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教师资格统考《综合素质》备考建议
- 格式:docx
- 大小:56.85 KB
- 文档页数:3
教师资格证备考时间规划一、了解考试内容和自身情况(1-2 天)在正式开始备考之前,首先要全面了解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科目、题型、分值分布以及考试大纲。
同时,对自己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和可用于备考的时间进行客观评估。
教师资格证考试通常包括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以及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针对中学教师资格)等科目。
不同科目考查的重点和难度有所不同。
二、制定总体备考计划(1 天)根据考试时间和自身情况,确定备考的总时长,并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一般来说,建议备考时间不少于 2-3 个月。
例如,如果考试在三个月后进行,可将备考分为基础学习阶段(1 个月)、强化巩固阶段(1 个月)和冲刺模拟阶段(1 个月)。
三、基础学习阶段(1 个月)1、教材选择选择权威、系统的教材和辅导资料。
可以参考市场上口碑较好的教师资格证考试教材,也可以向已经通过考试的前辈请教。
2、制定学习进度表将每个科目按照章节进行划分,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任务。
比如,每天学习 2-3 个章节的内容。
3、学习方法认真阅读教材,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
可以边学习边做笔记,标注重点和难点。
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或向他人请教来解决。
4、定期回顾每周末对本周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加强记忆。
四、强化巩固阶段(1 个月)1、刷题练习购买或下载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进行大量的刷题练习。
通过做题,熟悉考试题型和命题规律,提高解题能力。
2、错题整理将做错的题目进行整理,分析错误原因,总结解题技巧和方法。
3、重点突破针对自己薄弱的知识点和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学习和练习。
4、知识串联将各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形成知识体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冲刺模拟阶段(1 个月)1、模拟考试按照考试时间和要求,进行全真模拟考试。
通过模拟考试,适应考试节奏,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2、查漏补缺针对模拟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最后的查漏补缺。
3、复习重点重点复习高频考点、易错点和重难点。
教师资格证统考学习方法总结5篇篇1一、引言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教师资格证统考成为了评价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有效备考,本文将对教师资格证统考学习方法进行全面总结,以期为考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备考策略1. 明确考试内容在备考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考试大纲,了解考试内容,确保备考方向明确。
这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以及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2. 制定学习计划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将学习计划分为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确保学习进度有序进行。
同时,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学习计划,确保学习效果最大化。
三、学习方法1. 系统学习系统学习是备考的基础。
考生应首先梳理教材,掌握基本知识点。
可以通过阅读教材、教辅书籍等方式进行系统学习。
同时,要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政策。
2. 专题突破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题突破。
可以通过参加培训课程、请教老师、同学讨论等方式进行针对性学习。
同时,要关注考试中的重点难点,加强练习。
3. 模拟测试模拟测试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考生应通过模拟测试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了解自身的优劣势,并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同时,通过模拟测试可以熟悉考试流程,提高应试能力。
四、学习技巧1. 注重记忆方法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记忆方法。
可以采用联想记忆、思维导图等方式来提高记忆效果。
同时,要定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学会归纳总结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归纳总结。
对于重要的知识点,要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知识框架。
同时,对于易错知识点,要特别关注,避免再次犯错。
五、心态调整1. 保持积极心态备考过程中要保持积极心态,面对困难时要保持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
同时,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2. 合理安排休息备考过程中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确保充足的精力投入学习。
适当的休息可以缓解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备考教资的计划与准备
备考教资考试是每个想要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必须经历的过程。
为了应对考试,制定有效的备考计划和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备考教资的计划与准备建议。
一、制定备考计划
1.了解考试内容和要求:在制定备考计划之前,首先要了解考试的内容和要求。
可以查阅官方网站或者考试说明书,了解考试的题型、考试时间、考试科目等相关信息。
2.确定备考时间:根据考试的时间和个人的情况,确定备考的时间。
可以将备考时间分配到每天的具体时间段,制定备考计划表,按照计划进行备考。
3.制定备考计划:根据考试的内容和要求,制定详细的备考计划。
可以将备考计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时间和任务都要细致地规划。
同时,备考计划应该合理,可以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备考效率。
二、备考准备工作
1.准备材料:备考教资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教材、考试大纲、习题集等。
在备考前,应该先准备好这些材料,方便备考时使用。
2.复习基础知识:教资考试的基础知识比较广泛,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复习。
可以从教材、历年真题等资料中进行复习。
3.做题练习:做题练习是备考教资考试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购买习题集、模拟试卷等进行做题练习,同时还要注意分析错题原因,弥补知识盲区。
4.重视心理调节:备考教资考试不仅需要知识和技能的积累,还需要心理的准备。
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或紧张,保持平常心,稳定情绪。
以上是备考教资的计划与准备建议。
只要制定好合理的备考计划,做好备考准备工作,相信最终能够成功通过考试。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备考知识大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主要考查考生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
试卷共三大题:第一大题为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第二大题为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第三大题为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50分)。
以下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重点知识汇总。
一、教育观(-)素质教育观1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新课改的教学观1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二、学生观(-)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1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4 .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1 .学生是完整的人;2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 .学生是责权主体。
三、教师观(-)教师角色的转变1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2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二)教师行为转变1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2 .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一、综合素质概述综合素质,是指一种综合性的素质,它不仅包括个人知识、技能和能力,还包括对社交、文化、时事和思想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同时诉求一个人的心理、道德和文化素养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在教育发展中,综合素质已经开始成为重要的指标之一。
根据教育部门的规定,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综合素质部分占考试总分数的15%。
二、考点分析综合素质考试主要考查考生对于教育文化、法律法规、政治经济和社会热点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各方面的重点内容:1.教育文化教育是一项人类文明的基石。
了解中国教育文化的历史和现状非常重要。
需要了解《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国家教育政策,知道如何进行入学考试等方面的信息。
2.法律法规作为教师,必须了解教育法律法规。
了解教育法是一项必修课程。
知道公民的基本教育权利和义务,了解学校的制度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了解诸如教育不平等、校园欺凌等和校园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也非常重要。
3.政治经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是一个社会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
政治经济知识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也占有相应份额。
了解政治、经济示范区的建设、金融政策、外贸政策、税收政策、当前社会热点等方面的信息非常有意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社会发展趋势。
4.社会热点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对于社会热点的考察占分数较大。
社会热点包括国家政策与发展、公共政策、社会心态、社会风气、国际局势等方面。
了解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激发学生思考,开阔学生视野。
三、备考建议针对以上考点,以下是备考建议:1.阅读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方面的资料教育法律法规方面需要通过阅读政府部门发布的资料来学习。
根据自身需要,可以阅读教育部召开的会议纪要、公告、法律法规等相关资料。
经济与政治方面可以适度阅读报纸、杂志、政府机关相关网站等资料。
2.了解国家政策及时对应信息了解当前国家政策的重要性,因为最新的政策很可能成为教育首领的标准。
教师资质考试中的综合素质考察与备考建议作为教师,拥有一定的综合素质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评估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资质考试中通常会涉及到一系列的考察内容。
本文将就教师资质考试中的综合素质考察以及备考建议展开讨论。
首先,教师资质考试中的综合素质考察是多方面的。
除了对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考察外,还会涉及到教育教学理论、教育管理、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考察旨在全面了解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教育教学能力。
而且,教师资质考试中的综合素质考察也会关注教师的道德品质、职业操守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
其次,备考教师资质考试需要有针对性。
首先,考生应该了解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明确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
其次,备考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理论学习,可以提高对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管理等方面的了解;而通过实践锻炼,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备考过程中还可以参加一些培训班或者辅导课程,以提高备考效果。
在备考教师资质考试中,还应该注重能力的培养。
综合素质考察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考察,更重要的是对能力的考察。
因此,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可以通过参加教育实习、担任班主任或者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此外,备考教师资质考试还需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
综合素质不仅包括专业素养,还包括人文素养、创新素养等方面。
备考过程中,可以通过广泛阅读、参加学术研讨会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此外,还可以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担任社团干部等方式来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最后,备考教师资质考试还需要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
备考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需要有足够的心理素质来应对。
可以通过参加心理辅导课程、学习心理调适的方法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同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综上所述,教师资质考试中的综合素质考察是多方面的,备考教师资质考试需要有针对性,注重能力的培养,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
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综合素质(中学)》)第一部分考情分析一、考试概况中学教师资格全国统考自2011年起开始实施,至今已经有7个年头,考生备考第一步必须是了解考试概况,一定先要了解考试内容、考试题型题量、考试时间等等,如果这些信息掌握错误,会对考试结果有直接的影响。
分析历年考试真题可知,综合素质考试题型和形式基本保持不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钟。
报告分数120分,折合分70分合格,但是从近几年考生得分情况来看,如果作文是四类文,即便前面分数再高,也可能会得到69的分数,十分可惜,因此考生在复习时万万不可放弃作文。
考试内容包括职业理念、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律法规、文化素养、基本能力5部分。
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是否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以及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能力。
二、试卷结构及题型分布。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中学综合素质每年在考试的时候只有三种题型,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作文。
材料分析题每年考2个,其中一道是阅读理解题,作文每天都是给材料作文,字数要求不少于1000字。
三、历年真题模块分值情况从2016年上半年、下半年,2017年上半年真题考察模块及所占分值可以看出,近年来考试题型基本一致。
在职业理念部分,这部分每年都是四个单选,一个材料分析题。
教育观每年会出两道单选,教师观和学生观分别是每年一道单选,这部分的材料分析题16年下半年考了学生观,17年上半年考的是教育观;职业道德部分每年会出一道材料分析,四个左右的单选题,其中,教师职业行为每年会考察两道单选;总体来说职业理念和职业道德不论是单选题还是材料分析题,难度都不大。
法律法规每年考8道单选,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7部法律,分值基本是平均分配,但是从2017年试卷来看,并没有考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而《教育法》、《教师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分别考了2道,应该引起重视,做重点复习。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测试分析及备考指导自己整理的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测试分析及备考指导相关文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1.了解中外科技发展的代表及其主要成就。
2、了解一定的科学知识,熟悉常用科普书籍。
3.了解一定的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
4.了解中外文学中作家的重要作品。
5.了解一定的艺术欣赏知识。
6.了解艺术欣赏的一般规律,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
为了实现这些能力和知识素养的考试,考试内容的范围比较大。
一般来说,文化素养主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的地方:文化常识(主要包括古代历法的使用、名人的风俗节日,以及中国名胜古迹、文字、书法等。
),历史常识(中西方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和过程,与文化常识和文学典故有关的历史事件),文学常识(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西方科技成果和人物;科技在生活实践中的体现)、艺术(侧重艺术、音乐、戏剧、影视)。
那么文化素养这个分支在综合素质总分中占多大比例呢?我们来看看下表:如上图所示,文化素养的得分占总分的12%。
根据往年情况,单项选择题9道,一般17-25道。
虽然分数占的比重比较小,但是考试每一分都要争,不能轻易放过。
很多同学对于文化素养部分很头疼,不用担心。
我们的公共讲师为大家总结了定期考试的知识点,帮助大家快速进入状态,把握命题趋势:[大量测试站点]考点年龄称谓10岁以下——黄口;12岁(女)——黄金时代;13、14岁(女)——豆蔻;15岁(女)-15岁;15岁(男)-发型,编年史;16岁(女)——破瓜年,碧玉年;20岁(女)——陶;20岁(男)——弱冠;30岁(女)——半老徐娘;30岁(男)-30岁;40岁(男)——不迷茫,坚强;50岁——知错之年、知命之年、年过半百之年、艾服之年、大燕之年;60岁——花年、平头年、穗年、历年、村年;考点成语典故边巍三绝——孔子;(2)曹刿——;(3)魏救赵——孙膑(4)撤退——;(5)一句话就是一千块钱,奇货可居——吕不韦(6)焚书坑儒,见——秦始皇;(7)红岩传书,苏武木阳——苏武(8)25.望梅止渴,老马飞——曹操(9)30.新手,竭尽全力,七重枷锁七重憧憬,智谋——诸葛亮韩国外国雕塑(1)古希腊罗马雕塑古希腊:波留克列特斯《持矛者》,米隆《掷铁饼者》(罗马复制品)。
教资考试2024年备考方案教师资格证分为笔试和面试。
一、笔试阶段幼儿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总共2科。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总共2科。
初中、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总共3科。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一般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总共2科,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在面试中考核。
1.科一①选择题:占比大,一定要刷真题,总结自己的错误。
②材料题:考前两周背考点(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职业道德)一定要看真题答案,答案了解一下大题思路,最好形成自己的模版。
③作文:了解写作理论,熟读作文押题,在考场就够用了。
作文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只要不跑题字数够、字迹工整就行,分数不会太差的。
教资作文一般会有很多立意,要选一个最明显的立意,不要刻意追求难度,在立意方面一定要正能量。
科一有作文,建议大家考前模拟几次把握好时间。
2.科二主要考察知识点分布在全书,内容随机考,一定要把全书内容过几遍。
第一遍一定要把书每一页边边角角都“扫干净”,看完一章就可以刷这一章的选择题了,一定要刷真题,然后看到第三章就可以复习第一章了,可以视为“滚动学习法”。
教学方法和原则,德育方法和原则,很重要!!!科二没什么特别好说的,就是多背多记多刷题。
3.科三要看自己熟不熟悉你所备考的科目,基础薄弱的同学,重点放在大题上面,教案模板一定都要背会,达到熟练掌握能够随意套用的程度!做几套历年真题,写完以后根据答案,自己去修正很多答题套路多刷几遍题就能懂了。
选择题考的内容还是看自己熟不熟悉你所备考的科目,不熟悉就多刷题,看知识点。
4.备考计划(1)用好清晨黄金时间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般来说,早晨的记忆力较强,所以建议大家在7点半之前准备好一切,开始背诵知识点。
知识点从哪来呢?是从小伙伴们的书本中提取来,为了背诵小伙伴们需要做好框架梳理。
(完整版)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本文档将介绍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科目的必背知识点。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一、教育理论与教育心理学1. 教育理论:了解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观,掌握不同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2. 教育心理学:熟悉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了解学龄前儿童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掌握基本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二、教育法律法规1. 教育法律法规基本知识:了解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体系,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主要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
2. 学校管理法律法规:掌握学校组织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三、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价1. 教育管理:了解学校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学校行政管理、教育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 教育评价:熟悉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四、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1. 教学理论:了解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教学过程的管理、掌握学生研究规律等知识。
2. 教学设计:熟悉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五、学科教育与课程标准1. 学科教育:掌握小学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内容和特点,了解小学常见学科教育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2. 课程标准:熟悉小学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选用原则,了解小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以上是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科目的必背知识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祝您取得优异的成绩!。
吉林教师资格统考《综合素质》备考建议2016年吉林教师资格证考试公告已出,笔试时间是:2016年11月5日;面试报名:12月13日-12月16日;面试时间为:2017年1月7至8日;大家记好教师考试的时间段,不要忙着备考而忽略了考试时间。
吉林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吉林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备考教师资格证的同学应该清楚《综合素质》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各个阶段必考的科目,也是最考验考生知识储备的科目,考生必须及早下手,不可盲目备考。
接下来给大家深度分析一下《综合素质》。
一、教材结构和分值分布
二、考试题型、题量《综合素质》
一共三种题型,33道题目,共150分:单项选择题(29道,58分)、材料分析题(3道,42分)、写作题(1道,50分)。
客观题约占39%的分值,主观题约占61%的分值,主观题也是拉开考生分值的关键。
客观题的分值较低,主观题的比重上升;考试更加注重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考试的难度也增加了。
考生在复习时要以理解记忆知识为主,不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三、《综合素质》真题分析
(1)考试的内容广泛、全面,重点比较明确;
(2)考试的内容细节化、选择题大海捞针;
(3)考查趋向于实际问题的考查,知识以理解记忆为主; (4)材料分析题有章可循
四、高频考点归纳
(一)职业理念
(1)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结合具体知识分析教育现象。
(2)把握“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内涵、在教学中结合实际践行该思想。
(3)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二)教育法
律法规 (1)了解相关教育法律法规
(2)掌握教师的权力和义务,以教师的义务为主;结合实际问题分析教师的教学行为。
(3)了解学生的权力和义务,以保护学生的权力为主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重点记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6条内容
(2)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分析评价教学中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
(四)文化素养
(1)本章内容包含面较多较广,涉及文化、科技、艺术等多个方面,考点众多,考生应广泛涉猎,平时注意记忆。
(2)本章内容以单选题考查为主,设计内容较多但是分值比例较低,考生可灵活分配复习时间。
(五)基本能力
(1)要求考生具有信息处理能力、掌握教学测量的方法、课件的开发与制作、阅读理解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
(2)本章内容考查的教师实际教学的能力,以单选题和写作题的考查为主。
五、复习建议《综合素质》共有五个模块,各个模块之间的关联性不大。
其中,模块
一教师职业理念和模块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复习以材料分析题为主,考生以理解记忆为主,把握要点即可(但是考纲规定要求记忆的必须记住)。
模块二教育法律法规和模块四文
化素养以单项选择题的复习为主。
对于模块五基本能力主要以写作题和单项选择题复习为主。
考生要根据《综合素质》考试题量、题型和分值分布,合理的采取复习策略,在复习
时根据考查的重点和分值要有所侧重。
但是考生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模块四的文化素养包含的知识很多,但是分值却只占12%,考生要合理分配各个模块的复习时间。
(2)模块五基本能力虽然占48%的分值比例,但考生要注意此模块知识需要的是日积月累,不是短期的备考就会有显著提高的,考生不可根据分值比例把大量复习时间安排在此处。
《综合素质》真题客观题考查的考点很多,很细,考生要对高频考点和重点难点着重
复习记忆。
对于主观题的复习考生要认真研究《综合素质》真题的出题规律和重点,有针
对性的进行复习记忆,注意复习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