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黄浦区误工费赔偿标准-赔偿项目-计算方式
- 格式:docx
- 大小:12.59 KB
- 文档页数:3
上海误工费赔偿标准在工作中,误工费是指因工伤或者职业病造成劳动者暂时丧失劳动能力,需要接受治疗或者康复的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的生活费。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对于误工费的赔偿标准也有一定的规定。
根据《上海市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上海市对于误工费的赔偿标准是比较明确的。
首先,对于因工伤造成的暂时丧失劳动能力,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在职工伤发生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支付误工伤害期间的误工费。
具体来说,误工费的计算公式为,误工费=劳动者在职工伤发生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误工天数×80%。
其中,月平均工资的计算方法是,劳动者在职工伤发生前12个月的工资总额/12个月。
这个80%的系数是根据《上海市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确定的,用来保障劳动者在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期间的基本生活。
其次,对于因职业病造成的暂时丧失劳动能力,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在职工伤发生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支付误工病期间的误工费。
同样使用上述的计算公式来确定误工费的数额。
此外,根据《上海市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上海市还对于误工费的支付时间做出了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提交伤情通知书之日起5日内,将误工费支付给劳动者。
对于职业病造成的误工,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提交诊断证明书之日起5日内,将误工费支付给劳动者。
总的来说,上海市对于误工费的赔偿标准是比较明确的,主要是根据劳动者在职工伤发生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来确定误工费的数额,并且有明确的支付时间规定。
这些规定的出台,有利于保障劳动者在工伤或者职业病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期间的基本生活,也有利于促进用人单位的责任意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上海误工费的赔偿标准是比较明确的,对于劳动者来说,这些规定能够为他们在工伤或者职业病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期间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也能够明确其责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希望上海市能够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上海误工费赔偿标准赔偿项目计算方式上海误工费赔偿标准赔偿项目计算方式误工费是指因事故引起受害人无法继续工作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在上海,误工费的赔偿标准是根据一定的计算方式来确定的。
本文将介绍上海误工费赔偿标准的赔偿项目以及计算方式。
赔偿项目在上海,误工费的赔偿项目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资损失:受害人因事故导致工资损失的部分可以得到赔偿。
计算方法是根据受害人在事故前的月平均收入和受害人无法工作的时间来确定赔偿金额。
2. 奖金和津贴损失:受害人因事故导致奖金和津贴损失的部分可以得到赔偿。
计算方法类似于工资损失的计算方法。
3. 福利待遇损失:受害人因事故导致福利待遇损失的部分可以得到赔偿。
计算方法是根据受害人在事故前的月平均福利待遇金额和受害人无法享受福利待遇的时间来确定赔偿金额。
4. 其他经济损失:如果受害人因事故导致其他经济损失,例如医疗费用、交通费用等,可以根据实际损失的金额来进行赔偿。
计算方式上海误工费的计算方式主要是根据受害人的工资水平和无法工作的时间来确定赔偿金额。
具体的计算步骤如下:1. 首先,确定受害人在事故前的月平均收入。
这个可以通过受害人过去一年的工资单或者银行流水等资料来确定。
2. 然后,确定受害人无法工作的时间段。
这个可以根据医疗证明或者其他相关证明来确定。
3. 接下来,计算受害人的工资损失。
根据受害人的月平均收入和无法工作的时间来计算。
公式如下:工资损失 = 月平均收入 × 无法工作的月数4. 同样的方法,计算奖金和津贴损失,福利待遇损失以及其他经济损失。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赔偿金额。
5. 最后,将所有赔偿项目的金额加总,得到最终的误工费赔偿金额。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计算方式仅供参考,具体情况可能会根据法律规定和相关规定进行调整。
受害人在向相关部门或者法院提起赔偿申请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提供相关证据和资料,以便能够获得合理的误工费赔偿。
总结上海误工费的赔偿标准主要涵盖了工资损失、奖金和津贴损失、福利待遇损失以及其他经济损失等项目。
上海误工费营养费赔偿标准
误工费和营养费的赔偿标准因地区和具体情况而异,以下为您提供上海地区的赔偿标准:
误工费:
1. 根据受害人的收入状况确定:如果受害人有固定收入,则误工费赔偿金额为实际减少的收入。
2. 如果受害人无固定收入,但能证明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则误工费为受害人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除以365日再乘以误工天数。
3. 如果受害人无固定收入,且不能证明最近三年平均收入情况,则误工费为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除以365日再乘以误工天数。
营养费:
营养费的赔偿标准并不是由上海市政府部门强行规定的,而是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一般来说,营养费的标准是20\~40元每天,但并不是所有交通事故中的受害人都可以要求肇事者赔偿营养费。
请注意,这些标准仅适用于上海地区,具体情况可能因个人和事故的特性而有所不同。
如果遇到相关问题,建议寻求法律咨询或联系当地律师进行详细了解。
2018年上海交强险赔偿标准-赔偿项目-计算方式上海交强险赔偿标准2018年上海市交强险赔偿主要内容有:1、医疗费:医疗费是指受害人在遭受人身伤害之后接受医学上的检查、治疗与康复训练必须支出的费用。
大致有以下几种:挂号费、医药费、检查费、治疗费、住院费、其他医疗费用,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
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
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2、误工费:误工费是指受害人因为受伤治疗、休养而不能正常上班导致的收入上的损失。
无固定收入的按最近3年平均收入计算;不能举证证明最近3年平均收入的,按相同或相近行业上1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城镇居民或城镇无固计算时间按医院证明或司法鉴定,伤残的可计算至应当定残日前一天。
按法定劳动年龄从16周岁计算至男60周岁、女55周岁;3、护理费用:不分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
护理人数:一般为一人,也可按医院证明或司法鉴定确定人数;丧失劳动能力(经鉴定为交通事故伤残1-5级或工伤残疾1-4级)或治疗后死亡的,护理人数为2人。
护理期限:计算至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一般按住院时间、按日计算;伤残的可按医院证明或司法鉴定计算至定残日前1天、按日计算。
定残后仍需长期护理的,应根据司法签定确定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比例为:全部(1级)护理依赖(进食、翻身、大小便、穿衣洗漱、自我移动共5项均需护理)的50%,大部分(2级)护理依赖(5项中的三项)的40%,部分(三级)护理依赖(5项中的1项)30%;最长不超过20年,60周岁以上每增加1岁减1年,75周岁以上按五年。
4、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5、住院伙食补助费6、住宿费7、营养费:按医院证明或司法鉴定确定营养时间,最高不超过年平均生活费的2倍。
2018年上海工伤赔偿标准赔偿项目计算方式2018年上海工伤赔偿标准赔偿项目计算方式1. 背景介绍工伤赔偿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因意外事故造成伤害,用人单位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给予一定的经济赔偿。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自然也有相应的工伤赔偿标准。
今年,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通知,2018年上海工伤赔偿标准进行了调整和修订。
本文将介绍2018年上海工伤赔偿标准的赔偿项目和计算方式。
2. 赔偿项目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规定,2018年上海工伤赔偿标准的赔偿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医疗费工伤事故发生后,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的医疗费用提供相应的赔偿。
医疗费的赔偿标准是根据医疗费用、伤情和治疗期限来计算的。
2.2 康复费对于因工作事故导致的劳动能力丧失或者部分丧失的劳动者,用人单位还需要支付一定的康复费。
康复费的具体金额根据劳动者的伤残程度来确定。
2.3 伤残津贴伤残津贴是指因工伤导致劳动者伤残后,用人单位按照一定比例支付给劳动者的一种经济补偿。
伤残津贴的计算公式为:伤残津贴=基本月工资 × 伤残度系数 × 相应赔偿比例。
2.4 生活护理费对于因工作事故导致丧失劳动能力或因伤残程度而需要生活护理的劳动者,用人单位还需要支付一定的生活护理费。
生活护理费的具体金额根据劳动者的伤残程度来确定。
3. 计算方式上海工伤赔偿标准的计算方式主要涉及医疗费、康复费、伤残津贴和生活护理费。
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3.1 医疗费计算方式医疗费的计算公式为:医疗费 = 实际医疗费用 × 医疗费用赔偿比例。
其中,医疗费用赔偿比例根据伤害程度和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3.2 康复费计算方式康复费的计算公式为:康复费 = 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系数 × 工伤统计年度最低月工资 × 相应赔偿比例。
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系数和相应赔偿比例根据伤害程度和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3.3 伤残津贴计算方式伤残津贴的计算公式为:伤残津贴 = 基本月工资 × 伤残度系数 × 相应赔偿比例。
2018年连云港误工费赔偿标准-赔偿项目-计算方式连云港误工费赔偿标准误工费包括两部分:一是伤者本人治疗创伤造成误工发生的费用,包括受害者因精神损害导致不能正常工作、生活发生的误工费用;二是事故当事人及其亲属或委托代理人由于需要参与处理事故误工造成经济减少的费用,包括死者家属办理丧葬事宜期间的费用。
误工费赔偿标准误工费是根据当事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的。
伤者本人的误工时间根据当事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治证明确定。
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最终评定伤残的前一日。
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
实际减少的收入必须是实际丧失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课酬、合法的兼职收入等,但一般不包括企业经营者作为受害者时所丧失的经营损失和特殊工种的补助费。
当事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3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当事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3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当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误工费的计算公式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收入(元/月)×误工时间(1)有固定收入人员的误工费赔偿金额=正常情况下劳动工作收入-事故受伤后的劳动收入(2)无固定收入,但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人员的误工费赔偿金=最近三年收入总和÷3年÷12个月×误工时间(3)无固定收入,且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平均收入状况的人员的误工费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相近行业上-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误工时间误工费证据搜集证明误工费数额的证据方面,一个是收入状况证据,一个是误工时间的证据。
收入状况证据内容可以包括:1、具体的收入水平数据;2、没有固定收入的可以提供一段时间(前三年)收入状况证明;3、没有固定收入的还可以提供所从事行业的证明材料。
误工时间的证据内容包括:1、正常情况下,根据医疗机构的医嘱。
即医疗机构应当签发医嘱,提出休息时间、需要营养和护理的时间建议;2、工作单位可出具受伤人员误工时间的证明;3、可申请司法鉴定机构对误工期长短进行鉴定,凭鉴定文书确定误工时间连云港误工费赔偿项目误工费赔偿项目:工资津贴兼职收入注:受害人为企业经营者时不包括其所丧失的企业经营利益损失须以“实际减少”的收入赔偿依据(差额赔偿原则)连云港误工费计算方式计算数据2018年连云港人事损害赔偿依据数据: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38元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者支出20371元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598元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607元5、上一年度全省各行业人员平均收入金融业122284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97803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95707元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79041元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76438元卫生和社会工作71225元教育67591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64739元采矿业59348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7458元房地产业57411元制造业53395元批发和零售业52902元建筑业50681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49072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47294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46497元住宿和餐饮业34608元农、林、牧、渔业30185元计算公式1、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注:对有固定收入的,应当按照其实际减少的损失计算误工费损失赔偿。
2018年黄浦区轻伤害赔偿标准-赔偿项目-计算方式黄浦区轻伤害赔偿标准2018年黄浦区轻伤害赔偿标准:1、医疗费医药治疗费的赔偿,一般应以所在地治疗医院的诊断证明和医药费、治疗费、住院费的单据或病历、处方认定。
必要时,可以委托法医予以鉴定。
所在地治疗医院,一般是指距离受害人住所或侵权行为发生地较近的医院。
受害人先后到数个距离基本相等的医院治疗的,一般应认定最先就诊医院的医疗费,但该医院治疗失误或有其他特殊情况的除外。
应经医务部门批准而未获准擅自另找医院治疗的费用,一般不予赔偿。
受害人重复检查同一科目而结果相同的,原则上应仅认定首次的检查费用,但治疗医院确需再行检查的除外。
如检查结果不一致,确诊之前的检查费用均应认定。
受害人擅自购买与损害无关的药品或治疗其他疾病的,其费用不予赔偿。
受害人确需住院治疗或观察的,其费用应予赔偿。
但出院通知下达后故意拖延,或治疗与损害无关的疾病而延长住院时间的,其延长期间的住院费不予赔偿。
受害人进行与损害有关的必要的补救性治疗的费用,应予赔偿。
在诉讼过程中,治疗尚未结束的,除对已经治疗的费用赔偿外,对尚需继续治疗的费用,经有关医疗机构证明或者经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的,可以一次性给付;也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告知受害人在治疗结束后另行起诉。
2、误工费受害人误工日期,应当按其实际损害程度、恢复状况并参照法医鉴定或者治疗医院出具的证明等认定。
受害人的实际误工日期少于休假证明的,应以其实际的误工日期认定;实际误工日期多于休假证明的,一般应当根据休假证明认定。
受害人确需休养但无休假证明的,可在征求法医或治疗医院的意见后酌情处理。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的赔偿应当按照其收入的实际损失计算。
固定收入,包括工资、资金及国家规定的补贴、津贴,但不包括特殊工种的补助费。
奖金,以受害人上一年度本单位人均奖计算,超出奖金税计征起点的,以计征起点的,以计征起点为限。
受害人受害前由于自身原因无奖金收入的,其次奖金不予计算。
误工费赔偿标准
误工费是指因工伤或者职业病造成劳动者因治疗需要而暂时停工的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支付的费用。
误工费的赔偿标准是根据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水平和停工期间的时间来确定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误工费的赔偿标准。
首先,误工费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劳动者的工资来确定的。
具体来说,误工费的计算公式为,误工费=劳动者的月工资/当月工作日数×实际误工天数。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工伤或者职业病发生前一个月的平均工资,实际误工天数是指劳动者因治疗需要而暂时停工的天数。
其次,误工费的支付期限是根据劳动者实际停工的时间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停工之日起的15日内支付误工费。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时支付误工费的,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月支付误工费。
此外,误工费的支付方式是一次性支付的。
用人单位应当将误工费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不得分期支付。
如果用人单位分期支付误工费的,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
最后,误工费的赔偿标准是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来确定的。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支付误工费。
具体的赔偿标准可以参考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总的来说,误工费的赔偿标准是根据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水平和停工期间的时间来确定的,具体的计算方法和支付期限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来执行的。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支付误工费,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希望各位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能对误工费的赔偿标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共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018年江苏误工费赔偿标准赔偿项目计算方式2018年江苏误工费赔偿标准赔偿项目计算方式概述2018年,江苏省针对工伤事故中的误工费进行了赔偿标准的制定。
误工费是指因工伤事故而导致劳动者无法正常工作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并由用人单位进行赔偿。
本文将介绍2018年江苏省误工费的赔偿项目以及计算方式。
赔偿项目江苏省2018年误工费的赔偿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资差额:根据劳动者的工资标准及其在工伤事故前后的工资情况,计算工资差额进行赔偿。
其中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加班费等。
2. 补充医药费:对于因工伤事故导致的医疗费用,除了按照医疗保险规定进行报销外,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补充医药费赔偿。
3. 伙食补贴:对于因工伤事故住院治疗的劳动者,用人单位需要按照规定给予一定的伙食补贴。
4. 护理费:对于因工伤事故导致劳动者需要长期护理的情况,用人单位需要给予护理费赔偿。
5. 残疾赔偿金:对于因工伤事故导致劳动者残疾的情况,用人单位需要根据残疾程度给予一定的残疾赔偿金。
计算方式江苏省2018年误工费的计算方式如下:1. 工资差额的计算:工资差额 = (工伤期间平均月收入工伤前平均月收入) × 工伤期间月数。
具体工资标准按照江苏省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执行。
2. 补充医药费的计算:补充医药费 = 实际医药费用医保报销金额。
其中,实际医药费用是指工伤期间因工伤事故导致的医疗费用总额,医保报销金额是指根据医疗保险规定,医保可以报销的费用金额。
3. 伙食补贴的计算:伙食补贴 = 工伤期间住院天数 × 每日伙食标准。
具体的每日伙食标准按照江苏省规定执行。
4. 护理费的计算:护理费 = 工伤期间护理天数 × 每日护理费用。
每日护理费用按照江苏省规定执行。
5. 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残疾赔偿金 = 伤残等级赔偿比例 × 基本生活费 × 工伤期间月数。
其中,伤残等级赔偿比例和基本生活费按照江苏省规定执行。
2018年上海误工费赔偿标准-赔偿项目-计算方式上海误工费赔偿标准误工费包括两部分:一是伤者本人治疗创伤造成误工发生的费用,包括受害者因精神损害导致不能正常工作、生活发生的误工费用;二是事故当事人及其亲属或委托代理人由于需要参与处理事故误工造成经济减少的费用,包括死者家属办理丧葬事宜期间的费用。
误工费赔偿标准误工费是根据当事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的。
伤者本人的误工时间根据当事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治证明确定。
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最终评定伤残的前一日。
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
实际减少的收入必须是实际丧失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课酬、合法的兼职收入等,但一般不包括企业经营者作为受害者时所丧失的经营损失和特殊工种的补助费。
当事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3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当事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3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当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误工费的计算公式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收入(元/月)×误工时间(1)有固定收入人员的误工费赔偿金额=正常情况下劳动工作收入-事故受伤后的劳动收入(2)无固定收入,但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人员的误工费赔偿金=最近三年收入总和÷3年÷12个月×误工时间(3)无固定收入,且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平均收入状况的人员的误工费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相近行业上-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误工时间误工费证据搜集证明误工费数额的证据方面,一个是收入状况证据,一个是误工时间的证据。
收入状况证据内容可以包括:1、具体的收入水平数据;2、没有固定收入的可以提供一段时间(前三年)收入状况证明;3、没有固定收入的还可以提供所从事行业的证明材料。
误工时间的证据内容包括:1、正常情况下,根据医疗机构的医嘱。
即医疗机构应当签发医嘱,提出休息时间、需要营养和护理的时间建议;2、工作单位可出具受伤人员误工时间的证明;3、可申请司法鉴定机构对误工期长短进行鉴定,凭鉴定文书确定误工时间上海误工费赔偿项目误工费赔偿项目:工资津贴兼职收入注:受害人为企业经营者时不包括其所丧失的企业经营利益损失须以“实际减少”的收入赔偿依据(差额赔偿原则)上海误工费计算方式计算数据上年度上海工资标准:职工平均工资年:60432元,月:5036元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385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208元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8155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425元计算公式1、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注:对有固定收入的,应当按照其实际减少的损失计算误工费损失赔偿。
2018年黄浦区误工费赔偿标准-赔偿项目-计算方式
黄浦区误工费赔偿标准
误工费包括两部分:
一是伤者本人治疗创伤造成误工发生的费用,包括受害者因精神损害导致不能正常工作、生活发生的误工费用;
二是事故当事人及其亲属或委托代理人由于需要参与处理事故误工造成经济减少的费用,包括死者家属办理丧葬事宜期间的费用。
误工费赔偿标准
误工费是根据当事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的。
伤者本人的误工时间根据当事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治证明确定。
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最终评定伤残的前一日。
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
实际减少的收入必须是实际丧失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课酬、合法的兼职收入等,但一般不包括企业经营者作为受害者时所丧失的经营损失和特殊工种的补助费。
当事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3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当事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3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当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误工费的计算公式
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收入(元/月)×误工时间
(1)有固定收入人员的误工费赔偿金额=正常情况下劳动工作收入-事故受伤后的劳动收入
(2)无固定收入,但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人员的误工费赔偿金=最近三年收入总和÷3年÷12个月×误工时间
(3)无固定收入,且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平均收入状况的人员的误工费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相近行业上-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误工时间
误工费证据搜集
证明误工费数额的证据方面,一个是收入状况证据,一个是误工时间的证据。
收入状况证据内容可以包括:
1、具体的收入水平数据;
2、没有固定收入的可以提供一段时间(前三年)收入状况证明;
3、没有固定收入的还可以提供所从事行业的证明材料。
误工时间的证据内容包括:
1、正常情况下,根据医疗机构的医嘱。
即医疗机构应当签发医嘱,提出休息时间、需要营养和护理的时间建议;
2、工作单位可出具受伤人员误工时间的证明;
3、可申请司法鉴定机构对误工期长短进行鉴定,凭鉴定文书确定误工时间
黄浦区误工费赔偿项目
误工费赔偿项目:
工资
津贴
兼职收入
注:受害人为企业经营者时不包括其所丧失的企业经营利益损失
须以“实际减少”的收入赔偿依据(差额赔偿原则)
黄浦区误工费计算方式
计算数据
上年度黄浦区工资标准:
职工平均工资年:60432元,月:5036元
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3851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208元
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8155元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425元
计算公式
1、有固定收入的:
误工费=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
注:对有固定收入的,应当按照其实际减少的损失计算误工费损失赔偿。
至于受害人是否能够负担得起,则是执行的问题。
2、无固定收入的:
2.1受害人能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
误工费=误工时间(天)*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水平(天/元)
注:收入状况的证明包括纳税凭证、单位出具的证明等。
2.2受害人不能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定型化标准):
误工费=误工时间(天)*相同、相近行业的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天/元)
注:“相同、相近行业”判断标准:
①产业分类标准;
②同一产业内的社会评价标准。
③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判断标准(区别于民诉法上“受诉法院所在地”)。
(实践中一般以(每年5月份左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法院会对本辖区相关数据作出的统计(引用统计部门)为依据,以江西为例,如《江西省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赔偿项目参照指标》
时间计算
1、非持续性的误工
这种误工的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
2、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
这种误工的时间从受到伤害耽搁工作之日计算至定残之日的前一天。
3、受害人因伤害死亡的
从侵权行为开始计算,至受害人死亡之时止(或有的因受害人死亡不计算误工费,因死亡赔偿金已补偿预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