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 生物 罗玉维 必修二 第一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细胞基础 第二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下)
- 格式:ppt
- 大小:3.01 MB
- 文档页数:21
生物必修二遗传的知识点生物必修二遗传的知识点遗传是生命存在的基础,遗传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涉及到物种的起源、进化、遗传变异、群体遗传学等多方面的问题。
生物必修二的遗传学部分主要包括第二章遗传的基本规律、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四章遗传的细胞基础、第五章基因工程等内容。
一、遗传的基本规律1.孟德尔遗传定律:孟德尔在豌豆实验中总结出三个定律:1) 总配对定律:每个个体有两个相同或不同的基因,其在生殖细胞中只出现一个。
2) 分离定律:随机分离的两个基因决定了一个性状,每个配对的基因在分裂时独立分离,接合产生新的基因型。
3) 自由组合定律:不同的基因之间相互独立,其组合顺序随机。
孟德尔定律成为了遗传学的基础,也是生物学的一个里程碑。
2. 基因的遗传模式:遗传模式指不同基因在遗传中的表现方式,分为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
显性遗传是指纯合子和杂合子表现出相同的表型,实际上却有不同的基因型。
显性基因的表现呈现为显性表型,杂合子的基因型为Aa时,表现为基因AA或Aa的表型。
隐性遗传是指纯合子和杂合子表现出不同的表型,实际上却有相同的基因型。
隐性基因的表现只有在纯合子中表现,杂合子中不表现。
杂合子的基因型为Aa时,仅表现为基因aa的表型。
3. 基因交换:基因交换指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对应位点之间的DNA交换,是基因重组的一种方式。
常见形式有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交换、非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交换、同源染色体上的不相邻基因交换、非同源染色体基因交换等。
基因交换可以增加个体遗传变异,也可以影响基因的遗传稳定性。
4. 基因联锁:基因联锁指两个或多个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遗传单元共同传递给下一代,呈现亲代遗传模式的特征。
由于联锁的存在,不同染色体间的遗传独立性被破坏,使得不同的基因之间表现出了一定的关联性。
二、遗传的分子基础1. DNA和RNA: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生命基因的携带者,具有双螺旋结构。
RNA(核糖核酸)的结构同样是单股,包括mRNA、tRNA、rRNA等多种类型。
高一生物必修2第一章学问点:遗传因子的发觉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要靠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
小编打算了高一生物必修2第一章学问点,希望你喜爱。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区分: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 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性状分别: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如在DDdd杂交试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
确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
确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
如DD或dd。
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别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
如Dd。
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别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 DDDd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DD DdDd 等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
如:Dddd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3.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4.常见问题解题方法(1)如后代性状分别比为显:隐=3 :1,则双亲肯定都是杂合子(Dd)即DdDd 3D_:1dd(2)若后代性状分别比为显:隐=1 :1,则双亲肯定是测交类型。
生物必修2 知识点第一二章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2 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相对性状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 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 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 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等位基因:决定1 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 的个体)隐性纯合子(如aa 的个体)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T表现型)杂交与自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 )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高茎豌豆X矮茎豌豆F1:高茎豌豆J自交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3 :1DD X ddF1:DdJ自交F2:DD Dd dd1 :2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黄圆X绿皱P:YYRR X yyrrF1黄圆F1:YyRrJ自交J自交F2黄圆绿圆黄皱绿皱F2:Y-- R-- yyR-- Y--rr9 :3 :3 :19 :3 :3 :1在F2代中:4 种表现型:两种亲本型:黄圆9/16 绿皱1/16两种重组型:黄皱3/16 绿皱3/169种基因型:纯合子YYRR yyrr YYrr yyRR共4种X 1/16半纯半杂YYRr yyRr YyRR Yyr共4 种X 2/16 完全杂合子YyRr共1种X 4/16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孟德尔遗传规律知识点清单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
①在花未成熟前去母本的全部雄蕊②对母本套上纸袋③传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做母本)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配子中只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10各。
②摇动两个小桶,使小桶内的彩球充分混合。
③分别50—100次。
Dd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的数目要远远多于雌配子。
只不过是含D的雌配子和1:1,含D的雄配子和含d的雄配子比例接近1:1。
例1、某种高等植物的杂合子(Aa)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目是A、雌配子:雄配子=1:1 B 、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 C、雌配子:雄配子=1:3D、含A遗传因子的雌配子:含a遗传因子的雄配子=1:1例2.豚鼠的黑体色对白体色是显性。
当一只杂合的黑色豚鼠和一只白豚鼠杂交时,产生出生的子代是三白一黑,以下对结果的合理解释是A.等位基因没有分离B.子代在数目小的情况下,常常观察不到预期的比率3∶1 D.减数分裂时,肯定发生了这对等位基因的互换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基因而且是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等位基因,在减I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F1(Aa)产生两种配子,比例是1:1.)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具有两对及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
I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假说→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归纳综合,总结预计测交实验的结果。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未显现出的亲本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显出不同性状(既有显性又有隐性)的现象。
D和d。
隐性基因:决定显性性状的基因。
个体类: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
交配类:自交:自交一般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杂交。
对于植物来说,是指自花授粉;而动物一般不说自交,用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交配代替。
杂交:不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交配。
高一生物必修二遗传知识点遗传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后代与父母或祖先之间特征传递的过程。
而遗传的基本单位是基因,它是储存在染色体上的一段DNA序列,携带着个体遗传信息的载体。
在遗传学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
本文将会介绍几个高一生物必修二的遗传知识点。
1. 孟德尔定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通过对豌豆进行大量的杂交实验,总结出了三条重要的遗传定律。
第一定律是同等位基因分离定律,指的是一个个体在生殖过程中,每个性状的两个基因按照等概率分离至两个性细胞中。
第二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说明不同性状基因的组合在生殖过程中是相互独立的。
第三定律是优势显性定律,指的是在纯合子群体中,显性性状会完全表现出来。
2. 基因型和表型基因型是指个体某一基因座上所存在的基因的种类和组合方式,而表型则是基因型在环境作用下呈现出来的个体形态特征。
基因型通过遗传确定,而表型则由基因型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基因座上的不同基因可能对表型产生不同的影响。
3. 突变突变是指在DNA分子中发生的改变,它可以导致基因型和表型的变异。
突变可以分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突变两种类型。
基因突变是指发生在基因上的改变,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
染色体突变则是指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包括染色体缺失、重复、倒位或易位等。
4. 遗传交叉遗传交叉是指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之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互换。
交叉是基因重组的主要方式,它打乱了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增加了遗传变异的可能性。
5. 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异常是指染色体在数量或结构上发生的异常变化。
常见的染色体异常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如三体综合征、性染色体异常等)和结构异常(如染色单体缺失、重复等)。
染色体异常会导致基因组的不稳定性,从而引起各种遗传疾病的发生。
6. 遗传疾病遗传疾病是由异常基因引起的疾病。
遗传疾病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疾病和多基因遗传疾病两种类型。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讲)(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讲)(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讲)(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专题1。
2.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讲)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提出问题)【知识点讲解】P 黄色圆粒 X 绿色皱粒↓F1黄色圆粒↓F2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15粒:108粒: 101粒:32粒9 : 3 : 3 : 1【实验结论】F2共有16种组合,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F2基因型:1/16 YYRR 1/16 yyRR 1/16 Yyrr 1/16 yyrr 2/16 YyRR 2/16 yRr 2/16 Yyrr 2/16 YYRr4/16 YyRrF2表现型: 9/16黄色圆粒 3/16绿色圆粒 3/16黄色皱粒 1/16 绿色皱粒【实验分析】对每对性状单独分析粒色:黄色315+101=416 绿色 108 +32=140黄色:绿色 = 416 :140,接近于3:1粒形:圆粒315+108=423皱粒 101 +32=133圆粒:皱粒= 423 :133,接近于3:1。
【特别提醒】①F2重组类型是相对于亲本(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而言,为黄色皱粒(3/16)和绿色圆粒(3/16)。
高一必修二生物第一章易错知识点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知识点。
在高一必修二生物的第一章中,存在一些易错的知识点,容易导致学生们的理解和记忆出现偏差。
下面,我将针对这些易错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1. 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染色体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而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复合而成的,其中包含了许多基因。
基因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特征和功能表现。
因此,可以说基因是染色体的组成单位,染色体则是基因存在的载体。
2.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又称为遗传学的基石,分为三个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互相作用定律。
这三个定律解释了遗传的基本规律,对于我们理解生物的遗传过程和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3. 染色体的结构和性状的遗传染色体的结构是由DNA和蛋白质复合而成的,其中DNA是编码蛋白质的遗传信息的载体。
在染色体遗传中,染色体的结构和性状的遗传是密切相关的。
染色体的异常结构或变异会导致性状的异常或变异,如唐氏综合征就是由于21号染色体三个而非两个的异常结构引起的。
4. 染色体的数量与性别的遗传在人类中,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数量不同。
男性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而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
这也决定了人类的性别遗传是由男性决定的,因为男性可以提供X或Y染色体,而女性只能提供X染色体。
5. 环境对遗传的影响尽管遗传在生物特征和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环境因素也可以对遗传产生影响。
环境可以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来影响个体的特征。
这一点在同卵双生子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虽然他们有相同的基因,但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他们在外貌和性格上仍然存在差异。
6. 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应用基因工程是指通过改变或转移生物体的基因来实现对其性状的调控。
基因工程主要依靠基因的克隆、转化和转录来实现。
它在农业、医学和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转基因作物的培育、基因治疗和重组蛋白的生产等。
第一章知识要点(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名词解释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3.亲本:一般指动植物杂交时所选用的雌雄性个体。
参与杂交的雄性个体叫父本,用符号♂表示;参与杂交的雌性个体叫母本,用符号♀表示。
4.正交与反交:是相对而言的,若甲(♀)×乙(♂)为正交,则乙(♀)×甲(♂)为反交5.异花授粉:两朵花的之间的传粉过程叫做异花传粉6.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纯合子(纯种)7.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杂合子(杂种)8.测交:就是让杂种第一代与隐性个体相交,用来测定F1基因型。
测交是检验某生物个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的有效方法。
9.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相互交配过程10.自交(Ä):基因组成相同的生物体相互交配的过程(如自花传粉)11.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12.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13.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14.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15.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二、孟德尔用豌豆做杂交实验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一)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
豌豆是自花传粉,而且是闭花授粉,在自然状态是纯种。
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二)豌豆具有多个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三、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四、孟德尔第一定律(基因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高一必修2生物第一章学习要点: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高一必修2生物第一章学习要点: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对人类来说,生物太重要了,人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生物。
小编准备了高一必修2生物第一章学习要点,希望你喜欢。
奶牛的产奶量和生长速率都属于数量性状,涉及许多基因,以下列举的是影响奶牛主要经济性状的基因。
(1)催乳素基因位于奶牛的23号染色体上。
(2)Weaver基因摇摆症(weaver disease)是一种遗传疾病,主要由位于4号染色体上的weaver基因控制。
人们发现患有摇摆症的奶牛或携带weaver基因的奶牛有较高的产奶量,这可能是由于weaver基因具有多效性,或weaver基因与影响产奶量的数量基因紧密连锁。
(3)乳蛋白基因与牛乳中主要包含的6种蛋白质有关。
(4)淀粉酶基因淀粉酶基因与乳脂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5)生长激素和生长激素受体基因研究表明,生长激素和生长激素受体基因对产奶性状有影响。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著名教授德弗里斯(H.de Vires,18481935)研究了两种月见草的杂交。
发现从杂种种子长出的植株(F1)完全像一个亲本的性状,接着F1自花受粉得到的下一代(F2)中,又重新出现了具有另一个亲本性状的植株,分离比例为3∶1。
他又进一步做了详细研究,认为这是一个遗传法则。
为了弄清楚以前是否有人做过同样的研究,他查阅了文献。
结果从拜莱的著作《植物育种》(1895年)中了解到孟德尔的工作。
德弗里斯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分别用法文和德文撰写成论文。
用德文写的《杂种的分离法则》(1900年3月26日发稿)刊登在《德国植物学会杂志》第18卷第83~90页。
在这篇论文中德弗里斯写道:这项重要的研究(孟德尔:《植物杂交实验》)竟极少被人引用,以致在我总结我的主要实验,并从实验中推导出孟德尔论文早已给出的原理之前,竟然不知道有这项研究。
比德文论文晚12 d 写成的法文论文《关于杂种的分离定律》刊登在法国的《科学院记事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