804)将蒸汽机装在板车上,制造出第一辆蒸汽板车,这是世界上第一辆利用机器为动力的车辆。
古诺的蒸汽车的主要技术数据:车长:7.32米车高:2米蒸汽泡直径:1.34米前轮直径:1.28米后轮直径:1.5米牵引能力:4-5吨时速:3.5-3.9公里连续行走时间:12-15分钟1769年,瑞士军官普兰捷尔也造出了一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可自由行驶的板车,于是有人将普兰捷尔也认定为汽车的始祖之一。
1860年,法国人艾蒂安·勒努瓦发明了一种内部燃烧的汽油发动机。
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1844-1929)在曼海姆制造成一辆装有0.85马力汽油机的三轮车。
德国另一为工程师戈特利布·戴姆勒(1834-1900)也同时造出了一辆用1.1马力汽油发动机作动力的四轮汽车,这便是现代意义上的汽车。
他们俩被公认为以内燃机为动力的现代汽车的发明者。
1886年1月29日也被公认为汽车的诞生日。
由于当时工业基础,世界第一辆汽车十分简陋,只能把它看作是脱离了马的“马车”。
然而此后的一百多年内,汽车无论是从车身造型还是从动力源或底盘、电器设备来讲,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其发展过程中最富有特色、最具直观感的首先是车身外形的演变。
马车型汽车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上相继出现了一批汽车制造公司,除戴姆勒和奔驰各自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汽车公司外,还有美国的福特公司、英国的罗尔斯罗伊公司、法国的标致和雪铁龙公司、意大利的菲亚特公司等。
当时的汽车外形基本上沿用了马车的造型。
汽车外形发展演变史
最开始的时候啊,汽车那外形就跟个方盒子似的。
你想啊,早期的汽车刚被发明出来,工程师们就想着怎么能把机械零件凑一块儿让车跑起来,哪有心思琢磨外形啊。
那时候的汽车就像个简陋的大铁盒子装上四个轮子,车身直直愣愣的,简单粗暴。
然后呢,随着时间推移,汽车也开始讲究点美观了。
到了20世纪初,汽车有了点圆润的感觉,就像那种老式的轿车,车头有点鼓鼓的,车身线条也开始有点曲线了。
这时候的汽车就像个穿着老式西装的绅士,虽然还是有点古板,但已经有点韵味了。
再往后啊,汽车外形就开始追求速度感了。
流线型的设计开始流行起来,特别是那些跑车。
你看啊,车身变得又长又低,线条流畅得就像水流一样。
这种设计不仅看着帅气,而且在高速行驶的时候还能减少风的阻力。
就好比运动员穿上了紧身的运动服,跑起来嗖嗖的。
到了现代呢,汽车外形那真是五花八门。
SUV就像个高大威猛的巨人,高高大大的车身,宽大的轮胎,给人一种很霸气的感觉,就像是随时准备去征服各种路况似的。
而现在的小轿车呢,也是各种风格都有,有那种小巧可爱的,就像个精致的小玩具;还有那种充满科技感的,车身线条硬朗又不失时尚,就像从未来穿越过来的一样。
还有些概念车,那外形简直就是脑洞大开。
有的长得像个宇宙飞船,好像下一秒就要起飞冲向太空;有的车身全是透明的,感觉自己就像坐在一个玻璃盒子里在路上跑。
反正汽车外形的发展演变啊,就像人类的时尚潮流一样,一直在变,而且变得越来越酷,越来越符合大家各种各样的需求和幻想。
汽车发展简史1920年-1950年哈利·厄尔时代1930年-1950年流线型与船型车身1940年-1960 年国民车1970年-1990年平面直角和多元化1990年- 分裂的时代简介卡尔·弗里特立奇·本茨(Karl Friedrich Benz,1844年11月25日-1929年4月4日),德国著名的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现代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人称“汽车之父”、“汽车鼻祖”。
汽车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它在带给我们极大便利的同时,的确也带来了一些烦恼。
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对任何生活方式的评价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这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文化。
1890-1920 马车过渡到汽车,金属车身出现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车,并于1886年1月29日申请并获得了发明专利,1886年1月29日被认为汽车的诞生日。
几乎同时,德国工程师戈特利布·戴姆勒也成功研制成一辆公认的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四轮汽车。
1894年奔驰velo是最早的量产汽车。
材料方面,1900年,金属车身获得专利,但主体结构仍是木材和连接它们的钢材。
二十世纪初, 创建了美国钢铁公司,为迅速成长的汽车工业提供充足原料,1914年发明了全金属车身。
同年道奇公司生产了第一辆全金属汽车。
1918年意大利蓝旗亚公司也开始生产全金属汽车,非承载式车身向承载式车身转变,汽车不再是底盘和车身的简单叠加,而是成为整体。
技术方面,1890年公司(法国)制造的第一批汽车为后来汽车设定了很多标准并沿用至今。
如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布局和最早的变速器。
1904年又对汽车布局做出了注解,包括发动机舱罩的身高和乘客座位的降低等,勾勒出了现代汽车雏形。
颜色方面,早期汽车只有黑色,1924年庞蒂亚克前身公司与杜邦油漆公司合作,推出了第一辆彩色汽车(蓝色)。
1920年-1950年哈利·厄尔时代德国发明了汽车,美国则把这个行业带入了艺术设计的圣殿,而哈利厄尔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汽车设计大师,对现代汽车的影响不可估量。
从汽车外形变迁看汽车发展史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与演变,外形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迁。
从最早的汽车车厢马车式设计,到现代的流线型外观,每一代汽车都代表着时代的风格和科技的进步。
本文将从汽车外形变迁的角度来回顾汽车发展史,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
19世纪末期,汽车的外形设计基本上是以马车为蓝本,车辆呈长方形的车厢,由庞大的蒸汽发动机驱动。
这些汽车的外观笨重、复杂,没有任何流线型的设计。
由于汽车仍然属于高档商品,这些早期汽车的外形设计更多的是强调豪华和独特。
20世纪初,随着内燃机的发明,汽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汽车外形开始趋向于标准化,便于大规模生产。
随着产能的提升,汽车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汽车外形逐渐多样化,同时开始引入一些简单的流线型设计,如车头的圆润设计和车体的流线型曲线。
到了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汽车的外形设计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这一时期的汽车外形更加注重线条的流畅性,外形更加纤细。
这一变化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
首先,20年代是汽车像普通家庭渗透的初期阶段,汽车的大规模制造和出售需要更多的消费者。
此时,外形设计已成为一个拉动销量的重要因素。
其次,20年代和30年代是现代风格的发展高峰期,外观流畅、简洁的设计风格适应了当时社会的审美需求。
40年代至60年代,汽车设计变得更加大胆和前卫。
这一时期的汽车外形不再局限于直线和圆弧,出现了更多的流线型外观和前卫的设计元素。
这一变化主要受到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推动。
在这个时期,汽车设计师开始更加重视安全性和空气动力学性能,融入更多的科技元素进入汽车外观设计。
进入了70年代和80年代,汽车外观设计逐渐趋于平庸和保守。
这一时期的汽车设计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经济型,以满足石油危机后节能环保的要求。
由于燃料价格上涨以及环保意识的加强,消费者对燃油经济性的关注度大幅提高。
这一时期的汽车外形设计多数呈现方正简洁,目的是尽量减少风阻,提高燃油经济性。
汽车外形进化史汽油机装配在三轮车上,就是人类最早的汽车。
如今,百年的汽车工业发展史已经一闪而过,汽车外形设计也总是随着当时的制造业发展和审美水平而不断完善。
随着汽车技术的日趋同质,汽车工业已经进入到一个设计时代。
现在就带大家领略一下汽车外形演变的风采。
●“丑陋”的敞篷早期的汽车都是三轮车或者四轮马车上装配一个汽油发动机,这时的汽车都是“敞篷”的。
当时车辆的外形相当简陋,没有车身和底盘,车灯就挂在座椅旁边。
但资料显示,当时的波尔舍电动车时速可以达到50公里。
1908年,亨利?福特发明了汽车流水生产线,“T”字型汽车被大批量制造和廉价销售,随即迅速走进人们的生活,汽车从此出现标准形状。
●箱式车风靡一时在上世纪20年代,车辆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风吹雨淋等当今看来简单的问题日益影响车辆的性能,改良不可避免。
在这期间,即使是最为廉价的汽车也先后配齐了挡风玻璃、车门、车顶、轮罩、车灯等,汽车车身最终成为一个封闭式的“箱子”,乘员可以真正坐在里面风雨无忧了。
这时的汽车有点像封闭的小箱子,所以有人称之为“箱式车时代”。
●“长鼻子”短暂受宠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逐渐成熟,各个汽车制造商开始竞相开发大排量和大功率的发动机。
缸数的增加使得汽车的前部发动机舱越来越长,出现了名副其实的“长鼻子”汽车。
在车身的加工工艺方面,大多仍是采用木制龙骨、平面的挡风玻璃、夸张而增加风阻的大灯、将敲打过的金属皮蒙在车身表面,造型浮华且不成熟,而当时大部分汽车是瞄准贵族设计的。
火箭车”横空出世关于汽车设计,二战之前基本上处于空白。
那时资源稀缺,汽车只属于少数有钱人或军用物资。
战争结束后,设计界出现一种争论,是进化还是革命。
此时,多数汽车厂商选择了追求典雅和高贵的保守设计。
伴随着当时航天工业的迅速发展,设计师将火箭与汽车、速度联系到一起,一些车型出现了火箭似的尾翼和车头,也就有了“火箭车”。
●大尺寸梯形车进入眼帘20世纪60年代晚期,一股设计新风潮出现了,尽管它不是主流,但具有很大影响力。
汽车外形发展过程汽车外形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持续的过程。
从最早的蒸汽车到现代的电动车,汽车外形在不断地演变和改进。
以下是汽车外形发展的一些关键阶段和主要特点。
第一阶段:蒸汽车时代(18世纪末-19世纪末)蒸汽车是汽车历史上的第一辆可移动的车辆,它的外形与马车很相似。
蒸汽车的车身设计依据马车的结构,有四个轮子和双排座椅,车身由木材和金属组成。
蒸汽车的车身长、窄且高,前端带有蒸汽机的烟囱装置。
第二阶段:内燃机车时代(20世纪初)随着内燃机的发明,汽车进入了内燃机车时代。
在这个时期,汽车的外观设计开始与马车和蒸汽车有所不同。
车身开始采用钢铁、铝合金等材料制造,使汽车更加坚固和轻便。
前轴驱动和后轮驱动的设计逐渐取代了四轮驱动的设计。
此外,这个时期的汽车外形还受到流行艺术运动的影响,更加注重线条和曲线的设计。
第三阶段:现代主义时代(20世纪中叶-20世纪末)在现代主义时代,汽车外形设计开始更加注重功能性和空气动力学原理的应用。
汽车的外形变得更加流线型,减少了空气阻力,提高了燃油效率。
同时,更多的塑料和玻璃材料开始应用于汽车外观设计,使汽车变得更加轻量化。
这个时期的汽车外形也更加简洁和平滑,去除了多余的装饰和线条。
第四阶段:21世纪的创新时代进入21世纪,汽车外形设计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
随着新材料和制造技术的发展,汽车外形开始展现更多的创新和个性。
电动车的兴起也推动了汽车外形的改变,电动车更加注重车身的流线型设计,以提高续航里程和能源效率。
另外,一些汽车制造商还尝试了全新的外观设计理念,如概念车和混合动力车等。
总的来说,汽车外形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迭代和改进的过程。
从最早的蒸汽车到现代的电动车,汽车的外形在不断地适应新的技术和设计理念。
未来,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汽车的外形设计将会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为用户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
简述汽车车身造型的演变过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不断变化,汽车车身造型也经历了多次演变,从最初的简单方正到如今的流线型设计。
本文将以简述汽车车身造型的演变过程为主题,对汽车车身造型的历史发展进行探讨。
1. 早期汽车车身造型早期的汽车车身造型以实用性和功能性为主要考虑因素。
最早的汽车车身造型较为简单,主要由四个轮子、发动机和座位构成,外形呈现出方正的箱子状。
这种车身造型的设计主要考虑到汽车的基本功能,即提供载人和运输货物的功能。
2. 流线型设计的出现随着20世纪20年代飞机工业的发展,流线型设计概念逐渐被引入到汽车设计领域。
流线型设计的出现使得汽车的外形更加动感和优雅。
流线型设计的主要特点是车身呈现出平滑的曲线,减少空气阻力,提高了汽车的稳定性和燃油效率。
3. 空气动力学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空气动力学的理论开始在汽车设计中得到应用。
空气动力学的应用使得汽车车身的设计更加科学和精细。
通过对车身的曲线和线条进行优化,可以减少风阻,提高汽车的行驶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4. 创新材料的运用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新型材料的应用也为汽车车身设计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使用轻量化材料,如碳纤维和铝合金等,可以降低汽车车身的重量,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驾驶性能。
同时,新型材料的应用也为汽车车身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创新空间,使得汽车的外形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5. 电动汽车的兴起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危机的出现,电动汽车逐渐成为了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电动汽车的兴起也对汽车车身造型提出了新的要求。
电动汽车通常具有较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和低重心设计,以提高电池续航里程和稳定性。
6. 智能化设计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设计也开始在汽车车身设计中得到应用。
智能化设计可以使得汽车实现自动驾驶、智能感应和互联网连接等功能,进一步提升汽车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智能化设计也对汽车车身的造型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将传感器和摄像头等装置隐藏在车身中,以实现无缝的整体设计。
汽车外形发展史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汽车设计师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汽车的机械工程学的发展和革新上。
到了20世纪前半期,汽车的基本构造已经全部发明出来后,汽车设计者们开
始着手从汽车外部造型上进行改
进,并相继引入了空气动力学、
流体力学、人体工程学以及工业
造型设计(工业美学)等概念,力求
让汽车能够从外形上满足各种年
龄、各种阶层,甚至各种文化背
景的人的不同需求,使汽车成为
真正的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最佳
表现形象,最终达到最完善的境
界。
汽车造型师们把汽车装扮成人类
的肌体。
例如:汽车的眼睛--前世界第一辆汽车
照灯;嘴――进风口;肺--空气滤清器;血管――油路;神经一电路;心脏一发动机;胃--油箱;脚――轮胎;肌肉--机械部分。
力图将一个冷冰冰的机械注入以生命,使之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感。
汽车车身形式在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船型汽车、鱼型汽车、楔形汽车。
马车型汽车
我国古代早
有“轿车”一词,是
指用骡马拉的轿
子。
当西方汽车大
量进入中国时,正
是封闭式方形汽车在西方流行之时。
那时汽车的形状与我国古代的“轿车相似,并与“轿车”一样让人感到荣耀。
于是,人们就将当时的汽车称为轿车。
最早出现的汽车,其车身造型基本上沿用了马车的形式,因此称为“无马的马车”英文名Sedan就是指欧洲贵族乘用的一种豪华马车,不仅装饰讲究,而且是封闭式的,可防风、雨和灰尘,并提高了安全度。
18世纪这种车传到美国后,也只有纽约、费城等少数大城市中的富人才有资格享用。
1908年福特推出T型车时,车身由原来的敞开式改为封闭式,其舒适性、安全性都有很大提高。
福特将他的“封闭式汽车”(Closedcar)称为Sedan。
著名的福特T型车是马车型汽车的佼佼者。
箱型汽车
美国
福特汽车公
司在1915
年生产出一
种不同于马
车型的汽车,
其外形特点
很像一只大
箱子,并装
有门和窗,
人们称这类
车为“箱型
汽车”。
因这
类车的造型酷似于欧洲贵妇人们用于结伴出游和其他一些场合的人抬“轿子”式轻便座椅,所以它在商品目录中被命名为“轿车”。
马车型汽车很难抵挡风雨的侵袭,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5年生产出一种新型的福特T型车,这种车的车室部分很像一只大箱子,被称为“箱型汽车”。
为提高车速,人们开始降低车的高度减小空气阻力。
但由于车顶高度的降低影响前方视野,这种方法最终被放弃,转而通过提高功率的方法。
这样一来,发动机由单缸变成4缸、6缸、8缸,汽缸一列排开,发动机罩
也随之变长。
典型的例子就是意大利1931年生产的阿尔法·罗密欧牌汽车的外形。
作为高速车,箱型汽车并不够理想,因为它的阻力大大妨碍了汽车前进的速度,所以人们又开始研究一种新的车型——流线型。
甲壳虫型汽车
1934年,流体力学研究中心的雷依教授,采用模型汽车在风洞中试验的方法测量了各种车身的
空气阻力,这是具有历史
意义的试验。
1934年,美国
的克莱斯勒公司首先采用
了流线型的车身外形设计。
1936年福特公司在“气流”
的基础上,研制成功林肯和
风牌流线型小客车。
此车散
热器罩很精练,颇具动感,
俯视整个车身呈纺锤形,很
有特色。
流线型车身的大量
生产从德国“大众”开始。
1937年,德国设计天才费尔
南德.保时捷开始设计类似甲壳虫外形的汽车。
甲壳虫不但能在地上爬行,也能在空中飞行,其形体阻力很小。
保时捷博士最大限度地发
甲壳虫型汽车
挥了甲壳虫外形的长处,使
“大众”汽车成为当时流线型
汽车的代表作,使其成为同类
车中之王,“甲壳虫”也成为该
车的代名词。
从20世纪30
年代流线型汽车开始普及到
40年代末的20年间,是甲壳
虫型汽车的“黄金时代”。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原因,甲壳虫型汽车直到1949年才真正大批量生产,
并以一种车型累计生产超过
二千万辆的记录畅销世界各
地。
船型汽车
1945年,福特汽车公司
重点进行新车型的开发,经
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1949年推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新型V8型福特汽车。
因为这种汽车改变了以往汽车造型的模式,使前翼子板和发动机罩,后翼子板和行李舱罩溶于一体,大灯和散热器罩也形成整体,车身两侧形成一个平滑的面,车室位于车的中部,整个造型很象一只小船,所以人们把这类车称为“船型汽车”。
福特V8型汽车的成功,不仅在外形上有所突破,还首先把人体工程学应用在汽车的设计上,强调以人为主体来设计便于操纵、乘坐舒服的汽车。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船型已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一种车型。
鱼型汽车
为了克服船型汽车的尾部过分向后伸出,在汽车高速行驶时会产生较强的空气涡流作用这一缺陷,人们又开发出像鱼的脊背的鱼型汽车。
1952年,美国
通用
汽车
公司
的别
克牌
轿车
开创
了鱼
型汽
车的
时代。
如果
仅仅从汽车背部形状来看,鱼型汽车和甲壳虫型汽车是很相似的。
但如仔
细观察,会发现鱼型汽车的背部和地面所成的角度比较小,尾部较长,围
绕车身的气流也就较为平顺些,所以涡流阻力也相对较小。
船型汽车尾
部过分向后伸出,形成阶梯状,在高速时会产生较强的空气涡流。
为了克
服这一缺陷,人们把船型车的后窗玻璃逐渐倾斜,倾斜的极限即成为斜背式。
这类车被称为“鱼型汽车”。
与甲壳虫型汽车相比,鱼型汽车的背部和地面的角度较小,尾部较长,围
绕车身的气流也比较平顺,涡流阻力较小。
另外鱼型汽车基本上保留了船
型汽车的长处,车室宽大,视野开阔,舒适性也好,并增大了行李舱的容积。
1964年美国的克莱斯勒·顺风牌和1965年的福特·野马牌都采用了鱼型造型。
自顺风牌以后,世界各国逐渐生产鱼型汽车。
鱼型汽车由于鱼型车后窗玻璃倾斜太甚,面积增加两倍,强度下降,
产生结构上的缺陷。
此外还有一个潜在的重大缺点,就是对横风的不稳定性。
鱼型车的这一缺点,人们想了许多方法加以克服,例如在鱼型车的尾
部安上一只翘翘的“鸭尾”,以克服一部分扬力,这便是“鱼型鸭尾”式车型。
楔形汽车
“鱼型鸭尾式”车型虽然部分地克服了汽车高速行驶时空气的升力,但却未
从根本上解决鱼型汽车的升力问题。
在经过大量的探求和试验后,设计师
最终找到了一种新车型――楔形。
这种车型就是将车身整体向前下方倾斜,车身后部像刀切一样平直,这种造型能有效地克服升力。
第一次按
楔形设计的汽
车是1963年的
司蒂倍克?阿
本提,这辆汽
车在汽车外形
设计专家中得
到了极高的评
价。
1968年,
通用公司的奥兹莫比尔?托罗纳多改进和发展了楔形汽车,1968年又为凯迪拉克高级轿车埃尔多所采用。
楔形造型主要在赛车上得到广泛应用。
因为赛车首先考虑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等问题对汽车的影响,车身可以完全按楔形制造,而把乘坐的舒适性作为次要问题考虑。
如20世纪80年代的意大利法拉利跑车,就是典型的楔形造型。
楔形造型对于目前所考虑到的高速汽车来说,无论是从其造型的简练、动感方面,还是从其对空气动力学的体现方面,都比较符合现代人们的主观要求,具有极强的现代气息,给人以美好的享受和速度的快捷感。
日本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的MR2型中置发动机跑车(尾部装有挠流板),可以称之为楔形汽车中的代表车。
汽车造型的发展是以更好地将空气动力学设计方案与乘坐舒适性恰当地予以结合,在充分考虑到以上两个关键问题的基础上,努力开发人体工程学领域的新技术,以设计、制造出更完美、更优秀的汽车为目标的。
总有一天,汽车驾驶室会形成带有优美曲线的“玻璃罩”。
与之交相辉映的是具有几何形态的车体,透着浑圆和流线风格。
那时,汽车色彩的喷涂将在鲜艳中体现出柔和感和透明感,因而会格外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