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识图基本知识资料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7.70 MB
- 文档页数:16
机械识图的基础知识1、机械图样的概念(1)工程图样:工程技术上根据投影方法并遵照国家标准的规定绘制成的用于工程施工或产品制造等用途的图叫做工程图样,简称图样。
◆工程图样可分为:机械图样、建筑图样、水利工程图样等。
(2)机械图样:是专门研究绘制机械图样理论和方法。
是生产中最基本的技术文件;是设计、制造、检验、装配产品的依据;是进行科技交流的工程技术语言。
它的主要内容为一组用正投影法绘制成的机件视图,还有加工制造所需的尺寸和技术要求。
2、投影(1)投影的基本概念◆用灯光或日光照射物体,在地面或墙面上就会产生影子,这种现象就叫投影。
◆正投影:当投射线互相平行,并与投影面垂直时,物体在投影面上所得的投影叫正投影。
(2)三面视图:指物体在正投影面所得主视图、在水平投影面所得的俯视图、在侧投影面所得左视图的总称。
◆主视图:表示从物体的前方向后看的形状和长度、高度方向的尺寸以及左右、上下方向的位置。
◆俯视图:表示从物体上方向下俯视的形状和长度、宽度方向的尺寸以及左右、前后方向的位置。
◆左视图:表示从物体左方向右看的形状和宽度、高度方向的尺寸以及前后、上下方向的位置。
3、图纸视角(1)视角定义图样的画法:两种形式:“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ISO国际标准规定:在表达机件结构中,第一角和第三角投影法同等有效。
我国则侧重第一角画法(英国、德国等),我们公司则侧重第三角画法,(美国、日本及港资台资企业)◆视角定义第一视角:是按人(观察者)--物(机件)--面(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作正投影所得的图形的方法。
第三视角:是按人--面--物的相对位置关系,作正投影所得的图形的方法。
(2)视角举例识别◆第一视角:◆第三视角:(3)第三角投影的视图◆第三角投影法的各投影面展开时,同第一角投影法相同,规定V面不动,将其它投影面旋转到与V面成一个平面。
◆展开后的顶视图位于前视图的上方,右视图位于前视图的右方。
◆用第三角投影法得到的六个基本视图的名称是:前视图、顶视图、右视图、后视图、底视图、和左视图。
机械制图基本知识讲义,超详细!一:机械制图基本知识:1:零件尺寸的读数及测量:车间测量零件尺寸的基本工具:卷尺和游标卡尺。
1.1:卷尺一格的距离为1mm .1.2: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1.2.1以10分游标卡尺的读数为列:正确读法:分三个步骤1. 先读主尺的刻度值, 精密度为 1 mm 附尺“0”刻度位於主尺刻度“13” 与“14” 之间, 所以主尺刻度为 13 mm2. 再看附尺与主尺重叠的刻度. 精密度为 0.1 mm(附尺右下角标注)附尺上“4”刻度与主尺重叠, 所以附尺刻度為 0.1X4=0.4 mm3. 將主尺与附尺数值相加上面刻度代表 13.4 mm所以该游标卡尺的读数为:13.4mm.1.2.2游标卡尺的归零。
1.3 简单说明标注了尺寸公差的零件的合格尺寸的读法:钣金零件的尺寸标注了公差后的合格尺寸读数。
通过以下几个例子来具体讲解。
例如1:,它的意思表示如下:+0.3表示取上公差。
-0.5标识取下公差。
故合格尺寸为:80-0.5到80+0.3 即79.5到80.3为合格尺寸。
再如2:,它的意思表示合格尺寸在64-0.5到64+0.5之间。
即:63.5到64.5为合格尺寸。
其它尺寸读法类推。
1.4下面为一份图纸的标题栏内容。
标题栏位于图框的右下角,零件的名称、图号、设计者、材料等都要在标题栏里表达清楚。
2:机械制图知识及对照图纸,翻转零件的快捷识图法:2.1机械图概念:产品或机械设备在设计、制造、检验、安装等过程中所使用的工程图样总称为机械制造图,简称机械图,它是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文件。
2.2要看懂机械图样,首先要看懂图样中的视图,因为它表达了物体的形状。
要了解视图是怎样形成的,就必须先认识一下投影。
投影需要有光源、投射线、物体和投影面四个条件才能得到。
太阳照射树木,阳光在地面上投下了树木的影子,这其中,太阳叫做光源,太阳的光线叫做投射线,受光线照射的树木叫做物体,出现影子的地面叫做投影面,投影面上的影子即投影。
• 右视图 • 主视图• 俯视图• 左视图后视图• 仰视图从右向左投射从下向上投射从后向前投射左视后视除后视图外,靠近主视图的一边是物体的后面高右左规律左视后视长可以采用向视图。
向视图是可自由配置的视图,它的标注方法为:在向视图的(×为大写的英文字母,等),并在相应视图的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并注写相同C CB用带字母的箭头指明要表达的部位和投射方向,并注明视图名称。
局部视图的范围用波浪线表示。
当表示的局部结构是完整的且外轮廓封闭时,波浪线可省略。
局部视图可按基本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也可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增设一个与倾斜表面平行的辅助投影面。
★将倾斜部分向辅助投影面投射。
斜视图是物体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
斜视图通常配置在相应视图附近。
标注方法如上图.允许将斜视图旋转配置,但需在斜视图切面将机件剖开,移去剖切面和观察者之间的部分,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并在剖面区域内画上剖面符号。
想象哪部分移走了?剖面区域的形状?哪些部分A(细单点长画线)。
表示剖切面起、迄和转折位置及投射通过机件的对称面或轴线且 平行或垂直于投影面。
剖切是一种假想4.全部画出虚线省略不画允许画少量虚线。
通用剖面线为细实线,最好与主要轮廓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成 454545°°角;同一物体的各个剖面区域,其剖面线画法应一致。
B CAA AA不能表达外形存在什么问题?半剖视 以对称线为界,一半画视图,一半画剖视。
内、外形都需要表达,而形状又基本对称时。
画半剖视图时必须注意的问题:1234剖开物体所得的剖视图。
地剖开物体所得的剖视图。
可用双折线代替波浪线。
实心杆上有孔、槽时,应采用局部剖视。
2正确A-A5正确在一个视图中,局部剖的数量不宜过多。
AAA-AB。
A两剖切面的交线一般应与机件的轴线重合。
在剖切面后的其它结构仍按原来位置投射。
当机件的内部结构形状用一个剖切平面剖切不能表达完全,且机件又具有回转轴时。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机械制图和识图基础概述机械制图与识图基础一个模具是由若干个零部件组装而成,设计者根据冲压产品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模具。
设计者是以图样来表达其设计思想的,模具结构中每一个零部件,设计者都将会以图样的形式(标准件常用编码表示)表达出来,即“以图示物”。
作为模具修理工、改制工,在进行模具修理、变更和零部件及治具加工等工作时,图纸是作业的必要依据。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看懂各种常用的机械图样,正确理解设计要求,才能按照图纸加工出合格的模具零部件,确保修模质量,提高修模效率。
一、投影与视图工程上常用的机械图样,都是以视图来表达机械零件和部件的结构形状。
要看懂图样首先要知道图样上的视图是根据什么原理和方法画出来的。
掌握这些原理,了解视图的形成及画法是看懂机械图的基础。
1、投影的概念投影概念是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太阳或灯光照射物体所得到的影子都可以看作是物体在平面上的投影。
这些投影现象经科学总结,形成了用来绘制工程图样的投影方法。
工程上常用的投影方法有两种:中心投影法:特点是所有的投影线均交于一点。
平行投影法:特点是所有的投影线均互相平行。
在平行投影法中,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的投影称为正投影。
由于它能正确表达物体的真实形状和大小,作图方便,故机械图样都是采用正投影法绘制的。
2、正投影的投影特性物体的形状各有不同,但其表面都是以直线和平面围成。
物体的投影就是这些线、面投影的组合。
所以研究物体的正投影特性,只要研究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性即可。
根据直线和平面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不同(平行、垂直、倾斜),其投影特性各有不同。
⑴直线的投影特性:直线平行于投影面,投影等于实际长度;直线垂直于投影面,投影积聚于一点;直线倾斜于投影面,投影小于实际长度;⑵平面的投影特性: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投影成实际形状;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投影积聚于一线;平面倾斜于投影面,投影为小于实际形状的类似形;3、三视图的形成在机械制图中,物体的正投影称为视图。
机械识图,制图一.制图的基本知识.1.基本本制图标准..图纸幅面和格式.纸基本幅面和代号2比例3图纸;4.尺寸的基本规则1)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2)图样上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不需标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如采用其它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3)机件的每一个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4)标注尺寸时,应尽可能使用符号和缩写词,如:5.组成6.标注方法及简化标注附图7.弧连接斜度2锥度 222d D tg C -==α二. 投影的基本特性.5)中心投影法:光源较近6)平行投影法:投射中心无限运①正投影:投影方向与投影平面垂直②斜投影:投影方向与投影平面成一定的倾斜角2.1)立视图:正面,正立投影面V2)俯视图:水平面,水平投影面H3)侧视面:侧面,侧立投影面W4)投影轴:投影面之交线,OX、OY、OZ5)原点:三根投影轴相互垂直交为一点2、视图的“三等”规律:长对正、交平齐、高相等.3、视图与物体之关系.第一角投影1)主视图反映物体的上、下和左、右2)俯视图反映物体的左、右和前、后3)左视图反映物体的上、下和前、后4、投影的特性1)相拟性2)积聚性5、物体的截交线几何体被平面称为截平面截切,在其表面上产生的交线1)截交线是截平面与被截立体表面的共有线2)截交线是一个闭合的平面图形6、几何体的尺寸注法1)平面立体,一般标注长、宽、高三方面的尺寸2)正棱柱、正棱锥、标注高度及底部的外接圆直线3)圆柱、圆台,则标出高度和底圆直径4)球只标注其直径或半径7、轴测图1)概念:a.轴测图;b.轴测轴;c.轴间角;d.轴向伸缩系数2)正等测图①、三轴类角为1200②、伸缩系数为,实际作图时取为13)斜二测图①、OX与OZ夹角为900,伸缩系数为1②、OY与OZ平角及DY与OX夹角为135°,伸缩系数为③、图在OXY面上一中心线与OX夹角7°1ˊ8、组合体正形体分析法1)组合形式:①、叠加a.堆积平面与平面b.相切平面、圆与圆c.相贯相交②、切割③、综合即有叠加,又有切割2)组合体的画法①、三视图a.形体分析b.选择主视图主要特征及正常位置c.选比例定图幅d.布置视图e.绘制底稿1②、轴测图叠加法a.切割法3)组合体的尺寸注法①、定形尺寸,确定形状②、定位尺寸,确定相应位置③、总体尺寸,总体的长、宽、高④、合尺寸,与其它零件的配合情况4)尺寸基准①、定义:标注尺寸的起点②、确定:可选组合体的对称平面、底面、重要的端面以及回转体的轴线5)标注尺寸注意事项①、透彻分析结构形状,明确各组成部分之相对位置②、尺寸尽量集中,不要分散③、尺寸注在特征明显的视图上,并尽量避免注在虚线上④、避免尺寸、数字及轮廓相交,与两视图有关的尺寸最好注在面视图之间,便于看图.⑤、同心圆与圆柱的直径尺寸,最好注在非圆的视图上6)组合体视图分析画图将立体转换成平面投影,而看图则若干个视图组合成一个立体图①、线框的含义;相邻两个封闭的线框,表示位置不同的两个面,这两个面的位置关系必须依据该线框的对应投影,在另外两个视图上确定②、若干个视图联系起来识图,才能想出物体的形状③、方法:a.形状分析法b.线面分析法④、步骤:a.抓住特征b.旋转归位想形状c.综合起来想整体9、视图1)基本视图①、立视图②、俯视图③、左视图④、仰视图⑤、后视图⑥、右视图2)局部视图①、斜视图“X向”或“X向旋转“②、向视图“X向”3剖视图①、定义:为了清晰地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假象用剖切面剖开机件,移去观察者与剖切面之间的部分,将其余部向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图形②、剖面:剖切面与机件内、外表面的交线所围成的图形③、剖面线:表示剖切面的符号,450/300/400的等距细实线④、种类:a.全剖b.半剖c.局部剖d.斜剖e.阶梯剖f .旋转剖g .复合剖10、剖面图1)定义:假想用剖切平面将机件的某处切断,仅画出断面的图形. 2)种类:a. 移出剖面b. 重合剖面3)标注:a .“X - X ”具有方向性b .剖切平面延线上的剖面可不画箭头及不标记11、其它表达方法1)局部放大图⎪⎭⎫⎝⎛1:n I2)简化表示法①、 不引起误解,不产生多意性,可简化标注 a .避免不必要的视图和剖视图b .尽量避免使用虚线表示不可见的结构c .尽可能减少相同结构的重复绘制 ②、 简化画法a .零件上对称结构的局部视图,可直接绘制其轮廓b .当回转体零件上的平面在图形中不能充分表达时,可用两条相交的细实线表示这 些平面c .在不引起误解时,对机件的视图可只画一半或四分之一,并在对称中心线的两端画出两条与直线垂直的平行细实线d .在不引起误解的情况下,剖面符号可省略,也可涂色代替剖面符号e.较长的机件轴,型材,连杆等沿长度方向的形状一致或按一定规律变化时,可断开后缩短绘制f.在不引起误时,图形中的过渡线,相贯线可以简化,如用图弧或直线代替非圆曲线,也可采用模糊画法表示相贯线g.对于机件的肋,轮辐及薄壁等,如按纵向剖切,这些结构都不画剖面符号,而用粗实线将它与邻接部分分开,当零件回转体上均匀分布的肋,轮辐、孔等结构不处于剖切平面上时,可将这些结构旋转到剖切平面上画出h.滚花一般采用在轮廓线附近用细实线局部画出的方法表示,也可省略不画i.若干直径相同且成规律分布的孔可以仅画出一个或少量几个,其余只需用细点画线或“+”表示其中心位置j.在需要表示位于剖切平面前的结构时,这些结构按假想投影的轮廓线绘制k.除确属需要表示的某些结构圆角外,其它圆角在零件图中均可不画,但必须注明尺寸,或在技术要求中加以说明.l.与投影面倾斜角小于或等于30°的圆或圆弧,其投影可用圆或圆弧代替m.圆柱形法兰和类似零件上均布的孔,可由机件外向该法兰端面方向一投射作出相应的视图,不必单独画一个向视图,如右图:n.当机件上较小的结构及斜度等已在一个图形中表达清楚时,其它图形应当简化或省略12、第三角画法1)位置2)“三对”原则3)区别与第一角画法之区别①、各视图的配置不同,第三角画法规定,投影而展开摊平时前立面不动,顶面向上旋转900,侧面向前旋转900,与前立面摊平在一个平面上②、与第一角画法正好相反,“里前外后”4图示:13、螺纹1)形成2)种类联接和紧固螺纹管用螺纹内外螺纹转动螺纹石油螺纹专门用途螺纹气瓶螺纹灯泡螺纹自行车螺纹3)牙型:三角形、梯形、锯齿形等4)参数:①、直径d,大径、中径、小径,公称直径为大径②、线数n③、 导程S 在同一条螺旋线上,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 ④、 螺距P :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距离S=,⑤、 旋向α:左旋、右旋 5) 画法普通螺纹6标注 M d p α — Td0 Td — U 旋合长度S,N,L7代号:M — 普通螺纹 600G — 封用管螺纹 550 R — 圆锥外螺纹 550 Rc —圆锥内螺纹 Rp —圆柱内螺纹 Tr —梯形螺纹 300 B — 锯齿形螺纹 30/300LH —左旋螺纹 右旋不用标 A —A 级/B 级 S — 短 N — 中 L — 长8等级; 粗牙、细牙9螺栓长度:()φδδ)4.03.0(21-++++=m h l10尺寸/参数:特征代号公称直径螺距旋向顶径公差带中径公差带①、螺纹长度2d②、螺母厚③、旋入深度 ~ 2d7 ~ 8个牙14、齿轮1) 分类:①、圆柱;②、圆锥;③、直齿;④、斜齿;⑤、螺旋齿;⑥、蜗轮蜗杆;⑦、 齿条 ………2) 参数:a) 齿数 Z b) 模数 M c) 压力角 α d) 变位系数 x e) 螺旋角 βf) 分度圆节圆直径 D Zmg) 齿顶圆直径 Da D+ha+2xm h) 齿根圆直径 D8 D+hf+2xm i) 齿顶高 ha j) 齿根高 hf k) 全齿高 h - l) 齿顶隙 c - m) 齿距 P s+e=m .πn) 齿厚 s m .21πo) 齿模宽 e m .21πp) 齿宽 bq) 跨齿数 K()⎥⎦⎤⎢⎣⎡+∂⋅+=5.0180.x z E Kr) 跨齿距 W()()()5.032.0-⋅+∂-∂⋅=k tg m W πs) 分度圆圆弧齿 sft) 测量棒直径 d u) 跨棒距 Mdv) 中心距 a ()2/21Z Z m a +⋅=3图示:弹簧①、 弹簧丝直径 d ②、 弹簧中径: D2弹簧的规格直径③、 弹簧内么: D1=D2-d ④、 弹簧外径: D=D2++d⑤、 节距2~3DD t = ⑥、 有效圈数 n 支承圈数n2,总圈数n1n1=n+n2⑦、 由高长H H=nt+d n2=\2\⑧、 弹簧展开长度 1.n D L π= ⑨、 压缩比i I ()0 -=i⑩、 代号:a .Y – 压缩b .L – 拉伸c .N – 扭转d .名称端部型式d X D2 X H0-精度,旋向,标准代号,材料牌号———表面处理.15、零件图1.零件图:是表示零件结构,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2.图样: 是根据投影原理,标准或有关规定表示工程对象,并有必要的技术说明的图 2.主视图选择1) 表现形体特征:主视图应表示零件各组成部分的形状及其加工位置2) 表现加工位置:为方便看图可按零件在机械加工时所处的位置考虑主视图的投射方向3) 表现工作位置:主视图的选择,应尽量符合在机器部件上所处理位置①、 一般应首先考虑加工位置,当零件具有多种加工位置时,才考虑工作位置②、 无论是按加工位置还是工作位置选定主视图,都应尽量多地显示零件的形状结 构特征③、 对于在机器部件中,某零件的位置是变动的,或其结构不规则,在选定视图时,可按习惯将零件放正,作为该零件主视图的投影方向3.其它视图的选择①、在能够充分而清晰地表达零件形状结构的前提下,所选用的视图数量要尽可能少②、分析零件在主观图中尚未表达清楚的部分,从而未确定还应选取哪些视图未作出相应的表达16、零件图的尺寸标注1.要求:i.尺寸注写形式应符合国家标准————正确ii.尺寸数量必须做到一个不漏,但也不要重复—————完整iii.尺寸配置应醒目,便于看图时查找—————清晰iv.尺寸标注应符合设计及工艺要求,以保证产品性能—————合理2.正确选择尺寸基准正确选择尺寸基准是保证零件设计要求,便于加工与测量的重要条件1 基准种类1.设计基准:根据零件的结构和设计要求而确定基准2.工艺基准:根据对零件加工、测量的要求而确定的基准ii.基准的数量零件的长、宽、高三个方向,每个方向都至少有一个基准主要基准,该基准一般为设计基准,但为了加工、测量方便,往往还需选用辅助基准,该基准一般为工艺基准.在选用辅助基准时,应注意使其与主要基准有尺寸联系3 尺寸链形成原则避免将尺寸注成封闭的尺寸链4)考虑加工工艺和方便看图1.半径标注时用φ2.加工与非加工尺寸在视图两边分别标出3. 零件的简化注法附图17、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1.表面粗糙度①、定义:微观不平的程度②、③、: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如车、铣、钻、磨等.④、加工方法⑤、标注: 字高-==h H H hH 1211.24.12.极限与配合1) 组成:①、 基本尺寸②、 极限偏差上偏差、下偏差2) 尺寸公差:简称公差,被加工零件的尺寸允许变动的范围 3) 偏差:被加工零件尺寸所允许的最大或最小极限尺寸 4) 公差带代号:①、 字母:表示基本偏差代号A - Zc 孔,a – zc 轴 各28个②、 数字:标准公差代号: IT01 IT02 …… IT1820个5) 配合:表明基本尺寸相同的孔与轴,因其偏差数值,偏离基本尺寸的大小、方向各不相同,而在装配后形成的松紧程度①、 间隙配合,装配后轴的尺寸总是小于孔的尺寸②、 过盈配合,装配后轴的尺寸总是大于孔的尺寸③、 过渡配合,装配后,可能是过盈,也可能是间隙配合的一种装配形式6标注:基本尺寸轴的公差带孔的公差带3.形状与位置公差形位公差1) 形状公差:表示几何体表面形状的准确程度2) 位置公差:表示几何体相对于某一基准位置的准确程度4.热处理~ 450℃回火调质淬火后进行高温回火450 ~ 650℃称调质可以完全消除内应力,并获得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一些重要零件淬火后都要经过调质处理,如轴、齿轮等表面淬火用火焰或高频电流将零件表面迅速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急速冷却使零件表层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而内部保持一定的韧性,使零件既耐磨又能承受冲击,如重要的齿轮、曲轴、活塞销等发蓝发黑用加热办法使零件工作表面形成一层氧化铁组成的保护性薄膜防腐蚀、美观,用于一般紧固件三十、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工艺结构类别说明为了便于装配和操作安全,在零件棱角处切制出倒角或倒圆.在不同直径轴段相接处切制倒圆,是为了加强该处的强度为了使刀具在对零件某部位进行切削时,能走完加工表面的全过程,而又不致碰撞与其相邻部位而设置的一种结构为了减少零件的加工面,或为了保证该表面与其他零件表面接触良好而设置的一种结构为了使钻头在钻孔时不致因受力不均而偏斜,在孔的外端面应设计成与钻头行进方向垂直的结构铸造斜度是为模型从砂型中能顺利取出而设在两面相交处设置圆角是为了防止砂型在浇注时冲砂,以及当金属液凝固收缩时产生裂纹防止铸件上局部厚大,以免在浇注后,该部冷却缓慢造成缩孔、缩松缺陷三十一、零件的测绘1.了解和分析零件1)了解零件的名称、材料,在装配中的作用,以及与其他零件的关系2)对零件的结构,特别是内部结构,进行全面了解、分析、掌握零件的全部情况,以便考虑选择零件表达方案和进行尺寸标注3)对零件的缺陷部分在使用中磨损,碰伤等在测绘时不可当成零件的正常结构画出2.确定表达方案3.绘制零件草图4.测量和标注尺寸5.全面审核草图三十二、看零件图,1.概括了解——标题栏,明细表,技术要求等2.分析表达方案,搞清视图的关系3.分析尺寸及技术要求4.绘合归纳三十三、装配图 : 反映装配体的结构特征,工作原理及零件间的相对位置和装配关系1.内容:1)一组图形2)必要的尺寸3)零件编号、明细栏和标题栏4)技术要求2.表达方法:同零件图的表达方法3.特点:①、符合装配体的工作位置②、尽可能多地反映装配体的工作原理和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③、为表达清楚,一般要求将装配图画成剖视图4.规定:①、两零件的接触面或配合包括间隙配合表面,规定只画一条线.若非接触面,非配合表面,即使间隙再小,也应画两条线②、相邻两零件的剖面线倾斜方向应相反.若相邻零件多于两个时,则有的零件的剖面线,应以间隔不同与其相邻的零件相区别.同一零件在各视图上的剖面线画法应一致.③、在装配图上作剖视时,当剖切平面通过标准件螺母、螺钉、垫圈、销、键等和实心件轴、杆、柄、球等的基本轴线时,这些零件按不剖绘制即不画剖通线5.特殊表达方法1)拆卸画法2)假想画法3)简化画法①、同一规格均匀分布的螺柱、螺母等联接件或相同零件组,允许只画一个或一组,其余用中心线或轴线表示其位置②、轴承密封圈,油封等可仅画出对称图形的一半,另一半按其外廓画出,并在其中画交叉的细实线③、零件上的工艺结构可省略不画4)夸大画法: 适用于薄、细、小间隙,小斜度、小锥度等零件或部位,此时可加粗、加厚、加大画出.1)性能规格尺寸2)装配关系尺寸①、配合尺寸②、主要轴线的定位尺寸③、备装配干线轴线间的距离3)安装尺寸4)总体尺寸5)其它主要尺寸—指在设计时经过计算而确定的尺寸7.零件编号和明细栏1)序号编排方法①、序号的字号比图中尺寸数字大一号或两号②、引线为细实线,零件端为小圆点,并指在零件上③、引线另一端画水平细实线,并标注顺序号④、高引线指向很薄或涂黑的剖面而不便画圆点时,则可用箭头代替圆点,箭头直接指在该轮廓线上⑤、引线不允许交叉,必要时可画成一次折线⑥、引线及字号符合国家标注⑦、序号应顺逆时针方向整齐并顺次排列⑧、字号尽量均匀一致8.画装配图2)分析了解装配体3)视图选择4)画图:①、定图样比例、布局②、画较大件的轮廓③、画其他零件细节④、检查⑤、全面校核9.看装配图1)概括了解2)分析视图3)看懂零件形状4)深入了解装配关系及装配体结构5)归纳总结,综合想象。
机械制图识图基本知识(总16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机械制图识图基本知识一.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1.零件图的作用 任何机械都是由许多零件组成的,制造机器就必须先制造零件。
零件图就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它依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位置和作用,对零件在外形、结构、尺寸、材料和技术要去等方面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2.零件图的内容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如图1所示图1 箱盖的零件图(1)标题栏 位于图中的右下角,标题栏一般填写零件名称、材料、数量、图样的比例,代号和图样的责任人签名和单位名称等。
标题栏的方向与看图的方向应一致。
标题栏技术要求(2)一组图形用以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可以采用视图、剖视、剖面、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等表达方法表达。
(3)必要的尺寸反映零件各部分结构的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满足零件制造和检验的要求。
(4)技术要求给出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以及材料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要求。
二.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1.公差与配合公差反映的是零件的精度要求,配合反映的是零件之间相互结合的松紧关系。
(1)尺寸公差1)尺寸以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尺寸值的数值如图2所示图2 尺寸公差概念2)基本尺寸通过它应用上、下偏差可计算出极限尺寸的尺寸。
3)实际尺寸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4)极限尺寸一个尺寸允许的两个极端,其中最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5)尺寸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的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上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代数差称为下偏差。
上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偏差可正可负。
6)尺寸公差简称公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去最小极限尺寸之差,它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尺寸公差永为正值例如:Φ20 ;其中Φ20为基本尺寸,为公差。
为上偏差,为下偏差。
和分别为最大最小极限尺寸。
7)零线在极限与配合图中,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以其为基准确定偏差和公差。
8)标准公差极限与配合制中,所规定的任一公差。
机械制图识图基本知识一.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1.零件图的作用 任何机械都是由许多零件组成的,制造机器就必须先制造零件。
零件图就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它依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位置和作用,对零件在外形、结构、尺寸、材料和技术要去等方面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2.零件图的内容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如图1所示图1 箱盖的零件图(1)标题栏 位于图中的右下角,标题栏一般填写零件名称、材料、数量、图样的比例,代号和图样的责任人签名和单位名称等。
标题栏的方向与看图的方向应标题栏技术要求一致。
(2)一组图形用以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可以采用视图、剖视、剖面、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等表达方法表达。
(3)必要的尺寸反映零件各部分结构的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满足零件制造和检验的要求。
(4)技术要求给出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以及材料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要求。
二.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1.公差与配合公差反映的是零件的精度要求,配合反映的是零件之间相互结合的松紧关系。
(1)尺寸公差1)尺寸以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尺寸值的数值如图2所示图2 尺寸公差概念2)基本尺寸通过它应用上、下偏差可计算出极限尺寸的尺寸。
3)实际尺寸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4)极限尺寸一个尺寸允许的两个极端,其中最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5)尺寸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的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上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代数差称为下偏差。
上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偏差可正可负。
6)尺寸公差简称公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去最小极限尺寸之差,它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尺寸公差永为正值例如:Φ20 0.5 -0.31;其中Φ20为基本尺寸,0.81为公差。
0.5为上偏差,-0.31为下偏差。
20.5和19.69分别为最大最小极限尺寸。
7)零线在极限与配合图中,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以其为基准确定偏差和公差。
8)标准公差极限与配合制中,所规定的任一公差。
国家标准中规定,对于一定的基本尺寸,其标准公差共有20个公差等级。
公差分为CT 、IT、JT 3个系列标准。
CT系列为铸造公差标准,IT是ISO 国际尺寸公差,JT为中国机械部尺寸公差不同产品不同的公差等级。
等级越高,生产技术要求越高,成本越高。
例如砂型铸造公差等级一般在CT8-CT10,我们公司为精密铸造件,一般用国际标准CT6-CT9。
9)基本偏差在极限与配合制中,确定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的那个极限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如图3所示。
国家标准中规定基本偏差代号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字母表示孔,小写字母表示轴,对孔和轴的每一个基本尺寸段规定了28个基本偏差。
图3 基本偏差系列图(2) 配合的概念孔和轴的基本尺寸相同,公差带之间的关系为配合。
这种关系决定配合的松紧程度。
算法:孔Aa b 与 轴 B c d是指孔和轴公差上下限(a-d )、(b-c)值与0的关系A a bB c d配合分为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
1)间隙配合 是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如图4-a 所示。
间隙配合:孔尺寸>轴尺寸 过盈配合:孔尺寸<轴尺寸过渡配合:公差带位置相互交替。
装配后可能间隙也可能过盈。
配合例如:孔Φ20 +0.052与轴Φ20 -0.020 -0.07252-(-72)=124μm >0 0-(-20)=20μm >0孔最小20;轴最大19.8,轴进去一定还有间隙2)过盈配合 是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如图4-b 所示。
例如:孔Φ20 -0.27-0.48与轴Φ20 0-0.13-27-(-13)= -14μm <0 -48-(0)=-48μm<0孔最大19.73,轴最小19.87,轴进去一定塞得满满的3)过渡配合 是一种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
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部分相叠,如图4-c 所示。
图4 配合公差带图a) 间隙配合公差带图 b)过盈配合个公差带图 c )过渡配合公差带图(3)基准制国家标准对孔与轴公差带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定了两种制度,即基孔制与基轴为间隙配合,简单的说就是孔大轴小,轴进去还有间隙。
为过盈配合,简单的说就是孔小轴大,轴进去塞得满满的。
制。
1)基孔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基孔制的孔为基准孔,基本偏差代号为H。
一个孔配不同的轴。
2)基轴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基轴制的轴为基准轴,基本偏差代号为h。
一个轴配不同的孔。
(4)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中的注法1)尺寸公差在零件图的注法在零件图中的标注尺寸公差常用标注极限偏差值,如图5。
图5 尺寸公差在零件图中的注法2)配合在装配图中的注法在装配图中一般标注线性尺寸的配合代号或分别标出孔和轴的极限偏差值。
①在装配图中标注线性尺寸的配合代号时,可在尺寸线上方用分数的形式标出,分子为孔的公差带代号,分母为周的公差带代号。
如图6-a所示。
也可将基本尺寸和配合代号标注在尺寸线中断处,如图6-b所示。
或将配合代号写成分子与分母用斜线隔开的形式注在尺寸线上方,如图6-c所示。
图6 配合代号在装配图中的注法a)用分数形式注出b)注在尺寸线中断处c)分子、分母用斜线隔开②在装配图中标注相配合零件的极限偏差时,一般将孔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轴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注写在尺寸线的下方,如图7-a 所示。
也允许基本尺寸只注写一次的标注。
如图7-b所示。
图7 极限偏差在装配图中的注法a) 孔和轴尺寸分别注写在尺寸线两边 b) 基本尺寸注写一次③ 一轴(或孔)和几个零件的孔(或轴)相配合且又是引出标注时,为了明确表达所注配合是哪两个零件的关系,可在图中注出装配件的代号,如图8所示。
2.表面粗糙度(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表面粗糙度是一种微观几何形状误差,是指零件加工表面上具有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如图9所示),评定表面粗糙度参值的大小,直接影响零件的配合性质,疲劳强度,耐磨性,抗腐蚀性,以及密封性。
其误差随机性很强,一般用标准规定的评定参数来检测评定,对光洁度不高的表面,生产中常用粗糙度样板和被检表面进行比较检验,而且具体参数值则需各种仪器测量。
表面粗糙度过去称为表面光洁度。
表面粗糙度国家标准中规定了三个评定表面粗糙度的高度参数: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 ,微观不平度试点高度Rz 和轮廓最大高度Ry 。
一般常用高度参数Ra ,在表面粗糙度代号标注时也可以省略Ra 。
如采用其他两项评定参数时,图8 相配合零件的注法必须注明Rz 或Ry 。
(2)表面粗糙度符号及其意义表1 表面粗糙度符号表示用加工面,其Ra 值不得大于3.2um ,由于推荐优先使用参数Ra ,故“Ra ”不注出。
这是最常用的符号。
3.2表示用加工面,其Ra 值必须在3.2-6.3 um 之间,一般很少用这样的标注。
一般只规定最大的允许值。
表示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即非加工表面,如铸锻表面等,其Ra 值不大于1.6um.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Ra 值不得大于25(3)表面粗糙度代[符]号法1)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应注在图样的轮廓线,尺寸界限或其延长线上,必要时可注在指引线上。
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该表面,如图10所示。
图10 表面粗糙度代[符]号注法2)在同一图样上,每一表面一般只标注一次代号或符号。
为便于看图,一般标注在有关尺寸附近。
3)当零件的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时,可在图样的右上角统一标注,如图11-a , 11-b 所示 。
图11 所有表面粗糙度相同的注法4)当零件的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的粗糙度要求时,可以将使用最多的一种符6.3 3.21.625号或代号统一标注在图样的右上角,并加注“其余”两字。
5)对于连续表面或重复要素表面,如图12以及用细实现相连的不连续的统一表面,只需标注一次粗糙度代号。
图12 连续表面或重复要素表面的注法a) 连续表面b)重复要素表面6)在同一表面上如要求不同的粗糙度时,应用细实线画出两个不同要求部分的分界线。
如图13所示3.形状和位置公差经过加工的零件表面,不仅有尺寸误差,同时也产生形状和位置误差。
这些误差不但降低了零件的精度,同时也会影响使用性能。
因此,国家标准规定了零件表面的形状和位置公差,简称形位公差。
(1) 形位公差特征项目的符号 如表2所示规定参数量允许变动范围尺寸误差形状误差 位置误差误差尺寸公差形状公差 位置公差公差表2 形位公差分类、符号(2)形位公差的注法1)框格形位公差的要求在框格中给出,框格由两格或多格组成。
框格中的内容从左到右按下列次序填写:公差特征符号,公差值,需要时用一个或多个字母表示基准要素或基准体系。
如图15a所示。
对同一个要素有一个以上的公差特征项目要求时,可将一个框格放在另一个框格下面,如图15b所示。
a) b)图15 公差框格图152)被测要素用箭头的指引线将框格与被测要素相连。
除非另有规定,公差带的宽度方向就是给定的方向,或垂直于被测要素的方向。
当公差涉及轮廓线或表面时,将箭头置于要素的轮廓线或轮廓线的延长线上。
(但必须与尺寸线明显的分开)如图16所示。
图16被测要素是轮廓线或表面。
当指向实际表面时,箭头可置于带点的参考线上,该点指在实际表面上,如图17所示。
当公差涉及轴线,中心平面或由尺寸要素确定的点时,则带箭头的指引线应与尺寸线的延长线重合。
如图18所示。
图17 指向实际表面图18 被测要素为轴线、中心平面3)基准 被测要素的位置共差总是对某一基准要素而定的。
基准要素在图样上用符号表示,基准符号为一加粗的短划线并用带圆圈的大写字母与短线相连,基准要素用代号标注时,在框格中一定要写上相同的字母。
如图19所示。
当基准要素是轮廓线或表面时,基准应置于要素的外轮廓上或它的延长线上,基准符号还可以用圆点指向实际表面的参考线上。
如图20所示。
当基准要素是轴线或中心平面时,则基准符号中的细实线与尺寸线对齐。
如位置不够时,可用短划代替箭头,如图21所示。
图20 基准ba图19 基准4.其他技术要求零件图中出了对零件制造提出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形状和位置公差等技术要求外,还给出了零件的材料、表面硬度以及热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三、识读零件图的基本步骤看图的基本步骤是:看标题栏、分析图形、分析尺寸和看技术要求。
1.看标题栏通过标题栏可以知道零件的名称、比例、材料以及加工方法等。
2.分析图形先看主视图,再联系其他视图,分析图中剖视、剖面及重要部位等,可以想象出零件的结构形状。
3.分析尺寸对零件的基本结构了解清楚后,在分析零件的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