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与课堂管理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20
班级管理与课堂管理班级管理与课堂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而课堂管理却是任课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部分。
前者的目标是形成一个“团结友爱,严肃活泼”的班集体,后者的目标是为有效教学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者的联系就在于:班级管理的成功有助于课堂管理的成功。
一个学风优良、积极向上、和谐融恰的班集体无疑会使得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乐于参与并彼此支持和欣赏。
当然,有效的课堂管理也会积淀成为良好的班风,有助于形成班级健康的舆论和气氛,从而有助于提升班集体的凝聚力。
一个激励有方、组织有序的课堂有助于营造有效的学习环境和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相反,一个枯燥、无序的课堂对学生的学习和全面成长将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由于当今中国学校教育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课堂教学,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更为密切了。
班级管理和课堂管理有一些共同的原则和行之有效的策略。
班级不仅是一个生活的共同体,也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有着“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功能。
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
班级作为学习共同体和生活共同体,是在共享性的、协作性的学习活动中和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班级管理的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个人的声望。
优秀教师的声望往往先于他们的个人形象而广为传播。
因此,同事之间的相互欣赏和支持就变得非常重要。
每个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教师就要和学生一道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并且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予以强化。
你要不断地检查学生对班规的理解情况,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班级成员之间的社会性互动对于知识的建构有极重要的意义,这其中有反馈、强化、修正、丰富、重组。
班级作为学习共同体,对于满足学生的情感归属的需要、自尊和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社会参与的意识和技能(诸如认真倾听、有条理地表达、吸纳他人的思想观点、勇于承认自己观点的缺陷和不足等等)都有其重要意义。
课堂管理ppt课堂管理ppt课件课堂管理主要内容第一节课堂管理概述第二节课堂行为管理第三节课堂时空管理第一节课堂管理概述一、课堂管理的概念二、课堂管理的功能三、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一、课堂管理的概念课堂管理:教师通过协调课堂中的各种关系,创建有效的研究环境,促进学生的研究,从而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课堂管理思想的演进:从1950-1970年代注重于控制到如今强调预防问题行为,创建促进学生研究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积极的研究行为和争取成就的行为。
二、课堂管理的功能维持功能促进功能三、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学校背景学生需要与定型期望教师的行为方式与风格班级的特点学校背景学校的环境学校的文化氛围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学生需要与定型期望学生的需要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等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将直接影响课堂管理学生对教师行为的期望教师的行为方式与管理风格教师个人经历对课堂管理的影响教师的课堂管理风格权型放任型民主型班级的特点班级的规模班级的氛围班集体的发展阶段第二节课堂纪律管理一、课堂纪律的概述二、课堂纪律的创建与实施三、课堂问题行为管理一、课堂纪律概述(一)课堂纪律:理解专制式观点——通过强迫命令来监督学生行为,纪律建立在惩罚的基础之上放任式观点——学生可以自由调节课堂行为,教师不必过多干涉需要在强制和尊重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基于尊重和协商,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他律到自律的连续体。
课堂纪律的类型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自我促成的纪律二、课堂纪律的创建与实施(一)课堂规则的建立与学生共同制订规则:清楚地叙述规则:提供规则的原理:解释规则存在的原因;以肯定的方式陈述规则。
良好规则的特征:合理性;清晰明了;可实施可操作性;一致性;灵活性(二)课堂程序的建立程序与规则一样,都是对行为的期望,但程序常只适用于一些具体的活动,通常是用于完成某个行为,而不是禁止某个行为。
需要程序的一般有以下五个领域:(1)学生对教师空间和设施的使用;(2)学生在教室之外的一些活动;(3)学生在集体活动时应遵循的程序;(4)小组讨论时应遵循的程序;(5)附加程序三种纪律实施方式比较三、课堂问题行为管理课堂问题行为界定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一)课堂问题行为界定违反公认的课堂行为规范的行为和明显的心理问题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