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光纤的比较
- 格式:ppt
- 大小:889.00 KB
- 文档页数:20
常用光纤的种类及规格单模光纤(Single Mode Fiber,SMF)是一种具有较小模场直径(约为9 µm),并且只能传输单个光波模式的光纤。
它适用于长距离传输和高速通信领域。
常用的单模光纤有G.652、G.653、G.654、G.655和G.656等规格。
G.652光纤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单模光纤,它适用于大多数不同用途的应用场景。
它有两个亚类别,分别是G.652A和G.652B。
G.652A适用于地面通信,而G.652B适用于至少20公里长度的高速纤芯网络。
G.653光纤是一种用于波分多路复用系统(WDM)光纤通信的特殊单模光纤。
它能够传输波长选择性较高的信号,并具有较低的色散。
G.654光纤是一种非零色散位移光纤(NZDSF),它是一种适用于长距离传输的单模光纤。
G.654光纤可以有效减小光脉冲的色散,延长光信号的传输距离。
G.655光纤是一种零色散位移光纤(NZDSF),它特别适用于波分多路复用系统。
它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色散对信号的影响,提高传输效果。
G.656光纤是一种零色散位移光纤(NZDSF),它适用于高密度波分多路复用系统。
它具有更低的色散和更高的非线性阈值,可以提供更高质量的信号传输。
多模光纤(Multi-Mode Fiber,MMF)是一种具有较大模场直径(通常为50 µm或62.5 µm)的光纤,可以同时传输多个光模式。
多模光纤适用于短距离传输和低速通信领域。
常用的多模光纤有OM1、OM2、OM3和OM4等规格。
OM1光纤是一种常见的多模光纤,它适用于传输速率较低的应用,如百兆以太网。
它的传输距离一般在2公里左右。
OM2光纤是一种较高性能的多模光纤,适用于传输速率更高的应用,如千兆以太网。
它的传输距离一般在550米。
OM3光纤是一种用于高速局域网(LAN)和短距离数据中心互连的多模光纤。
它支持10G以太网的传输,传输距离一般在300米。
OM4光纤是一种用于高密度数据中心和数据中心互连的多模光纤。
5g常用光缆5G常用光缆随着5G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高速、大容量的网络传输需求越来越高。
而光缆作为一种可靠的传输介质,成为5G网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5G常用光缆的特点、分类以及其在5G网络中的应用。
一、光缆的特点光缆,即光纤通信线缆,是由一根或多根光纤和保护层构成的传输介质。
相比于传统的铜缆,光缆具有以下特点:1. 高速传输:光缆可以实现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满足5G网络对于大带宽、低延迟的需求。
2. 大容量:光缆的传输容量远远超过铜缆,可以支持大规模的数据传输。
3. 长距离传输:光缆的传输距离远远超过铜缆,适用于远距离的数据传输需求。
4. 抗干扰能力强:光缆传输的是光信号,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小尺寸、轻量化:光缆相对于铜缆而言更加紧凑轻便,方便安装和维护。
二、光缆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光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5G常用的几种光缆:1. 单模光缆:适用于长距离传输,具有较低的传输损耗和较高的带宽,可满足5G网络的远距离传输需求。
2. 多模光缆:适用于短距离传输,传输距离相对较短,但成本较低,适合覆盖城市热点区域的5G网络建设。
3. 室内光缆:主要用于建筑物内部的网络连接,具有柔软、易弯曲和易安装的特点,适合室内5G网络的布局。
4. 室外光缆:用于建筑物之间或长距离传输,具有耐候性和抗外界环境干扰的特点,适用于室外5G网络的覆盖。
三、光缆在5G网络中的应用光缆在5G网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主干网传输:光缆作为5G网络的主干传输介质,连接着各个基站、数据中心和核心网,承担着大量的数据传输任务。
2. 移动接入网传输:光缆通过连接5G基站,将数据从基站传输到核心网,实现移动接入网的高速、大容量传输。
3. 宽带接入传输:光缆作为宽带接入的主要手段,为用户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满足5G网络对于大带宽的需求。
4. 数据中心传输:光缆连接着各个5G数据中心,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存储,支持5G网络的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分析。
带状光缆与其他光纤通信技术的比较在现代通信领域中,光纤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传输和通信网络建设中。
它具有高速传输、大容量、低延迟等优势,不仅可以应用于长距离通信,还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铜缆通信。
而在不同的光纤通信技术中,带状光缆作为一种特殊的光缆类型,也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对带状光缆与其他光纤通信技术进行比较,以了解其各自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首先,我们来看看带状光缆与传统的单模光纤相比,它们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单模光纤是一种具有纤芯较小直径的光纤,能够传输更远距离和更多的带宽,适用于长距离通信。
而带状光缆是一种扁平形状的光缆,通常由多个平行排列的纤芯和强度支撑组成,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空间,并降低光纤的弯曲半径。
与单模光纤相比,带状光缆在某些特殊应用场景中更具有优势。
其次,带状光缆与多模光纤相比,它们又有着怎样的区别?多模光纤是一种纤芯较大直径的光纤,常用于短距离通信和局域网中。
多模光纤的特点是传输损失低、大容量传输和大视场角。
而带状光缆则可以在多模光纤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带状光缆可以更好地控制光束的展宽,减少模式耦合和信号损耗,提供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远的传输距离。
因此,在一些需要长距离传输和高速通信的场合,带状光缆比多模光纤更适用。
带状光缆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使其在某些特殊应用场景中成为首选。
首先,带状光缆具有较低的插入损耗和更好的耦合效率。
由于带状光缆的设计,可以更好地控制光束的展宽,减少了模式间的相互干扰和信号损失,从而提高了信号的传输速度和质量。
其次,带状光缆具有更小的弯曲半径。
在一些空间有限的场景中,带状光缆的扁平设计能够更好地适应狭窄的环境,并提供更大的安装灵活性。
此外,带状光缆还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和抗电磁辐射性能,适用于一些高干扰环境和电磁辐射场合。
然而,带状光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带状光缆在传输距离上相对于单模光纤而言还有一定的限制。
由于带状光缆的设计特点,它的传输距离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单模光纤多模光纤直径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是光通信中常用的两种光纤类型,它们在
直径上有一些区别。
首先,让我们来看单模光纤。
单模光纤的直径通常为8至10微
米(μm)。
这种光纤的核心非常小,只有几个微米,因此只能传输
单一模式的光信号。
由于核心很小,单模光纤能够传输更多的数据,并且能够传输更远的距离,因为光信号沿着光纤传输时几乎不会发
生多模失真。
而多模光纤的直径通常在50至100微米(μm)之间。
多模光
纤的核心相对较大,能够传输多种模式的光信号。
由于核心较大,
多模光纤可以容纳更多的光,但是由于多种模式的光信号会以不同
的速度传播,因此在传输距离较远或者需要高速传输时,多模光纤
的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
总的来说,单模光纤的直径通常比多模光纤小,而且能够传输
更远距离和更高速率的光信号。
多模光纤的直径相对较大,能够容
纳更多的光,但在传输距离和速率方面可能会受到限制。
选择使用
哪种类型的光纤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和预算考虑。
在信息传输领域,光缆是一种非常常见且重要的传输介质。
它采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介,能够以光信号的形式传输数据,具有高速、大容量和抗干扰等优势。
但是,不同结构的光缆在实际应用中各有优缺点,适用场合也不尽相同。
本文将对按结构分类的三种常用光缆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进行全面评估和探讨。
1. 单模光纤光缆单模光纤光缆是一种采用单模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光缆。
它的优点主要包括传输损耗小、传输距离远、传输速率高等。
单模光纤光缆适用于需要远距离、大容量、高速传输的场合,比如长距离通信和数据中心互联等。
但是,它的制作和维护成本较高,对连接设备的精度要求也较高,因此在一些短距离、成本敏感的场合可能并不适用。
2. 多模光纤光缆多模光纤光缆采用多模光纤作为传输媒介,具有制作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它适用于短距离通信和局域网等场合,能够满足一般数据传输的需求。
但是,由于多模光纤光缆在传输损耗、带宽和传输距离等方面的限制,对于一些需要高速、大容量、远距离传输的场合并不适用。
3. 弹性光纤光缆弹性光纤光缆是一种结构特殊的光缆,具有较强的韧性和抗拉性能。
它适用于需要弯曲、伸缩、抗压等特殊环境的场合,比如室内布线、机柜内部连接等。
弹性光纤光缆在一些特殊场合能够发挥出其它光缆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在传输距离和传输损耗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限制。
不同结构的光缆在实际应用中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
在选择光缆时,需要充分考虑实际需求和环境因素,选择最适合的光缆类型。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光缆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未来会有更多更优秀的光缆出现,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在本文中,通过对单模光纤光缆、多模光纤光缆和弹性光纤光缆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进行探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结构光缆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有利于读者在实际应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在不同的应用场合和需求下,选择适合的光缆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光缆的技术参数、成本和环境因素,以便选择最合适的光缆类型。
SDH、PTN2种光纤传输技术对比分析通信系统最重要的就是光传输系统,选择什么样的光传输技术决定了通信系统的传输带宽和传输模式,也决定了整条信息化的传输带宽和信息传输模式。
随着以视频联网监控业务为主的业务推动,目前主流的SDH系统也渐渐不容易满足其要求了,且SDH技术发展到如今已经不能满足电信网络业务IP化和网络扁平化的发展趋势,已经到了其生命力的末期,而替代的光传输技术比较多,目前主流光传输技术有SDH/MSTP、PTN等,这些技术各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现在就对上述技术做一对比分析,以选择最适合通信系统使用的技术。
1、SDH/MSTP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是目前干线光传输系统和接入网系统应用最多的技术。
SDH以电路交换为核心,将复接、线路传输及交换功能融为一体、并由统一网管系统操作的综合信息传送网络。
最初SDH只为其他系统设备提供TDM业务,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业务需要,同时需要承载TDM、ATM、IP等业务,MSTP(Multi-Service Transfer Platform,多业务传送平台)技术就诞生了。
SDH/MSTP系统提供155M、622M、2.5G、10G等光纤传输速度,提供常用的各种业务接口。
SDH/MSTP技术具有如下特点:➢技术成熟,设备应用广泛,系统稳定可靠;➢能够支持E1、IP、ATM等多种业务接入,业务传输安全可靠;➢系统高可靠性和自愈保护恢复功能;➢网络管理功能强大;➢系统可以平滑升级、扩容。
但SDH/MSTP技术也有如下一些不足:➢承载效率低下,大量带宽被系统浪费掉;➢不能对基于以太网的用户提供多等级具有质量保障的服务,服务类型属于面向非连接,不能提供端到端的质量保障;➢每个MSTP设备的以太网处理板卡需要对每个业务进行MAC地址查询,随着环路上的节点增加,查询MAC地址表速度下降,处理性能明显下降。
➢端口带宽不能动态分配,对视频监控业务承载能力不足。
家用光纤分类家用光纤是指用于家庭网络连接的光纤线材,它能够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满足家庭用户对于网络带宽和稳定性的需求。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家庭网络使用的增加,家用光纤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在选择和使用家用光纤时,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来进行分类选择。
一、基于速度的分类根据传输速度的不同,家用光纤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1.单模光纤:单模光纤是一种传输速度较快的光纤,它适用于具有较高网络需求的用户。
单模光纤的核心直径较小,能够传输更多的信号,使得光信号传输更远、更快。
它适用于长距离传输和高速数据传输,常见于企业和大型机构的网络连接。
2.多模光纤:多模光纤是一种传输速度较慢的光纤,适用于一般家庭用户。
多模光纤的核心直径较大,能够传输较多的光信号,但由于光信号传输距离较短,速度相对较慢。
多模光纤适用于家庭内部网络连接,能够满足一般家庭用户的网络需求。
二、基于连接方式的分类根据连接方式的不同,家用光纤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点对点连接:点对点连接是指将光纤直接连接到两个设备之间,实现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
这种连接方式适用于需要高速、稳定传输的设备,例如电视、电脑等。
点对点连接可以提供更快速、更稳定的网络连接,能够满足用户对于高质量网络的需求。
2.集线器连接:集线器连接是指将多个设备连接到一个集线器上,实现设备之间的相互通信。
这种连接方式适用于家庭网络中多个设备之间的通信,例如电视、电脑、手机等。
集线器连接可以提供多设备同时连接的功能,方便家庭用户在不同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共享。
三、基于使用环境的分类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家用光纤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1.室内光纤:室内光纤适用于家庭内部网络连接,能够满足家庭用户对于网络带宽和稳定性的需求。
室内光纤采用特殊的材料和结构设计,能够在室内环境中进行传输,并保持良好的信号质量。
2.室外光纤:室外光纤适用于家庭的室外网络连接,例如连接到路由器或者网络箱等设备。
室外光纤采用耐用的材料和结构设计,能够抵御室外环境中的恶劣条件,保持稳定的信号传输。
单模和多模光纤的特点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是常用于通信和数据传输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光纤。
它们在光的传播方式、传输距离和带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
一、单模光纤特点单模光纤是一种光的传输方式,在光纤中仅允许一种传播模式,即只允许光的波长在特定范围(通常为1310nm或1550nm)内的传播。
单模光纤的核心直径通常为几个微米,远小于光的波长,因此光的传播路径只有一个,能够保持光的相位的一致性,实现长距离和高速的数据传输。
1.高传输距离:由于光纤的传输核心非常细小,几乎可以忽略光的不同传播模式之间的间隔和误差,因此单模光纤能够实现较高的传输距离。
通常情况下,单模光纤的传输距离可以达到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
2.高带宽:由于单模光纤只能传播特定范围内的光信号,因此它能够支持较高的带宽。
单模光纤的带宽通常大于多模光纤,能够满足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3.低损耗:单模光纤的损耗较低,能够保持光信号的强度和质量。
与多模光纤相比,单模光纤的联接损耗较小,能够减少传输信号的失真和干扰。
4.适用于长距离传输:由于单模光纤具有较高的传输距离和带宽,并且能够保持光信号的强度和质量,因此适用于长距离传输,特别在电信和广播电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多模光纤特点多模光纤是一种光的传输方式,允许多种传播模式的光在光纤中传播。
多模光纤的核心直径相对较大,通常为几十个微米,可以容纳多个传播模式。
相比于单模光纤,多模光纤具有以下特点:1.低成本:多模光纤的制造和安装成本相对较低,适合于在相对较短距离的通信和数据传输中使用。
2.低带宽:多模光纤的传播模式较多,导致不同传播模式的光信号会在传输过程中发生扩散,从而限制了光的带宽。
相对于单模光纤,多模光纤的带宽较低。
3.较短传输距离:由于多模光纤的光信号会发生扩散,且传播路径较多,导致传输距离较短。
一般情况下,多模光纤的传输距离不超过几公里。
4.适用于短距离传输:由于多模光纤的成本较低,适合用于建筑内部、校园网、局部区域网络等相对较短距离的通信和数据传输需求。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是光通信领域中常用的两种光纤类型。
它们在传输光信号时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我们来了解一下单模光纤。
单模光纤是一种具有较小芯径的光纤,通常在9-10微米之间。
由于其芯径较小,单模光纤可以传输更多的光信号,并且光信号的传输损耗较小。
这使得单模光纤在长距离传输和高速通信方面具有优势。
单模光纤适用于需要高带宽和高速传输的应用,比如光纤通信网络、数据中心互连和长距离传输等。
与之相对应的是多模光纤。
多模光纤的芯径相对较大,通常在50-100微米之间。
多模光纤可以同时传输多个光信号,但由于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发生多次反射,导致信号衰减和失真。
因此,多模光纤适用于短距离传输和低速通信,比如局域网、视频监控和传感器网络等。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在结构上也有一些区别。
单模光纤的光纤芯径较小,只能传输单个光模式,而多模光纤的光纤芯径较大,可以传输多个光模式。
此外,单模光纤的光信号传输速度较快,传输距离较远,而多模光纤的传输速度和距离相对较低。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
如果需要进行长距离传输或高速通信,单模光纤是更好的选择。
而对于短距离传输或低速通信,多模光纤则更加适合。
总结起来,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在光通信领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单模光纤适用于长距离传输和高速通信,而多模光纤适用于短距离传输和低速通信。
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可以帮助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以满足不同的通信需求。
目录1.光纤的基本知识 (2)1.1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2)1.2 光纤应用频率使用概况 (2)1.3 常用单模光纤类型及特点 (3)2.光纤传输特性 (4)2.1 光纤损耗 (4)2.2 色散 (5)2.3 光纤的非线性效应 (7)3.新的光纤类型 (8)1.光纤的基本知识本节简要介绍光纤的基本知识。
1.1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1.G.652(普通单模光纤)也称为色散非位移单模光纤,可以应用于1310nm波长和1550nm波长窗口的区域。
在1310nm窗口区域有近似于零的色散,在1550nm窗口损耗最低,但是具有17ps/km•nm的色散值。
当G.652光纤应用于1310nm窗口时,仅适用于SDH系统;当G.652光纤应用于1550nm窗口时,适用于SDH系统和DWDM系统,如果单通道速率大于2.5Gbit/s,需要进行色散补偿。
2.G.653(色散位移单模光纤)该类型光纤在1550nm窗口同时获得最低损耗和最小色散值。
因此,主要运用于1550nm窗口。
适用于高速、长距的单波长通信系统。
但是采用DWDM技术时,在零色散波长区将出现严重的四波混频非线性问题,导致复用信道光信号能量的衰减以及信道串扰。
3.G.655(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该类型光纤在1550nm窗口的光纤色散的绝对值不为零并处于某个范围内,保证该窗口处具有最低损耗和较小的色散值。
适用于高速、长距的光通信系统。
同时,由于非零色散值抑制了非线性四波混频对DWDM系统的影响,因此,该类型光纤主要用于DWDM系统。
2.光纤传输特性2.1 光纤损耗功率传输损耗是光纤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参数之一。
由于光纤损耗的存在,光纤中传输的光功率将随传输距离的增加按指数衰减。
1.光纤损耗的产生以及低损窗口光纤损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来自光纤本身的损耗,包括光纤材料本身的固有吸收损耗、材料中的杂质吸收损耗(尤其是残留在光纤内的OH-成分导致的损耗)、瑞利散射损耗以及由于光纤结构不完善引起的散射损耗。
光纤和光缆光纤的分类(1)按照传输模式来划分光纤中传播的模式就是光纤中存在的电磁波场场型,或者说是光场场形(HE)。
各种场形都是光波导中经过多次的反射和干涉的结果。
各种模式是不连续的离散的。
由于驻波才能在光纤中稳定的存在,它的存在反映在光纤横截面上就是各种形状的光场,即各种光斑。
若是一个光斑,我们称这种光纤为单模光纤,若为两个以上光斑,我们称之为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Single-Mode)单模光纤只传输主模,也就是说光线只沿光纤的芯进行传输。
由于完全避免了模式射散使得单模光纤的·传输频带很宽因而适用与大容量,长距离的光纤通迅。
单模光纤使用的光波长为1310nm或1550 nm。
如图1单模纤光线轨迹图。
·多模光纤(Multi-Mode)在一定的工作波长下(850nm/1300nm),有多个模式在光纤中传输,这种光纤称之为多模光纤。
由于色散或像差,·因此,这种光纤的传输性能较差频带比较窄,传输容量也比较小,距离比较短。
2)按照纤芯直径来划分·50/125(μm)缓变型多模光纤·62.5/125(μm)缓变增强型多光纤· 8.3/125(μm)缓变型单模光纤备注:50/62.5/8.3(μm)均为光纤光芯直径数,125(μm)均为光纤玻璃包层的直径数。
(3)按照光纤芯的折射率分布来划分阶越型光纤(Step index fiber),简称SIF;·梯度型光纤(Graded index fiber),简称GIF;·环形光纤(ring fiber);· W形光纤备注:50/62.5/8.3(μm)均为光纤的光芯直径数,125(μm)均为光纤玻璃包层的直径数。
2.光缆点对点光纤传输系统是通过光缆进行连接。
光缆可包含1根光纤(有时称单纤)或2根光纤(有时称双纤),或者甚至更多(48纤、1000纤)光纤的诞生人类从未放弃过对理想光传输介质的寻找,经过不懈的努力,人们发现了透明度很高的石英玻璃丝可以传光。
光纤的优缺点光纤的优缺点详解单模光纤:中心玻璃芯较细(芯径一般为9或10μm),只能传一种模式的光。
因此,其模间色散很小,适用于远程通讯,但其色度色散起主要作用,这样单模光纤对光源的谱宽和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即谱宽要窄,稳定性要好。
多模光纤:中心玻璃芯较粗(50或62.5μm),可传多种模式的光。
但其模间色散较大,这就限制了传输数字信号的频率,而且随距离的增加会更加严重。
传输距离较近,最多几公里。
我只是知道有单模和多模的,单模就是波长在1310NM上,多模就是850NM的,还有就是接口也不同,分LC ,SC ,FC,因本人专业知识有限,其他的是我在网上查找的!请参考!一,光纤的分类些特种光纤如晶体光纤并未列出光纤是光导纤维(OF:Optical Fiber)的简称。
但光通信系统中常常将Optical Fibe(光纤)又简化为Fiber,例如:光纤放大器(Fiber Amplifier)或光纤干线(Fiber Backbone)等等。
有人忽略了Fiber虽有纤维的含义,但在光系统中却是指光纤而言的。
因此,有些光产品的说明中,把fiber直译成“纤维”,显然是不可取的。
光纤实际是指由透明材料作成的纤芯和在它周围采用比纤芯的折射率稍低的材料作成的包层所被覆,并将射入纤芯的光信号,经包层界面反射,使光信号在纤芯中传播前进的媒体。
光纤的种类很多,根据用途不同,所需要的功能和性能也有所差异。
但对于有线电视和通信用的光纤,其设计和制造的原则基本相同,诸如:①损耗小;②有一定带宽且色散小;③接线容易;④易于成统;⑤可靠性高;⑥制造比较简单;⑦价廉等。
光纤的分类主要是从工作波长、折射率分布、传输模式、原材料和制造方法上作一归纳的,兹将各种分类举例如下。
(1)工作波长:紫外光纤、可观光纤、近红外光纤、红外光纤(0.85pm、1.3pm、1.55pm)。
(2)折射率分布:阶跃(SI)型、近阶跃型、渐变(GI)型、其它(如三角型、W型、凹陷型等)。
常用光纤的种类及规格.t xt点的是烟抽的却是寂寞……不是你不笑,一笑粉就掉!人又不聪明,还学别人秃顶。
绑不住我的心就不要说我花心!再牛b的肖邦,也弹不出老子的悲伤!活着的时候开心点,因为我们要死很久。
请你以后不要在我面前说英文了,OK?光纤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是各种各样的。
从材料角度分按照制造光纤所用的材料分类,有石英系光纤、多组分玻璃光纤、塑料包层石英芯光纤、全塑料光纤和氟化物光纤等。
塑料光纤是用高度透明的聚苯乙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制成的。
它的特点是制造成本低廉,相对来说芯径较大,与光源的耦合效率高,耦合进光纤的光功率大,使用方便。
但由于损耗较大,带宽较小,这种光纤只适用于短距离低速率通信,如短距离计算机网链路、船舶内通信等。
目前通信中普遍使用的是石英系光纤。
按传输模式分按光在光纤中的传输模式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多模光纤电缆容许不同光束于一条电缆上传输,由于多模光缆的芯径较大,故可使用较为廉宜的偶合器及接线器,多模光缆的光纤直径为50至100米。
基本上有两种多模光缆,一种是梯度型(graded)另一种是引导型(steppe d),对于梯度型(g raded)光缆来说,芯的折光系数(refrac tionindex)于芯的外围最小而逐渐向中心点不断增加,从而减少讯号的振模色散,而对引导型(S teppe d Inder)光缆来说,折光系数基本上是平均不变,而只有在色层(claddi ng)表面上才会突然降低引导型(steppe d)光缆一般较梯度型(graded)光缆的频宽为低。
在网络应用上,最受欢迎的多模光缆为62.5/125米,62.5/125米意指光缆芯径为62.5米而色层(c laddi ng)直径为125米,其他较为普通的为50/125及10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