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人种用
- 格式:ppt
- 大小:2.03 MB
- 文档页数:36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区域认知目标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2.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3.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
(二)综合思维目标1.了解世界人口数量以及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2.能够认识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所带来的问题,以及对应的人口政策。
(三)地理实践目标1.通过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以及人口密度,初步了解定量分析问题的意义,正确表述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地图,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并且简单分析人口分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四)人地观念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以及正确的人地关系。
二、重点和难点1.运用图标说出世界人口增长以及分布特点。
2.能够简单地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
三、教材设计思路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世界关注的三大问题,三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其中人口问题是核心问题。
本节从人地关系角度,讲述了有关人口方面的基础知识,从人口总数的变化到人口增长和迁移的现状,引领学生关注当今世界人类普遍关注的人口问题,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教材的内容包括四大方面:世界人口增长特点,世界人口分布,人口数量过多对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
四、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教师讲授:人人一手手,人人一张嘴;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可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也可以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转承)这节课就让我们学习以“人”为本的《人口和人种》。
【讲授新课】说一说:你知道现在地球上人口有多少吗?学生回答:......教师讲授和承转:世界人口在2022年已达80亿,但世界人口的增长在不同阶段的快慢是有很大的区别地。
学生活动一: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的变化。
方法指导:阅读图5.4,比较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所经历的时间。
《人口与人种》讲义一、人口(一)人口的增长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一个物种,其数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显著的变化。
在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环境恶劣,人口增长十分缓慢。
但随着农业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推进以及现代科技的进步,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众多。
首先,经济因素起着关键作用。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多,生活条件好,往往会吸引更多的人口迁入,同时也会促使本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其次,文化观念也会对人口增长产生影响。
在一些传统观念较强的地区,人们更倾向于多生育子女。
此外,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大幅降低了死亡率,特别是婴幼儿的死亡率,这也是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人口的分布全球人口的分布并不均匀。
有些地区人口密集,而有些地区则人口稀少。
从大洲来看,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其次是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在国家层面,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
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自然环境是一个重要因素,比如气候温和、水源充足、地形平坦的地区往往人口较为密集。
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关键因素,经济发达的地区通常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吸引大量人口聚集。
(三)人口问题人口的快速增长或缓慢增长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会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过多的人口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水资源和能源,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此外,人口过多还会导致就业困难、住房紧张、教育和医疗资源不足等社会问题。
而人口增长过慢或负增长也会带来一些挑战,比如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严重等。
人口老龄化会增加社会养老负担,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种(一)人种的划分根据体质特征的差异,人类通常被划分为三大人种: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黄色人种的肤色呈黄色或黄白色,头发直、黑,眼睛为黑色或棕色,面部扁平,颧骨较高。
白色人种的肤色较白,头发多为波浪状或卷曲状,颜色从浅黄到褐色不等,眼睛多为蓝色、绿色或灰色,鼻梁高挺。
七上地理人口与人种课堂笔记以下是七上地理人口与人种课堂笔记,供您参考:一、人口与人种1. 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2. 人口数量:常用人口增长率来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
世界人口增长呈现加速趋势。
3.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适宜、地形平坦、资源丰富的中低纬度地区。
4. 人口问题:人口过多或过少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5. 人种: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三个主要人种。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6.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7. 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8. 世界上的两大语言体系: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9. 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等6种语言。
二、世界的语言和宗教1.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2. 汉语:主要分布在中国及东南亚地区;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南部等地区;法语:法国及其附近的西非国家;西班牙语:西班牙及其附近地区;阿拉伯语:西亚和北非地区。
3. 伊斯兰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地区。
4. 佛教是世界上第三大宗教,教徒以亚洲为最多,它的发源地是亚洲。
5. 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
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6. 在乡村地域,一般会形成具有一定职能的中心地,称为集镇。
在城市地域,商业服务区、工业区、生活区是城市功能区的主体。
城市各功能区在空间上相互交织,形成了城市地域结构。
7. 聚落的形态包括乡村和城市聚落的形态。
《人口与人种》讲义一、人口(一)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增长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过程。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人口的增长速度经历了多次变化。
在过去,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医疗条件差、战争频繁等因素,人口增长十分缓慢。
但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情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
同时,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也使得死亡率大幅下降,婴儿的存活率显著提高,这些因素共同促使了人口的快速增长。
然而,人口的增长并不是均衡的,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些发达国家,如欧洲的部分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口仍在快速增长。
(二)人口增长的影响1、对资源的压力人口的快速增长对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等。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人们不得不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可能导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的破坏。
2、对经济的影响人口增长过快可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过多的劳动力可能导致就业机会不足,从而引发失业和贫困问题。
同时,为了养活庞大的人口,国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这可能会影响到经济的其他方面的投资和发展。
3、对社会的影响人口增长也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如教育资源的紧张、医疗服务的不足、住房短缺等。
此外,人口增长还可能导致社会治安问题的增加。
(三)人口政策为了应对人口增长带来的各种问题,不同的国家采取了不同的人口政策。
一些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如中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通过控制生育数量来减缓人口增长的速度。
而一些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的国家,则采取了鼓励生育的政策,以增加劳动力和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二、人种(一)人种的分类目前,世界上主要的人种可以分为三大类: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黄色人种:皮肤呈黄色或黄白色,眼睛为黑色,头发直而黑,面部扁平。
《人口与人种》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口与人种》。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人口与人种》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了解人口的增长、分布和人种的特点对于学生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主要包括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问题以及不同的人种这四个部分。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认识世界人口的发展状况和人种的差异,为后续学习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等知识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复杂的地理现象理解起来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通过直观的图像和生动的案例来获取知识。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地接触到了一些关于人口和人种的信息,但这些知识往往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和深化,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和趋势。
(2)掌握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
(3)理解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4)能够识别不同的人种,并了解其主要特点和分布地区。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图表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人口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培养学生尊重不同人种的文化和习俗,促进人种之间的平等和交流。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和趋势。
(2)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
(3)人口问题的表现和影响。
2、教学难点(1)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第五章居民与文化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人口数量变化。
2.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以及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密度。
3.能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归纳世界人口空间分布特点,初步了解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
4.举例说明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及措施。
5.能够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点,通过学习初步树立人口、资源、环境要协调发展的科学人口观,树立种族平等的思想。
【教学重点】1.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2.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其原因。
【教学难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其原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问题导入: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在2022年11月15日达到80亿。
联合国网站“80亿人口日”栏目说,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5日在菲律宾马尼拉出生的女婴,成为世界第80亿个人。
这不是准确的数字,而是“象征性婴儿”……展示图片,第80亿个婴儿降生地球村,人们忧从何来?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世界人口和人种”话题的探讨。
二、明确目标有的放矢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目标,教师解读学习目标。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一)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1.学生对照课本,完成相关内容。
学生交流,展示明确答案。
2.学生探究学习:(1)阅读教材P92图5.1,思考:我们知道了现在地球上有多少人,但地球上的人口总数是怎样变化的呢?①世界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怎样的?②世界人口增长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征?讨论交流展示,明确答案:①不断增长。
②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缓慢;工业革命后人口增长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口快速增长;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持续下降。
(2)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用什么来衡量呢?①小组合作完成教材P94、95活动。
②结合图,探讨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③读教材P93图5.2,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起来,能从中发现什么问题?找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