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上)
- 格式:ppt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17
课题:透镜及其应用复习(一)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导学目标知识点:1、通过凸透镜的认识,更进一步理解透镜的作用。
课时:1课时导学方法:归纳比较法导学过程:课前导学:实像和虚像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定焦距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距的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导学:实像与虚像的理解区别1、实像:由实际的光线(直线传播的光线、折射光线)相关的能用光屏承担的像。
凡是实像是倒立的(例小孔成像,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
2、虚像:由反射光线或折射线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的,不能用光屏承接的像。
凡是虚像是正立的(例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潭清疑水浅)。
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1、平行光束法;2、等大像法探究照相机照相技术1、被照景物环境较暗怎么办?2、照全班学生合影时,有人不在取景窗内怎么办?3、照学生登记照只照上半身相应怎么办。
光具分类1、对光有会聚作用的光具有________________。
2、对光有发散作用的光具有________________3、对光既不会聚也不发散的光具有:平面镜、玻璃方砖。
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通过本节学习,你学到哪些知识?关于透镜的规律有哪些?课堂练习:1、下列对①平面镜成像;②放大镜成像;③小孔成像;④照相机照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应用光的反射定律的是①③B、应用光的折射规律的是②C、所成像是实像的有②④D、所成像是虚像的有①②2、利用紫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生荧光,人们制成了( ) A 、验钞机B 、遥控器C 、微波炉D 、超声波诊断仪 3课后练习:1、生活、生产中常用到光学知识:在开凿大山遂道中,用激光引导掘进机的掘进方向,是利用了光沿________;有时人们把电视机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对面墙壁发射,也能控制电视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基础知识点总复习讲义一、透镜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①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②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透镜的3(4:凸透镜)条特殊光线(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
(3)通过(或光线延长线通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4)凸透镜2倍焦距发出的光,经透镜折射后通过另一侧的2倍焦距。
凸透镜的4条特殊光线凹透镜的3条特殊光线☆在适当位置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注意箭头)二、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①为使胶片上的像变大,相机应靠近物体(减小物距),同时镜头前伸(增大像距)。
投影仪: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成像,再经过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①为使银幕上的像变大,应减小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距),增大镜头到银幕的距离(像距)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①为使虚像变大,增大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不超过1倍焦距)☆Q:拍照时镜头上有一只苍蝇,胶片上会有苍蝇的像吗?A:不会,因为苍蝇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1、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