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药用植物地理分布新记录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48.49 KB
- 文档页数:4
黔西南州中药资源综合开发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分析黔西南州位于中国贵州省西南边界,是中国中草药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
中药资源综合开发是黔西南州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保护地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黔西南州中草药资源的现状出发,分析中草药资源综合开发的关键技术,以期为该地区的中草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黔西南州拥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包括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等。
主要的中草药资源有黄连、苍耳子、草果、白虎泻心汤等。
这些中草药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对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有显著的疗效。
目前黔西南州的中草药资源开发并不充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中草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相对单一,主要以传统的采集与加工为主。
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中草药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值得关注。
由于采集和加工环节的不规范,中草药的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黔西南州在中草药加工技术和产品创新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短板。
传统的加工技术存在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制约了中草药产业的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黔西南州中草药资源综合开发需要注重以下关键技术:应加强中草药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建立中草药资源的数据库,收集和整理中草药的信息,确保中草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制定合理的采集方案和采集标准,严把质量关,确保中草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加强中草药的加工与开发技术研究。
重点研究中草药的提取、纯化、分离等关键技术,提高中草药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进一步探索中草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推动中草药产品的创新与开发。
需要加强中草药产业链的建设。
组织中草药种植者、加工者、销售者等相关企业和机构,构建中草药产业链的合作与协同机制。
通过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提高中草药产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加强中草药产品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
通过加强宣传推广和市场开拓,提高中草药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注重品牌建设,推动中草药产品实现产业与品牌的双赢。
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半枫荷的最新研究进展
赵厚涛;宋培浪;韩国营;陈倩
【期刊名称】《北方园艺》
【年(卷),期】2010(000)021
【摘要】报道了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半枫荷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公山的一个新分布地点,并介绍了该种在特征特性、资源价值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如何合理利用与保护其植物资源提出了建议.
【总页数】3页(P210-212)
【作者】赵厚涛;宋培浪;韩国营;陈倩
【作者单位】贵阳药用资源博物馆,贵州,贵阳,550001;贵阳药用植物园,贵州,贵阳,550001;贵阳药用资源博物馆,贵州,贵阳,550001;贵阳药用植物园,贵州,贵阳,550001;贵阳药用资源博物馆,贵州,贵阳,550001;贵阳药用植物园,贵州,贵阳,550001;贵阳药用植物园,贵州,贵阳,5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9.751.4
【相关文献】
1.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台湾水青冈的研究进展 [J], 张雪梅
2.云南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调查及保护问题 [J], 秦卫华;周守标;刘坤;徐网谷
3.四川省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新记录——半枫荷 [J], 胡君;赵中国;刘庆;陈波;程新颖
4.甘肃省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和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 [J], 陈西仓
5.广东特有的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绣球茜草的研究进展 [J], 缪绅裕;黄华章;陶文琴;戴文坛;郑带胜;黄仲强;张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资源·△[基金项目] 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2060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0074)[通信作者] 王泽欢,讲师,研究方向:植物分类、中药资源;Tel:(0851)88308059,E mail:wzh0442046020@126 com贵州省2种菊科植物新分布记录△王泽欢1,江维克1,顾玮2,31 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资源与开发教研室,贵州 贵阳 550025;2 贵州医科大学省部共建药用植物功效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14;3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14[摘要] 在野外考察和整理贵州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的菊科标本时,发现2种该科的新分布植物:尖羽千里光SenecioacutipinnusHand Mazz 和紫背黄鹌菜YoungiapurpimeaY L Peng,W B Ju,X F GaoetY D Gao。
其中,尖羽千里光是云南特有种,紫背黄鹌菜是2015年发表的四川特有的黄鹌菜属新种。
[关键词] 尖羽千里光;紫背黄鹌菜;狭域种;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图分类号] R28;Q9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4890(2020)11 1781 03doi:10 13313/j issn 1673 4890 20200615001TwoNewlyRecordedSpeciesofAsteraceaefromGuizhouProvinceWANGZe huan1,JIANGWei ke1,GUWei2,31 CollegeofPharmacy,Departmen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ResourcesandDevelopment,Guizhou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Guiyang550025,China;2 StateKeyLaboratoryofFunctionsandApplicationsofMedicinalPlants,GuizhouMedicalUniversity,Guiyang550014,China;3 TheKeyLaboratoryofChemistryforNaturalProductsofGuizhouProvinceandChineseAcademyofSciences,Guiyang550014,China[Abstract] DuringthefieldinvestigationandcollationofAsteraceaespecimenscollectedinthefourthnationalSurve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resourcesinGuizhouprovince,twospecieswerefoundtobenewlyrecorded,i e SenecioacutipinnusHand Mazz andYoungiapurpimeaY L Peng,W B Ju,X F GaoetY D Gao Currently,SenecioacutipinnusisonlyrecordedfromYunnan,YoungiapurpimeaisanewspeciesendemictoSichuanpublishedin2015[Keywords] Senecioacutipinnus;Youngiapurpimea;narrowlydistributedspecies;thefourthnationalSurve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resources作为被子植物第一大科,菊科是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的典型代表,在发现新资源植物方面是相关学者关注的重点和研究的对象。
贵州中药资源种类、地理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贵州中药资源种类、地理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何顺志徐文芬黄敏徐树志(贵阳中医学院药学系,贵州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贵州贵阳,,,,,,) 摘要介绍了贵州珍稀名贵药材、特有种药用植物、栽培药材、大宗药材及其他有经济价值药材的地理分布范围、开发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为贵州中药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开发利用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贵州;珍稀名贵药材;特有种药用植物;栽培药材;大宗药材;地理分布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位于东经,,,。
,,?,,,,。
,, ,,北纬,,。
,, ,,,,。
,, ,,面积约,,万,,,,境内多高山河谷,地势起伏较大,全省西高东低,西部最高, ,,, ,,南部最低河谷仅,,, ,,平均海拔约, ,,, ,,,;高原山地占,,,,丘陵占,,,,盆地为,,。
地形地貌深度切割,气候垂直差异明显,生态环境复杂,自然植被类型多样,植物种类繁多,境内既含有丰富的温带植物成分…,〕,也含有丰富的热带植物成分〔,〕,其中中药资源十分丰富。
现将贵州珍稀名贵药材、特有种药用植物、栽培药材、大宗药材及具有其他经济价值药材品种的地理分布范围、开发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建议与措施介绍于下,供有关方面参考。
, 贵州中药资源的现状,(, 种类根据,,,,,,,,,年贵州全省中药资源普查结果,贵州有中药资源, ,,,种,其中药用植物, ,,,种、药用动物,,,种、药用矿物,,种。
本文将贵州省中药资源按珍稀名贵药材、特有种药用植物、栽培药材、大宗药材、其他重要经济价值药材等分类简述。
珍稀名贵药材:是指在贵州有分布,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在国内外有一定地位、影响、质量佳的中药,其代表品种有天麻、吴茱萸、金果榄、南沙参、毛慈菇、白芨、黄连、石斛、竹节人参、杜仲、黄柏、半夏、天冬、首乌、银花、银杏、淫羊藿、穿山甲等。
特有种药用植物:是指目前在贵州省境内发现有分布并具有药用价值,而我国其他地区乃至世界各地无分布的物种,其代表物种有银背叶党参、梵净山冠唇花、梵净山火绒草、梵净山紫苑、梵净山石斛、梵净山小檗、梵净山蒲儿根、短茎淫羊藿、黔蒲儿根、贵州柴胡、贵州地黄连、长苞景天、小叶淫羊藿、德务淫羊藿、贵州鹿蹄草、贵州缫丝花、花溪娃儿藤、黔苣苔、花叶菝葜、贵阳鹿蹄草、贵州橐吾、贵州金丝桃等。
贵州兰科药用植物新资源调查徐文芬;黄敏;何顺志【摘要】为了摸清贵州兰科药用植物的种类与地理分布情况,采取野外考察、标本采集、分类鉴定和资料考证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兰科药用植物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贵州现有兰科药用植物资源156种1变种3变型,其中药用新资源58种,特有药用植物3种.结论:贵州兰科药用植物种类丰富,部分种的分布区域狭窄,应在科学保护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利用.%The open field survey, specimens collection, specimens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ollection were conducted to confirm medicinal species and their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he medicinal plants of Orchidaceae in Guizhou.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56 spcies, 1 variation and 3 variants of the medical plants of Orchidaceae in Guizhou wer found. Among them, 58 species were new medicinal resources and 3 species were endemic medicinal plants of Orchidaceae in Guizhou. Conclusion: The species of the medical plants of Orchidaceae in Guizhou are abundant, but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some species is in narrow areas.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m should be processed under the precondition of protecting the medical plants of Orchidaceae.【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0)008【总页数】4页(P18-21)【关键词】兰科;药用新资源;特有药用植物;调查;贵州【作者】徐文芬;黄敏;何顺志【作者单位】贵阳中医学院药学系,贵州省中药生药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贵阳中医学院药学系,贵州省中药生药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贵阳中医学院药学系,贵州省中药生药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2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斜坡,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最高2 900m,南部最低河谷仅137m),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J ].中药材,2006,29(5):4171[24] 钟志敏,赵中华,周春平,等1检测党参等中药在体外对人单个核细胞的作用[J]1广州医药,1999,30(3):491[25] 杜发斌,王汝俊,邵庭荫,等1补中益气汤的药理作用研究一对小鼠肝、胃组织、血清DNA,RNA,蛋白质合成的作用与机理[J]1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3):11[26] 秦腊梅,阎艳芳,牛福玲,等1补气中药党参、黄芪对血小板钙调蛋白活性的影响[J]1中药药理与临床,1988,4(3):251[27] 何基渊,王 伟,陆蕴如,等1党参各组份对人血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影响[J]1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3,11(5):381[28] 李 伟,陈颖莉,曲淑岩1党参多糖的抗应激作用[J ]1吉林中医药,1990,(6):331[29] 阎永红1党参地上部分的基础研究[J ]1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14(1):301[30] 陈 敏,熊元君,李晓瑾,等1新疆党参和潞党参对小鼠脑SOD 、M DA 的影响[J]1中草药,2000,31(4):2801[31] 李继胜,贾敬芬,齐放军1党参原生质体再生植株[J]1植物学报,1993,35(1):8641[32] 牛德水,邵启全,张 敬1党参的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J ]1遗传学报,1991,18(2):1681[33] R akh i m ov D A,S ali m ova E S ,Zak irova R P 1Polysacchari des ofp lant tiss ue cu lt ure Ópolysacchari des of codonops is cle m ati dea call u s cu lture[J]1Che m NatC o m p ,2003,39(1):461[34] 王明明1不同激素配比对党参(Codono p sis p ilosu l a 1)愈伤组织的诱导生长和多糖含量的影响[D ]1兰州:兰州大学,20041[35] 马璐琳1党参的多倍体诱变育种[D ]1太谷:山西农业大学,20041An overvie w of research on ger mplas m resources ofRadi x Codonopsis and their utilizationBI H ong -yan 1,ZHANG L -i ping 1,C HEN Zhen 1,WU B i n 2(11Institute of M edicinal P lant D evelopm ent ,Chinese A cade my of M ed ical Sciences ,P eking UnionM ed ical College ,Beijing 100094,China ;21Shanx iM edicine G roup,T ai yuan 030036,China)[Ab stract] R adi x Codonopsis an ed i ble Ch i nese herb ,is resource f u l and d i str i bu ted w i dely in Ch i na .T he research on its ger m-p l as m resources and utilization has been rev i ew ed i n t h i s paper .F or ge r mp l ash m resources ,the works o f co ll ection ,arrange m ent ,eva-l uati on and the se l ec ted breedi ng need to be carr i ed out urgentl y .It i s necessa ry that unoffic i a lD angshen and aeria l parts of a llm edic-i nal D angshen s hould be utilized ex tens i ve l y .The e ffecti ve i ngredient obta i ned by tissue cu lture w ill prov i de a ne w resource .[K ey words] R ad i x Codonops i s ;ger m plas m resources ;exp l o itation[责任编辑 张宁宁][收稿日期] 2006-01-20[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60224);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6131);贵州省中药现代化重大项目[黔科合中药专字(2003)08][通讯作者]*何顺志,Te:l (0851)5653025,Fax :(0851)5653025,E-m ai:l hesz 8899@s i na .co m贵州药用植物地理分布新记录研究进展徐文芬,何顺志*,王悦云,孙庆文(贵阳中医学院药学系,贵州贵阳550002)[摘要] 介绍近年来贵州药用植物地理分布新记录的种类、生态环境、分布区域、种群数量、功效的研究进展,为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594#[关键词]贵州;药用植物;地理分布;新记录;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601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302(2008)05-0594-04贵州省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其地势多样,气候温暖湿润,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春秋天气多变等特点,适宜喜湿喜凉植物的产生和繁衍,故蕴藏着十分丰富的中草药资源。
1991年以来,笔者在全省中药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在多项基金项目的支持下,深入到普查的空白点及药用植物丰富地区进行资源考察,分别前往梵净山自然保护区,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施秉云台山自然保护区,紫云格凸河自然保护区,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务川锯齿山自然保护区,荔波茂兰自然保护区等20余处自然保护区;威宁黑石头乡、结嘎乡,开阳南江峡谷等近120余个地点进行了中草药资源的重点野外调查及标本采集,共采集制作腊叶标本1万余份,拍摄药用植物照片1700余张,发现了一些植物新种、新记录属和种及药用新资源,先后发表了部分药用植物资源方面的论文[1-11],现将近10年来研究发现和过去零星报道过的新记录属和种[12,13]集中报道。
1新记录属1.1峨屏草T anakaea om eiensis N akai虎耳草科峨屏草属,我国仅1种,峨屏草属和峨屏草均分布于四川(峨眉、屏山、南川)[14],新发现分布于贵州道真县[普查办,257HGC M (中药所标本室,下同)],绥阳县白哨沟(李世方,0044 HGC M)。
生于海拔1200~1300m的岩石缝中。
贵州标本与峨屏草略有差异,不同处为叶多达25枚,典型的圆锥花序长达6~8c m,其他特征均同。
全草入药,用于清热消痈,熄风定惊[15]。
1.2川鄂獐耳细辛H epatica henry i(O liv.)Ste w ard毛茛科獐耳细辛属,獐耳细辛属分布于四川、湖北、华东和辽宁,川鄂獐耳细辛分布于四川、湖北西部(巴东)[14],新发现分布于贵州习水县(康功启等,02011HGC M)。
生于海拔1500m 左右的山坡林下。
全草入药,具舒筋活血,散瘀止痛功能;主治劳伤,筋骨酸痛等[16]。
1.3假升麻A runcus sy l vester K oste.l ex M ax i m.蔷薇科假升麻属,假升麻属分布于北半球冷温带,假升麻属和假升麻均分布于我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甘肃、陕西、湖南、江西、安徽、浙江、四川、云南、广西、西藏[14],新发现分布于贵州湄潭县鱼泉乡(王光明,449HG C M)。
生于海拔1200m 的山坡杂木林下。
全草入药,用于跌打损伤,劳伤,筋骨痛[15]。
1.4筒花苣苔Br i gg siop sis del avay i(F ranch.)K.Y.P an苦苣苔科筒花苣苔属,筒花苣苔属分布于四川中南部、云南东北部,筒花苣苔分布于四川中南部及云南(盐津)[14],新发现分布于贵州赤水县桫椤自然保护区(何顺志、徐文芬, 0307031HGC M)。
生于海拔约450m的山坡岩石。
全草入药,民间用于感冒咳嗽,肺热咳喘,肺痈,跌打损伤,刀伤等。
1.5宝兴寄生G leadovi a mup inense H u列当科寄生属,寄生属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和喜马拉雅的西北部,宝兴寄生分布于四川西部高海拔地区(宝兴、汶川、天全、峨眉山、雷波)[14],间断分布到贵州的东南部,种群数量十分稀少,新发现仅在贵州三都县上江乡有少量分布(林启良等,15 HGC M),生于海拔约1000m的山坡林中腐树下。
三都标本与中国植物志等文献描述略有差异,文献记载花冠裂片两面均被黄褐色长柔毛,里面更密;三都标本花冠裂片两面近无毛,这可能与地理分布和生境有关。
全草入药,民间用于补肝肾。
1.6湖北贝母F ritillar i a hupehensis H si ao et K.C.H sia百合科贝母属,贝母属和湖北贝母均分布于湖北西南部、四川东部、湖南南北部[14],新发现仅在贵州松桃县甘龙乡有少量分布(杨剑,0008HGC M)。
生于阴湿林下洞边。
鳞茎入药,具清热润肺,止咳化痰,散结功能;主治肺热燥咳,干咳少痰,咯痰带血,阴虚劳咳,乳痈,肺痈[15]。
1.7小花扭柄花S tre p top us parv i florus F ranch.百合科扭柄花属,扭柄花属和小花扭柄花均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南部[14],新发现分布于贵州桐梓县(陈德媛等,191HGC M)。
生于海拔1800m左右的灌丛中、林下或高山草地。
根入药,具清热,利湿,健脾胃功能;主治湿盛脾虚,食积胃痛,小便不利,腹泻,水肿[16]。
2新记录种2.1狭盔高乌头A conitu m sinomontanum N aka i var.angusti us T.T.W ang毛茛科乌头属,狭盔高乌头分布于广西东北部、湖南、江西、安徽[14],新发现分布于贵州印江县(李世华,341 HGC M),桐梓县(普查办,226HGC M)。
生于海拔1400~ 1600m的山坡草地或林中。
块根入药,具祛风除湿,理气止痛,活血消肿功能;主治风湿痹痛,关节肿痛,跌打损伤,胃痛,胸腹胀满,急慢性菌痢及肠炎等[16]。
2.2金佛铁线莲Cle m atis gratop sis W.T.W ang毛茛科铁线莲属,金佛铁线莲分布于四川、湖北西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14],新发现分布于贵州凤冈(普查办,447HGC M)、正安(骆书云,0443HG C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