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海滨小城》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11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海滨小城》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海滨小城》是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以“祖国山河”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旨在让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海滨小城》是一篇写景美文,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分别描写了海滨的大海、沙滩和小城的庭院、公园、街道等场景,展现了海滨小城的美丽和整洁。
课文语言清新,表达准确,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二、整体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以“读中感悟,读写结合”为基本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同时,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技巧,进行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认识“滨、鸥”等11个生字,会写“滨、灰”等13个字,会写“海滨、街道”等16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样子。
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作者对海滨小城的热爱之情。
能仿照课文中的段落,描写一处自己熟悉的景物。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风光。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仿照课文中的段落,描写一处自己熟悉的景物。
五、教学策略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图文结合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海滨小城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读写结合法: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进行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课时2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呢?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海滨小城,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那里的风光吧!(板书课题:海滨小城)齐读课题,提问: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课文描写的是一个海滨小城)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海滨小城充满期待。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教案第【1】篇〗教学要求:1、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2、学习作者观察景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3、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
1、检查背诵《五彩池》二、三自然段。
2、听写前课词语。
二、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滨”是什么意思?(水边)海滨小城是什么意思?三、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小声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2、说说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五、讨论交流。
1、课文讲了哪些方面的内容?2、哪些自然段讲海滨景色的?3、哪些自然段讲小城景色的?4、课文先写海滨,后写小城,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六、总结: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座海滨小城美丽整洁。
七、布置作业:朗读课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教案第【2】篇〗第2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滨、灰”等13个字及“海滨、街道”等16个词语。
2.能找出第4~6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3.能摘抄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板块一聚焦庭院,感受美丽1.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1~3自然段,谁能说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写了哪些美丽的场景?这节课我们将感受海滨小城的庭院美、公园美和街道美。
2.学法回顾。
谁还记得在第18课第5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学会了怎样去理解一段话的意思?预设: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小结:是的,我们先读懂自然段中每一句话的意思,然后想想这些句子是围绕哪一句写的。
3.任务驱动。
(1)读第4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每一句话写什么。
可以拿出笔来画一画。
①学生默读,圈画。
②学生交流。
③难点处教师适时引导。
19 海滨小城【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这是一篇写景的美文,体会小城的迷人风光。
语言运用:课文文字精美,条理清楚,应重在让学生从视觉上去感受,从文字上去懂得海边小城的美丽。
思维能力: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感受南国小城的迷人风光。
审美创造:体会海上、海滩、庭院公园、街道的美。
【课前解析】关注文本:课文的用词丰富,句式多样,很有特色。
文中有很多颜色词,如“棕色”“银白色”“灰色”“银光闪闪”,构词方式多样,写出了事物的色彩美。
有些词语令人有新鲜感,如“寂寞地躺在那里”“开得那么热闹”,容易引发学生的想象。
关注结构:全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海边美景,第二部分写的是小城美景。
关注描写:本文表述清晰,语言准确、用词丰富,句式多样,很有特色。
【教学目标】1.认识“滨、鸥”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臂”,会写“滨、灰”等13个字,会写“海滨、街道”等15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样子。
3.能找出第4-6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重难点)4.能摘抄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滨、鸥”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臂”,会写“滨、灰”等13个字,会写“海滨、街道”等15个词语。
2.能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海滨小城的哪些景象,并感受海滨的美。
3.能摘抄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欣赏图片1.(出示课件2)导入:本单元前两课,我们一起领略了风景优美的湖光山色和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这节课我们将走近海滨小城。
2.教师板书课题,(板书:海滨小城)学生齐读课题。
3.(出示课件3)欣赏海滨城市的美景图。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整体感知1.(出示课件4)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边读边想,这篇课文写了海滨小城的哪些景象?2.学习生字词。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教案范文(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教案范文第【1】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臂”,会写13个字,会写16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样子。
3、学习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4、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海滨小城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按不同角度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难点:仿照某一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老师今年夏天去广东游玩,被一座城市的美景深深吸引了,大家想不想看看啊(出示)这座城市紧邻大海,海边碧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这座小城,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它的美。
(板书课题:19海滨小城)分析审题:海滨指的是哪里?靠近湖的是什么?靠近河的呢?。
(二)理清文章思路。
1、自由读课文,标清段的序号,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海滨的,哪几自然段是写小城的?2、浪花朵朵送来了本课的词语,指名读词。
3、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第一部分(1-3)海滨的景色。
第二部分(4-6)小城的景色。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海滨的哪些景物?用“横线”标出来。
(板书:大海,沙滩,机帆船,海鸥,云朵)2、自由读1-2节,用“()”标出体现大海是美丽的词语,加以理解。
3、学生找句子——抓词语——谈体会(板书:蓝、棕、银白、白、灰、金黄)小结:这两段主要抓住景物的颜色进行描写,表现了大海是迷人的,景色异常美丽。
4、自由练读——互读——指名读(要求读出颜色的美,大海景色的迷人)5、默读3节,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景物?(板书:贝壳、船队)(1)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6、海滩上也并不是一直这么安静的,什么时候变得喧闹起来呢?(2)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海滨小城》这篇课文介绍了家乡海滨小城美丽的景色,抒发了热爱家乡的感情。
课文第一部分写海滨的景象。
由远及近,先写浩瀚大海的景色,再写海滩的景观。
这部分突出景物色彩的描写,文中描绘的景物色彩斑斓:有蓝色、棕色、银白色、灰色、金黄色、青色……这些丰富多彩的颜色,展示了海滨的美丽。
课文第二部分写小城美丽的景色。
分别描写了小城的庭院、公园、街道三处景物,突出了美丽、整洁的特点。
课文先写海滨,再写小城,把小城放在海滨这个大的背景下,更加突显小城的美丽。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加强学生自主阅读实践活动,加强对写景状物这一类文章特点的感悟,进一步学习抓住事物特点、按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表达方法。
教学策略1.观赏法:本课目标既是观赏为主,那样教学教程中,我将观赏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从进课堂开始,带领学生观赏海边风光的图片,到分析课文时,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精美的语言。
整堂课让学生在美的画面与语言中去感受小城的美丽和整洁。
2.提问法: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缺点,在教学中,力求做到深入浅出,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以激起学生探究交流的兴趣与信心,接着“顺承”“深化”,带出这堂课的重点与难点,逐个击破。
希望以此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达到目标。
3.练习法:本课纵然是观赏为主,运用为辅,但也不能疏忽运用带给学生的积极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两个仿写练习。
运用练习法以突破难点和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1.认识“滨、鸥”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臂”,会写“滨、灰”等13个字,会写“海滨、街道”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样子。
3.能找出第4~6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4.能摘抄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能找出第4~6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海滨小城》是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这个单元主要围绕小城市里的一些日常用品展开,包括椅子、沙发、灯、餐桌等等。
通过这些不同的用品,让学生了解到城市生活的一些基本常识,并且能够对周围的环境和物品进行观察和发现。
2. 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各个日常用品的名称和功用,掌握相关的简单词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发现的能力,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重点关注周围的物品和环境。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热爱和关注,增强他们对城市生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是以《海滨小城》为主题,以沙发和餐桌两个具体的生活用品为例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如下:•呈现相关图片和视频素材,让学生了解沙发和餐桌的外形和功用。
•老师示范、学生模仿:老师现场展示沙发和餐桌的使用方法和步骤,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模仿并尝试使用。
•讨论和总结:针对沙发和餐桌的使用方法和步骤进行小组讨论,并由小组代表进行总结汇报,营造踊跃的课堂氛围。
•基础词汇和语法讲解:老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让学生学习相关的英语词汇和基础语法知识。
2. 教学途径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采用以下多种途径进行教学:•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老师现场示范和演示•学生实地尝试和模仿•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3. 教学流程具体的教学流程如下:第一步:课前导入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和概括之前所学过的内容,以此来铺垫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第二步:学习新课1.让学生看一些沙发和餐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并简单地讲解它们的外形和功用;2.老师现场展示沙发和餐桌的使用方法和步骤,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模仿并尝试使用;3.整理新学习到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第三步: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和探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沙发和餐桌的注意事项和技巧,并由小组代表进行总结汇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中小城内各种景物的样子。
2.能找出第4-6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3.摘抄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与同学交流。
4.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5.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按空间转移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中小城内各种景物的样子。
2.能找出第4-6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按空间转移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回顾课文主要写了海滨小城内的哪些景物?(海滨:海上、海滩;小城:庭院、公园、街道)二、理解感悟(一)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1. 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边读边用“”画出文章具体写了小城庭院的哪些景物?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2. 汇报:(1)第2句话写树的种类多;(2)第3句话写桉树的香味浓;(3)第4句话写凤凰树开花热闹。
3.提问:为什么“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之中”?指导朗读“凤凰树开了花,开的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之中。
”4.在这一自然段中,有一句话很重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句话就是这一自然段的(关键句),你能找到吗?汇报。
5.这一自然段围绕关键句,先写了树的种类多,后写了桉树香味浓、凤凰树开花热闹,使文章的条理清晰,我们也可以学习这样的写作手法,写出一句话概括想要写的内容,然后围绕这一关键句,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有条理地写。
6.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二)按照第4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第5.6自然段1. 过渡:小城的庭院很美,小城的街道和公园又有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任选一个自然段,按照第4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
海滨小城(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海滨小城的相关信息和特点。
2.能够理解、朗读课文,并把握主旨大意。
3.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海滨小城的相关信息和特点,并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
难点: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海滨小城,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风景画,让学生观察后,询问学生对画中景色的描述和感想。
2. 学习课文(15分钟)教师给学生分发课本,让学生阅读课文《海滨小城》,并对生字和生词进行解释。
3. 梳理知识(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梳理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和语言表达方式。
同时,向学生介绍海滨小城的特点和地理位置信息,并将相关知识点记录在板书上。
4. 分组读课文(1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相互之间轮流朗读课文,目的是让学生提高朗读技巧,并加深对课文的记忆。
同时,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谈论课文中所描述的海滨小城,分析其优美的自然环境、独特的文化和历史遗迹等方面。
5. 完成课堂练习(2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小任务,要求学生回答与课本相关的问题,如:在课文中,作者是如何描绘海滨小城的?学生可以根据课本内容回答或自己表述答案。
6. 课后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课后阅读任务,并要求学生在家中对课文进行复习。
同时,提醒学生练习写作,让他们完成一篇关于海滨小城的作文,发掘出其中的心得体会和感想。
四、教学工具1.课本和笔记本电脑。
2.风景画和图片资料。
五、教学评价1.教师围绕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具体任务,引导学生对海滨小城进行深入观察和想象,达到了教学目的。
2.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表达,激发其浓厚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写作能力。
3.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课堂练习,对海滨小城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六、教学体会该课程设计侧重于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通过描述海滨小城的典型特点和独特魅力,引导学生喜欢大自然、珍视生命和文化积淀,进而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感。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语文教案教材:《海滨小城》(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学习和运用词语,理解课文的意思,培养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学习和运用词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对美的感受。
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课本、图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或图片展示海滨小城的美景,引导学生描述并引发学生对美的感受。
2. 导入新课《海滨小城》,告诉学生我们将要学习一篇关于海滨小城的文章。
二、学习与讨论(20分钟)1. 向学生介绍课文《海滨小城》,让学生观察插图,并预测文章内容。
2. 课文朗读: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3. 分组学习:将课文分成若干段落,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分配一个段落,要求学生分组对自己分配的段落进行阅读,并找出每段的主要内容。
4. 合作讨论:让学生回归原班级,并与同桌分享自己阅读段落的主要内容,然后合作完成课文的整体理解。
5. 教师梳理: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梳理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理解与运用(15分钟)1. 词汇学习: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课的生词和词组,解释意思,并引导学生运用在句子中进行造句。
2. 阅读理解:教师出示几道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课本中找到答案并回答。
四、拓展与创新(15分钟)1. 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海滨小城的一位居民,请他们描述一下自己理想中的海滨小城。
2. 创作小作文:让学生以自己理想中的海滨小城为题材,写一篇小作文,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和对小城的向往。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海滨小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读写“滨、鸥、胳、臂、傍、蔗、蚁、躺、载、况且”等生字,理解“海滨、理睬、蒸发、典范”等词语的意思,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品读课文,学会作者按地点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海滨小城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本课是一篇写景的短文,通过描述我国广东省一座海滨小城的美丽和整洁,展现了这座小城的独特风貌。
2. 教学重点:海滨小城美丽、整洁的特点,以及作者是如何描写海滨小城的。
3.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按地点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海滨小城美丽、整洁的特点,以及作者是如何描写海滨小城的。
2.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按地点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2. 学具:铅笔、橡皮、笔记本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去过的美丽地方,激发学生对海滨小城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
3.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海滨小城的理解和感受。
4. 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 课堂小结:总结海滨小城的特点,以及作者是如何描写海滨小城的。
六、板书设计1. 海滨小城2. 整洁美丽3. 景物描写方法4. 按地点顺序描写5. 表达作者情感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并熟读课文。
2. 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为海滨小城写一篇短文。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去过的美丽地方,激发学生对海滨小城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课堂讨论和教师讲解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对海滨小城的热爱之情,同时培养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19 海滨小城(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海滨小城》,使学生了解我国南方海滨城市的美丽风光,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习生字、新词,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海滨小城的赞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想象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海滨小城》。
2. 生字、新词的学习。
3. 海滨小城美丽风光的了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讨论、想象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
2. 学具:学生自备课文、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海滨小城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海滨小城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圈出生字、新词。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海滨小城风光,并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表达。
4. 课堂讲解:讲解生字、新词,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书写方法。
5. 课堂小结:总结课文内容,强调海滨小城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珍惜大自然、热爱家乡。
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海滨小城的美丽风光,并尝试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表达。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海滨小城》2. 教学目标: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风光,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3. 教学重点:阅读、讨论、想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七、作业设计1. 描述海滨小城的美丽风光,要求使用课文中的词语。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
2.熟读课文,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按照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
3.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熟读课文,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按照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1.出示课题:海滨小城2.课题由哪两个词组成的?我们一看课题,就知道课文写哪些内容?(课题由“海滨”和“小城”两词语组成。
课文是写海滨和小城的美丽景色。
)3.什么叫海滨?(靠近大海的地方。
)(二)提出学习目标1.海滨小城美丽的风景有什么特色?2.作者是怎样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抓住的特点进行描述的?(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讲些什么?2.学生交流自学情况。
第1自然段:蔚蓝色的浩瀚的大海上,许多船只来来往往。
天空飞翔着海鸥,飘着云朵。
第2自然段:早晨,海面上到处都被朝阳镶上了一层金黄色。
第3自然段:沙滩上遍地是各种各样的贝壳。
捕鱼的船队归来时,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第4自然段: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许多树。
第5自然段:小城公园里的榕树很美。
第6自然段:小城的街道多,而且用细沙铺成,十分干净。
(四)指导分段1.第一段:1-3自然段。
第二段:4-6自然段。
(提示:课文是根据“海滨”和“小城”不同的类别分段的。
)2.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来观察海滨小城的?明确:从海滨→小城,也就是从远→近的顺序观察的。
(五)学习写“海滨”部分的课文1.自学这个部分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词语的意思。
浩瀚:本课指海面辽阔无边。
交界:两地相连的地方。
本课指远远看去海面和天空相接的地方。
水平线:本课指海平面。
镀:使一种金属附着到别的金属或物体表面上,形成一个薄层,如镀金、镀银。
本课指阳光照在物体和人身上,好像镀上一层金黄色。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二,理清脉络,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一,谈话设疑,激情导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优美,我们刚刚牛腩了《富饶的西沙群岛》今天老师又要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具有南国风光的海滨小城。
(板书课题:海滨小城,生齐读课题。
)2、鼓励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3、生自由发言,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
(2)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长句子,请运用做停顿标记或想象画面的方法读一读。
(3)一边读一边想:海滨小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课前同学们的质疑能否回答?2、学习生字新词。
(1)读一读下面的词语,从里面找到本课要求会认读的生字,读给同学们听。
(2)读一读下面的词语,从里面找到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仔细观察这些生字。
3、生交流难读的句子。
4、读了课文,你可以解决课前大家提出的哪那些些问题?生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疑问。
5、这座海滨小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原来课文就是围绕最后一个自然段来写的。
6、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海滨小城的美丽和整洁呢?7、有人说在阅读海边小城这边课文时,眼前浮现出六幅美丽的图画,你能找到吗?和你的.同桌一起找一找。
三,读文绘图,翻转预学1、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出土的课文学习了生字,薪资,知道了作者是围绕最后一句话为我们展示了六幅美丽的图画。
2、布置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从六幅图画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衣服,认真阅读相应的自然段,尝试把脑海中想象的图像画出来,读的越细致画的就会越好。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学目标:1、学习第二部分小城的内容,运用学法进行分步学习并进行学法迁移。
2、欣赏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