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八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河海大学

  • 格式:ppt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6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短期的不利影响

某公路项目环境影响因子与影响程度识别
水、气、土
物化环境
2
生态环境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生态学研究的层次 植物 生物 动物 微生物 光、温 水分
非生物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种群:某一地域中同种个体 的集合体。 群落:生活在某一地域中的 生态系 统组成 所有种群的集合体。
生态系统:生命系统与非生命系 统(环境)在特定空间组成的 具有一定的结构与功能的系统。
(含所有影响可及范围)
14
第二节 评价程序
评价范围确定:
1、对于1、2、3级评价项目,要以重要评价因子受影响 的方向为扩展距离,一般不能小于8-30km、2-8km和 1-2km,一般包括直接作用区、间接作用区和对照 区。
2、对于道路、管线工程,评价范围可取沿线两侧200-
400m范围(重点区域要扩展)
11
第二节 评价程序
评价等级划分: 等级:根据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大小分为三级
1级:全面深入评价,有很重要环境影响或敏感环
境问题
2级:有重点问题评价(或专题)
3级:一般问题,可分析确定
注意:一个项目只定一个级别
有多个影响点时,按级别最高的一个定级
遵循评审意见
12
第二节 评价程序
评价范围——确定原则:
■ ■ ●
施工期 施 工 桥 场 涵 地 ● ● ● ● ● ○
营运期 材 料 运 输 ● 机 械 作 业 ● 运 输 行 使 ■ ■ 绿 化 □ □ □ 复 垦 □ □ 桥 涵 边 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长期 □ □ □ □ / 短期的有利影响 ● ● ● ■ ■ ■ □
第八章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 评价程序(**) 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 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案例分析
1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章 基本概念
生态环境:人类的地球生物圈环境。

生态环境学 传统环境学
生物圈
生态学
15
第二节 评价程序
生态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的筛选:
1、目的:鉴别拟建工程与潜在的生态受体之间的关键联
系,确保评价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方法:将拟建工程和受影响生态系统分解为各自的组
成部分,鉴别可能的交互作用,并寻求合适的表征因
子和参数。
3、注意:识别与筛选建立在一定的调研基础上(文献查
阅、实地考察与咨询、访问)
保持生态系统的自然性;
可持续利用生态资源;
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和生境。
8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原理:
4、关注特殊性问题
特殊的生态系统、生境、生态因子或特别需要保护
的生态目标,或因其有特殊的生态环境功能,在生态环
境保护中必须给予特别的关注和重视。
9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原理:
17
施工行为
前期 占 地 拆 迁 安 置 取 弃 土 ● ● ● ● ● ● ● ● ● ● ● ● ● ● ● ○ 路 基
生态 资源 物质 资源
社会 发展
生活 质量
环境资源 陆地植被 陆栖动物 土质 地面水文 地面水质 水土保持 就业、劳务 经济 旅游 农业 水利 土地利用 声学质量 空气质量 居住 美学 注: ■ / ●:长期
6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原理:
2、保持系统的再生产能力
生态系统的层次越多,结构越复杂,系统越稳定,
抗干扰能力越强,自调节能力也越强;
保持生态系统恢复或重建所必须的环境条件。
7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原理:
3、以生物多样性为核心
避免物种濒危和灭绝;
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防止生境损失和干扰;
1、必须包括所有作用因子
(建设项目全过程、全部活动空间)
2、必须包括全部受影响受体
(受影响生态系统,可以阐明类型、组成、结构、
过程、特点) 3、必须包括所有影响 (直接的、间接的、显在的、潜在的)
13
第二节 评价程序
评价范围——考虑因素:
1、建设项目:时空分布
2、生态系统:整体性要求、相关关系 3、敏感目标:保护范围与目标物要求 4、地理或水文等环境界域 5、技术可达性 6、行政管辖界域 7、工作需求:调查范围由大到小,影响距离由近及远
16
第二节 评价程序
生态环境影响识别要点:
作用主体: 全面性(主、辅、配、公、环) (建设项目) 全过程(勘、选、设、施、运、闭、退) 作用特点(集中?长期?物理?…) 影响受体: 类型与组成(主导因子) (生态系统) 特点与状态(整体性、脆弱性) 敏感问题(限制因子、敏感目标…) 资源问题(经济意义、特色资源…) 影响效应: 性质(正负?可逆?累积?) 程度(强度、长短…) 范围(直接、间接) 可能性 敏感目标
4
第一节 基本概念
典型生态系统 陆地 自然 典 型 生 态 系 统 人工 水域 森林 草原 荒漠 淡水
海洋
湿地
城市
农业(半自然)
5
生态环评的第一步:明确评价对象类型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原理:
1、保护系统整体性: 地域连续性(干线工程,生境切割) 物种多样性(物种灭绝,破坏稳定) 组成协调性(动物、植物协调生存和发展) 条件匹配性(土壤、水、植物)
5、解决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根据开发建设活动的影响方式
和影响程度,鉴别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并采取措
施进行预防。
10
第二节 评价程序
指导思想与原则要求:
1、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与战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
境功能的可持续性 2、贯彻执行政策和法规的要求:环境政策与法规,资源政策 与法规,社会经济政策与法规 3、遵循生态科学原理 4、强调针对性:针对具体建设项目,针对具体生态系统(生 态环境),针对具体影响和特点 5、综合考虑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
氧、 CO
2
土壤及营 养物 3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结构的整体性 特 点 : 系统的开放性 区域分异性 动态变化性
运 行 :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信息传递、调节反馈
生态系统
环境功能:
涵养水源,调节水文 保持土壤,防止侵蚀 防风固沙,防止沙化 改善气候,防灾减灾 平衡O2与CO2 净化大气和水 保护生物多样性 自然景观,社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