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地理陆地和海洋 测试题 3
- 格式:doc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5
2023-2024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基础训练(含答案)2023-2024人教版地理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基础训练七年级上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2题)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带着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读图,完成下列1-2题。
1.“摘星星的妈妈”王亚平走出太空舱,看到地球呈蔚蓝色,这是因为()A.地球外部被蓝色的大气包围B.宇航员在太空中的视觉错觉C.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大部分D.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大部分2.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着陆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位于右图中的()A.甲——乙间B.乙——丙间C.丙——丁间D.丁——甲间陆半球指陆地面积最大的半球,中心位于经度0°,北纬38°。
读陆半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3-5题。
3.在陆半球示意图上()A.七大洲都有分布B.只能看到三大洋C.陆地被海洋分割、包围D.海洋面积小于陆地面积4.图中甲点位于()A.亚洲B.欧洲C.北美洲D.非洲5.图中丙点位于()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鱼龙是一种生活在距今大约2亿年前的巨型海洋生物。
而研究人员在瑞士阿尔卑斯山上发现了这种生物的化石(下图),据此完成下面6-7题。
6.此次发现说明当地()A.由海洋变成了陆地B.史前鱼龙曾生活在陆地C.人们把化石带到陆地D.海平面上升淹没了陆地7.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地壳运动B.流水侵蚀C.风力堆积D.人类活动如图为漫画《原来我们曾是一家人啊!》。
读图完成下面8-9题。
8.图中漫画反映了()A.海陆轮廓未曾发生过变化B.大洲、大洋的位置是固定的C.地球上的各大洲曾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D.大西洋的面积在不断缩小9.下列地理现象能作为该学说证据的是()A.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B.北美洲和南美洲大陆轮廓的相似性C.太平洋沿岸多火山、地震D.南极大陆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等矿产资源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2023年5月21日21时48分在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北纬25.67度,东经99.87度)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试卷(人教版)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真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500多年前麦哲伦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的形状为球体,下图为此次航行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麦哲伦从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后到达的第一个大洲是()A.非洲B.北美洲C.南美洲D.亚洲2.能够充分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是()A.陆地面积B.赤道周长C.山峰高度D.海沟深度3.研究发现,大西洋的面积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原因可能是()A.板块张裂运动B.板块挤压运动C.入海河水增多D.沧海桑田变化【答案】1.C 2.B 3.A【解析】1.由图可知,麦哲伦从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后到达的第一个大洲是南美洲,欧洲与南美洲隔洋相望,排除ABD,故选C。
2.陆地面积、山峰的高度和海沟深度不能说明地球的大小,赤道的周长、地球的表面积、平均半径等能说明地球的大小,故B正确,排除ACD,故选B。
3.研究发现,大西洋的面积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是由于美洲板块与欧亚板块、非洲板块之间处于张裂运动状况,大洋面积还会不断扩大,故A正确。
挤压运动会使海洋面积缩小,与入海河水增多和沧海桑田变化无关,排除BCD,故选A。
【点睛】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
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他带领读者登上“鹦鹉螺”号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变幻无穷的海底世界。
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试卷(人教版)第二章陆地和海洋(达标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为了方便学习,人们会把地图制作成不同的样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海陆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陆分布是均匀的B.东半球陆地面积比海洋大C.海洋是连续的D.陆地将海洋分割、包围2.读图,还能提取以下正确的信息()A.赤道穿过的区域颜色较深,应该是植被较多B.非洲北部颜色较浅,应该是被冰雪覆盖C.图中南极洲被分割成三大部分D.图中没有展示北冰洋的位置3.下列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海陆分布比例的是()A.B.C.D.【答案】1.C 2.A 3.D【分析】1.读图可知:世界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A错误;任何一个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B错误;海洋是连续的,海洋将陆地分割、包围,C正确,D错误。
综上所述,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2.赤道穿过的区域颜色较深,应该是植被较多,故A正确。
非洲北部颜色较浅,应该是气候干燥,植被少,故B错误。
图中南极洲被分割成四大部分,故C错误。
图中展示了北冰洋的位置,故D错误。
故选A。
3.根据所学可知,世界的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总面积的29%,故D正确。
读图,A 图所示海洋面积占60%,陆地面积占40%,故A错误。
B图所示,海洋面积小于陆地面积,故B错误。
C图所示海洋面积超过80%,故C错误。
故选D。
【点睛】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
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
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
下图是“大陆、半岛、岛屿、海峡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属于大陆的是()A.甲B.乙C.丙D.丁5.假若丙是一个国家,从海陆关系看它是()A.临海国B.内陆国C.岛国D.半岛国【答案】4.A 5.C【解析】4.根据图例可知,阴影区表示陆地,读图可知,甲面积比较大的陆地,为大陆,A正确;乙只有一面和大陆相连,其余均被海洋包围,为半岛,B错误;丙四面环海,是岛屿,C错误,丁是两个陆地之间狭窄的水道,为海峡,D错误,故选A。
第2章《陆地和海洋》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根据下列陆地轮廓判断,不属于大陆的是()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2.依据板块构造理论,下列属于火山地震多发区的是()A.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带 B.澳大利亚C.亚欧大陆内部地区 D.太平洋中心地区3.地球表面海洋面积约占()A. 69% B. 71% C. 30% D. 29%4.大洋形状略呈“S”形的是()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5.在我国青藏高原的地层中发现了鱼、海螺、海藻等生物化石,这说明()①青藏高原总是处于陆地环境②青藏高原曾经处于海洋环境③地壳发生了变动④人为遗弃于此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根据测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以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其原因是()A.板块碰撞 B.板块张裂 C.板块挤压 D.板块隆起7.均被赤道横穿的一组大陆是()A.亚欧大陆和非洲大陆 B.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C.南极大陆和北美大陆 D.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8.如下图是两亿年前地球上的联合古陆地,请问哪个选项所代表的大陆演变成了现在的南美洲()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9.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和最平直的大洲分别是()A.欧洲和非洲 B.欧洲和北美洲 C.欧洲和大洋洲 D.欧洲和南美洲10.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连接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是()A.白令海峡 B.麦哲伦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11.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多和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分别是()A.亚洲、非洲 B.北美洲、亚洲 C.亚洲、南极洲 D.南美洲、欧洲12.大洋的边缘部分是()A.海峡 B.半岛 C.岛屿 D.海13.欧洲的阿尔卑斯山是哪两大板块碰撞挤压而成()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 B.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C.太平洋板块和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14.如下图为大陆漂移示意图,下列叙述能为其提供证据的是()①南极大陆有大量的冰雪②荷兰国土的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③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④许多大洋两侧陆地古老地层很相似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15.浙江的雁荡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雁荡山的岩石主要以火山活动形成的岩浆岩为主,火山活动是()A.地表风化的结果 B.地表流水侵蚀的结果C.冰川移动的结果 D.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16.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①气候变化②人类活动③地壳的变动④海平面的升降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17.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是()A.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B.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C.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D.位于亚欧板块内部18.关于海与洋的说法,错误的是()A.洋是海洋的主体,一般离大陆较远B.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其面积和深度都比大洋大C.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D.海洋中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19.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是世界上火山与地震活动最剧烈的两大地带之一,与这个火山、地震带无关的板块是()A.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美洲板块20.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B.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C.北半球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 D.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21.如下图能够正确表示全球海陆面积比例的是()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2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位于海洋的是()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美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23.一个大洲的自述:“我在各大洲总面积位居第二,与大哥仅一河之隔。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测试试题(含答案)1 / 9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大陆被赤道穿过的大洲有( )A .非洲和南美洲B .亚洲和南美洲C .欧洲和大洋洲D .亚洲和非洲2.几乎完全为海洋的板块是( )A .印度洋板块B .太平洋板块C .非洲板块D .亚欧板块3.陆地的一部分伸进海洋,三面临水的称为( )A.岛屿B.半岛C.大洲D.海峡4.下图甲、乙、丙、丁中代表马六甲海峡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读“六大板块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5.赤道穿过的板块一共有多少个( )A .3B .4C .5D .66.关于板块构造学说,叙述正确的是( )A .板块挤压形成山脉,板块张裂形成海沟B .全球地壳分为六大板块C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边界活跃D .根据受力方向,板块边界可以分为生长边界、消亡边界、未定板块边界7.下列各地中,位于板块生长边界上的是( )A.美洲科迪勒拉山系 B.喜马拉雅山脉C.大西洋海岭 D.东亚岛弧链8.乙图A、B、C、D选项中能正确反映甲图地球海陆比例的是( )A.A B.B C.C D.D9.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A.大洋洲 B.亚洲 C.欧洲 D.南美洲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下列是不同时期大陆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0.以下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 )A.① B.② C.③ D.④11.上图所示大陆漂移过程中,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变化分别是( )A.变小变小 B.变小变大 C.变大变小 D.变大变大12.小亮正在做的模拟实验是为了印证(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测试试题(含答案)A.水土流失B.大陆漂移C.海底扩张D.山脉形成13.三面临水,一面邻陆的陆地称为()A.大陆B.大洲C.半岛D.岛屿;14.关于大洲和大洋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美洲是西半球最大的大洲B.非洲是东半球上最大的洲C.北冰洋全部在南半球D.南极洲全部在北半球15.既是两大洋分界线,又是两大洲分界线的海峡是 ( )A.麦哲伦海峡 B.英吉利海峡C.白令海峡 D.马六甲海峡竖版《世界知识地图》,让我们换个角度看世界。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请从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最合理的一个,将其代表的字母填入下面相应的表格内,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选项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选项1.地球是个蔚蓝色的星球,构成地球基本面貌的要素是:A.气温、降水B.土壤、植被C.山川、河流D.陆地、海洋2. 下图中深色区域代表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比例,能正确表示地球海陆分布状况的是:3. 世界上第一个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A.加加林B. 魏格纳C.哥伦布D.麦哲伦4. 关于地球表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大多分布在北半球B.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大C.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D.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5.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大洲和面积最小的大洲分别是:A.亚洲、大洋洲B.亚洲、非洲C.亚洲、欧洲D.北美洲、南极洲6.世界上跨纬度最多的大洲是:A.南美洲B.北美洲C.亚洲D.南极洲读右面地图,完成7---8题:7.图中表示的半球是:A.东半球B.西半球C.南半球D.北半球8.图中可以看出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A.南美洲B.北美洲7——8题图C.南极洲D.亚洲9.地跨南、北半球,形状略呈“S”形的大洋是:A.印度洋B.北冰洋C.太平洋D.大西洋10.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A.太平洋B.北冰洋C.印度洋D.大西洋11.大陆漂移学说是国科学家提出来的:A.德国,魏格纳B.苏联,加加林C.意大利,哥伦布D.葡萄牙,麦哲伦读右图,回答12——14题:12.图中表示半岛的是:A.AB.BC.CD.D13.图中表示海峡的是:A.AB.BC.CD.D14.图中A、 B、C联合起来称为:A.群岛B.大陆C.海洋D.大洲15.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A.亚洲B.北美洲C.非洲D.南极洲读下面四幅地图,完成16——17题:16.四幅半球图中,表示西半球图的是:A.AB.BC.CD.D17.四幅半球图中,表示北半球图的是:A.AB.BC.CD.D某年日本东部沿海曾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
第2章《陆地和海洋》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关于世界海陆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北极地区是陆地 B.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C.地球表面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D.南极地区是海洋2.如下图是四个大洲的轮廓图,其中纬度最高的大洲是()A.① B.② C.③ D.④3.环绕南极洲的大洋,按顺时针顺序排列的是()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C.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4.如下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A.①半岛、②岛屿、③海峡 B.①半岛、②海峡、③岛屿C.①岛屿、②半岛、③海峡 D.①岛屿、②海峡、③半岛5.“东与亚洲相连,南与非洲隔地中海相望,西隔大西洋远眺北美洲东海岸”。
描述的地区是()A.南美洲 B.欧洲 C.俄罗斯 D.澳大利亚6.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多和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分别是()A.亚洲、非洲 B.北美洲、亚洲 C.亚洲、南极洲 D.南美洲、欧洲7.如下图为大陆漂移示意图,下列叙述能为其提供证据的是()①南极大陆有大量的冰雪②荷兰国土的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③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④许多大洋两侧陆地古老地层很相似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8.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亚欧两洲分界线的是()A.白令海峡 B.土耳其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9.下图表示大陆漂移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海陆分布状况。
根据大陆漂移学说,海陆分布变化的顺序是()A.a→b→c B.a→c→b C.c→a→b D.c→b→a10.下列地理现象中,可用“沧海桑田”来描述的是()A.山体滑坡 B.泥石流C.青藏高原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D.沙尘暴1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海洋属于衰老型的是()A.红海 B.太平洋 C.大西洋 D.东非大裂谷12.下列国家或地区多地震的有()A.伊朗 B.澳大利亚内陆 C.内蒙古 D.非洲大陆内部13.某同学利用铝盒、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下图)。
第三章陆地和海洋单元测试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海洋面积所占比例最大的半球是()A.东半球B.南半球C.西半球D.北半球2.我国所在的大洲和濒临的大洋分别是()A.欧洲、大西洋B.亚洲、太平洋C.非洲、印度洋D.亚洲、印度洋3.阿尔卑斯山形成的原因是()A.地壳运动的结果B.海平面上升C.大陆上升D.人类活动4.有关苏伊士运河的叙述,正确有是()A.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B.位于巴拿马境内C.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D.它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5.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大洋是()A.大西洋B.北冰洋C.太平洋D.印度洋6.板块构造学说认为()A.地球的岩石圈是一个整体B.全球共分为七个板块C.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或岛弧D.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7.下列可证明海陆变迁的是()①在南极大陆发现了煤、铁资源②地球表面的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③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④在我国喜马拉雅山上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⑤在我国东部海底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A.①和③B.②和④C.④和⑤D.①和②8.红海处在哪两个板块的交界处()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9.下列地理现象中,由地壳张裂运动形成的是()①东非大裂谷的形成②不断扩张的大西洋③青藏高原的形成④台湾海峡的形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0.我们生活的星球被称为地球,是因为()A.陆地面积占绝大部分B.从古至今一直这样称呼C.人类生活在陆地上D.没有原因11.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挤压的最终结果是()A.两个板块合并成一个板块B.一定有一个板块俯冲向下成为海洋C.会在大陆上形成岛弧链或海岸山脉D.形成巨大山脉12.下列关于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大洋正在逐渐缩小B.各大洋正在逐渐扩大C.各大洋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D.各大洋的面积都不会变13.不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地形是()A.黄土高原B.埃塞俄比亚高原C.云贵高原D.青藏高原14.北美洲和亚洲的分界线是()A.苏伊士运河B.巴拿马运河C.白令海峡D.乌拉尔山读图,回答15、16题。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陆地与海洋章末练习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关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分海洋,七分陆地B.北半球陆地面积比海洋大C.南极点周围是海洋D.71%是海洋,29%是陆地2 . 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A.印度洋板块B.太平洋板块C.美洲板块D.南极洲板块3 . 世界上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洲分别是A.亚洲、大洋洲B.非洲、大洋洲C.亚洲、北美洲D.非洲、南极洲4 . 贝贝准备暑假去日本旅游,为此查阅了大量资料,以下资料错误的是()A.海洋渔业发达,鱼是日本人喜爱的食品B.为了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建筑一般具有防震、抗震的功能C.富士山因纬度高、山顶常年积雪D.日本具有东西兼容的文化5 .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A.北美洲B.非洲C.南美洲D.亚洲6 . 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分别是()A.71% 29%B.75% 25%C.35% 65%D.80% 20%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7 . 图中世界第一大洲的序号是A.①B.②C.③D.④8 . 下列有关亚洲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A.全部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B.西南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C.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D.东临太平洋,西邻欧洲贝贝要去南非开普敦游学,请借助下列资料帮他解答下列问题。
2017年12月份某天央视新闻报道:南非开普敦近年来干旱严重,居民饮水都成困难,抢水斗殴事件偶有发生。
9 . “脑中有地图”是学习地理的较高境界,贝贝如果从青岛乘船出发取向东南路线到达南非,下列海域不可能经过的是()A.渤海与琼州海峡B.黄海与太平洋C.巴拿马运河D.大西洋10 . 图Ⅱ中缺少的重要地图要素是()A.比例尺和图例B.方向和图例C.图例和注记D.比例尺和注记11 . 开普敦缺水严重的自然原因是()①此地位于南半球② 此地紧邻大洋,海洋带来的降水是咸水③ 此地夏季降水少④此地没有大的河流经过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12 . 贝贝从以上资料分析得出有关南非的结论正确的是()A.内河水运发达B.平原面积广,种植业发达C.城市均沿海分布D.地形多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13 . 影响北美洲西部气候狭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季风读六大板块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第三章陆地和海洋达标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郑和,中国明代航海家,曾七下西洋,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完成1~2题。
1.图中的“西洋”指的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2.从图中可以看出,郑和下西洋时没有经过()A.亚洲西部地区B.非洲C.亚洲东南部地区D.北美洲右图为联合国徽章,图案是在橄榄枝包围下的南纬60°以北的北极俯视世界地图,象征着世界和平。
读图,完成3~4题。
3.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A.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C.土耳其海峡D.白令海峡4.下列关于大洲和大洋的说法,正确的是()A.亚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B.北冰洋是纬度最低的大洋C.大洋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D.北美洲和非洲有极昼极夜现象某生物学家在19世纪末调查地球陆地上蚯蚓的分布情况时,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有一种蚯蚓同时分布在图中同纬度的甲、乙两地,但与甲地同纬度同大陆的西海岸却并没有这种蚯蚓分布。
读图,完成5~7题。
5.甲、乙两地之间的大洋是()A.大西洋B.太平洋C.印度洋D.北冰洋6.与甲地同纬度同大陆的西海岸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A.位于板块张裂拉伸地带B.位于板块碰撞挤压地带C.位于板块断裂错动地带D.大型工程建设7.关于这种蚯蚓的分布现象,下列解释中最合理的是()A.蚯蚓能穿越海洋B.蚯蚓不能穿越陆地C.大陆漂移D.蚯蚓分布范围窄8.某部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的纪录片,展现了中国各地截然不同的地形地貌。
下列图片为该纪录片中的镜头,其中地形类型属于平原的是()读部分世界地形之最分布图,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图中世界之最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①——世界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B.②——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C.③——世界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D.④——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10.甲位于三面被水包围的陆地,被称作()A.大陆B.岛屿C.半岛D.大洲2023年,我国科研人员在青藏高原卓奥友峰距今2.2亿年的三叠纪晚期地层中找到了鲨鱼化石,这将为人们了解三叠纪古海洋生态系统提供更多信息。
陆地和海洋测试题 3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1.红海的面积不断扩大是哪两个板块相分离的结果
A.亚欧板块一太平洋板块 B .印度洋板块一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一亚欧板块 D.非洲板块一亚欧板块
2.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是
A.马可·波罗 B.麦哲伦 C.魏格纳 D.哥伦布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大洋B.世界上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C.喜马拉雅山还在不断升高D.全球大致划分为七大板块
4.格陵兰岛属于( )
A.太平洋板块 B.美洲板块 C.亚欧板块 D.非洲板块
5. 环绕北冰洋的大洲,按地球自转方向依次是
A.亚洲、欧洲、北美洲 B.南美洲、北美洲、欧洲
C.亚洲、北美洲、欧洲 D.非洲、欧洲、南美洲
6.有关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79%是海洋,2l%是陆地B.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C.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亚洲和欧洲D.世界海洋彼此相连成一片
7.跨经度最大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A.亚洲和太平洋B.北美洲和大西洋C.南极洲和北冰洋D.亚洲和北冰洋8. 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又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
A.北美洲B.南美洲C.欧洲D.亚洲
9.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是
A.南极洲B.南美洲C.大洋洲D.非洲
10. 2004年12月26日8时59分(北京时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了里氏8.9级大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这一大地震发生在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
C.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之间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
11. 下列板块中,以海洋为主的板块是( )
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12. 澳大利亚大陆、阿拉伯半岛属于下列板块中的
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
C.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D.都属印度洋板块
13.下列哪个大洲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
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14、赤道穿过的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15、能看到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大洲有:
A、非洲;
B、欧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海陆面积比为3:7 B.地球表面无论如何平分,陆地总是多于海洋C.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是不断变化的D.世界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内部
17、处在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上的是: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乌拉尔山、乌拉尔河
D、阿尔卑斯山脉
18、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是:A、亚洲大陆B、美洲大陆C、亚欧大陆D、南极大陆
19、下列各组大洲中大陆均为北回归线穿过的是:A、亚洲、欧洲、南美洲B、亚洲、欧洲、北美洲C、非洲、亚洲、北美洲D、非洲、大洋洲、北美洲
20.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是因为哪两个板块碰撞的结果( ) :
A.亚欧板块一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一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一亚欧板块 D.非洲板块一亚欧板块
21.读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半球处在东半球的面积大。
B陆半球处在东半球面积大。
C陆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D水半球处在北半球的面积大
22. 在宇宙中看地球更像一个“水球”,原因是:()
A、地球表面全部是海洋;
B、地球被水汽所包围;
C、地球上七分是海;
D、地球上没有水。
23.跨东西距离最大和跨纬度最大的大洲是
A.亚洲B.北美洲 C.南极洲 D.非洲
24.下列海峡,既是两大洲又是两大洋的分界线的是
A.白令海峡 B.台湾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土耳其海峡
25.某同学乘飞机从北京出发,以最近的线路飞往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参加竞赛,所经过的大洋是( ) A.印度洋 B.太平洋C.大西洋 D.北冰洋
第II卷选择题(共50分)
26填图题,按要求在图上填写,(13分)
⑴.七大洲的名称、四大洋的名称。
⑵.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⑶.在图上画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7.请你选择一种图示方法比较表中三大洲的面积。
(分别注出大洲中称和面积数据)(3分)
大洲亚洲非洲欧洲
面积(万平方千米)4400 3000 1000
28.读右图回答(4分)
(1)该图显示的是___山中的海洋化石,该山 脉位于___ 洲南部。
(2)我国地理工作者在该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 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
这表明 在地质史上,这里曾经是___。
(3)这里的海陆变迁主要是由_____造成的。
29、看图回答问题(6分)
(1)图中A__________洲、B__________洲。
(2)图中大陆漂移的证据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3)由此可以推断,大西洋曾经__________。
(4)“A 、B 两大洲以前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大陆发生 漂移才分开”,这一论点是由__________首先提出的。
30.读“亚、欧、非”洲的分界线图回答(8分) ⑴亚欧两洲之间以A ______山、 B______河C __海D ____山, E ___海,F ____海峡作 为分界线。
⑵一艘轮船从E 海驶向印度洋, 依次经过F 海峡,G______海, H_______运河,红海,到印度洋。
A
B
A B C
D
E F G H
31、读下图回答问题。
(9分)
(1)写出四大洲的名称。
A 、__________
B 、__________
C 、__________
D 、__________
(2)全部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有__________,跨四个半球的大洲是__________
(3)位于C 大洲东侧的大洋是 __________,位于C 大洲西侧的大洋是 __________。
(4)B 、C 、D 大洲位于A 大洲的 ________(方向) 32.读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7分)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26日上午8时发生强烈地震。
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多个国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美国地质调查局已经根据震级把此次地震列为有记录以来的第五大地震。
除了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的强烈地震,24日澳大利亚与南极洲之间的海底发生了里氏8.1级地震,26日印度尼科巴群岛西南海域也发生了7.5级地震,这些地震的发生地点全部在印度板块的边界上。
但张晓东指出,8级以上的大地震在人类历史上并不少见,一般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次,多时一年还会发生几次,今年全球地震的次数还略少于历年的平均水平。
(1)世界上地震大多分布在___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___沿岸地带和___海一___山脉地带。
(2) 印度尼西亚位于____地震带,该地震带多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___(填多或少)地震的国家。
七年级地理10月份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第I 卷选择题(共50分每题2分)
1B 2C 3D 4B 5C 6D 7C 8C 9A 10A 11D 12D 13C 14B 15B 16B 17C 18C 19C 20D 21B 22C 23A 24A 25B
第II 卷选择题(共50分)
26.
大
160亚洲
欧洲
非洲南极洲
大洋洲
南美洲北美洲
太平洋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200W 0E
东半球
西半球
27.有多种答案,答案之一
28.①喜马拉雅山、亚②海洋③海陆分布
29.①南美,非②两洲轮廓相衔接;动物分布相似,都有海牛分布③连在一起④魏格纳 30.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
31.①南极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②B ,D ③印度洋,大西洋④正北
32.①地壳,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②环太平洋,处在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③多
面积(万平方千米)大洲1000200030004000亚洲非洲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