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压缩性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4.38 MB
- 文档页数:58
土的压缩性土的压缩性是指土在一定压力下,保持其体积不变,当达到一定压力时,它的体积增大了多少倍。
土的这种特性称为压缩性。
一、压缩性1.前提条件对同一类土壤,当达到相同的地基最终沉降量时,土壤孔隙中所含水分重量占干土重量的百分数愈小,土的压缩性就愈大。
2.压缩性的大小决定于土粒间的密实度,即颗粒间接触面积的大小。
土的压缩性取决于颗粒直径的大小,所谓“粒越细,则越具有压缩性”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砂土和粉土,其颗粒直径都比较小,土的压缩性较小;而粘土和淤泥,因颗粒直径大,所以土的压缩性也较大。
二、压缩系数土的压缩系数是土压缩性的量度。
它表示土体压缩过程中颗粒间相互挤压紧密程度的参数,即以1m直径的土柱在单位压力作用下的长度与其初始长度之比来表示。
( 1)静止土样的体积是可以确定的,故可由其原始体积算出土的压缩系数。
( 2)土压缩过程中,要受到两种外力的作用,使得土体发生体积变化,而这两种外力并非始终作用,只有当两者的作用时间相等时,土的压缩过程才会停止,此时土柱的长度称为极限长度。
在极限长度时,土体内仍存在着三向应力,因此,根据极限平衡条件,必须在自重作用下土的压缩才会停止。
( 2)流动状态时的体积变化:在高度一定的条件下,当土粒从临界饱和状态压缩到破裂状态时,由于颗粒之间的挤压紧密程度急剧增加,使得单位体积内粒间距离显著减少,因而引起土的压缩变形,使得土粒更加密实,呈现流动状态。
这个状态称为临界饱和流动状态。
所以,对于饱和的粘性土,当水从细土粒表面上蒸发时,可以把土体内的自由水排走,使土粒失去浮力而贴附在一起,使土体达到流动状态。
此时,土体的单位体积的质量为:。
如果再进行排水,则体积逐渐减小,且到达某一值后趋于稳定。
土的临界饱和流动状态的水力特征可用下列方程式表示:。
( 3)膨胀土的体积是随深度而增大的,其特征是:。
当土处于饱和状态时,随着深度的增加,土的密实度逐渐增大,水的含量也随之增加,当超过某一深度后,土粒逐渐膨胀,导致土体积迅速增大,在这一深度范围内,土的密实度已经很大,以至于土体可以无限制地膨胀。
土的压缩性名词解释
土的压缩性是指土壤经过空气、水、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后,它的结构发生变化,同时体积也发生变化,这种状态叫做土的压缩性。
压缩性是一个重要的土壤性质,在农业工程和水土保持、水土工程、地下工程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
土的压缩性受因素的影响有很多,主要包括土壤的粒料组成、气候条件、施加荷载等。
土壤中各种粒料的含量和大小、组成等因素,决定了土壤的物理性质。
气候条件对土的压缩性也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在干季比在湿季土的压缩性都会更强。
同时,施加荷载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荷载的种类和大小可以使土的压缩性发生很大的变化,一般情况下,荷载越大,土压缩性就越强。
土的压缩性也受土壤中细菌、真菌、微生物的影响,这些生物群体随着土壤营养状况和水分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土壤中的生物会影响土壤的湿度,影响土的压缩性,其中以真菌的作用最为明显。
土的压缩性可以通过不同的测试来进行评价,这些测试方法包括直接法、减重法、挤压法、钻探法等。
其中,挤压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它模拟土壤长时间受力的情况,测量挤压模量以及有效抗压强度,可以准确反映土的压缩性。
土的压缩性对农业生产和水土保持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充分利用土的压缩性的特性来改善土壤的耕作性能和生长性,进行土壤的改良等。
此外,土的压缩性也可以用来控制地下水位,防止地表沉降和地基沉降,减少洪水灾害,保护森林资源等。
土的压缩性是一个复杂的物理性质,它受多种因素影响,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测试方法进行测量和评价,对农业生产和水土保持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农业工程、水土保持、水土工程和地下工程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土的压缩性,科学利用土的压缩性,为农业生产和水土保持做出贡献。
.土的压缩性:土体在压力作用下体积减小的性质答:概念:建筑物荷载作用或者其它原因引起土中应力增加,会使地基土体产生变形,变形的大小与土体的压缩性有直接的关系。
土在压力的作用下,体积缩小的特性为土体的压缩性。
土的压缩变形原因:土的压缩变形主要是由于外荷载增加,导致地基土中附加应力增加,导致地基土中产生附加的有效应力,有效应力导致土颗粒之间相互错动而发生压缩变形,孔隙水压力不引起压缩变形,但孔隙水压力转化为有效应力后会产生压缩变形。
2.答:土的压缩量的组成土中固体颗粒的压缩和土中水的压缩土中孔隙水和孔隙气体的排出土体压缩的实质:土体在外荷载作用下被压缩,土粒产生相对移动并重新排列,与此同时土体孔隙中部分水和气体被排出,从而引起孔隙体积减小。
3.答:压缩曲线反映土体受压后的压缩特性,压缩曲线愈陡,土体的压缩性愈高,压缩曲线愈平缓,土体的压缩性愈低。
压缩系数:利用单位压力增量所引起的孔隙比的改变,即压缩曲线的割线斜率来表征土体压缩性高低,压缩曲线的斜率即为压缩系数。
压缩系数表示单位压力增量作用下土的孔隙比的减小量,因此压缩系数越大,土的压缩性就越大,但土的压缩系数不是常数,而是随割线位置的变化而不同。
4.答:压缩模量Es:指土在侧限条件下受压时压应力σz与相应的应变εz之间的比值。
变形模量E0:指土在无侧限压缩条件下,压应力与相应的压缩应变的比值。
两者之间存在如下的换算关系:E0=βEs,其中0≤β≤11.答:计算建筑物基础中心下的地基变形量,假设这时土层只在垂直方向发生压缩变形,而不发生侧向变形,属于一维压缩问题。
因而在求得地基中的垂直应力后,可利用室内压缩试验曲线成果,计算地基变形量。
分层总和法就是采用土层一维压缩变形量的基本计算公式,利用室内压缩曲线成果,分别计算基础中心点下地基中各分土层的压缩变形量,最后将各分土层的压缩变形量总和起来。
2.答(1)地基中各薄层受荷载作用下只产生竖向压缩变形,无侧向膨胀,即在侧限条件下发生变形;(2)地基沉降量按基础中心点下土柱所受的附加应力进行计算;(3)地基沉降量等于基础底面下某一深度范围内(即压缩层内)各土层压缩量的总和。
土的压缩性及地基变形计算资料重点
1.土的压缩性:
1.1压缩模量:
压缩模量是衡量土壤抵抗压缩变形的能力的指标,用符号E表示。
压缩模量可以通过实验室试验或现场测试得到。
1.2剪切模量:
剪切模量是衡量土壤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的指标,用符号G表示。
剪切模量与土壤的剪切强度有关。
1.3泊松比:
泊松比是衡量土壤在应力作用下沿垂直方向的变形程度的指标,用符号ν表示。
泊松比与土壤的密实度有关,一般在0-0.5之间。
2.地基变形计算:
地基变形计算是针对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物的地基进行稳定性分析和设计的过程。
地基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和不可逆变形两个阶段,其中弹性变形是指在荷载作用下,土体发生的可恢复的变形;不可逆变形是指荷载作用下土体发生的永久性变形。
2.1弹性变形计算:
弹性变形计算是根据土体的本构关系,结合荷载条件和边界条件,通过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得出土壤的变形量。
常用的弹性变形计算方法有弹性理论和有限元法等。
2.2不可逆变形计算:
不可逆变形计算是指在考虑土壤的不可逆变形性质时,对地基的变形和稳定性进行分析。
常用的不可逆变形计算方法有一维压缩性计算、塑性理论和现场观测法等。
3.地基结构相互作用分析:
地基结构相互作用分析是指在考虑土壤与结构相互作用的情况下进行地基变形计算。
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弹性基础承载力计算、地基地震反应分析和地基液化分析等。
以上是关于土的压缩性及地基变形计算的重点资料。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工程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参数进行计算,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和结构的安全。
土的压缩性名词解释土的压缩性是指土壤的力学特性,即土壤承受压力时其体积会发生变化。
土的压缩性又称土的可塑性,是一种土壤的力学特性,受到力的作用,它的体积和形状可以随时间发生变化。
土的压缩性是决定土壤质量、强度和地基工程性能的关键因素。
土壤受力时,其密实度和强度会随着力的作用而变化。
由于土壤颗粒之间有弹性胶结,当力载荷施加时,土壤会出现可塑性变形,从而会发生可测量的体积变化。
土的压缩性可以分为水上压缩性和干上压缩性。
水上压缩性表示土壤饱和状态受力时的体积变化;而干上压缩性指的是土壤非饱和状态受力时的体积变化。
水上压缩性大部分情况下比干上压缩性大。
土的压缩性是土壤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特性,它决定了土壤的质量、强度和工程性能。
例如,土的压缩性强的土壤,其体积会发生可预测的变化,从而会对地基工程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这就是为什么在建设过程中,土的压缩性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考量因素。
土壤中普遍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群落,它们会影响土的压缩性。
例如,梭梭菌会产生粘合剂,可以减小土的压缩性。
此外,某些微生物会产生一种叫做“活性有机质”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提高土壤的压缩性和强度。
此外,土壤性质也会影响土的压缩性。
例如,粒径小的土壤比粒径大的土壤更易塑性变形,具有更强的压缩性。
此外,湿度也会影响土的压缩性,饱和和半饱和状态下的土壤,其压缩性要大于干燥状态下的土壤。
此外,土壤中含有的有机质,如有机质、碳水化物等,也会影响土的压缩性。
有机质能够增强土的压缩性,从而增强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有许多方法可以测定土的压缩性,其中最常用的有应变计(strain gauge)、可塑性曲线(plasticity curve)、液膨胀率(liquid-swelling rate),以及仪器拉伸试验(instrumented tension tests)等。
总之,土的压缩性是土壤特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有助于提高土壤质量、强度和安全性,在工程建设和地基处理中也起着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