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 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 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 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 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 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 走进了大门。
原文 赏析
①主题思想: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揭 示的。 ②文章写元方与友人的对话也有三句,抓 住实质,击中要害。 ③使友人失去辩驳的根据。
行文 立意
《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细节微言、涵 泳无穷。不论是情节上的起伏变化,还是 人物情态上的自然生动,乃至文字之下隐 藏着的本真性情、坦率品质,都值得我们 琢磨品味。
译一译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约定时间 行: 外出
(2)过中不至
过: 超过
(3)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乃: 才
(4)相委而去
委: 舍弃
去: 离开
(5)下车引之
引: 拉
(6)元方入门不顾
顾: 回头看
译一译
2.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边读边翻译,读一句,翻 译一句,同时标注疑难语句。 3.在组内交流翻译中遇到的疑难语句,互相帮助解决。 4.班内展示翻译效果。 每组指派代表,可以两组进行翻译对抗:一组代表读语 句,一组代表接着翻译出意思。教师和其他学生适当 点评、纠正。 5.依据翻译情况,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原
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