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煤层采场老顶周期来压的结构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73.16 KB
- 文档页数:5
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陕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其中浅埋煤层资源丰富,采煤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是影响煤矿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要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必须深入研究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为工作面的合理开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1. 陕北浅埋煤层特点陕北地区的浅埋煤层具有以下特点:煤层薄、倾角大、富有法伦地质构造的煤与瓦斯地质条件,煤与瓦斯地质条件浅埋的地层条件劣势,水文地质较为集中,煤岩互层发展特别显著, 煤与冲积物之间相邻分布。
这些特点决定了浅埋煤层采煤难度大、采煤工作面矿压规律复杂,对矿山生产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2. 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对于煤矿工作面的矿压规律构架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
由于陕北独特的地质和煤层条件,对于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的研究还比较匮乏。
对于陕北地区浅埋煤层工作面的矿压规律构架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 煤层厚度对工作面矿压的影响研究;② 结构构造对工作面矿压的影响研究;③ 煤岩层性对工作面矿压的影响研究;④ 煤与瓦斯地质条件对工作面矿压的影响研究等。
相关研究显示,陕北地区浅埋煤层采煤工作面的矿压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矿压规律复杂,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3. 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的影响因素在陕北地区,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的矿压规律构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煤层自身的特性,如煤层的厚度、倾角、深埋程度等;其次是地质构造对煤层的影响,如断裂、褶皱、岩层间断等;还有煤与瓦斯地质条件对矿压规律的影响,如瓦斯的产出量和分布规律;最后是采煤工艺和采煤方式对矿压规律的影响,如开采工作面的形状、开采速度、支护方式等。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矿压规律的构架和变化规律。
4. 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的研究方法要深入研究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的矿压规律构架,需要运用地质勘探、地质力学、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陕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其煤炭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煤矿开采的一系列问题,其中包括矿压问题。
陕北地区的煤炭主要分布在浅埋的煤层中,因此其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十分重要。
本文将就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进行深入讨论。
一、研究背景陕北地区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浅埋的煤层中,其煤层厚度一般在3~10m范围内,煤岩组分为煤、泥岩、砂岩等。
由于煤层较浅,地表覆岩较薄,因此煤矿多采用综采工作面进行开采。
由于煤炭开采的巨大压力作用下,综采工作面常常会出现严重的矿压问题,煤层顶板易发生拱形弯曲及冒顶事故,地表裂缝和地面沉陷屡见不鲜,严重威胁矿井生产和安全。
煤炭开采中的矿压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研究现状针对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现场观测、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等。
通过对不同矿层和不同地质条件下综采工作面矿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学者们总结了一些有价值的规律和结论,为矿压问题的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受条件、技术等方面的局限,目前对于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的认识仍然不够深入和系统。
三、研究内容1. 浅埋煤层的地质特征及煤层动力学特性本文将对陕北地区浅埋煤层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包括煤层的厚度、倾向、倾角、构造断裂等地质条件,以及煤岩的物理力学参数、地应力状态等动力学特性。
只有深入了解煤层的地质和动力学特性,才能更好地认识煤层的矿压规律。
2. 综采工作面的开挖方式及矿压演化规律本文将分析综采工作面的具体开挖方式,包括采煤机的类型、工作面的布置方式、支护措施等,并对综采工作面矿压的演化规律进行研究,探讨煤层破裂、冒顶、地质构造活动等因素对工作面矿压的影响。
3. 矿压治理技术及工程实践本文将总结现有的矿压治理技术,并结合工程实践案例,探讨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的治理途径和技术方法。
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陕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之一,浅埋煤层资源丰富,但受地质条件和采煤方法限制,煤炭开采一直面临着矿压问题。
为了解决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我们需要对地质条件、采煤方法、工作面矿压等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煤矿开采方案,以保障矿井安全、高效、稳定地开展生产。
一、浅埋煤层地质条件陕北地区的煤层主要由石炭系和二叠系构成,埋深较浅,煤层产状复杂,存在多条断裂和节理,地下水条件较为复杂,矿层倾角和产状不规则,这些地质条件对煤矿开采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矿层倾角和产状对矿压的影响较大,会影响开采方法和工作面的布置。
二、综采工作面煤层开采方法针对陕北地区的浅埋煤层,通常采用综采工作面的开采方法。
综采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结合支护和采煤操作,通过同步进行的方式,提高采煤效率,减少煤矸的产出。
综采工作面通常采用硬岩侧向掘进支护技术,结合顶板控制技术,以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稳定地进行开采。
三、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1.矿压机理陕北浅埋煤层矿压主要受到地层构造、煤层产状、采煤工艺等因素的影响,煤层在采煤过程中会发生变形、位移和断裂,由于煤岩的塑性变形和能量积累等因素,形成矿压现象。
煤层矿压主要表现为顶板破碎和支护失效,导致工作面的不稳定和生产事故的发生。
2.煤层应力分布在综采工作面附近的煤体中,由于采煤作业的影响,煤体受到挤压和拉应力,顶板应力较大,底板应力相对较小,这种应力分布特点会对工作面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煤体的变形和应力分布会影响支护结构的性能,进而影响工作面的安全开采。
3.矿压控制技术针对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的矿压规律,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技术。
包括采用合理的支护结构和支护材料、控制采煤速度、加强顶板管理、采用先进的采煤设备等方式,以减缓矿压积累和释放,保证工作面的安全开采。
四、矿压规律构架根据以上分析,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的矿压规律构架主要包括地质条件、采煤方法、矿压机理和矿压控制技术四个方面。
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炭资源逐渐向深部、陡倾角、厚煤层、脆性煤层等条件恶劣的煤矿区域转移,陕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之一,该地区采取的多为浅埋、薄、倾斜和交错分布的煤层。
因此,煤矿工作面矿压问题成为了制约煤炭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之一。
综采工作面是一种高效高产的煤炭采掘方式,因其煤层破坏范围小、不需回采支护、采煤率高、资源损失少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
一、陕北浅埋煤层地质条件分析陕北地区的煤层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和太行山地交界处,由于地质构造的影响,形成了多方向的裂隙、节理、断层等构造构造裂缝。
煤体破坏性强,易受倾向性断层、脆化带和逆断层的影响,导致煤层破裂和塌陷现象普遍存在。
同时,煤体挥发分含量较高,易受地震、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膨胀和收缩现象,使其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变形能力。
陕北煤层的厚度多在0.6m~3.5m之间,属于中厚煤层,使其采矿难度加大,煤层的强度和稳定性较差,采矿压力大,矿山开采难度和风险系数高。
1.煤层结构特征(1)煤层倾向;(3)煤与岩层交界面的形态特点;(4)煤层中的构造变形和岩性变化。
2.煤层应力状态(1)顶板应力状态;(3)煤层采动前后的应力变化;3.煤层破坏规律(1)煤层的破裂及塑性变形;(2)煤层的岩体渐变特性;(3)简单工况下的煤层稳定性;4.采动影响(1)综采工作面采动其应力状态下的变化;(3)采动对综采工作面、巷道及顶板的影响;(4)采动对采掘效率及安全生产的影响。
5.工程控制(1)工作面采掘顺序及采高控制;(2)综采工艺技术;(3)工作面支护设计;(4)矿山地压管理及监测控制。
三、总结陕北地区浅埋煤层煤体本身质量不高,易受地质构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破坏范围较大。
对于综采工作面的开采,应深入分析地质勘探数据和现场实际情况,结合矿体物理力学特征及经济效益考虑,采取适当的采矿方法、优化设计支护方案等措施,实现高效、安全的煤炭资源开采。
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陕北地区是中国著名的煤炭资源储量地区之一。
在陕北地区的煤炭资源开采中,浅埋煤层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煤层开采中矿压问题一直是制约煤炭采选技术应用和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
为了掌握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的矿压规律,开展科学的采矿工作,提高煤层采选的效益和安全性,需要建立一种合理的矿压规律构架。
矿压规律构架是通过对矿山岩体力学、煤层感应矿压相互作用机理、矿山压力与变形特征、支护结构与工艺措施等方面系统研究,建立起来的描述矿山岩体化学、物理、力学特性,反映煤层开采影响因素、变化规律的诸元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模型。
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的矿压规律构架应包括工作面的位置、厚度、倾角、地质构造、赋存条件和采宽、煤岩体力学性质参数等方面的因素。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测数据,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矿压规律:(1)矿体逐步下沉,产生变形,造成煤层感应压力逐渐增大。
(2)在一定厚度范围内,煤层厚度对工作面矿压大小具有一定的影响。
(3)在铜梁煤矿的实践中表明,煤层倾角为20°左右时,矿压大小最大,随着倾角的增大,其大小逐渐减小。
(4)煤岩体力学性质参数的大小对于综采工作面矿压大小影响非常大,其中包括煤层和围岩的强度、柔性、顶板和底板的稳定性等。
(5)工作面靠近断层和隆起构造时,矿压大小显著增大,需要特别注意。
所以,在建立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时,必须将上述因素纳入考虑范围。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该建立根据具体工况、工作面地质条件、矿岩物理性质、采掘工艺和支护措施等进行矿压规律分析和预测的数学模型。
比如地质构造对矿压大小的影响可以采用有限元法,煤层厚度、倾角、位置影响因素可以采用多元回归方法,而煤岩体力学性质参数的大小则可以采用统计学和试验等方法进行研究。
总之,建立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对于科学指导煤层采选活动,保障煤炭生产安全、提高采选效益和节约资源的利用至关重要。
浅埋煤层长壁工作面矿压规律及关键块失稳分析目前,我国对于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是煤矿能源,其需求量更是与日剧增。
在煤炭开采的过程当中,蕴含着比较复杂的工序,存在着许多需要注意的环节,浅埋煤层长壁工作面广压便是其中需要格外进行关注的方面。
尤其要对其中存在的规律以及关键块失稳进行恰当的分析与了解。
为了对浅埋煤层长壁工作面矿压规律及其顶板结构的稳定性进行比较系统、科学的研究,现将某煤矿的长壁工作面作为研究的环境背景,对其矿山压力的观测设计了相应的方案并且对施工的现场进行观测,从而进行了恰当的总结。
标签:浅埋煤层;长壁工作面;矿压规律;顶板关键块失稳1 设计开采条件以及矿压观测方案1.1 观察地质情况本文进行研究的煤矿单位位于陕西中部,该煤矿的1430工作面位于该煤矿整体可开采部分的2#煤层,地面设有一定的标高,为+1243.5m,水平大致在987m。
经过勘察发现,该煤矿的自制构造相对比较简单,煤层的给厚度大概在3.6-3.7m,煤矿的埋藏深度大致为167m,另外,对煤层倾角进行了一定的计算,大致为0.60-1.20,因此,可以将该煤层轨定位近水平的煤层。
同时,煤层顶的底板当中,伪顶是由砂质的泥岩组成,大约有0.8m;直接顶有砂岩组成,约5m厚;老顶为长石砂岩构成,岩石的颜色为灰色,呈现中细粒状态,大约26.7m厚;直接底有砂质泥岩构成,约厚4.1m。
该煤矿的基本情况如上,但是其水文条件比较复杂,会出现涌水问题,涌水量最大使其可以达到21m3/h。
1.2 明确开采条件1430工作面在进行开采的过程当中使用的是长壁采煤的方法,进行不断的回采。
开采时,煤层的厚度约为4.2m,平均的高度为2.6m。
长壁工作面的平均走向基本上为425m。
另外,该煤矿采用长壁采煤方法时,亦采用了打眼放炮和爆破落煤的方法。
在煤层比较松散的地区,则采用了人工使用手稿进行挖掘落煤,每进行一次,便推进大约1.5m的距离。
在工作面进行工作时期,采用相应的支架技术,确定了前后柱数量均为3根,支架的长度为3.5m。
酸刺沟煤矿浅埋深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分析针对内蒙古伊泰酸刺沟煤矿放顶煤开采工作面来压大而导致支架严重损害的情况,在“短砌体梁”和“台阶岩梁”结构模型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安装矿压监测系统,利用现场压力监测、数据分析,得出一个周期来压时间大约为3-4天,并可将来压周期划分为压力缓和、压力升高和大面积来压三个阶段。
对浅埋深煤层工作面矿压特征的掌握,可有效指导煤矿安全生产。
标签:浅埋深煤层;工作面;顶板来压;监测;来压规律浅埋深煤层具有埋深浅、基岩顶板薄、表土覆盖层厚的显著特点。
我国赋存有大量埋深在150m以内的浅部煤田,其中最典型的是神府、东胜煤田。
与深埋煤层不同,部分矿区浅埋深煤层存在着明显的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顶板基岩波及整个覆岩,比深埋煤层来压更为剧烈。
本文根据黄庆享、钱鸣高、石平五在“浅埋煤层采场基本顶周期来压的结构分析”中建立的浅埋深煤层采场基本顶周期来压的“短砌体梁”和“台阶岩梁”结构模型理论,以内蒙古伊泰集团酸刺沟煤矿6上105-2回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井下工作面矿压监测系统,运用现场实测、数据分析等方法,得出浅埋深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为酸刺沟煤矿安全回采提供参考。
1、工程地质概况及问题提出酸刺沟煤矿6上105-2回采工作面埋深90-120m左右,煤層为单一稳定可采煤层,煤层平均厚度11m左右,老顶为14m厚的中粒砂岩。
工作面可采走向长度1356m,工作面宽245m,采用综采放顶煤走向长壁采煤法,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顶板。
虽然埋深浅,但实践证明,工作面普遍出现台阶现象,支架压毁,矿压显现剧烈,因而顶板控制具有特殊性。
自2013年2月21日开始生产,顶板管理问题一直困扰和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出现工作面顶板破碎,支架大面积片帮漏顶,当班压死运输机;支架安全阀开启严重,部分支架立柱被压无行程,顶梁立柱柱窝被压裂等多次顶板事故。
2、工作面来压理论分析和监测浅埋煤层老顶周期来压期间可能存在两种结构形态,即老顶“短砌体梁”结构和“台阶岩梁”结构,这两种结构容易出现滑落失稳,这是工作面周期来压强烈和出现台阶下沉的根本原因。
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陕北地区是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以其浅埋煤层资源著称。
随着煤矿采空区的逐渐扩大以及采煤规模的不断增大,矿山压力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在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上。
针对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地质特征和矿压变化规律,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矿压规律构架,可以为制定科学的矿压防治措施提供支持,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旨在探讨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分析矿压的影响因素,总结矿压防治措施,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陕北煤矿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为煤矿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控制措施。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陕北煤矿地质特征,揭示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形成机理;2. 探讨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建立矿压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3. 构建矿压规律构架,为煤矿生产提供科学的矿压管理方案;4. 剖析矿压影响因素,为煤矿生产安全提供技术支持;5. 总结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全面了解矿压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煤矿生产提供科学有效的矿压管理策略,保障煤矿生产安全与高效。
1.3 研究意义陕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之一,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作为煤炭开采的重要方式,在煤炭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矿压是煤炭开采中一个复杂而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在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中更为突出。
矿压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还对矿工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对矿压规律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可以为煤炭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技术支持,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矿压灾害的发生,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对矿压规律的深入了解还可以为未来煤炭资源的开采提供重要参考,促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陕北浅埋煤层广泛分布着井巷煤柱,对于井巷煤柱的综采工作面矿压控制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为了探究陕北浅埋煤层井巷煤柱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本文从地质条件、采煤方式、采场布置、支护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构建了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
一、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影响综采工作面矿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陕北浅埋煤层地质条件复杂,煤层厚度较大,煤质软弱,围岩硬度不一,存在着断层、褶皱等构造变形。
对于煤柱采空区和支架石柱的稳定,地质构造对于其稳定性影响很大。
在综采工作面向前推进过程中,对于不同地质条件的煤柱,需要采用不同的支护方式,以保证其稳定性。
二、采煤方式陕北浅埋煤层采用的综采工艺主要有先进割顶法、水平分层顶板先采法、气垫支承强化法等。
在不同的采煤方式下,煤柱的受力状态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进而影响煤柱的稳定性和工作面的矿压。
先进割顶法是将顶板先行切割后再回采,采空区的顶板不断下沉,煤柱与支架之间的挤压应力不断增大,对于宽煤柱的支架石柱来说,适宜采用气垫支承强化法,以提高支架的稳定性。
水平分层顶板先采法是按层分开采取顶板前置割断、层隔爆破的方法,分段支护,有助于降低煤柱之间的动应力,对于狭窄煤柱,采用煤柱强化加固形式的支护方式更为可行。
气垫支承强化法是在支架上方加设气垫,使支架下沉与煤柱抵消,有效减弱煤柱的受力状态,适宜对煤柱受力情况稳定的区域使用。
三、采场布置采场布置是指综采采煤的方向、长度和坡度等要素,在煤柱综采工作面中,确定采场布置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煤柱的稳定性和工作面的矿压。
一般情况下,煤层倾角越小,煤柱与采场交界面越大,煤柱的稳定性越好,采场长度可以适当加长,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煤柱综采工作面之间,其采场长度要根据地质条件和采煤方式等因素单独进行综合考虑。
四、支护方式支护方式是指在综采工作过程中,对于煤柱采空区的支架护策,以保证煤柱的稳定性和工作面的矿压。
在陕北浅埋煤层中,对于煤柱较宽、倾斜程度大的情况下,采用煤柱强化加固形式的支架方式,以增强煤柱的稳定性;对于支架石柱形式的支护方式,可以采用气垫支承强化法等加强支架的稳定性。
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挖掘。
为了更加高效地开采煤炭资源,陕北地区探索了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的矿压规律构架,以改善工作条件、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该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的具体内容。
一、煤层的力学特性由于煤层的受力状态非常复杂,因此需要进行力学分析和研究。
在开采过程中,煤层的力学特性会发生变化,影响煤层的稳定性和矿井的安全性。
煤层的力学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煤层的松散性和脆性煤层的松散性和脆性是指煤层的内部结构和力学性质。
煤层的结构比较松散,内部存在着很多空隙和裂隙。
煤层的力学性质则与岩石有所不同,其具有一定的脆性。
因此,在开采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控制煤层的矿压,以避免煤层失稳或破裂。
2. 煤层的变形特性煤层的变形特性是指在受到应力作用下,煤层会发生的各种变形情况。
主要包括水平压实、垂直压实和剪切变形等。
在煤层开采过程中,这些变形会引起煤层的矿压变化,从而影响矿井的稳定性。
3. 煤层的应力状态煤层的应力状态是指在开采过程中,煤层所受的应力状态。
主要包括竖向应力、水平应力、剪切应力等。
在煤层开采过程中,由于掏空的影响,煤层的应力状态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煤层的稳定性。
1. 工作面掏空区域的大小和形状工作面掏空区域的大小和形状是影响煤层矿压的主要因素之一。
如果掏空区域过大,煤层的自重将会超过强度极限,导致煤层失稳或破裂。
如果掏空区域过小,则会导致掏空区域内部的应力过大,从而导致煤层的矿压变化。
2. 工作面运输机械的运动方式和速度工作面运输机械的运动方式和速度也会影响煤层的矿压。
如果运输速度过快,将会增大煤层的应力,从而导致煤层的矿压变化。
3. 工作面的采高和采深4. 支承方式的选择支承方式的选择也是影响煤层的矿压的因素之一。
在浅埋煤层的开采过程中,常采用的支承方式为液压支架。
通过调整液压支架的张紧度,可以改变煤层的应力状态,从而控制煤层的矿压变化。
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矿压是指煤矿开采过程中,煤层和岩层在采空区下沉、变形、断裂,以及采掘工作面支护系统受力等因素所引起的围岩压力。
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主要是通过对矿山开采过程的观察和监测,结合理论分析和模拟实验,探讨煤层矿压规律和影响因素,为煤层开采和支护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影响因素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的影响因素包括:煤层厚度、采高、采煤工艺、岩性、断层、地应力、季节、气候等因素。
煤层厚度是影响矿压的主要因素之一。
煤层厚度越大,同样的采高下,地压力就越大,对煤壁和支护体系的影响也更大。
因此,在设计煤矿开采方案时,需要考虑煤层厚度与采高之间的协调。
采高是影响矿压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关系到煤壁和支护体系的稳定性。
随着采高的增加,地应力、冲击压力、支承力等也会增大,对支护体系的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进行煤层开采时,需要根据煤层特征和地质条件,确定合适的采高。
采煤工艺也会对矿压产生影响。
不同的采煤工艺会使得煤层内的应力分布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矿压的分布和大小。
因此,在开采煤层时,需要结合地质条件、采煤技术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采煤工艺。
不同岩性的煤层在开采过程中也会产生不同的矿压规律。
岩性越坚硬和紧密,煤层的稳定性就越高,矿压产生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而岩性较软、容易产生断裂的煤层,在开采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的矿压影响。
断层是影响矿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断层产生的地应力分布与普通岩层会有所区别,会导致煤层变形和破裂等问题,影响采煤效果和安全性。
季节和气候因素也会对矿压产生影响,如雨季时土壤含水量增加,会导致地面下沉,进而影响煤层的稳定性和矿压变化。
矿压规律1. 煤壁应力分布呈现出跨越压力带、下部压力带、上部压力带这三个区间,跨越压力带是应力变化较激烈的区间,煤层易发生破坏和崩落。
下部压力带和上部压力带则是稳定性较好的区间,是煤层稳定和支护的关键区域。
2. 采高对煤层矿压影响最显著,随着采高的增加,地压力也会随之增大,并向煤壁方向转移,对支护体系的影响也会增强。
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摘要:陕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尤以浅埋煤层为主。
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因临近地表,受到地压的影响较大。
本文通过对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的分析,提出了合理的矿压规律构架,为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的矿压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1. 引言2.矿压规律的分析矿压是指地下煤层开采过程中,煤岩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的动态变形。
矿压的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覆岩厚度、结构面、断层、采动方式等。
在陕北地区的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中,矿压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覆岩厚度:浅埋煤层的特点之一就是覆岩厚度较小,因此其矿压比较大。
覆岩厚度越小,矿压越大,对工作面的支护形式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结构面和断层的存在:陕北地区存在大量的结构面和断层,这些结构面和断层对煤层的矿压有着显著的影响。
结构面和断层会使得煤层岩体的力学性质发生变化,导致矿压不均匀分布。
(3)采动方式:陕北地区的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的采动方式以切顶切底为主。
这种采动方式在矿压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工作面局部矿压较大等。
3. 矿压规律构架的建立在了解了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的基础上,可以建立合理的矿压规律构架。
该构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针对不同覆岩厚度的煤层,制定相应的支护方案,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稳定。
(2)加强对结构面和断层的观察和研究,建立结构面和断层与煤层矿压规律的对应关系,为工作面的采动提供参考依据。
(3)选择合适的采动方式,结合工作面的具体情况,采用切顶切底等方式,控制矿压的分布,减小矿压对工作面的影响。
4. 结论。
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陕北是中国重要的煤炭产煤基地之一,该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但煤层覆岩条件复杂,尤其是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对煤矿生产安全和高效开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陕北地区煤炭资源概况陕北地区煤炭资源分布广泛,主要煤种有烟煤、无烟煤等。
陕北地区煤炭矿井多呈南北走向,煤层埋深一般在200米以下,属于浅埋煤层。
煤炭矿井的综采工作面采用的是破碎法开采和综合采煤机装备综采技术,因此对煤层工作面的矿压规律构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矿压规律陕北地区煤炭煤层多为软、半软煤层,矿层的顶板和底板较为松软,所以矿压规律较为复杂。
由于浅埋煤层易受地表活动的影响,所以矿压规律的变化更为不稳定。
2. 综采工作面在陕北地区,采用综采设备进行采煤作业的工作面较为普遍。
这种开采方式对矿压规律构架的要求更为严格,需要充分考虑地表活动和矿层构造的变化对矿压的影响,采取相应的矿压控制措施。
3. 安全生产煤矿生产过程中,矿压规律的合理构架对矿井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煤层工作面的矿压规律构架应能够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和高效,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概率。
1. 矿层构造矿层构造是影响矿压规律的重要因素。
地质构造对煤层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煤层的断裂和变形往往受地质构造的制约。
2. 煤层厚度煤层的厚度会影响矿压规律的变化。
较厚的煤层对矿压规律的影响更为明显,需要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来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
3. 地表活动地表活动会直接影响浅埋煤层的矿压规律。
地表活动的频繁性和剧烈性都会对煤层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4. 开采方法不同的采煤方法对矿压规律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传统的破碎法开采和现代综合采煤机装备综采技术在矿压规律构架上有不同的要求。
1. 煤层勘探对煤层的形态、结构、构造、粘结状态等进行详细的勘探,获取煤层的地质信息,为矿压规律的合理构架提供基础数据。
2. 矿压控制针对煤矿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矿压控制措施,如采用支护技术、减小工作面布置等来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