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动力检查法-初级课程讲义-PC汇编
- 格式:docx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18
学生手册华柏恩视爵研究培训中心视觉动力检查法- 初级课程 -视觉动力检查法– 初级课程–视觉动力检查法– 初级课程–学习目标:●学习该单元后,你能够使用不同设备的视标(投影仪、魔术箱、液晶屏)对不同年龄的顾客进行远、近视力的检查;●熟悉这个视力检查的流程;●了解视力检查的重要性。
目的:检查顾客视力的清晰度以及其视觉系统对观察细致物体的能力。
设备:●投影仪、魔术箱或液晶视力表●近用视力表●遮盖板●近用灯准备:●让顾客带上旧镜(如无旧镜,则测量裸眼)检查远用视力,如果验光师分别想要检查顾客裸眼与旧镜视力时,应该优先检查裸眼视力;●让顾客手持遮盖板;●视力表,先出示0.2~0.4整屏视标;环境亮度,测量远用视力时关闭近用灯,调暗室内亮度;测量近用视力,调亮室内亮度与近用灯。
操作步骤:1. 简单地向顾客解释测量项目及目的;2. 验光师要清楚视力表上各视标的方向,以便于在检查过程中能全程地观察顾客而不是留意视标的方向;3. 让顾客正视前方,遮住自己的左眼(不要有任何偏斜);4. 验光师首先出示0.2~0.4整屏视标,如果顾客能够读出0.4行视标,则依次下调至1.0~1.5(或2.0)整屏视标,引导顾客依次读出视力表中他能够看到的最小一行视标;如果顾客不能读出0.2的视标,则上调视标直到顾客能够读出视标的方向;5. 测量时要鼓励顾客读出他能看到最小视标的下一行视标,尽管他是猜出来的。
在顾客辨认某行视标方向时,若出现了一半以上的错误,停止检查,记录顾客的最佳视力;6. 引导顾客遮盖自己的右眼,重复以上2、3、4步骤,记录顾客左眼最佳视力;7. 如果顾客不能够读出视力表中最大的视标,即视力为0.05的视标,则记录视力<0.05;8. 近用视力测试,通过下述准备在近距离(通常为顾客的习惯阅读距离)处重复以上1~5步骤:a. 在近用视力卡上使用高强度照明;光源在高于或者稍落后于顾客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光源不要直射顾客的眼睛;b. 引导顾客将近用视力卡放在习惯阅读的位置,记录顾客能看到最小视标的视力。
学生手册华柏恩视爵研究培训中心视觉动力检查法- 初级课程 -视觉动力检查法– 初级课程–视觉动力检查法– 初级课程–学习目标:●学习该单元后,你能够使用不同设备的视标(投影仪、魔术箱、液晶屏)对不同年龄的顾客进行远、近视力的检查;●熟悉这个视力检查的流程;●了解视力检查的重要性。
目的:检查顾客视力的清晰度以及其视觉系统对观察细致物体的能力。
设备:●投影仪、魔术箱或液晶视力表●近用视力表●遮盖板●近用灯准备:●让顾客带上旧镜(如无旧镜,则测量裸眼)检查远用视力,如果验光师分别想要检查顾客裸眼与旧镜视力时,应该优先检查裸眼视力;●让顾客手持遮盖板;●视力表,先出示0.2~0.4整屏视标;环境亮度,测量远用视力时关闭近用灯,调暗室内亮度;测量近用视力,调亮室内亮度与近用灯。
操作步骤:1. 简单地向顾客解释测量项目及目的;2. 验光师要清楚视力表上各视标的方向,以便于在检查过程中能全程地观察顾客而不是留意视标的方向;3. 让顾客正视前方,遮住自己的左眼(不要有任何偏斜);4. 验光师首先出示0.2~0.4整屏视标,如果顾客能够读出0.4行视标,则依次下调至1.0~1.5(或2.0)整屏视标,引导顾客依次读出视力表中他能够看到的最小一行视标;如果顾客不能读出0.2的视标,则上调视标直到顾客能够读出视标的方向;5. 测量时要鼓励顾客读出他能看到最小视标的下一行视标,尽管他是猜出来的。
在顾客辨认某行视标方向时,若出现了一半以上的错误,停止检查,记录顾客的最佳视力;6. 引导顾客遮盖自己的右眼,重复以上2、3、4步骤,记录顾客左眼最佳视力;7. 如果顾客不能够读出视力表中最大的视标,即视力为0.05的视标,则记录视力<0.05;8. 近用视力测试,通过下述准备在近距离(通常为顾客的习惯阅读距离)处重复以上1~5步骤:a. 在近用视力卡上使用高强度照明;光源在高于或者稍落后于顾客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光源不要直射顾客的眼睛;b. 引导顾客将近用视力卡放在习惯阅读的位置,记录顾客能看到最小视标的视力。
学生手册华柏恩视爵研究培训中心视觉动力检查法- 初级课程 -视觉动力检查法– 初级课程–视觉动力检查法– 初级课程–学习目标:●学习该单元后,你能够使用不同设备的视标(投影仪、魔术箱、液晶屏)对不同年龄的顾客进行远、近视力的检查;●熟悉这个视力检查的流程;●了解视力检查的重要性。
目的:检查顾客视力的清晰度以及其视觉系统对观察细致物体的能力。
设备:●投影仪、魔术箱或液晶视力表●近用视力表●遮盖板●近用灯准备:●让顾客带上旧镜(如无旧镜,则测量裸眼)检查远用视力,如果验光师分别想要检查顾客裸眼与旧镜视力时,应该优先检查裸眼视力;●让顾客手持遮盖板;●视力表,先出示0.2~0.4整屏视标;环境亮度,测量远用视力时关闭近用灯,调暗室内亮度;测量近用视力,调亮室内亮度与近用灯。
操作步骤:1. 简单地向顾客解释测量项目及目的;2. 验光师要清楚视力表上各视标的方向,以便于在检查过程中能全程地观察顾客而不是留意视标的方向;3. 让顾客正视前方,遮住自己的左眼(不要有任何偏斜);4. 验光师首先出示0.2~0.4整屏视标,如果顾客能够读出0.4行视标,则依次下调至1.0~1.5(或2.0)整屏视标,引导顾客依次读出视力表中他能够看到的最小一行视标;如果顾客不能读出0.2的视标,则上调视标直到顾客能够读出视标的方向;5. 测量时要鼓励顾客读出他能看到最小视标的下一行视标,尽管他是猜出来的。
在顾客辨认某行视标方向时,若出现了一半以上的错误,停止检查,记录顾客的最佳视力;6. 引导顾客遮盖自己的右眼,重复以上2、3、4步骤,记录顾客左眼最佳视力;7. 如果顾客不能够读出视力表中最大的视标,即视力为0.05的视标,则记录视力<0.05;8. 近用视力测试,通过下述准备在近距离(通常为顾客的习惯阅读距离)处重复以上1~5步骤:a. 在近用视力卡上使用高强度照明;光源在高于或者稍落后于顾客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光源不要直射顾客的眼睛;b. 引导顾客将近用视力卡放在习惯阅读的位置,记录顾客能看到最小视标的视力。
预期值:1. 单眼及双眼视力均在1.0及以上;2. 双眼视力不低于单眼视力。
注意事项:1. 远视力的测量针对的是所有的顾客,无论其是正常的,还是存在斜视、弱视以及眼球震颤等症状,均需要测量;2. 近视力的测量主要针对45岁及以上人群以及有近距离视疲劳主诉的顾客;3. 无论是远视力还是近视力,均要测量单、双眼视力,先测量单眼视力,再测量双眼视力;4. 当视力低于0.6时,需要进行针孔视力的检查,查看视力低下是否由于屈光方面的因素引起,通常来说,镜片的矫正视力应该至少能够达到针孔视力;5. 记录视力的方法:(1)如果顾客右眼能够读出0.8的整行视标的开口方向,且视标很清晰,无任何模糊;但是无法读出0.9行任意一个视标,则记录为右眼:0.8;(2)如果顾客左眼能够读出0.9的整行视标的开口方向,但视标有模糊,不是很清楚;但是无法读出1.0行任意一个视标,则记录为左眼:0.9-;(3)如果顾客双眼同时看时,能够读出0.9的整行视标的开口方向,但在读1.0行视标时,只能读出两个,则记录为0.9+2;(4)如果顾客双眼同时看时,能够读出0.9的整行视标的开口方向,但在读1.0行视标时,只能读出三个,则记录为1.0-2;(5)总之,错误率超过一半时,即读对的视标个数为X,表示视力无法达到改行表示的视力值,记录上行视力值+X;错误率低于一半时,即读错的视标个数为X,表示视力可以达到改行表示的视力值,记录为改行视力值-X。
学习目标:●学习该单元后,你能够掌握电脑验光仪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掌握客观验光中让顾客放松调节的方法,以提高电脑验光仪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目的:初步测量顾客的屈光不正度。
设备:●电脑验光仪、酒精棉球、纸巾。
准备:●将电脑验光仪设置成自动对焦模式,如果电脑验光仪能够测量角膜曲率,将其设置成具有K值和R值的模式;●顾客舒适坐姿;●将顾客接触电脑验光仪的前额托和下颌托消毒,并用纸巾擦干。
操作步骤:1. 简单地向顾客解释测量的项目及目的;2. 让顾客坐好,下颌放在颌托上,额头顶住前额托,调整高度至外眦部与纵杆刻度线对齐;3. 让顾客从电脑验光仪的前孔中看里面的图像(验光师要了解电脑验光仪里的图像),引导顾客让他感觉里面的图像在无限远处,充分放松顾客调节;4. 验光师前后左右移动手杆将电脑验光仪先对准顾客右眼,自动测量三次;5. 向后拉手杆,再移动到顾客的左眼前进行测量,方法同右眼相同;6. 打印数据。
注意事项:1. 如果在测量过程中,发现顾客的瞳孔有明显缩小的迹象,说明该顾客有可能是在动用调节,需要通过语言来使得顾客尽量放松,且在主观验光中要充分做好雾视的工作,避免过负或欠正;2. 测量完右眼后,要注意先将手杆往后拉,然后在向顾客的左眼方向移动,以防碰住顾客的鼻子。
学习目标:●学习该单元后,你能够掌握主观验光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掌握红绿视标、交叉柱镜精确散光及双眼平衡的操作要领。
目的:根据顾客的主观反应来确定眼睛的屈光度数。
设备:●投影仪、魔术箱、液晶视力表;●综合验光仪。
准备:●顾客舒适坐姿;●将顾客接触综合验光仪的前额托消毒;●设置综合验光仪上的瞳距(瞳距需要通过瞳距仪测量);●将综合验光仪放置到顾客正前方;●调整综合验光仪水平及镜眼距;●调暗室内亮度,关闭近用灯。
操作步骤1. 简单地向顾客解释该项操作的目的及作用;2. 在综合验光仪中置入客观验光处方,包括球镜、柱镜及其轴向,然后双眼同时加+1.00DS;3. 遮住左眼,开始检查右眼;4. 在不调整散光度数的情况下,确定最佳视力球镜(最佳视力最低负镜或最大正镜);5. 降低室内的灯光,出示红绿视标,请顾客分辨在绿色板块和红色板块中的字母哪一面更清晰(注意不是辨别哪边亮哪边暗),通过调整球镜将红色与绿色里的视标调整至等清晰。
如果不能等清晰,即加-0.25DS后,绿色背景中的视标稍清,退回-0.25DS后,红色背景中的视标稍清,此时可通过视力是否有提高来确认最终的球镜度。
如果视力在二者之间不任何变化,则选择较低的度数,即红色背景中稍清的球镜度;如果增加-0.25DS后,视力有提高,则选择较高的度数,即加绿色背景中的视标稍清的球镜度;6. 交叉圆柱镜精确散光的轴向与度数,先确认轴向,再确认度数;7. 再次确定单眼的最佳视力的最低负球镜或最高正球镜;8. 同理,遮住右眼,左眼检查重复以上1~6的步骤。
9. 若双眼全矫视力相同,则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双眼平衡:(1)双眼打开,让顾客离开验光盘,分别在验光盘上的左右眼雾视+0.75DS或+1.00DS;(2)左右眼前分别调整3△BU与3△BD的旋转棱镜,将旋转棱镜撤掉;(3)让顾客紧靠验光盘,出示整屏视标,确认双眼视力降低至少两行,如果视力降低少于两行,则双眼前继续增加正球镜,直至视力下降两行;(4)出示0.7单行视标,双眼前同时附加事先已经调整好的棱镜,进行双眼平衡,至双眼等模糊,而后撤去棱镜。
10. 确定双眼的最佳视力最低负球镜与最高正球镜。
注意事项:1. 交叉柱镜精确散光之前,球镜需要到达最佳视力的最低负球镜或最高正球镜,否则容易导致在测量过程中,蜂窝状视标形状会在翻转交叉柱镜两面的时候发生变化,从而引起顾客对视标清晰度分辨的困惑;2. 上述8中双眼平衡方法的前提是双眼全矫视力相同,如果双眼全矫视力不同,则该方法不适用。
验光流程图:学习目标:●学习该单元后,你能够掌握worth-4-dot视标检测的要领及注意事项;●能够分析出不同图像所能反映出的双眼融像状态。
目的:定性分析被检眼双眼融像功能、斜视及视网膜抑制。
设备:●综合验光仪;●投影仪、魔术箱、液晶屏视力表。
准备●在综合验光仪中置入试戴后的远用处方,调整瞳距及水平;●在综合验光仪内置入红绿滤光片,右眼前为红色滤光片,左眼前为绿色滤光片,出示远用worth 4 dot视标。
操作步骤:1. 简单地向顾客介绍该项操作的目的及作用;2. 让顾客紧靠验光盘,调整镜眼距;3. 询问顾客看到视标的情形:a. 如果顾客的反馈是四个视标,且相对位置都正确,说明他的融像是正常的。
b. 如果顾客反应能看到两个红色的视标,说明他的左眼被抑制。
c. 如果顾客反应能看到三个绿色的视标,说明他的右眼被抑制。
d. 如果顾客反应能看到五个视标,说明顾客有复视,根据顾客反映视标的位置关系判断他的斜视状况。
注意事项:1. Worth 4 dot的检查对仪器的要求很高,因此在检查前,验光师必须确认红色滤光片与绿色滤光片的功能是否正常,即红色滤光片只能看到一个红色菱形与一个红色圆形,绿色滤光片只能看到两个绿色的十字与一个绿色的圆;2. 如果红色滤光片与绿色滤光片的功能异常,即对光线的过滤不完整,Worth 4 dot的检查结果不可靠。
学习目标:●学习本单元后,你能够掌握棱镜分离法测量看近时隐斜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根据测量结果能够熟练地在流程图上找出相应的下一步操作及相应的镜片类型。
目的:测量顾客双眼在打破融像后,定量看近时是水平方向的斜位量。
设备:●综合验光仪●近用杆●近用视力卡准备:●综合验光仪上置入的是顾客的近用试戴处方,将瞳距调整为近用瞳距;●将近用视力卡放在近用杆40cm处的位置,调整至单行视标;●调亮室内亮度,开启近用灯;●在综合验光仪上置入旋转棱镜,左眼前加10~12△BI,右眼前加6△BU,先移开,不要放在视孔前。
操作步骤:1.向顾客解释本项操作的目的与作用;2.让顾客紧靠验光盘,注视视标,询问是否清晰,若清晰,双眼同时附加三棱镜;3.此时询问顾客是否看到的是两个视标,左上右下;如果是右上左下,加大左眼前BI棱镜,使两个视标位置处于“左上右下”;如果是左上右下,则进行以下步骤;4.让顾客离开综合验光仪,通过画图或手势让顾客明白:“盯着下方视标,并保持视标清晰,用余光扫视上方的视标,当上方视标移动至下方视标正上方时,立刻报告”;5.待顾客理解后,令顾客靠近验光盘,开始检查水平眼位,嘱咐顾客紧盯下方视标,不要注视其它物体,并在测量过程中,时刻保持视标清晰;6.将左眼前BI棱镜逐渐减小,直至上下视标对齐为止;7.用遮盖板遮盖左眼,令顾客盯着下方视标,遮盖2~3秒后迅速放开遮盖板,并询问顾客上下视标是否对齐,如果没有对齐,则继续调整左眼棱镜,并重复遮盖步骤,直至放开遮盖板瞬间,上下视标对齐为止;8.让顾客靠后休息,验光师记录左眼前的棱镜值,即为顾客的隐斜量P1,BI表示外隐斜,BO表示内隐斜。
注意事项:1.对于45岁及以上的人群,该项测量需要在近用试戴处方基础上进行测量,否则,老视顾客无法看清视标;2.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始终要让顾客盯着下方的视标,并保持清晰,以保证有足量的调节参与;3.在整个测量过程中,不需要刻意地去提醒顾客“右眼盯着下方的视标”,因为下方的视标肯定是右眼在看,如果告知顾客,反而会使得其感到困惑;4.遮盖后注意要询问顾客去掉遮盖板的瞬间,视标是否上下对其,视标有可能在去掉遮盖板的瞬间是对齐的,但是看着看着又跑偏了,该现象是正常的;5.若去掉遮盖的瞬间,上下两个视标没有对齐,则需要遮盖左眼,再调整左眼前的棱镜,然后再重复遮盖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