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呼吸作用》讲义
- 格式:docx
- 大小:172.21 KB
- 文档页数:4
数学经验交流发言稿(16篇)数学阅历沟通发言稿篇1敬重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下午好!今日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发言。
说句实话,要我在此向各位介绍阅历,那简直就是班门弄斧。
在座的各位都是数学专家,阅历者比我丰富。
作为中青年老师中的一员,我把个人的教学想法跟大家沟通沟通,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各位批判指正。
我是XX年聘请到长沙,被安排到xx学校。
身为xx的老师,我们都很清晰学校自身的特点和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我们学校地处城乡结合地段,前身是黑石铺肉联厂子弟学校,大部分同学是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弟。
成果好一点和家庭条件好一点的的同学都到邻近的明德中学就读。
生源少且质量低是目前我们学校面临最大的困难和挑战,我们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始终以来我都是两个班的数学加一个班的班主任,任务也算不轻。
由于之前是教了四年高中,所以我上课的风格基本形成,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多,同学练得少,其实这是很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刚教学校,遇到了许多的困难,通过外出培训和参与各种教研活动以及在区进修学校老师和同事们的关心下,渐渐地转变了许多,也摸索出一些套路。
首先对初一、初二的同学,我尽量做到讲得少,同学活动得多。
由于初一、初二基本上都是学习新学问,新概念。
让同学参加进来,他们才会有爱好,才会留下深刻印象。
哪怕他答错了,也是有收获的。
尽量把课堂还给同学,让课堂焕发诞生命活力,引导同学主动参加教学的全过程,变单调乏味的被动学习为生动活泼的主动学习。
在课堂上,我一般都鼓舞同学大胆地走上讲台,让他们讲,让他们商量,使讲台成为同学表现自己的舞台,让愉悦的学习气氛把同学带进乐学的大门,到达学习学问的的最正确状态。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好表现,他们回答下列问题一般都很主动。
一般地,我尽量让每一个举手的人都有问问题或答问题的机会,让他们去喧闹。
否则,你一旦长时间不叫他表现,或者老师长时间在讲个不停,他们的主动性就会受挫。
究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留意力只能保持那么十几分钟。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课件名词:1、呼吸作用(不是呼吸):指生物体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语句:1、有氧呼吸:①场所:先在细胞质的基质,后在线粒体。
②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细胞质的基质);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6CO2+20[H]+少量能量(线粒体);第三阶段、24[H]+O2→1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
2、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①场所:始终在细胞质基质②过程: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C2H5OH(酒精)+CO2(或C3H6O3乳酸)②高等植物被淹产生酒精(如水稻),(苹果、梨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高等植物某些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产生乳酸,高等动物和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①场所: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②O2和酶: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不需O2,;第三阶段:需O2,第一、二、三阶段需不同酶;无氧呼吸--不需O2,需不同酶。
③氧化分解:有氧呼吸--彻底,无氧呼吸--不彻底。
④能量释放: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高38ATP)---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共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2ATP)--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共放出196.65kJ能量,其中61.08kJ储存在ATP中。
⑤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高二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精讲 人教版一. 教学内容: 呼吸作用二. 学习内容:什么是呼吸作用?比较了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总结呼吸作用的意义。
有氧呼吸是高等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通常说的呼吸作用就是指的有氧呼吸,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的反应场所和产物都不一样。
无氧呼吸在什么条件下发生,主要内容是什么,高等植物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高等动物、人体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部分高等植物也可无氧产生乳酸。
三. 学习重点:1.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概念2.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3. 呼吸作用的意义四. 学习难点:1.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2. 呼吸作用的意义五. 教学过程:生物的呼吸作用1. 概念能量(其他产物)(氧化分解)糖类脂肪蛋白质+++→-⎪⎭⎪⎬⎫O H CO 22 呼吸作用=生物氧化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物质的过程⎩⎨⎧无氧条件时无氧呼吸物)主要方式(高等动、植有氧呼吸呼吸作用⎩⎨⎧过程胞利用氧气氧化物质的内呼吸:细胞呼吸,细,氧气进入肺泡外呼吸:肺泡换气过程呼吸作用分为 2. 有氧呼吸(1)概念: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2)特点: ① 活细胞的代谢过程 ② 有氧的参与,酶的催化③ 物质氧化彻底,最终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④ 能产生大量的能量(大部分是热能,一部分是活跃化学能)(3)主要场所:线粒体(真核生物必须有线粒体才可有氧呼吸,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也可进行)(4)常用物质:葡萄糖 是细胞内有氧呼吸最常用的物质 (5)氧化关系:C 6H 12O 6 + 6H 2O + 6O 2−→−酶6CO 2 + 12H 2O + 能量 (6)详细过程: 可以分为三步: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C 6H 12O 6 −→−酶2丙酮酸+少量[H] +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 在线粒体中进行丙酮酸线粒体酶−→−CO 2+大量[H]+少量能量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H] +O 2线粒体酶−→−H 2O +大量能量 (7)反应图解(8)能量变化氧化后葡萄糖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储存在A TP 分子中。
专题五呼吸作用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氧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在细胞内,1mol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可使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 中,其余能量以热能的的形式散失。
无氧呼吸:
注意:两个阶段需要不同的酶的催化。
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后,只有少量能量储存于ATP中,近69%的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及影响因素
资料分析:
➢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否则水稻幼根会变黑,腐烂。
➢提倡慢跑的原因之一,是人体剧烈运动会导致肌肉酸胀。
思考:
导致幼根腐烂和肌肉酸胀的原因是?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1、温度:主要影响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
例题:右图表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的呼吸速率与环境温度的关系,请分析A、B分别是什么类型的动物。
2、氧气
(1)一定范围内,随氧分压增加,有氧呼吸速率增加
(2)有氧抑制无氧呼吸
液滴移动法测定组织细胞的呼吸速率
(1)装置:如图所示(黑暗环境中)
(2)指标:细胞呼吸速率常用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或O2吸收量
来表示。
(3)原理:组织细胞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CO2被NaOH溶液
吸收,
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刻度管内的有色液滴左移。
单位时间内有色液滴左移的距离可表示呼吸速率。
* 欲确认某生物的呼吸类型,应设置两套呼吸装置,如图所示:
(以发芽种子为例,糖类为呼吸底物)
实验现象
结论
装置1
红色液滴
装置2
红色液滴
不动不动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或种子已死亡不动右移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左移右移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左移不动
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乳
酸的无氧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