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用光学薄膜技术与市场简介(20100828)
- 格式:doc
- 大小:593.50 KB
- 文档页数:11
光学薄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光学薄膜技术也在逐步发展壮大。
光学薄膜技术基于光学现象,利用一系列物理化学手段,在材料表面形成薄膜,从而改变光的特性。
这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光通信、太阳能电池、光学显示、激光器、摄像头、光学显微镜等。
未来,光学薄膜技术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光学薄膜技术在光通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光通信中,光信号需要在光纤中传输,但随着距离的增加,光信号弱化。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光学薄膜技术应运而生。
通过在光纤表面形成多层镀膜,可使光信号得到有效增强,从而实现远距离的光通信。
由于光学薄膜技术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和反射率,因此它可以大大提高光通信的传输效率。
其次,光学薄膜技术在太阳能电池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太阳能电池需要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因此它需要具有高效的光吸收率。
而光学薄膜技术可以通过控制光的入射角度、波长等因素,使光能够更有效地吸收于太阳能电池表面。
此外,光学薄膜技术还可以为太阳能电池提供保护层,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因此,光学薄膜技术在太阳能电池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再次,光学薄膜技术在光学显示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中,显示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而光学薄膜技术可以通过控制光线的衍射和反射,使得显示器具有更清晰、更亮丽的显示效果。
此外,光学薄膜技术还可以为显示器提供保护层,有效地延长其使用寿命。
因此,在日益发展的电子市场中,光学薄膜技术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最后,光学薄膜技术在激光器、摄像头、光学显微镜等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激光器中,光学薄膜技术可以通过控制光线的反射和透过,使得激光束更加稳定和聚焦。
在摄像头和光学显微镜中,光学薄膜技术可以通过减少光线的反射和衍射,提高成像的清晰度和精度。
因此,光学薄膜技术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前景也非常广阔。
总之,光学薄膜技术是一项基于光学现象的前沿技术,它可以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手段,改变光线的特性。
光学薄膜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光学薄膜是一种具有特定光学性能的薄膜材料,广泛应用于光学器件、显示器件、光学通信和光学仪器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化的发展,光学薄膜市场正经历着快速的增长和变化。
本报告旨在全面分析光学薄膜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并展望未来市场的发展前景,为相关行业提供发展建议和参考。
通过深入剖析市场现状和未来走向,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光学薄膜市场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突破。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本文的组织框架和内容安排。
可以介绍文章的主要章节和各章节内容的关联性,使读者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可以指出每个章节的主题和重点,以及每个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衔接方式,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脉络。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光学薄膜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全面了解市场概况、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
通过对市场的调查和研究,为行业内的投资者和相关企业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和发展建议,帮助他们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和决策。
同时,也旨在为行业内外的读者提供对光学薄膜市场的全面了解,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推动光学薄膜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1.4 总结总的来说,光学薄膜市场在近年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竞争格局不断优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需求的增长,光学薄膜市场的潜力和前景令人振奋。
然而,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创新压力大等。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策略,把握市场机遇,迎接市场挑战,实现光学薄膜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报告能对光学薄膜市场的相关行业人士和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2.正文2.1 光学薄膜市场概况光学薄膜是一种在光学元件表面上涂布的薄膜材料,可以改变光的传输、反射和吸收特性。
光学薄膜通常由多层介质材料叠加而成,通过控制每一层的厚度和折射率来实现特定的光学性能。
光学薄膜的发展及应用前景光学薄膜是一种通过沉积一层或多层材料形成的具有特定光学性质的薄膜,广泛应用于光学器件、太阳能电池、显示器、激光器等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光学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光学薄膜的研究与应用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从光学薄膜的发展历程、主要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光学薄膜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人们开始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法来生长薄膜,开创了现代光学薄膜技术的先河。
20世纪50年代,光学薄膜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太阳能电池、激光器和光学涂层等方面的应用有了重要突破。
随着薄膜材料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光学薄膜的性能和应用范围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光学薄膜在光学器件领域广泛应用,如反射镜、透镜、窗片等。
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光学薄膜的层序和材料组成,可以实现高透射、高反射、准相位匹配等特性。
这些特性成为眼镜、相机镜头、显微镜等光学器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效提高了光学系统的性能和成像质量。
此外,光学薄膜在显示器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在显示器背光板、滤光片和触摸屏等部件上应用光学薄膜,可以增强显示器的颜色饱和度、对比度和亮度等方面的性能。
光学薄膜的应用可以提高显示器的显示效果,提供更好的视觉体验。
光学薄膜在激光器技术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激光器的工作原理要求光在谐振腔中的来回传播尽可能多的次数,而光学薄膜通过提供高反射和高透射的特性,增强了激光器的能量转换效率和光束质量。
此外,光学薄膜还可用于激光器输出功率的控制,通过调节薄膜的反射率,实现激光器功率的输出控制。
此外,光学薄膜还具有广阔的太阳能应用前景。
光伏薄膜技术是研究如何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一项重要技术,它能够实现更高的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
通过在太阳能电池上应用光学薄膜,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对太阳光的吸收和利用效率,从而提高电池的输出功率。
同时,光学薄膜还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耐候性和稳定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光学膜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光学膜是一种特殊的薄膜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和光学特性,广泛应用于光学器件、显示屏、光学镜片、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高品质光学产品需求的增加,光学膜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在全球范围内,光学膜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为光学膜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和挑战。
本报告旨在对光学膜市场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为行业参与者提供市场发展的参考依据和战略指导。
文章1.2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首先对光学膜市场进行了概述,包括市场规模、市场趋势和发展前景等内容。
接着介绍了本文的结构和目的,以及对光学膜市场进行全面分析的意义。
最后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对后续部分的内容进行了预览。
在正文部分,将重点分析光学膜市场的概况、应用领域和市场趋势。
通过对市场规模、主要应用行业和技术发展情况的分析,全面展现光学膜市场的现状和动态。
同时探讨光学膜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市场参与者和投资者有益的参考。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光学膜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分析市场的竞争格局,提出发展策略建议。
通过对市场预测和竞争分析,为读者提供可行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建议,为光学膜市场的参与者提供决策参考。
1.3 目的:本报告旨在对光学膜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光学膜的市场现状、应用领域和市场趋势。
通过深入分析市场发展前景展望和竞争格局,为相关行业提供发展策略建议,促进光学膜市场的健康发展。
同时,本报告也旨在为投资者和企业制定战略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和依据,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决策支持。
1.4 总结本报告对光学膜市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从市场概况、应用领域、趋势分析,到发展前景展望、竞争格局分析和发展策略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通过对光学膜市场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光学膜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
液晶显示器用光学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液晶显示器用光学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前言液晶显示器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的显示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在液晶显示器的制造过程中,光学膜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对显示效果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液晶显示器用光学膜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评估,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二、研究目标1.分析液晶显示器用光学膜的市场需求和前景;2.评估液晶显示器用光学膜项目的技术可行性;3.研究液晶显示器用光学膜项目的商业可行性;4.提出液晶显示器用光学膜项目的风险和挑战。
三、市场需求和前景分析1.液晶显示器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带动了光学膜市场的发展;2.比较传统的光学膜,液晶显示器用光学膜具有更好的透光性和抗反射性能,能够大幅提升显示效果;3.随着5G时代的到来,对高清、高亮度的液晶显示器需求增加,对光学膜的要求也更高。
四、技术可行性评估1.光学膜的制备工艺已经相对成熟,可以借鉴现有技术进行制造;2.液晶显示器用光学膜需要具备高透光性和良好的抗反射性能,需要开发符合要求的材料和工艺;3.研究能够与液晶显示器完美匹配的光学膜材料,保证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商业可行性研究1.液晶显示器行业的发展迅速,市场需求强劲;2.进一步提升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和性能能够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竞争力;3.市场上已有一些光学膜供应商,但仍存在供应不足和技术提升的空间,项目具有一定的商业优势。
六、风险和挑战1.技术难题:液晶显示器用光学膜对光学性能有更高的要求,需要研究新材料和制备工艺;2.竞争压力:市场上已有一些光学膜供应商,需要克服与现有品牌的竞争;3.成本控制:液晶显示器用光学膜的制造过程需要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需要投入大量成本。
七、结论基于对液晶显示器用光学膜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我们认为该项目具备一定的商业可行性和市场前景。
然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技术难题、应对竞争压力,同时控制成本,才能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
光学膜发展前景光学膜是一种具有很好光学性能的薄膜材料,广泛应用于光学器件、光学仪器、触摸屏、眼镜、摄像头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光学膜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化,对于高清晰度、高对比度、高透明度等的要求越来越高。
光学膜作为一种能够提高显示效果的关键材料,应用潜力巨大。
特别是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领域,光学膜的需求量大幅增长。
未来,随着柔性显示技术的不断成熟,光学膜也将拥有更广泛的应用空间。
其次,光学膜在太阳能发电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太阳能电池板是目前最主要的太阳能利用方式,而光学膜能够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光吸收效率,从而提高整个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效率。
由于太阳能发电是清洁能源产业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光学膜在太阳能发电方面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此外,光学膜还可以应用于汽车行业。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对于汽车玻璃的热隔离、紫外线屏蔽等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光学膜能够提高汽车玻璃的光学性能,提高车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此外,光学膜还可以应用于车载显示屏、倒车影像系统、车载摄像头等设备,提高驾驶体验。
同时,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光学膜也可以应用于家居领域。
例如,能够调节室内光线亮度、防紫外线的窗帘、自动调节暖光的灯具等。
这些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家居的舒适度,还能够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环保的发展趋势。
总之,光学膜作为一种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薄膜材料,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在消费电子、太阳能发电、汽车、家居等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光学膜的功能将不断完善,应用范围也将越来越广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光学膜一定会成为高科技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液晶显示器用光学膜市场策略引言液晶显示器用光学膜是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薄膜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和光学效果。
随着液晶显示器市场的不断发展,液晶显示器用光学膜市场也逐渐扩大。
本文将探讨液晶显示器用光学膜的市场策略,包括市场定位、目标客户、竞争优势以及销售推广等方面,旨在帮助企业制定合理有效的市场策略。
市场定位液晶显示器用光学膜市场定位是指确定产品在市场中的定位和目标群体。
针对液晶显示器用光学膜,市场定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细分:将整个市场划分为不同的细分市场,根据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
2.目标客户:确定主要的目标客户群体,包括液晶显示器制造商、电子设备代工厂商以及电子配件供应商等。
3.定位差异化:确定产品在市场中的差异化竞争定位,如高品质、高性能或者低成本等。
目标客户目标客户是企业市场活动的主要对象,对液晶显示器用光学膜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液晶显示器制造商:这是液晶显示器用光学膜的主要客户,他们需要高质量和高性能的光学膜来提升产品的显示效果。
2.电子设备代工厂商:这些厂商通常与液晶显示器制造商有合作关系,他们需要光学膜来作为代工的零部件。
3.电子配件供应商:他们向各类电子厂商提供零部件,包括液晶显示器用光学膜。
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企业在市场上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液晶显示器用光学膜的竞争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品质:提供高品质的光学膜,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客户的需求。
2.技术创新: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出新的光学膜产品,持续提升产品的性能和竞争力。
3.成本控制: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供应链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供竞争力的价格。
销售推广销售推广是企业将产品推向市场的重要手段,对于液晶显示器用光学膜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个销售推广策略:1.与液晶显示器制造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提供定制化的光学膜解决方案。
2.参加相关行业的展会和展览,展示产品并与潜在客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光学薄膜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光学薄膜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材料,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分别介绍光学薄膜的发展情况。
在国内方面,光学薄膜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长足进步。
随着光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光学薄膜在光学器件、光学传感、光学通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光学器件方面,光学薄膜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能够通过改变薄膜的厚度和材料组成,实现对光的传输、反射、吸收等性质的调控。
例如,光学薄膜可以用于制作光学滤波器,通过选择性地透过或反射光线,实现对光谱的调节。
此外,光学薄膜还可以用于制作光学镜片、光学棱镜等光学元件,用于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和聚焦效果。
在光学传感方面,光学薄膜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快速响应的特点,成为一种理想的传感材料。
通过利用光学薄膜对入射光的吸收、散射或干涉等特性的响应,可以实现对环境参数的高精度检测。
例如,利用光学薄膜的吸收特性,可以制作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
此外,光学薄膜还可以用于制作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实现对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
在光学通信方面,光学薄膜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光学薄膜可以制作光纤光栅、光纤耦合器等光学器件,用于实现光信号的传输和调制。
光学薄膜的高透过率、低损耗和高稳定性等特点,使得光学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目前,光学薄膜在光纤通信、光纤传感等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信息传输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国外方面,光学薄膜的研究和应用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例如,在美国,有许多知名的光学薄膜研究机构和实验室,致力于开展光学薄膜的制备、表征和应用研究。
这些机构和实验室不断提出新的制备方法和技术,推动了光学薄膜领域的发展。
此外,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也在光学薄膜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总的来说,光学薄膜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都非常活跃。
随着光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光学薄膜的研究和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新型光学薄膜材料在显示器技术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显示器技术也在不断革新。
其中,新型光学薄膜材料的应用为显示器提供了更加出色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本文将探讨新型光学薄膜材料在显示器技术中的应用,并具体阐述其带来的改变和优势。
一、新型光学薄膜材料概述新型光学薄膜材料是指具有特殊光学性质和结构的材料,其特点是在一定厚度的材料中能产生光的薄膜。
这些材料具有调控光的传播方式和特性的能力,使其成为显示器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新型光学薄膜材料在显示器技术中的应用1. 提高显示质量新型光学薄膜材料能够改善显示器的光学性能,提高显示质量。
例如,利用全反射特性的材料可以提高显示屏的亮度和对比度,使图像更加清晰和生动。
此外,某些材料还能减少色彩失真和视角依赖性,使图像在各个角度下都能保持一致的质量。
2. 实现更薄更轻的设计新型光学薄膜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柔韧性,可以实现显示器更薄更轻的设计。
相比传统的厚重材料,它们在提供相同功能的情况下可以减少设备的重量和体积,使得显示器更加便携和易于携带。
3. 护眼功能的改善随着人们对显示器使用时间的增加,对眼睛的健康关注也越来越高。
新型光学薄膜材料在显示器技术中的应用可以减少蓝光辐射,有效保护眼睛免受辐射伤害。
这种材料可以过滤掉更多的有害蓝光,并使其光谱更接近自然光,从而减轻眼睛的疲劳感。
4. 提升能效和环保性新型光学薄膜材料的应用还可以提升显示器的能效和环保性。
采用高透明、低反射的材料可以减少显示器在工作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此外,这些材料通常是可再生的,并且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会释放有害物质,对环境友好。
5. 拓展显示器的功能利用新型光学薄膜材料,显示器还可以实现更多功能的拓展。
例如,某些材料可以实现折叠式显示器,提供更大的显示面积。
另外,一些材料还具有自清洁功能,可以减少指纹和灰尘的附着,保持屏幕清洁。
三、新型光学薄膜材料应用的挑战和未来发展除了诸多优势,新型光学薄膜材料在应用中面临一些挑战。
一、光学薄膜简介1、光学薄膜的定义光学薄膜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从精密及光学设备、显示器设备到日常生活中的光学薄膜应用;比方说,平时戴的眼镜、数码相机、各式家电用品,或者是钞票上的防伪技术,皆能被称之为光学薄膜技术应用之延伸;倘若没有光学薄膜技术作为发展基础,近代光电、通讯或是镭射技术将无法有所进展,这也显示出光学薄膜技术研究发展的重要性;光学薄膜系指在光学元件或独立基板上,制镀上或涂布一层或多层介电质膜或金属膜或这两类膜的组合,以改变光波之传递特性,包括光的透射、反射、吸收、散射、偏振及相位改变;故经由适当设计可以调变不同波段元件表面之穿透率及反射率,亦可以使不同偏振平面的光具有不同的特性;一般来说,光学薄膜的生产方式主要分为干法和湿法的生产工艺;所谓的干式就是没有液体出现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例如真空蒸镀是在一真空环境中,以电能加热固体原物料,经升华成气体后附着在一个固体基材的表面上,完成涂布加工;日常生活中所看到装饰用的金色、银色或具金属质感的包装膜,就是以干式涂布方式制造的产品;但是在实际量产的考虑下,干式涂布运用的范围小于湿式涂布;湿式涂布一般的做法是把具有各种功能的成分混合成液态涂料,以不同的加工方式涂布在基材上,然后使液态涂料干燥固化做成产品;在本文中仅讨论湿式涂布技术的光学薄膜产业;2、光学薄膜种类光学薄膜根据其用途分类、特性与应用可分为:反射膜、增透膜/减反射膜、滤光片、偏光片/偏光膜、补偿膜/相位差板、配向膜、扩散膜/片、增亮膜/棱镜片/聚光片、遮光膜/黑白胶等;相关衍生的种类有光学级保护膜、窗膜等;2.1、反射膜反射膜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金属反射膜,一类是全电介质反射膜;此外,还有将两者结合的金属电介质反射膜,功能是增加光学表面的反射率;一般金属都具有较大的消光系数;当光束由空气入射到金属表面时,进入金属内的光振幅迅速衰减,使得进入金属内部的光能相应减少,而反射光能增加;消光系数越大,光振幅衰减越迅速,进入金属内部的光能越少,反射率越高;人们总是选择消光系数较大,光学性质较稳定的金属作为金属膜材料;在紫外区常用的金属薄材料是铝,在可见光区常用铝和银,在红外区常用金、银和铜,此外,铬和铂也常作一些特种薄膜的膜料;由于铝、银、铜等材料在空气中很容易氧化而降低性能,所以必须用电介质膜加以保护;常用的保护膜材料有一氧化硅、氟化镁、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等;金属反射膜的优点是制备工艺简单,工作的波长范围宽;缺点是光损大,反射率不可能很高;为了使金属反射膜的反射率进一步提高,可以在膜的外侧加镀几层一定厚度的电介质层,组成金属电介质反射膜;需要指出的是,金属电介质射膜增加了某一波长或者某一波区的反射率,却破坏了金属膜中性反射的特点;全电介质反射膜是建立在多光束干涉基础上的;与增透膜相反,在光学表面上镀一层折射率高于基体材料的薄膜,就可以增加光学表面的反射率;最简单的多层反射是由高、低折射率的二种材料交替蒸镀而成的,每层膜的光学厚度为某一波长的四分一;在这种条件下,参加叠加的各界面上的反射光矢量,振动方向相同;合成振幅随着薄膜层数的增加而增加;铝箔反射膜Dike铝箔隔热卷材,又称阻隔膜、隔热膜、隔热箔、拔热膜、反射膜等;由铝箔贴面+聚乙烯薄膜+纤维编织物+金属涂膜通过热熔胶层压而成,铝箔卷材具有隔热保温、防水、防潮等功能;铝箔隔热卷材的日照吸收率太阳辐射吸收系数极低0.07,具有卓越的隔热保温性能,可以反射掉93%以上的辐射热,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屋面与外墙隔热保温;相对应的是一种防反射膜,主要功效是提高光线的衍射,使人们能够长时间的观看文字和图形;这就需要表面平滑反射少的防反射薄膜;2.2、增透膜/减反射膜减反射膜又称增透膜,它的主要功能是减少或消除透镜、棱镜、平面镜等学表面的反射光,从而增加这些元件的透光量,减少或消除系统的杂散光;减反射膜是以光的波动性和干涉现象为基础的;二个振幅相同,波长相同的光波叠加,那么光波的振幅增强;如果二个光波原由相同,波程相差,如果这二个光波叠加,那么互相抵消了;减反射膜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在镜片的表面镀上减反射膜AR-coating,使得膜层前后表面产生的反射光互相干扰,从而抵消了反射光,达到减反射的效果;最简单的增透膜是单层膜;一般情况下,采用单层增透膜很难达到理想的增透效果,为了在单波长实现零反射,或在较宽的光谱区达到好的增透效果,往往采用双层、三层甚至更多层数的减反射膜;减反射膜的实际应用非常广泛,最常见的是镜片及太阳能电池-通过制备减反射膜来提高光伏组件的功率瓦值;目前晶体硅光伏电池使用的减反射膜材料是氮化硅,采用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淀积技术,使氨气和硅烷离子化,沉积在硅片的表面,具有较高的折射率,能起到较好的减反射效果;早期的光伏电池采用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膜作为减反射层;2.3、滤光片滤光片是塑料或玻璃片再加入特种染料做成的,红色滤光片只能让红光通过,如此类推;玻璃片的折射率原本与空气差不多,所有色光都可以通过,所以是透明的,但是染了染料后,分子结构变化,折射率也发生变化,对某些色光的通过就有变化了;比如一束白光通过蓝色滤光片,射出的是一束蓝光,而绿光、红光极少,大多数被滤光片吸收了;滤光片产品主要按光谱波段、光谱特性、膜层材料、应用特点等方式分类;光谱波段:紫外滤光片、可见滤光片、红外滤光片;光谱特性:带通滤光片、截止滤光片、分光滤光片、中性密度滤光片、反射滤光片;膜层材料:软膜滤光片、硬膜滤光片;硬膜滤光片不仅指薄膜硬度方面,更重要的是它的激光损伤阈值,所以它广泛应用于激光系统当中;软膜滤光片则主要用于生化分析仪当中;带通型:选定波段的光通过,通带以外的光截止;短波通型又叫低波通:短于选定波长的光通过,长于该波长的光截止;比如红外截止滤光片,IBG-650;长波通型又叫高波通:长于选定波长的光通过,短于该波长的光截止比如红外透过滤光片,IPG-800;彩色滤光片是TFT-LCD背光模组的重要组成部分,详见第二章;2.4、偏光片偏光片PolarizingFilm的全称应该是偏振光片;液晶显示器的成像必须依靠偏振光;偏光片的主要作用就是使不具偏极性的自然光变成产生偏极化,转变成偏极光,加上液晶分子扭转特性,达到控制光线的通过与否,从而提高透光率和视角范围,形成防眩等功能;偏光片可广泛应用于现代的液晶显示产品: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手机、PDA、电子词典、MP3、仪器仪表、投影仪等,也可用于时尚偏光眼镜;其中,LCD的应用是拉动偏光片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详见第二章;2.5、补偿膜/相位差板补偿膜的补偿原理,是将各种显示模式下TN/STN/TFTVA/IPS/OCB液晶在各视角产生的相位差做修正,简言之,即是让液晶分子的双折射性质得到对称性的补偿;若要从其功能目的来区分则可略为分单纯改变相位的相位差膜、色差补偿膜及视角扩大膜;补偿膜能降低液晶显示器暗态时的漏光量,并且在一定视角内能大幅提高影像之对比、色度与克服部分灰阶反转问题;2.6、配向膜配向膜是具有直条状刮痕的薄膜,作用是引导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图1.1;在已蒸上透明导电膜ITO的玻璃基版上,用PI涂液和转轮roller,在ITO膜上印出一条一条平行的沟槽,到时候液晶可依此沟槽的方向横躺於沟槽内,达到使液晶呈同一方向排列之目的;此具有一条一条方向的膜,即为配向膜;液晶之所以可应用于萤幕上,乃因其在平行分子方向与垂直分子方向之诱电率不同,因此可用电场驱动之,另一方面,由于液晶也具有视分子方向而变化之折射率也就是具有双折射,可改变偏极光之偏极方向,最后更因液晶与配向膜之界面有很强之作用力AnchoringStrength,在电场关闭后液晶就靠着弹性系数恢复力而恢复到原来之排列,由此可知没有配向膜之存在,液晶是无法工作的;但在液晶萤幕之应用上,其液晶分子与配向膜表面呈某一角度的倾斜即预倾角,PretiltAngle,如此才能达到均一配向的效果;配向膜涉及的涂布非卷式湿法涂布,方式有传统的定向刷磨法和现在的UV光配向法、电子浆配向和离子束配向;2.7、扩散膜扩散膜为TFT-LCD背光模块中之关键零组件,能够为液晶显示器提供一个均匀的面光源,一般传统的扩散膜主要是在扩散膜基材中,加入一颗颗的化学颗粒,作为散射粒子,而现有之扩散板其微粒子分散在树脂层间,所以光线在经过扩散层时,会不断于2个折射率相异的介质中穿过,故光线就会发生许多折射、反射与散射的现象,如此便造成了光学扩散的效果;详见第二章;2.8、增亮膜/棱镜片/聚光片增亮膜又叫棱镜片PrismSheet,常简称BEFBrightnessEnhancementFilm,为TFT-LCD背光模块中之关键零组件,主要是借由光的折射与反射原理,利用棱镜片修正光的方向,使光线正面集中,并将视角外未被利用的光线可以回收与利用,同时提升整体辉度与均匀度,达到增亮的效果,又称聚光片;复合型光学膜,主要是将原本聚光片的功能与扩散功能加以整合,如此将可减少使用1片扩散片,有利於下游厂商简化背光设计、节省工序、降低成本,同时亮度效率还可提升;对於光学膜厂商来说,虽然复合型增亮膜会取代传统聚光片增亮膜,但单价和利润都较佳;2.9、遮光膜/黑白胶黑白遮光胶|遮光膜主要应用于背光源上,起固定、遮光作用遮掉边光和灯位的光,也叫遮光片、黑白膜,简称黑白胶可说是种双面胶带;相对TFT-LCD所使用的背光源遮光要求较高,所以大部分的黑白胶都应用在TFT-LCD的背光源上面;除黑白胶外,还有黑黑胶双面为黑色,主要作用仍然是固定,遮光;黑银胶单面黑色,单面银色,除遮光外,银色面有反射作用;相对黑白胶是LCD市场的主流产品;黑面与白面的粘性对比,白面需要更大一些,因为白面与橡胶框相连接,而黑面与玻璃相连接,相对玻璃对胶的附着性,橡胶框更差一些,所以需要白面的粘性更大来保证整个模组的稳定性;二、TFT-LCD产业链的光学薄膜1、TFT-LCD产业概述TFTThinFilmTransistor-LCD是指液晶显示器上的每一液晶像素点都是由集成在其后的薄膜晶体管来驱动,可实现高速度、高亮度、高对比度地显示屏幕信息,是目前平板显示技术FPD中最为成熟的主流技术,市场应用最为广泛;而TN型,STN型液晶相对落后;TN型扭曲向列型是利用有液晶分子扭曲90度实现显示,STN型超扭曲向列型是以液晶分子扭曲180-270度实现显示;根据DisplaySearch的统计,LCD显示器约占平板显示市场88%的份额;PDP虽然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但远不及TFT-LCD的产业规模,OLED正处于产业化的前期阶段,而FED、EPD 正处于技术开发和中试阶段;可以认为,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占据平板显示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一般42“TV面板的材料成本构成分别为:背光板模组占25%、彩色滤光片占16%、偏光片占8%、玻璃基板占7%、液晶占3%、IC驱动器占3%;在TFT-LCD产业链图2.1中,上游成本占75-80%;TFT产业里的利润也主要集中在上游材料领域,毛利率比较稳定,一般在15%左右;我们的目标客户群就是上游材料中应用到卷式湿法涂布的偏光片及背光模组里的扩散膜、增亮膜等的制造商;1.1TFT-LCD的结构及制程目前LCD主要由彩色滤光片基板Colorfilter,CF、TFT数组TFTArray基板和背光模块Backlight三大部分所组成;TFTArray玻璃上面有无数的画素pixel排列,彩色滤光片则是画面颜色的来源;LCD一般于上下透明电极间灌入液晶层,夹在TFTArray玻璃与彩色滤光片这两片玻璃基板之间;当电压施於TFT电晶体时,液晶转向,光线便穿过液晶在面板上产生一个画素,此光源由背光模组负责提供;而欲使背光模块产生并透过液晶的光线具有不同的颜色,那就需要红、蓝、绿R/B/G三种颜色的色阻成膜在彩色滤光片玻璃上,搭配灰阶产生全彩效果;例如,当屏幕显示蓝天的时候,有电晶体的ITO玻璃就会发出讯号,只让蓝光可以穿透彩色滤光片,而将红色光及红色光留在显示器里面;这样我们在显示器上就只能看到蓝色的光了;在分别完成TFT基板和CF基板制作后,接着将CF上板与TFT下板间灌注厚度约3~4um 液晶并对组贴合,最后附上偏光板Polarizer,此段制程称为「LCD制程」;而最后的「LCM制程」,其为驱动IC以及控制电路板PCBA与玻璃基板的连接JIProcess,之后再与背光模块进行组装MAProcess,最后就是模块的点灯检测;1.2LCD液晶面板技术当前,主流有三种液晶技术参与液晶显示器的市场竞争,它们是TN+Film、VA、IPS;液晶面板占据了一台液晶显示器成本的70%左右;TN+Film用于入门和中级解决方案优点:流程简易、高透光度、高反应速率、功耗低改进点:视角、色差、对比度常用于笔记本电脑,不适用于液晶电视TN全称为TwistedNematic扭曲向列型面板,低廉的生产成本使TN成为了应用最广泛的入门级液晶面板,在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中低端液晶显示器中被广泛使用;目前的TN面板多是改良型的TN+film,film一般是广视角TAC膜,用于弥补TN面板可视角度的不足;TN面板属于软屏,用手轻轻划会出现类似的水纹;TN面板的可视角很小,不超过160°;注意这里的TN/VA/IPS的区别于TN/STN/TFT,前者是在面板显示技术的区别,后者是液晶材料和显示模式的不同;VA用于中级至高级解决方案优点:高透光度、高反应速率、黑白对比度相当高;改进点:补偿膜的成本、过程复杂、色差品质不适用于平板电脑VA面板是现在高端液晶应用较多的面板类型,属于广视角面板,也是软屏;VA类VerticalAlignment垂直配向又可分为由富士通主导的MVAMulti-domainVerticalAlignment象限垂直配向技术和由三星开发的PVAPatternedVerticalAlignment图像垂直调整技术,其中后者,也是目前市场上最多采用的类型;MVA是利用突出物使液晶静止时并非传统的直立式,而是偏向某一个角度静止;当施加电压让液晶分子改变成水平以让背光通过则更为快速,这样便可以大幅度缩短显示时间,也因为突出物改变液晶分子配向,让视野角度更为宽广;通过技术授权,台湾的奇美电子奇晶光电、友达光电等面板企业采用的是MVA技术;PVA是MVA的继承和改良,采用透明的ITO电极代替MVA中的液晶层突出物,透明电极可以获得更好的开口率,最大限度减少背光源的浪费;这种模式大大降低了液晶面板出现“亮点”的可能性,被日美厂商广泛采用IPS用于高阶解决方案优点:色彩稳定性高、流程简易改进点:漏光问题比较严重,黑色纯度不够,要比PVA稍差,需要依靠光学膜的补偿来实现更好的黑色;透光率较低,功耗较高;IPSIn-PlaneSwitching,平面转换技术是日立公司于2001推出的液晶面板技术;IPS面板属于硬屏,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两极都在同一个面上,而不象其它液晶模式的电极是在上下两面,立体排列;由于电极在同一平面上,不管在何种状态下液晶分子始终都与屏幕平行,会使开口率降低,减少了透光率,所以会需要更多的背光灯;VA,IPS主要是通过改变液晶排列的方向,达到广视角效果,而TN需通过加不同的补偿膜来达到广视角;2、偏光片2.1、偏光片的原理及作用偏光片由美国Polaroid公司的nd在1938年所发明,是将一般不具有偏极性的自然光变成偏振光的光学元件;所有的液晶面板都有上下两片偏光片,其中一个是起偏器,一个是检偏器;偏光片起到光开关的作用,液晶显示器必须依靠偏振光才可成像;背光模组负责为液晶屏显像提供最基本的光源,但送出来的光线方向性不一致,呈放射状,如果这样的光线通过液晶分子的扭转,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可能是白茫茫的一片,或者是花花绿绿的色块;下偏光片则承担了将光线的方向规范成一致后再送往液晶层的工作;液晶分子在TFT控制下发生扭转,达到将方向一致的光线通亮进行控制,从而在通往后面像素单元的光线明暗度发生了改变;液晶本身没有颜色,所以用滤色片产生各种颜色;原本方向一致光线经过了液晶层的扭转后又变得方向不一致,所以如果不把呈漫射状的光线再次规整,则在屏幕前看到的依然是白茫茫一片,被液晶扭转过了的光线并没有体现出来,所以必须在此将漫射光进行规整,使用一片与下偏光片偏光方向正交偏光片将经过液晶扭转的光心重新进行偏转,不同角度的光线经过上偏光板的亮度不同,所以我们可以在屏幕上可以看到明暗交替画面,因为被偏转的光线是经过了彩色滤色片的彩色光,所以我们在屏幕前可以看到我们需要的图像;2.2、偏光片的结构及类别偏光片是一种复合膜,是由偏光膜、内保护膜、压敏胶层及外保护膜组成;其基本结构是由两面三醋酸纤维素膜TAC夹一层能产生偏振光线的聚乙烯醇膜PVA;市场上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的偏光片:透射式偏光片、反射式偏光片属于增亮膜的一种、半透过半反射式偏光片、补偿型偏光片,表面一般经过防眩AG或减反射AR处理;在使用的压敏胶中加入阻止紫外线通过的成份,则可制成防紫外线偏光片;对使用的压敏胶、PVA膜或TAC膜着色,即为彩色偏光片;2.3、偏光片的工艺世界上各国偏光片的工艺方法都相差无几,只是在使用原材料和具体技术细节方面各有特点;技术主流是碘系延伸法;偏光板的制作有延伸法及涂布法,其中延伸法是主流工艺;偏光片生产技术以PVA膜的延伸工艺划分,有干法和湿法两大类;干法是指PVA膜是在具有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的蒸汽环境下进行延伸,早期使用的目的是可以提高工艺的生产效率,使用幅宽较大的PVA膜进行生产而不至于经常断膜;但这种工艺的局限性在于PVA膜在延伸过程中的均匀性受到限制,因此所形成的偏光片原膜的复合张力、色调的均匀性和耐久性不易稳定,因而实际应用较少;湿法是指PVA膜是在一定配比的液体中进行染色、拉伸的工艺方法;这种工艺早期的局限性在于PVA膜在液体中延伸的稳定控制难度较大,因此加工时PVA膜容易断膜,且PVA膜的幅宽受到限制;但随着改进,湿法工艺的局限性已得到极大的改进;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日本偏光片企业已普遍采用幅宽1330mm的TAC膜用湿法工艺;特别是由于大尺寸TFT-LCD产品的大规模普及,为提高偏光片产品的利用率,以1330mm基本宽度已成为液晶用偏光片生产的基本方法;以PVA膜染色方法划分,偏光片有碘染色法和染料染色法两种工艺;碘染色法是指在偏光片染色、拉伸过程中,使用碘和碘化钾作为二向性介质使PVA膜产生极性化偏光特性;优点是比较容易获得99.9%以上的高偏光度和42%以上高透过率的偏光特性;所以在早期的偏光材料产品或需要高偏光、高透过特性的偏光材料产品中大多都采用碘染色工艺进行加工;但这种工艺的不足之处就是由于碘的分子结构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易于破坏,因此使用碘染色工艺生产的偏光片耐久性较差,一般只能满足干温:80℃×500HR,湿热:60℃×90%RH×500HR 以下的工作条件使用;但随着LCD产品范围的扩大,对偏光产品的湿热工作条件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已经出现在100℃和90%RH条件下工作的偏光片需求;对这种要求,碘染色工艺就无能为力了;为满足这种技术要求,首先由日本化药公司发明了偏光片生产所需的染料,并由日本化药的子公司日本波拉公司生产了染料系的高耐久性偏光片产品;利用二向性染料进行偏光片染色工艺所生产的偏光片产品,目前最高可以满足干温:105℃×500HR,湿热:90℃×95%RH×500HR以下的工作条件的使用要求;但这种工艺方法所生产的偏光片产品一般偏光度和透过率较低,其偏光度一般不超过90%、透过率不超过40%,且价格昂贵;综上所述:碘系偏光片:容易获得高透过率、高偏振度的光学特性,但耐高温高湿的能力较差;价格比较便宜,所以市场占有率高达80%~90%,应用领域广泛,如:手表,计算机,PC,OA机器等,所需LCD都大量采用碘系偏光片;染料系偏光片:不容易获得高透过率、高偏振度的光学特性,但耐高温高湿的能力较好;所以在汽车,船舶,航空器,户外量测仪器上就得采用此类耐久性偏光片;2.4、偏光片的生产流程染色,延伸,贴合,干燥为最主要的步骤,其中染色材料配方是重要的技术关键;另外PVA 的延伸定向控制也会影响偏光膜的光学特性;高分子膜在经过延伸之后,通常机械性质会降低,变得易碎裂;且PVA膜具有亲水性,在湿热的环境下很快会变形、收缩、衰退,所以在偏光基体PVA延伸完后,要在两侧贴上三醋酸纤维TAC所组成的透明基板,一方面可做保护,一方面则可防止膜的回缩;2.5、偏光片的增值功能面对各偏光厂几乎接近无差异化技术,多数面板厂也已扶持自身之偏光厂;因此,研发新型非碘系延伸偏光片技术与广视角位相差膜技术也是各偏光厂脱离红海的方向;如日东电工在2006年开发的具有相位差补偿功能的涂覆技术,专门面向VAverticalalignment模式的液晶面板;通过在偏光板制成后紧接着薄薄地涂一层树脂,即可使其具有相位差补偿功能;以前的做法是将偏光板与多枚相位差补偿薄膜贴合在一起;由于偏光片是面板最外层的膜,所以要添加保护膜;此外,许多光学特性亦被加注在TAC 膜/偏光片上;单纯不具备任何光学功能的TAC膜一般称为normal-TAC,仅被赋予支撑PVA的。
中国TFT-LCD光学级薄膜现状2010年12月10日,由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和日经BP社共同主办的“中国·北京2010国际平板显示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合作、创新与发展——中国FPD产业的机遇和挑战”。
来自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经信委等政府部门的领导出席了本次高峰论坛。
合肥乐凯副总经理李宇航先生演讲李宇航: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在这里进行交流。
刚才听了前面几位演讲者演讲,也有一些感慨,特别是京东方陈总对于产业链配套的看法对我们有很大启发,这也是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内容。
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TFT-LCD光学级薄膜的一个现状,分三个部分,一个是光学薄膜在TFT-LCD应用,一个是光学薄膜在中国现状,还有我们乐凯公司薄膜产业的发展现状。
这个图表示平板显示产业链示意图,我们通常看到示意图从背光源和液晶模组开始,这个图上可以看到,我们从机模开始。
因为我们是做光学级薄膜,基膜应该是产业链一个基础,这是关于产业链。
这个图形是一个一般典型液晶模组的图形,从这以下是背光源模组。
从这些模组结构上可以看到,这些模组应用大量功能性薄膜,这些功能性薄膜还要利用到级模进行加工之后形成,这是结构图。
在整个液晶面板上面,整个生产过程中根据统计大概需要这么多各种各样的光学级薄膜。
每种需要量还不太一样,整个来讲一块液晶面板需要同等面积10-15倍光学级薄膜的数量。
如果再考虑加工过程中需要各种保护膜等等,可能需要15-20倍光学薄膜数量。
在同等面积下,需要大量的光学薄膜来才能形成最后FCD的一个产品。
目前这个光学薄膜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PET,一种是TAC,还有一种PVA。
后面两种是作为偏光片薄膜,聚乙烯薄膜就非常广泛。
在这三种薄膜基础之上进行加工,我们会得到一些功能性薄膜,都是应用于我们这个FCD主件上。
大家非常清楚的是,扩散膜、增量膜、偏光膜、反射膜等等,都称为功能性薄膜。
液晶显示器用光学膜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文章1.1 概述: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液晶显示器作为一种主流的显示设备,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电视、电脑显示器、手机等。
而光学膜作为液晶显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报告旨在对液晶显示器用光学膜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光学膜在液晶显示器中的作用、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对市场前景进行展望,提出液晶显示器光学膜行业发展建议,致力于为相关行业人士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市场分析报告。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本文的具体章节和内容进行介绍,以便读者了解本文的组织结构和主要内容。
内容可以包括每个章节的主题和重点,以及各个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可以简要概述每个章节的内容和目的,以引导读者对整篇文章的整体框架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1.3 目的:本报告旨在对液晶显示器用光学膜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光学膜在液晶显示器中的作用,分析光学膜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展望未来液晶显示器光学膜行业的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通过本报告,可以为液晶显示器光学膜行业的相关企业提供市场分析和发展方向的参考,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1.4 总结:在本文中,我们对液晶显示器用光学膜的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
首先,我们概述了本文的内容,包括液晶显示器市场概况和光学膜在其中的作用。
接着我们详细分析了光学膜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最后,我们对未来的市场前景进行展望,并提出了液晶显示器光学膜行业的发展建议。
总的来说,光学膜作为液晶显示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增加,光学膜市场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帮助相关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动向,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进一步推动液晶显示器光学膜行业的健康发展。
2.正文2.1 液晶显示器市场概况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利用液晶材料作为光学变换元件的平面显示器件,它在电子产品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电视、电脑显示屏、手机等。
LCD用光学薄膜技术与市场概述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李宇航一、我国LCD及光学薄膜产业概述进入二十世纪,平板显示(FPD)正逐渐取代阴极射线管显示(CRT),成为显示产业的主流。
在FPD中以液晶显示(LCD)、等离子体显示器(PDP)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等应用比较广泛,其中尤以LCD所占比重最大。
LCD在经历TN(扭曲向列液晶显示)、STN(超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彩色STN阶段后,已发展到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阶段,并且尺寸在不断扩大,目前TFT-LCD已占整个液晶产业收入的87%以上。
TFT-LCD产业是目前世界上产品应用最广、投资最大、发展最快的显示产业,产品主要应用在桌面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电视、车载显示器、手机及其他电子显示产品上。
在平板显示器各组件的生产过程中和最终产品中,大量使用各种类型的光学级薄膜。
TFT-LCD产业链包括上游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用各种材料、中游面板及组件、下游电子产品三部分,目前中国大陆下游电子产品市场巨大,并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中游面板及组件也在迎头赶上,但上游材料产业明显滞后,部分关键材料产量很少,甚至为零,整个产业链严重失衡。
特别是作为LCD及其他平板显示器材所需的光学薄膜材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这与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LCD终端产品生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二、LCD产业链基本结构与LCD模块构造LCD 产品制造涉及光学、半导体、电机、化工、机械、塑料等等各个领域,产品链中上下游产品所需技术层面级广,没有一个厂商能够从原材料到成品全部都做。
因此,各领域分工明显,以下是LCD 产业链的基本结构及LCD 模块构造。
1、LCD 产业链的基本结构上游 材 料 中游面 板下 游 应 用 产 品在LCD 的产业链中,各种不同用途的光学功能薄膜处于产业链的最前端(基础薄膜的制造厂家群),是LCD产品的最主要初始原材料。
一般的LCD 模块由液晶组件(LCD cell )和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 )二大部分组成。
光学薄膜技术光学薄膜技术是一种在光学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技术,通过在材料表面上沉积一层或多层薄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特性。
本文将介绍光学薄膜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基本原理光学薄膜技术基于薄膜的干涉效应、散射效应和吸收效应,通过合理设计和控制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实现对光的反射、透过和干涉等特性的调控。
具体来说,当光通过薄膜时,会发生反射、透射和折射等现象,而这些现象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计薄膜的厚度来优化。
通过合理设计薄膜的结构,可以实现光的增透、减反射、滤波等功能。
二、应用领域1. 光学镀膜光学镀膜是光学薄膜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广泛应用于光学元件、光学仪器和光学器件等领域。
通过对透明基片进行镀膜,可以增强光学元件的反射或透过特性,提高光学成像和传输的效率。
常见的光学镀膜包括透明导电膜、反射镜和滤光膜等。
2. 光学涂层光学涂层是指将光学薄膜应用于材料表面的一种方法。
光学涂层可以增强材料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光学性能,使其具备特定的光学特性和功能。
光学涂层广泛应用于光学镜片、摄像头、眼镜镜片等光学元件的加工中,可以提高透过率、增强显色效果等。
3. 光学传感器光学薄膜技术在传感器领域也具有重要应用。
通过在传感器表面沉积特定的光学薄膜,可以实现对特定波长或特定物质的敏感检测。
光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生物医学、光通信等领域,为相关行业提供精准的光学检测和测量手段。
4. 光学反射膜光学反射膜是光学薄膜技术的一种重要应用形式。
通过利用反射膜的高反射率和优良的保护特性,可以实现对光学元件的保护和增强。
光学反射膜广泛应用于激光器、太阳能电池板、显示屏等领域,可以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三、未来发展趋势光学薄膜技术在当今科技发展中的地位不容忽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应用领域和技术性能将会不断拓展和提升。
未来,光学薄膜技术可能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 纳米光学薄膜技术:随着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纳米级光学薄膜技术将会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前言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和LCD 行业市场低迷、韩元贬值与日元升值、全球石油与金属价格波动剧烈等的影响,使得面板厂更倾向购买国内生产的材料或零组件,同时在与海外厂商交易时多数希望能变更交易的币种,以降低汇兑损失的风险,而2009年TFT -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材料与零组件总产值也将首次出现下滑,2009年对于TFT -LCD 材料与零组件厂商是非常具有挑战的一年,厂商竞争将较以往更加激烈,压力来自价格下滑、产品结构改变与技术演进。
不过由于面板厂积极降低成本、削减库存、以及中国政府的“家电下乡”政策等措施使面板需求在2009年5、6月份开始再度复苏好转。
材料与零组件各厂商试图做更多的努力以帮助面板厂降低成本,比如提供更好的方案或产品以提高良率、降低材料损耗、提高生产效率等。
随着产业链往好的方向发展,同时技术与制造效益提高,将会给整个产业带来下一波成长的动能。
Display Search 预期,材料与零组件产值在2010年以后将再度呈现正增长。
1薄膜全球市场调研机构Display Search2009年3月发布的报告指出2009年TFT -LCD 材料与零组件产值将首次出现下滑,年产值仅达490亿美元,较2008年下滑8%。
主收稿日期:2010-02-01LCD 用光学薄膜市场最新发展动态王桂花(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研究院,保定071054)摘要:本文综述了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 -LCD )面板及其生产所用材料和零组件(尤其是光学薄膜)的国内外生产和市场的最新发展动态。
液晶面板的上游原材料成本大约占液晶面板的70—80%,制作液晶面板需要采用各种光学薄膜,如偏光片、彩色滤色片、扩散膜、反射膜、微透镜膜片、棱镜膜、增亮膜等。
本文对这些薄膜和生产偏光片的基材TAC 膜、PVA 膜等的发展动态分别进行叙述和分析。
关键词: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 -LCD );面板;光学薄膜中图分类号:TN873;TQ576文献标识码:ADOI :10.3969/j.issn.1001-0270.2011.01.01Newest Developments of the Market of Optical Films Used for Making LCDWANG Gui -hua(Research Institute,China Lucky Film Group Co.,Baoding 071054)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a review of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newest developments of the production and market of TFT -LCD panels,and the materials and accessory parts used for their production,especially the optical films.The cost of upstream materials occupies about 70—80%of LCD panels;different optical films are used for making LCD panels,such as polarizing film,color filter film,diffuser film,reflector film,micro -lens film,prism film,light intensifier film etc.The paper separately expatiates on the developments of these films and also the base films used for makingpolarizing film e.g.TAC film,PVA film etc.Key Words:TFT -LCD;panel;optical film要原因是自2008下半年TFT -LCD 面板厂调降产能利用率,出货量也相应减少,同时面板厂还保有一定现金以应对不景气的影响,这直接对上游材料与零组件的供应产生一定的冲击。
LCD及其功能膜的市场概况
杨小钢
【期刊名称】《信息记录材料》
【年(卷),期】2006(7)2
【摘要】近年来,LCD技术不断发展,其成本不断降低,平板电视开始进入中国城镇居民家中.本文从LCD的结构入手对其构造和相关功能膜的成本进行分析讲解,对LCD部分功能膜的制造和中国市场,以及相关功能膜和面板的国际市场给了一个总体介绍.
【总页数】8页(P24-30,38)
【作者】杨小钢
【作者单位】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科技信息室,保定,0710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1
【相关文献】
1.世界离子膜电槽的市场概况与技市进展 [J], 陈士平
2.BOPET工业膜市场概况 [J], 王瑞
3.调节功能丰富的LCD——强捷15英寸LCD显示器 [J], YAO
4.TFT-LCD配向膜涂覆工艺中膜厚不均改善研究 [J], 陈维诚; 林强; 江桥; 滕玲; 舒文
5.集成了TV功能的LCD——三星710MP多功能LCD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LCD用光学薄膜技术与市场概述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李宇航一、我国LCD及光学薄膜产业概述进入二十世纪,平板显示(FPD)正逐渐取代阴极射线管显示(CRT),成为显示产业的主流。
在FPD中以液晶显示(LCD)、等离子体显示器(PDP)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等应用比较广泛,其中尤以LCD所占比重最大。
LCD在经历TN(扭曲向列液晶显示)、STN(超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彩色STN阶段后,已发展到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阶段,并且尺寸在不断扩大,目前TFT-LCD已占整个液晶产业收入的87%以上。
TFT-LCD产业是目前世界上产品应用最广、投资最大、发展最快的显示产业,产品主要应用在桌面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电视、车载显示器、手机及其他电子显示产品上。
在平板显示器各组件的生产过程中和最终产品中,大量使用各种类型的光学级薄膜。
TFT-LCD产业链包括上游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用各种材料、中游面板及组件、下游电子产品三部分,目前中国大陆下游电子产品市场巨大,并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中游面板及组件也在迎头赶上,但上游材料产业明显滞后,部分关键材料产量很少,甚至为零,整个产业链严重失衡。
特别是作为LCD及其他平板显示器材所需的光学薄膜材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这与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LCD终端产品生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二、LCD产业链基本结构与LCD模块构造LCD 产品制造涉及光学、半导体、电机、化工、机械、塑料等等各个领域,产品链中上下游产品所需技术层面级广,没有一个厂商能够从原材料到成品全部都做。
因此,各领域分工明显,以下是LCD 产业链的基本结构及LCD 模块构造。
1、LCD 产业链的基本结构上游 材 料 中游面 板下 游 应 用 产 品在LCD 的产业链中,各种不同用途的光学功能薄膜处于产业链的最前端(基础薄膜的制造厂家群),是LCD产品的最主要初始原材料。
一般的LCD 模块由液晶组件(LCD cell )和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 )二大部分组成。
2、LCD 模块基本构造3、光学薄膜在LCD组件中应用在这二大组件中大量使用各种不同性能和规格的光学级薄膜,下表是不同的光学薄膜在LCD组件中的应用、数量及其功能。
⑵各种光学功能薄膜在LCD中的应用无论是LCD,还是PDP、OLED等各类的FPD产品,在其基材中及生产加工制造过程中均大量使用各种规格的BOPET膜。
BOPET 膜是平板显示器件上游产品的主要初始原材料,大量应用在反射膜、增光片、扩散膜、广视角膜、防反射膜、离型膜和保护膜等。
根据产品结构的不同,一块LCD模块产品中最多时含有八层不同规格的BOPET光学薄膜;在LCD模块组装过程中还需六~八层不同规格和品种的BOPET膜作为离型保护膜。
故随着平板显示产业的发展,BOPET膜的市场需要量将不断增加。
目前FPD的光学薄膜材料基本上为国外进口,国内产品在FPD中的应用份额甚微,市场容量极大。
①光学PET薄膜在LCD中的应用a.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反射片、下扩散片、下棱镜片、上棱镜片、上扩散片均是以聚酯薄膜为基材的。
反射片:一种是在聚酯薄膜表面镀银或镀铝,形成镜面效果,起到反光的作用。
另一种是白色聚酯薄膜直接用做反射膜。
基材聚酯薄膜:厚度50 μm 、75 μm 、100 μm 、188 μm、250μm扩散片:是在薄膜的一个表面涂布一层均匀光扩散粒子,起到将照射光均匀分散的作用。
扩散片又分为上扩散片和下扩散片。
基材聚酯薄膜:厚度50 μm、75 μm 、100 μm 、125 μm、150 μm 、188 μm 、250 μm棱镜片:也称增光片,是在薄膜的一个表面涂布树脂或直接射出产生锯齿状的纹路,以形成集光的功效,因此叫棱镜片。
加入棱镜片后,单片可增亮60%左右,双片可增亮120%左右。
基材聚酯薄膜:厚度125μm、188μm、250 μmb.偏光片偏振片也称偏光片,在液晶两侧玻璃板上各贴有一张。
偏振片的离型膜、表面保护膜都是聚酯薄膜。
作为偏光片的主要原材料有三种光学薄膜:PVA薄膜(聚乙烯醇薄膜):通过拉伸、浸碘等工艺使之具备抛光功能。
TAC薄膜(三醋酸纤维素薄膜):PVA偏光膜的保护膜。
PET薄膜(聚酯薄膜):偏光片的保护膜,高档保护膜还包括防静电层、防水层和防污层等。
基材聚酯薄膜:厚度25μm、38μmc.广视角膜广视角扩散膜,顾名思义增加可视角度的薄膜,贴在液晶玻璃板和偏光片之间,因此分上下各一张。
广视角扩散膜的基材为聚酯薄膜,制作工艺有摩擦法和UV偏光法两种。
基材聚酯薄膜:厚度100μmd.防反射膜(或低反射膜)防反射膜,贴在显示器表面,防止外部光线干扰视觉,同时表面硬化处理,防止划擦伤。
防反射膜的基材为聚酯薄膜,在薄膜一个表面涂布两三层不同折射率的涂层防反射,在涂层外面再贴PET保护膜;在薄膜另一面涂布压敏胶涂层并覆膜。
基材聚酯薄膜:厚度100μm、125μm、175μm、188μm②聚酯薄膜在PDP领域的应用PDP即等离子体显示,聚酯薄膜在PDP的制造方面主要应用在防反射膜、阻隔电磁波和红外线薄膜部分。
a.防反射膜防反射膜,其作用和LCD表面的防反射膜一样,防止外部光线干扰视觉,同时表面硬化,防止划擦伤,基材也为聚酯薄膜。
基材聚酯薄膜:厚度30 μm、100 μmb.电磁波屏蔽膜及Ne-CUT薄膜阻隔电磁波及红外线薄膜和防反射膜分别贴在一张强化玻璃两侧,阻隔薄膜基材为聚酯薄膜,在薄膜一个表面溅镀三层复合镀层,在镀层表面涂布压敏胶涂层并覆膜;在薄膜另一面涂布压敏胶涂层并覆膜。
一片防反射膜包含三层聚酯薄膜。
基材聚酯薄膜:厚度100 μm③聚酯薄膜在触摸屏领域的应用触摸屏用聚酯薄膜分为两种,第一种为一面涂布硬化层,硬化层有防眩和不防眩两种,另一面用保护膜覆膜;第二种为普通光学薄膜。
基材聚酯薄膜:厚度188 μm、125 μm④聚酯薄膜在柔性印刷电路板中的应用柔性印刷电路板几乎可以应用到所有电子线路板中.主要有两种应用,一种是用于线路板的制作,一种是用于两块线路板中的隔板(隔膜)。
这种应用对聚酯薄膜的二次热收缩有很严格的要求,二次热收缩要求为“0”。
另外在加热过程中不能有低聚物析出,薄膜不能发生变形等。
用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聚酯薄膜厚度主要是75μm、100μm、125μm。
⑤聚酯薄膜在OLED中的应用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OLED)属于一种崭新的显示器件,它作为第三代平板显示器材,在可以预见的3-5年内将会对未来的图像显示技术带来无法估量的冲击力!和LCD一样,在OLED的产品和生产过程中,也将大量采用不同规格的聚酯薄膜,基本的技术要求同应用于LED的聚酯薄膜相同,作为光学级聚酯薄膜最具发展潜质的领域。
三、平板显示用光学PET薄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在平板显示产业链中,国内薄膜制造方面生产厂家仅在TAC薄膜和PET薄膜占有微小份额,而薄膜深加工产品基本是空白,所有深加工产品均来自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少量来自欧美国家。
国外BOPET膜厂商主要有日本的帝人、东丽、三菱、杜邦、韩国SKC、KOLONG等。
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80%以上。
国内仅对仅仅对光学薄膜产品进行模切和组装加工。
根据产品结构的不同,一块LCD模块产品中最多时含有八层不同规格的BOPET膜;在LCD模块组装过程中还需六~八层不同规格和品种的BOPET膜作为离型保护膜。
故随着平板显示产业的发展,BOPET膜的市场需要量将不断增加。
随着平板显示器、触摸屏、柔性印刷电路板和离型膜的广泛应用,BOPET厚膜的需用量会不断增长,但国内厚膜生产厂较少,同时在质量上也难以满足光学级膜的需要。
为适应平板显示器市场的迅猛发展需要,世界各BOPET生产厂也均在扩大厚膜的产能以适应市场的需要,也有外商开始在中国大陆建BOPET生产线;国内众多的薄膜生产厂家也正纷纷将目光转向厚膜生产领域,未来几年国内厚膜市场也必将会出现新的市场竞争。
国内生产厚膜厂家较少,BOPET厚膜生产线情况见下表。
国内BOPET厚膜生产线情况表在以上厚膜生产线中,只有合肥乐凯科技产业公司的生产线是以光学薄膜为目标的生产线。
但是,由于光学薄膜巨大的市场容量和发展潜力,特别是近年来新兴能源和新型照明(LED)产业对光学薄膜的需求突然放大,造成了国际市场上光学薄膜非常紧缺的局面。
在国际上,仅2010年就新增厚膜线8条左右,新增总产能14.5万吨左右。
国内现在有许多厂家密切关注光学薄膜的市场。
但是,由于光学薄膜的技术门槛较高,以至到目前为止,除合肥乐凯科技产业准备上第二条光学级聚酯薄膜生产线外,其他厂家仍处在观望状态。
四、国内LCD光学薄膜研发、市场情况综上所述,LCD光学薄膜主要有以下几种:光学级基膜:包括光学级聚酯薄膜(PET)、三醋酸纤维素薄膜(TAC)、聚乙烯醇薄膜(PVA)光学级功能膜:包括扩散膜、增亮膜、偏光膜、反射膜、硬化膜、保护膜、离型膜等等。
目前,在国内尚没有研究LCD光学级薄膜的专门机构,甚至在我国的海关税则中也没有与这些产品的相对应的条目。
而这些才是我们的LCD 产业的基础,没有这些基础,我国的LCD 产业将成为空中楼阁。
而在台湾,伴随着笔记本电脑和监视器的产业发展,其光学级功能膜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这方面,台湾工研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化工材料的合成、配方调配和精密涂布方式的研究等方面均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
在我们所接触到的台湾光学功能膜生产厂家中,其研发人员相当一部分具有工研院背景。
LCD光学薄膜的研究主要牵涉几项基础技术:微粒及其分散技术:在光学级基膜生产技术中,光学级添加剂及其分散技术至关重要。
薄膜制造工艺技术:包括光学级双向拉伸薄膜制造技术、光学级流延TAC薄膜、PVA薄膜制造技术。
功能膜精密涂布技术:配方研制、涂布液配制、涂布方式研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