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基础知识1
- 格式:ppt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70
第一章原油物性基础知识及原油安全防护知识【要点】1、原油化学组成与理化性质。
(0.5学时)2、原油物性基本概念。
(0.5学时)3、原油分类方法。
(0.5学时)4、输油工作中常见原油物性分析标准、一般操作与注意事项。
(1学时)5、原油火灾危险性。
(0.5学时)6、原油火灾消防技术。
(1学时)7、原油防火防爆、防静电与防毒。
(1学时)第一节概述教材:《储运油料学》、《原油管道输送技术》P1~4及相关标准【案例】1.严格意义上的原油与石油有区别吗?2.原油含水对输油生产有那些具体影响?3.为什么要了解原油性质?4.石蜡和地蜡哪个熔点高?5.原油的元素组成和化学组成。
6.火灾的分哪几类?7.石油产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1、石油的一般特性石油是地下开采出来的油状可燃液体,未经加工的石油通常又称为原油,它是多种烃类(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和非烃类化合物(含S、O、N的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
其平均含碳量为84~87%,含氢量11~14%,密度一般小于1.0g/cm3,热值一般为43542.7~46054.8kJ/kg。
2、石油的稳定石油从矿井采出后,需经矿场脱水、脱盐、稳定处理,也就是说商品原油与石油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原油稳定是降低原油蒸发损耗的重要措施。
原油稳定的原理是改变温度和压力分离轻组分,即从原油中脱出C1~C4组分,(常温常压下的气态组分),降低原油的饱和蒸汽压,使其在常温常压下能较稳定地储存于油罐中,减少油气蒸发损耗,同时,稳定时脱出的轻组分还可加以利用。
稳定原油的饱和蒸汽压一般应低于0.1MPa,(小于当地大气压),C4的挥出率小于5%。
从原油中脱出轻组分的多少即原油稳定深度。
稳定深度越大,设备越复杂,投资越大,原油收率降低,质量下降。
故常用原油蒸汽压来衡量。
在常温和最高储存温度下,原油蒸汽压一般< 0.07MPa,C5的脱出率应小于原油中C5的5%(重量比)。
不同国家的原油稳定深度要求不同,例如60℃时稳定原油的蒸汽压:中国<0.1MPa,美国<0.07 MPa,前苏联<0.065 MPa。
1.什么是测量?答:测量是指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操作的最终目的是把可测的量与一个数值联系起来,使人们对物体、物质和自然现象的属性认识和掌握,达到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化,增强对自然规律的确信性和科学性。
2.什么是计量,计量的特点是什么?答: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计量既是测量又不同于测量,它是与测量结果置信度有关的、与不确定度联系在一起的规范化的测量。
计量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和法制性四个方面。
3.什么是计量器具?答:计量器具是指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
在我国计量器具也是测量仪器的同义语。
其特点是:(1)可直接进行测量。
(2)可以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使用的一种技术工具或装置。
4.什么是测量仪器的准确度?答:测量仪器的准确度是指测量仪器给出接近于真值的响应能力。
准确度是定性的概念,是用其他术语来定量表述这种接近于真值的能力的,如准确度等级、误差等。
5.什么是测量标准?答:测量标准是指为了定义、实现、保存或复现量的单位或一个或多个量值,用作参考的实物量具、测量仪器、参考物质或测量系统。
如,标准电流表、标准氢电极、有证的血浆中可的松浓度的参考溶液。
6.请阐述我国的计量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答:我国计量法律法规体系主要由三个层次构成,即:由全国人大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由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颁布的地方性法规,以及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颁布的规章。
7.国际法制计量组织确定法制计量范围为“存在利益冲突和测量结果需要特殊信任的领域”,它与我国计量法中规定的“强制检定”领域是一致的,请阐述该领域的主要方面。
答:目前,该领域主要包括“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监测和医疗卫生”等四个方面。
8.计量员的职责答:(1)认真学习计量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计量标准、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
一:磷酸酯合成基础油的性能磷酸酯分为正磷酸酯和亚磷酸酯两类,其中正磷酸酯又可分为伯、仲、叔磷酸酯,适于作合成油使用的主要是叔磷酸酯。
磷酸酯的性能如下:1)物理性能:磷酸酯的密度大致在0.90~1.25kg/c m3之间,挥发性通常低于相应粘度的矿物油,粘度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大,烷基芳基磷酸酯粘度适中,并有较好的粘温性能。
2)难燃性:难燃性是磷酸酯最突出特性之一,在极高温度下磷酸酯也能燃烧,但它不传播火焰,着火后会很快自灭。
3)润滑性:由于磷酸酯含有元素磷,是一种很好的润滑材料,可用作极压抗磨剂。
4)水解稳定性:由于磷酸酯是有机醇或酚与无机磷酸反应的产物,故其水解稳定性不好。
在一定条件下,磷酸酯可以水解,特别是油中的酸性物质会起到催化水解的作用。
5)热氧化稳定性:磷酸酯的热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取决于酯的化学结构。
通常三芳基磷酸酯的允许使用温度范围为150~170℃,烷基芳基磷酸酯的允许使用温度范围为105~121℃。
6)溶解性:磷酸酯对许多有机化合物具有极强的溶解能力,是一种很好的溶剂。
二:多元醇酯型难燃液压油与普通抗磨液压油的混用问题多元醇酯型液压油(polyol ester,也称为脂肪酸酯型、HFDU型难燃液压油)是由高性能的合成酯与精选的添加剂调配而成,具有铁金属和非铁金属的防腐保护作用,优异的氧化安定作用。
因其很高的自燃点,所以在航空、电力、钢铁冶金等特殊行业被应用,多元醇酯型液压油与液压系统材料有很好的相容性,能与大多数密封材料相容,特别是:丁腈橡胶,氟橡胶,聚四氟乙烯,硅橡胶,氨基甲酸酯(URETHA NE)。
但是下列密封件最好不要使用:氯丁橡胶(Neoprene),丁基橡胶(buty l),乙丙烯橡胶(EPR),低密度丁腈橡胶(Low nitrile Buna-N)。
同时,因该种液压液很容易和矿油型液压油互换,且性能优异,有很好的生物可降解性等优点,尽管其价格是矿油型液压油的两倍以上,仍然被使用在许多对于阻燃和环保要求较高的场所。
第一章基础知识第二章原料和产品第三章催化剂第四章加氢裂化的加工方案和工艺过程第五章加氢裂化操作调整第六章加氢裂化设备第七章加氢裂化开停工第八章安全生产和事故处理第九章仪表与自动化第一章基础知识1.1基础知识1.什么是不饱和烃?不饱和烃就是分子结构中碳原子间有双键或三键的开链烃和脂环烃。
与相同碳原子数的饱和烃相比,分子中氢原子要少。
烯烃(如烯烃、丙烯)、炔烃(如乙炔)、环烯烃(如环戊烯)都属于不饱和烃。
不饱和烃几乎不存在于原油和天然气中,而存在于石油二次加工产品中。
2.原料油特性因数K值的含义?K值的高低说明什么?特性因数K常用以划分石油和石油馏分的化学组成,在评价原料的质量上被普遍使用。
它是由密度和平均沸点计算得到,也可以从计算特性因数的诺谟图求出。
K值有UOP K值和Watson K 值两种。
特性因数是一种说明原料石蜡烃含量的指标。
K值高,原料的石蜡烃含量高;K值低,原料的石蜡烃含量低。
但它在芳香烃和环烷烃之间则不能区分开。
K的平均值,烷烃约为13,环烷烃约为11.5,芳烃约为10.5。
特性因数K大于12.1为石蜡基原油,K为11.5~12.1为中间基原油,K为10.5~11.5为环烷基原油。
另外非通用的分类法还有沥青基原油,K小于11.5;含芳香烃较多的芳香烃基原油。
后两种原油在通用方法中均属于环烷基原油。
原料特性因素K值的高低,最能说明该原料的生焦倾向和裂化性能。
原料的K值越高,它就越易于进行裂化反应,而且生焦倾向也越小;反之,原料的K值越低,它就难以进行裂化反应,而且生焦倾向也越大。
3.什么是油品的比重和密度?有何意义?物质的密度是该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以符号ρ表示,单位为千克/米3。
液体油品的比重为其密度与规定温度下水的密度之比,无因次单位,常以d表示。
我国以油品在20℃时的单位体积重量与同体积的水在4℃时的重量之比作为油品的标准比重,以d420表示。
由于油品的实际温度并不正好是20℃,所以需将任意温度下测定的比重换算成20℃的标准比重。
常见油类(基础油、环烷油、芳烃油、矿物油、机械油等)技术指标、相关参数、特点与应用定义:无准确定义,一般仅指代润滑油基础油。
基础油的选择注意事项:1、相溶性:有些深度精制的基础油与添加剂的相溶性较差,配出来的产品混浊。
2、腐蚀性能:有些基础油含硫量高,对铜片有腐蚀,不能用来配有色金属切削油。
3、倾点:南方用户,基础油的倾点选择在0-5℃的范围,而北方用户基础油的倾点一般要在-10℃以下。
4、闪点:闪点低的基础油存在火灾危害,而且油烟雾大,污染工作环境。
特别是磨削油更要选择高闪点的基础油。
5、抗氧化性:切削过程中温度很高,基础油的抗氧化性如果不好,切削油很快就氧化变质,酸值升高,对机床和工件腐蚀,氧化产生的胶质,粘在过滤网使油路堵塞。
6、配制低粘度油时:要注意不能全部使用溶剂油,因为溶剂脱脂性强,很容易使操作者产生皮肤炎、红斑等,要加入一部分粘度大一点的矿油和脂肪油。
常见基础油牌号:石蜡基中性油、中间基中性油和环烷基中性油三大标准,分别以SN、ZN和DN加以标志。
例如:75SN、100SN、150SN、200SN、350SN、500SN、650SN和150BS、120BS。
分类1:石蜡油、环烷油、芳烃油石蜡油(液态石蜡):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分类:轻质矿物油、一般矿物油,前者比重及黏稠度较低。
组成:主成分为石蜡(C18-30的烃类混合物,主组分为直链烷烃(80%~95%),少量带个别支链的烷烃和带长侧链的单环环烷烃(两者合计含量20%以下)),少量芳烃;技术指标:密度(20℃,g/cm3) 0.87~0.98闪点(℃)>230运动粘度(mm2/s 100℃)5~16凝点(凝点℃)-20~12苯胺点(℃)80~112酸值(mgkOH/g) 1.45~1.52芳烃(CA)含量% <10环烷(CN)含量% 35±5石蜡(CP)含量% 60±5优点:石蜡油挥发份少、闪点高;芳烃含量低;粘温性能、润滑性、抗氧化性好,无污染;缺点:低温流动性差用途:1、作为橡胶填充油,广泛应用于IIR(丁基橡胶)、EPM(乙丙橡胶)、EPDM(三元乙丙橡胶)、IR(聚异戊二烯橡胶)、NR(天然橡胶)和一些热塑性橡胶作为橡胶填充油时与橡胶的相容性差,加工性能也不如芳烃油和环烷油,但石蜡油对橡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较好,高闪点和低挥发的特性为橡胶制品加工提供了更好的耐候性和高温下挥发物小的特性。
第一章油品分析概述1.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组成原油的元素主要是C,H,O,N,S。
(对)(2)润滑剂包括润滑油和润滑脂。
( 对 )(3)我国石油产品国家标准是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指派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院研究组织制定,目前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实施( 对 )。
(4)国内油品分析标准部分为推荐性标准和强制性标准。
( 对)(5)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同一操作者、同一仪器、同一实验室),在短时间间隔,按同一方法对同一实验材料进行正确和正常操作所得独立结果在规定置信水平(95%置信度)下的允许差值称为重复性。
(对 )(6)进行在线性分析时,当两次实验结果之差大于或等于95%置信水平下的R值时,则认为两个结果均不可靠,数据无效,不能将其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 )(7)油品分析报告包括分析报告和产品合格证两种。
( )2.填空题(1)我国石油产品按GB/T498-1987《石油产品及润滑剂的总分类》将石油产品按主要特征划分为燃料、溶剂和化工原料、润滑剂及有关产品、蜡、沥青以及焦六大类,各类的代号依次为 1F 2S 3L 4W 5B 6C(2)石油燃料包括车用汽油、柴油、喷气燃料和。
(3)在SH/T 0185-1992(2000)中画线的含义依次为、、、。
(4)我国采用国家标准或先进标准的方式通常有采纳、应用、直接应用、间接应用都和。
3.选择题(1)下列石油馏分中,不属于燃料油的是(B )A汽油 B 润滑剂 C 轻柴油 D喷气燃料(2)下列国外先进标准中,表示美国实验与材料协会标准的是(C )A ISOB BSC ASTMD API(3)下述标准等级属于地方标准的是( D )A GB/TB SHC GJBD DB4.简答题(1)举例说明什么是油品。
原油经过石油炼制而得到的各种商品统称为石油产品,简称油品,有车用汽油,车用柴油,喷气燃料或煤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石油焦及炼厂气等(2)简述油品分析的主要任务。
V- _# e1 V( Y- W第一章油品性质1、石油产品储存注意事项有哪些?1)要及时检查油罐是否有泄漏。
答:(2)防止油品超温突沸、乳化造成油品变质。
(v# + r, k3 J; W 串油。
3()防止由于检查不细而跑、冒、U/ Z q7 n2、石油产品的特点是什么?答:石油产品的特点是易燃、易爆、易产生静电和对人体有毒有害。
、石油主要由哪两种元素组成?3答:石油主要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它们占元素总量的。
,氢元素占11~14%其中碳元素占96~99%,83~87%( N N4 \3 ]3 b4、炼油厂的主要生产特点?)易3()高温;(4(5)高压;)易爆;(1答:()易燃;2)易中毒。
6! J! @7 o9 L7 @/ S(腐蚀;、石油产品的闪点高低对储运有何影响?5答:从闪点高低可鉴定出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
因为闪点是有火灾危险出现的最低温度,闪点愈低,燃料愈易燃,火灾危险性也愈大。
所以按闪点的高低可确定其运送储存和使& m% _; ]8 }: c用的各种防火安全措施。
.第二章安全生产$ M E) S3 U0 M0 R6、如何预防油罐冒顶事故的发生?)加强责任心,勤检尺、勤检查、勤联系、勤了解收1(答:要加强现场检查,当油罐油位接近安全高度时,油情况;(2))切勿过于(及时切换罐;3)及时掌握收油的变化情况;(4依赖液位计,出现液位异常时,应引起注意,必要时上罐检) y. ?9 P) r! ?/ x' [, 尺,以防液位计卡住失灵,造成冒罐。
d* `3 }- B8 L4 C' `% s: m. X: 、油罐为什么要定期检尺?7T* a漏、1答:()定期检尺能及时发现罐内油量的变化,防止跑、)掌握油罐活动时的收付量,串、冒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2)判断油罐加热器、冷却器是否有泄判断收付是否正常;3(漏现象。
* C) z8 i/ A2 q4 X* `: e( r8、用侧深量油尺进行空距测量时,油高值如何确定?为止。
粮油基础知识一、主要粮食、油料籽粒的形态结构1 谷类粮食中的稻谷、小麦、大麦、玉米、高粱等都属于谷类。
谷类籽粒由皮层(包括果皮和种皮)、胚、胚乳三个主要部分构成。
有些品种如小麦还有糊粉层。
皮层:包围在胚和胚乳的外部,形成保护组织,对粮食的安全储藏是有利的。
胚:胚部分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水分和酶,是种子生命活动最强的部分,也最易生霉。
它由胚根、胚茎、胚芽和子叶四部分构成。
胚乳:谷类粮食的胚乳特别发达,是粮粒养分的储存处,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较多的蛋白质。
糊粉层:是紧贴在种皮里和胚乳外面的一层组织。
现将稻谷、小麦、玉米籽粒的形态结构介绍于后。
1.1 稻谷稻谷籽粒是由两片外壳(稻壳)包住,在外面的一片较大的壳子称外稃,里面的一片较小壳子则称内稃。
内外稃表面有茸毛,顶端有针状的芒。
稃的基部有两片护颖,内外稃和护颖对湿度、温度、虫、霉的影响与危害,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稻谷比大米易于保管。
稻谷去壳后为糙米,糙米粒由皮层、胚乳和胚三部分组成。
米粒的绝大部分为胚乳,包在胚和胚乳外面的为皮层。
糙米有胚的一侧为腹部,无胚的一侧为背部。
糙米碾去皮层后成为食用大米,大米胚乳中除淀粉外,含蛋白质较多而结构较紧密的部分,呈蜡状,颜色较深且透明,这种米粒品质较好。
胚乳中含蛋白质较少的米粒在腹部或米心部位出现不透明的粉质白斑,分别叫腹白或心白,腹白或心白的形成与品种和气候条件有关。
这种米粒结构疏松,硬度低,加工时易成为碎米,品质较差。
有的种皮中含有色素,使糙米呈红色或褐色。
稻谷、糙米形状见图1—1。
1.2 小麦小麦粒由皮层、胚乳和胚三部分组成。
内外颖在脱粒时已除去。
小麦皮层有红色、白色两种,分别叫红麦和白麦。
小麦粒顶端的茸毛称为麦毛。
隆起的一面称为背面,背面的基部有胚。
平坦的一面称为腹面,腹面中间有一道凹陷的沟,叫腹沟。
麦毛和腹沟容易潜藏灰尘与微生物,对保管不利。
小麦籽粒的形态见图1—2。
小麦的胚乳是麦粒的主体部分,其重量占粒重的84%左右。
⾷⽤油基本知识⾷⽤油基本知识 (⼀ )2004 年 10 ⽉ 1 ⽇起,国家对⾷⽤油实⾏了新的标准,这包括在外包装上必须标明⽣产⼯艺、产品等级、原料是否转基因等核⼼内容,否则属于禁售商品。
1. ⽣产⼯艺⽬前⽣产⼯艺⼀般分为“压榨”和“浸出”两种,这也是新国标要求在⾷⽤油外包装上标明的内容。
压榨法就是通过物理⽅法,采⽤机械挤压的⽅式把油从原料中提取出来,这种⽅法的优点是天然⽆污染,但是缺点是出油率低,⼀般原料残油达到 7 ~ 8%;浸出法就是⽤化学溶剂(⼀般为正⼰烷)浸泡原料,将原料⾥的油萃取出来(整个过程也是物理过程,⽆化学变化),然后通过⼀系列的蒸发过程把油和溶剂分离。
这种⽅法的优点是出油率⾼,适合⼤⼯业⽣产,缺点是油中可能会有残留的溶剂。
但是残溶的含量也是有⼀个国家标准的,符合标准对⼈体是⽆害的。
对于低含油量的原料(⼤⾖)来说,都是直接采⽤浸出法;对于⾼含油量的原料(菜籽、花⽣等),⼀般采⽤先压榨再浸出的⽅法。
2. 产品等级新国标将⾷⽤油分为⼀级油、⼆级油、三级油、四级油这四个等级(个别油种除外),分别对应旧国标的⾊拉油、⾼级烹调油、⼀级油、⼆级油。
油品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泽、酸值、烟点等指标。
⼀般说来,等级越⾼,⾊泽越浅、酸值越低、烟点越⾼。
最⾼等级的⼀级油(原⾊拉油)可以直接做为冷餐⽤油。
经过压榨和浸出得到的油叫做“⽑油”,是不能直接⾷⽤的,因为⾥⾯含有游离脂肪酸、⾊素、甾醇、胶体杂质等对⼈体有害的物质,并且影响保质期,所以必须通过“精炼”这⼀道⼯序才能得到可以⾷⽤的各个等级的油。
精炼⼀般分为脱胶、脱酸、脱⾊、脱臭、脱腊等步骤。
油品的等级其实就是精炼程度的深浅。
3. 转基因原料基因是控制⽣物性状的最基本单位,记录着⽣物⽣殖繁衍的遗传信息。
通过修改基因能改变⼀个有机体的部分或全部特征。
转基因⾷品就是将动植物的基因移植并加以改变,制造出具备新特征的⽣物种类。
譬如利⽤⽣物技术将某些动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上去,通过改造⽣物的遗传组织,使其出现原物种原来并不具备的特征,这些转变可以按照⼈类所需要的⽬标来完成。
1.什么叫石油产品的闪点、燃点和自燃点?油品的闪点就是指常压下,油品蒸汽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下限时油温。
通常情况下,高沸点油品的闪点为其爆炸下限时油品温度。
而低沸点油品,如汽油及易挥发的液态石油产品,在室温下的油气浓度已经大大找过其爆炸下限,其闪点实际上是爆炸危险程度的指标,是评价石油产品安全性的指标。
闪点低于45℃液体称为易燃液体,闪点大于45℃液体称为可燃液体。
燃点是在测定油品开口杯闪点继续升高温度,在规定条件下可燃混合气能被外部火焰点燃并继续燃烧不少于5S的最低温度。
燃点也也称为开口杯法燃点。
原则与测定开口闪点一致。
自燃点是将油品加热到很高的温度后,再使之与空气接触,无需引火点燃,油品即因剧烈氧化而产生火焰的最低温度。
有品的燃点和自燃点的变化规律是相反的。
汽油的自燃点为415~530℃,煤油为380~425℃,柴油为350~380℃。
润滑油的自燃点高低随镏分轻重和化学组成而异,主要由是否氧化决定。
烷烃较芳香烃易于氧化,故油品含烷烃较多,自燃点低,但其闪点却比黏度相同而含环烷烃和芳烃较多的油品高。
在同类烃中,随相对分子量增大,自燃点降低,而闪点和燃点增高。
对碳原子数相同的烃类,自燃点的顺序:烷烃<环烷烃,烯烃<芳烃;燃点的顺序正好相反:烷烃﹥环烷烃,烯烃>芳烃。
2.石油产品的闪点和哪些测定条件有关?●与测定所用的仪器的型号有关通常开口闪点测定器所测得结果比闭口闪点所测得结果要高,这事因为开口闪点测定器所形成的蒸汽能自由的扩散到空气中,是一部分蒸汽损失。
●与加入试油量有关在闭口闪点测定器的杯内所盛的石油量多,测得结果低;油量少测得结果比正常的高。
因为油量的多少会影响液面以上空间容积,影响油蒸汽和空气混合度的浓度。
●与点火用的火焰大小、里液面高低及停留的时间有关点火用的球形火焰直径较正规的大,则所测的结果偏低。
相之,则较正常时高。
●与加热速度有关加热速度快时,单位时间给予的油品的热量多,蒸发也快,使空气中油蒸汽浓度提前达到爆炸下限,测定结果偏低。
橄榄油质量安全基本知识橄榄油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油,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健康的食品。
橄榄油的质量和安全是人们选择购买和食用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以下是橄榄油质量安全的基本知识。
一、橄榄油的质量指标:1. 酸值:酸值是衡量橄榄油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酸值越低,表示橄榄油的质量越好。
国际标准规定,优质的初榨橄榄油酸值应在0.8%以下。
2. 过氧化值:过氧化值是指橄榄油中的过氧化物含量,是反映橄榄油氧化程度的指标。
过氧化值越低,表示橄榄油的氧化程度越低,质量越好。
3. 色泽:橄榄油的颜色也是衡量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优质的橄榄油颜色鲜绿,透明度高。
4. 香味:橄榄油具有独特的香味,正宗的橄榄油应该具有果香味。
而劣质的橄榄油往往有酸臭味或异味。
二、橄榄油的安全问题:1. 假冒伪劣产品:由于橄榄油市场需求大,有些商家为了追求利润,会出售一些假冒伪劣的橄榄油。
这些假冒伪劣的橄榄油可能是用劣质油或其它油混合而成,其质量和安全性无法保证。
2. 农药残留:如果橄榄油的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农药,而没有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进行处理,就会导致橄榄油中残留农药的问题。
农药残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风险。
3. 欺诈性标签:一些商家可能会在橄榄油包装上标注虚假的成分和区域产地,以提高销售额。
消费者需谨慎辨别,选择可信赖的品牌和生产商。
三、正确选购橄榄油的方法:1. 注重品牌信誉:选择有良好信誉和声誉的橄榄油品牌,减少假冒伪劣产品的购买风险。
可以通过查阅消费者评价、专业评测以及认证资质等方式了解品牌的信誉。
2. 查看标签信息:仔细阅读橄榄油的标签信息,包括成分、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质量认证等。
正宗的橄榄油通常会标注“冷压初榨”、“extra virgin”等字样。
3. 观察外观品质:观察橄榄油的颜色和透明度。
优质的橄榄油通常呈浅绿色或金黄色,并且透明度高。
4. 选择合适的包装:橄榄油的质量与包装有关。
橄榄油应该存放在暗室中,以避光和热。
选择含有紫外线防护的瓶装橄榄油,避免购买暴露在阳光下的罐装产品。
油品储运考试:油品储运考试考试答案一1、问答题油罐的日常检查和维护管理包括哪些内容?正确答案:1)认真按照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加强日常检查和维护管理工作。
2)定期清洗油罐,把好“容器清洁关”,既保证油料质量又减少(江南博哥)水分、杂质对油罐的腐蚀。
3)严防渗漏。
4)防止腐蚀。
2、问答题一级(厂级)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正确答案:1)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学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明确安全生产的任务;2)了解工厂概括、生产特点及其通性的安全守则;3)初步掌握防火和防毒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器材使用与维护;4)重点介绍工厂安全生产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3、问答题内浮顶油罐的罐体专用附件有哪些?正确答案:内浮顶油罐的罐体专用附件有通气孔、气动液位讯号器、静电导出装置、量油导向管、带芯人孔等4、问答题油罐为什么会被抽瘪?应怎样处理?正确答案:油罐抽瘪的原因大致有:1)冬季由于罐内有水汽使呼吸阀盘与阀座冻结失灵;2)呼吸阀弹簧锈蚀失灵;3)发油速度过快,超过呼吸阀口径允许的进气速度,使罐内出现负压,超过设计规定。
4)阻火器铜网或皱纹板脱落堵塞;5)当呼吸阀发生故障时,由于进油温度过低、过快,使罐内气体空间温度迅速下降,大量油气凝结,形成的负压超过设计规定。
油罐抽瘪时的处理方法:1)慢慢打开检尺口,关闭出(入)口阀门,停止收发油工作。
2)油罐抽瘪变形严重时,应设法将罐内油倒入其它罐内。
3)如油罐轻微变形,可自然恢复原状;发生严重变形,应清罐进行修复加固,经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5、问答题经常用汽油洗有什么害处?正确答案:工厂里常见到一些工人用汽油洗手,清洁手上的油污,虽然手洗干净了但是长期下去,对手的皮肤是十分不利的。
因为,汽油的挥发性强,对皮肤有脱脂作用。
手长期接触它,久而久之,就会使手的皮肤干燥,破裂,或出现红斑——水疮性皮炎,有疼痛或痒的感觉,也有的可能出现毛囊炎或慢性湿疹,指甲变黄或下凹。
其次,汽油不仅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而且也能通过皮肤被吸收,因此长期用汽油洗手,汽油被皮肤吸收后,也有可能引起全身中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