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青蛙.ppt
- 格式:ppt
- 大小:3.15 MB
- 文档页数:12
第一篇:《可爱的小青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巩固2、3、5的乘法口诀;2、提高学生运用口诀进行计算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可爱的小青蛙这一主题,进行保护有益动物的教育;教学重点:编制并掌握2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探索记忆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教学准备:挂图、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师:青蛙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每天它可以吃掉许多害虫。
今天着急的青蛙妈妈正找它们的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帮助青蛙妈妈找到它们的孩子。
好吗?二、问题探究1、学生独立完成连一连。
2、汇报交流,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集体反馈。
三、体验感悟连一连。
组织学生说图意、连线、小组交流、全班汇报1、学生独立完成连一连。
2、汇报交流,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集体反馈。
比一比1、出示图画,这里将要举行一场跳跃大赛,看哪只青蛙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穿过荷叶又准又稳地到达对岸。
2、同桌之间互相比赛,优胜者将得到一枚小红星。
3、汇报结果,说出用的是哪一句口诀。
算一算每只吃9只害虫,3只吃几只害虫?学生试做,集体交流。
师: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好朋友,所以我们要保护它。
四、实践应用练一练完成书上1、2、3、4、题。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六、布置作业一课一练第8页板书设计:可爱的小青蛙2×6 3×3 2×7 4×38×3 9×2 5×2 3×2第二篇:北师大版《可爱的小青蛙》教学反思“可爱的小青蛙”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第18页至第19页)。
它是学习了2,3,5的乘法口诀之后安排的一节综合练习课。
教材设计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饶有趣味地熟练应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所以此次课的教学设计也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以小青蛙贯穿始终,并以学生喜欢的轻松活泼的形式引出数学问题,并设计了连贯的数学问题,由浅入深,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从生活中的问题中学习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
可爱的小青蛙简介小青蛙是一种形态多样且备受喜爱的两栖动物。
它们有着独特的外观和叫声,经常被人们视为可爱的代表。
本文将介绍小青蛙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特征小青蛙通常体型较小,体长一般在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之间,最大的种类可达到三四十厘米的长度。
它们的身体呈椭圆形,皮肤光滑且有多种颜色和图案,常见的有绿色、褐色、黄色等。
小青蛙的眼睛很大,高度凸出于头部,有时甚至可以旋转,使其可以看到更广阔的视野。
它们的手掌和足底都有蹼,适合在水中游泳和跳跃。
生活习性1.生境小青蛙主要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温带和热带地区,包括草原、丛林、河流和湖泊等不同的生境。
它们通常喜欢在湿润的环境中生活,如池塘、沼泽地等水边地区。
由于呼吸器官的特殊构造,小青蛙可以同时在水中和陆地上生活。
2.活动小青蛙以昆虫为主要食物来源,也吃一些其他无脊椎动物。
它们的舌头非常灵活,可以迅速射出,将猎物一口吞下。
小青蛙通常在夜间活动,因为夜晚昆虫的活动量较大,它们更容易寻找到食物。
在繁殖季节,小青蛙会发出特殊的鸣叫声来吸引异性。
它们的叫声因物种而异,有些像呱呱叫,有些则像小哨子的声音。
3.捕食和防御小青蛙在捕食时具有很高的反射能力。
当有食物靠近时,它们会立即向目标跳跃并用舌头捕捉猎物。
同时,小青蛙也会利用身体上的毒液以及鲜艳的颜色来威慑捕食者。
这些颜色作为一种警告信号,告诉其他动物它们是有毒的,不宜被捕食。
与人类的关系小青蛙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生态平衡作用,它们是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
此外,小青蛙也被许多人认为是一种可爱的动物,备受喜爱。
因此,它们在宠物市场上有一定的需求。
然而,人类的环境污染、栖息地破坏以及非法捕捞等行为正在威胁着小青蛙的生存。
保护小青蛙的生境和推动生态平衡的保护工作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结论小青蛙是一种可爱且与人类紧密相关的动物。
它们身体特征独特,习性多样。
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可以增加我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重视,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与小青蛙这些可爱的生物共处。
《可爱的小青蛙》说课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可爱的小青蛙》,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青蛙的喜爱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课文原文。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青蛙的图片和声音,引导学生关注青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
3. 合作学习(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青蛙的信息,分享学习成果。
4.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青蛙的喜爱之情。
5. 课堂练习(10分钟)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并纠正发音,确保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青蛙的生长过程、生活习性、保护青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爱的小青蛙》。
(2)根据课文内容,画出青蛙的生长过程图。
(3)写一篇关于青蛙的小短文,不少于100字。
2. 作业答案:(1)略。
(2)青蛙的生长过程图。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导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课堂讲解、课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