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不良反应分析发表时间:2015-12-18T09:40:18.480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9期供稿作者:李倩[导读] 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药剂科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在临床应用中需综合考虑患者身体素质,提高用药安全性。
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药剂科 6460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后不良反应的特点,增大其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应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分析资料得产生不良反应的病患中年龄>55岁占70%,<55占30%;男性80%,女性2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患者使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此类药物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最为严重。
结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在临床应用中需综合考虑患者身体素质,加强管理和规范使用,提高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特点The Adverse Reactions that Fluoroquinolone antibiotics Clinical Adverse Reactions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application fluoroquinolone antibiotics,increasing the rationality of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s.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3 to December 2014 application fluoroquinolone antibiotics produce adverse reactions in 60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clinical data.Results of data obtained adverse reactions in patients aged> 55 years old accounted for 70%,<55 accounted for 30%;men 80%,women 20%,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atients taking fluoroquinolone antibiotics higher ciprofloxacin levofloxacin after adverse reactions and incidence.These drugs damage the nervous system is the most serious.Adverse conclusion fluoroquinolone antibiotics caused more clinical application please consider patient fitness,strengthen management and regulation of the use and improve drug safety. [keywords]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adverse reactions;fluoroquinolone antibiotics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一种新型的人工化学合成抗菌药物,该类药物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
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概述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是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其化学结构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2倍,它的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菌DNA的复制和转录。
本品因具有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组织渗透性强、副作用少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近2年来,随着其上市时间的不断增长而不良反应屡有报道,现综合国内文献将其不良反应概述如下。
代写医学和核心论文1 过敏性休克湖北武汉余莉莎等报道[1] :患者,男,74岁,因患肺炎入院。
首次接受左氧氟沙星100ml静滴,约30min时患者出现气喘,面色潮红,烦躁不安,急性病面容,呼吸困难,喉部水肿,有痰鸣音;经抗过敏治疗,患者病情逐渐好转。
广州市龙桂英等报道[2] :患者,女,23岁,因腹痛、腹泻就诊。
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100ml,5min后出现头晕,胸闷,四肢麻木,神志模糊,面色苍白,表情淡漠,全身皮肤湿冷,经抗过敏、抗休克治疗后患者恢复正常。
陕西西安王军玲等报道[3] :患者,女,75岁,因冠心病加重入院,合并泌尿系感染、糖尿病肾病。
首次静滴左氧氟沙星100ml,用药25min时患者突然出现寒战,烦躁,呼吸急促,两肺布满湿罗音;立即停用利复星,经抗过敏治疗及纠正左心衰治疗无好转,继之意识丧失,血压为零,呼吸、心跳停止,3天后抢救无效而死亡。
2 过敏性皮炎河北承德尹立华报道[4] :患者,女,70岁,因支气管哮喘继发感染入院。
给予乳酸左氧氟沙星(来立信)100ml静滴,2次/日,3天后出现手足皮肤瘙痒、脱屑,停药后症状好转。
山东潍坊米延起等报道[5] :患者,女,28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入院。
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g加入5%GS250ml中静滴,用药30min后患者突然感觉四肢麻木,继而面部、腹部出现麻木,双手瘙痒,难以耐受,无皮疹出现,停药后经抗过敏治疗,麻木感相继消失。
北京电子部402医院伍魏岩等报道[6] :患者,女,17岁,因患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就诊。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
李艳红
【期刊名称】《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年(卷),期】2009(018)005
【摘要】氟喹诺酮类药物为喹诺酮的第三代合成抗菌药物,当前临床常用的氟喹
诺酮类药物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其优点为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口服注射吸收好、血药浓度高、耐药性少、组织分布较广等优点。
但是,随着此类药物的大量使用,其不良反应也日益突出,在治病救人的同时,给患者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为此,本文就氟喹诺酮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以及合理使用做一综述,以加强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总页数】2页(P93-94)
【作者】李艳红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绥化市药品检验所,152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8.24
【相关文献】
1.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策略分析 [J], 林秋文;胡水勋;林海燕
2.氟喹诺酮类药物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分析 [J], 毛玲卉
3.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分析 [J], 郑巧燕
4.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禁忌证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对策 [J], 张银光
5.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临床效果评价 [J], 李发平;王亚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策略分析发布时间:2021-09-02T14:45:37.27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7期作者:杜丽,高榕[导读] 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合理用药策略。
杜丽,高榕成都市新津区中医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1430 摘要目的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合理用药策略。
方法随机抽取2019.1月--2020.1月期间来到我院治疗,且接受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1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上述患者在我院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结果 118例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27.97%;不良反应以红肿、皮疹、瘙痒等为主,分布于泌尿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系统等,其中以皮肤系统发生率最高(32.20%),发生原因与药物用法用量不当、静脉注射速度过快和个体差异等有关。
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较为繁杂,为了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和合理性,建议临床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并提出科学的合理用药策略,以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策略 Analysi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d rational drug use strategies of fluoroquinolones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fluoroquinolones and the strategy of rational drug use. Methods 118 patients who came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0 and received fluoroquinolon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above patients during the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were recorded. Results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of levofloxacin was the highest in 118 patients (27.97%); The main adverse reactions were swelling, rash and pruritus, which were distributed in the urinary system, digestive system, urinary system and skin system. The skin system had the highest incidence (32.20%). The cau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related to improper use and dosage of drugs, too fast intravenous injection speed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Conclusion the cau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fluoroquinolones are complicat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afety and rationality of clinical drug use, it is suggested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put forward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rug us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Key words: fluoroquinolones; Adverse reactions; Rational drug use strategy 近几年,我国各大医院的各个科室收治患者数量越来越多,以致于抗菌药物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大,再加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发展,使得细菌感染几率显著增高,也正因此,使得抗菌类药物的应用率越发增高,这类药物在非病毒感染防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措施【摘要】目的:分析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措施。
方法选我院收治的经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并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90例(2020.01至2021.12收治),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90例患者所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①主要种类: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氟罗沙星、加替沙星、洛美沙星、氧氟沙星,占比分别是34.44%、27.78%、23.33%、5.56%、5.56%、3.33%。
②给药途径:静脉滴注、口服给药、静脉注射,占比分别是52.22%、37.78%、10.00%。
③不良反应所属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占比为40.00%、27.78%、10.00%、8.89%、8.89%、4.44%。
④不良反应轻重程度:轻度、中度、重度损害占比为52.22%、42.22%、5.56%。
结论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可见于任意给药途径和系统,需谨慎用药,以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合理用药措施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临床常用抗生素之一,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使用方便、交叉耐药低等优势,而且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现已在细菌性感染疾病治疗中广泛使用[1]。
但是临床研究发现,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期间,易有泌尿、呼吸、消化等系统性不良反应,而且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管使用哪种给药方式,均可诱发不良反应,所以必须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2]。
鉴于此,本文以2020.01至2021.12收治的90例经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并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给出合理用药措施。
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共计患者90例,为2020.01至2021.12收治。
其中男52,女38;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73岁,平均(45.97±2.34)岁。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判定标准;②无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③对研究知情,签署同意书。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孙耿先【摘要】目的: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中常见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诊疗用药提供更加科学的参考依据。
方法以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60例采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就诊的患者临床反应及由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部门的采集数据为依据进行分析。
结果采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常见的临床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皮肤过敏反应以及胃肠道反应,非常见药物不良反应有对泌尿系统、骨关节等造成的影响。
结论根据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观察结果分析得出该类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较为普遍,因此临床医师应以合理、科学的原则进行用药最大程度避免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的现象。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auses of clinical common adverse reactions in fluoroquinolones,thereby providing a more scientific ba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dication. Methods In my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3 to February 2014 period,60 cases with clinical response of fluoroquinolones for treatment and adverse reaction monitoring data col ected by the pharmaceutical sector as a basis for analysis. Results Common clinical adverse reactions in patients using fluoroquinolone for treatment included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reactions,al ergic skin reactions and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s,adverse drug reactions were uncommon effect on the urinary system,bone and joints caused.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luoroquinolones in clinical observations obtained these drugs cause adverse reactions morecommon,so clinicians should be rational and scientific principles to avoid the phenomenon of drug maximize clinical adverse reactions occur.【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5(000)025【总页数】2页(P124-125)【关键词】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不良反应;合理用药【作者】孙耿先【作者单位】222000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孙耿先【摘要】目的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中常见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诊疗用药提供更加科学的参考依据。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喹诺酮母核上7位连哌嗪环、6位上连有氟原子结构的全人工合成抗菌药物。
其主要的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DNA螺旋酶,破坏DNA 复制,导致细菌死亡而呈杀菌作用。
由于其吸收迅速、分布广泛、抗菌谱广、半衰期长、使用方便及价格适中等特點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关于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且其不良反应涉及多个系统,如胃肠道系统、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本文重点综述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发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特点及机制。
1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发CNS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表明使用与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2%,高于应用其他抗菌药物(3.6%)[1]。
而由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占1%~2%。
按其发生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率排序,依次为氟罗沙星、曲伐沙星、格雷沙星、诺氟沙星、司帕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加替沙星、吉米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2]。
由于氟罗沙星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超过70%,其已经在美国禁用[3]。
但国内的报道显示左氧氟沙星的中枢神经毒性最为常见,其次为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4],考虑与国内外的常用药物品种、药物制剂质量以及患者种族有关。
2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发CNS不良反应临床表现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发的常见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嗜睡和失眠。
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颤动、焦躁不安、焦虑、头晕目眩、混乱、幻觉、偏执、沮丧、噩梦、自杀倾向。
国外报道曲伐沙星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仅次于氟罗沙星,为氟喹诺酮类药物中发生中枢神经毒性的第二位,主要表现为头晕(3%~11%)、头晕目眩(2%~4%)和头痛(1%~5%)。
左氧氟沙星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发生率比较低,约0.2%~1.1%。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痛、嗜睡、躁动、震颤、失眠、焦虑和抑郁,较少发生幻觉。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摘要: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结构简单、给药方便等优点[1]。
氟喹诺酮类中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主要有诺氟沙星(norfloxac in)、培氟沙星(pefloxac in)、依诺沙星(enox acin)、氧氟沙星(o floxacin)、环丙沙星(c ipro floxac in)、洛美沙星(lom eflox acin)等,第4代主要有司帕沙星(sparfloxac in)、妥舒沙星(to sufloxacin)、氟罗沙星(fleroxac in)等。
由于其使用量的不断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也日益增多。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可在人体的多个系统、器官和组织中表现出来。
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氟喹诺酮抗菌药物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142-01
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结构简单、给药方便等优点[1]。
氟喹诺酮类中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主要有诺氟沙星(norfloxac in)、培氟沙星(pefloxac in)、依诺沙星(enox acin)、氧氟沙星(o floxacin)、环丙沙星(c ipro floxac in)、洛美沙星(lom eflox acin)等,第4代主要有司帕沙星(sparfloxac in)、妥舒沙星(to sufloxacin)、氟罗沙星(fleroxac in)等。
由于其使用量的不断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也日益增多。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可在人体的多个系统、器官和组织中表现出来。
现综述如下。
1过敏反应
据统计,氟喹诺酮类药物导致的过敏反应最为常见,占其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数的251.85%。
过敏反应以皮疹和荨麻疹居多,占过敏反应的191.42%。
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后,主要表现为皮疹、发热、发红、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脱屑,严重者可表现为重型药疹、过敏性休克[2]。
2光毒性
光毒性是最受关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之一。
药物引起的光敏反应包括光毒性反应和光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为暴露在太阳下的皮肤区域出现红斑甚至大疱疹,严重者可引起皮肤脱落、糜烂。
光毒性最强的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可诱导单纯态氧和原子团而引
起严重的组织损伤。
目前,对人体进行短期抗菌治疗造成的影响仍不清楚,但极力主张在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时,应避免暴露在阳光或人工紫外光下。
氟喹诺酮药物光毒性强弱的顺序为克林沙星>洛美沙星、司氟沙星>曲伐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3]。
3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期间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比较普遍,通常认为这与药物性质、使用剂量、体内阳离子浓度有关。
此类药物所引起的轻微神经毒性包括头痛、头晕、疲劳、失眠、视觉异常、坐立不安和噩梦等。
严重的神经毒性反应可表现为神经疾病反应,如幻觉、抑郁和惊觉。
文献报道[4],用含量为20g/l的100ml
环丙沙星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5min后出现失语,停药2h后症状自行消失;次日再用80ml 30min时同样症状再次出现。
有报道患者因慢性胆囊炎口服诺氟沙星400mg/次,4次/d,并于当晚服药1次,次日晨即引发全身肌肉颤抖,尤以上肢为甚,动作缓慢、书写困难、淡漠少语、声音低沉、四肢肌张力增高,表现为震颤麻痹症群;注射氧氟沙星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5]。
4消化系统反应
氟喹诺酮类药物导致的消化系统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结肠炎、消化道出血等。
据报道[6],6%~10%的病人应用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会发生恶心,这一发生率与格雷沙星和曲伐沙星相似;吉米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恶心的副反应轻微,但呕吐、腹泻的发生率在1%~5%。
氟喹诺酮药物的肝毒性发生率不高,但有些较严重,如曲伐沙星的肝毒性有时甚至可致命,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
克林沙星因其肝毒性能造成严重后果,已停止研制。
产生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药物排列顺序为: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氟诺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依诺沙星。
5循环系统反应
这类反应虽报道较少,但亦应引起高度重视。
主要症状为血压升高、血压下降、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循环衰竭、心房纤颤、心肌梗死,严重者可致心跳停止。
因此,心脏病人及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慎用。
心脏的毒性作用:所有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均有潜在的qtc延长作用,严重程度不同,轻至无症状、无临床意义的qtc延长,重
至发展为尖端扭转性室速。
氟喹诺酮类药物有直接改变心脏节律的潜力。
司帕沙星可引起心脏病患者的qtc延长,司帕沙星应避免与引起qtc延长的药物如胺碘酮、丙吡胺、特非那定、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索他洛尔、红霉素及西沙比利等药物联用。
司帕沙星进入市场后不久,即报道7例心脏不良事件,其中3例为室性心动过速,2例死亡;7例均存在qtc延长的危险因素。
kakar等[9]报道1例37岁女性患者应用司帕沙星抗结核治疗时诱发尖端扭转型室速。
6软骨毒性
在多种动物实验中,氟喹诺酮药物显示对未成熟关节软骨(骺关节复合物)的毒性作用,特别是对新生或幼小动物骺增生板也有影响,而成年软骨关节无相应的反应。
但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资料证实,很多小儿接受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后,并未出现软骨、关节损害。
由于该类药对儿童的安全性尚未确立,因此在小儿中的应用仍应避免,但在某些确有指征的情况下可考虑选用,即当缺乏其他更为有效而安全的抗菌药物时可权衡利弊后选用。
7跟腱损伤
跟腱炎与跟腱撕裂是罕见的不良反应,多在服用培氟沙星者发生,约半数为双侧,如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则更为危险,严重者可致跟腱断裂。
8其他不良反应
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应用,还会发生一些不常见、特殊的、
易被忽略的不良反应,如腮腺炎及乳房增大等。
王成新等报道静脉滴注氧氟沙星引起双眼渗出型视网膜炎1例;加替沙星可改变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引起血糖代谢紊乱,包括症状性的低血糖和高血糖,故糖尿病患者或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参考文献
[1]国家基本药物领导小组.国家基本药物(西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2-85
[2]杨晓,杨晔.喹诺酮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165例文献分析[j].中国药房,2006,17(5):372-374
[3]张宏,张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与用药注意事项[j].齐鲁医学杂志,2003,18(3):360
[4]朱少铭.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罕见不良反应[j].医药导报,1997,16(6):293-294
[5]林久灶,林苍苍.氧氟沙星静脉滴注出现震颤麻痹症候群1例1j2.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8,18(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