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光的反射
- 格式:pptx
- 大小:928.62 KB
- 文档页数:24
课题:光的反射一、课前延伸(一)学习目标:1、会描述光的反射现象,初步理解反射定律2、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能在生活、生产中判别光的反射的具体运用。
3、经历反射定律的探究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来提出问题和猜想、根据探究目的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和进行实验、收集和辨别有效信息和处理信息的科学探索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探究光的反射定律难点: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二)课前自学:自学课本P38,边阅读边观察图2.2—1与2.2--2,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光的反射规律(1)光的反射定义: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光反射时的规律(1)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猜想一:反射角入射角两角大小关系猜想二:反射角入射角猜想三:反射角入射角三线同一平面内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关系三线同一平面内、分居两侧三线的位置排列关系如何、分居两侧、分居两侧(2)实验所需要的器材是:。
(3)与光的反射有关的几个术语一点:入射点: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___。
三线:入射光线____反射光线____法线:过入射点并于镜面的直线。
两角:入射角:入射光线与的夹角。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的夹角。
(4)光的反射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3、漫反射漫反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镜面反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自学检测: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______两侧,反射角______入射角。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物理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光的反射(提高)【学习目标】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2.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并能用光的反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3.理解在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4.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
【要点梳理】要点一、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光射向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基本概念:1、入射角和反射角分别是指: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不能误认为是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
2、法线是过入射点垂直平面镜的虚线,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引入的。
3、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都有方向,所以在描述的时候要注意按光的传播方向叙述字母。
如上图中:入射光线AO,反射光线OB。
4、发生反射现象时,光又反射回原介质中,所以光的传播速度不变,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5、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的反射,反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如下图所示:要点二、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法线居中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要点诠释:1、反射定律是用来确定发射光线位置的,对应每一条确定的入射光线而言,反射光线是唯一的。
2、如果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入射角为0o,反射角为0o,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重合。
要点三、光路的可逆性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让光逆着原来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平面镜,那么,它被反射后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的方向射出。
如下图所示:要点诠释:验证光路可逆的小实验:1.晚上,在暗处A点,用一个“手电筒”照射“平面镜”(斜射),光被反射,在B处有一个亮斑。
然后,平面镜不动,在暗处B点,用一个“手电筒”照射“平面镜”(斜射),光被反射,在A处有一个亮斑。
2.在桌上铺上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立一块平面镜,用激光手电沿桌面向平面镜射出一束光,在白纸上沿激光的路线用笔画出光的路线,并标出方向,然后沿相反的方向逆向射向平面镜,会发现与原来的光线的路线相同,只是方向相反,由此可证明光路是可逆的。
人教版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反射现象,掌握光的反射定律。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反射现象2. 光的反射定律3. 反射镜的应用4. 实验:制作反射镜5. 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定律、反射镜的制作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光的反射定律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问题驱动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 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光的反射现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光的反射现象。
2. 理论讲解:介绍光的反射定律,引导学生理解反射现象的本质。
3. 实验演示:进行反射镜的制作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反射现象。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反射镜的应用及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意义。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巩固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的理解。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光的反射现象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平面镜、玻璃板、角度计、激光笔、反射卡片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3. 辅助材料:反射现象图片、视频等。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光的反射定律。
2. 讲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反射镜的制作及应用。
3. 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反射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如何制作反射镜,并解释反射镜的原理。
5. 学生实验: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反射镜,并观察反射现象。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巩固学生对反射镜的制作及应用的理解。
八、课堂练习1.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解释为什么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课后练习
1.光与镜面成30o角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是多大?试画出反射光线,标
出入射角和反射角。
如果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如何射出?画图表示出来。
2.如图所示,小明想要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
光竖直射入井中。
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
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3.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人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迎着
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暗的是水。
请你依据所学的反射知识进行解释。
【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1.反射角为60o 。
2.
3.光射到水面上发生的镜面反射,射到地面上发生的漫反射。
因此,迎着月
光走,水面上由于发生镜面反射而进入人眼的光明显多于地面上由于漫反射而进入人眼的光。
因此,迎着月光走,水面亮。
同理,背着月光走,水面上由于发生镜面反射,没有光进入人眼;而地面上由于发生漫反射,有一部分光能进入人眼。
因此,背着月光走,地面亮。
O 60o 60o O 60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