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止泻药一览表
- 格式:docx
- 大小:85.39 KB
- 文档页数:3
腹泻分级
腹泻可按消化道症状轻重、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程度及全身中毒症状明显与否,分为轻型腹泻、中型腹泻与重型腹泻。
轻型腹泻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洛哌丁胺胶囊进行治疗。
中型腹泻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进行治疗。
重型腹泻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服用蒙脱石散等药物进行治疗。
具体如下:
1、轻型腹泻:轻型腹泻一般指每天腹泻次数少于四次。
轻微腹泻与中度脂肪肝有一定的关系,因为随着腹泻的发展,会导致肝脏受到损伤,肝功能异常,从而引起胆汁代谢失常,需要用胆汁来消化的蛋白质和脂肪就不能被完全消化掉,导致食物积聚在回肠下端和升结肠,之后在细菌的作用下,就会引起食物发酵,并产生大量的气体,从而引起轻型腹泻等不良症状。
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服用盐酸洛哌丁胺胶囊、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2、中型腹泻:中型腹泻一般是由肠道内感染引起的,同时还伴有轻、中度脱水或有轻度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精神不振、烦躁等。
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服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枯草杆菌二连活菌肠溶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3、重型腹泻:重型腹泻一般指每天腹泻超过五次,甚
至是有十余次以上的大便。
重型腹泻多因肠道内感染而引起,发病较急,不仅消化道症状突出,而且还会出现中毒、脱水、低钾血、低钙血等严重性的全身症状。
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服用蒙脱石散、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进行治疗。
腹泻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及手部的卫生,勤洗手。
发生腹泻后及时对腹泻做出对症处理,且在发生腹泻后多注意保暖,多喝热水,防止脱水,注意休息。
常用止泻药一览表类别药名商品名作用原理用法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减弱肠道蠕动类地芬诺酯苯乙哌啶减弱肠道蠕动,使肠内容物通过延迟,利于肠内水分的吸收。
每次1~2片,每日2~4次。
偶见口干、腹部不适、恶心、呕吐、思睡、眩晕、头痛、烦躁、失眠等,大剂量可产生欣快感,长期服用可致依赖性。
洛哌丁胺易蒙停对抗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延长食物在小肠停留的时间,促进水、电解质及葡萄糖的吸收。
止泻作用显著。
通常首次2片,以后每次1片,至腹泻停止,每日总量不超过8片。
皮疹、瘙痒、口干、腹胀、恶心、厌食、呕吐、头痛、头晕、乏力。
严重中毒性、感染性腹泻者、重症肝损害者慎用。
匹维溴铵得舒特选择性胃肠道钙离子拮抗剂,缓解肠道痉挛,恢复正常的肠道运动功能。
每片50毫克,每日3次,每次1片。
偶见腹部不适。
收敛吸附剂双八面蒙脱石思密达加强粘膜屏障的生理功能,防止有害因素对肠粘膜的侵害。
散剂:3克一袋,每次1袋,一日3次。
联合用药,其他药物应在服思密达前1小时服;可引起轻度便秘。
药用炭能吸附肠内有害物质。
用于食物中毒。
成人每次1.5~4.0克,每日3次。
能吸附抗生素等药物,其他药物应在服药用炭前1小时服。
微生态调节丽珠肠乐回春生双歧杆菌活菌制剂,补充有益菌,阻止致病菌的定植和入侵。
胶囊剂:每粒含双歧杆菌0.5亿。
口服:每次l~2粒,早晚餐后各服l次。
无毒副反应,服用时应停用抗生素。
剂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活菌制剂,补充有益菌,阻止致病菌的定植和入侵。
胶囊剂,口服:每次2~4粒,每日3次。
无毒、无副反应,服用时应停用抗生素。
整肠生地衣芽胞杆菌活菌制剂。
产生抗菌活性物质,对致病菌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胶囊剂:每粒0.25克,每粒含2.5亿活菌。
口服:每次2粒,每日3次。
服用时应停用抗生素,正常人常规剂量和加倍剂量均可耐受,加倍剂量时可出现便秘。
酪酸菌制剂米雅 BM促使有益菌增殖,抑制病原菌生长。
每片20毫克,每日3次,每次1~3片。
常用止泻药一览表腹泻是消化道系统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其发病基础是胃肠道的分泌、消化、吸收运动等功能障碍,使消化液分泌量增加,食物不能完全分解,吸收量减少和胃肠蠕动加速等,最终导致粪便性状稀薄和排便次数增加。
腹泻常见治疗药物应根据病因而定。
为便于选择,按其作用原理大致分成几类。
由于品种较多,选其临床常用者列下表。
医生点评:腹泻可由多种疾病引起。
用药应针对病因,肠道细菌性感染如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等急性腹泻应给予抗生素,可根据感染轻重程度适当选择。
在加用抗生素的同时可配合使用其他药物,如思密达或整肠生等,也可服用中药制剂香连丸。
因食物中毒引起的腹泻可用药用炭止泻,思密达也有吸附有害物质的作用。
腹泻时间较长者应及时行结肠镜、钡灌肠等相关检查,便于及早发现结直肠肿瘤或溃疡性结肠炎等严重疾病,不可随意用止泻药,以免贻误病情。
对于各项检查无明确器质性病变的慢性腹泻者,可能为肠功能紊乱,称为肠易激综合症。
可选用匹维溴铵、微生态调节剂中的一种或中药制剂固本益肠丸等治疗。
在应用抗生素过程中发生的腹泻多与肠道内菌群失调有关。
在人体肠道中有数以10万亿计的微生物,这些细菌与人体间互相依存、互相作用构成微生态平衡,维持人体的健康。
近年来由于新的抗生素越来越多,抗菌范围越来越广,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严重干扰破坏了微生物的平衡,由此造成的腹泻越来越多。
微生态调节剂是参与肠内微生物平衡的物质,可促进有益菌的增殖,抑制致病菌的生长,恢复肠道的微生物平衡。
对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可选用微生态调节剂中的1~2 种,如整肠生或整肠生加乳酸菌素。
抗生素的使用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时一定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尽量避免长时间的应用,不可随意甚至滥用抗生素,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1.辛温解表药:麻黄。
桂枝.紫苏叶.荆芥。
防风。
细辛.白芷.香薷。
羌活.独活.藁本。
辛夷.生姜。
葱白.石胡荽.苍耳子。
芸香草.柽柳。
2.辛凉解表药:薄荷。
蝉蜕.葛根。
柴胡。
升麻。
牛蒡子.桑叶.菊花。
蔓荆子。
淡豆豉.浮萍。
木贼。
3.清热泻火药:石膏.寒水石.知母。
栀子。
芦根。
竹叶。
天花粉。
夏枯草.淡竹叶。
密蒙花。
谷精草.青葙子.压趾草4.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
龙胆草.苦参.秦皮.白鲜皮.椿白皮。
.(泻火解毒药):黄芩。
黄连。
黄柏.犀角.芒硝.龙胆草.水牛角。
5.清热解毒药:连翘。
拳参。
贯众。
玄参。
牛黄.白薇。
大黄。
射干.绿豆。
甘草.秦皮。
红藤.酸浆.白蔹.马勃.青黛。
漏芦。
升麻.菊花。
大蓟.小蓟.地榆。
朱砂。
紫珠.蔊菜。
硼砂。
金银花.忍冬藤.连翘心。
大青叶。
板蓝根.水牛角。
.蒲公英。
鱼腥草.白头翁.败酱草。
穿心莲.蚤休(七叶一枝花)。
半枝莲。
半边莲.土茯苓。
山豆根。
马齿苋.垂盆草.四季青。
金果榄.凤尾草.天葵子。
千里光。
金荞麦。
山慈菇.地锦草.鸦胆子。
鸭跖草。
雷公藤。
豨莶草.金钱草.地耳草.青木香.鸡矢藤.仙鹤草。
苎麻根。
黄药子.羚羊角.紫花地丁。
白花蛇舌草.。
6.清热凉血药:犀角。
玄参.牡丹皮。
赤芍。
紫草。
白薇.水牛角.生地黄。
7.清退虚热药:青蒿.白薇。
鳖甲.知母.黄柏。
龟板.秦艽.地骨皮。
银柴胡.胡黄连。
8.泻下药:大黄.芒硝.芦荟。
羊蹄.玄明粉。
番泻叶.。
9.润下药:(润肠通便)杏仁。
桃仁.当归。
百部.蜂蜜.桑葚.锁阳.火麻仁。
郁李仁。
何首乌。
紫苏子。
瓜蒌仁。
柏子仁。
松子仁。
黑芝麻.决明子.车前仁.胡桃仁。
冬葵子.肉苁蓉。
10.峻下药:甘遂。
巴豆.大戟.芫花。
商陆.牵牛子.11.祛风湿散寒药:羌活。
独活.川乌.草乌.辛夷.苍术。
木瓜.蚕沙。
松节。
蕲蛇。
白花蛇.乌梢蛇.威灵仙。
雷公藤。
伸筋草。
寻骨风.海风藤。
老鹳草.路路通。
苍耳子。
.12.祛风湿清热药:秦艽.防己.桑枝.萆薢。
几个常见腹泻症状及相应方剂参苓白术散: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
脾胃虚弱的人常面色萎黄、容易疲劳、胃口差、食欲不好,由于营养吸收较差,这类人身体通常比较消瘦。
脾虚导致饮食不易消化,还会“生湿”,表现为腹泻。
主要选用健脾益气类的中药治疗。
附子理中丸:治疗脾胃虚寒,主要表现在腹泻次数多,大便清稀少异味,称为水样便,伴有腹痛、腹部怕凉喜暖,手脚冰凉。
治疗时偏重温中健脾。
四神丸这种腹泻与年老体虚、阳气不足及房事过度有较大关系。
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胃,就会导致运化失常,而黎明之前人体阳气较弱,阴寒较盛,容易腹痛肠鸣,有便意,泻后阴寒之气随之而去,腹部不适感就会缓解,所以本型腹泻又称为“五更泻”,也叫“鸡鸣泻”。
丁桂儿脐贴夏秋换季时节,天气时暖时热,腹泻的小儿就会多起来,且以2岁内的婴幼儿多见。
一种是消化不良或者着凉引起的腹泻,这种粪便多数呈绿色。
第二种是脾胃虚寒型的儿童,此种腹泻常会伴有手脚冰凉。
痛泻要方其泄泻属肝郁脾虚型。
中医认为,肝对调节人体气机有重要作用,脾胃消化功能的正常也有赖于肝的调节。
各种不良情绪的刺激均可使肝脏气机不畅,干扰脾胃的消化功能,出现腹痛泄泻等症状。
保和丸这属于食积化热导致的泄泻。
主要是因为长时间饮食不节制,损伤了脾胃的功能,饮食得不到正常消化,下趋肠道而成泄泻。
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脾胃功能异常则腹部胀闷不适,饮食减少。
由于消化不良,本型病人还常出现食积内热的表现。
希望以上的几个药房能对你有帮助!!黄柏知母麦冬玉竹酸枣仁柏子仁会拉肚子的补阴的药有些腻,难消化,就会拉肚子。
里面直接就有通便作用的是酸枣仁、柏子仁。
商陆性味苦寒,有毒,具有泻下功效,使用剂量为5~10g。
现代研究认为,本品含有商陆碱,引起中毒时则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能引起中枢神经麻痹、呼吸运动障碍等。
牵牛子性味苦寒,有毒,具有泻下去积功效。
现代研究认为,本品所含的牵牛子甙在肠内遇胆汁及肠液分解出牵牛子素,能刺激肠道,增进蠕动,导致强烈的泻下。
止泻常用哪些药?1. 引言腹泻是指粪便稀薄、次数增多,伴有排便急迫感和腹痛的症状。
腹泻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食物中毒、药物反应、消化系统疾病等。
对于轻度腹泻,通常可以通过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来缓解症状。
但对于持续时间较长或症状较严重的腹泻,可能需要使用止泻药物来控制症状。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止泻药物,同时也提醒读者,如果腹泻症状持续且无法自行缓解,应及时就医。
2. 止泻药物分类根据作用机制以及药物成分,常见的止泻药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肠道吸附剂:这类药物通过吸附肠道内的毒素、细菌等物质来减轻腹泻症状。
常见的肠道吸附剂包括硅胶、蒙脱石等,这些药物通常以粉剂或片剂的形式使用,通过口服方式给药。
•肠道黏膜保护剂:这类药物能够保护肠道黏膜,减少炎症反应,缓解腹泻症状。
常见的肠道黏膜保护剂包括鸦胆子、凋亡抑制因子等,这些药物通常以口服液或片剂的形式使用。
•肠蠕动调节剂:这类药物可以调整肠道蠕动的速度,从而减轻腹泻症状。
常见的肠蠕动调节剂包括鸦胆子、山楂等中药,也有一些西药如乌托邦等。
•肠道分泌调节剂:这类药物能够抑制肠道分泌液体的过程,减少腹泻引起的水分丧失。
常见的肠道分泌调节剂有罗拉莫司等。
此外,还有一些辅助性止泻药物,如口服补液盐、益生菌等,可以辅助治疗腹泻症状。
3. 常用的止泻药物3.1 肠道吸附剂硅胶:硅胶是一种非常常用的肠道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吸附毒素和细菌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减轻腹泻症状。
硅胶一般以粉剂的形式存在,在服用时需要将其与水混合搅拌均匀后服用。
蒙脱石:蒙脱石也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吸附剂,具有吸附水分和毒素的能力,能够有效改善腹泻症状。
蒙脱石可以以粉剂或片剂形式存在,口服时需要将其与水混合后服用。
3.2 肠道黏膜保护剂鸦胆子:鸦胆子是一种中药,具有保护肠道黏膜、减少炎症反应的作用,对于腹泻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鸦胆子通常以口服液的形式使用,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来调整用药剂量。
凋亡抑制因子:凋亡抑制因子是一种肠道黏膜保护剂,能够促进肠黏膜上皮细胞的修复,减缓腹泻症状。
腹泻的药物治疗1. 严重的非感染性腹泻可用止泻药。
常用的止泻药分为三种:(1)收敛、吸附、保护黏膜止泻药,主要有蒙脱石(3 g,tid,po)、药用炭(1.5~4 g,bid/tid,po)、鞣酸蛋白(1~2 g,tid,po);(2)减少肠蠕动止泻药,主要有复方樟脑酊(2~5 mL,tid,po)、地芬诺酯(2~5 mg,tid,po)、洛哌丁胺(4 mg,tid,po);(3)抑制肠道过度分泌的止泻药,主要是消旋卡多曲(100 mg,tid,po)。
2. 腹泻伴腹痛,可选用一些解痉止痛药,如阿托品、山莨菪碱。
3. 严重营养不良者,给予营养支持。
谷氨酰胺是生长迅速的肠粘膜细胞所特需的氨基酸,与肠粘膜免疫功能、蛋白质合成有关。
因此,对弥漫性肠黏膜受损者,在补充氨基酸时应注意补充谷氨酰胺。
对因治疗1. 对于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必须采用抗感染治疗,以针对病原体的抗菌治疗最为理想。
比如细菌性痢疾,沙门菌或产毒性大肠杆菌、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
常用的抗菌药物有诺氟沙星(一次300~400 mg,bid,po,5~7 天)、环丙沙星(一日1 g,bid,po)、复方新诺明(1 g,q12 h,po)、盐酸小檗碱(0.1~0.3 g,tid,po)等。
而对于阿米巴、鞭毛虫感染所致的腹泻,常采用甲硝唑治疗(一次0.4~0.6 g,tid,7 天)。
2. 对于乳糖不耐症和麦胶性肠病,则需分别剔除食物中的乳糖或麦胶成分。
3. 高渗性腹泻应停食高渗的食物或药物。
4. 胆盐重吸收障碍引起的腹泻可用考来烯胺吸附胆汁酸以止泻。
5. 胆汁酸缺乏所致的脂肪泻,可用中链脂肪代替日常使用的长链脂肪。
补液治疗重中之重是补液,对于腹泻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脱水,补液也分三六九等。
若无脱水情况,只需预防脱水和营养不良,而对于脱水和重度脱水时,则需紧急治疗。
1. 预防脱水无脱水的腹泻患者需要多补充液体和盐以补充因腹泻引起的水和电解质丢失。
否则,可能会出现脱水体征。
中医止泻的十个小妙招
一、熬制陈皮粥
陈皮一把,加入糯米一斤,1 - 1.5L的清水煮粥,加入一点点盐,调味后熬煮至米熟,每日早晚食用,可缓解腹泻。
二、服用薏米汤
薏米50克,水煮汤,可减少每日腹泻次数,改善腹泻。
三、用玉竹粥改善腹泻
玉竹粥可帮助调节肠道蠕动,改善腹泻。
四、粗粮烧糜糊
选择粗粮,如大米、紫米杂粮、黑米等,将粗粮煮至稠糊状,经
常吃糜糊,可以缓解腹泻症状。
五、通畅肠胃
用大黄、白术、艾叶等中药去药,不仅可清热解毒,还可开启肠胃,使肠胃正常运转,缓解腹泻病症。
六、服用麦芽糊精
将麦芽50克,用清水煮至收缩后,再加200毫升水,搅拌至浓稠,每日1—2次,可帮助调节肠胃,润泽肠壁,缓解腹泻症状。
七、服用芝麻汤
将芝麻1汤匙,加入清水煮汤,每日早晚服用后,有助于改善肠
胃功能,缓解腹泻。
八、药汤
将枸杞13克、白术10克,加入清水煮后,每日2次,有助于改
善肠胃功能,改善腹泻。
九、服用菊花茶
菊花2-3克,用清水冲服,具有润滑肠壁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
腹泻症状。
十、服用荷叶茶
将荷叶3 - 5克,加入适量清水冲泡,每日早晚服用,有助于改
善肠胃功能,缓解腹泻。
以上就是中医治疗腹泻的十个小妙招,希望大家能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坚持适当锻炼,注意保持肠道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因腹泻引起的病症和症状,从而达到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身体素质的效果。
1.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叶.荆芥.防风.细辛.白芷.香薷.羌活.独活.藁本.辛夷.生姜.葱白.石胡荽.苍耳子.芸香草.柽柳。
2.辛凉解表药:薄荷.蝉蜕.葛根.柴胡.升麻.牛蒡子.桑叶.菊花.蔓荆子.淡豆豉.浮萍.木贼。
3.清热泻火药:石膏.寒水石.知母.栀子.芦根.竹叶.天花粉.夏枯草.淡竹叶.密蒙花.谷精草.青葙子.压趾草4.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秦皮.白鲜皮.椿白皮.。
(泻火解毒药):黄芩.黄连.黄柏.犀角.芒硝.龙胆草.水牛角.。
5.清热解毒药:连翘.拳参.贯众.玄参.牛黄.白薇.大黄.射干.绿豆.甘草.秦皮.红藤.酸浆.白蔹.马勃.青黛.漏芦.升麻.菊花.大蓟.小蓟.地榆.朱砂.紫珠.蔊菜.硼砂.金银花.忍冬藤.连翘心.大青叶.板蓝根.水牛角..蒲公英.鱼腥草.白头翁.败酱草.穿心莲.蚤休(七叶一枝花).半枝莲.半边莲.土茯苓.山豆根.马齿苋.垂盆草.四季青.金果榄.凤尾草.天葵子.千里光.金荞麦.山慈菇.地锦草.鸦胆子.鸭跖草.雷公藤.豨莶草.金钱草.地耳草.青木香.鸡矢藤.仙鹤草.苎麻根.黄药子.羚羊角.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
6.清热凉血药:犀角.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白薇.水牛角.生地黄.。
7.清退虚热药:青蒿.白薇.鳖甲.知母.黄柏.龟板.秦艽.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8.泻下药:大黄.芒硝.芦荟.羊蹄.玄明粉.番泻叶.。
9.润下药:(润肠通便)杏仁.桃仁.当归.百部.蜂蜜.桑葚.锁阳.火麻仁.郁李仁.何首乌.紫苏子.瓜蒌仁.柏子仁.松子仁.黑芝麻.决明子.车前仁.胡桃仁.冬葵子.肉苁蓉.。
10.峻下药:甘遂.巴豆.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
11.祛风湿散寒药:羌活.独活.川乌.草乌.辛夷.苍术.木瓜.蚕沙.松节.蕲蛇.白花蛇.乌梢蛇.威灵仙.雷公藤.伸筋草.寻骨风.海风藤.老鹳草.路路通.苍耳子.。
12.祛风湿清热药:秦艽.防己.桑枝.萆薢.稀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穿山龙.丝瓜络.。
止泻药知识点总结一、止泻药的分类根据不同的作用机制,止泻药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吸附剂、肠道收敛剂、蠕动抑制剂和分泌抑制剂等。
1.吸附剂:吸附剂是一类通过吸附、结合、沉淀或凝聚来消除毒素、细菌、气体或水分等的药物,常用于治疗腹泻。
常见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硅胶等,它们通过增加粪便的质量和黏稠度,减少排泄次数,从而起到止泻的作用。
2.肠道收敛剂:肠道收敛剂主要通过收敛和减少肠蠕动来达到止泻的效果。
常见的肠道收敛剂包括复方鸦片浸膏、麻黄素、麻米松等,它们可以通过作用于肠道黏膜的镇痛和收敛效应,抑制肠蠕动和分泌,从而减少腹泻。
3.蠕动抑制剂:蠕动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肠道蠕动来减少排便次数和增加排便间隔时间,从而达到止泻的效果。
常见的蠕动抑制剂包括土霉素、氧氟沙星、麻黄碱等,它们通过作用于肠管神经和肌肉,干扰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和蠕动,减少排泄次数,从而起到止泻的作用。
4.分泌抑制剂:分泌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肠道分泌,减少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出,从而达到止泻的效果。
常见的分泌抑制剂包括止泻灵、左旋氨氯地平、甲苯磺丙氨酸等,它们可以通过抑制肠道分泌的激素、离子通道和运输蛋白等,减少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从而起到止泻的作用。
二、止泻药的适应症止泻药适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腹泻,包括感染性腹泻、食物中毒、药物反应性腹泻、神经性腹泻、功能性腹泻等。
具体适应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引起的腹泻,常伴随发热、腹痛、腹泻次数增多等症状。
对于轻度和中度的感染性腹泻,可以选择吸附剂或肠道收敛剂进行治疗,如活性炭、鸦片类药物等。
2.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由食用变质、污染或有毒食物所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症,常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
对于轻度和中度的食物中毒,可以选择吸附剂或肠道收敛剂进行治疗,如活性炭、鸦片类药物等。
3.药物反应性腹泻:药物反应性腹泻是由于药物的刺激或不良反应所引起的腹泻,如抗生素、放射性对比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泻立停说明书泻立停说明书产品简介泻立停是一种针对肠胃疾病的非处方药,主要用于缓解腹泻症状。
它含有一种特殊的药物成分,能够有效控制肠道蠕动,减少肠胃蠕动频率,从而缓解腹泻引起的不适感。
泻立停以其高效、安全的特点,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适应症泻立停适用于下列病症:1. 急性腹泻;2. 慢性腹泻;3. 旅行者腹泻。
使用方法成人用法1. 初次服用:每次口服2片,一日3次,餐前或餐后均可。
2. 定期服用:根据个人病情和医生建议,每日剂量可适当增加或减少。
儿童用法儿童年龄段服用剂量需根据医生的指示来决定,因此请在使用前咨询医生。
注意事项在使用泻立停之前,请注意以下几点:1. 不得超过建议剂量或使用时间长于医生推荐的期限。
2. 对药物过敏的人禁止使用。
3.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禁用。
不良反应根据使用情况的不同,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不良反应:1. 肠胃不适,如恶心、呕吐、腹痛等。
2. 头痛、头晕。
3. 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
若出现任何不适症状,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药物相互作用在使用该药物时,需特别注意与以下药物的相互作用:1. 抗生素:可能会影响泻立停的疗效。
2. 抗忧郁药物:可能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泻立停的同时,如有需要,应与医生核实其他药物的使用情况。
储存条件请将泻立停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高温或阳光直射。
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以免误食。
总结泻立停是一种非处方药,主要用于缓解腹泻症状。
使用时请注意遵守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有不适或疑问,请咨询医生的指导。
确保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以获得最佳的疗效。
**注意:本说明书仅供参考,具体使用和剂量应遵循医生的指示。
**。
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1.辛温解表药:麻黄。
桂枝。
紫苏叶.荆芥。
防风。
细辛.白芷.香薷.羌活。
独活。
藁本。
辛夷.生姜。
葱白.石胡荽。
苍耳子。
芸香草。
柽柳。
2.辛凉解表药:薄荷.蝉蜕.葛根.柴胡。
升麻。
牛蒡子。
桑叶。
菊花。
蔓荆子.淡豆豉.浮萍.木贼。
3.清热泻火药:石膏。
寒水石.知母。
栀子。
芦根。
竹叶.天花粉.夏枯草。
淡竹叶.密蒙花.谷精草.青葙子.压趾草4.清热燥湿药:黄芩。
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
秦皮.白鲜皮.椿白皮.。
(泻火解毒药):黄芩。
黄连.黄柏.犀角.芒硝.龙胆草。
水牛角。
.5.清热解毒药:连翘.拳参。
贯众.玄参。
牛黄。
白薇.大黄.射干.绿豆.甘草.秦皮。
红藤.酸浆。
白蔹.马勃。
青黛.漏芦.升麻.菊花。
大蓟.小蓟。
地榆。
朱砂。
紫珠。
蔊菜.硼砂。
金银花.忍冬藤。
连翘心.大青叶.板蓝根。
水牛角。
蒲公英。
鱼腥草.白头翁.败酱草.穿心莲.蚤休(七叶一枝花).半枝莲.半边莲。
土茯苓.山豆根。
马齿苋.垂盆草.四季青.金果榄.凤尾草.天葵子。
千里光.金荞麦.山慈菇。
地锦草。
鸦胆子.鸭跖草。
雷公藤.豨莶草.金钱草。
地耳草.青木香.鸡矢藤.仙鹤草.苎麻根。
黄药子。
羚羊角。
紫花地丁。
白花蛇舌草。
.6.清热凉血药:犀角.玄参.牡丹皮.赤芍。
紫草.白薇.水牛角.生地黄。
7.清退虚热药:青蒿.白薇.鳖甲。
知母。
黄柏.龟板.秦艽。
地骨皮。
银柴胡。
胡黄连.。
8.泻下药:大黄.芒硝。
芦荟.羊蹄.玄明粉。
番泻叶。
9.润下药:(润肠通便)杏仁.桃仁.当归。
百部。
蜂蜜。
桑葚.锁阳。
火麻仁.郁李仁。
何首乌.紫苏子。
瓜蒌仁.柏子仁.松子仁.黑芝麻。
决明子.车前仁。
胡桃仁。
冬葵子.肉苁蓉。
.10.峻下药:甘遂.巴豆。
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
11.祛风湿散寒药:羌活.独活.川乌。
草乌.辛夷.苍术。
木瓜.蚕沙.松节。
蕲蛇.白花蛇。
乌梢蛇。
威灵仙。
雷公藤.伸筋草。
寻骨风。
海风藤.老鹳草.路路通。
苍耳子。
12.祛风湿清热药:秦艽.防己.桑枝。
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1.辛温解表药:麻黄。
桂枝。
紫苏叶.荆芥。
防风。
细辛.白芷.香薷。
羌活.独活。
藁本。
辛夷.生姜。
葱白.石胡荽.苍耳子。
芸香草。
柽柳。
2.辛凉解表药:薄荷.蝉蜕。
葛根.柴胡。
升麻。
牛蒡子。
桑叶.菊花.蔓荆子。
淡豆豉。
浮萍。
木贼。
3.清热泻火药:石膏.寒水石.知母。
栀子。
芦根.竹叶.天花粉.夏枯草。
淡竹叶。
密蒙花.谷精草。
青葙子。
压趾草4.清热燥湿药:黄芩。
黄连。
黄柏。
龙胆草。
苦参。
秦皮。
白鲜皮.椿白皮。
(泻火解毒药):黄芩。
黄连。
黄柏.犀角.芒硝.龙胆草。
水牛角.。
5.清热解毒药:连翘。
拳参。
贯众。
玄参.牛黄.白薇.大黄。
射干。
绿豆。
甘草。
秦皮。
红藤。
酸浆.白蔹。
马勃.青黛。
漏芦.升麻。
菊花。
大蓟.小蓟。
地榆.朱砂。
紫珠。
蔊菜。
硼砂。
金银花。
忍冬藤。
连翘心。
大青叶.板蓝根。
水牛角..蒲公英。
鱼腥草.白头翁.败酱草。
穿心莲。
蚤休(七叶一枝花).半枝莲。
半边莲。
土茯苓。
山豆根。
马齿苋。
垂盆草。
四季青。
金果榄。
凤尾草.天葵子。
千里光。
金荞麦。
山慈菇。
地锦草.鸦胆子。
鸭跖草.雷公藤.豨莶草.金钱草。
地耳草.青木香。
鸡矢藤。
仙鹤草。
苎麻根.黄药子.羚羊角。
紫花地丁。
白花蛇舌草。
.6.清热凉血药:犀角.玄参。
牡丹皮.赤芍。
紫草.白薇。
水牛角。
生地黄。
.7.清退虚热药:青蒿。
白薇.鳖甲。
知母。
黄柏。
龟板.秦艽。
地骨皮。
银柴胡.胡黄连。
8.泻下药:大黄。
芒硝。
芦荟.羊蹄。
玄明粉.番泻叶。
9.润下药:(润肠通便)杏仁.桃仁.当归。
百部。
蜂蜜。
桑葚.锁阳。
火麻仁。
郁李仁.何首乌。
紫苏子。
瓜蒌仁。
柏子仁。
松子仁.黑芝麻。
决明子.车前仁.胡桃仁。
冬葵子.肉苁蓉.。
10.峻下药:甘遂。
巴豆.大戟.芫花。
商陆。
牵牛子.11.祛风湿散寒药:羌活。
独活。
川乌。
草乌。
辛夷.苍术。
木瓜。
蚕沙。
松节.蕲蛇.白花蛇.乌梢蛇.威灵仙.雷公藤。
伸筋草。
寻骨风。
海风藤。
老鹳草。
路路通。
苍耳子.。
12.祛风湿清热药:秦艽。
防己。
治泻九法临床应用在临床上,治疗腹泻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
腹泻是常见的症状,如果不及时控制,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掌握治泻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医护人员至关重要。
以下将介绍九种常用的治泻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第一种方法是饮食调理。
在治疗腹泻的过程中,患者应忌生冷、生凉、辛辣等食物,可多食用粥类、面食、水果等易消化的食物,有助于缓解腹泻症状。
此外,注意避免过量饮水或短时间内饮用过量碱性饮料,以免加重腹泻症状。
第二种方法是中药治疗。
中药在治疗腹泻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中药具有收敛止泻的作用。
比如黄连、厚朴、苍术等中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腹泻。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选择合适的中药组方,达到止泻的目的。
第三种方法是口腔补液。
腹泻会导致身体大量失水和电解质,患者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体液平衡。
口腔补液可以通过口服盐水、葡萄糖盐水等方式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腹泻所致的脱水症状。
第四种方法是止泻药物。
一些止泻药物如鸦片类药物、苯海索等可用于治疗顽固性腹泻,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避免副作用和依赖情况发生。
第五种方法是针灸治疗。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腹泻方面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通过调理腧穴,平衡脏腑功能,可以有效地缓解腹泻症状。
第六种方法是推拿按摩。
在腹泻的治疗过程中,推拿按摩可以帮助调理肠胃功能,促进肠道蠕动,加快康复进程。
适当的推拿按摩可以舒缓患者的腹痛、腹胀等不适感。
第七种方法是艾灸疗法。
通过艾条燃烧产生的热量和药效,作用于特定的穴位,有助于调理脾胃功能,减轻腹泻症状。
艾灸疗法在腹泻的康复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第八种方法是腹部包扎。
适当的腹部包扎可以促进肠道的收缩和吸收,有助于减缓腹泻症状。
同时,包扎还能起到保暖和舒缓腹部不适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第九种方法是运动疗法。
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加速废物排出,有助于改善腹泻症状。
医护人员可以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快速止泻的10个小妙招一、快速止泻的小妙招1. 喝姜茶生姜有温中止呕、散寒止泻的作用。
可以将生姜切成薄片,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沸,然后小火煮5 10分钟。
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红糖,趁热饮用。
姜茶能够温暖肠胃,缓解因受寒引起的腹泻,其原理是生姜中的姜辣素等成分可以刺激胃肠道的血液循环,改善肠胃的消化功能,减轻肠道痉挛,从而达到止泻的效果。
2. 服用益生菌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常见的益生菌有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
当腹泻时,肠道菌群往往会失调,适当补充益生菌能够帮助恢复正常的肠道微生态环境。
可以选择益生菌制剂,按照说明书服用。
例如,双歧杆菌能够在肠道内定植,通过产生有机酸等物质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同时还可以增强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减少肠道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腹泻症状。
3. 吃烤大蒜大蒜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将大蒜放在火上烤至外皮变黑、蒜瓣变软,然后去皮食用。
每次可以吃2 3瓣。
烤大蒜能够杀死肠道内的部分有害细菌和病毒,减轻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
这是因为大蒜中含有大蒜素,大蒜素具有强大的抗菌能力,对引起腹泻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抑制作用。
4. 食用山药粥山药有健脾益胃的功效。
将山药去皮切成小块,与大米一起煮粥。
山药粥容易消化吸收,能够增强脾胃功能,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山药中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这些成分可以促进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同时它还能在肠道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肠道受到的刺激。
5. 喝石榴皮水石榴皮有涩肠止泻的作用。
取适量的石榴皮,洗净后剪成小块,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5 20分钟。
然后过滤出汤汁,饮用。
但要注意,石榴皮水不能过量饮用,因为石榴皮含有一定的毒性成分,过量可能会引起中毒。
石榴皮中的鞣质等成分可以使肠道黏膜的蛋白质凝固,减少肠道分泌物,从而起到止泻的作用。
6. 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腹部,每次按摩10 15分钟,每天可以按摩2 3次。
常用止泻药一览表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常用止泻药一览表
腹泻是消化道系统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其发病基础是胃肠道的分泌、消化、吸收运动等功能障碍,使消化液分泌量增加,食物不能完全分解,吸收量减少和胃肠蠕动加速等,最终导致粪便性状稀薄和排便次数增加。
腹泻常见治疗药物应根据病因而定。
为便于选择,按其作用原理大致分成几类。
由于品种较多,选
其临床常用者列下表。
医生点评:
腹泻可由多种疾病引起。
用药应针对病因,肠道细菌性感染如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等急性腹泻应给予抗生素,可根据感染轻重程度适当选择。
在加用抗生素的同时可配合使用其他药物,如思密达或整肠生等,也可服用中药制剂香连丸。
因食物中毒引起的腹泻可用药用炭止泻,思密达也有吸附有害物质的作
用。
腹泻时间较长者应及时行结肠镜、钡灌肠等相关检查,便于及早发现结直肠肿瘤或溃疡性结肠炎等严重疾病,不可随意用止泻药,以免贻误病情。
对于各项检查无明确器质性病变的慢性腹泻者,可能为肠功能紊乱,称为肠易激综合症。
可选用匹维溴铵、微生态调节剂中的一种或中药制剂固本益肠丸等治疗。
在应用抗生素过程中发生的腹泻多与肠道内菌群失调有关。
在人体肠道中有数以10万亿计的微生物,这些细菌与人体间互相依存、互相作用构成微生态平衡,维持人体的健康。
近年来由于新的抗生素越来越多,抗菌范围越来越广,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严重干扰破坏了微生物的平衡,由此造成的腹泻越来越多。
微生态调节剂是参与肠内微生物平衡的物质,可促进有益菌的增殖,抑制致病菌的生长,恢复肠道的微生物平衡。
对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可选用微生态调节剂中的1~2 种,如整肠生或整肠生加乳酸菌素。
抗生素的使用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时一定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尽量避免长时间的应用,不可随意甚至滥用抗生素,以免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