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离子通道与肿瘤研究进展
- 格式:ppt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6
钙离子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研究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于肿瘤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但肿瘤的发病机制却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之一。
现代研究发现,细胞内的钙离子在肿瘤细胞增殖以及信号传递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因此,本文将从钙离子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入手,探讨其中的调控机制。
1. 钙离子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是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凋亡等重要生命过程的信号源。
钙离子扮演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通过与一系列细胞信号蛋白相互作用,介导细胞的生命活动。
因此,钙离子在肿瘤细胞增殖中的作用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研究发现,钙离子浓度的增加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而钙离子的减少则可以使肿瘤细胞凋亡。
其中,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和内质网钙离子泵是主要的调节通路。
细胞内外环境的改变、肿瘤细胞的信号通路异常等均可能影响细胞的钙离子调节,从而发生异常的细胞增殖。
2. 钙离子通过蛋白激酶调控肿瘤细胞增殖将钙离子引起的病理变化与蛋白激酶有关是过去几十年研究的热点之一。
因为钙离子的浓度能直接影响细胞的活动程度,它通过酶系统调节细胞内的一系列信号传递,从而对细胞内内部结构发挥作用。
因此,蛋白激酶成为了钙离子调节肿瘤细胞增殖调节的新目标。
目前,已经发现多个与钙离子有关的蛋白激酶,如钙调素依赖性激酶(CaM kinase)、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它们能直接或通过激活其他信号,进而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
除此之外,前炎细胞因子等组织因子也可通过钙离子通道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从而对相关蛋白激酶产生调节作用。
3. 钙离子可调控肿瘤细胞的凋亡钙离子除了对肿瘤细胞增殖的调控之外,还能够介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对肿瘤细胞的抑制起到重要作用。
钙离子在介导凋亡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钙离子浓度的增加,可以引起多种凋亡相关的信号分子的激活,并导致细胞自发地凋亡。
这是因为,细胞内一部分钙离子不是储存在细胞内,而是储存在内质网和线粒体中等细胞器。
凋亡的信号通路既可以通过透过细胞膜引起的钙流起始,也可以透过线粒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内部的钙流起始。
细胞内钙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及其作用机制钙离子(Ca2+)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细胞内信使,对于生命活动的维持和调控具有重要作用。
在动植物细胞中,钙离子可以通过细胞膜通道进入细胞内,也可以通过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释放。
其中,细胞膜通道的运作需要钙离子通道蛋白的参与,而细胞内的Ca2+信号是由各种Ca2+通道、Ca2+离子泵、Ca2+内流以及Ca2+结合蛋白等进行协调调节的。
本文将会详细介绍细胞内钙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及其作用机制。
一、细胞内钙离子通道的分类根据细胞膜的机制以及钙离子在细胞内运输途径的不同,可以将钙离子通道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VDCCs),第二类是配体依赖性离子通道(Ligand-gated ion channels, LGICs)。
1.电压依赖型钙离子通道VDCCs是细胞膜上的一种可充电蛋白质,在细胞膜贴片或内膜片上含有对称的阳离子通道,可通过细胞膜受体激动剂的作用,直接开放通道。
此外,在电压够高时,VDCCs也能打开通道。
VDCCs在神经元、肌细胞、内分泌细胞等组织中都有广泛的分布,并发挥重要的作用,如自发性神经冲动的传递,肌细胞的收缩,以及内分泌活动的调控等。
2.配体依赖型钙离子通道配体依赖型钙离子通道主要分为两类——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的。
离子型的钙离子通道包括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nAChR)、glutamatergic receptor和GABA-a receptor等,这些通道是由四个不同的亚单位组合而成的,能够接受相应的配体(乙酰胆碱、谷氨酸等)的结合,并在配体结合时开放离子通道。
非离子型的钙离子通道包括Cation-pi and tocopherol-mediated gating channels (cat-CPG channel)和TRP激活的非选择性钙离子通道(TRPACs)等,这些通道的活动和特性并不只与Ca2+直接相关。
离子通道与肿瘤的关系研究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离子通道在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作用。
离子通道是一种在细胞膜上负责离子传递的特殊蛋白质,它们对于神经传导、肌肉收缩、心跳等生理过程都至关重要。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离子通道在肿瘤细胞中也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简要介绍离子通道的结构和功能,阐述离子通道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离子通道的结构和功能离子通道是一种穿过细胞膜的通道,可以使离子通过细胞膜,从而控制细胞内外离子的浓度。
它们由一些小的蛋白质亚基组成,这些亚基通常被纳入到大的聚集体中,形成能够穿过细胞膜的通透孔道。
不同的离子通道具有不同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疾病治疗和新药开发中。
离子通道可以通过不同的激活因子进行调节,例如电压、化学物质、压力和温度等。
这些激活因子作用于通道蛋白,改变它们的构象,并使离子通道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
离子通道的开闭状态对体内离子浓度、细胞内外环境的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神经元中,离子通道可以传递信号,从而控制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抑制性。
而在肌肉细胞中,离子通道则调节肌肉的收缩。
二、离子通道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癌细胞中存在着大量的离子通道。
在离子通道调节的疾病和癌症中,肿瘤细胞中的离子通道通常比正常细胞中表达更高,包括钠通道、钙通道、钾通道等离子通道。
1. 钠通道钠通道是一种在细胞膜上面积最大的离子通道之一。
它们主要负责细胞内外钠离子的平衡,并通过调节钠离子的浓度,控制神经元和心脏肌肉细胞兴奋的传导。
最近的研究还发现,过度表达的钠通道会促进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离子通道的过度表达通常与其基因或蛋白的异常表达有关,因此,钠通道的异常表达将成为促进肿瘤发展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2. 钙通道钙通道是一种在细胞膜上发挥重要作用的离子通道。
它们可以调节细胞内外钙离子的平衡,从而控制一系列情况下的细胞行为,包括细胞生长、分化、细胞凋亡、细胞癌变和转移等。
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与肿瘤【关键词】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肿瘤离子通道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成为了现在肿瘤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
近来,研究者将钾通道表达和已知的癌基因活性联系起来,认为某些钾通道与癌症的发生和进展直接相关。
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large-conductance Ca2+-activated K+ channels,BKCa)是钙激活钾通道(Ca2+-activated K+ channels, KCa)的家族成员之一,大量研究表明,BKCa选择性地表达于多种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对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产生广泛的影响,与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分化及侵袭密切相关,而在相应来源的正常细胞中不表达或弱表达,比如乳腺、前列腺等[1-3]。
其在肿瘤中的选择性表达可能代表了肿瘤细胞生长和肿瘤发展的有利因素,具有潜在的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本文就BKCa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情况,及其在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1 BKCa的结构及其在肿瘤中的表达1991年研究人员从果蝇slowpork位点首先克隆出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的编码基因[4]。
KCNMA1编码了BK通道的孔道α亚单位,四个α亚单位构成了钾离子微孔,并允许100-300pS的钾电流诱导产生细胞的超极化。
KCNMA1位于染色体10q22上[5],包括27个外显子。
4个α亚单位和不同的β亚单位相结合,形成不同的BKCa通道,分别是β1(KCNMB1)、β2(KCNMB2)、β3(KCNMB3)、β4(KCNMB4) [6]。
当BK通道开放时,K离子外流,膜电位更负,调节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在脑内,其参与神经递质释放的调节和病理生理状态下保护神经元避免钙超载;在平滑肌组织中,调节血管、输尿管、子宫收缩及肾小球滤过率;在耳部,调节耳蜗毛细胞频率发放及神经递质的释放等[7-9]。
研究发现BKCa在许多肿瘤组织及来源于肿瘤的细胞系中均呈异常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或细胞中却不表达或弱表达。
细胞内钙离子通道的大发现人类长期以来对生命的起源、演化、发展和调控进行研究,其中一个重要领域是对细胞的研究。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其内部的化学反应和生命周期都受到复杂的各种因素的影响。
在细胞内,钙离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调节能量代谢、细胞增殖、分化和死亡等生物学过程。
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是动态变化的,而这种变化及其调控与细胞内的钙离子通道息息相关。
细胞内的钙离子通道是指嵌入在细胞膜上的由蛋白质组成的通道,它们可以调控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从而影响多种生物学过程。
早在20世纪初期,人们就已经开始研究细胞内的钙离子通道。
当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肌肉细胞和神经元上,试图揭示它们的结构、功能和调控机制。
然而,细胞内钙离子通道的大发现是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出现的,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细胞内钙离子调控的认识,开启了细胞生物学领域的新篇章。
1983年,英国科学家Terrence W. R. Ingraham和Michael J. Berridge等人发现,位于内质网上的一种蛋白质可以在细胞刺激时通过嵌入细胞膜向细胞外释放钙离子。
他们称之为“钙离子释放激酶”,简称IP3受体,是三磷酸肌醇信号通路中的一个核心组分。
这项发现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其巨大的代表意义在于它揭示了一种新的钙离子通道,即钙离子释放激酶通道,这是一种在细胞内丰富而复杂的通道系统,涉及到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
人们对于细胞内钙离子通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也由此逐步深入。
1991年,日本科学家Shigekazu Nagata和Sadayuki Ohba等人在海螺神经元上发现了一种新的钙离子通道,称之为Trp通道。
Trp通道是由膜蛋白质组成的一种离子通道,是细胞内钙离子信号的直接调控器。
它与神经元的应激反应、光感应、痛感传导等生理和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项发现不仅扩大了人们对于细胞内钙离子通道的认识,也为新型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钙离子信号途径的研究进展钙离子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离子信号分子,在细胞生物学和生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它能够通过细胞内复杂的信号途径,触发并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细胞运动、合成及分泌化学物质等。
特别是钙离子在神经传递、肌肉收缩、电学活动等生理过程中的作用被广泛研究,而其信号通路也成为细胞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从钙离子信号通路的组成结构、调节机制及其研究进展三个方面阐述当前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
1. 组成和结构钙离子通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细胞膜和内质网等亚细胞结构,以及对钙离子具有感受性的蛋白质。
其中,细胞膜起到钙离子通透性调节的作用,包括一些离子通道、转运体和钙离子门控珠蛋白等。
而内质网则是最主要的钙离子库,内含多种钙离子结合蛋白质,可参与细胞代谢和信号调节。
除了亚细胞结构以外,很多特定的蛋白质也对钙离子的信号传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比如,钙调蛋白激酶(CaMK)、蛋白激酶(CaM)等蛋白质均是钙离子依赖性蛋白激酶,可介导钙离子信号的进一步传递和调控。
2. 调节机制钙离子信号的传递和调节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机制实现的。
在钙离子信号的初始传递中,主要涉及到钙离子的释放和内外钙平衡的维持,主要通过钙离子在细胞内的扩散、内质网的转运和钙离子绑定蛋白质的介导来实现。
而在钙离子信号的进一步传递和调节中,主要涉及到钙离子相关蛋白质的作用,需要进行对蛋白质的激活、抑制、分解等过程。
这些过程的同时还需要和其它细胞和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进行协调。
3. 研究进展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理学等科研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钙离子信号通路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比如,有关钙离子结合蛋白的结构改变、ATP酶的调控、内质网的分泌及各种信号转导途径等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学说和模型。
同时,钙离子通路在疾病诊断、治疗和新药研发等方面的应用价值也逐渐得到了广泛认可。
如心脏病、中风、癫痫、哮喘等多种疾病都与钙离子通路的异常有关,其相关药物的研究也已成为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
TRPC1与肿瘤发生的研究进展摘要】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P channels)是位于细胞膜上的一类重要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家族。
有研究报道细胞内钙离子(Ca2+)与肿瘤关系密切,直接参与肿瘤的生长、分化和侵袭等过程。
瞬时受体电位C1(TRPC1)是TRP家族中的一员,主要位于细胞膜表面,通过介导Ca2+内流调节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研究发现调控Ca2+进入细胞的 TRPC1通道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侵袭有关。
如果能阻遏此过程,为肿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现对近年来TRPC1通道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做整理分析。
【关键词】瞬时受体电位C1;肿瘤;钙离子(Ca2+);离子通道【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5-0199-02细胞内游离钙离子(Ca2+)水平与肿瘤细胞增殖具有相关性。
瞬时受体电位C1(TRPC1)是细胞膜上的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主要对Na+,Ca2+具有通透性,通过调控细胞内Ca2+稳态,从而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等过程[1,2]。
TRPC1通道与肿瘤的关系的研究逐渐增多。
现对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TRPC1概述经典瞬时受体电位(TRPC)通道蛋白为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家族,包括TRPC1-7,共七种亚型。
TRPC蛋白在C-末端,含有高度保守的TRP结构域,由25个氨基酸组成,在N-末端具有锚蛋白重复序列,其中TRPC1是第一个哺乳动物电位受体蛋白,可通过调节Ca2+内流参与细胞多种生理及病理活动。
钙离子(Ca2+)作为细胞内信号传导过程中的第二信使,细胞内Ca2+平衡的紊乱参与肿瘤细胞的多种生物学行为,如肿瘤细胞的生长、分化、转移和侵袭,是恶性肿瘤细胞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3]。
TRPC1分布于脑、肾脏、肺、前列腺、卵巢和皮肤等,不仅在正常的组织中发现TRPC1蛋白表达,研究还发现TRPC1蛋白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均有表达,参与乳腺癌、前列腺癌、神经胶质瘤、鼻咽癌、肾癌等多种肿瘤细胞株的增殖和迁移过程,以上证据表明TRPC1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细胞内钙离子调控与肿瘤发生机制探究钙离子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细胞信号传导分子,在细胞内发挥着极为重要的调控作用。
其中,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调节失衡与肿瘤发生机制存在紧密的联系。
本文将深入探究细胞内钙离子调节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并分析其中的作用机制。
一、细胞内钙离子调节的机制细胞内钙离子调控主要包括钙离子的进入、储存、释放和清除四个过程。
其中,细胞内钙离子的进入主要与钙通道有关,而细胞内钙离子的储存则依赖于内质网(ER)和线粒体等内部存储器。
细胞内钙离子的释放主要由钙离子通道或其与配体的结合释放而来。
最后,钙离子的清除主要由胞外钙离子的吸收、ER的钙离子反转以及线粒体的吸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二、细胞内钙离子调节与肿瘤的关系许多研究表明,细胞内钙离子的调控失衡与肿瘤的发生息息相关。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1. 细胞生长和增殖细胞生长和增殖是肿瘤形成的主要过程。
钙离子可以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研究表明,细胞内钙离子过多会引起细胞周期的阻滞,导致细胞增殖下降,而缺乏钙离子则会引起细胞的过度增殖。
因此,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调节与肿瘤发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2. 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形式,常常在细胞内发生,来保持组织的内稳定性。
钙离子在细胞凋亡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研究表明,钙离子的浓度升高可以诱导细胞凋亡,而缺乏钙离子则会抑制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与癌细胞的生存与死亡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钙离子是否正常调节也与肿瘤的发生有着紧密的关联。
3. 细胞迁移和侵袭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是肿瘤转移的主要过程。
钙离子可以调节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钙离子信号作为细胞内信号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影响细胞质骨架的动态变化及微观结构,并进而影响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因此,钙离子的调节也与肿瘤的迁移和侵袭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细胞内钙离子调节与肿瘤发生的作用机制以上已经阐述了细胞内钙离子调节与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接下来将重点分析其作用机制。
离子通道及其应用研究进展离子通道是一种在细胞膜上负责离子传输的蛋白通道。
它们可以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调节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和细胞内外电位差,从而参与一系列生物过程。
离子通道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首先,离子通道在药物研发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离子通道是许多药物的靶点,调节离子通道活性可以影响神经传导、心脏肌肉收缩等功能。
通过研究离子通道结构和功能,科学家们可以设计出能够选择性激活或抑制特定离子通道的药物,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心脏病等疾病。
例如,钙离子通道是心脏肌肉收缩的关键调节者,研究人员通过开发钙离子通道拮抗剂,成功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等疾病。
其次,离子通道在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等常常与离子通道的异常功能有关。
通过研究离子通道的突变及异常活性,科学家们可以揭示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机制,并开发针对特定离子通道的治疗方法。
例如,帕金森病与钾离子通道的突变相关,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开发靶向这些突变通道的药物,改善患者的病情。
再次,离子通道在科学研究中用于细胞内外电活动的记录。
离子通道参与神经元之间的电信号传导,记录离子通道的活性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理解神经网络的功能和调节机制。
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电生理方法,如膜片钳技术和蛋白表达技术,使研究人员能够更准确地记录和操控离子通道的活性,从而揭示细胞内外的离子流动和电位差的变化。
最后,离子通道还在生物传感器的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
利用离子通道对特定离子的选择性传递性质,科学家们可以将离子通道嵌入到生物传感器中,用于检测环境中的特定离子浓度。
通过监测离子通道的离子流动,可以实现对环境中离子浓度的快速和准确的检测。
这在环境监测和医学诊断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离子通道在医学和生物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研究离子通道的结构和功能,科学家们能够揭示离子流动的机制,并开发新的药物和技术来治疗疾病、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发展先进的生物传感器。
钙信号在肿瘤细胞增殖中的调节作用肿瘤是现代医学面临的一大难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钙离子调节在肿瘤发生、转移及治疗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钙离子作为细胞内信号分子之一,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生理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尤其在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肿瘤发生的角度出发,介绍钙离子在肿瘤细胞增殖中的调节作用,并探究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一、钙信号介导细胞增殖的重要性细胞增殖是指细胞数量的增加,是繁殖和发育过程中的基本生理过程。
正常情况下,细胞增殖是维持组织的基础,同时也是修复受损组织和代谢储备的必要手段。
但是,当细胞增殖出现异常,就会导致不良后果,如肿瘤的发生和转移等。
研究发现,钙信号在细胞增殖过程中的调控很重要。
细胞中的钙离子浓度的变化,可以启动许多特定过程,如蛋白质激酶和磷酸酶等的活性调整,从而发挥调控细胞凋亡、生长和分化等生物学功能的作用。
二、1. 钙离子调控肿瘤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钙离子可以通过对细胞膜钙通道和内膜钙泵的调节来协调细胞内外钙离子的平衡,从而影响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和行为。
这种钙离子的内外调控作用对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钙离子在肿瘤细胞内被释放出来后,可以诱导细胞中的蛋白激酶C(PKC)的激活,促进转运蛋白的表达和功能的改变,使肿瘤细胞获得增殖、转移和侵袭能力。
同时,钙离子还能激活细胞核因子κB(NF-κB)途径,促进肿瘤细胞增殖。
2. 细胞凋亡的钙信号途径除了通过调节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钙信号还可以通过启动肿瘤细胞凋亡的途径来限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例如,当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升高时,细胞色素c被释放出来,进一步引起凋亡标志蛋白的激活,是细胞发生凋亡。
有研究证实,钙离子通道或钙离子调节酶等分子的过表达或突变,可以导致凋亡途径的失活,从而出现肿瘤细胞的增殖。
三、基于钙离子的肿瘤治疗前景1. 靶向钙离子信号的肿瘤治疗由于钙离子在肿瘤发生和转移中的重要作用,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利用钙离子信号来治疗肿瘤的方法。
钙离子调节的细胞死亡与肿瘤发生关系的研究细胞死亡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现象, 它是维持生命的一项至关重要的过程.正常情况下,细胞死亡分为自发的凋亡和受外界因素激活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简称细胞凋亡)。
凋亡一般只发生在正常细胞中,而程序性细胞死亡则在多种异常情况下发生。
肿瘤发生的机制与细胞死亡密切相关,细胞凋亡的抑制是肿瘤细胞生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探讨钙离子调节与细胞凋亡、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
钙离子是细胞信号转导和调节的重要离子。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形成了细胞膜内外的静电位差,细胞通过维持这种不同的离子浓度差来维持生命功能。
钙离子是细胞内重要的细胞信号传递第二信使,其浓度在细胞中维持着动态平衡。
钙离子呈现高度变化的过程,其中少量的洛特尔轮换(L-type)钙通道在局部区域开放,即可造成钙离子的涨落。
钙离子可通过激活钙消息发生器来触发细胞凋亡过程。
钙离子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作用。
如,当细胞膜上的钙通道开放时,细胞内的游离钙离子浓度增高,从而形成了钙离子内泳池(calsomes)。
这些离子能够夹在一些具有结构重要性的蛋白中,从而影响它们的功能,例如,它们可以结合到“死亡受体”上,并转导受体介导的凋亡信号,也能够激活半胱氨酸蛋白酶,将其激活以促进凋亡。
另一方面,钙离子还可以通过调节其他凋亡信号传导的分子来介导细胞死亡。
例如,当钙离子浓度变高时,它们可调节细胞中的凋亡相关的蛋白激酶,如与肿瘤发生相关性较强的Caspase蛋白簇。
鲜有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境下,Caspase家族成员在肿瘤细胞中也有细胞死亡调控的作用。
钙离子调节细胞凋亡和肿瘤发生的关系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这些研究发现,在某些情况下,肿瘤细胞的细胞死亡途径被钙离子的调节所影响。
例如,恶性肿瘤细胞通常表现出较低的Caspase-3蛋白表达量,同时伴随着钙离子在细胞凋亡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发生变化,从而增强了细胞的凋亡能力。
此外,一些钙离子通道和负责细胞内钙离子平衡的钙离子转运蛋白在肿瘤细胞中也发生了过度表达。
*通讯作者:Yi Lu ,Email: luyi5555@ ;Jian Zhang ,Email: jianzhang008@1长寿与老年相关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宁 530021,广西,中国;2广西医科大学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南宁 530021,广西,中国;3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深圳 518055,广东,中国;4美国匹茨堡大学泌尿系,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 15232,美国钙敏感受体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黄麓颖1,2,张健3,4*,卢奕2,3*【摘要】 背景与目的 随着受体蛋白研究的不断深入,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最多样化的细胞膜受体超家族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 couple receptor ,GPCRs ),已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 ,CaSR ),作为GPCRs 中的一员,在人体各个组织和器官中均有表达,其表达水平的异常与多种疾病包括某些肿瘤密切相关。
然而,由于CaSR 的作用依肿瘤类型的不同而异,CaSR 在前列腺癌、卵巢癌、乳腺癌等癌症中呈高表达,促进某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参与肿瘤细胞增生、血管形成和肿瘤细胞转移等致癌过程;与此相反,在甲状旁腺、胃及结肠等肿瘤中,CaSR 的表达发挥抑癌作用。
本文将对CaSR 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作用进行简要概述。
【关键词】 钙敏感受体;肿瘤;药物敏感性;G-蛋白偶联受体;预后·综述·用。
正常情况下,CaSR 能够感受细胞外Ca 2+浓度的改变,介导机体Ca 2+稳态的维持与调节、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同时参与细胞内外信号的传递、心肌细胞兴奋-收缩偶联等活动[3]。
CaSR 的异常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如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根据肿瘤发生器官的不同,CaSR 发挥多重作用,既有抗肿瘤作用,也有促进肿瘤发展的作用[4,5]。
1 CaSR 的结构及功能1.1 CaSR 的结构CaSR 是1993年Brown 等人在牛的甲状旁腺细胞中首次克隆并命名,随后1995年,人的CaSR 是由Garrett 等从甲状旁腺中获得[6]。
TRPV6:未来预防与治疗结肠癌的新靶点[摘要]: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等因素,使结肠癌成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结肠癌的全球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和肺癌,已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与健康。
由于其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发现时,常已进展至中晚期,导致预后不佳。
近年来,结肠癌的靶向治疗使众多患者受益,其中TRRV通道对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备受关注,成为预防和治疗结肠癌的重要研究方向。
据研究表明钙离子参与细胞的增殖、迁移及凋亡等过程,是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关键角色。
因此调节钙离子通道对于预防和抑制肿瘤的形成是有意义的,而TRPV6是TRP家族中目前已知的高选择性钙离子通道之一,TRPV6mRNA及蛋白在一些人类恶性肿瘤中过度表达,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胰腺癌以及结肠癌等。
本文着重对TRPV6可能作为未来结肠癌预防和治疗的靶点作一综述。
[关键词]:TRPV6 ;钙离子通道;结肠癌中图分类号 R735.3结肠癌在发达国家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许多因素被发现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包括结肠细胞代谢、高危管腔环境、炎症以及饮食等生活方式,然而结肠癌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1]。
关于结肠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结合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
通常情况下,早期和进展期结肠癌患者的5年治愈率可达70%以上;晚期结肠癌患者的5年治愈率仅为10%-3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特定钙通道的表达变化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2]。
1.Ca²⁺与结肠癌据报道,乳腺癌、胃癌、肝癌等肿瘤的发生发展均伴有钙离子内流水平的变化。
Ca²⁺是一种无处不在的第二信使,其作为多种细胞过程的信号分子,如控制细胞周期、凋亡和迁移。
Ca²⁺浓度在细胞内受到严格的调控,其细胞内浓度远低于细胞外,这种控制对于细胞内稳态至关重要[3]。
除了细胞外,内质网(ER)和线粒体也是重要的Ca²⁺存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