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等教育学知识点归纳_2015

  • 格式:doc
  • 大小:107.01 KB
  • 文档页数:1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学》

第一章绪论

一、高等教育发展简况

1、成长中的高等教育

(1)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高等教育机构性质不明确,教育职能不确定,专业教育性质模糊,学生年龄参差不齐,教学形式以非正式的方式进行。

(2)高等教育的雏形阶段(欧洲中世纪大学):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教育目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管理体制,开始走向成型,成为一个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学机构。

(3)高等教育的成型阶段(文艺复兴末期和资产阶级革命初期):大学开始围绕着各个专业、各个学科、各门课程,组织其教育形式和内容,才有了今天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即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4)高等教育的完善阶段:高等学校产生新职能——为社会服务。基于知识分化、科学进步和社会需要,多种类型的专业学院大量涌现。

2、扩张中的高等教育

(1)规模化:二战后从精英走向大众

(2)中心化:逐渐走进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的核心机构。

(3)综合化:出现学科整体化和人才素质综合化(目标、内容、过程、教育方法)的趋势。(4)国际化:20世纪50年代后日益明显,即一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或全球发展的过程和总趋势,是把国际的、全球的、跨文化的观念融合到本国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诸项职能中的过程。

(5)职业化:职业准备课程更多开设,是经济巨大发展的产物。

(6)终身化: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提供教育一体化,注重教育的整体性。

(7)多元化:高等教育由单一系统向多元系统转变,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

二、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

1、个别研究阶段:没有专门的研究队伍,研究的成果也较为零散而缺乏系统性。

2、组织研究阶段——高等教育学产生:20世纪70年代,有组织的研究在西方的高等教育已开始。1978年5月,中国第一个正规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进入了实质性的开展阶段。

3、系统研究阶段——学科体系形成:中国第一个群众性的高等教育研究组织——1979年召开的全国高等教育会筹备工作会议。

三、认识高等教育学

1、认识高等教育学的性质

(1)性质:高等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一门应用型学科。

(2)任务:在于应用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和教育科学中的技术理论以及相应的方法和技术来认识和解决高等教育中的各个问题。

2、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动因

(1)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产生和成熟

(2)高等教育的内部矛盾促使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不断升华

(3)相关学科的协同效应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发展

3、国内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1984年7月,潘懋元《高等教育学》这是国内第一套《高等教育学》,被认为是该学科最早、影响较大的一本专著。

四、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

1、哲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最普遍方法):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

2、一般科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1)对各学科都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系统科学和科学学等方法

(2)是学科群和具体学科的方法

3、高等教育的具体研究方法

(1)多学科研究法

(2)文献研究法

(3)案例分析法

(4)反思批判法

(5)体悟总结法

第二章高等教育本质

一、教育与高等教育

1、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2、从人性视角认识教育的本质

(1)人本心理学者与马克思主义者对人性的规定

A、人本心理学者关于人的本性的观点

a、人有高于一般动物的潜能

b、人的本性中蕴涵着人的内在价值

c、人性是朝着越来越完美的趋向发展

B、马克思主义者关于人的本性的观点

a、人性的研究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

b、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人类本性是不断改变的

3、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的教育本质

(1)教育就是发挥人的潜能

(2)教育就是发现人的价值

(3)教育就是通过文化的传递、内化、融合和创新使个体社会化

(4)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

人既是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的统一,又是实然与应然的统一。

4、高等教育的概念与本质特征

(1)高等教育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

不同时期概念发生演变、不同国家概念界定不同、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从高等教的性质来看,是一种专业教育。

定义: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业人才的社会活动。(2)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

A、属于上层建筑

B、属于生产力

C、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一部分属于生产力

D、既不属于上层建筑,也不属于生产力

E、高等教育的三大特征:性质任务的特征——高等专门性;教育对象的特征——身心成熟

性;劳动过程的特征——复杂精神性。三大特征说明,高等教育应当有着不同于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有着不同于其他社会活动的特殊性。

二、高等教育的地位

1、高等教育的价值:两个最基本的价值是本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1)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A、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即个人价值。促进个人发展知识能力的价值、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价值。

B、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反映了高等教育客体与社会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a、社会化:是个人学习社会文化的过程

b、社会选择:即社会依据一定的规则,给个体提供不同的发展机会,并由此影响个体的发展进度、程度与社会地位。高等教育社会选择的两个环节:入学前的选择和入学后的选择。前者基本性质是选优,后者基本性质是汰劣。选优+汰劣=社会选择价值

c、社会流动:一个人从一种社会地位或阶级向另一种地位或阶级的运动,包括上向、下向和水平运动。

B、个人本位价值观、知识本位价值观和社会本位价值观

a、个人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实质是主张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或主要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达到个性之完善。高等教育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职责在于知识传递而非知识创新;主张实施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普通教育。

b、知识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主张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在于知识创新、学术探求、科学研究。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追求真理,创造知识;高等教育通过研究进行教学,以自由学术为教学基础,师生关系变为教师不是为学生而存在,师生都是为科学和学术而在大学存在。

c、社会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在于为社会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促进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高等教育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首要目标是培养公民、造就人才。

2、高等教育主要载体——大学,走进社会的中心。大学是人才库、知识库、思想库、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的“孵化器”。

三、高等教育内外基本关系

1、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

(1)高等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

A、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

B、社会制度与高等教育

C、文化传统与高等教育

D、人口、宗教、民族以及地理、资源、生态环境等。

(2)高等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

A、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B、为社会制度建设服务

C、为文化发展服务

2、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

(1)影响人的发展因素

A、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

B、环境制约人的发展的可能和条件

C、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2)高等教育引导与促进专门人才的成长

A、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引导专门人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