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1.2 地球仪和经纬网(第2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1.99 MB
- 文档页数:19
二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利用经纬网定位【必备知识·基础练】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下图为地球仪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有关地球仪上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每一条经线的形状是一个圆B.不同纬度数的纬线长度不同C.在地球仪上,0°经线是赤道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2.甲点的经纬度位置是()A.(30°N,30°W)B.(30°N,30°E)C.(30°S,30°W)D.(30°S,30°E)3.关于乙点位置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赤道上B.位于北半球C.位于西半球D.位于中纬度地区(2024·平顶山期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继GPS、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下图为经纬网示意图。
读图完成4~6题。
4.北斗—G1卫星定点位置为(0°,140°E),其位置与图中相吻合的点是()A.甲B.乙C.丙D.丁5.甲地(首都北京)位于()A.低纬度B.中纬度C.高纬度D.以上皆不是6.对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位于北半球、西半球B.甲所在纬线比乙所在纬线短C.丙、丁所在经线长度不等D.四地中,丙纬度最低读两幅经纬网图,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四地的地理位置正确的是()A.①(50°S,110°W)B.②(60°N,100°E)C.③(30°S,80°E)D.④(40°N,90°W)8.图中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A.②地位于中高纬度分界线上B.①②两地都处在西半球C.③④两地都处在北半球D.②所在经线比③所在经线长9.读下面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小红行走在大地经纬网上,其脚所踏地点的纬度是,经度是。
地球仪和经纬网(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1.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2.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教学目标】1.观察地球仪,说出纬线的特点、纬度的划分方法和纬度的排列规律。
2.结合地球仪和图例认识赤道的划分作用,既是南北纬的界线,又是南北半球的界线。
明确南北纬和南北半球的关系,初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3.结合生活实例,学会运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教学模式】学练结合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比较法、读图归纳法等【教具准备】经纬网地球仪、教学课件【教学过程】30°S 北纬30°北纬60° 南纬30° 南纬60° 30°N 60°N 60°S 90°S 90°N 0° 0°过渡承接我们知道了形状、长度和指示方向相同的经线如何区分,下面我们看看纬线是如何区分的。
自 主 学 习 练 习 巩 固二.纬度的划分及变化规律1.阅读探索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8页最后文字与图1-2-6和1-2-7,完成问题。
教师在学生完成纬度的划分及变化规律探索后展示图片,增强学生的理解。
2.成果检测①在右图每个经纬度后补上适当的代号。
完成后阅读《地理助学》第8页“友情提示”。
②教师在黑板绘简图,安排学生根据自己对纬度划分和排列规律的认识,标出每条纬线的纬度并说出判断依据。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情况小结纬度辨别方法: 辨别纬度时,首先找出中间最长的赤道标上0°,赤道只有一个所以不用分南北纬;其次在北极点、南极的分别标出北纬90°和南纬90°;然后赤道与极点之间被分割为几段,最后求出每段的纬度值,赤道以上是北纬,赤道以下是南纬。
南北纬度可以用文字和字母两种方式表示。
3.自主学习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9学生结合经度的划分方法,阅读完成问题:(1)纬度划分的起点是哪条纬线?规定为多少度? (2)纬度的划分:①从0°纬线向 北,纬度数递增,为北纬,用 N 表示,最大为 90° 。
第二节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熟练利用经纬网定位,能够在地球表面找出已知点的方位,或根据方位确定未知点。
通过动手制作小地球仪,加深对地球仪基本构造的认识。
2、加强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
进一步训练学生的阅读地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经纬网定位,读图能力的培养。
教具准备:地球仪、地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巩固上节已学知识,回忆、思考
在黑板上绘制经纬网图,复习经纬线知识
二、新课教学
师生互动1:认识经纬网的重要性
让学生明白,说清南北纬、东西经是非常重要的。
否则就会出大错。
用经纬网定位
举例说明,经纬网可以确定位置,它对军事、航海、交通、以及气象观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给出经纬度,让学生找位置;给出位置,说出经纬度。
学生思考、举例,讨论、回答
完成21页活动题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交流、讨论、合作,并让学生明确学会知识,关键在于会用。
师生活动2:用小乒乓球制作地球仪
明确制作步骤,对学生进行指导
分组合作完成制作,展示制作成果。
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课时小结
运用知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多动脑、多动手,在过程中学习地理。
在地球仪的经纬网上确定方向和任何一点的位置。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时内容】利用经纬线确定位置【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经纬线的特征和经纬度的划分,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希望同学们五、利用经纬网定位引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怎样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确切地理位置?(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地图“经纬网”,在图上选出经纬网的交点A、B、C点。
(让学生读出A、B、C 点的经纬度。
教师及时纠正,辅导。
)引入: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认为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有什么规律?(启发学生与生活实际联系一下,不难发现就像在影院里找座位一样。
)引入:如果有一航行的轮船在茫茫的大海中遇难,你怎样能准确的报出遇难轮船的位置,而及时的救援?(学生运用经纬网知识,不难回答)展示地球仪: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伦敦、莫斯科的经纬线度数。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下列事件的发生地。
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坠落在44.40S、1500W 。
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00N、125.30E。
强化训练:12、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纽约、伦敦的位置,并说出它们的经纬度数。
(抢答、及时表扬、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结全课)概括本节主要内容。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A.正圆形球体B.纺锤形球状C.不规则球体D.规则球体(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巩固练习】1.读东西半球图(1-3),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洲的名称填写在下面的空格内。
① _________② _________③ _________ ④ _________⑤ _________ ⑥ _________⑦ _____________ 【布置作业】教材提供的“活动”3——“城市经纬度的确定”。
1.2 地球仪和经纬网●运用地球仪,说出纬线和纬度的划分。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教学目标】1.观察地球仪,说出纬线和纬度的划分,明确纬线的特点、纬度的变化规律。
(重点)2.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地点位置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教具准备】地球仪、地图册、经纬网地球仪【教学过程】学习特点。
引导学生利用地球仪,换不同的角度观察纬线的形状,并通过黑板版图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纬线的形状和指示方向:“纬线和纬度”图,明确南北纬的划分:赤道以北是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是南纬,用字母S表示。
承转:南北纬度数有何变化规律?学习、研究纬线的特点、纬度和半球的划分,并完成下列要求:1.纬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我们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做纬线。
2.纬线特点:形状圆;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长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
3.纬度的概念: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注了度数,这就是纬度。
4.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定为0°纬线。
5.读课本P9图1-2-7和,找出纬度划分规律,读图1-2-8,找出低、中、高纬度划分的界线。
学生观察、归纳:(1)北纬:度数向北变大。
南纬:度数向南变大。
(2)低纬度:0°~30°通过学生读课本完成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参与意识,掌握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的过程,也是知识积累从感性升华到科学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探究地理知识的快乐,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
A(140°E,80°N)B(140°W,40°N)C(140°E,20°N)D(140°W,20°S)A(40°W,40°N)B(40°E,40°N)C(40°W,20°S)D(20°E,0°)(2)在上图标出E 点,E 点经纬度是:20°W,90°N知识构建与梳理下面我们一起来通过知识结构来梳理本课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