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分辨是非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3
分辨是非善恶【课标依据】一.2.6 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一.3.5 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法、知法、守法的自觉性,增强法制观念。
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侵害自己合法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权利遭受侵害的案例事件,选择自我保护的途径和方法。
能够初步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知识目标:了解未成年人权益遭受侵害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了解这些行为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了解一些基本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了解法律帮助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求救与自救的方法。
教学难点:法律帮助的途径和方式。
『基本知识』1、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必要性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为青少年的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要使自己的身心和合法权益得到根本保护,关键靠自己。
青少年要树立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学法、知法、用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在日常生活中远离危险的方法树立安全意识,远离危险环境是青少年自我保护的重要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随意跟陌生人走,不上陌生人的汽车,不独自去没人的地方,女生不独自去单身男子的房间,不离家出走、四处流浪等都是远离危险的好办法。
3、面对危险或侵害时我们的态度当自己遭遇恶霸欺负或见有人被欺负时,不要害怕,保持冷静,勇敢地向侵害者说“不”,机智地拒绝侵害、反抗侵害。
向侵害者说“不”,就是在维护自己的权益;就是在警告坏人,因为坏人最怕被人发现,最怕受到法律制裁。
否则,一味忍让,只能助长坏人的气焰,导致自己无辜受侵害。
4、我们学会求救和自救的必要性社会是复杂的,生活也是复杂的。
在我们的生活和社会中,有好人,也有坏人,有好事也有坏事。
求救和自救是我们必须掌握的生存手段。
第十七课看社会辨是非教学内容:本课包括两框内容:第一框—生活中有是非善恶:第二框—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教学重点:“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课时安排:计划用三课时授完,一框一课时;辅导练习一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20课时)教学内容:讲授第一框——生活中有是非善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入语: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绚丽多彩的,又是纷繁复杂的。
生活中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往往交织在一起。
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该怎样判断、辨别呢?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又应怎样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当我们学完了本单元后,将会对这些问题做出正确的答案。
2、板书课题:第十七课看社会辨是非二、讲授新课:板书框题:第一框生活中有是非善恶1、生活中的是非善恶(1)感受体验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情境活动一:感知生活中的是非善恶(见教材P80、81页)(大屏幕展示)※请你来分辨:①上述行为,属于真、善、美的是:镜头一、镜头四②属于假、恶、丑的是:镜头二、镜头三※观察周围的社会,列举:(见教材P81页材料)体现真、善、美的现象:护送过马路的老人、孩子;义务献血;拾金不昧;捐助贫困地区;参加义务劳动、公益活动、助残扶贫等,奉公守法、主动缴纳税款、爱护公共财物等。
体现假、恶、丑的现象:仗势欺人、以大欺小;肆意践踏草坪,故意损毁公共设施、污损洁净的墙壁、在文物古迹上刻字、留言;非法侵占他人财物、偷逃税款;假公济私、收受贿赂;损公肥私等。
教师赠言:生活中充满了真、善、美,但也有假、恶、丑。
只要我们留意,就会发现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2)真、善、美的关系相关链接:(学生阅读相关链接材料后教师讲述)教师赠言:生活中的真、善、美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
“美”与“真”和“善”是联系在一起的,美以真为前提,以善为基础。
只有与真和善连在一起的事物才是美的。
2、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1)真、善、美对生活的积极影响情境活动二:感悟真善美(见教材批82页材料)(大屏幕展示)☆回想一下,自己有过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经历吗?感受如何?☆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的事迹,讨论他们的事迹对社会和个人的积极影响。
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明辨是非
1、要学会明辨是非:
(1)明善恶、辩是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2)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关键的时期,要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要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辨明是非善恶,做出正确的选择,不跟随作恶。
(3)要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不屈从伙伴的压力而做出错误的事情,敢于对他人做的错事提出反对意见。
2、如何做到分辨是非善恶:
(1)具有明确的是非善恶观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学会辨别是非善恶,做出正确的选择,不跟随作恶。
即使是跟随别人做了错事,自己也要承。
第八单元分辨是非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复习学案)
情系汶川: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世博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召开,中国作为举办方为这次盛会的召开做了许多的努力,国家和志愿者的表现得到国外友人的许多好评。
但是,在参展过程中有些中国游客也出现了许多让人不能接受的表现……
说一说
举例说明发生在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行为
记一记
弘扬真、善、美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议一议
下列行为会产生什么结果?
沉迷网吧,夜不归宿
克服惰性,每天坚持写日记
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很多老师及时疏导学生逃生
重难点巩固
1、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在生活中做到明辨是非善恶有什么重要性?
3、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应做出怎样的选择?
4、如何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轻松选择
1在社会生活中要对是非善恶做出正确选择,心中要有一把“尺子”,这把“尺子”是指
A心理标准和道德标准 B 道德标准和法律标准
C心理标准和法律标准 D法律标准和生活标准
2“学会做人,学会明辨是非,比学习专门知识更重要,一个“德盲”远比一个文盲对社会更具有负面效应。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A道德修养比文化修养重要
B明辨是非善恶很重要
C只要明辨是非善恶,就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D能够学会明辨是非善恶是做人的唯一标准
3目前,在中学生中存在着这样的行为:本来是自己贪睡起晚了要迟到,却怪妈妈没叫自己及时起床;考试没考好,怪老师出的题目难等。
这些现象说明
①部分中学生缺乏责任意识②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③不应该做的事坚决不做④为自己辩解,该推脱的责任就不要主动承担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试试吧,没关系……”这一句话使多少青少年吸毒者误入歧途,一发不可收拾,结果悔之晚矣!“千万不要尝试毒品,只要有第一次,就会恶魔缠身,难以摆脱!”这说明
A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不能犯错误
B做任何事全都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相信任何人
C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对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
D懂得毒品危害的人一定能拒绝毒品
5评委会写给排弹专家200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警察王百姓的颁奖词是:10年间,1.5万多枚炸弹,专门与危险打交道。
谁能不害怕?平常人只要一次遭遇炸弹,就已经惊心动魄了。
而他和我们一样,有家有妻有娃,只不过头顶上有警徽、警徽上有国徽,所以他才把家人的担忧、战友的期盼,一肩担起。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王百姓是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B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
C王百姓具有高尚的奉献精神 D警察都具有爱心和奉献精神
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说明一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B行为虽然不同,结果都是一样的
C行为不同,结果不同 D正确的行为一定产生正确的结果
辨析说明
小娟和小丽为一个问题争论不休,小娟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至于明辨是非善恶是将来的事。
小丽则认为,明辨是非善恶才能走好人生之路,中学生应该从小学会明辨是非善恶。
你认为呢?请说出理由
阅读思考
乐坛小天王周杰伦的歌曲《蜗牛》被收入“上海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推荐目录”。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让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
我的天……”《蜗牛》给我的启示是:追寻自己的梦想,承担自己的责任。
(1)你是否想过作为一个中学生的你,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2)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你要怎样去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