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3.3 化学沉淀法
- 格式:pdf
- 大小:247.41 KB
- 文档页数:18
水污染控制工程作业原则答案1. 试阐明沉淀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讨论各类型旳联络和区别。
答: 自由沉淀: 悬浮颗粒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 颗粒各自单独进行沉淀, 颗粒沉淀轨迹呈直线。
沉淀过程中,颗粒旳物理性质不变。
发生在沉砂池中。
絮凝沉淀: 悬浮颗粒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之间有互相絮凝作用, 颗粒因互相汇集增大而加紧沉降, 沉淀轨迹呈曲线。
沉淀过程中, 颗粒旳质量、形状、沉速是变化旳。
化学絮凝沉淀属于这种类型。
区域沉淀或成层沉淀:悬浮颗粒浓度较高(5000mg/L以上);颗粒旳沉降受到周围其他颗粒旳影响, 颗粒间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形成一种整体共同下沉, 与澄清水之间有清晰旳泥水界面。
二次沉淀池与污泥浓缩池中发生。
压缩沉淀: 悬浮颗粒浓度很高;颗粒互相之间已挤压成团状构造, 互相接触, 互相支撑, 下层颗粒间旳水在上层颗粒旳重力作用下被挤出, 使污泥得到浓缩。
二沉池污泥斗中及浓缩池中污泥旳浓缩过程存在压缩沉淀。
3、联络和区别: 自由沉淀, 絮凝沉淀,区域沉淀或成层沉淀, 压缩沉淀悬浮颗粒旳浓度依次增大, 颗粒间旳互相影响也依次加强。
2. 设置沉砂池旳目旳和作用是什么?曝气沉砂池旳工作原理和平流式沉砂池有何区别?4、答:设置沉砂池旳目旳和作用:以重力或离心力分离为基础, 即将进入沉砂池旳污水流速控制在只能使相对密度大旳无机颗粒下沉, 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走, 从而能从污水中清除砂子、煤渣等密度较大旳无机颗粒, 以免这些杂质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旳正常运行。
5、平流式沉砂池是一种最老式旳沉砂池,它构造简朴, 工作稳定, 将进入沉砂池旳污水流速控制在只能使相对密度大旳无机颗粒下沉, 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走, 从而能从污水中清除砂子、煤渣等密度较大旳无机颗粒。
曝气沉砂池旳工作原理: 由曝气以及水流旳螺旋旋转作用, 污水中悬浮颗粒互相碰撞、摩擦, 并受到气泡上升时旳冲刷作用, 使粘附在砂粒上旳有机污染物得以清除。
水污染控制工程优慕课答案内蒙古工业大学一﹑名词解释题(每题3分)︰1.生化需氧量︰表示在有氧的情况下﹐由于微生物的活动﹐可降解的有机物稳定化所需的氧量2.化学需氧量︰表示利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有机物所需的氧量。
3.滤速调节器∶是在过滤周期内维持滤速不变的装置。
4.沉淀︰︰是固液分离或液液分离的过程﹐在重力作用下﹐依靠悬浮颗粒或液滴与水的密度差进行分离。
5.沉降比︰用量筒从接触凝聚区取100mL水样﹐静置5min﹐沉下的矾花所占 mL数用百分比表示﹐称为沉降比·6.水的社会循环︰人类社会从各种天然水体中取用大量水﹐使用后成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它们最终流入天然水体﹐这样﹐水在人类社会中构成了一个循环体系﹐称为~。
7.接触凝聚区︰在澄清池中﹐将沉到池底的污泥提升起来﹐并使这处于均匀分布的悬浮状态﹐在池中形成稳定的泥渣悬浮层﹐此层中所含悬浮物的浓度约在3~10g/L,称为~。
8.总硬度︰水中 Ca2+ -Mg2*含量的总和﹐称为总硬度。
9.分级沉淀∶若溶液中有数种离子能与同一种离子生成沉淀﹐则可通过溶度积原理来判断生成沉淀的顺序﹐这叫做分级沉淀·10.化学沉淀法︰是往水中投加某种化学药剂﹐使与水中的溶解物质发生互换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盐类﹐形成沉渣﹐从而降低水中溶解物质的含量。
11.电解法∶是应用电解的基本原理﹐使废水中有害物质﹐通过电解过程﹐在阳·阴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转化成为无害物质以实现废水净化的方法12.电渗析︰是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溶液中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而使溶液中的溶质与水分离的一种物理化学过程·13.滑动面︰胶粒在运动时﹐扩散层中的反离子会脱开胶粒﹐这个腉开的界面称为滑动面﹐一般指吸附层边界。
13.滑动面︰胶粒在运动时﹐扩散层中的反离子会脱开胶粒﹐这个腉开的界面称为滑动面﹐一般指吸附层边界。
14.吸附︰是一种物质附着在另一种物质表面上的过程﹐它可发生在气-液﹑气-固·液-固两相之间。
水污染控制工程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滨州学院第一章测试1.TOD是指()参考答案:总需氧量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COD测定包括了碳化和硝化所需的氧量3.下列关于水质指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BOD是碳化所需氧量和硝化所需氧量之和。
4.水体的无机物污染是指哪几项?()参考答案:氮、磷的污染;重金属的污染;酸、碱及无机盐污染5.生物法主要用于()参考答案:二级处理第二章测试1.关于沉淀池的论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初次沉淀池只能去除悬浮物质,不能去除BOD2.()式沉砂池沉沙中有机物含量较高,需要洗砂处理。
参考答案:平流3.幅流式沉淀池的缺点有()参考答案:机械排泥设备复杂,对池体施工质量要求高;易于出现异重流现象;水流速度不稳定4.下列与污水处理系统格栅的过栅水头损失计算无关的是()参考答案:栅前水头5.己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最大设计流量为0.6m3/s,拟采用两个曝气沉砂池,最大小时流量的时候,水在沉砂池内停留时间为2min,每个沉砂池的有效容积V1为()参考答案:(B)36m3第三章测试1.可用化学氧化法去除的是()。
参考答案:S2-2.下列常用药剂中哪一个是还原剂()。
参考答案:硫酸亚铁3.化学沉淀法包括()。
参考答案:钡盐沉淀法;铁氧体沉淀法;氢氧化物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4.混凝剂的投加方式有两种,即()。
参考答案:湿投;干投5.水温对混凝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参考答案:对6.吸附剂是指具有吸附能力的固体物质,被吸附的物质称为吸附质。
()参考答案:对7.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吸附剂的特点()。
参考答案:不可再生8.下列属于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是()。
参考答案:R-COOH;R-SO3H9.下列哪一种物质不适宜用作膜的清洗()。
参考答案:浓酸10.膜表面附近浓度低于主体浓度的现象称为浓度极化或浓差极化。
()参考答案:错第四章测试1.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微生物为主体,对有机和营养性污染物进行氧化、分解、吸收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下列活性污泥中的不同微生物作用,哪一项是不正确的?()参考答案:原生动物摄食水中游离细菌,原生动物增多,表明处理水质将会恶化2.下列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基本组成的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参考答案:曝气池、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曝气系统3.污泥指数SVI的物理意义是()参考答案:在曝气池出口处的混合液,经过30min静置后,每克干污泥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4.在曝气池曝气过程中,为了加快氧的传递速度,可采取以下哪些措施?()参考答案:加强液相主体的紊流程度;提高气相中的氧分压5.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系统(SBR)的运行操作分五道工序,循环进行,这五道工序按时间顺序应为下列哪项?()参考答案:进水、反应、沉淀、排水、待机(闲置)第五章测试1.生物膜法滤料表面的生物膜由好氧和厌氧两层组成。
《水污染控制工程》重点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一大类生物处理法的统称,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曝气生物滤池及生物流化床等工艺形式,其共同的特点是微生物附着生长在滤料或填料表面上,形成生物膜。
污水与生物膜接触后,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转化,污水得到净化。
2、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
活性污泥法是向废水中连续通入空气,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状絮凝物。
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
3、生物脱氮生物脱氮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有机氮和氨态氮转化为N 2和N x O 气体的过程。
其中包括硝化和反硝化两个反应过程。
(PPT 版)含氮化合物经过氨化、硝化、反硝化后,转变为氮气而被除去的过程。
(课本版)4、泥龄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又称污泥龄,是指反应系统内的微生物全部更新一次所用的时间,在工程上,就是指反应系统内微生物总量与每日排出的剩余微生物量的比值。
以θC 表示,单位为d 。
5、污泥比阻单位质量干滤饼的过滤阻力m/kg ,比阻抗值越大的污泥,越难过滤,其脱水性能也差。
6、水体自净河流的自净作用是指河水中的污染物质在河水向下游流动中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
7、废水生物处理定义1:利用微生物的氧化分解及转化功能,以废水有机物作为微生物的营养物质,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被降解、转化,废水得以净化。
定义2:污水的生物处理是利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个体微小、代谢营养 多样、适应能力强的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对污水进行净化的处理方法。
(课本上有两种定义,自己选择哈!)8、BOD 5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水或受污染的天然水样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量(20℃,5d )。
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
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答案1、试说明沉淀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讨论各类型的联系和区别。
答:自由沉淀:悬浮颗粒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颗粒各自单独进行沉淀, 颗粒沉淀轨迹呈直线。
沉淀过程中,颗粒的物理性质不变。
发生在沉砂池中。
絮凝沉淀:悬浮颗粒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之间有互相絮凝作用,颗粒因相互聚集增大而加快沉降,沉淀轨迹呈曲线。
沉淀过程中,颗粒的质量、形状、沉速是变化的。
化学絮凝沉淀属于这种类型。
区域沉淀或成层沉淀:悬浮颗粒浓度较高(5000mg/L以上);颗粒的沉降受到周围其他颗粒的影响,颗粒间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下沉,与澄清水之间有清晰的泥水界面。
二次沉淀池与污泥浓缩池中发生。
压缩沉淀:悬浮颗粒浓度很高;颗粒相互之间已挤压成团状结构,互相接触,互相支撑,下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被挤出,使污泥得到浓缩。
二沉池污泥斗中及浓缩池中污泥的浓缩过程存在压缩沉淀。
联系和区别: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区域沉淀或成层沉淀,压缩沉淀悬浮颗粒的浓度依次增大,颗粒间的相互影响也依次加强。
2、设置沉砂池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和平流式沉砂池有何区别?答:设置沉砂池的目的和作用:以重力或离心力分离为基础,即将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控制在只能使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走,从而能从污水中去除砂子、煤渣等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以免这些杂质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
平流式沉砂池是一种最传统的沉砂池,它构造简单,工作稳定,将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控制在只能使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走,从而能从污水中去除砂子、煤渣等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
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由曝气以及水流的螺旋旋转作用,污水中悬浮颗粒相互碰撞、摩擦,并受到气泡上升时的冲刷作用,使粘附在砂粒上的有机污染物得以去除。
曝气沉砂池沉砂中含有机物的量低于5%;由于池中设有曝气设备,它还具有预曝气、脱臭、防止污水厌氧分解、除泡以及加速污水中油类的分离等作用。
BOD-污泥负荷:曝气池单位重量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螚接受,并将其降解到预定程度的有机污染物量COD-容积负荷:单位曝气池容积,在单位时间内能接受,并将其降解到预定程度的有机污染物量。
剩余污泥:由于微生物的代谢和生物合成作用,使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生物量增加,经二次沉淀池沉淀下来的污泥一部分回流到曝气池供再处理污水用,多余的排放到系统之外的部分即活性污泥。
折点加氯法:去除水中氨氮时采用的一种化学法。
脱氮是加氯量以折点对应的加氯量为准,所以称为折点加氯法生化需氧量BOD:在水温为20度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生活活动,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化学需氧量COD:用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在有机物氧化为CO2,H2O所需消耗的氧量。
化学沉淀法:是往水中投加某种化学药剂,使与水中的溶解物质发生互换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盐类,形成沉渣,从而降低水中溶解物质的含量。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个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之间的处理方法,它兼具有这两种方法的优点。
污泥龄:是指每日新增的污泥平均停留在曝气池中的天数,也就是曝气池全部活性污泥平均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或工作着的活性污泥总量同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量的比值。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又称混合液污泥浓度,他表示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量。
污泥容积指数(SVI):简称污泥指数。
在曝气池混合液经过30min沉淀后每1g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
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脱盐处理,使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
向树脂填充塔充水水中水中无机盐类通过交换吸附反应得到去除。
氧垂曲线:水体受到污染,水体当中的溶解氧逐步被耗去,到达临界点又逐步回升的过程。
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的物理、化学以及微生物性质发生变化,使水体固有的生态系统和功能受到破坏。
水体自净: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化学的作用,使污染的浓度降低或总量减少,受污染的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这种现象。
《水污染控制工程》简答题1. 颗粒在水中的沉淀类型及其特征如何?答:颗粒在水中的沉淀,可根据其浓度与特性,分为四种基本类型:(1)自由沉淀:颗粒在沉淀过程中呈离散状态,其形状、尺寸、质量均不改变,下沉速度不受干扰,各自独立地完成沉淀过程。
(2)絮凝沉淀:悬浮颗粒在沉淀过程中,颗粒之间可能互相碰撞产生絮凝作用,其尺寸、质量均会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其沉速随深度而增加。
(3)拥挤沉淀(成层沉淀):当悬浮颗粒浓度比较大时,在下沉过程中彼此干扰,颗粒群结合成一个整体向下沉淀,形成一个清晰的泥水界面,沉淀显示为界面下沉。
(4)压缩沉淀:颗粒在水中的浓度增高到颗粒互相接触、互相支撑,上层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挤出下层颗粒的间隙水,使污泥得到浓缩。
2.个体自由沉降其沉速是指的什么条件下的沉速,其影响因素如何试分析之?答:个体自由沉降的沉速指的是在受力平衡状态下颗粒所具有的沉速,可由斯托克斯方程式表示。
u=g (s-ρ)d2/(18降速度的因素有:(1s s>0s<0s=0颗粒悬s(2)d:自由沉降速度 u d2 ,提高粒径d的措施可强化沉淀过程。
(3)μ:自由沉降速度u1/淀的进行。
3.调节池采用堰顶溢流出水时,能够起到水量调节的作用?用什么方式可以达到水量调节的目的?答:不能。
若要达到水量调节的目的:一种办法是采取稳定水位的措施;二是在调节池外设置水泵。
4.试说明沉速u 在进行沉淀池面积计算时设计依据。
答:因为u0t0=H, V池=HA面=Qt0 所以u0=H/t0=Qt0/(A面t0)=Q/A=q 即沉速u 在数值上等于q(面积负荷率),即可根据u(=q)和处理水量确定沉淀池的面积A。
5.如何从理想沉淀池的理论分析得出斜板(管)沉淀池产生依据?答:因为通过理想沉淀池的理论分析存在H/u=L/v、即u/v=H/L。
如果将水深为H的沉淀池分隔成为几个水深为H/n的沉淀池,则当沉淀池长度为原沉淀区长度的1/n时,就可处理与原来的沉淀池相同的水量,并达到完全相同的处理效果。
目 录第9章 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考研真题详解第10章 污水的物理处理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 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生化反应动力学基础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 活性污泥法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 生物膜法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考研真题详解第14章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考研真题详解第15章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考研真题详解第16章 污水的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16.3 考研真题详解第17章 城市污水回用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17.3 考研真题详解第18章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18.3 考研真题详解第19章 工业废水处理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19.3 考研真题详解第20章 污水处理厂设计20.1 复习笔记20.2 课后习题详解20.3 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 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9.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污水性质与污染指标1污水的类型与特征(见表9-1)表9-1 污水来源及特点2污水的性质与污染指标水质污染指标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反映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
(1)污水的物理性质与污染指标(见表9-2)表9-2 污水的物理性质与污染指标(2)污水的化学性质与污染指标①有机物有机物的主要危害是消耗水中溶解氧。
在工程中一般采用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或OC)、总有机碳(TOC)、总需氧量(TOD)等指标来反映水中有机物的含量。
常用的水处理技术化学沉淀法介绍
化学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技术,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浑浊物、重金属离子和其他污染物。
这种方法通过添加化学试剂,
使水中的杂质形成沉淀,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在化学沉淀法中,常用的化学试剂包括氢氧化钙、氢氧化铁、
氧化铝和硫酸铁等。
这些试剂能与水中的杂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
沉淀物质。
例如,氢氧化钙可以与水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铁可以与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化学沉淀法的操作步骤通常包括混合搅拌、沉淀形成、沉淀分
离和过滤等。
首先,将化学试剂加入到水中并进行充分混合搅拌,
使其与水中的杂质充分接触反应。
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物质逐渐
形成并沉积到水底部。
接下来,通过沉淀分离和过滤等工艺,将沉
淀物与水分离,从而得到清澈的水质。
化学沉淀法在工业废水处理、饮用水净化和污水处理等领域有
着广泛的应用。
它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浑浊物,降低水中的
浊度,改善水质。
此外,化学沉淀法还可以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和其他有害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总的来说,化学沉淀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水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水质的不同特点和污染物的种类选择合适的化学试剂和操作条件,以达到最佳的净化效果。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四版(下册)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题(每题 3 分) :1 .水的社会循环:人类社会从各种天然水体中取用大量水,使用后成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它们最终流入天然水体,这样,水在人类社会中构成为了一个循环体系,称为〜。
2 .生化需氧量: 表示在有氧的情况下, 由于微生物的活动, 可降解的有机物稳定化所需的氧量3 .化学需氧量:表示利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有机物所需的氧量。
4 .沉淀::是固液分离或者液液分离的过程,在重力作用下,依靠悬浮颗粒或者 液滴与水的密度差进行分离。
5 .沉降比:用量筒从接触凝结区取 100mL 水样,静置5min,沉下的矶花所占 mL 数用百分比表示,称为沉降比。
6 .滤速调节器:是在过滤周期内维持滤速不变的装置。
7 .接触凝结区: 在澄清池中, 将沉到池底的污泥提升起来, 并使这处于均匀分布的悬浮状态,在池中形成稳定的泥渣悬浮层,此层中所含悬浮物的浓度约在 3〜I0g/L,称为〜。
8 .化学沉淀法:是往水中投加某种化学药剂,使与水中的溶解物质发生互换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盐类,形成沉渣,从而降低 水中溶解物质的含量。
9 .分级沉淀: 若溶液中有数种离子能与同一种离子生成沉淀, 则可通过溶度积原理来判断生成沉淀的顺序,这叫做分级沉淀。
10 .总硬度:水中 Ca 2+ 、Mg 2+含量的总和,称为总硬度。
11 . 电解法:是应用电解的基本原理,使废水中有害物质,通过电解过程,在阳、 阴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转化成为无害物质以实现废水净 化的方法。
12 .滑动面:胶粒在运动时,扩散层中的反离子会脱开胶粒,这个脱开的界面称为滑动面,普通指吸附层边界。
13 .氧化还原能力:指某种物质失去或者取得电子的难易程度,可以统一用氧 化还原电位作为指标。
14 .吸附:是一种物质附着在另一种物质表面上的过程,它可发生在气一液、气一固、液一固两相之间。
15 .物理吸附:是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的份子引力产生的吸附。
第一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选项:A:工业污染源属于点源而非面源B:水在社会循环中取用的是径流水源和渗流水源C:生活污染源对环境污染最为严重D:水形成自然循环的外因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答案: 【生活污染源对环境污染最为严重】2、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水中杂质存在状态的是()选项:A:胶体B:悬浮物C:沉淀物D:溶解物答案: 【沉淀物】3、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选项:A:可降解的有机物一部分被微生物氧化,一部分被微生物合成细胞B:BOD是碳化所需氧量和硝化所需氧量之和C:可降解的有机物分解过程分碳化阶段和硝化阶段D:BOD是微生物氧化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与微生物内源呼吸所消耗的氧量之和答案: 【BOD是碳化所需氧量和硝化所需氧量之和】4、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选项:A:COD测定包括了碳化和硝化所需的氧量B:COD测定通常采用K2Cr2O7和KMnO7为氧化剂C:COD测定不仅氧化有机物,还氧化无机性还原物质D:COD测定可用于存在有毒物质的水答案: 【COD测定包括了碳化和硝化所需的氧量】5、单选题:COD是指()选项:A:总有机碳含量B:生化需氧量C:总需氧量D:化学需氧量答案: 【化学需氧量】6、判断题:水形成自然循环的外因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选项:A:对B:错答案: 【对】7、判断题:可降解的有机物一部分被微生物氧化,一部分被微生物合成细胞()选项:A:对B:错答案: 【对】8、判断题:生化需氧量表示在有氧的情况下,由于微生物的活动,可降解的有机物稳定化所需的氧量()选项:A:对B:错答案: 【对】9、判断题:COD测定可用于存在有毒物质的水()选项:A:错B:对答案: 【对】10、判断题:BOD是碳化所需氧量和硝化所需氧量之和()选项:A:对B:错答案: 【错】第二章单元测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选项:A:格栅的水头损失主要在于自身阻力大B:格栅用以阻截水中粗大的漂浮物和悬浮物C:格栅后的渠底应比格栅前的渠底低10-15 cmD:格栅倾斜50-60o,可增加格栅面积答案: 【格栅的水头损失主要在于自身阻力大】2、单选题:颗粒在沉砂池中的沉淀属于()选项:A:自由沉淀B:拥挤沉淀C:压缩沉淀D:絮凝沉淀答案: 【自由沉淀】3、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选项:A:自由沉淀试验用沉淀柱的有效水深应尽量与实际沉淀池的水深相同B:对于絮凝沉淀E~t曲线和E~u曲线都与试验水深有关C:对于自由沉淀E~t曲线和E~u曲线都与试验水深有关D:絮凝沉淀试验用沉淀柱的有效水深应尽量与实际沉淀池的水深相同答案: 【对于自由沉淀E~t曲线和E~u曲线都与试验水深有关】4、单选题:不属于平流式沉淀池进水装置的是()选项:A:穿孔墙B:三角堰C:竖向潜孔D:横向潜孔答案: 【三角堰】5、单选题:颗粒在初沉池初期自由沉淀,在初沉池后期()选项:A:自由沉淀B:絮凝沉淀C:拥挤沉淀D:压缩沉淀答案: 【絮凝沉淀】沉淀是固液分离或液液分离的过程,在重力作用下,依靠悬浮颗粒或液滴与水的密度差进行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