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的解剖与生理
- 格式:ppt
- 大小:9.34 MB
- 文档页数:69
第1篇一、引言眼是人体重要的视觉器官,负责接收外界光线,形成图像,传递给大脑进行分析和处理。
眼的正常功能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眼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眼的解剖结构1.眼球壁眼球壁分为三层,分别为外层、中层和内层。
(1)外层:包括角膜和巩膜。
角膜:位于眼球前部,呈圆形透明,是眼球的前窗,具有屈光和防护作用。
巩膜:位于角膜后方,呈乳白色坚韧,具有保护眼球内容物和维持眼球形态的作用。
(2)中层: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
虹膜:位于角膜和晶状体之间,呈环形,内有瞳孔,具有调节瞳孔大小和颜色等作用。
睫状体:位于虹膜后方,负责产生房水,维持眼内压。
脉络膜:位于视网膜和巩膜之间,富含血管,为眼球提供营养和氧气。
(3)内层:包括视网膜。
视网膜:位于眼球壁最内层,是视觉感受器,具有感受光线、传递视觉信号等功能。
2.眼球内容物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1)房水:由睫状体产生,充填于眼房,具有维持眼内压和营养角膜、晶状体等作用。
(2)晶状体:位于虹膜后方,呈双凸透镜状,具有调节屈光作用。
(3)玻璃体:位于晶状体后方,呈透明胶状,具有支撑眼球结构和维持眼内压等作用。
三、眼的生理功能1.屈光功能眼球的屈光系统包括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
当光线进入眼球时,经过这些屈光介质,最终聚焦于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2.视觉信号传递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将光线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递至大脑,形成视觉感知。
3.调节瞳孔大小虹膜内的瞳孔括约肌和瞳孔开大肌负责调节瞳孔大小,以适应不同光照条件。
4.调节晶状体曲率睫状体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率,使眼球能够适应不同距离的物体,实现远近物体清晰成像。
5.维持眼内压房水产生和循环对维持眼内压至关重要。
眼内压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引起眼部疾病。
6.视觉适应眼对光线强度的适应能力,如从明亮环境进入黑暗环境,或从黑暗环境进入明亮环境。
四、总结眼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复杂的视觉系统。
第二章眼的解剖和生理眼的组织解剖和生理一、眼球(eyeball):近似球形,由眼球壁和眼内容物组成,位于眼眶前部。
前后径:24mm 垂直径:23.5mm 赤道部周长:75mm 外侧突出于眶缘12—14mm。
(一)眼球壁:三层1.外层(纤维膜):角膜:占前六分之一角巩膜缘巩膜:占后六分之五生理功能:保护眼内组织,维持眼球形状。
(1)角膜(cornea):略向前凸的透明组织、呈横椭圆形。
横径:11.5—12mm,垂直径:10.5—11mm.大角膜: >13mm,小角膜: <10mm.曲率半径:前7.8mm 后6.8mm。
屈光力:+43D角膜的组织学分层:上皮细胞层:损伤后可再生。
前弹力层:损伤后不能再生。
基质层:占十分之九,损伤后留有瘢痕。
后弹力层:损伤后可迅速再生。
内皮细胞层:具有角膜—房水屏障功能、泵功能。
生理功能:透明性、良好的自我保护和修复特性富含感觉神经,感觉十分敏锐。
无血管,营养来自房水、泪膜、角膜缘血管网。
主要的屈光介质。
(2)巩膜(sclera):质韧、乳白色、致密的胶原纤维组织前部:与角膜连接。
后部:与视神经交接内三分之一:巩膜筛板外三分之二:视神经鞘膜厚度:眼外肌附着处最薄0.3mm。
视神经周围最厚1mm。
(3)角巩膜缘(limbus):是角巩膜的移行区,宽1.5—2mm。
重要性:是前房角及房水引流系统的所在部位。
是许多内眼手术切口的标志部位。
前房角(anterior chamber angle ):位置:位于周边角膜与虹膜根部的连接处。
结构:schwalbe线—角膜后弹力层止端。
小梁网:房水外流的主要阻力部位schlemm管巩膜突睫状体带及虹膜根部功能:是房水排出的主要通道。
2、中层:葡萄膜(uvea)、血管膜、色素膜(1)虹膜(iris):形状:圆盘状,将眼球前方腔隙分隔成前、后房。
解剖标志:虹膜纹理和隐窝。
瞳孔:虹膜中央2.5—4mm圆形,瞳孔领。
虹膜卷缩轮:距瞳孔缘1.5mm的环行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