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化学(人教版)课时提升作业(7) 第3章 第2节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 格式:doc
- 大小:333.65 KB
- 文档页数:10
【安徽】2019版化学复习方略课时提能演练(七) 3.2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人教版)(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下列做法中涉及到铝元素的还原性的是( )A.明矾净化水B.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C.用铝制容器存放浓硫酸D.电解熔融氧化铝制单质铝2.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铝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所以铝制品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B.往FeCl3溶液中滴入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C.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过量的Na2O2粉末,振荡,溶液变为蓝色并有气泡产生D.装修门窗使用的铝合金材料的硬度比铝小,熔点比铝低3.(2019·梅州模拟)下列类比关系正确的是( )A.AlCl3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AlO-2,则与过量NH3·H2O反应也生成AlO-2B.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则与SO2反应可生成Na2SO3和O2C.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则与I2反应可生成FeI3D.Al与Fe2O3能发生铝热反应,则与MnO2也能发生铝热反应4.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图所示),将试管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墨水柱右端上升。
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C.铝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D.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和氧化汞的混合物5.(2019·蚌埠模拟)某核反应堆使用液体钠铝合金作载热介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合金的熔点低于金属钠的熔点B.若将钠铝合金投入水中得到无色溶液,则n(Na)≥n(Al)C.若将钠铝合金投入FeCl3溶液,有Fe(OH)3沉淀生成D.将m g不同组成的钠铝合金投入足量盐酸溶液中,若放出H2越多,则铝的质量分数越小6.(预测题)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②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③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稀氢氧化钠溶液;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7.用含少量镁粉的铝粉制取纯净的氢氧化铝,下述操作步骤中最恰当的组合是( )①加盐酸溶解②加烧碱溶液溶解③过滤④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沉淀⑤加入盐酸生成Al(OH)3沉淀⑥加入过量烧碱溶液A.①⑥⑤③B.②③④③C.②③⑤③D.①③⑤③8.(2019·沈阳模拟)把4.6 g钠放入100 mL 0.1 mol/L AlCl3溶液中,待其充分反应后(水蒸发不计),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Cl-浓度不变B.溶液仍有浑浊C.溶液中几乎不存在Al3+D.溶液中存在最多的离子是Na+9.(2019·六安模拟)向明矾溶液里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当硫酸根离子恰好沉淀完全时,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是( )A.一部分为Al(OH)3沉淀,一部分以Al3+形式存在于溶液中B.一部分为Al(OH)3沉淀,一部分以AlO-2形式存在于溶液中C.全部为Al(OH)3沉淀D.几乎全部以AlO-2形式存在于溶液中10.(2019·合肥模拟)如图表示AlCl3溶液与NaOH溶液相互滴加混合,对于图示判断错误的是( )A.①线表示Al3+物质的量的变化B.x表示AlCl3的物质的量C.③线表示Al(OH)3物质的量的变化D.④线表示AlO-2物质的量的变化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11.(12分)(探究题)烧结法制氧化铝生产过程如下:已知:①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SiO2、Fe2O3和TiO2。
课时作业16铝的重要化合物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镁铝合金溶于适量的盐酸中,再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A.Na+、Mg2+、Al3+、Cl-B.Na+、AlO-2、Cl-、OH-C.Na+、Mg2+、AlO-2、Cl-D.Na+、Al3+、AlO-2、Cl-解析:镁铝合金溶于适量的盐酸中,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Mg2+、Al3+、Cl-,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则Mg2+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Al3+转化为AlO-2。
答案:B2.下列各组离子中,在强碱性溶液中能共存,且在加入盐酸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和沉淀的是()A.Na+、NO-3、AlO-2、SO2-4B.Na+、Al3+、NO-3、SO2-4C.K+、Cl-、AlO-2、CO2-3D.Na+、Mg2+、Cl-、HCO-3解析:在强碱性溶液中不能共存的离子有B中的Al3+,D中的Mg2+和HCO-3,故先排除B、D;A中在加入HCl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故A错误;C中加入HCl过程中将会有CO2气体和Al(OH)3沉淀生成。
答案:C3.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淀淀消失;若将丁溶液滴入甲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A .Al 2(SO 4)3B .NaOHC .BaCl 2D .FeSO 4解析:由“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这一现象可知,丁为NaOH ,乙为Al 2(SO 4)3,BaCl 2和FeSO 4两溶液中与NaOH 溶液不反应的是BaCl 2溶液,所以甲为BaCl 2,则丙为FeSO 4。
答案:D4.将100 mL 3 mol·L -1的NaOH 溶液与100 mL 1 mol·L -1的AlCl 3溶液,按下列两种方法相混合:①将NaOH 逐滴加入AlCl 3中,边加边振荡 ②将AlCl 3逐滴加入NaOH 中,边加边振荡。
第2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及氢氧化铝的两性练基础落实1.对Al2O3的分类中,正确的是()A.酸性氧化物B.碱性氧化物C.两性氧化物D.不成盐氧化物2.把4.6 g钠投入100 mL 0.1 mol/L AlCl3溶液中,待其充分反应后(水的蒸发不计),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Cl-浓度不变B.溶液仍有浑浊C.溶液中几乎不存在Al3+D.溶液中存在最多的是Na+3.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Al(OH)3与盐酸反应:Al(OH)3+3H+===Al3++3H2OB.Al2O3溶于过量NaOH溶液:Al2O3+2OH-===2AlO-2+H2OC.铁溶于稀H2SO4中:Fe+2H+===Fe2++H2↑D.Al(OH)3溶于NaOH溶液:Al(OH)3+3OH-===AlO-2+3H2O4.为较简便地将溶液中的Mg2+和Al3+分离应加()A.盐酸B.HNO3C.NaOH溶液D.水练方法技巧5.有200 mL 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其中c(Mg2+)为0.2 mol/L,c(Cl-)为1.3 mol/L。
使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加4 mol/L NaOH溶液的体积为() A.40 mL B.72 mLC.80 mL D.128 mL规律电荷守恒法在溶液中的应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
练综合拓展6.阅读图中的图示,回答问题:(1)图中所说的“碱”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图丁中的化学反应原理:______。
(3)患胃溃疡病人不能服用含小苏打的药片来中和胃酸,而服用胃舒平[其中含Al(OH)3],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3.2铝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时作业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铝或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制备AlCl3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B.工业上采用电解AlCl3的方法冶炼金属铝C.实验室常用氨水和硫酸铝溶液制备Al(OH)3D.存在于污水中的胶体物质,常用投加明矾等电解质的方法进行处理解析:AlCl3溶液直接蒸干得到的是Al(OH)3和Al2O3的混合物,A项正确;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不能电离,因此不导电,工业上电解熔融的Al2O3制取铝,B项错误;Al(OH)3具有两性,但不能溶于氨水,C项正确;污水中的悬浮物,可用明矾处理,利用Al(OH)3胶体粒子表面面积大,吸附悬浮物,而胶状物质有些不被胶体吸附,可用渗析法除去,D项正确。
答案:B2.(xx·山东卷,节选)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以下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碱洗的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为将碱洗槽液中的铝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向槽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A.NH3B.CO2C.NaOHD.HNO3解析:碱洗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H2O、2Al+2OH-+2H2O=2+3H2↑。
碱洗后溶液中含有大量,故最好通入过量的CO2气体使转化为Al(OH)3沉淀以回收铝。
答案:B3.下图表示烧碱溶液中逐滴滴入AlCl3溶液出现沉淀的图象,正确的是( )解析:烧碱溶液中加入AlCl3溶液,发生反应:Al3++4OH-+2H2O、Al3++3+6H2O4Al(OH)3↓,因此开始时无沉淀产生,只有C项正确。
答案:C4.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Al3+、H+的混合溶液中,慢慢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发生以下离子反应:①H++OH-H2O ②Al(OH)3+OH-+2H2O ③Al3++3OH-Al(OH)3↓④+OH-NH3·H2O。
高中化学第三章第二节第2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A.稀硝酸B.稀盐酸C.硝酸铜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答案:C2.以Al2(SO4)3溶液为原料之一,在实验室里制取少量Al(OH)3,并且易于分离,最好向溶液中加入( )A.氢氧化钠溶液B.氢氧化钡溶液C.氨水D.澄清石灰水解析:Al(OH)3能溶于强碱溶液,但不能溶于氨水,因此实验室里制取少量Al(OH)3,并且易于分离,最好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氨水。
答案:C3.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组合是( )①Al2O3②Cu(OH)2③Al(OH)3④Na2CO3⑤NaHCO3A.①②⑤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⑤解析: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生成铝盐(Al3+),又能与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AlO-2),故①正确;Cu(OH)2与盐酸反应,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故②错误;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铝盐(Al3+),又能与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AlO-2),故③正确;Na2CO3与盐酸反应,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故④错误;NaHCO3属于弱酸的酸式盐,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2CO3,故⑤正确,选D。
答案:D4.用含少量镁的铝片制取纯净的氢氧化铝,下述操作步骤中最恰当的组合是( )①加盐酸溶解②加烧碱溶液溶解③过滤④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沉淀⑤加入盐酸生成Al(OH)3沉淀⑥加入过量烧碱溶液生成Al(OH)3沉淀A.①⑤⑥③B.②③⑥③C.②③④③D.②③⑤③答案:C5.(1)在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足量,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最终得到的溶液是________。
第三章第二节铝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0·潍坊模拟)元素的性质包含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其强弱可以通过该元素对应的某些化学性质体现出来.某同学认为铝元素是金属元素,但是有一定的非金属性.下列化学反应中,你认为能支持该同学观点的是() A.铝片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B.氢氧化铝溶于强碱溶液C.氢氧化铝溶于强酸溶液D.铝热反应解析:A、C两项是金属的通性,D项仅表现金属性.答案:B2.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4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2 mol·L-1 H2SO4溶液B.18 mol·L-1 H2SO4溶液C.6 mol·L-1 KOH溶液D.3 mol·L-1 HNO3溶液解析:B项铝与浓H2SO4钝化、镁与浓H2SO4反应产生SO2;D项HNO3与铝反应生成NO;C项只有Al与KOH反应.答案:A3.将物质X逐渐加入(或通入)Y溶液中,生成沉淀的量与加入X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符合图示情况的是()A B C DX CO2HCl NaOH AlCl3Y Ca(OH)2NaAlO2AlCl3NaOH解析:A项生成沉淀和沉淀溶解消耗的CO2相等;B项沉淀生成与溶解消耗盐酸量的比例为1∶3,同理D项开始无沉淀,后来才产生沉淀.答案:C4.(2008·广东高考)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A.Al B.Al(OH)3 C.AlCl3D.Al2O3解析:根据化学反应物质的量关系:A:1 mol Al~1 mol NaOH,B:1 mol Al(OH)3~1 mol NaOH,C:1 mol AlCl3~4 mol NaOH,D:1 mol Al2O3~2 mol NaOH.若消耗4 mol NaOH,需要m(Al)=4 mol×27 g·mol-1=108 g,需要m[Al(OH)3]=78 g·mol-1×4 mol =312 g,需要m(AlCl3)=1 mol×133.5 g·mol-1=133.5 g,需要m(Al2O3)=2 mol×102 g·mol-1=204 g.由上判断可知,相同质量时Al消耗NaOH最多.答案:A5.双羟基铝碳酸钠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抑酸剂,其化学式是NaAl(OH)2CO3.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两性氢氧化物B.该物质是Al(OH)3和Na2CO3的混合物C.1 mol NaAl(OH)2CO3最多可消耗3 mol H+D.该药剂不适合于胃溃疡患者服用解析:双羟基铝碳酸钠是一种盐,所以A、B均错误;1 mol该物质最多可消耗4 mol H+,C错误;该物质与较多的H+反应会产生气体,故不适合胃溃疡患者,D正确.答案:D6.(2010·常州检测)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 A.Al2(SO4)3B.NaOH C.BaCl2D.FeSO4解析:由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这一现象可知,丁为NaOH溶液,乙为Al2(SO4)3溶液,BaCl2和FeSO4两物质中与NaOH溶液不反应的是BaCl2溶液,所以丙为FeSO4.答案:D7.向含有1 mol 明矾的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Al3+恰好完全沉淀时,消耗Ba(OH)21.5 molB.当SO2-4恰好完全沉淀时,Al3+全部转化为AlO-2C.当向溶液中加入1.5 mol Ba(OH)2时,反应可用下列离子方程式表示:2Al3++3SO2-4+3Ba2++6OH-===2Al(OH)3↓+3BaSO4↓D.随着加入的Ba(OH)2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沉淀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解析:1 mol 明矾中含Al3+1 mol,消耗Ba(OH)2 1.5 mol 时完全沉淀;消耗2 molBa(OH)2时,SO2-4沉淀完全,Al3+转化为AlO-2;随着Ba(OH)2的量不断增大,沉淀的量会先增加,再减少.答案:D8.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图),将试管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墨水柱右端上升.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C.铝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D.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和氧化汞的混合物点燃解析:本题中涉及的反应有:2Al+3Hg(NO3)2===2Al(NO3)3+3Hg,4Al+3O2=====2Al2O3,两个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由题中所述现象“红墨水柱右端上升”,可推知试管中气体体积受热膨胀,意味着铝与氧气反应是放热反应;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9.(2009·海口模拟)某无色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有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纯碱溶液又有沉淀生成,下列溶液中符合此条件的是 ( ) ①Ag +、Fe 3+、Na +②Ag +、Al 3+、K +③Ag +、Ba 2+、NO -3 ④SiO 2-3、AlO -2、K +⑤Ag +、NH +4、H +⑥AlO -2、K +、Al 3+A .①②⑤B .②③④C .②③④⑥D .①②③④⑥解析:溶液呈无色,排除①;AlO -2与Al 3+在溶液中反应生成Al(OH)3沉淀,不能共存, 排除⑥;加入过量稀盐酸,②③④⑤均生成沉淀,但过滤后再加过量纯碱,⑤没有沉 淀生成,排除⑤,符合题意的有②③④. 答案:B10.在Al 2(SO 4)3和MgSO 4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的 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溶液中Al 2(SO 4)3与MgSO 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6∶1B .3∶1C .2∶1D .1∶2 解析:设c (NaOH)=1 mol/L ,则有 V [NaOH(aq)]为50 mL ~60 mL 时: Al(OH)3+OH -===AlO -2+2H 2O 0.01 mol 0.01 molV [NaOH(aq)]为0~50 mL 时: Mg 2+ + 2OH -===Mg(OH)2↓, 0.01 mol 0.02 molAl 3+ + 3OH -===Al(OH)3↓ 0.01 mol 0.03 mol 0.01 mol故n [Al 2(SO 4)3]n (MgSO 4)=0.01×120.01=1∶2,D 正确.11.(2010·厦门高三模拟)把铝粉和Fe 3O 4粉末配成铝热剂,分成两等份,前一份在高温下 恰好完全反应,然后将生成物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后一份直接加入足量的NaOH 溶 液使之充分反应,前后两种情况下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 .1∶1 B .9∶8 C .3∶4 D .4∶3解析:根据方程式:8Al +3Fe 3O 4=====高温4Al 2O 3+9Fe ,可知前一份生成9 mol H 2,后一 份生成12 mol H 2,故产生H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 答案:C12.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共存的是( )A .NH +4 NO -3 CO 2-3Na +B .Na + Ba 2+ Mg 2+ HCO -3 C .NO -3 Ba 2+K +Cl -D .NO -3 K +AlO -2 SO 2-4解析: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溶液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酸性,A 中CO 2-3,B 中HCO -3,D 中AlO -2不一定能大量共存. 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3.(12分)A 、B 、C 、D 、E 五种化合物均含有某种短周期常见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 图所示,其中A 为澄清溶液,C 为难溶的白色固体,E 则易溶于水,若取A 溶液灼烧, 焰色反应为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D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B 为两性物质,由A ―→B 知B 为Al(OH)3,C 为Al 2O 3,A 溶液的焰色反应为浅紫色,则A为KAlO2.答案:(1)KAlO2Al(OH)3Al2O3AlCl3NaAlO2(2)AlO-2+CO2+2H2O===Al(OH)3↓+HCO-3AlO-2+4H+===Al3++2H2O14.(14分)某课外小组对一些金属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进行研究.(1)下表为“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实验报告的一部分:按反应类型写出实验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一个(是离子反应的只写离子方程式).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上述实验分离出的溶液,两极产生气泡.持续电解,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此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工业上可用铝与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反应来冶炼金属锰.①用铝与软锰矿冶炼锰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MnO2在H2O2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若将适量MnO2加入酸化的H2O2溶液中,MnO2溶解产生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Al放入CuCl2溶液中,产生气泡,一定是H2,因为Cu2+水解:Cu2++2H2O Cu(OH)2+2H+,溶液的酸性较强,发生反应:2Al+6H+===2Al3++3H2↑,红色固体为置换出的Cu:2Al+3Cu2+===2Al3++3Cu,以上两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要写化合反应,显然是Cu、O2、CO2、H2O发生了复杂的反应生成Cu2(OH)2CO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参加反应的Cu与O2物质的量之比为2∶1,再根据原子个数守恒可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2)电解AlCl 3溶液,移向阳极的阴离子有OH -、Cl -,Cl -放电产生Cl 2,移向阴极的阳离子有Al 3+、H +,阴极附近H +放电产生H 2,Al 3+与OH -发生反应:Al 3++3OH - ===Al(OH)3↓,若OH -过量发生反应:Al(OH)3+OH -===AlO -2+2H 2O.(3)①为铝热反应,可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写出.②MnO 2在酸化后的H 2O 2中溶解产 生Mn 2+,MnO 2中+4价的锰被还原,则H 2O 2中-1价的氧被氧化,产生O 2,酸化要 注意很可能有H +参与反应.答案:(1)2Al +6H +===2Al 3++3H 2↑或2Al +3Cu 2+===2Al 3++3Cu 2Cu +O 2+H 2O + CO 2===Cu 2(OH)2CO 3(2)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来沉淀逐渐溶解至消失 Al 3++3OH -===Al(OH)3↓, Al(OH)3+OH -===AlO -2+2H 2O (3)①3MnO 2+4Al=====高温3Mn +2Al 2O 3 ②MnO 2+H 2O 2+2H +===Mn 2++O 2↑+2H 2O15.(12分)某溶液中可能含有Fe 2+、Mg 2+、Cu 2+、NH +4、Al 3+,当加入一种淡黄色固体并 加热溶液时,有刺激性气体放出并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淡黄色固体的物质的量(横坐 标)与析出白色沉淀和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纵坐标)的关系如图所示,可推知溶液中含 有的离子是______,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所加的淡黄色固体是(化学 式)________.解析:淡黄色固体能与NH +4产生刺激性气体一定是Na 2O 2,上面一条为气体变化量随 Na 2O 2变化曲线,折点是NH +4反应完全点,下面一条为沉淀量与Na 2O 2加入量关系曲 线,由于Fe 2+、Cu 2+为有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Mg 2+和Al 3+. 答案:Mg 2+、Al 3+、NH +4 1∶1∶3 Na 2O 216.(14分)铝镁合金已成为轮船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 三位同学,为测定某含镁3%~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他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下 列三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探究一]实验方案:铝镁合金NaOH −−−−→溶液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步骤:(1)称取5.4 g 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投入V mL 2.0 mol/L NaOH 溶液中,充 分反应.NaOH 溶液的体积V ≥________.(2)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该步骤中若未洗涤固体,测得镁的质量分数将 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探究二]实验方案:铝镁合金盐酸,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问题讨论:(1)某同学提出该实验装置不够完善,应在A 、B 之间添加一个干燥、除酸雾的装置.你 的意见是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2)为使测定结果尽可能精确,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是(写出两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三]实验方案:称量x g 铝镁合金粉末,放在如图所示装置的惰性电热板上,通电使其充分 灼烧. 问题讨论:(1)欲计算Mg 的质量分数,该实验中还需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空气代替O 2进行实验,对测定结果是否有影响?________(填“是”或“否”).[实验拓展]参照探究一、探究二实验方案,请你另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定该铝镁合金中镁的质 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探究一]利用NaOH 溶液溶解铝,余下为Mg.合金质量5.4 g ,Al 的最小质量为 5.4×95% g ,Al 与NaOH 按物质的量比1∶1反应, V (NaOH)=nc =5.4 g ×95%27 g/mol 2 mol/L =0.095 L ,即95 mL ,Al 的最大质量为5.4×97%⇒V (NaOH)=97 mL. 所以V (NaOH)≥97 mL.若不洗涤沉淀,杂质附着在Mg 上,使结果偏高.[探究二]酸雾可溶于水,不需要加除杂装置.注意量气装置的使用:①要检查气密性, ②读数时一定要保证B 、C 装置中液面相平,③恢复到室温后再读数,④读数时保证视 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⑤加入足量盐酸保证合金完全溶解等.[探究三]利用合金与O 2充分反应后增加的质量和合金反应前的质量可以推算出Mg 、 Al 各自的质量.如果用空气代替O 2,空气中N 2、CO 2会与Mg 反应:N 2+3Mg=====△Mg 3N 2,CO 2+2Mg=====△2MgO +C ,对实验造成影响. 答案:[探究一]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 (1)97 (2)偏高 [探究二](1)不需要(2)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合金完全溶解(或加入足量盐酸,或调整量气管C 的高度, 使C 中液面与B 中液面相平等,合理答案均可) [探究三](1)灼烧后固体的质量 (2)是实验拓展:铝镁合金−−−−→足量盐酸溶液−−−−−→足量烧碱溶液测定固体质量(答案合理均可)。
第2课时 铝的重要化合物课时作业基础巩固1.为了除去MgO 中混有的少量杂质Al 2O 3,可选用的试剂是( ) A .KOH 溶液 B .氨水 C .稀盐酸D .稀醋酸解析 要除去MgO 中混有的少量杂质Al 2O 3,所加试剂只能与Al 2O 3反应而不能与MgO 反应,反应完全后过滤即可。
氨水与Al 2O 3不反应,稀盐酸、稀醋酸均能与MgO 反应,只有KOH 溶液能与Al 2O 3反应而与MgO 不反应。
答案 A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l 2O 3难溶于水,不跟水反应,所以它不是Al(OH)3对应的氧化物B .因为Al 2O 3是金属氧化物,所以它是碱性氧化物C .Al 2O 3能跟所有的酸碱溶液反应D .Al 2O 3能跟强的酸碱溶液反应解析 Al 2O 3虽然难溶于水,但是2Al(OH)3=====△Al 2O 3+3H 2O ,Al 2O 3和Al(OH)3中Al 的化合价相同,所以Al 2O 3是Al(OH)3对应的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Al 2O 3是两性氧化物;Al 2O 3与酸、强碱反应,与弱碱不反应。
答案 D3.氧化铝的熔点很高,常用于制造耐火材料,例如制作耐火坩埚。
下列操作不能在氧化铝坩埚中进行的是( ) A .加热使CuSO 4·5H 2O 失水 B .加热使KMnO 4分解 C .加热熔化烧碱 D .加热分解碱式碳酸铜解析 氧化铝能与强酸、强碱反应,所以用氧化铝材料制作的坩埚不能在强碱或强酸性条件下使用。
A 、B 、D 选项均为加热盐类操作,且在操作过程中都没有强碱性、强酸性物质生成。
答案 C4.下列关于Al(OH)3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A.Al(OH)3受热易分解生成Al2O3和H2OB.Al(OH)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C.Al(OH)3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也能吸附色素D.Al(OH)3既能溶于NaOH溶液、氨水,又能溶于盐酸解析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酸,也能溶于NaOH、KOH等强碱,但Al(OH)3不能溶于氨水等弱碱。
课时作业7铝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1.现有Al、Cl2、Al2O3、HCl(aq)、Al(OH)3、NaOH(aq)六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图中每条线两端的物质之间都可以发生反应,下列推断中不合理的是()A.N一定是HCl(aq)B.X可能为Al或Cl2C.Y一定为NaOH(aq)D.Q、Z中的一种必定为Al2O3解析:在Al、Cl2、Al2O3、HCl(aq)、Al(OH)3、NaOH(aq)中,只有NaOH(aq)能与Al、Cl2、Al2O3、HCl(aq)、Al(OH)3五种物质反应,对照图示转化关系,可知Y为NaOH(aq)。
只有HCl(aq)能与Al、Al2O3、Al(OH)3、NaOH(aq)四种物质反应,对照图示转化关系可知N为HCl(aq),故选项A、C正确;选项B,若X为Al,Al能与Cl2、HCl(aq)、NaOH(aq)三种物质反应,而图示给出的是与两种物质反应,所以X不可能是Al,但可能是Cl2;选项D,Al2O3既能与HCl(aq)反应,也能与NaOH(aq)反应,故Q、Z中的一种必定为Al2O3。
答案:B2.足量下列物质与相同质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B.稀硫酸C.盐酸D.稀硝酸解析:根据关系式2Al~2NaOH,2Al~3H2SO4,2Al~6HCl,A项正确,B、C项错误;Al与稀硝酸反应不产生氢气,D项错误。
答案:A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常温下铝与浓硝酸反应制得大量的NO2B.Al、Al2O3、Al(OH)3都可溶于NaOH溶液和盐酸中C.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过量NaHSO4溶液,沉淀消失D.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氨水滴入Al2(SO4)3溶液和Al2(SO4)3溶液滴入浓氨水的反应解析:常温下铝与浓HNO3发生“钝化”,A错误。
答案:A4.对溶液中的反应,如下图图象中m表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表示参加反应的某一种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符合甲图象的两种反应物可以是AlCl3和NaOHB.符合乙图象的两种反应物可以是Ca(OH)2和CO2C.符合丙图象的反应可以是在Ca(OH)2和K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D.符合丙图象的反应可以是在NH4Al(SO4)2溶液中加入NaOH 解析: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先沉淀后溶解,前后量为3∶1,A符合;Ca(OH)2中通入CO2,先生成碳酸钙,再转化为碳酸氢钙,前后量为1∶1,B符合;在Ca(OH)2和K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CO2先与Ca(OH)2反应,再与KOH反应,最后使碳酸钙溶解,C符合;NH4Al(SO4)2溶液中加入NaOH,由于NH+4与Al3+是1∶1关系,所以沉淀Al3+用的NaOH与和NH+4反应用的NaOH 是3∶1关系,D不符合。
铝的重要化合物(建议用时:45分钟)1.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2O3用作耐火材料B.Na2O2常用于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C.明矾溶于水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D.Al(OH)3既溶于NaOH溶液、氨水,又能溶于盐酸2.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6H+===2Al3++3H2OB.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Al(OH)3+OH-===AlO-2+2H2OC.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Al3++3OH-===Al(OH)3↓D.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Al3++4OH-===AlO-2+2H2O3.氢氧化铝可作为治疗某种胃病的内服药,这是利用了氢氧化铝的( )A.酸性B.碱性C.两性D.氧化性4.除去MgO中的Al2O3可选用的试剂是( )A.NaOH溶液B.硝酸C.浓硫酸D.稀盐酸5.下列改变不行能通过一步试验干脆完成的是( )A.Al(OH)3―→Al2O3B.Al2O3―→Al(OH)3C.Al―→AlO-2D. Al3+―→Al(OH)36.以Al2O3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铝,最好的方法是( )A.将Al2O3溶于水B.将Al2O3先溶于盐酸中,之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C.将Al2O3先溶于盐酸中,之后滴加氨水D.将Al2O3先溶于NaOH溶液中,之后滴加盐酸7.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A.H+、Mg2+、Al3+B.Mg2+、Al3+、Fe2+C.H+、Ba2+、Al3+D.只有Mg2+、Al3+8.把肯定量的Ba(OH)2溶液滴入明矾[KAl(SO4)2·12H2O]溶液中,使SO2-4全部转化成BaSO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Al3+B.Al(OH)3C.AlO-2D.Al3+和Al(OH)39.将物质X渐渐加入Y溶液中,生成沉淀物质的量n2与所加X的物质的量n1的关系如图所示。
第二节第2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溶解性熔点硬度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很高很大(2)化学性质: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能与酸或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写出氧化铝与强酸(如盐酸)和强碱(如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Al2O3+6H+===2Al3++3H2O;②Al2O3+2OH-===2AlO-2+H2O。
(3)用途:①冶炼金属铝的原料。
②良好的耐火材料。
2.氢氧化铝(1)物理性质:①色态:白色固体。
②溶解性:难溶于水。
(2)实验室制备:①试剂:硫酸铝和氨水。
②化学方程式: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③现象:产生白色胶状沉淀,氨水过量时,沉淀不溶解。
(3)化学性质:①两性: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A.与酸(HCl)反应化学方程式:Al(OH)3+3HCl===AlCl3+3H2O;离子方程式:Al(OH)3+3H+===Al3++3H2O。
B.与碱(NaOH)反应化学方程式:Al(OH)3+NaOH===NaAlO2+2H2O;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
结论:Al(OH)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具有两性氢氧化物的性质。
△②不稳定性:加热时氢氧化铝易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OH)3=====Al2O3+3H2O。
(4)用途:①用于净水:能凝聚水中悬浮物,并能吸附色素。
②胃酸中和剂:利用其弱碱性。
3.硫酸铝钾[KAl(SO4)2](1)电离方程式:KAl(SO4)2===K++Al3++2SO2-4。
(2)明矾[化学式:KAl(SO4)2·12H2O]:①物理性质:无色晶体,可溶于水。
②用途:作净水剂,原因是在水中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凝聚水中的泥沙形成絮状不溶物沉降。
(时间20分钟,满分30分)知识点一Al2O3、Al(OH)3的两性1.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A.稀硝酸B.稀盐酸C.硝酸铜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2.把Fe2O3中混有的少量Al2O3除去,应选用的试剂是()A.稀硝酸B.硫酸铜溶液C.烧碱溶液D.稀盐酸3.以Al2(SO4)3溶液为原料之一,在实验室里制取少量Al(OH)3,并且易于分离,最好向溶液中加入()A.氢氧化钠溶液B.氢氧化钡溶液C.氨水D.澄清石灰水4.用含有少量镁的铝片制取纯净的氢氧化铝,有下列操作步骤,最恰当的组合是(按先后顺序排列)()①加盐酸溶解②加过量烧碱溶液溶解③过滤④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沉淀⑤加入盐酸生成Al(OH)3沉淀⑥加入过量烧碱溶液生成Al(OH)3沉淀A.①⑤⑥③B.②③⑥③C.②③④③D.②③⑤③5.下列关于氢氧化铝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B.Al(OH)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C.Al(OH)3能凝聚水中悬浮物D.Al(OH)3既能溶于NaOH溶液、氨水,又能溶于盐酸6.氢氧化铝可作为治疗某种胃病的内服药,这是利用了氢氧化铝的()A.酸性B.碱性C.两性D.氧化性7.氢氧化铝[Al(OH)3]受热易分解,产生水并吸收热量,故可用作阻燃剂;能与盐酸、NaOH 溶液反应,是药物“胃舒平”的主要成分之一。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2013·淮南模拟)镓是1871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编制元素周期表时曾预言的“类铝”元素,镓的原子序数为31,属ⅢA元素,镓的熔点为29.78℃,沸点高达 2 403℃,镓有过冷现象(即冷至熔点以下不凝固),它可过冷到-120℃。
下列有关镓的性质及其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镓是制造高温温度计的上佳材料B.镓能溶于强酸强碱溶液中C.镓与锌、锡等金属制成合金,可提高其硬度D.镓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这是因为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2.区别镁和铝最好的方法是取少量试样,然后( )A.投入沸水中B.投入冷水中C.投入盐酸D.投入NaOH溶液中3.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A.Al2O3B.Al(OH)3C.AlCl3D.Al4.(2013·阜阳模拟)向90 mL 0.1 mol·L-1的AlCl3溶液中,投入ag金属钠,欲使最终无沉淀生成,则a的最小值为( )A.0.621B.1.242C.0.414D.0.8285.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铝、氧化铁和二氧化硅,工业上经过下列工艺可以冶炼金属铝: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①②中除加试剂外,还需要进行过滤操作B.a、b中铝元素的化合价相同C.③中需要通入过量的氨气D.④进行的操作是加热,而且d一定是氧化铝6.在四种化合物①NaHCO3、②Al(OH)3、③Al2O3、④NaAlO2中,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反应的是( )A.只有②④B.只有①②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7.用含少量镁粉的铝粉制取纯净的氢氧化铝,下述操作步骤中最恰当的组合是( ) ①加盐酸溶解②加烧碱溶液溶解③过滤④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沉淀⑤加入盐酸生成Al(OH)3沉淀⑥加入过量烧碱溶液A.①⑥⑤③B.②③④③C.②③⑤③D.①③⑤③8.甲、乙两烧杯中分别装有相同pH的氨水和NaOH溶液,各加入10 mL0.1 mol·L-1AlCl3溶液,两烧杯中都有沉淀生成。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多B.甲中沉淀可能比乙中少C.甲和乙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相同D.甲和乙中的沉淀不可能一样多9.(2013·山西师大附中模拟)某同学研究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①:2.7 g AlX溶液Al(OH)3沉淀方案②:2.7 g AlY溶液Al(OH)3沉淀NaOH溶液和稀盐酸的浓度均是3 mol·L-1,如图是向X溶液和Y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和稀盐酸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溶液溶质为AlCl3,Y溶液溶质为NaAlO2B.b曲线表示的是向X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C.在O点时两方案中所得溶液浓度相等D.a、b曲线表示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10.(能力挑战题)将11.9 g由Mg、Al、Fe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合金质量减少了2.7 g。
另取等质量的合金溶于过量稀硝酸中,生成了6.72 L NO(标准状况下),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恰好使Mg2+、Al3+、Fe3+完全转化为沉淀,则沉淀的质量为( )A.22.1 gB.27.2 gC.30 gD.无法计算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11.(8分)(2013·昆明模拟)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有少量杂质)是提取氧化铝的原料。
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下:(1)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以上工艺流程中第①步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
(2)写出以上工艺流程中第③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属铝与氧化铁混合点燃,会发生剧烈的反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举一例该反应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解熔融氧化铝制取金属铝,若有0.6 mol电子发生转移,理论上能得到金属铝的质量是____________。
12.(16分)A、B、C、D、E五种化合物均含有同一种短周期常见金属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澄清溶液,C为难溶的白色固体,E易溶于水。
若取A溶液灼烧,焰色反应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片)。
(1)写出化学式:A ,B ,C ,D ,E 。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6分)(能力挑战题)(2013·安徽六校联考)聚合氯化铝晶体是介于AlCl3和Al(OH)3之间的一种水溶性无机高分子聚合物,其制备原料主要是铝加工行业的废渣——铝灰,它主要含Al2O3、Al,还有SiO2等杂质。
聚合氯化铝生产的工艺流程如下:(1)反应中副产品a是(用化学式表示)。
(2)升高pH至4.0~5.0的目的是______ 。
(3)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用化学式表示)。
(4)为使得到的晶体较纯净,生产过程中使pH升高的C物质可选用(填编号)。
a.NaOHb.Alc.氨水d.Al2O3e.NaAlO2(5)聚合氯化铝晶体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l2(OH)n Cl6-n·xH2O]m,实验室测定n的值:①称取ag晶体,制成粉末,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为止,称量为bg。
此过程可能用到的下列仪器有______ 。
a.蒸发皿b.坩埚c.研钵d.试管②另取ag晶体,进行如下操作:用A试剂溶解→加足量AgNO3溶液→C操作→烘干→称量为cg。
A试剂为_______(填试剂名称),C操作为(填操作名称)。
n= (用含b、c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解析1.【解析】选D。
镓的沸点高达2 403℃,所以可以用来制造高温温度计,A 项正确;镓与铝是同主族元素,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铝能溶于强酸、强碱溶液,所以镓也能溶于强酸强碱溶液,B项正确;铝能制造合金,所以镓也能制造合金,C项正确;铝是电的良导体,镓的金属性比铝强,所以D项错。
2.【解析】选D。
A项,铝与沸水不反应,镁与沸水发生缓慢反应;B项,铝和镁与冷水均不发生反应;C项,铝和镁与盐酸均发生反应产生气泡;D项,铝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产生气泡,镁与NaOH溶液不反应,故选D项。
3.【解析】选D。
A、B、D中各种物质与NaOH溶液反应最终均生成NaAlO2,相同质量的三种物质中Al的物质的量最多,消耗碱量最多。
设质量为m,D 中消耗NaOHmol,C中消耗×4 mol,B中消耗mol,A中消耗×2 mol。
4.【解析】选D。
n(AlCl3)=0.1 mol·L-1×0.09 L=0.009 mol加入金属钠至最终无沉淀生成的化学反应过程为2Na+2H2O====2NaOH+H2↑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即消耗Na的物质的量最少为0.009 mol×4=0.036 molm(Na)=0.036 mol×23 g·mol-1=0.828 g5.【解析】选C。
反应①后的体系中含有固体二氧化硅,需要过滤除去,反应②后的体系中有氢氧化铁沉淀,需要过滤除去,A正确;a、b中铝元素分别以AlCl3和NaAlO2形式存在,其中铝的化合价都是+3,B正确;由NaAlO2制备氢氧化铝需要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错误;由氢氧化铝制备氧化铝,加热即可,D正确。
6.【解析】选C。
NaHCO3、Al(OH)3、Al2O3均能与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NaAlO2与盐酸反应,但与NaOH溶液不反应。
【方法技巧】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有:①Al、②Al2O3、③Al(OH)3、④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⑤弱酸的铵盐[如(NH4)2CO3]。
7.【解析】选B。
制取Al(OH)3的流程如下:8.【解析】选B。
由于两溶液的体积不能确定,故无法判断两烧杯中产生沉淀的多少,选项A、D错误;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与乙中的离子方程式不同,选项C错误。
9.【解析】选C。
n(Al)= =0.1 moln(HCl)=3 mol·L-1×0.1 L=0.3 moln(NaOH)=3 mol·L-1×0.1 L=0.3 mol据反应: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知X为含0.1 mol AlCl3的溶液,Y为含0.1 mol NaAlO2和0.2 mol NaOH的混合溶液,A项错误;曲线a表示向X(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的曲线,[滴入NaOH即开始产生Al(OH)3沉淀],而曲线b表示向Y(NaAlO2与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的曲线,曲线a、b表示的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D两项错误。
曲线a中当生成0.1 mol Al(OH)3沉淀时,得到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aCl)= =1.5 mol·L-1。
曲线b中当生成0.1 mol Al(OH)3沉淀时,得到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aCl)= =1.5 mol·L-1。
10.【解析】选B。
由质量守恒知,m(沉淀)=m(合金)+m(OH-),由电荷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知,n(OH-)=3n(NO),则m(沉淀)=11.9 g+3××17 g·mol-1=27.2 g,故选B项。
【方法技巧】守恒法在金属的有关计算中的应用(1)金属失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酸得电子的物质的量;(2)金属失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金属阳离子所带正电荷的物质的量;(3)生成金属阳离子所带正电荷的物质的量等于金属阳离子所结合OH-的物质的量。
11.【解析】(1)工艺流程中第①步反应实质是NaOH溶液与Al2O3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H2O。