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红色度值测量与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6
色度的常用测定方法-回复色度是描述颜色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常用于评估物体颜色的特征和色彩的变化。
色度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根据使用的设备和实验条件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色度测定方法。
1. 色差计测定法色差计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色度测定仪器,它是通过测量样品与标准色样之间的颜色差来判断样品的色度特征。
色差计通过测量样品和标准色样之间的三个参数来确定颜色差异:L*表示亮度,a*表示红绿色,b*表示黄蓝色。
通过比较样品和标准色样之间的L*a*b*值,可以确定样品的色差。
色差计可以用于测定物体的颜色,还可以用于比较不同批次和品牌的产品之间的色差。
2. 分光光度计测定法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吸光度的仪器,通过测量样品在不同波长下的光吸收情况,可以确定样品的色度特征。
常用的分光光度计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它可以测量可见光范围内的吸光度。
在测量过程中,样品被照射的光通过样品后,被分光光度计接收和检测,得到样品的吸光度谱线。
根据吸光度谱线可以确定样品的颜色。
3. 显微镜测定法显微镜是一种直接观察物体的方法,通过放大样品的细微结构,可以观察到物体颜色的细节,并判断样品的色度特征。
在显微镜下观察样品时,可以使用不同的光源和滤光片来调整观察条件,以获得更准确的颜色信息。
显微镜还可以与相机连接,通过拍摄样品的照片,进行后续的图像处理和分析,得到更详细的色度数据。
4. 色谱仪测定法色谱仪是一种用于分离和测定混合物中组分的仪器,也可以用来测定样品的色度特征。
色谱仪通过将样品分离为不同的成分,然后通过检测各个成分的波长和强度来确定样品的颜色。
常用的色谱仪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和气相色谱仪(GC),它们可以对液态和气态样品进行色度测定。
5. 数字图像分析测定法数字图像分析是一种使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来测定样品色度特征的方法。
首先,将样品拍摄为数字照片,然后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照片进行处理,提取样品的色度数据。
舌诊研究方法简介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对先进诊冶仪器的广泛应用,舌诊的研究正在逐步向微观研究和定量检测等方面深入。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研究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1.舌色定量检测将白炽光照射于舌面,对舌的反射光束进行分光,分为红、橙黄、绿、蓝、紫五色,分别进行光电转换,数字式定量显示。
所显示的电压值即反映各种不同颜色的光强度,提示舌的色调、亮度与彩度信息,从而反映了舌质与舌苔综合状态的光学信息。
用固定波长的紫外线照射舌面,激发产生荧光。
由于不同舌色被激发产生的荧光波长不一样,所以可根据不同波长的荧光辨别不同的舌色。
基于上述二种原理,八十年代初,上海市医冶器械研究所研制了荧光光谱“舌色仪”;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湖南中医学院等单位亦进行了“舌诊仪”的研制与应用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尚待进一步完善和推广远用。
2.舌印片脱落细胞检查站用载玻片按压舌面,使舌表面的脱落细胞粘附于载玻片上。
根据脱落细胞的数量形态特征,了解舌上皮细胞更新速率,以及舌粘膜中各层细胞的变性,坏死等情况。
对观察剥苔、镜面舌、厚苔、腻苔等舌象及其动态变化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3.活体显微镜检查利用微循环显微镜蕈状乳头微循环,显示乳头内血管构形变化,血流及血管周围渗出、出血等情况。
为阐明某些病理舌象的形成机理和提示体内微循环状况提供依据。
4.舌血流量测定测试仪器由温差电动探头、恒流电源、直流数字电压表三部分组成。
根据探头温差电动势与流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测出舌表浅血流量。
5.舌组织切片检查用摘取的舌组织进行显微观察,可以明确舌苔和舌质的组织结构及其病理特征。
近年来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舌象作出超微结构研究,为研究舌象形成机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6.刮舌涂片检查本法可用于活体舌苔的细胞学检查,生物化学和组织化学检查,以及细菌学检查。
如观察舌乳头细胞角化程度,各种病理舌象脱落物的构成成分,舌面的细菌或霉菌生长优势,了解脱落细胞中无机盐、酶,以及各种营养物质的情况,推测体内各种物质代谢的变化等。
舌诊的验证方法舌诊的验证方法有多种多样,旨在通过观察和分析舌苔、舌质、舌形等舌部特征,来判断人体健康状况及相关疾病。
这些验证方法是中医诊断中常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舌诊验证方法:1. 舌体颜色验证:观察舌体的颜色变化可以提供有关人体内脏功能、疾病情况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的线索。
常见的舌体颜色包括淡红、红色、暗红、紫暗、淡白、苍白、青色等。
不同的颜色与不同的脏腑和疾病有关。
2. 舌苔验证:舌苔是指舌体表面上的一层白色、黄色或黑色的物质。
舌苔的质地、颜色、厚薄等变化可以提供关于体内病理变化的信息。
常见的舌苔类型有黄糙、厚腻、白腻、薄白、无苔等。
3. 舌形验证:舌形包括舌头大小、舌形状、舌尖状况等方面的观察。
正常舌形应该是柔软、自如、灵活的,舌体正常位置居中。
通过观察舌形的变化,可以了解到相关的脏腑功能和病理情况。
4. 舌边验证:舌边是指舌体的边缘部分。
舌边的颜色、光泽以及是否有裂纹等特征都可以反映出人体的健康状况。
5. 舌根验证:舌根是指舌体与舌下的连接处。
通过观察舌根的形态、颜色和湿润度等特征,可以了解到体内的病理情况以及脏腑功能的异常。
6. 舌诊配合其他体征验证:舌诊一般需要结合其他体征进行综合分析,如面色、目色、脉象等。
通过综合分析舌诊及其他体征,可以更准确地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请注意,以上只是舌诊验证方法的一些示例,实际中医诊断中还有许多细分的验证方法,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因此,建议在实际应用时还是需要经验丰富的医师或中医师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同时,在进行舌诊时应保持舌面清洁,避免食用染色食物和液体,以确保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分析患者的舌象,了解中医望舌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舌诊技巧,并验证望舌诊断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二、实验对象与方法1. 实验对象:选择30名志愿者,年龄在18-65岁之间,性别不限,身体健康,无慢性疾病史。
2. 实验方法:(1)收集实验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
(2)观察并记录实验对象的舌象,包括舌质、舌苔、舌下脉络等。
(3)根据中医望舌诊断原理,分析舌象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初步判断患者的病证。
(4)结合其他诊断方法,如问诊、脉诊等,进一步验证诊断结果。
(5)记录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心得体会。
三、实验结果1. 实验对象舌象分析:(1)舌质:30名实验对象中,有15人表现为淡红舌,12人表现为红舌,3人表现为淡白舌。
(2)舌苔:30名实验对象中,有18人表现为薄白苔,12人表现为黄苔,3人表现为腻苔。
(3)舌下脉络:30名实验对象中,有25人表现为舌下脉络清晰,5人表现为舌下脉络瘀滞。
2. 望舌诊断结果:(1)15名淡红舌患者,结合脉诊和问诊,初步判断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2)12名红舌患者,结合脉诊和问诊,初步判断为心火亢盛、热病。
(3)3名淡白舌患者,结合脉诊和问诊,初步判断为气血两虚、脾胃虚弱。
(4)18名薄白苔患者,结合脉诊和问诊,初步判断为湿邪困脾、脾胃不和。
(5)12名黄苔患者,结合脉诊和问诊,初步判断为湿热内蕴、肝胆湿热。
(6)3名腻苔患者,结合脉诊和问诊,初步判断为痰湿内阻、脾胃虚弱。
3.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1)部分患者舌质、舌苔变化不明显,难以准确判断病证。
(2)望舌诊断结果与其他诊断方法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四、讨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望舌诊断在临床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通过观察舌象,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病证,为后续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2. 望舌诊断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观察舌质、舌苔、舌下脉络等变化。
色度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在颜色的描述中,色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色度是指颜色的纯度和饱和度的度量,用于描述颜色的鲜艳程度。
测定颜色的色度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描述颜色的特征。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测定来探讨色度的测量方法和原理。
实验设备1.色度计:用于测定颜色的纯度和饱和度。
2.标准样品:用于校准色度计。
3.操作台:用于放置实验设备和样品。
实验步骤步骤一:校准色度计1.准备标准样品,按照色度计的使用说明进行校准。
2.将标准样品放置在色度计上,根据仪器指示进行校准操作。
3.校准完成后,保证色度计的准确度。
步骤二:测定样品的色度1.准备待测样品,确保样品没有明显的瑕疵和污渍。
2.将样品放置在色度计上,根据仪器指示进行测定。
3.记录测定结果,包括纯度和饱和度的数值。
步骤三:分析测定结果1.将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观察不同样品的色度差异。
2.根据测定结果,讨论不同因素对色度的影响,如物质的成分和浓度。
结果与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得到了一系列样品的色度测定结果。
根据这些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样品之间存在明显的色度差异。
例如,样品A的色度明显高于样品B,表明样品A具有更高的纯度和饱和度。
在分析测定结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样品的成分和浓度是影响色度的重要因素。
较纯的物质通常具有较高的色度,而浓度较高的物质也能够增加色度的饱和度。
此外,不同色素对色度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色度的测定方法和原理,并通过实际测量获得一系列样品的色度数值。
通过对测定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样品的成分、浓度和色素对色度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测定样品的色度,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描述和比较不同物质的颜色特征。
色度的测定还可以应用于颜料、染料、油漆等行业中,帮助我们选择、比较和确定颜色的特性。
在今后的研究和实验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色度与其他光学特性的关系,以及色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参考文献•[1] 黄敏.光学与色彩度测定方法及应用[M].第3版.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2] 杨云. 光学测量技术[M]. 第2版.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致谢感谢实验室提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支持,以及其他实验小组成员的合作和帮助。
色度的常用测定方法一、目视比色法目视比色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色度测定方法,通过比较样品与标准颜色卡片或标准溶液的颜色深浅,以确定样品的色度等级。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为粗糙的色度测定,但对于颜色较为接近的标准卡片,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二、光电色度计法光电色度计法是一种利用光电传感器测量颜色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光线通过样品后被吸收和反射的比例,计算出样品的色度值。
光电色度计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适用于各种液体、悬浮液和固体样品的色度测定。
三、光电积分光度计法光电积分光度计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样品的光谱反射率或光谱辐射亮度来确定色度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在不同的光谱范围内进行测量,并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光谱信息。
光电积分光度计适用于各种表面涂层、颜料和塑料等材料的色度测定。
四、分光光度计法分光光度计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样品在各个波长下的光谱反射率或光谱辐射亮度来确定色度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光谱信息,并且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分光光度计适用于各种液体、悬浮液和固体样品的色度测定。
五、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化合物的方法,也可用于测定化合物的颜色。
该方法通过将样品溶解在流动相中,使其通过固定相的分离柱,使不同的化合物得到分离。
在分离过程中,不同的化合物会产生不同的色谱峰,通过比较色谱峰的面积或高度,可以计算出化合物的含量,进而确定样品的色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和灵敏度,适用于复杂样品中微量组分的色度测定。
六、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原子能级跃迁的定量分析方法,也可用于测定化合物的颜色。
该方法通过测量样品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可以确定样品中特定元素的含量。
在颜色测定方面,原子吸收光谱法主要适用于某些具有特征光谱的金属离子对颜色的贡献,常用于测定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等样品的色度。
七、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化合物的方法,也可用于测定化合物的颜色。
中医舌象仪山东普瑞森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中医舌象仪
中医舌象仪如何观察和分析舌象
伸舌也要有学问,伸舌时要自然,舌体放松,舌面平展,舌尖略向下,口尽量张大(但不要过分用力),使舌体充分暴露。
如伸舌过分用力或舌体紧张、蜷曲、都会影响舌的气血运行而引起舌色改变或舌干湿度的改变。
望舌要有次序望舌,一般先看舌尖,再看舌中、舌侧,最后看舌根部,同时看舌体(舌质)的色质和舌苔的厚薄、颜色等。
观察两个重点舌诊主要观察舌体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
舌体---呈什么颜色?形状是胖是瘦?质地是荣是枯?活动是否灵活自如?舌苔---苔质是厚是薄,是润是燥?苔色是白是黄还是棕褐?
正常舌象特征可概括为六个字:"淡红舌薄白苔",具体地说,舌色淡红鲜明,舌质滋润,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
人们常常用一些定性的词汇来描述颜色,如深蓝、浅绿、柠檬黄、粉红等,不过这些定性的描述并不能确定一种颜色,为了对颜色有一个客观的表述,就可以使用色差仪来进行色度测量。
下文就给大家带来色度测量方法以及原理,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来看看吧!色度怎么测?色度测量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就可以分为人眼测色以及仪器测量两大类。
我们知道颜色是人们对物体表面色彩的一个主观的评价,不同的观察者即使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的色度测量结果可能都会存在区别,它涉及到观察者的视觉生理、视觉心理以及照明条件、观察条件等许多问题。
因此,色度学的定标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标准纸上,为此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在1931年规定了一套标准色度系统,称为CIE标准色度系统。
各种色差仪、分光测色仪就可以按照CIE标准色度系统对物体表面颜色进行色度测量。
色度测量的基本原理:自然界中的所有颜色分黑白和彩色两个系列,黑灰白以外的所有颜色均为彩色系列,如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其波长范围在380-780μm。
彩色有三个特性,即明度(也称亮度纯度)、色调(也称主波长或补色主波长),色纯度(也称饱和度)。
为了定量表示颜色,采用三刺激值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为了测得物体颜色的三刺激值,首先要研究人眼的颜色视觉特性,测出光谱的三刺激值。
实验证明,不同观察者的视觉特性多少是有差别的,但是具有正常颜色视觉的人,此差异是不大的,故有可能根据一些观察者进行的颜色匹配实验,将他们的实验数据加以平均,确定一组匹配等能光谱色所需的三原色数据。
此数据称为“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以此来代表人眼的平均颜色视觉特性。
当时,不少科学工作者进行这类实验,但是由于选用的三原色不同及确定三刺激值的单位的方法不一致,而使数据无法统一。
1931年在美国剑桥举行的CIE第8次会议上,统一了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CIE标准色度观察者和色度坐标系统,并规定了三种标准光源(A,B,C),对侧脸反射面的照明观测条件进行标准化,从而建立起CIE1931标准色度系统。
舌尖红色度值测量与分析作者:姚叙莹等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2015年第04期摘要:目的测量舌尖与舌缘的色度值与色差,为舌尖红的量化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对683名健康体检者进行舌诊,并拍摄舌图像。
创建ICC色彩特性文件,对舌图像进行色彩校正。
提取舌尖、舌缘的色度值参数(L*、a*、b*、C*、h°)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CIEDE2000色差公式进行色差计算。
结果正常淡红舌的舌尖与舌缘的平均色差为5.4;淡红舌伴有舌尖红时,舌尖与舌缘的平均色差为10.85;各种异常舌色伴有舌尖红时,与没有舌尖红时比较,其平均色差从5.4~7.0增至11.23。
结论舌尖红是判断初始热证的灵敏指标。
对舌尖红进行量化诊断,对中医“治未病”的热象辨识具有价值,并能进一步揭示舌尖红的诊断意义与科学内涵。
关键词:中医舌诊;舌色;舌尖红;CIELab;CIEDE2000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04.006中图分类号:R24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04-0018-04Determination and Analysis of Chromatic Value in Abnormal Red Tongue Tip YAO Xu-ying1,LIANG Rong1, CHEN Dong-ning2, WANG Zhao-ping2, LI Dan-xi1, TIAN Ding1, WANG Sheng-hua2 (1.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 China;2.Physical Examination Department, Beijing Tongre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73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measure the chromatic differences of the tongue tip and tongue side and provide quantitative evidence for tongue color diagnosis. Methods Totally 683 healthy people were recruited, and their tongue photos were taken. Then ICC specific documents were used for the correction of all tongue photos, and chromatic values (L*, a*, b*, C* and h°) of tongue tip and tongue side were obtained for further statistical analysis. CIEDE2000 was used for calculating the color differences. Results The average color difference of tongue tip and tongue side in normal pink tongue was 5.4. When pink tongue has abnormal red tongue tip, the average color difference of tongue tip and tongue side was 10.85. Compared with normal tongue tip, the average color difference of tongue tip and tongue side in abnormal color tongue with abnormal red tongue tip increased from 5.4-7.0 to 11.23. Conclusion Red tongue tip is a sensitive sign indicating abnormal heat in the body. Tongue tip quantitative diagnosis is valuable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heat sign in TCM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and reveal the diagnosis meaning and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red tongue tip.Key words:tongue diagnosis;tongue color;red tongue tip;CIELab;CIEDE2000中医认为,舌尖红是判断体内有热的敏感指标,多与外感风热有关[1]。
现代医学认为,导致舌尖红的主要原因是舌尖部位的蕈状乳头充血[2]。
迄今为止,虽然有不少关于舌尖微循环的研究[3],但临床仍主要依赖视觉判断。
目前,采用色度值对舌色进行分析已成为重要手段,测量舌尖的色度值,并进一步认识正常舌尖的颜色区间,是舌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舌诊观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505402、2011CB505404)通讯作者:梁嵘,E-mail:liangr@察通常认为舌尖在正常时便略红于舌体的其他部位。
正常舌色时,舌尖与舌体,特别是舌缘的色差是多少?当医生判断为舌尖红时,舌尖与舌缘的色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研究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为诊断舌尖红提供量化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6月-2014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在充分告知研究目的的情况下,自愿接受医生舌诊和舌图像的拍摄。
受测人员共683人,其中男性480人,女性203人,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41.4±9.5)岁。
1.2 纳入标准①年龄在20岁或以上者;②近3个月无明显急性病发作者;③无严重的器质性病变者。
1.3 排除标准不能正常伸舌满足舌图像拍摄条件者。
1.4 研究方法1.4.1 舌色诊由2名中医执业医师同时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受测者舌象,经商讨并统一意见后记录舌色,分为正常淡红舌、异常淡红舌(指舌色淡红,但存在舌尖红、或瘀斑、或瘀点至少1项者)、淡白舌、红舌、绛舌、黯红舌、紫黯舌与淡紫舌,共8类。
1.4.2 舌图像的采集采用积分球式舌象拍摄仪(日本)[4]、单反数码相机佳能5DMark-Ⅱ(日本Canon公司)、EF60mm f/2.8微距镜头(日本Canon公司),手动对焦模式进行舌图像的拍摄。
1.4.3 舌图像色度值的提取创建舌图像的数码相机ICC色彩特性文件,对舌图像进行色彩校正[5];使用Adobe Photoshop CS4软件,在舌图像的左右侧舌缘没有舌苔覆盖处各圈定3个舌色的色度值[CIELab,包括明度(L*)、红-绿色轴值(a*)、黄-蓝色轴值(b*)]提取区域,在左右侧舌尖部位各圈定2个舌色度值提取区域。
计算6个舌缘色度值的均值和4个舌尖色度值的均值。
使用Matlab7.0软件,获取舌缘、舌尖的饱和度与色相参数[CIELch,包括饱和度(C*)、色相角(h°)]。
使用CIEDE2000色差公式[6]计算色差(ΔE00)。
∆E_00=√(〖((∆L^')/(K_L S_L ))〗^2+〖((∆C^')/(K_C S_C ))〗^2+〖((∆H^')/(K_H S_H ))〗^2+ R_T ((∆C^')/(K_C S_C ))((∆H^')/(K_HS_H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频次与百分率(%)描述,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率的比较;计量资料以—x±s表示,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进行t检验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进行非参数检验分析。
P2 结果2.1 正常淡红舌的舌尖与舌缘色度值比较正常淡红舌的舌尖与舌缘的L*、a*、b*、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2.2 各种舌色的舌尖与舌缘色度值比较2.2.1 正常淡红舌与各种异常舌色的舌缘色度值比较与正常淡红舌比较,各种异常舌色的舌缘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2.2.2 各种舌色舌尖红出现率比较各种舌色中,舌尖红的出现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淡红舌(包括正常淡红舌和异常淡红舌)、黯红舌、紫黯舌、淡紫舌、淡白舌、红舌、绛舌。
淡红舌舌尖红的出现率较淡白舌、红舌与绛舌高(P2.2.3 正常淡红舌与异常舌色的舌尖、舌缘色度值比较同一舌色的舌尖a*、b*与C*均高于舌缘。
未出现舌尖红时,舌尖与舌缘的平均ΔE00在5.42~7.02之间。
当各种异常舌色出现舌尖红时,舌尖与舌缘的色差增加,以代表红舌分量的a*升高最为明显;舌尖与舌缘平均ΔE00为11.23。
见表4~表6。
2.2.4 舌尖红的色度值聚类分析对舌尖红时的色度值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将各种异常舌色的舌尖与舌缘的平均色度值及色差数据分为2类,经过14次迭代后,非舌尖红的舌尖与舌缘ΔE00最终聚类中心为4.57,出现舌尖红时的聚类中心为10.73。
见表7。
3.1 舌色正常与异常时舌缘与舌尖的色差范围CIEDE2000色差计算公式是目前理论上认为与人的视觉最相匹配的公式[7-8]。
研究表明,总色差值>5.0时,人眼就可以辨别出颜色的差异[9]。
本研究发现,医生所判断的正常淡红舌,其舌尖与舌缘的颜色存在色差。
颜色的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舌尖的红舌分量增加,彩度增加。
这种生理表现与舌尖的血管丰富、血管弹性好、血流量大、血管容积较大有关[10]。
正常淡红舌时舌尖与舌缘存在的平均ΔE00为5.40,色度值聚类分析获得的聚类中心为4.57,能够感觉到明显差异,但色差仍在5以内,这一范围内的色差多见于正常人(古医籍中多称为“平人”),故不被医生记录,或视为正常。
在诊断为舌色异常时,即使没有判断存在舌尖红,舌缘与舌尖之间的色差值也有所增加,平均ΔE00在5.50~7.02,其中ΔE00>6者为紫黯舌与淡紫舌,表明不红的紫舌其舌尖和舌缘的色差增大。
当诊断存在舌尖红时,以舌色淡红的舌尖红出现率最高,色度值分析表明,此时舌缘与舌尖的平均ΔE00倍增。
除绛舌以外,各种异常舌色的舌缘与舌尖的色差比较也存在同样的变化,平均ΔE00达到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